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5.17)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已成为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本文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的现状,并从内部和外部另个角度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市场定位不准、科技含量不高、融资困难、关税壁垒等障碍性问题。从中小企业从内部努力的微观策略和政府主导型的宏观策略两个渠道提出了推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障碍;对策
Abstract: Ever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was carried in China, its national medium-small sized enterprises have been developed well.These enterprises have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fostering foreign the social economy and increasing opportunities of employment.Nowadays, it has become a necessary trend for medium-small sized enterprises to operate internationally.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with them regarding how to win market share with sou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This paper has analyzed strategies for the problems with consideration on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 the enterprises.It has also analyzed measures from both micro-perspective and macro-perspective with emphasis on efforts for the enterprises themselves with the governmental guidance.Key words: medium-small sized enterprises;internationalization;barriers;strategies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目 录
摘要„„„„„„„„„„„„„„„„„„„„„„„„„„„„„„„1 第一章 绪论„„„„„„„„„„„„„„„„„„„„„„„„„„„4 1.1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4 1.2本论文研究的方法„„„„„„„„„„„„„„„„„„„„„„4 第二章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5 2.1国家政策支持,投资环境宽松„„„„„„„„„„„„„„„„5 2.1.1法律法规支持„„„„„„„„„„„„„„„„„„„„„„5 2.1.2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5 2.1.3 具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5 2.2经营机制灵活,比较优势明显„„„„„„„„„„„„„„„„„„5 2.2.1规模小适应性强„„„„„„„„„„„„„„„„„„„„6 2.3.2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6 第三章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障碍………………………7 3.1内部障碍„„„„„„„„„„„„„„„„„„„„„„„„„7 3.1.1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7 3.1.2缺乏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人才„„„„„„„„„„„„„„7 3.1.3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品牌意识„„„„„„„„„„„7 3.1.4产品科技含量低„„„„„„„„„„„„„„„„„„„„7 3.2外部障碍„„„„„„„„„„„„„„„„„„„„„„„„„7 3.2.1融资困难„„„„„„„„„„„„„„„„„„„„„„„7 3.2.2促进政策和体系不完善„„„„„„„„„„„„„„„„„7 3.2.3严重的非关税壁垒„„„„„„„„„„„„„„„„„„„„8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第四章 推进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建议„„„„„„„„„9 4.1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微观策略„„„„„„„„„„„„„„„9 4.1.1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9 4.1.2培育核心竞争力„„„„„„„„„„„„„„„„„„„9 4.1.3加快信息化建设„„„„„„„„„„„„„„„„„„„„9 4.1.4合理地定位优势„„„„„„„„„„„„„„„„„„„„9 4.2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府宏观策略„„„„„„„„„„„„„„9 4.2.1建立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政府支持体系„„„„„„„„„„9 4.2.2积极推行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建设„„„„„„„„„„„„10 4.2.3加快制定跨国经营及海外投资战略规划与法规„„„„„„„10 结论„„„„„„„„„„„„„„„„„„„„„„„„„„„„„„11 谢辞…„„„„„„„„„„„„„„„„„„„„„„„„„„„„„„11 参考文献„„„„„„„„„„„„„„„„„„„„„„„„„„„„12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在经济的持续增长下,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趋势同步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运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步伐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研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国企业在得到更多公正、合理的待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型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给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了生存危机,因此,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大的生存空间成为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然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应该注意哪些策略可供选择,政府在其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如何实现政策目标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跨国经营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则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在国内的发展问题上,对研究中小企业如何拓宽国际化经营之路还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寻找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方法,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成功高效的实现国际化经营。
1.2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以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为结构顺序,分析讨论了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第三章: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障碍;第四章: 推进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建议。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第二章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中小企业的出口额已占到全部商品出口额的68%,出口额增长49%①。在广东、浙江等一些沿海省市,中小企业已成为境外投资的重要力量一目前,一批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已走出国门,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生力量。
2.1国家政策支持,投资环境宽松
2.1.1法律法规支持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中小企业的主体是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在政治层次上给予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相同的地位尤为重要。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标志着在中小企业的立法上,我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后,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外,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的《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改革、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等。这些政治领域的重大突破和法律法规的健全,为我国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
2.1.2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
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推动我国企业走出,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政府制定了一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国家国际化经营的的政策。包括简化审批手续,下放审批权限,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等。
同时,超过万亿的外汇储备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1.53万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08年4月,我国外乎储备为4.76万亿美元,2009年6月26日,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634元人民币。②当前高额外汇储备使中国面临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美元资产储备的“缩水”成了现实问题。而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成了缓解这种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1.3 具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队外国投资者持欢迎态度,并提供比较宽松的投资环境。如管制政策松动、投资和贸易体制的自由化、资本的自由流动、活跃的市场中介、新兴的金融工具等位跨国经营提供了方便。同时,周边国家较多,且多数经济正在迅速崛起,我国与其均有着长期广泛的对外联系。其次,我国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靠这种纽带,我国企业可以减少跨国经营中的障碍,降低风险。并有利于同当地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
①② 田家林:中小企业国际化分析.载于《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1期
傅晓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载于《企业导报》2009年第10期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2.2经营机制灵活,比较优势明显
2.2.1规模小适应性强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投入资金少,布局条件要求简单,能广泛地分布于各种环境,甚至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也能生根发芽。中小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组织结构简单,有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投资决策迅速。营销方式有较多的自主权,对市场反应灵敏。在经济萧条时,容易进行技术、产品及经营方式等多方面的调整,一旦市场好转马上就能恢复生产,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能有效地抵御经济波动,保持市场活力。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大都是在艰苦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历经挫折和磨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斗志,这使中小企业更容易开拓海外市场,并迅速站稳脚跟。
2.2.2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我国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机电、小规模制造业方面具有传统的比较优势,这种传统产品和成熟生产技术在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似或略低于我国的区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水平低,国内市场范围小,从客观上限制了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得我国具有传统产品优势和成熟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发展对外投资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少,信息沟通方便,反馈速度快,能很快地更新产品,改善内部经营,以及利用更新的技术获得先入优势。同时,这批中小企业营销手段相当灵活,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第三章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障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在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中国企业法人单位302.6万个(不含2377万个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9.3%以上,我国GDP的55.6%、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出口额的62.3%和就业的75%均是由中小企业贡献的,在目前中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中,6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投资的③。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维护市场竞争活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差距,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3.1内部障碍
3.1.1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
一些中小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并不明确,对国际规范、国际惯例不熟悉、不了解,为了“跨出去”,往往饥不择食地抓项目,盲目对外投资,把国内经营的一套照搬到国外,沿用国内传统的管理办法缺乏制度创新,成为“中国式企 业”在国外的延伸。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束缚了企业的手脚,无法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造成大多数国际化经营企业效益底下的主要原因。
3.1.2缺乏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起点低、人才储备匮乏,现有管理及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偏低,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尤为缺乏,管理经验不足,对于国际市场行情判断不准。很多情况下,中小企业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市场经验和直觉把握市场,这样就难以形成自己的国际化营销模式和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更难以与其他国际经济实体进行竞争。
3.1.3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品牌意识
我国是全球国际贸易的第三大国,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品牌在国际竞争中仍处于从属地位,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品牌观念不成熟,没有意识到品牌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没有意识到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用;没有意识到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没有将刨名牌与企业利益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
3.1.4产品科技含量低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先进设备较少、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同时,企业普遍缺乏持续开发独特产品和持续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
3.2外部障碍
3.2.1融资困难
③陈华文:对我国中小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思考.载于《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年第4期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已成为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国际化经营更需要资金,但我国金融环境难以解决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较少、风险较大、资信程度较差以及社会上对所有制的偏见等原因,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此外,由于法律的限制,中小企业很难像大企业那样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直接融资手段来筹措资金。由于缺乏资金、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一些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也无法 上马,严重阻碍了其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3.2.2促进政策和体系不完善
世界经验表明,企业在海外投资初期往往是依靠政府促进政策的强大支持获得成功的。目前,我国尚处于海外投资的起步阶段,但没有形成与之匹配的政策支持体系,由于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缺乏政府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往往难以支撑海外竞争的强大压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资金、财政等方面的法规政策扶持体系仍未形成,虽然《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对外贸易法》等法规对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作了规定。但是缺乏操作性,法规政策之间缺乏系统性.
3.2.3严重的非关税壁垒
由于我国国内产品标准相对低于国际标准或国外的先进标准,使外国可以通过技术壁垒阻挡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受限制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设置技术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最大的障碍。《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条款加大了我国中小企业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难度,并且对目前我国市场中以仿制为主的中小企业产生了严重挑战。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第四章 推进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4.1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微观策略
4.1.1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必须按国际规范、国际惯例来加强强海外分支机构的管理。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树立规则意识,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彻底改变落后的企业制度、传统管理模式和低层次服务方式,建立既能适应本土文化和市场环境,又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和服务规范;其次要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完善人才管理。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化,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才。这样才能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向国际化发展.4.1.2培育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能否走向国际市场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形成并保持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资产,特别是知识资产。如技术、专利、生产技能、互补性知识等。只有着眼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资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中小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取得—席之地。
4.1.3加快信息化建设
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积极进行网络化经营。首先,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经济时代,全球化、开放化和国际互联网飞速发展,经济生活中的信息化、网络化越来越重要。企业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商业信息系统网络,以便及时掌握各国经济、市场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其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即在国际互联网上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国际商务活动。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它可以节约交易时间,节省营销成本和交易费用,减少出口贸易环节,有利于中小企业及时地以较小的代价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4.1.4合理地定位优势
中小企业可通过生产精、尖、特、优产品,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的方向发展,走专业化经营道路。根据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原理,由于存在着异质市场,消费者和用户在需求、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上存在着差异性,中小企业就可以去发现那些被大企业忽略或无暇顾及的细分市场,或找那些被别的企业放弃的细分市场,开发和生产适合这些细分市场所需要的产品,进而占领该市场,实现区别化和专业化经营。
4.2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府宏观策略
4.2.1建立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政府支持体系
中央政府在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专项预算的同时,改善外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及各项政策性资金的使用方式,简化使用手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实现WTO框架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健全中小企业的法律保障体系,《中小企业促进法》无疑有助于从资金、政府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刨立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地方各级政府及外贸管理部门要将工作重点转到直接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协调和服务上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对外贸易促进和信息服务措施。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高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预见性提供帮助,降低各种风险,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海外投资保险等,使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 竞争。
4.2.2积极推行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建设
可以在项目分类和企业分类的基础上,对境外投资申请进行分类管理。凡是符合对外投资产业选择方向、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跨国投资项目,可列为鼓励类项目,实行登记制;凡不符合对外投资产业选择方向、企业竞争力弱的跨国投资项目,可列为限制类项目,进行严格审查。还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扶持和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4.2.3加快制定跨国经营及海外投资战略规划与法规
宏观管理部门应结合我国国情与国际经验,抓紧研究制定跨国经营总体战略、地区战略、技术战略、投资战略及市场营销战略。首先由国家权威部门起草一个指导性条例,就跨国经营、海外投资的有关问题做出原则性规定,然后由国家财政、金融、外汇管理等部门制定相配套的税收、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规定,经实践之后再制定更加完备的法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结 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内外环境要素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正因为如此,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中小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必然选择。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针对自己的缺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适合自身模式的发展战略。抓住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实现企业在组织制度、技术开发、产品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是我国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国际水平的一条捷径。
谢 辞
感谢商学院的王健老师对我的论文写作悉心指导,同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未能对论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予以指正。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障碍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探讨[J].当代经济.2008(11).
2、李书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策略选择[J].北方经贸 2008,(1)
3、傅晓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09,(10)
4、安月兴.关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分析与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任丽娟.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研究[J].内江科技,2008(9)
6、岳昊.“入市”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之路[J].财贸研究,2008(4)
7、陈华文.对我国中小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思考[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4)
8、Health slips as the financial crisis gripsThe Lancet, Volume 373, Issue 9672, 18 April 2009-24 April 2009, Page 1311The Lancet4.The financial crisis continues to affect BASF's productionFocus on Powder Coatings, Volume 2009, Issue 3, March 2009, Page 4
9、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silence of the auditors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Available online 24 February 2009 10、Padmanabhan Srinagesh, Internet Cost Structures and Interconnection Agreements, In: McKnight W and Bailey Joseph, Internet Economics: 121-155, Cambridge, CA: MIT Press, 2007
第二篇: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上跨国经营的发展轨道, 活跃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在国外投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方向主要集中体现在产品外贸出口和少量的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化竞争经营的起步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跨国经营 问题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产品、服务的目标市场跨越国界,并在国际市场间利用、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产业分工,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政治、技术环境中经营企业的一种模式。为了寻求经营机会、保护和扩大原有市场、克服贸易壁垒、追求优惠政策、获取技术,走国际化经营之路成为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早在1999年,我国就已经推出了“走出去”战略,政府推动海外投资,中国政府和贸促会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支持本土企业进行全球布局,同时发展本国和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投有了较快发展,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5月底,经商务部批准或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7720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金额达到330多亿美元;境外投资扩展到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至5月,新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25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7.6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5.56%和40.62%。在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方面都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看好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同时,不能忽略我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其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现状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我国已在境外投资设立海外企业6758家。投资涉及的行业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面,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领域,包括信息产品在内的制造业是首选,其次是贸易,为21%,投资于自然资源的开采,运输和加工的企业比例超过10%,投资于农业和农产品生产、金融、商业与技术等服务业的企业比例比较少。
我国出口年增长速度为17.4%,高于全球平均增幅9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和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军。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是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估计,我国香港特区加工业有70%以上已转移到内地,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加工型的中小企业。目前,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近15万家,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业人员3000多万人,约占城乡工业就业总人数的35.4%,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45.2%上升到72%。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截至去年底,中国公司对外直接1投资累计已达2600亿美元。在对已对外投资的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现有对外投资规模小于500万美元,对外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占20%。
以中小企业占很大比重的浙江省来说,其境外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为58.78万美元,中方独资的平均投资规模仅为9.67万美元。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约60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平均约260万美元的规模。
二.存在的问题
1.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资金来源大致在五个方面:一是企业自有资金,这是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二是在国内金融机构及其境外分支机构获的融资。三是在国外金融机构融资。四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包括发行企业债券、私募、公开市场上市和引入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获得的资金。五是财政性资金。目前商务部建立了若干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海外投资的补贴,但总体规模很小,支持力度有限。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迅速增加,而多种因素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供给能力提高有限,二者之间存在矛盾,表现为“债权融资”缺口与“股权融资”缺口并存,其中,“债权融资”缺口加大尤为严重。
在当前高通胀并且通胀预期较强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和融资成本均大幅度上涨。这直接导致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增长。同时,由于市场原因中小企业很难将通胀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转嫁给产业链的上下游和消费者,造成企业的赢利水平、内部积累和内源融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并由此相应地增加了其对外源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系统和债券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并没有明显增加。金融创新不足也限制了金融系统对中小企业融资供给能力的提高。
2.企业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不强
中国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传统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因而跨国经营项目主要集中在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行业。而世界跨国公司的渗透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科技产品和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从国外情况看,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在现代的跨国公司中逐渐成为支柱产业。但国内的情况截然相反,有色金属产业、汽车产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业等目前还是中国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不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显示,第一产业占10.1%,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43.1%,第二产业还是占据着主要位置。
中国从事海外创业活的企业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缺乏后劲。中小企业普遍产品创新不足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大量低价同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集中出口,并且由于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和约束,造成国际贸易纠纷不断,恶化了国际化经营的环境。近年来中小企业低质、低价的粗放式对外贸易经营模式正不断遭受倾销指控、环保指控及产品安全指控,甚至还出现仓库被烧毁、货物被海关没收的恶性事件。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多为档次低、品种单一雷同的产品,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质量常常不稳定。近年来欧盟围绕低价节能灯、低价打火机等初级产品频繁提出倾销及技术方面的指控,使不少中小企业疲于应付难以招架,种种迹象表明中小企业仅靠低质廉价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的增长方式可能已经走到尽头。
3.国际管理人才匮乏
跨国经营是指在国外建立一个企业,这必然会涉及到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在陌生的环境中经营的问题,还包括政治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包括法律和管理差异所引发的问题。中小企业参与跨国经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能力和素养。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商业头脑和经营才能,而且还需要熟悉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商业法律、商业市场特征等背景。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在原始乡镇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文化都有限,无法适应从事复杂的全球范围内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很多中小企业在走出去的经营战略中眼光短浅,只想着快速收回资本,往往忽略了企业走出去的文化和对人员的培养。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要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有效地规避劣势,发挥优势,适应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也可与国外跨国公司结成战略性联盟,成为跨国公司价值链一环,在合作中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从而
4.投资结构不合理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投资结构不尽合理,集中表现在地区结构、产业结构和规模结构三个方面。在地区结构上,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主要集中于港澳地区和美国、欧盟、日本等二
十余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非贸易性投资就占了70%以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明显偏少,这对于中国开拓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是极为不利的。在产业结构上,中国的跨同投资过分偏重于对加工、制造等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在规模结构上,中国的跨国投资项目规模一般偏少,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仅占不到30%。
三.解决对策
1.首先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实行以银行为主导的产融结合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规范完善的资本市场制度,逐步向市场主导型的产融结合模式过渡。其次,大力发展国际产融结合的方式,为我国的产业资本寻找与国际金融资本结合的途径。国际融资是跨国公司非常重要的一条融资渠道,但现在我国国际金融资本在世界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还不足2%。因此,今后我国应重新调整利用外资战略,积极引入当今世界各种现代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合理选择并制定运用国际融资渠道的对策。一方面要更加完善对外借款融资方式的管理,如优化借款期限、品种结构和汇率结构等等;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和利用新的融资方式,大力发展如BOT、TOT和ABS等项目融资方式。
2.提高产业和产品竞争能力。
遵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虽然中国的劳动密集产业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困难较大的局面,但实际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有潜力可挖。首先,中国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长期的价格竞争优势。其中,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依然是低层次的,在质量、款式、品种、营销手段等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竞争优势将更强。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种类丰富,可以得到持久的开发。因此,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现阶段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以支持。
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彻底改造和重组。中国应该放弃对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保护和扶持,采取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办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置,尽快实现跨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的产业重组,做到优胜劣汰,提高竞争能力。同时可以保留对少数本国基础较好又具有或接近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扶持,但必须严格限制范围和程度,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使其比较优势得到提高和充分发挥。
3.实现人才优化配置
应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既善于管理,又通晓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并选派他们到海外企业工作。同时应制订严格的选择、任用、轮换、淘汰和退休制度,改革现行任期轮换制。对海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期,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业务性质和发展需要确定;对一般工作人员可实行轮换制,并由海外企业按当地法律签订聘任合同。许多海外企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应当尽快实现海外企业人员本土化。当地人熟悉本地经济、法律和人际关系,可以较容易地为海外企业开辟当地市场。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培养和吸引人才的不少成功法值得国内企业借鉴。一位企业家说得好:“如果一个企业的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管理则要占6分。”愿国内更多的企业能够学习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经营企业和人才管理的经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
4.以全球化、全方位的多元化选择作为行动的指南。
目前,中国海外企业已遍布世界五大洲134个国家和地区,但从投入资金的区位分布来看,仍然存在着向亚洲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过度集中的倾向。为了改善这种不合理的资金流向,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除了继续巩固和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纺织、机电等传统产业部门的投资外,首先应当把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投资作为重点,这主要因为:一则这些国家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丰富的营销经验,是提高中国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理想场所。二则欧元、美元作为国际硬通货,具有较强的增值空间。三则随着欧盟、北美贸易自由区等一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我们可以享受其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的种种优惠待遇。
结语
我国中小企业朝着跨国经营方向发展是完全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目前状况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开拓全球市场,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跨国经营策略,才能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解放,经营得当,走出去后肯定会 “海阔天空”。
参考文献:
1.赵春明.跨国公司与国际资金投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2.郭虹,赵春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条件与对策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1).3.吴时舫.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六策划[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8-4.4.成思危.中小企业如何国际化[J].中外管理, 2008(11)..
第三篇: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姓名:周宁馨 学号:*** 班级:13国贸专升本
摘要: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趋势同步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运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步伐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研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探究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国企业在得到更多公正、合理的待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型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给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了生存危机,因此,我们中小企业应该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大的生存空间。然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者如何实现政策目标等等,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概述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自从国家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来,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逐渐加快。对外投资遍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业务领域不断扩展,涵盖了贸易、加工制造、电子通讯、科教文卫体、交通运输、设计咨询监理、计算机服务、资源利用、农业合作、研究开发及医药餐饮等各个领域。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虽然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中小企业的出口额已占到全部商品出口额的68%,出口额增长49%①。在广东、浙江等一些沿海省市,中小企业已成为境外投资的重要力量一目前,一批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已走出国门,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生力量。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容 1.国家政策支持,投资环境宽松
其一、法律法规支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中小企业的主体是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在政治层次上给予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相同的地位尤为重要。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标志着在中小企业的立法上,我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后,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外,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的《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改革、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等。这些政治领域的重大突破和法律法规的健全,为我国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
其二、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推动我国企业走出,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政府制定了一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国家国际化经营的的政策。包括简化审批手续,下放审批权限,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等。
同时,超过万亿的外汇储备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1.53万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08年4月,我国外乎储备为4.76万亿美元,2009年6月26日,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634元人民币。②当前高额外汇储备使中国面临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美元资产储备的“缩水”成了现实问题。而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成了缓解这种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三、具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队外国投资者持欢迎态度,并提供比较宽松的投资环境。如管制政策松动、投资和贸易体制的自由化、资本的自由流动、活跃的市场中介、新兴的金融工具等位跨国经营提供了方便。同时,周边国家较多,且多数经济正在迅速崛起,我国与其均有着长期广泛的对外联系。其次,我国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靠这种纽带,我国企业可以减少跨国经营中的障碍,降低风险。并有利于同当地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
2.经营机制灵活,比较优势明显(1)规模小适应性强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投入资金少,布局条件要求简单,能广泛地分布于各种环境,甚至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也能生根发芽。中小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组织结构简单,有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投资决策迅速。营销方式有较多的自主权,对市场反应灵敏。在经济萧条时,容易进行技术、产品及经营方式等多方面的调整,一旦市场好转马上就能恢复生产,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能有效地抵御经济波动,保持市场活力。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大都是在艰苦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历经挫折和磨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斗志,这使中小企业更容易开拓海外市场,并迅速站稳脚跟。
(2)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我国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机电、小规模制造业方面具有传统的比较优势,这种传统产品和成熟生产技术在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似或略低于我国的区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水平低,国内市场范围小,从客观上限制了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得我国具有传统产品优势和成熟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发展对外投资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少,信息沟通方便,反馈速度快,能很快地更新产品,改善内部经营,以及利用更新的技术获得先入优势。同时,这批中小企业营销手段相当灵活,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二、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障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在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中国企业法人单位302.6万个(不含2377万个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9.3%以上,我国GDP的55.6%、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出口额的62.3%和就业的75%均是由中小企业贡献的,在目前中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中,6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投资的③。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维护市场竞争活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差距,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一)内部障碍
一是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一些中小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并不明确,对国际规范、国际惯例不熟悉、不了解,为了“跨出去”,往往饥不择食地抓项目,盲目对外投资,把国内经营的一套照搬到国外,沿用国内传统的管理办法缺乏制度创新,成为“中国式企 业”在国外的延伸。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束缚了企业的手脚,无法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造成大多数国际化经营企业效益底下的主要原因。
二是缺乏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起点低、人才储备匮乏,现有管理及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偏低,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尤为缺乏,管理经验不足,对于国际市场行情判断不准。很多情况下,中小企业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市场经验和直觉把握市场,这样就难以形成自己的国际化营销模式和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更难以与其他国际经济实体进行竞争。
三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品牌意识。我国是全球国际贸易的第三大国,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品牌在国际竞争中仍处于从属地位,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品牌观念不成熟,没有意识到品牌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没有意识到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用;没有意识到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没有将刨名牌与企业利益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
其四,产品科技含量低。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先进设备较少、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同时,企业普遍缺乏持续开发独特产品和持续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
(二)外部障碍
1.融资困难
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已成为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国际化经营更需要资金,但我国金融环境难以解决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较少、风险较大、资信程度较差以及社会上对所有制的偏见等原因,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此外,由于法律的限制,中小企业很难像大企业那样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直接融资手段来筹措资金。由于缺乏资金、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一些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也无法 上马,严重阻碍了其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2.促进政策和体系不完善
世界经验表明,企业在海外投资初期往往是依靠政府促进政策的强大支持获得成功的。目前,我国尚处于海外投资的起步阶段,但没有形成与之匹配的政策支持体系,由于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缺乏政府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往往难以支撑海外竞争的强大压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资金、财政等方面的法规政策扶持体系仍未形成,虽然《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对外贸易法》等法规对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作了规定。但是缺乏操作性,法规政策之间缺乏系统性.
3.严重的非关税壁垒
由于我国国内产品标准相对低于国际标准或国外的先进标准,使外国可以通过技术壁垒阻挡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受限制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设置技术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最大的障碍。《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条款加大了我国中小企业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难度,并且对目前我国市场中以仿制为主的中小企业产生了严重挑战。
三、推进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必须按国际规范、国际惯例来加强强海外分支机构的管理。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树立规则意识,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彻底改变落后的企业制度、传统管理模式和低层次服务方式,建立既能适应本土文化和市场环境,又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和服务规范;其次要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完善人才管理。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化,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才。这样才能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向国际化发展.(二)培育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能否走向国际市场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形成并保持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资产,特别是知识资产。如技术、专利、生产技能、互补性知识等。只有着眼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资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中小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取得—席之地。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
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积极进行网络化经营。首先,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经济时代,全球化、开放化和国际互联网飞速发展,经济生活中的信息化、网络化越来越重要。企业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商业信息系统网络,以便及时掌握各国经济、市场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其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即在国际互联网上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国际商务活动。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它可以节约交易时间,节省营销成本和交易费用,减少出口贸易环节,有利于中小企业及时地以较小的代价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四)建立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政府支持体系
中央政府在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专项预算的同时,改善外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及各项政策性资金的使用方式,简化使用手续,实现WTO框架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健全中小企业的法律保障体系,《中小企业促进法》无疑有助于从资金、政府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刨立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地方各级政府及外贸管理部门要将工作重点转到直接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协调和服务上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对外贸易促进和信息服务措施。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高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预见性提供帮助,降低各种风险,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海外投资保险等,使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 竞争。
参考文献
[1] 孙利娟,冯德连.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8年第7期.[2] 张晓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思维[J].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第3期.[3] 黄健动.民企“走出去”风生水起[J].大经贸.2008年第2期.[4] 萧明.走出去[J].财政界·通商.2008年第1期.[5] 王冬.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34期.[6] 高卫平.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之思考[J].中国市场.2007年第18期.[7] 贾林峰.发挥外事优势.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服务[J].当代世界.2007年第12期.[8] 廖继胜.民营企业“走出去”与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J].现代企业.2007年第11期.[9] 滕斌圣.弱者心态软禁中国企业[J].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7年第11期.[10] 谢高峰,王国顺.传统国际化理论的不足与解释[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第10期.[11] 李德.问题与主义[J].中国海关.2007年第10期.[12] 张亚娟.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第8期.[13] 高静.浅析民营经济的现状与发展[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7年第7期.[14] 周新生,孟铁.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年5月.[15] 王林民,金三宝.论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政策环境和对策建议[J].职业圈.2007年第5期.[16] 吴喜林.走出去 要走好[J].中国经贸.2007年第4期.[17] 卢小平.更多关注“走出去”[J].大经贸.2007年第4期.[18] 欧阳晓明.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J].大经贸.2007年第3期.[25] 崔彩周.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政府角色合理定位问题研究[J].经济经纬,2007年第3期
第四篇: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规模化,但这种规模化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结构的更新与改造,使规模不断的改进。在新的科技技术的条件下,组织创新结果导致的虚拟规模化将会成为规模化的最新注解。二是效率化,没有效率作为支撑的规模化都必然是“规模不经济”,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经济全球化的这两个显著特征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运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全部内涵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在现代市场经营观念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及可取得资源,为求得企业的生存和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目的、达到目标的途径进行整体的谋划。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宏观经济形势、技术经济背景、国内基础状况进行了一般分析,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机遇;挑战 目录
一、引言 3
二、国内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4
(一)对国际经贸管理知识的缺乏以及对国际化认同率较低 4
(二)没有制定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4
(三)缺乏配套的国际化政策 5
(四)企业可国际化的水平低 5
(五)投资的行业结构不合理 6
(六)缺乏驾驭国际化经营的能力 6
(七)缺乏明确的市场信息,动向把握不准 6
三、对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 6
(一)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 7
(二)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法律保障体系 7
(三)战略联盟 8
(四)生产国际化 8
(五)营销国际化 9
(六)培育核心竞争力 9
(七)完善外部政策保障 10
四、总结 10 参考文献 12
一、引言近几十年来,国际化企业尤其是一些全球性跨国公司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更好的资源供给、追逐更多的企业利润,纷纷突破生产和市场的空间限制,向国外发展经营业务,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加快了实现其产品交换、生产过程、信息传播与利用以及企业组织形态国际化的进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们国家走向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步,标志着我国经济真正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参与到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不断的增进我国的贸易往来,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态势也从国内企业间的国内市场竞争转变为与国外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展开更精确、更激烈、更有力的竞争。当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也预示着我国可以享受多方面的、最优的、最好的最惠国待遇。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借助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多方面地开拓国际贸易市场,增大对外贸易往来,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国际上争取更大的合作空间。国内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一)对国际经贸管理知识的缺乏以及对国际化认同率较低 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刚开始都会受到国际职员、投资者以及国外媒体的质疑,这是由于中国企业对国际经贸管理知识的欠缺,以及国内产品在国际上的低认同率的缘故。他们眼中的中国企业往往是价格低的同时效率也会相对的比较低。基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国际化后员工担心被裁员,投资者担心投进去的钱能否的到回报。同时外国的文化认同度较高的企业往往不愿意接受外来企业的加入。在这个时候如果忽略掉自身集团对国际经贸管理知识的缺乏和国际化认同率低的问题,盲目的只是为了发展而一味的走向国际化,不仅不会看到所谓国际化后快速发展的效果,反而可能还会引起原有产品销量的减少以及产品形象的破坏,所谓的“赔了夫人又折兵”。为了避免这种糟糕现象的出现,中小集团应该站在国际化的市场中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国际经贸管理知识,详细研究国际企业的管理体系,并从中获取经验。效仿国际化成功的中国企业,提升国际化认同率,打破国际上中国企业的一贯形象,在海外市场上为中小企业树立一颗全新的形象。
(二)没有制定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企业在市场的大力推广需要详细的品牌主线和框架,然而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比较缺乏。中小企业有主品牌和副品牌之分,但是品牌缺乏系统的整理,因此市场上的资源在不同的品牌中相互分离,缺乏联系,不能相互依靠。这样就会使得大投入小产出,没有叠加,互不相干,这是市场资源利用率低的表现。然而好的国际化战略是企业国际化的先决条件。而今中小要想走向国际化就必须要有更高的能力来更好的拓展公司的业务,同时,企业的高质量的产品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作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纽带提升了企业的价值。而目前中小的形象传播只是品牌战略目标的外在体现,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系统的不完善、缺乏明确的目标、规划思路的混沌。中小为了与顾客有较好的互动,曾提出了一个“主要你想”的主题,但这个主题并没有绘画出中小未来发展的详细蓝图,因此,如果想走向国际化中小集团就必须指定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使得品牌的框架和决策模块适应集团自身。只有制定了国际化的战略目标才能使集团更好的走向海外的市场并立足。
(三)缺乏配套的国际化政策 要想成功的实现企业的国际化,配套的国际化政策是前提条件之一。中小集团应该在国际化之前制定适合企业的配套的国际化政策,这套国际化政策首先必须要适合企业自身,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但一定不要搬过来就用,一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心创新,要有中小企业的特点和个性,同时要适应中小企业的情况。如果没有配套的适合的国际化政策,而是走一步说一步,那就会使得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前途一片迷茫,会降低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以及降低企业国际化的成功机率,同时,如果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遇到什么问题,在没有配套的适合的国际化政策的情况下就必须要临时制定应对策略,这样不仅会手忙脚乱还有可能会导致考虑问题的不全面,而使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
(四)企业可国际化的水平低
中小企业虽然有较好的管理体系以及完整的生产链,但是这是相对于国内的一些同类企业来说的,如果选择走向国际化道路,那就必须与国际上的同类企业比较产品的质量、产品的价格、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的营销渠道以及市场资源的合理利用。[7]实际上,我们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在与国际企业相比的情况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我们在很多方面都与海外的企业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我们国内企业的可国际化水平比较低。为了弥补我们的这种不足,我们不得不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设备,吸收经验丰富的国际化人才,完善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使得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上的企业相抗衡。但同时我们应该保持我们原有的优势,并且继续发扬,还有就是要留住原有的对中小集团相当熟悉的员工以及一直以来都对中小集团大力支持的老顾客。
(五)投资的行业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对外投资总额中贸易企业占20%,非贸易企业占80%,其中的50%是资源开发型企业。也就是说,我国的对外投资主体是资源性开发企业,即劳动密集性投资,在高科技领域的很少,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差,抵御风险的能力小,产品的附加值低。
(六)缺乏驾驭国际化经营的能力
中小型企业必须拥有必须要一定的素质的企业员工,是有认知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规律和国际贸易法则的一批高技术高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起点低基础薄缺乏一定的知识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尤其特别缺乏,大部分缺少一定的管理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高级管理人员依靠自己积累的市场经验和直觉去认知和把握市场。这样很难形成自己公司统一的管理模式,更难以与其他国际经济贸易公司进行竞争。
(七)缺乏明确的市场信息,动向把握不准
国际化经营企业必须要准确了解市场动向,提前快速的掌握市场变化。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管理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对市场信息资料的处理和反馈功能比较弱,国内为该企业服务的信息也明显缺乏。由于没有专门的对市场进行调研,只是以市场数据来研究消费者新的消费心理特点和消费行为特征,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走出国门。
三、对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主要是指政府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而制定的系统配套的公共政策和管理体制。这种政策扶持体系包括相关的组织管理体系、法律保障体系、以及金融支持体系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首先需要建立相关的组织构架,完善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使各个体系能够协调发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不断的发展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要想发展,要想走上国际化的道路,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不断改进,以期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 首先,应将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中涉及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进行归并,组建直属中央政府的统一的、权威的、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国家中小企业管理局,下设中小企业国际化直属部门,专门负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合作的规划及政策制定等,并对下级机构进行指导。其次,应成立由中小企业管理局或政府其他部门参与和协调建立的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协调、监督、管理中小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创立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等 另外,应加快组建中小企业的各类合作自律组织。企业合作自律组织是企业间联合的非盈利性组织,最常见的有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与政府的官方和半官方机构以及盈利性中介机构相比,企业合作自律组织具有有偿性和收费低的特点。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企业合作自律组织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发育和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在中小企业自律组织上要采取积极的态度,鼓励组建、提供支持、加强领导、促进发展、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二)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法律保障体系 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有些领域存在空白,有些法律相互抵触,有些缺乏可操作性,法律法规之间有机联系不足,缺乏整体设计。鉴于此,我们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法律体系:一是以《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对外贸易法》相关规定为依据,加快制定我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法》、《跨国经营法》等相关法律,通过制定这些法律我们不断的更新中小企业在管理上的经营理念。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按照有关法律协定,保证法律的准确性、稳定性以及法律的超前性、前瞻性和长期性。另外我国也应积极与有关国家或地区展开谈判,通过加强双边或多边经贸磋商,签订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司法协助协定等政府间协定。最终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协调,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中小企业的正当权益。
(三)战略联盟
企业之间的合作战略联盟会增加两个企业的总体效益,会远远大于两个单独企业的总收益,也就是一加一会大于二的效果。当今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观念中把竞争者作为敌人互相不合作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在现在的经营理念中已经不再适用了,从当今的市场来分析,战略联盟是非常适用于新型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它可以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使合作双方互相弥补,共同进步。[9]
(四)生产国际化
走向国际化必须有过硬的实力,能够生产出吸引全球消费者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在原有的产品中寻求创新,进一步优化。在创新中发展,增加创新力度,缩短更新时间,提高产品质量。这就需要中小集团有完善的创新体系,重视创新,招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科技人才,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价值。同时丰富产品内涵,实现质的飞跃。但是,就目前中国的企业看来,创新和产品设计是企业的软肋,只要原因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以及资源匮乏,同时也与中国的社会环境及体制有关。[10]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要想轻而易举的实现产品的创新,使生产走向国际化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实现生产上的国际化必须从两方面下手,首先就是增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并同时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创新,寻求进步,这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不是能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坚持下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次就是从其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比如三星集团把企业的文化和产品的个性化作为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学习其在感性价值方面的发展。
(五)营销国际化 企业要想走向国际化,完善的营销策略是必须要有的。国际化的营销策略很好的会帮助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前进。与企业以往的传统的营销方式来说,虚拟的供应链比较灵活和方便。同时虚拟的供应链的网状结构也弥补了传统的供应链的不足。这种营销策略不仅优化了产品的售后服务,还会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同时增加了供应双方的安全感和信任程度。虚拟供应链系统的服务模块会更多的关注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最终达到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的双赢效果。营销的国际化会使中小企业的产品更好更快的融入国际化的市场,同时增加与国际上的同类产品的竞争力。赞助具有影响力的体育事业,插入广告,来宣传企业的产品提高企业形象。中小集团为都灵冬奥会提供的电脑和打印机等,赢得了国际奥委会的一致赞赏,这对中小集团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无形的动力。同时聘用都灵冬奥会的11为冠军以及世界冠军做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更加提高了企业的国际信誉,增加了国际顾客的信任程度。
(六)培育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持续竞争力成正相关,只有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相应的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基础,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并购不仅可以快速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量,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所投入的成本,其主要是通过并购企业的能力来强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与其他企业相比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较好的分销制度、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较低的成本,这些优势都有利于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但这些优势都不能作为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国际化的技术、国际化的人才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12]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进步过程中所形成的默契程度以及所积累的经验知识,是各方各面各种各样知识的揉合,而不是某一特定领域的所有知识,不属于任何人而是企业整个集体的公有知识。因此培育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而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学习中西结合的企业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七)完善外部政策保障
作为国内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榜样,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中小企业的高质量产品、较低的价格以及优质产品售后服务。但同时也会面临相应的挑战,如品牌的提升、文化的融入、开拓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以及不同业务之间的转换。在众多的问题中有的问题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比如文化的融入、营销策略的选择,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如品牌的提升、开拓国际市场、不同业务之间的转换等,就需要政府的帮助,因此,在国际化的同时应该完善外部政策保障,以解决一些企业自身所不能处理的问题,使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更加顺利,畅通无阻。如果外部政策不能保障,那么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阻止企业前进的脚步。[13] 总结
中小企业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存在背景和发展道路,其中大多数中小企业为私营企业。统计数字表明:1989年,中国私营企业仅有90581户,从业人员164万人,注册资金84亿元。过了短短13年,到2002年底,私营企业数增加到242万户,从业人员3247万人,注册资金2.23万亿元,分别增长27倍、20倍、294倍。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从1989年的0.57%增长到2001年的20.46%。这几个数字表明:近几年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私营小企业的不断壮大,小企业的盈利是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经济的这些发展是我国政策的不断跟进,得益于我国政府的不断重视,这些都是增进我国小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保障。经济全球化的加快,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交流和扩大,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从1999年开始,中国中小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在1999年初颁布了对私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权的规定。2001年7月国家进一步修改外贸进出口权的规定。当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出口货值2684.3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2倍多,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8.2%上升到16.5%。2002年1月到7月,浙江省有进出口自营权的6281家私营企业出口总额43.34亿美元,同比增加47.1%,比该省同期出口总增长高出25.9%。2002年,上海拥有自主进出口的私营企业家近2000家,出口额3.27亿美元,同比增加7倍以上。同时私营企业到境外投资设立企业也有了发展。
中小企业经过20几年成长进步,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具备了市场意识和世界眼光,经营灵活的中小企业,已率先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开拓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运营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世界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走出国界,实行跨国经营,从而形成一大批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活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和主体力量。跨国公司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和其自身的决策同时,易于把握市场契机和市场竞争观念等优势迅速崛起,成为托起世界繁荣的重要力量。不难得出,大型的跨国公司对推动我国经济是非常有力的,但近几年来,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也处于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地步,我们应该抓住时代发展的契机,更新理念,加强创新,不断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使之走向国际化。参考文献
[1]杰伊·巴尼;李新春等《战略管理》(中国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0 [2]阿尔温德V·帕达克;石永恒等.《国际管理》(中国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08 [3]菲利普·科特勒;何志毅等.《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5 [4]迈克尔A.希特.冯云霞等.《组织行为学》(基于战略的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 1 [5]吴金明,彭礼红等.自主创新:《21世纪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3 [6]丁举昌,《金钻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4 [7]王小刚.《战略绩效管理最佳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 2O11.3 [8] 张小平.再中小:中小国际化十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 孙黎.复盘:反思创新与商业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李国刚,许明华.中小并购以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余承萱,陈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产 业经纬,2009 [12]徐忠海.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商业研究,2001 [13]杨希燕,李祥永,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适用理论和参照基准[J],当代财经,2004
第五篇: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唐丽桂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1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276.3;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1-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