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欣赏实践报告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主题:艺术欣赏实践报告
姓名:陈江涛
班级:机械八班
学号:2016330300229
艺术欣赏论文
摘 要:艺术欣赏的定义包括人们的感官接触到艺术作品产生审美愉悦: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关键词:刘 墉、唐 大 康、绘 画、书 法、雕 塑
一、简介 1.绘画
绘画(Painting)在技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纸张或布,加颜色的工具可以通过画笔、也可以通过刷子、海绵或是布条等。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绘画在美术中占大部分。一般认为,从古埃及和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东方绘画,与从古希腊、古罗马发展起来的以欧洲力中心的西方绘画,是世界上的两大绘画体系。这两大绘画体系在历史上互有影响,对人类文明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重要贡献。绘画本身的可塑性决定了它具有很大的自由创造度,它既可以表现现实的空间世界,也可以表现超时空的想象世界,画家可以通过绘画来表现对生活和理想的各种独特的情感和理解,因为绘画是可视的静态艺术,可以长期对画中具有美学性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欣赏、玩味、体验,所以它是人们最容易接受而且最喜爱的一种艺术。
绘画类型有油画、版画、水粉画、壁画、漫画、工笔画、写意画、抽象画、青绿山水画、水墨山水画、白描画、指画、界画、内画、素描。
2.书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语出《书林藻鉴》,马宗霍辑)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还有汉代的简帛朱墨手迹,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五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载体类别:甲骨文、金文、石刻文、拓片,帖、简帛。历代名家:李斯、钟繇、张芝、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米芾 蔡襄、赵佶、赵孟頫、鲜于枢、董其昌、刘墉、吴昌硕、林散之、启功、赵朴初、李志敏。
3.雕塑
雕塑,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
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通过雕塑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
雕塑的形式有:基本样式、圆雕、浮雕、透雕。功能分为: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架上雕塑。材料包括:花岗岩、大理石、砂岩、锻铜、铸铜、不锈钢、玻璃钢、泥塑、面塑。工具又有:雕塑刀、石雕凿 石雕锤、木雕刀、弓把、比例弓把、点型仪。
二、经典作品赏析 1.绘画
1.《三王来拜》 贝诺佐·戈佐利(意大利)1459-1461 耶稣降生后,东方三个国家的国王看到天空有巨星高照,就特地来耶路撒冷行礼朝拜。历史上以三王来拜为名的画不计其数,但表达的意思都是这个,宗教意味较浓。
2.《维纳斯的诞生》 桑德罗·波提切利(意大利)1487 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和谐统一。维纳斯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世界观的反映。
3.《岩间圣母》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1483-1490 画中人物虽然被一团潮湿的空气所包围,但是人体的轮廓在昏暗山岩的衬托下还是能明显地辨析出来。奇怪形状的悬石从湿漉漉的岩体上垂下,具有植物学准确性的花草竟能辨别出鸢尾花,银莲花,紫罗兰和一些蕨类植物。年轻的母亲以温柔的手搂抱着下跪的幼婴约翰,她的另一只手则向儿子伸过去。天使面向着观众,把他们引向画中,用手指示着这个场面。一连串手势代表保护、指示、祝福等含义。
2.书法
1.《兰亭集序》 王羲之
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2.《多宝塔碑》 颜真卿
此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此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它是留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3.《自叙帖》 怀素
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3.雕塑
1.《掷铁饼者》
(作者:米隆)
原作已佚,现为复制品。雕像选取运动员投掷铁饼过程中的瞬间动作,这正是铁饼出手前一系列瞬间万变动作中的暂时恒定状态,运动员右手握铁饼摆到最高点,全身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趾反贴地面,膝部弯曲成钝角,整个形体有产生一种紧张的爆发力和弹力的感觉。形体造型是紧张的,然而在整体结构处理上,以及头部的表情上,却给人以沉着平稳的印象,这正是古典主义风格所追求的。2.《大卫》
(作者:米开朗基罗)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3.《断臂的维纳斯》
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这尊雕像还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三、实地考察
第二篇:艺术欣赏实践总结
艺术欣赏实践总结
艺术欣赏实践总结1
20xx年5月29日,我参加了20xx(第三届)杭州艺术博览会。这次的展会,包含了意大利当代艺术、杭州当代艺术、中国数字艺术等。参展的单位很多,活动占地面积较大,内容丰富,是一场视觉盛宴。
在会产中参观了约3个小时,收获很多。虽然,以自己的鉴赏能力,还不能真正地透析作品的本质意义,但多多少少能凭自己的想象,与画面结合,阐述对自己作品的理解。我想,这是一种进步。
在诸多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意大利的艺术作品。鲜艳饱满的画面颜色,与时俱进的作品主题,深刻内敛的表现手法,精致的布局,皆让人印象深刻,驻足欣赏。
其中,《马林可尼》、《遥远的马林可尼》这两副组画令我印象很深刻。“看人看脸,看脸看眼,看眼看神。”透过两幅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一幅是婴孩时期,一幅是青少年时期。婴孩时期孩子的眼睛清澈透明,显得纯洁而对世界充满了憧憬;长大之
后的马林可尼,有着漂亮的双眼皮与精致的面庞,眼
神中表达着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另外,此次展出,我看到了中西艺术文化的交融。当代中国艺术家借鉴了西方的绘画艺术,结
合中国特色和个人特点,创造出心的画风。如杭州画家方免衰,受著名书画家陆维建的影响,研习东方绘画,并在80年代初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得到西方美术教育,创造了“乱线画”。他的画一中国画的灵魂线条为核心,随意涂写,利用色彩线条的纵横交错来营造形象。近看抽象,远看具象。
画家米蓝尼的作品也很独特。他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布局出一个乡镇的各种建筑物,画面紧凑而有序,颜色的选择温暖而令人感觉安静。
除了美术作品外,在另一块展区,有许许多多的雕刻作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
流连忘返。
总之,通过这次的参展活动,我拓展了见识,讲艺术欣赏付诸于实践。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很多。
艺术欣赏实践总结2
艺术实践是艺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艺术实践是艺术专业知识延展的最好方式,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精心组织艺术实践活动对促进艺术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学生艺术赏析水平相当重要。
一、明确艺术实践目的
艺术实践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练课堂所学基本知识。要搞好实践,应该有明确的实践目的,制定相应的实践计划。首先,艺术实践是艺术专业知识的强化与补充,虽然各自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但在培养学生对社会、对自然、对艺术的亲和度和敏锐洞察力上是一致的。其次,艺术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方式,但这与专门的实践活动是有区别的,艺术实践是将课堂理论运用于具体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有较多的机会探索艺术规律,结合课堂理论知识,探寻表现方法和审美追求,对于学生来说,充分的实践训练是学生感受和体验大自然,
寻找生活与艺术的衔接点,培养高尚情操和检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
二、拓展艺术实践形式
艺术实践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实践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实践的意义在于学生参与艺术实践过程中艺术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与检验,通过艺术实践拓展学生艺术知识面,增加艺术知识的横向联系。具体来说,面授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尽可能借助艺术实例,来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如:观看电视、录像,展示图片资料;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学生“走出去”,观赏触摸社会生活中众多的、色彩缤纷的艺术作品,加强对各种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特征的领悟;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每学期定期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书画家王延林老师来校作《如何欣赏书法与绘画艺术》的专题讲座,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卫平老师来校作关于电影欣赏的专题讲座,来提高学生的鉴赏层次。作为学生来说要重视艺术实践:结合学到的理论知识,学生要尽量多看多听,尽可能多观摩一些艺术汇展,多看一些影视、戏剧、舞蹈,多听一些音乐,来印证自己学到的知识;重视网上自主学习:本班自建资源上的教学要点、PPT课件、导学入门、补充资料等,是教材学习内容的补充;而市电大主持老师的导学辅导内容丰富多彩,更是吸引人,要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文字教材和形象直观的录象教材,进行自学。面授教师心得体会文章和参考书籍篇目,更是引导学生走进艺术天地的钥匙。
三、拟定艺术实践计划
艺术实践计划是指导和安排学生艺术实践的基本依据。系统性、目的性明确的实践计划,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艺术知识,有目的地进行艺术实践非常重要。科学的艺术实践计划是艺术实践教学的指南,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结合学校的资源优势,考虑教学进度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艺术实践教学计划,才是艺术实践教学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科学的艺术实践计划应该对学生和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艺术实践要实现的目的、时间内容和活动方式都是必须列入计划的内容。《艺术欣赏》与《艺术学概论》艺术实践教学活动具体要求,包括艺术实践教学的目的、时间、内容、教师的安排都在网上网下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中明确标示,使学生心中有数。而在《艺术欣赏》与《艺术学概论》实践教学计划中,也明确开列出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实践思路、实践引领、资源支助也有具体的说明。
四、探索艺术实践的方法
(一)、带任务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艺术实践活动进行前召开实践动员会,明确具体的任务和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针对不同的专业与年级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规定具体的作业量,任务中适当考虑一些文字性的感想、体会、日记、小型座谈会等内容,这样会对学生有较大帮助。比如,让学生参观了陆家咀东方明珠等五大建筑艺术或者世博会观摩回来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畅谈建筑艺术的魅力。
(二)、结合艺术实践要求配备相应教师艺术实践指导安排适合的指导教师十分关键。由于该课程的面授课教师不是艺术类院校毕业的,所以要上好这两门课,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为了提高艺术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特地邀请了华师大专职教授来学校为学生讲课,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妙趣横生的话语,体现艺术功力的现场示范(如王延林先生当场泼墨挥毫为学校书写条幅,陈卫平先生模仿电影中人物的对白等)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们拓展了视野,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获益匪浅。许多学生说:学校这样的安排,就是好!
(三)、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艺术实践座谈会是总结实践经验,表达学生实践体会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展现学生实践成果的一个方面。通过总结座谈,了解学生参加实践的感想和对实践的要求,对教师进一步搞好实践指导,制定新的实践计划非常重要。实践座谈是学生与教师间建立的对话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座谈、对话、答疑等,对实践过程中的感想和体会进行梳理,不断改进艺术实践,提高艺术实践的质量。
我们的艺术实践活动还刚刚起步,艺术实践对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审美情趣、思维模式、创新意识以及人格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模式。我们应该着眼未来、切合实际,进一步探索艺术实践的方式方法,这也是《艺术欣赏》与《艺术学概论》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
艺术欣赏实践总结3
实习时间:20xx年11月22至11月25日实习地点:云梦山实习目的:摄影采风
20xx年11月22日早上八点半,我们登上了去云梦山实习的大巴。在大巴上我们有说有笑,由于晕车的缘故,不久就有人开始抱怨和出现晕车反应,中途因为山路的缘故,同学们需要下车步行过去,对于晕车的.同学这无疑是一道特赦令,山上风很大却很清新,吹在脸上很是舒服。对于我们这些山外面的孩子来说这里真是太新鲜了,所以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我们就开始忍不住要拍照了。
中午十二点多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第一感觉就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荒凉和破败,新奇感油然而生。我们快速的选好房间开始收拾东西,但当中午开饭时我们才真正的意识到我们是在大山里:馒头加大锅菜,这是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的,顿时怨声载道,有的甚至开始怀念学校食堂的饭菜了。
20xx年11月23日早上,我们早早起床吃过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向村子里进军,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就如同鬼子进村扫荡一般。我们带着新奇与好奇不断地拍照,感受乡土气息,回忆童年,不断地寻找共同点,然后再意味深长地说上一句:“原来我们虽然相隔甚远但还是拥有共同的童年可以追忆的”这样的感慨
可曾想起了我们年迈的、疼爱我们的爷爷奶奶呢?
《星火》中的风土气息居然在这里也能感受得到,虽然和家乡差距很大,但不变的是那种农村人的淳朴!
相信农村走出来的我们,从这张照片都能想起点什么吧
由于第一次来这里,四面环山,大家没有在村里逗留太久就直接向山上扫荡了。上山的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石头满地的羊肠小路,一路走得磕磕绊绊,可是到了后面连这羊肠小道都没得走了,一米高的梯田只能爬着上去,大家就相互拉拽着一点一点的往上走,偶尔还互相嘲弄一番,缓解爬山的疲惫。由于出来的晚,还没有到山顶就已经中午了,而且越往上越陡,我们也没有带水,前面的人就建议先回去,下午再来。虽然只有三分之一就因该到山顶了,也只好先下来。
吃过午饭,大家就我在房间里看电视,实在无聊我们三个人决定出去爬山,沿着公路有说有笑的向上走着。在半路的一大滩水改变了我们的路线,决定去山上寻找水的源头。结果我们发现了一处羊圈,还有一条水管从上山引下水来,设计的非常巧妙,我们都为非常惊讶。一路向上寻找最后的源头。结果,在半山腰处路就很难找了,最后干脆就没有路可走,这时天已经渐渐暗下来了,原路回去下山很陡危险系数比继续爬山更高,我们三个决定继续爬,寻找公路。当时真的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名遇难者,此刻正在做最后的努力,而唯一支持我们继续的动力竟然是公路。当我们爬到公路上时,竟真的有一种重获新生的错觉!看着刚刚爬过的大山自豪感油然而生看这是我征服的大山!下山的公路很陡,真的有种滚下山的冲动。天越来越黑,山下的灯光此时此刻竟成了我们最亲密的伙伴,以它为目标为动力继续坚持着。原来我们一直是为了我们心中的希望而奋斗的,希望没了那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也没有了意义呢?
24号早上吃过早饭我们就要去最后的目的地了云梦山!虽然前一天爬山很累,但要进入景区还是很兴奋的!拿着相机冲到了最前面。这里的景色真的是太迷人了陡峭的山、碧绿的水、大大小小的瀑布、雪白的水花、温温的泉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真不知道这是大自然的智慧还是人类的巧夺天工,拼合的天衣无缝!
一路玩过去,乐趣无穷!接着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上山了!这里的山比我们前一天爬的还要陡,我只好一步三抖得往上爬,同学还笑我:你昨天爬山也没把你的恐高症治好了?你也有怕的东西啊?唉!你说人活一世谁还没个弱点呢?上山下山真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恐高却又好奇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25号一道早同学们就装好行囊,踏上了回程的大巴。再回去的路上,车厢内没有了来时的欢声笑语,所有人都昏昏欲睡,都累了。通过这次为期三天的实习,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农村的纯朴与落后和生活的艰辛,我们是温室里的花草,没有经历过生活风雨的洗礼,不知道什么是真的苦,相信这次实习留下的不仅仅是照片,还有深深地反思!同样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也进一步的了解了摄像的基本技巧、团队合作的力量,相信在今后的道路上这次的经历和记忆都将成为我们最宝贵的经验。
第三篇:艺术欣赏
青花瓷艺术欣赏
瓷器通过物象、谐音、巧妙的组合,表达人们良好的意愿、吉祥的祝福、美好的追求、心灵的期待。清代蒋士铨有诗云:“世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取譬,隐语戛戛造。”说明青花瓷上的吉祥图案纹饰同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和传统的文明。
在古代青花瓷绘中,以植物花卉蔬果最为丰富。不仅各种花卉直接作为画面主题入画,而且常以花卉作为人物画、山水画的背景或配景。由于所绘花卉佳果多有美好寓意,故使青花瓷格外生辉,成为上至官宦、下至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纹饰。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元代青花不仅在景德镇出现,而且烧制技术迅速成熟,进入青花瓷的成熟期。元朝庭在景德镇设了“浮梁瓷局”,专门掌烧瓷器。《元史》卷八十八记载:“浮梁瓷局,秩至九品,至元十五年成立,掌烧造瓷器”。可见,元代对青花的重视及数量控制。当时,青花不仅为达贵用品,还外销到中东地区。目前,国内所知的元青花完整器只有100多件,80%为出土品,而国外却有200多件完整器和大量残片出土,其中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博物馆里就有80件完整器。
元代景德镇陶工在继承唐宋制瓷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弥补了形体上工艺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元青花的装饰技法与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绘画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有白地青花、蓝地白花或青花线描为地几种风格。在装饰时,工匠结合不同器型采用不同技法,有的用两种、三种方法配合或几种方法集中于一体,刻花线条粗犷有力,印花线条圆润耐看,浅浮雕效果立体感强。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元青花纹饰绘画方法以平涂为主,结合勾、皴、点、染技法,线条苍劲有力,显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才能。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元青花的主体纹饰中,植物类有: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等。除以上主花外,在组合图案中还出现牵牛花、山茶花、海棠花、月季花、枣花及萱草、灵芝、芭蕉或竹石葡萄、瓜果、草虫等作画面衬托。动物类有: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鸳鸯卧莲纹、孔雀纹、鹿纹、海马纹等。其中元代龙纹极具特色,身躯细长如蛇,龙头呈扁长形,双角,张口露齿,细长颈,四腿细瘦,筋腱凹凸,爪生三指、四指或五指,分张有力,肘毛、尾鬃皆呈火焰状。
元青花中的人物纹别出心裁,并与戏剧相结合,将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情节移植到瓷器画面上,呈现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具极强的感染力这是其他时代无法比拟的。
人物故事都绘于体型较大的器物,诸如盖罐、梅瓶、玉壶春瓶等。盖罐、梅瓶腹径较粗,作画面积大,多用来表现场面宏阔的题体。画面多置于器物中段的主体部位,视觉突出,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玉壶春瓶颈肩,纤细,硕腹下垂,一般选择人物少、场画小的画面,如需要表现大的场面时,往往以全器作画。此类题材主要有蒙恬将军、周亚夫细柳营、文姬归汉、昭君出塞、萧何追韩信、三顾茅庐、敬德救主、陶渊明爱菊等。绘有此类纹饰的青花瓷器质地细腻,釉色白而匀称,着色所用的氧化钴料,不论国产的青料,还是进口的苏泥勃青料,都很纯正。画工的绘画技艺高超。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瓷窑甚少,这也是人物故事青花瓷器较少的原因,若有,多数出于当时瓷艺水平最高的景德镇窑。画人物纹饰的青花瓷按古董行的惯例其价值是最高的,比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更能代表时代人物的精神追求,人物纹饰最能表达人的情感,基本能反映出古代某个时期社会的价值取向。萧何月下追韩信、蒙恬将军、三顾茅庐、鬼谷子下山、尉迟公单鞭救主、周亚夫屯兵细柳营这些被一些专家学者看成元代瓷器的青花瓷器,其正面人物形象均为汉人,描述的都是汉民族的英雄人物,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青花瓷纹饰看成是汉文化的集中表现,与蒙古、伊斯兰文化没有任何关系。蒙元统治时期,蒙古的英雄人物辈出,能征善战的将军比比皆是,为什么江南窑工没有去画那些蒙古人反而去大量创作汉民族的英雄人物呢?其实这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它出现在汉民族文化可以自由创作的时间段。
此外,元代瓷器的装饰纹样与佛教艺术有结合,莲瓣、莲花、杂宝等几乎成为元青花瓷器上必有的装饰内容,说明了佛教艺术对工艺美术品的影响。
元青花的辅助纹饰品种繁多,有图案性质的写实内容或几何纹样。明以后,青花瓷纹饰大多沿袭元青花画法,但略见变异。这种差别在辅助纹上有更为明显的反映,是鉴别元青花的重要佐证。
青花瓷不仅在工艺上体现它的名贵与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青花的素净雅致与釉里红的深沉艳丽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上,这正是中国儒、释、道以及伊斯兰等各大文化融合的自然体现。这种文化底蕴不可能一时体会的完全,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关注多留意,这样才能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四篇:艺术欣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总结
《艺术欣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总结
大连电大文法系 薛敏珠
《艺术欣赏》课是一门学员非常喜爱的课程,通常安排在第一学期。这时候,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可塑性较强。甚至可以说,学员未来两年中从事开放教育学习时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等许多方面的习惯,都有赖于此期的教学引导。而《艺术欣赏》正是从事这种引导的最适宜课程。
艺术欣赏是一种个体化特征非常明显的活动,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因此,教学效果不易考察。这门课,按中央电大的考核说明和我们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是开卷考试,这样,就难免有学员偷懒。怎样才能吸引学员的兴趣,使学员的艺术鉴赏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怎样才能让学员一入学就找到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开放教育学习应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一直是我们教研室搞教学改革重点研究的课题。从以往授课的情形看,由于涉及的艺术门类多,课时有限,大部分学员学完这门课,遇到一幢建筑、一幅画,仍然不知如何欣赏。而大连是一个开放性城市,选修这门课的学员又多是中小学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这部分人亟待提高艺术素养。可是,课时十分有限,有好多实际问题需要考虑。
一、《艺术欣赏》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哪些教学内容为宜? 根据我们这些年教学实践的经验,像《艺术欣赏》这样一门包含十个艺术门类的课程,它的实践教学不可能集中在某一章节上,不可能集中在某一次课上,也不可能散在每个章节里。大连是个旅游城市,有不少具有典型性的建筑;大部分中小学生都喜欢绘画,作为教师和已经或终将为人父母的本科学员理所当然地应该在这方面达到一定的欣赏水平;大连近年建了好多音乐广场,市民的自娱性文艺活动十分活跃,青年人居多的学员应该能够欣赏一些经常可能听到的音乐,也应该能伴随着音乐跳舞。因此,我们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建筑、绘画、音乐、舞蹈艺术这四章上。搞实践教学,放在开学初不合适。这时,各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艺术流派还没讲清,怎么能搞艺术欣赏实践?放在期末也不行,要考试了,很少有人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放在大型节日之后也效果不佳,放假会把人心放散。因此,适合搞集中实践教学活动的时段是有限的。它比较适宜放在上述章节的艺术风格流派介绍完毕之后的课时里。
集中性的实践教学课不能搞得太频,搞多了,一来占课时太多,二来容易使对此不感兴趣的学员心里发烦。一学期,搞3次左右为宜。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可以散放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中。
二、如何组织校外的实践教学活动?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的尝试:
1、到广场去上建筑艺术欣赏课
讲建筑艺术欣赏,过去的常规教法是找几十幅建筑图片来演示讲解。搞开放教育试点之后,我们开始系统介绍主要建筑艺术风格流派;之后,我们把课堂‚搬‛到了城市广场上。通常,在城市的大型广场周围都有一些有特色的建筑。我们带学员到广场上欣赏我们城市的建筑,赏析市政府(倾向于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市法院(倾向于哥特式的和风建筑)、市公安局交通大队(后现代主义建筑)、市人民文化俱乐部(倾向于文艺复兴风格)、大连宾馆(倾向于巴洛克风格)等建筑,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的建筑艺术欣赏方面的知识来赏析我们生活圈里的实际建筑。一般说来,学员看见建筑图片能辨认出一些经典建筑作品,而对自己身边的、眼前的非典型建筑,反而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下面的一些实践活动视频资料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学员眼看着一幢建筑,在那儿‚瞎猜‛(一会儿说是‚哥特式‛,一会儿又说‚巴洛克‛)。这既不怪学员,也不能怪教师:这么多的建筑风格,要在一次课上理清脉络,完全掌握,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才要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到城市里去看一看,回头再来学习这些教学资源时,学员就会发现自己过去忽略了这个建筑语汇的某方面的特征。
经过这样的引导和辨析之后,学员再遇到一幢不熟悉的建筑,就基本明白赏析的路子了。这就是‚教其渔‛与‚授其鱼‛的不同效果。
2、到社区学院中老年书画班去看画评画
介绍完主要的绘画艺术流派,我们曾带学员到我们的实践基地甘井子区社区 学院绘画班去看画家画画,听画家讲评他们学员的习作,然后,让我们的学员选自己感兴趣的画赏析,讲给组内同学听。
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学院常年低费为中老年社区成员进行书法绘画方面的培训,请的多是稍有些名气又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本地画家。我们通常在他们搞画展时到那里去上实践课,看着画家画画,学员可以随时提问,‚这里为什么这么安排?‛‚那里为什么用这种技法?‛等等;在欣赏这些中老人的绘画时,学员相互讨论、品评;教师也会就着某一幅画,问学生这幅画的优点与缺点,这样,有助于切实提高学员绘画艺术欣赏的能力。
除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学院外,古艺楼是我们后来发现的一个较好的实践基地。古艺楼里四个楼层都是卖艺术品的摊位,但有的商贩不欢迎像我们这样的‚多看而少买‛的顾客;也有的商贩虽卖此物,却并不真正懂得这种艺术。因此,教师和小组长都要能‚慧眼识珠‛,找到真正能‚讲出玩意儿来的‘艺术商人’或‘有艺术细胞的商贩’‛才好。在古艺楼里,我们遇到了好几位这样的‚老师‛,像‚人虫钵庐‛的孙老师和介绍‚钧瓷‛的老师傅等。
原来,学员只知道,主教材讲了哪几幅画,哪幅画是什么风格的,对自己身边的、眼前的艺术品,反而不大理会,更不要说欣赏西方现代派艺术了。上了这种鉴赏课之后,学员在咖啡厅、画坊、饭店里遇到一幅画,就会不知不觉地去想它倾向于什么风格,大概是什么时代、哪个国家的画家的作品了。
3、在讲音乐、舞蹈艺术时,与学员共开PARTY 讲音乐、舞蹈、戏剧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让学员按兴趣爱好自由组织活动小组,让组长带组员到他们认为适合的地方去开PARTY。三十五岁以下的学员多喜欢到练歌房去唱谈情说爱的流行歌曲,喜欢跳迪斯科;三十五岁以上的学员有不少喜欢唱样板戏、跳交谊舞,喜欢在某位同学家里搞活动。女生中约有一半的人喜欢自娱性舞蹈,专科男生中有五分之一的学员喜欢劲舞、街舞。
组织小组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学员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欣赏他人艺术才华‛的舞台。我们提倡教师参与1-2个小组的活动。教师和学员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师生关系特别融洽,很快大家就成了朋友。
人都喜欢表现自己;有机会表现,就兴奋;表现出了高水平,就兴奋不已,久久难忘。
此外,师生还可以组织有相机和摄像机的同学在节假日去摄影或摄像,拍摄的照片、录像带可以拿到小组里或课堂上来传阅或演播,可以让同学们来品评,这也是提高摄影摄像水平好途径。
三、如何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
最初,我们组织课堂讨论时没多少经验,只是把下次课要讨论的题目布置下去就是了。在04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第一次讨论课上(讨论题目是‚文艺复兴‘三杰’圣母画‛),我们看到的是,热情有余(大家都抢着发言)而准备明显不足(绝大多数发言人都是在念稿)。当然,第一次讨论的情形,达到这种水准已经不错了。从第一次讨论中,教师要发现人才,要加以指导(因材施教),让有水平、有能力、有条件更好参与的学员在下一次活动中表现得出色,表现得‚自己满意、大家满意‛。
小组讨论,似乎是一个容易走过场的环节。但电大开放教育学员中真有不少想好好学习的优秀学员。有一次,05春汉语言专业有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把小组讨论安排在本班这一天上课的教室里了(他们的工作单位离学校较近),偏偏这一天教室里的电教设备坏了。学生们跟我说,大家都做了认真准备,可现在没法让组里同学看到自己要讲的画(画都在演示文稿里)。我说,那你们就到我办公室里去讨论吧。开始,我没想摄像;后来发现他们讨论得非常投入,而且,发言很有水平,我找出摄像机,给他们摄起像来。当我称赞他们,要他们给自己的小组起个名字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就叫‘六人行’小组吧!‛
某些艺术门类的实践教学活动,实在不适宜大批学员的介入,只能分组活动。像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在大班里欣赏,远不如小组活动好,因为全班同学爱好趣味是不同的。可是,教师常常因为担心学生敷衍,不敢放手地让学生们去搞小组活动。这时,就需要得力的学习小组组长,这个组长的水平、能力、号召力,决定着这个小组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
03秋汉语言专业有个学习小组,叫‚与狼共舞‛,‚与狼共舞‛就得名于他们的一次影评活动。这个小组有一个有水平、有能力的小组长,叫王富军,是一所中学的总务主任。他把小组每个成员的心‚拢‛在一起:教大家做演示文稿,给同学找讨论需要的资料,带组员讨论,既给同学当‚导演‛,又给同学摄影、摄像,把协作学习搞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组里还有个同学叫张伟,喜欢文学评论和摄影,经常帮老师在网上主持讨论,给同学们摄像。他们这个小组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学习习惯:只要组里有一个同学参与某一项活动,或者做重点发言人,别的同学一定会来密切配合。他们说,这就叫‚与狼共舞‛!
四、最好的课是‚完全由学员设计和主持‛的课
我是比较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了,但我感觉最满意的课还是‚完全由学员设计和主持‛的一些课。通常情况下,在一学期的第10-12周,可以上一次这样的课。因为这时,教师对学员的水平、能力已经比较熟悉;而学员呢,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风格以及不同教材内容适宜采用的表现形式也心中有数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和班干部们商量上一次这样的课。一般说来,学员是喜欢参与的。由于是学员们自己设计和主持的课,设计会更有新意,同学们表现会更自如。
在《艺术欣赏》网络课程中能看到的两堂音乐艺术欣赏实验课中,同志们可以看到:前一堂音乐课上,在韩松讲爵士乐时,有同学竟下地跳起舞来!在后一堂音乐课上,主持人宋建军别开生面地让同学们趴在桌子上听肖邦的音乐,当时,我就问自己,我怎么就从来没想到过,可以这样听音乐的呢?!在介绍贝多芬时,宫英海同学讲得多么生动风趣啊!他还写了一首小诗,表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襟怀与情操。他是一所小学的校长,他不缺文凭,他只是想学学汉语言文学。当他的小组长通知他,下周音乐艺术欣赏是讨论课,要他来讲贝多芬时,他正在贵州考察,竟一口答应下来,领了这个任务,并且,后来表现得那么恰到好处。
当然,那节课上,我也有遗憾,有好几个同学发言没能脱稿,我理解,但我还是有点遗憾!总体上讲,我们的开放教育学员真的是非常非常‚棒‛!
最后,我要说的是,实践教学是我们开放教育各学科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增进师生情谊、提高学员能力的重要途径,望各位同仁经常交流经验,共同磋商,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教学环节做得更有特色、更见实效!
第五篇:《艺术欣赏》学习心得
《艺术欣赏》学习心得
艺术欣赏能够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使我们对生活充满 激情,解老师从古希腊神话讲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从贝多芬 的《月光曲》到马克西姆的《出埃及记》,让我们现场感受 音乐的魅力,感受不同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通过对解老师 《艺术欣赏》课程的学习,让我对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艺术本身最大的价值就是被欣赏。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技 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 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而欣赏是每个人 都能做到的事情,它不同于艺术研究,也不是艺术资料枯燥 的堆砌,它是一种心领神会。音乐、影视、绘画等都是运用 艺术语言对生活的传达,而进入欣赏的境界就意味着观者与 作者对生活在传达方面产生了感受的共鸣。艺术是美的体现。尽管 “美”不完全等于艺术,但艺 术必须是“美”,中外美学史和群众的审美实践表明,作为 意识形态的艺术,虽不是美学的唯一对象,却是美学的重要 的对象,艺术的门类众多。但就艺术与生活,创作动机与艺 术效果、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关系等方面来说它们之间具 有互相一致的共同本质。艺术是艺术家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即所谓自己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 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底自然冲动的创作,表现
出民族性或个性。人人都神往艺术,向往他那种艺术美的感 受,正是如此,人们需要真正的艺术家来创造艺术美。而艺 术需要现实生活,需要艺术家的创造,没有这些又何来艺术 美呢?艺术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按照美的 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因此,艺术作品 的艺术美也是真、善、美的统一,人们只要欣赏她就能够感 受美、体验美。艺术欣赏需要有一定的艺术知识和文化素养基础,以帮 助我们从更深层次了解艺术。虽然大多数艺术作品是雅俗共 赏的,人们只需要徜徉其中就是享受,对于不同身份、不同 层次、不同地域的人都能够带来快乐。但是不论何种艺术,都有《高山流水》和《下里巴人》之分,不同的人对同一件 艺术作品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则为我们 从更深层次理解艺术提供了一个通道,随着我们对艺术作品 的认识不断提高,包括多创作者的创作背景、作品内涵等的 了解,更能让欣赏者和创作者产生共鸣。因而,文化素养的 提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读懂艺术。就音乐本身 来说,比如《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歌词语
言优美、朴 实无华、感情真挚,由衷地表达了对祖国的赞颂和爱恋之情。欣赏这一类作品,一般不需要作过多的探究,也不需要借助 更多的资料,我们不仅能够感受音乐的旋律之美,还能从歌 词从感受到那种对祖国热爱的情愫。但是对于柴可夫斯基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如果不了解柴可夫斯基或者 不懂歌词,就只能活动音乐旋律带来的美感和享受。艺术欣赏本身有助于开发大脑。科学实践证明,人的大 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具有语言、计算、阅读、思维等 功能,称之为“语言脑”。右半球则管情绪、情感、审美、音乐等项目,称之为“音乐脑”。通常情况下,人们左脑用 得较多,右脑相对用得少,两者发展不平衡。大量事实证明,学习音乐是开发右脑的重要图径,且能充分调动大脑功能,开发人的智力。由于音乐旋律的起伏波动能引人遐想,能活 跃人的大脑思维,调动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创造力。像古 今中外许多智力超常的伟人志士都与音乐有不解之缘。古有 中国的孔老夫子、曹操、孔明、李世民及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能演奏古琴,有的还是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现 有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等都在音乐上有所建树。最 典型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他能高水平的演奏小提琴和钢 琴,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而艺术欣赏也就是 在提高我们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