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云南昭通大学生村官农村专业知识:农村正式实施“一免一补”政策
zhaotong.offcn.com
2018年云南昭通大学生村官农村专业知识:农村正式实施“一免一补”政策
2018年即将过半,距离全民小康社会时间越来越近了,为了让农村贫困地区在2020年全面达到小康社会,这些年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各种补贴以及减免是越来越多,不少农民朋友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今年,国家从农村发展大局出发,提出了乡村振兴计划,努力把农村发展成经济繁荣,环境宜居的新农村,按照最新修订《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以及《2018年的强农惠农政策》,下月起,农村将出现一免一补,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1、农村道路建设农民不再缴费
按照国家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规定,下个月起,农村道路建设不得强制性向农民收取相关的费用以及各种材料,同时对于参与农村道路建设的农民工,不得拖欠其工资。从上述就可以看出来,以后农村道路建设农民不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当然个人捐助是被允许的,这些规定实施之后,假如有人有人强制收取相关费用,农村进行维护自己权益向有关部门举报。
zhaotong.offcn.com2、农业补贴发放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中旬了,按照国家《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2018年农业补贴,将会陆续发放到农民手中,现在不少地区已经陆续下发了。
按照往年时间推算,这类补贴将会在6月底全面发放完成,补贴发放是通过直补到卡实现,补贴金额是按照亩数计算,大概100元左右一亩,农民只要注意账户上余额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补贴需要从事农业耕种以及有土地承包权才可以领取,没有土地或者无从事农业劳动者无法领取。
更多:昭通大学生村官考试关注:昭通中公教育
第二篇:两免一补政策
“两免一补”政策
条件: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凭证、低保证非特困)
2、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父母残疾证)
3、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再婚不视为单亲)
4、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
5、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普通学校没有)
6、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7、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凭证)申报程序:
1、组织希望获得“两免一补”资助的贫困生向学校提出申请。
2、组成由学校、学生家长、村(居)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对申请“两
免一补”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根据分配的名额,拟定受助学生名单。
3、将拟受助学生名单及其家庭贫困程度向社会公布,公示期为7天。
4、学校公示无异后,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
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
要求:
1、周三17点前,各班将班主任认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备注学生符合哪一
条)交高主任。要严格审查,做到公平公正。
2、不向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许愿。
3、待给各班分配名额后,再宣传学校所定办法。
4、工作做的必须不引起信访。
第三篇:两免一补政策
“两免一补”政策
条件: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凭证、低保证非特困)
2、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父母残疾证)
3、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再婚不视为单亲)
4、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
5、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普通学校没有)
6、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7、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凭证)
申报程序:
1、组织希望获得“两免一补”资助的贫困生向学校提出申请。
2、组成由学校、学生家长、村(居)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对申请“两免一补”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根据分配的名额,拟定受助学生名单。
3、将拟受助学生名单及其家庭贫困程度向社会公布,公示期为7天。
4、学校公示无异后,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
要求:
1、周三17点前,各班将班主任认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备注学生符合哪一条)交高主任。要严格审查,做到公平公正。
2、不向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许愿。
3、待给各班分配名额后,再宣传学校所定办法。
4、工作做的必须不引起信访。
第四篇: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尴尬
五大怪像: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尴尬
记者日前在黔、桂、川等地采访时了解到,始于2001的“两免一补” 政策,已惠及3600多万农村贫困学子。但记者同时发现,一些地方在实施这一“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致使政策执行走样,出现五大怪像。
怪像一:学生与家长越欢喜,学校和政府越头疼。近年来随着一费制、“两免一补”等一系列惠泽学生政策的连续实施,筑起了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一道安全保障网,广大贫困学生真正“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但记者同时发现在学生、家长“喜上眉梢”的背后,承载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以及地方政府却“愁眉苦脸、步履维艰”。
原因何在?一些教育系统的干部反映,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原本就严重不足,一费制让很多学校收费“浓缩”,紧接着实施的“两免一补”再次让这些学校经费“缩水”。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要求这些惠泽学生政策实施后,产生的经费“缺口”,由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确保学校正常运转。但现实情况时,中央和省级财政都能按时按量保证,问题在于多数市、县因“负担过重、财力有限”不能完成任务,甚是愁煞了学校和地方政府,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中央政策不能违抗,另一方面学校却“揭不开锅”。
怪像二:“两免一补”当成奖学金。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对“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不到位,管理松散,有的学校将“两免一补”补助金当成奖学金,奖励班上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学生家长反映“„两免一补‟本来是让那些家庭贫困学生能读得起书,也就是说,补助的对象首要条件是„家庭困难‟,而不是„学习好坏‟。”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是,该补助的有些学生没有享受到,而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有的家庭条件好,也根本不需要补助。
怪像三:在校学生退学,在家等“两免一补”指标。记者了解到,由于“两免一补”指标有限,加之每个学生家庭条件不一样,比如同一个村有的学生享受了,有的没有。结果,没有享受到这个政策的学生家长,因为对“两免一补”不是很了解,“不管三七二十一,让孩子从学校回来,到啥时候学校给了指标,再去上学。”这种现象,一方面让学校哭笑不得,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导致辍学人数增加。
怪像四:补助金“撒胡椒面”。正是因为有的学生享受了,有的学生没享受,会使一些学生及家长产生不理解,甚至不满情绪。为了减少麻烦,一些学校索性采取的办法是,与其让有的人不满意,还不如“撒胡椒面”,大家都分得一点,当“好好先生”。总之,到书发完钱散光为止。具体表现在,甲免了教科书,乙就免杂费。
怪像五:将享受“两免一补”当筹码,搞人情关系。记者了解到,产生这种怪像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上级领导打招呼,直接指明要求负责人给某位同学进行照顾;二是为了能让孩子享受到“两免一补”,负责人接受一些学生家长的吃请,致使一些没有“意思意思”的学生靠边站。
第五篇:“两免一补”政策实施状况调查研究
对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状况的分析
——以楚雄禄丰县妥安乡为例
摘要:为了解国家针对农村义务教育所提出的“两免一补”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状况,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左明贵老师的带领下,于8月下旬到禄丰县妥安乡进行了旨在探究“两免一补”这一政策是否得到更加科学的实施的调查活动。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妥安乡的中学生、部分小学生、家长、老师、学校领导和乡政府及个别村委会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两免一补”这一政策的实施的积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这一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两免一补”这一惠民政策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字:农村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实施状况
责任问责制
监督体制
惠民政策
一、“两免一补”政策的提出背景及内涵
在我国,广大农村不仅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而且教育水平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人口众多、受教育水平低成为制约各方面发展的一大瓶颈,尤其在广大西部地区,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就拿楚雄禄丰县妥安乡来讲,它是一个经济条件差,教育水平低的贫困乡。它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人们以种植水稻、烤烟、小枣和饲养家禽为主。家庭经济来源单一,除了烤烟,其它的农副产品80%用于自己消费,只有少数的拿到集市上去卖钱来购买生活必需品。由此可见,这里经济条件差,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仅能维持温饱,如果再加上子女上学,那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供子女上学成为了家庭的一大重负,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无法正常完成完九年义务教育,他们当中很多处于读书年龄的孩子就辍学在家务农或在外打工。同时,在与学生家长的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校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来自贫困的偏远山区,家庭经济状况很差并且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也很低,在被调查的十位家长中,就只有两位上过小学五年级。他们还告诉我们说:“我们村读过书的没几人,村长也只上过初中,很多比这娃儿大几岁的都没上过初中。”从中不禁让人感叹:“农村受教育的水平竟低至于此”。令人不敢相信。
为了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本着“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于2006年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这一政策。
“两免一补”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学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惠民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城乡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维护广大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二、“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现状
(一)该政策实施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解决好农村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未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之前,有些孩子都因家庭贫困而交不起学费,因而不得不放弃学业。该政策实施后,很多辍学在家的孩子又能够重返校园。对于这些贫困孩子来说,这一政策为他们家庭摘掉了上学难的包袱,圆了他们上学的梦想。(2)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一直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就存在很大差距。在城市里,很多孩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齐全的教学设施,他们不用担心没有钱购买文具和学习资料,更不用担心没钱上学,而广大农村的孩子呢?他们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较好的学习条件,他们还在为上学而发愁。“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他们不再为没钱上学而发愁,他们拥有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受教机会。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国民素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3)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实现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所谓教育公平,就是指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相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公平。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是全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省份,由于交通闭塞,导致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从而致使很多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这就影响了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教育公平的发展,所以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和政府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对实现教育公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两免一补”政策的贯彻落实,对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育部门来看
(1)宣传不到位,未能深入民心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真正了解“两免一补”政策的家长和学生仅占63.5%,还有好大一部分人只是听说该政策,而对其具体项目更是完全不了解。当然,这也不排除个别学生和家长在调查过程中带有主观情绪。但群众表露出的主观情绪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政府的做法没有让他们十分满意。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的。如果没有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群众就不能全面地了解国家政策,那么这一项政策在贯彻实施中也会举步维艰。
(2)资金不能按时发放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补助金不能按时发放的情况时有发生。据一些学生透露,补助金延发或不发,主要集中在临近期末和中考的那几个月。从这个侧面反映出相关部门没有把资金真正落到实处,他们对这一政策的重视度不够。
2、从学校来看
(1)补课和乱收费之风屡禁不止。我们在与一些学生交谈中还得知,个别学校的老师仍向初
二、初三的同学收取补课费和资料费。他们以初
二、初三的学生课程紧、任务重为由,对初
二、初三的学生进行补课,收取补课费。在“两免一补”及相关政策中已明确规定:免去学杂费和书本费,并禁止学校老师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可是为何这样的情况还会发生呢?究其根源,这是由于学校的部分老师未能履行“两免一补”政策中的相关规定,没有深刻全面地理解这一政策的真正用意,致使补课、收费之风盛行。
(2)评判标准不一,把补助金当成奖学金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些班级发放补助金不是以学生家庭贫困与否为标准,而是以学生成绩的优劣来发放。有的班级由班主任一人说了算,并不征求班上学生的意见。这样做不仅违背了“两免一补”政策的初衷,而且还会加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对那些成绩不是很好并且家庭贫困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3)教师积极性下降。由于“两免一补”政策实施难度大、操作过程复杂,不仅会给学校带来很大压力,而且还会给工作量大的老师加重负担。原本负担就很重的老师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加越重,并且过量的工作还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这就导致部分老师心里有情绪,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抱怨,使得教学积极性下降。
(4)班级人数的增加,使原本就比较紧张的教学资源更显得捉襟见肘。通过我们调查获悉,某中学初二班级在“两免一补”政策未实施前,班里原有人数为32人,基本上每人一张桌子,而该政策实施后,由于上学免去学费而且还给生活补助,就使得许多先前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导致班里人数突然猛增至40人,出现了两人用一张桌子的现象。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教室、食堂的拥挤,导致教学资源的紧张,给学校的日常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5)学生乱花钱和盲目攀比的现象严重。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寄宿生每个月可得到75元的生活补助,走读生每个月也可得到20元。每个月的生活补助虽然不是很多,但也基本够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消费了。加之经济负担有所减轻的家长每周还会适当的给孩子一点零花钱,山区孩子念书不再像以前那样艰苦。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把多余的零花钱用在学习上,而是用来买其他的东西。有的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玩电子游戏,这不仅荒废了学业,还导致了他们的消费观朝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还有一些同学爱慕虚荣,在同学中出现了盲目攀比的现象。
出现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何在?
三、“两免一补”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宣传不力。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对“两免一补”这一政策的了解不是很全面,部分老师向学生乱收费的现象,主要由于政府和学校宣传不力,重视不够。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并没有看到有关“两免一补”政策的宣传专栏,也没有看到悬挂的横幅,制作的固定标语,张贴的宣传口号等。由此可见,有关乡镇部门和学校并没有对“两免一补”政策做大力的宣传,因此他们才会对这一政策不够重视。2.地方财政困难。出现资金不能按时到位,究其根本主要是地方财政困难。虽然“两免一补”政策中免教科书费和杂费,两个大头已有中央和省上承担,但一补的资金仍是由地方财政拨款。从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某些乡镇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缺乏支柱产业,农民收入低,从而导致操作收入不高,一年一个乡的收入才有三千万。试想:这样的现状怎么能给广大的学生发放补助,只好采取权宜之策,先有学校垫付,但学校大部分因经费紧缺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无动于衷。这样一来,补助金怎及时发放到位?
3.时间紧,任务重,操作起来难度大。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有的班级发放补助金不是依据家庭条件,而是以学生的个人成绩或老师的个人看法为标准。这主要是由于时间仓促,为形势所逼。由于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秋季对贫困学生的补助金应在开学时一次性落实到位。时间紧,任务重,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大了解,特别是对新入学的初一学生的家庭情况更是知之甚少,要让学校在短时期内拿出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贫困生名单,并且要落实得很好,简直不可能。更何况时间之紧,任务之重,操作起来难度之大。
4.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出现教师的积极性下降,主要由于“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使得原本负担就很重的老师工作量加大。“两免一补”工作本来是政府性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变成了学校和教师一家的工作,就这一点,有的学校和老师就愤愤不平,更何况它还使得学校和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有的班主任老师不得不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去学生家里摸情况、抓落实,发放、回收、填写《资助证》,你可以想一想它给老师无形的加重了多少负担。如此大的工作量,哪能不使得他们的积极性下降。
5.缺乏监督和问责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有的地方财政部门不按时拨款,部分班级老师按个人意志发放补助金。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体制和责任问责制。许多地方财政不按期拨款,没人问,没人追究。有些班级老师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事,也没人过问,没人追查,只是学生们发几句牢骚而已。这说明什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监督体制和问责制不得力,很多人对国家提出的相关政策不够重视。同时,也看出由于群众文化水平低,缺乏政治意识,不会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6.在工作过程中,有的学校部门存在漏洞。一是调查材料审查不严,没有到学生家里和村委会进行深入调查。二是程序执行不够严密。“两免一补”申请表签字不全;代签现象严重;有的村委和学校没有在醒目位置张榜公示“两免一补”学生花名,也没有公示举报电话,等等。
上述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认真解决,给学校和政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势必会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解决方案
1.广泛学习,强化认识;大力宣传,深入民心。首先,各县市教育部门应该组织各校校长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通过会议、讲座等形式,邀请这一方面的权威专家讲授,开展学习,让他们认识到“两免一补”政策的重要性,提高对政策的重视程度。其次,进行大力宣传。各县市应该在各乡镇的中心区域(街道和道路两旁)悬挂横幅,张贴宣传口号和标语,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板(墙)报等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两免一补”政策,让他们真正了解这一惠民政策。
2.广泛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为解决地方财政困难不能按时下拨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采用楚雄禄丰县妥安中学的办法,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同时,还要对捐资助学的行为加以表彰宣传,使之成为风尚。不论是国内外企业、私营企业还是个人,只要对捐资助学作出过突出贡献的,都要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对其进行表彰和宣传,使其在全社会营造助学为荣的良好风尚,让更多组织和个人资助更多贫困学生,解决学校教学资源紧缺和学生家庭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参照福利和体育事业募集资金的做法,考虑发行教育彩票,为各县市地方财政部门募集教育资金。
3.严把申请审核关,规范操作程序。针对工作中学校和政府部门存在的漏洞,将补助金当做奖学金发的错误做法。首先,就要严把申请关。申请贫困生一律由学生家长申请。在申请书上,一定要有村委会签署的意见及印章,还要有村委会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其次,要严把审核关。成立审核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政府相关负责人组成,同时,还可以包括:校长、教师代表、贫困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等。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如果通过审核发现不符合条件的,应立即取消。资助贫困生的名额一旦确定,应立即公示贫困生的评审情况及结果。4.增加一部分教师的工资,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通过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来增加教师工资。增加工资不能一起加,而要有所区别。一方面,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没有太多资金,给每一位教师加工资,并且都让他们满意,这是不可能的事。另一方面,如果搞平均主义没有区别对待,那么优秀教师的积极性仍然调动不起来。只有给那些因“两免一补”工作量增加的教师增加工资,才能体现其公平,调动其积极性。
5.建立监督体制和责任问责制,首先,对学校和政府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可以在学校和政府间成立一支监察小组,组员可以由政府领导,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对政府和学校有关“两免一补”政策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杜绝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其次,对违规操作的政府领导和教师实行责任问责制。不论是财政部门,教育部门还是学校,只要出现工作不力弄虚作假,挪用资金等现象,都要追究其本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义务教育”对农村影响
摘自2006年第4期《中国教育探索》
2我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摘自2006年第一期《教育探索》纪春梅
3关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考
索》晋银峰
4义务教育迈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摘自2006年第一期《教育探摘自2009年《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