第一篇:新形势下大力提高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引导能力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大力提高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引导能力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检察机关成为网络舆情矛盾相对集中的部位,涉检网络舆情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检察机关应注重对网络舆情的收集和研判,重视网络民意,加强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
关键词 检察机关 网络舆情 能力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greatly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Prosecutors to
Guide Public Opinion Network in New Situation
SI Xiaolei
(Chongqing Jiangbei People's Procuratorate, Chongqing 400025)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prosecutors becom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contradictory parts, check the network related to public opinion, showing a rapid growth trend.Prosecution should focus on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attention to network, strengthen the prosecution of public opinion to guide the network capacity.Key wordsprosecution;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ability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我国社会逐步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作为行使查办职务犯罪和诉讼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无可争辩地成为网络舆情矛盾相对集中的部位,涉检网络舆情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观念,注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收集和研判,重视网络民意,并不断加强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以适应这一历史性变革,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引导能力,为检察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保障。
本文以网络舆情应对为重点,从网络舆情的概念辨析、特点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如何加强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三个方面,探讨新形势下提高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引导问题并提出对策。网络舆情的概念辨析和特点研究
网络舆情是一种新的舆论形态,它是“在网络空间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现象自由表达自己的言论或观点,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而涉检舆情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刊播、发布的涉及检察机关检察工作、检察人员的评议性、批评性报道;由社会关注的突发性事件、重大案件等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涉检舆论热点;互联网站论坛BBS、博客、新闻跟贴等涉检网络相关信息。①
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一个反映民意的窗口和容纳舆情的空间 已成为舆情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策源地,其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随意性、即时性等特性决定了网络舆情除具有社会舆情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难以有效控制性。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不同,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跨地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网络舆情形成快、传播广,给适时采取措施、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同时从技术手段来看,虽然能够将内容进行部分过滤和删减,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网站、论坛不出现类似的言论或内容。
(2)形成过程具有放大性。部分网民经常利用互联网具有的匿名性、隐蔽性进行无限制、无控制的“自由”传播,甚至发酵、放大、变形,能迅速集聚有相同情绪或相同观点的人,进而放大某种声音。官方舆论的“失语”,或政府信息得不到民众的信任,一些网民对网络所发布的信息,不去质疑其真实性,随意改编、传播,又形成新的流言,偏离事件的真相,从而形成影响巨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3)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明显。在网络世界,每个网民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这容易使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状态下,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一些缺少自律意识的网民在发表言论时采取偏激的态度,进行个人情感宣泄,并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一些非理性的、偏激的言论在网络广泛传播。在对党政机关和传统媒体不信任,在叛逆心理和怀疑精神的影响下,民众容易倒向网络媒体一边,使这种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加剧。检察院应对网络舆情问题透析
(1)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石首群体性事件”、“成都唐福珍自焚阻拆事件”、“阿荣旗豪车检察长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检察机关对于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对舆情的影响认识不足,不愿把握,心态不正,不能正确看待网络信息,不愿被监督。在涉检网络舆情发生后,仍摆出一副“官”架势,不肯放下高姿态,甚至做出不尊重事实,不诚恳面对网民的事情,最终导致问题不断升级。
(2)网络舆论引导机制陈旧。目前检察系统的宣传舆论引导机制重点仍停留在报纸、电视等比较传统宣传媒体来宣传检察工作,还不擅于运用网络媒体来引导公众舆论。许多基层检察院虽然开设了对外网站,但信息量少、更新慢,不能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许多基层检察院虽然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开过新闻发布会。许多基层检察院主动探索宣传引导机制的较少,普遍缺乏与新闻媒体沟通的技巧,面对空前强大的舆论监督,显得束手无策。
(3)网络舆情处置机制不健全。从总体上看,多数检察机关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上下级、同级院之间舆情监测信息不共享、不畅通。诸多检察院对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对可能引发危机事件的问题缺乏敏感性。少数检察院虽然建立了兼职网络评论员队伍,但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和组织,监测手段落后,监测效果不明显。发生舆情危机后,有关部门难以及时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情报信息,使危机事件处置工作陷入被动,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处置时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4)检察机关宣传不到位导致公众认知度低。由于检察机关的宣传力度不够及和群众接触较少等原因,导致大部分网民对检察机关的职能职责缺乏认知或者同其他机关产生混淆,当遇到涉检事件时,这种误解很容易造成瞎起哄,放大舆情,从而导致舆论危机,产生不利于检察机关的网络舆论。检察院如何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3.1 增强网络舆情观念
舆情是民意的综合反映,涉检网络舆情也是如此,各级检察机关应当纠正心态,强化接受监督意识,正确看待民众意愿的表达,正确对待网络舆情,敢于接受、乐于接受民众的监督。积极应对和疏导网络舆情中的“民怨”,关注和引导网络舆情中的“民议”,尊重和沟通网络舆情中的“民意”,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有正确的舆情观念,包括堵不如疏、盖不如开、被动不如主动、事后救火不如事前防火。对于舆情危机事件,要更新观念,不能采用过激的方式解决问题,要争分夺秒抢发突发事件新闻稿,先上网、后见报,先简报、后详报,占领网上发言主动权和主导权,进行正面引导疏通。
3.2 加强组织机制建设
为加强对网络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和网络评论员队伍,笔者建议可以在省级检察院设立一个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所有检察机关涉检舆情处置工作。省级院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涉检舆情处置办公室,由省级院政治部宣传处、办公室及职侦、公诉、侦监、控申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同时,应建立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由各级院推荐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热爱检察宣传工作的年青干部,担任网络评论员。涉检舆情处置办公室组织协调舆情处置工作。为更好的发挥涉检舆情处置办公室的作用,可根据各组成部门承担的本职工作的不同,对其应承担的职能进一步明确,政治部宣传处负责涉检舆情外部应对与处置,办公室负责涉检舆情内部督查整改和报告,各业务科室负责各自条块的舆情研判和拟定应对意见。各级检察院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建立涉检舆情处置工作制度,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明确专人收集报送涉检舆情,开展涉检舆情的应对和处置工作。
3.3 加大舆情收集研判
涉检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工作是做好舆情引导工作的前提,前期收集的材料愈多、愈详细,所提出的应对方式就愈准确,可以防止舆情的升级和扩大。根据工作实际,这项工作宜由政治部宣传处组织实施、网络评论员具体实施。一是建立定期收集机制。涉检舆情收集应当立足早发现、早研判、早报告、早处置,政治部宣传处应当制定预案,分区域、分部门制定收集舆情的方向和任务,定期收集涉检网络热点舆情,特别是要重点收集本院办理的重大、敏感案件的涉检舆情。二是要及时报送舆情信息。各级院、各部门收集的涉检舆情,应采用及时报送本院政治部宣传处,最后统一上报省级政治部宣传处。报送内容一般包括:涉检事件的媒体报道、网络舆论的时间、空间分布和影响程度;主要观点的汇总分类;负面报道及评论的来源和背景;涉检事件的初核情况;舆情发展走向及处置应对建议意见等。重要情况可先口头报告,后报书面材料。对于已经引起或可能引起境内外媒体、网络高度关注、形成社会热点的重大涉检舆情,在首次报送以后,应当进行动态跟踪,及时掌握该涉检舆情的发展动向和新情况,并继续报送相关舆情。
3.4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及时发布来自检方的权威信息,可以让一些流言不攻自破,消解负面信息活跃给检察机关带来的舆论压力,保障检察工作有一个安全、有序的社会舆论环境。一是要及时、适时、准确、公开。发生重大涉检舆情要主动向社会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信息发布应当及时、适时、准确、公开,迟延的公布、模糊的表述、不公开的表态等都是影响信息有效性和产生信息多义性的原因,因此,涉检舆情相关部门要配合政治部宣传处共同拟定新闻发布口径和舆论引导方案,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二是信息发布须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对于重大政治和原则性问题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法制宣传和舆论引导;对于涉检的突发事件应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对于情况基本属实的批评性报道,要公布检察机关调查处理和整改情况;对于情况不实的批评性报道,要实事求是地予以说明和澄清,表明检察机关的立场和态度;对于情况严重失实并产生负面影响的涉检舆情,除及时公布事实真相外,还要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影响。信息发布可采取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邀请记者采访、检察网站发布等形式。②
3.5 严肃进行督查整改
为进一步推动涉检舆情工作深入开展,必须对涉检舆情的批评性报道中经查核确实的违纪、违法行为,严肃、及时的进行查找、处理和整改,这样才能回应社情民意、提升检察机关的形象。涉检舆情处置办公室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重大涉检舆情整改工作立项督办,跟踪督查,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落实整改,整改单位应当适时将事实调查、整改结果或进展动态等整改情况及时报送涉检舆情处置办公室,涉检舆情处置平稳后,应当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必要时可发内部通报。涉检舆情处置不力,造成恶劣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由省级院纪检监察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3.6 加强涉检主流网络舆论建设
检察机关要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加强自身宣传报道,确实提高公众对检察机关的满意度,要配合有关部门为公众表达意愿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形成一批健康向上的涉检网络言论主阵地。通过建立检察机关自身的网络宣传媒介,引导大众传媒对检察机关的评论,从而正确地引导民众意见,以正视听。用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网络宣传记录检察机关贴近实际、反映民意、惩治邪恶、伸张正义、改革创优等多种情况来唱响检察主旋律。同时,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各类犯罪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等专项活动,并加强对网络犯罪新情况、新特点的法律政策研究,净化涉检网络环境,促进虚拟社会健康发展。
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是一个大课题,不仅需要检察机关的重视和努力探索,而且还需要配合政府等组织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提高网民的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增强网民的法制意识,共同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构建良好的社会主义和谐舆论环境。
注释
①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涉检舆情处置办法(试行)》第二条.②综合参考《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涉检舆情处置办法(试行)》第十一条至第十四条.
第二篇:浅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的几点思考
浅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的几点思考
论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逐渐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不难发现,其中很多网络热点与政法机关有关,与案件相关的信息总能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检察机关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同时又担负着对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提起公诉,国家工作人员渎职侵权、贪污受贿案件的侦查,民事、行政等案件的审判监督,公安的侦查活动和监狱监所监督等工作,涉及的面较广,流程也相对复杂。某个环节或细节上稍有不慎,经过网络持续发酵,就可能演变为震动各界的社会热点事件,检察机关则被推入网络舆情的风口浪尖。因此,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预防和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收到最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是当前各级检察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 检察 网络舆情 危机处理
一、认识是行动的基础
提高对网络危机事件处理的重视,似乎是老生常谈,却也是屡屡不能处理好网络舆情、引发热点事件的根本原因所在。仍有不少干部觉得用“封、堵、删”等传统方式,媒体就皆在掌控范围之内,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缺乏敏感性,不去收集信息,不与媒体沟通,不制定处理方案,从而错失最佳时机,陷入被动的境地。
因此,检察干警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念,对互联网中的种种现象从认识到了解乃至分析研判,要认识到封不如放、堵不如疏、事后删不如事前预防。一旦发生涉检危机事件,不能“失语”,要在第一时间发布确切信息,或将无法公开信息的原因告知,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话语权,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树立信息发布权威形象,赢得民众对官方消息的信任及尊重。无数事实证明“拖、躲、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加深民众质疑,给谣言散播以可乘之机。我们要用及时、准确的信息打消这些顾虑和质疑,最终将不同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和谐的力量。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
网络舆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大诱因:
1.办案质量问题。除自侦案件以外,检察机关大多处于中间环节,前有公安机关,后有审判机关,作为法律监督者本不易引发争议,但往往由于不愿监督、不善监督,而引发涉案当事人非议,将矛盾转嫁到了检察机关。尤其是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作出的终结性结论,如不立案、不捕、不起诉等,将直接阻断刑事诉讼程序,影响某些利害关系人的人身自由或切身利益,从而遭受质疑,引发舆情危机。以民事行政检察业务为例,其往往涉及财产纠纷,影响面广、当事人多、法律关系复杂,一旦当事人预期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法院裁决被抗诉,检察机关就将卷入其中,极可能陷入两头尴尬的境地,埋下隐患。
2.自侦案件的执法问题。主要涉及反贪、反渎等侦查部门。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群众对贪污腐败、滥用职权深恶痛绝,迫切期待检察机关能够严格执法、维护正义。当检察机关的执法结果与群众期待出现差距时,媒体就会对检察执法的公正性提出质疑,部分网民再推波助澜,从而诱发网络舆情。另外,有的侦查人员仍采取老一套的办案模式,方法简单、粗暴,忽略了程序公正,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不够,一旦被人在网上恶意散播,就会严重损害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3.检察队伍建设问题。个别检察干警信念缺失,不重视自身言行,特权思想严重,作风霸道,一旦被媒体曝光出来,极易激发网民负面情绪,诱发舆情危机,影响整个检察队伍形象。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检察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处在打击犯罪一线的检察干警,面临着拒腐防变的严峻考验。所以,必须切实把提高检察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使每位干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考验与机遇存在,不思进取,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从而进一步增强干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宣传先进事迹,鼓舞检察队伍士气,使干警热爱检察事业,群众信任检察机关。同时加强反面事例的警示教育。对队伍中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决不姑息。分析、查找在检察环节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办法。
三、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然
只有对网络舆情“了如指掌”,才能在危机发生时作出最快速有效的反应。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套健全的网络舆情危机监测制度。内容包括风险评估、预警及分析。公诉、反贪、控申等主要业务部门,对可能诱发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案件及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要及时进行备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涉检舆情监控工作。成立专门处置网络舆情问题的工作小组,定期分析,形成相对固定的分析会制度,不管有无大事发生,都要对一段时间内的舆情动态做出阶段性评估,对形势进行适当研判,并及时作出相关决策。
另外,我们注意到,网上凡是涉及司法机关的负面新闻,下面跟随的评论往往都是搞笑嘲讽甚至严肃质问。普通民众因不了解案情,或受同情弱者、痛恨不公等心理影响,凭经验作出感性判断,很多时候事件还未查清,民众已下好结论,这对司法机关树立公正、公平的形象及在全社会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网络评论员的介入就显得十分必要。危机事件中,网络评论员用法言法语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解法释法”,让谣言在庄严的法律面前现出原形;日常网络生活中,传播检察机关正面消息,有效化解非理性、甚至非法的涉检负面言论,维护司法机关的良好形象。目前,不少基层检察院都已组建了自己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在预防、疏导涉检舆情危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疏通渠道,以公开促和谐
民众对贪污腐败、渎职侵权等现象的深恶痛绝,有时会以极端的方式诉诸在网络上,“一呼万应”,诱发危机事件。为何诉诸网络?显然,我们现有的举报渠道还不够畅通。如对于主要矛头非指向自身的事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
作为或不敢作为;通过网络渠道反映的线索通常较简单,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相关部门登记即终结,不予重视;未明确告知举报人处理结果,“石沉大海”表象引起民众误解;未认真回应民众质疑,以各种理由搪塞。如何实现网络舆论监督与制度监督的有效对接,既为网民的热情找到制度化窗口,又让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得到强化,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人员配置。设置专职人员负责收集信息,加强对举报人的保护。在举报中心或反贪部门内部设置专职人员,负责收集网上信息、受理网络举报。强化举报人安全保护措施,增强保密意识。
2.建立信息审查程序,及时发现案件线索。对网上收集的有关信息报道,由专人登记,多人筛选与审查,最后提出处理意见,确保程序公正。认真核实分析线索,剔除虚假信息,避免网络成为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打击报复官员的工具。审查结束的线索,符合立案条件的,经批准后,移送办案机关再次审查,决定是否立案。决定立案的,进入调查或侦查程序。决定不立案的,主动向举报人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举报人不服的,可申请复议。
3.及时公布立案和查处情况,尊重民众知情权。网络曝光案件的进展,民众一般都非常关注。检察机关在法律允许公开的范围内,应尽量满足民众要求,通过不同媒体发布权威消息。
另外,必须切实做好检务公开工作。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执法办案的程序、流程、审查结果都应向社会公布,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公开渠道以检察机关自己的网站为主,涉检网络舆情的处理情况均可在网上及时发布。近年来,检察机关一直坚持推行“检察开放日”、“检察长接待日”等活动,检察官们走入闹市菜场或田间地头,“问检于民”,向老百姓宣传检察工作,解答群众疑难问题,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百姓对我们多一份了解,少一份误解,架起检民心连心的桥梁。
第三篇:重视网络舆情,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重视网络舆情,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得决定》,从各个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决定强调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社会舆论的策源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深刻影响着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正确认知网络舆论极端重要的作用,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着力提升新兴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面临的极其重要的任务。
网络舆情极力扮演主信息源角色。从发展阶段看,当前媒体已超越所谓的精英媒体、大众媒体阶段,进入到人人皆为媒体、人人皆为信息发布者、人人皆为舆论制造者的阶段,新兴媒体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面临巨大压力。而从媒体加快分众化、对象化的角度分析,新兴媒体以其占有主要信息源、众多信息源、即时信息源的优势,向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议程设置模式、运作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并加速舆论格局的复杂化。
网络舆情积极向群体心理领域聚焦。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许多问题所产生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络来释放。此间,如果对正在形成的网上舆论处置不当或引导迟滞,势必导致或强化一些网民产生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在一些“意见领袖”的左右下,网民的这两种心理相互交融,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加速放大“破窗效应”和“链式效应”,进而
转为群体心理。这无疑为我们克服和纠正网络舆论引导的反向作用增加了难度。
网络舆情更加置身意识形态前沿。随着若干“杂音”和“噪声”对网络“嵌入式”渗透、“价值论”引导和“话语权”干预的不断增强,网络舆论的意识形态功能将日益凸显。一方面,网络舆论跨界影响空前直接,价值观互相激荡,“思想战”、“精神战”、“文化战”、“政治战”等更是“短兵相接”;另一方面,争夺网络舆论引导的对象更趋于白热化。互联网毫不掩饰地演变为没有硝烟的前沿主战场。
网络舆情进一步深化网络“问政”的维度。从“黑砖窑”事件到前不久伊朗政府围绕选举与西方发生的网络战争,再到我国乌鲁木齐市发生的“
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等,无不显示出了网络“问政”的巨大力量和现实威胁。如果说网络“问政”将继续从广度上引导更多网民有力地去表达心声,那么,网络“问政”还将从加压领导干部心理焦虑、约束其作风建设和促进执政方式创新等方面的深度上,着力发挥影响民主政治进程、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
在网络舆论已经占据当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战略制高点的新形势下,我们虽然在提高认知水平,大力唱响时代主旋律、畅通舆论引导主渠道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离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很多工作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因此我们要提高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
第四篇:网络舆情能力
网络舆情能力.txt如果我穷得还剩下一碗饭 我也会让你先吃饱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归我所有,包括你!
先说喜欢我能死啊?别闹,听话。
有本事你就照顾好自己,不然就老老实实地让我来照顾你!
一、背景资料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于2010年4月12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值得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在点评山西疫苗事件时就指出“问题一个系统又一个系统的出,再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去治理,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所以,现在是各个领域都需要很好重视的时候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互联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很多地方党政机关逐步重视探索网络问政,并积累了一些有益和值得推广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经验,让更多的地方党政机构用好网络问政这一新的治国理政平台,从今年开始,每期排行榜推出“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经验,供地方当政者参考。本次推出的常州环保局长“批评有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尊重网络民意的案例,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点评时认为“对于网络批评和网络监督,领导干部应有的心态是欢迎和提倡,以广阔的胸怀听取民意,从善如流”。
二、名词解释: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典型案例的启示
【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示今年1月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打造透明政府从此有法可依。在信息交流与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攻坚阶段的今天,地方基层政权的建设显得更加凸出。而政务信息公开和透明,正是地方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裸”乡政府给我们的启示:
1.信息公开有利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增加百姓对干部乃至政权的信任感。
2.透明政府有利于预防干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腐气败习出现。
3.信息公开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进步。
4.信息公开有利于防止怨气积累、矛盾积累和问题积累,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可能。
5.信息公开有助于推动整个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四、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一)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二)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
(四)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五)对公务员加强应对舆情的训练。
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如邀请舆情分析、公共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舆情培训。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六)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预案应包括舆情事件表现形式、原因、先期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
五、反思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只能代表以下群体的声音:生活在城市地区、有经济能力使用网络并有足够闲暇在网络中逗留并乐于发表意见的青年人。”而网络舆论的现实表明,这些青年人的声音所代表的显然不仅仅是这些青年人本身。这些表达背后的民意支撑显然不能视而不见。更何况网络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把“特定社会群体”的声音与“普遍的民意”割裂开来,只能是与现实愈发背道而驰。
网络舆论的热热闹闹,除去网络本身的技术优势外,更有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不够自由的原因。
表达自由是民主的前提,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的互动推波,形成强大的压力,不仅对腐败不公的个案解决有所裨益,也是制度改进的推动力量。而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发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困难,往往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取向,迟迟不能推动制度改进或者推出的却是南辕北辙违背常识的制度。就当前的实际而言,网络舆论力量的助推显然大有可为
第五篇:网络舆情问题
一、背景资料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于2010年4月12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值得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在点评山西疫苗事件时就指出“问题一个系统又一个系统的出,再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去治理,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所以,现在是各个领域都需要很好重视的时候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互联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很多地方党政机关逐步重视探索网络问政,并积累了一些有益和值得推广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经验,让更多的地方党政机构用好网络问政这一新的治国理政平台,从今年开始,每期排行榜推出“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经验,供地方当政者参考。本次推出的常州环保局长“批评有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尊重网络民意的案例,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点评时认为“对于网络批评和网络监督,领导干部应有的心态是欢迎和提倡,以广阔的胸怀听取民意,从善如流”。
二、名词解释: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典型案例的启示
【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示今年1月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打造透明政府从此有法可依。在信息交流与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攻坚阶段的今天,地方基层政权的建设显得更加凸出。而政务信息公开和透明,正是地方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裸”乡政府给我们的启示:
1.信息公开有利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增加百姓对干部乃至政权的信任感。
2.透明政府有利于预防干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腐气败习出现。
3.信息公开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进步。
4.信息公开有利于防止怨气积累、矛盾积累和问题积累,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可能。
5.信息公开有助于推动整个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四、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一)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二)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
(四)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
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五)对公务员加强应对舆情的训练。
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如邀请舆情分析、公共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舆情培训。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六)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预案应包括舆情事件表现形式、原因、先期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
五、反思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只能代表以下群体的声音:生活在城市地区、有经济能力使用网络并有足够闲暇在网络中逗留并乐于发表意见的青年人。”而网络舆论的现实表明,这些青年人的声音所代表的显然不仅仅是这些青年人本身。这些表达背后的民意支撑显然不能视而不见。更何况网络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把“特定社会群体”的声音与“普遍的民意”割裂开来,只能是与现实愈发背道而驰。
网络舆论的热热闹闹,除去网络本身的技术优势外,更有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不够自由的原因。
表达自由是民主的前提,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的互动推波,形成强大的压力,不仅对腐败不公的个案解决有所裨益,也是制度改进的推动力量。而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发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困难,往往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取向,迟迟不能推动制度改进或者推出的却是南辕北辙违背常识的制度。就当前的实际而言,网络舆论力量的助推显然大有可为。
当然,网络本身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网络民意只是表达了特定社会群体的态度,从而轻视之,也不应因为网络舆论的种种弊端,而忽视它对制度建设的积极因素。我们不仅要重视网络舆论,更要主动参与网络舆论表达。专家们不妨通过形成并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以理导人;政府机关不妨用事实真相的公布和解决问题的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扬善去弊的健康网络舆论,需要大家贡献力量,值得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