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全花生播种技术意见
2018年全省花生播种技术意见
今年,全省花生播种技术总的要求是:以绿色生产为核心,着力抓好优质专用新品种、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深松深翻等花生绿色生产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提升花生品质、土壤肥力和耕地质量,促进我省花生生产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两熟制花生直播覆膜高效种植模式,不断优化种植结构;认真落实单粒精播等花生播种关键技术,规范机械化播种作业,增强农机农艺融合,切实提高花生播种质量,打好丰产丰收基础。
一、示范推广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提高花生品质 各地要加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促进优质专用花生生产。要认真落实定期更新品种、种子精选和药剂拌(盖)种等种子生产关键技术,切实提高种子质量,打好花生优质、高产基础。要努力推进种子机械化加工,提高种子生产效率和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花生种植效益。
(一)示范推广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提高花生品质。油酸可降低人体低密度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油酸花生的棕榈酸只有普通花生的一半,更有利于人体健康;高油酸提高了花生及花生油的抗氧化能力和烹调品质,降低有害物质产生;高油酸改善花生加工产品及种子的储藏性能,有效地延长了货架寿命。示范推广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有利于消费者健康和加工、出口、种子等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未来花生生产和消费的根本方向之一。目前,我国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在我省试验示范表现较好的有:冀花
13、花育951、开农176等大花生品种,冀花
18、花育
52、冀花11等小花生品种。各地要广泛开展试验示范,加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推广力度,促进我省优质专用花生生产快速发展。
(二)抓好种子生产关键技术,切实提高种子质量。要定期更新品种,增强种子活力,防止种性退化、霉捂带菌。要搞好种子精选,做到种子饱满、均匀、活力强,发芽率≥90%。要实施药剂拌(盖)种,可选用30%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3000毫升或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700毫升,加适量水(药浆为1-2升)拌花生种子100公斤。拌种后,要晾干种皮后再播种,最好在24小时内播种。
(三)推进种子机械化加工,提高种子生产效率。在搞好良种繁育和提纯复壮的基础上,要加快建立种子加工体系,推进良种工厂化生产加工,加大精选包衣的花生种子(籽仁)供给,提高种子生产效率和质量,尽快解决分散选(晒)果、剥壳、选种存在的费工和种子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大力推广两熟制花生直播覆膜模式,优化花生种植结构 两熟制花生直播覆膜能够有效地提高耕地和水肥利用率,是适合山东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粮油高效种植模式,是我省增加花生面积的有效途径。另外,盐碱地覆膜花生可显著改善盐碱地生态环境,增加盐碱地种植效益,是我省盐碱地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
(一)着力推广夏直播覆膜模式,稳定增加花生面积。发展两熟制花生直播覆膜是我省解决粮油争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节水、省肥、高(丰)产的有效途径,同时便于发展绿色生产和机械化生产。我省大部分地区夏花生生育期间(6月中旬至10月上旬)的积温都在2800℃以上,能够满足夏直播覆膜花生对热量的需求。因此,在我省麦套花生产区和有水浇条件的地区,要结合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力推广夏直播覆膜花生高效种植模式,稳定增加花生面积,提高粮油综合种植效益。
(二)大力发展花生玉米宽幅间作,促进粮油均衡增产。花生玉米宽幅间作具有高产高效、共生固氮、资源利用率高、改良土壤环境、增强群体抗逆性、便于机械化生产等优点,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不同层次的光能,大幅提高土地、肥料等资源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可提高10%以上。近些年全省试验示范表明,该项技术在粮食产区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能够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作物产量,显著增加粮油综合种植效益。因此,今年在全省粮食产区要大力发展花生玉米宽幅间作,促进粮油均衡增产,农民增收。高产田可选择幅宽2.45米的玉米//花生2:4模式,中产田宜选择幅宽3.15米的玉米//花生3:4模式。
(三)示范推广盐碱地覆膜花生棉花宽幅间作模式,实现棉油均衡增产,提高棉区植棉效益。近些年的试验示范表明,在轻度盐碱的棉区,覆膜花生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同时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特别是花生棉花宽幅间作,能够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且对花生产量影响较小,大幅度提高棉油综合生产效益,是提高棉区种植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我省棉区要广泛开展花生棉花宽幅间作模式的示范推广,实现棉油均衡增产,农民增收。
三、科学施肥,提升土壤肥力
今年我省花生施肥环节要着力抓好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工作,培肥地力,提升土壤肥力,打好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基础,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要配方施用化肥,增施缓释化肥,适时、适量控氮,确保养分持续、平衡供应。要科学施用化肥,彻底解决烧种、空壳、烂果等突出问题。
(一)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提升土壤肥力。各地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做好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工作。要广辟肥源,增施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高产攻关田一般亩施圈肥4~5吨或腐熟鸡粪1~1.2吨;高产示范田一般亩施圈肥3~4吨或腐熟鸡粪0.8~1吨;中低产田一般亩施圈肥2~3吨或腐熟鸡粪0.4~0.8吨。避免施用未经腐熟的鸡粪、牲畜粪等。生物(菌)肥可以改善土壤中的一些固定的营养元素,刺激根部的生长和增强养分吸收,减少相应营养元素的施肥量,提高花生抗逆性,增产效果显著。因此,增施有机肥要配合使用生物菌肥,促进土壤肥力的快速提高。
(二)平衡施用化肥,确保养分全面持续供应。实行氮磷钾配施。高产攻关田一般亩施纯氮12~14千克,磷(五氧化二磷)10~11千克,钾(氧化钾)14~17千克,钙(氧化钙)10~12千克;高产示范田一般亩施纯氮8~10千克,磷6~8千克,钾9~12千克,钙(氧化钙)8~10千克;中低产田一般亩施纯氮4~7千克,磷3~5千克,钾5~6千克,钙(氧化钙)6~8千克。要将常规化肥与缓控释肥配施。可将速效氮肥的1/3作种(苗)肥、用2/3缓控释氮肥作果肥,确保养分平衡供应。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或地块土壤养分丰欠情况,因地制宜施用硼、锌等微肥,每亩可施用硼肥0.5~1千克,锌肥0.5~1千克。要切实重视钙肥的施用,以促进结实和荚果饱满。钙肥可施用石膏、石灰、过磷酸钙、石灰氮、硝酸钙、硫酸钙等。
(三)科学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高产地块用肥较多,要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施肥方法,即耕地前撒施全部有机肥、磷钾肥和2/3的缓控释氮肥,耙地前铺施剩余1/3的速效氮肥和其他肥料(钙肥等),机播地块可将部分化肥用播种机施肥器施在垄中间。起垄播种地块,可结合起垄将2/3种肥包施在两个播种行下方10~15厘米处,剩余1/3种肥施在垄中间,做到深施、匀施。中低产地块,可结合播种作种肥集中施用,但要种肥隔离,防止烧种。钙肥要与有机肥配合施用,防止过量施钙引起不良后果。
四、合理耕作,提升耕地质量
要大力推广深松深翻技术,加厚活土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要精耕细作,提高耕地质量,为机械播种打好基础。要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早修整好排灌设施,进一步提高水肥利用率,并做好防旱防涝准备。
(一)深松深耕,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冬前对土壤深耕或深松,早春顶凌耙耢,或早春化冻后耕地,随耕随耙耢。深耕耙地要结合施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要积极示范推广松翻轮耕技术,松翻隔年进行,先松后耕,深松25厘米以上,深翻30厘米左右,以打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对于土层较浅的地块,可逐年增加耕层深度。
(二)精细整地,打好机械播种基础。早春化冻后,要及时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时,要随耕随耙耢,并彻底清除残留在土内的农作物根茎、地膜、石块等杂物。夏直播花生要在小麦收获后,立即用秸秆还田机将麦茬打碎,耕翻20~25厘米,尽量减少表层10厘米土层内的麦茬,再耙平地面,做到土松、地平、土细、肥匀、墒足,切实提高整地质量。
(三)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针对我省花生田普遍旱瘠的突出特点,要加大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省肥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水肥利用率。丘陵山地播种后,要整修好“三沟”,平原地播后要挖好排水沟,做到防旱防涝并举。
五、抓好播种关键技术,打好苗齐、苗匀、苗壮的基础 要着力抓好足墒播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单粒精播、浅播膜上覆土等播种环节中的关键增产技术,为苗齐、苗匀、苗壮打好基础。
(一)足墒播种,确保正常出苗对水分的需求。适墒土壤水分为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适期内,要抢墒播种。如果墒情不足,播后要及时滴水造墒,确保适宜的土壤墒情。
(二)适期播种,确保生长发育和季节进程同步。春花生在墒情有保障的地方要适期晚播,避免倒春寒影响花生出苗和饱果期遇雨季而导致烂果。鲁东适宜播期为5月1日至5月15日,鲁中、鲁西为4月25日至5月15日。夏直播花生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抢时早播,越早越好,力争6月15日前播完,最迟不能晚于6月20日。
(三)合理密植,打好高(丰)产群体基础。在一定区域内,提倡标准化作业,耕作模式、种植规格、机具作业幅宽、作业机具的配置等应尽量规范一致。在高产地块,要采用单粒精播方式,适当降低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亩播14000~15000粒。垄距80~85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垄上播2行,行距28~30厘米,株距1O~12厘米。在中低产地块,要采用双粒精播方式,适当增加密度。春播大花生亩播8500~9500墩,垄距85~90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垄上播2行,行距30厘米,墩距15~17.5厘米。夏直播大花生单粒亩播15000~17000粒,双粒亩播9500~10000墩。
(四)地膜覆盖,增温、保墒、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地膜覆盖是花生节水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各地要抓好夏直播花生覆膜栽培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地膜的节水增产作用。地膜要选用诱导期适宜、展铺性好、降解物无公害的降解地膜,禁用聚氯乙烯地膜。
(五)浅播覆土,培育壮苗。浅播覆土,引升子叶节出膜,促进侧枝早发健壮生长,是培育壮苗的关键环节,也是减少基本苗的基础。播种深度要控制在2~3厘米,播后覆膜镇压,播种行上方膜上覆土4~5厘米,确保下胚轴长度适宜,子叶节出土(膜)。
六、规范机械播种,切实提高播种质量
要严格遵守机械播种作业规程,注重把握播种机调整和操作技能,增强农机农艺融合度,使花生起垄、播种、施肥、喷洒除草剂、覆膜、膜上覆土等工序的指标均达到农艺要求,实现花生播种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一)规范机播流程,做好机播准备
1.做好机具调整和挂接。播种前要对播种机进行检查、保养和调整。清理播种机上各部件的杂物、泥土;转动排种轴,检查其灵活性,检查播种机整机状况,机架、开沟器、排种器、覆膜系统等机构部件是否齐全完整、破损变形。发现缺损,应及时补齐更换;各润滑部位应加注润滑油;根据农艺要求,调整行距、穴距、排种量、施肥量、开沟深度等。
挂接时,拖拉机中央拉杆要置于长孔内,使播种机在作业时处于牵引状态。要调整好中央拉杆、左右吊杆,使播种机主梁纵向和横向都处在水平位置,保证播种机挂接后准确可靠起落。将地膜纸筒装入椎体支架内,调整支架的固定螺栓,使地膜中心位置与起垄装置中心位置重合。
2.做好机具试播。正式作业前,要试播一个作业行程,检查行株距、播种施肥深度、覆膜覆土情况等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要求,检查播种量、施肥量是否适宜,有无漏种漏肥现象。对没有达标的部件要重新进行调整,使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播种作业质量要求后,方可投入正式播种作业。
3.划分作业区。根据地块情况划分作业小区,划出机组地头起落线,做出标志。小区宽度为播幅的整数倍,地头宽度为播种机工作幅宽的2~4倍。
(二)规范机械作业,增强农机农艺融合度
1.规范播种作业,确保机播顺利进行。播种作业时,机组要对准、对正作业位置,膜头要用土压住、压紧,起步前打开药液开关。注意起步、起落应缓慢,遇有转弯、调头及在转移地块时,须将播种机缓慢提升到离地面一定高度,防止工作部件与地面碰撞。机械工作时应保持直线、匀速前进,作业中不得拐弯,不得倒退,以保证播种和覆膜质量。地头转弯时应降低速度,在划好的地头线处及时起升和降落。
2.随时检查作业质量,增强农机农艺融合。播种时应随时观察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装置的工作情况,检查开沟器、覆土器是否缠草和壅土,开沟深度是否一致,下种下肥是否均匀,种子覆盖是否良好。发现开沟器、覆土器缠绕过多时,必须停车清理,严禁作业中用手清理。种箱内种子接近种箱容量的1/5时,应及时加种。
(三)地头补种。机械播种完毕后,要在地两头进行人工补种。人工补种要严格按照农艺要求,完成起垄、施肥、播种、喷药、覆膜、镇压、覆土等工序,确保播种质量。
七、及时撤土放苗,确保苗齐、苗均、苗壮
要及时撤土,确保子叶节正常出膜,而又不过高。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足够的群体数量,打好高产基础。
(一)及时撤土。当子叶节升至膜面时,及时将播种行上方的覆土摊至株行两侧,宽度约10厘米、厚度1厘米,余下的土撤至垄沟。覆土不足导致花生幼苗不能自动破膜出土的,要人工破膜释放幼苗,并尽量减小膜孔,膜孔上方盖好湿土,做到保温、保湿和避光,以便引苗出土。
(二)查苗补苗。花生出苗后,立即查苗。缺苗较轻的地方,在花生2~3叶期带土移栽。栽苗时间最好选在傍晚或阴天进行,栽后浇水。缺苗较大的地方,及时用原品种催芽补种。
(三)破膜放苗。播种行上方未覆土的地块,当幼苗顶土时,及时破膜压土引苗。膜孔上方盖厚度约4~5厘米的湿土,引苗出土。如果幼苗已露出绿叶,破膜放苗要在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以免高温灼苗伤叶。
第二篇:花生种植管理技术
花生种植管理技术教案
花生是一种喜腐熟陈肥的经济作物。用沼渣作底肥,花期早,花量多,根瘤及结果多,病、虫害显著减少,增产达30%。
1、作基肥:施沼渣350千克/亩。然后翻地、整墒。
2、浸种:点播前,用麻袋将带壳的花生装好,放入正常气池水压间内浸泡24小时。
3、生长期的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结实期应适量施沼肥或沼液喷施叶面。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平整土地
花生是地上开花,形成果针后钻到地里结果的经济作物。适宜种植在疏松的沙质土、油沙土上。种花生的地块要深翻,结合翻地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30-40吨,翻后镇压1-2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灌水,然后把农肥、化肥混合施入垄沟,起垄镇压,以备适时播种。注意,花生喜欢生茬,不宜重茬和迎茬。较好的前茬作物是玉米、谷子和粱。2.栽培品种
花生要高产,良种是基础。适合本区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包括扶花系列品种与吉扶系列品种(俗称四粒红)。生育期在110-120天左右。选用果大饱满、形状整齐、无破碎的荚果作种。在剥壳前要晾晒1-3天,剥壳后进一步粒选,选择粒色纯正、形状整齐的籽粒作种。3.科学施肥
花生比较耐瘠薄,施肥应以基肥为主,每公顷施农家肥30吨;化肥应以磷肥为主,每公顷施入300-400 斤磷酸二铵。瘠薄地种花生,每公顷增施200-300 斤尿素。
分层施肥:播种前所施肥料应分基肥与种肥分两层施用。
分次施肥:主要指速效性氮素肥料应采用基肥、种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分次施肥技术。速效性氮素肥料应以基肥与种肥为主,在生长过程中如出现脱肥现象应及时有针对性地追施一定数量的尿素或其它肥料。
深施肥:基肥要施到种下8-10厘米、种肥要施到种下3-5厘米、追肥深度要达到10厘米以上。
为了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建议应用质量合格的花生专用肥料,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应按说明书的要求施用。如自己配肥,每公顷可施用尿素200-300斤、磷酸二铵300-400斤、硫酸钾100-150斤。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本区花生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中旬,具体播期看天气情况而定,其原则是:只要表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每埯3-4粒,覆土厚度3-5厘米,踩好上格子;二是耲种点播。若底墒不足,必须采用坐水方法种植。采用坐水种时,一定要等水完全下渗后再进行施肥、播种、覆土等环节。
花生播前要浸种催芽,用温水(二凉对一开)浸泡3-4小时,保湿,放在20-25℃的地方进行闷种催芽,经一昼夜即可冒芽,播种时将种子播在湿土上,以免芽干。催芽的种子应随时播种,不应过夜,以免芽子过长,损坏胚芽。花生一般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本地区的适宜播种密度为15-20万株/公顷,每块地的适宜播种密度应根据地力与品种的耐密性而定。
5.花生的田间管理
补苗、间苗:在5月下旬-6月初应尽早进行调查苗情的工作,对明显缺苗的田块要及早进行补苗,补苗可采用催芽坐水种的方法,并完成间、定苗工作。
清棵蹲苗:当花生出齐苗后,用小手扒锄在苗周围2厘米远的地方绕苗挖一圈土,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两个子叶扒出地面。清棵蹲苗一般在头遍铲趟后三天进行。
及时铲趟:小苗出土后就开铲,铲后三天趟头遍。15-20天后铲趟二遍,注意培土不要压苗。开花盛期结束三遍铲趟。封垄时趟四方头垄,以利果针扎入土中。同时,要注意拔除大草。
6.追肥
在结荚饱果期,可根据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以叶面喷施的方法追施磷酸二氢钾(适宜浓度为0.3%)等肥料及绿风95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籽粒的形成。
7.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是枯萎病(又叫青枯病、根腐病),主要症状是叶片萎焉,根、茎部变黑褐色枯死;花生病害还有叶斑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对于枯萎病、叶斑病等要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交替防治即可有效控制,还可以用200倍70%多硫化钡可湿性粉剂喷洒。
花生虫害有红蜘蛛、蚜虫和地下害虫等。红蜘蛛、蚜虫首选药物用150-200倍70%多硫化钡可湿性粉剂;还可用乐果、吡虫啉、菊酯类农药(如来福灵)等及时防治,具体施用方法应严格按说明书应用。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加水50公斤,兑干土300公斤拌均匀,播种时每亩施毒土15公斤。
8.适期收获
当花生叶色变黄,部分茎叶枯干,即可收获,一般在9月中旬。收获后要晾晒降水,促进后熟,提高籽实成熟度。留种花生须在霜前收获、晾晒。
起源和分布:
落花生属约有60~70个种,迄今已收集到并经鉴定的有21个种。其中大多数是二倍体种(2x=20)。栽培花生是两个二倍体自然加倍的异源四倍体种(2x=40)。根据花生多样性品种类型的集中情况,玻利维亚南部、阿根廷西北部和安底斯山山麓的拉波拉塔河流域,可能是花生的起源中心地。欧洲文献中最早记载花生的是西班牙的《西印度自然通史》。中国有关花生的记载始见于元末明初贾铭所著《饮食须知》中,其后许多书籍不但载有落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且有地理分布等。可见中国有关花生的文献记载约早于欧洲100多年。
世界生产花生的国家有100多个,亚洲最为普遍,次为非洲。但作商品生产的仅10多个国家,主要生产国中以印度和中国栽培面积和生产量最大,前者约720万公顷,560万吨,后者为355.3万公顷,675.7万吨(1985)。其他国家有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和美国等。
中国花生分布很广,各地都有种植。主产地区为山东、辽宁东部、广东雷州半岛、黄淮河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海滨丘陵和沙土区。其中山东省约占全国生产面积的1/4,总产量的1/3强。福建龙岩产的花生,果实饱满,香酥可口,应该是国内花生品种的一个地方特色。
种植环境:
花生对微酸性土壤有一定适应能力,是开发红壤土的先锋作物;但偏高的土壤酸度需施用石灰等钙质肥料中和短日照作物,但对光周期并不太敏感。需较高热量,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才能播种;主要生育期中要求20~28℃的气温,秋季气温降至11℃左右时,荚果即停止发育。中国花生产区生育期平均积温均在3500℃左右。生育期100~150天,个别晚熟品种可达180天。一般早熟品种种子休眠期短,迟熟品种休眠期长,龙生型品种休眠性最强。花生种子的休眠性除受种皮影响外,并与胚内某些激素类物质有关。用乙烯利、激动素等化学物质、晒种和适温催芽可解除休眠。
土壤中的花生根瘤菌受根系分泌物的吸引,通过表皮细胞进入皮层细胞内分裂繁殖,使细胞受刺激而形成根瘤。这个时期是寄生关系,而后根瘤菌固氮活动加强,才成为共生。花生生育末期,由于根系折断,根瘤破裂,根瘤菌又回归土中营腐生生活。适宜根瘤菌繁殖的温度为18~30℃,水分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pH5.5~7.2。土壤中硝酸态氮过多时,对根瘤菌固氮有抑制作用,故生长初期应适当控制氮素的施用。增施磷、钾、钙肥能促进根瘤菌繁殖及提高固氮能力。
超级大花生生长量比较大,要求条件也比较高。如能最大限度满足它的生长条件,它绝对会长出较高产量。
1、田间排灌:主要掌握旱能灌、涝能排的原则。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连续十几天降雨,保证田间不积水。土壤滞水不能种花生。始花期至盛花期约一个月内,要保证水份供应足够,方能大幅度提高座果率。生长后期约一个月,旱期超过15天时,气象预报近期仍无雨,应立即浇水。这两条对获得高产至关重要。
2、肥料使用: ⑴配方施肥。根据花生需肥的原则配方施肥:每生产250公斤花生果需纯氮15公斤、纯磷6公斤、纯钾12公斤。通常农民不舍得投资,施肥过于盲目,偏施现象严重。问题是施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全面配合施肥,才能达到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高的产量。在没有有机肥的情况下,可选择如下亩用基肥配方,氮、磷、钾含量25%的花生专用复合肥100公斤。也可以自配:花生是需氮较多的作物,由于其根瘤菌固氮能力约占3/4,施肥时应减施氮肥。如亩产500公斤花生需:氮30公斤÷4=7.5公斤(相当于16.5公斤尿素)、磷12公斤=100公斤过磷酸钙(或25公斤磷酸二铵)、钾24公斤=硫酸钾复合肥48公斤。
⑵施肥方法。
①将基肥总量对半分开,一半在播种沟两侧5-10厘米处沟施,一半在播种沟内点施于两穴花生的眉间。在不影响出苗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肥料、尤其是尿素的施用量。超级大花生对药物、化肥十分敏感,直接接触,局部药、肥浓度高或过高,都会造成伤害,重者缺苗达到50-80%,并且苗势强弱相差悬殊。
②在盛花期追施10-15公斤尿素,会大幅度提高产量。
③在始花期或盛花期用1%尿素加4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根外叶面追肥,15天1次,共2-3次,可促进果 大而整齐、饱满,提高产量20-30%。
3、适期晚播:一般在5-6月份播种。首先,早播虽能结果早而大,但烂果多,早期结的果个头更大,但时间长易烂掉。其次,早春播种温度低,易烂种;而晚播结果整齐,烂果少,只要生长期能达到成熟即可,但饱果膨大期注意避开高温多雨。超级大花生种粒特大,且由于它品质的原因,墒情不足,一方面种子就会变软烂掉,另一方面种子受虫害威胁的时机相应增多,从而造成缺苗。所以,播种必须足墒。据试验,种子用清水浸种效果最好。用维康素1000倍液拌种,或用3721强力生根液1000-1500倍慢浸0.5-2小时(或100-200倍液快浸15-20秒),捞出控干水,马上足墒播种,效果也很好,还可提高抗性。有条件的还要在播种沟内撒施线净颗粒剂,驱杀地下害虫。
4、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的防治与其它花生相同。7月底开始如发生大斑病,要用强效药剂菌毒克,又叫碧锈丹,治之,在 发病初期只需用药一次即可根除。后期用多菌灵等防治叶斑病,以保叶片不早衰,叶片功能期每延长两天,即可 提高亩产量几十公斤
第三篇:小麦播种技术要点
小麦播种技术要点
一、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品种
优质中筋小麦以矮抗58为主,搭配周麦
18、周麦22;优质强筋小麦推广郑麦366,搭配新麦18号。
二、精细整地,打好麦播基础
整地质量要达到“深、净、细、实、平”标准。提倡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一般一亩秸秆还田2亩,秸秆还田要掌握墒情好,耕深不低于25cm、亩增施碳铵10-15公斤、秸秆长度不超过10cm四环节。
三、科技投入,实行平衡施肥
根据目标产量的要求,结合我县的土壤肥力,在每亩底施腐熟有机肥3—5方的基础上,目标产量500kg的地块,按照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每亩底施51%“沃力”牌小麦配方肥25—35kg或碳铵40—50kg、过磷酸钙60kg、硫酸钾10—15kg;目标产量400—500kg左右的地块亩底施51%“沃力”牌小麦配方肥25—30kg或碳铵40kg、过磷酸钙50—55kg、硫酸钾10kg。晚播麦田因腾茬较晚,播种后延,冬前积温不足,要重肥促苗,以达到冬前壮苗的目的,一般亩底施有机肥3方以上,碳铵6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15kg。同时推广亩底施硫酸锌1—1.5kg。
四、适期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
郑麦366适播期为10月10—20日,适宜亩播量8kg左右;矮抗
58、周麦
18、周麦22适播期10月5—15日,亩播量8—10kg。肥地宜稀,薄地宜密。适播期上限播种量取下限,适播期下限取播种量上限。每超过适播期2天,增加播量0.5kg,对粒大、千粒重高的品种和较粘重的土壤也可适当增加播量。
五、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1、农业防治: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消灭作物残茬及田边杂草,减少病虫基数;使用经高温堆沤的腐熟有机肥和“沃力”牌配方肥作底肥。
2、化学防治: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对地下害虫和小麦吸浆虫并重或单独重发区,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40%辛硫磷乳油0.3公斤(地下害虫发生严重地块可适当加大用药量),对水1-2公斤,拌干细土20-25公斤,均匀撒于地表,撒后耕翻。对未包衣种子进行人工药剂拌种,方法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ml或40%辛硫磷乳油20ml,加3%敌萎丹50—60ml,或2.5%适乐时15—20ml,或2%立克秀10—15g对水0.5kg均匀拌麦种10kg,拌后堆闷1—3小时,待药液全部吸收后播种。
第四篇:2012年全小麦秋种技术意见
2012年全省小麦秋种技术意见
今年小麦秋种技术推广工作总的思路是:“以高产创建为抓手,以规范化播种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大力推广深耕深松、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切实提高播种质量,打好秋种基础”。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一、优化品种布局,选用优良品种
各地要以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为平台,对当地小麦品种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安排。要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地力基础、灌溉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宜品种。今年推荐品种布局为:
(一)水浇条件较好地区。鲁东、鲁北地区。以良星99、济麦
22、山农
22、济麦20(强筋)、烟农19号(强筋)、烟农24号、青丰1号、青农2号、洲元9369(强筋)、良星66、济南17号(强筋)、烟农23号、烟农5158、烟999、山农
21、山农
23、鑫289、山农17等为主;鲁中地区。以济麦
22、良星99、泰农
18、泰农
19、汶农
14、山农
22、山农
23、济南17号(强筋)、济麦20(强筋)、泰山23号、汶农6号、山农
15、良星66、山农17等为主;鲁南、鲁西南地区。以临麦2号、临麦4号、济麦
22、泰农
18、泰农
19、山农
22、山农
21、山农
23、山农
15、泰山9818、良星99、济南17(强筋)、良星66、聊麦
18、郯麦98等为主。
(二)水浇条件较差旱地。主要以青麦6号、烟农
21、烟农836、山农
16、菏麦17号、鲁麦21号、烟农0428、青麦7号等为主。
(三)部分盐碱地。建议种植德抗961、山融3号、H6756等。
二、推行深耕深松,切实提高整地质量
耕作整地是小麦播前准备的主要技术环节,整地质量与小麦播种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一)做好土壤耕翻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搞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目前,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是培肥土壤地力的最有效措施。玉米秸秆还田时要确保作业质量,尽量将玉米秸秆粉碎的细一些,一般要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打两遍,秸秆长度低于10厘米,最好在5厘米左右。同时,各地要在推行玉米联合收获和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广辟肥源、增施农家肥,努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中低产田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其次,要配方使用化肥。各地要结合配方施肥项目,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化肥基施比例,优化氮磷钾配比。高产田一般全生育期亩施纯氮(N)14~16公斤,磷(P2O5)7.5公斤,钾(K2O)7.5公斤,硫酸锌1公斤;中产田一般亩施纯氮(N)12~14公斤,磷(P2O5)6~7.5公斤,钾(K2O)6~7.5公斤;低产田一般亩施纯氮10~13公斤,磷(P2O5)8~10公斤。高产田要将全部有机肥、磷肥,氮肥、钾肥的50%作底肥,其余50%的氮、钾肥于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追施。中、低产田应将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氮肥的50%~6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50%~40%的氮肥。要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坚决杜绝地表撒施。
(二)因地制宜确定深耕、深松或旋耕
对土壤实行大犁深耕或深松,均可疏松耕层,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但二者各有优缺点:大犁深耕,可以较好地掩埋有机肥料、秸秆残茬和杂草、有利于消灭寄生在土壤中或残茬上的病虫。但松土深度不如深松;深松作业,可以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松土深度要比耕翻深。但因为不翻转土层,不能翻埋肥料、杂草、秸杆,也不利于减少病虫害。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用深耕和深松作业。
一般地,对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高产地块,尤其是高产创建地块,要尽量扩大机械深耕面积。土层深厚的高产田,深耕时耕深要达到25厘米左右,中产田23厘米左右,对于犁地(底)层较浅的地块,耕深要逐年增加。深耕作业前要对玉米根茬进行破除作业,耕后用旋耕机进行整平并进行压实作业。为减少开闭垄,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选用翻转式深耕犁,深耕犁要装配合墒器,以提高耕作质量。对于秸秆还田量比较少的地块,尤其是连续三年以上免耕播种的地块,可以采用机械深松作业。根据土壤条件和作业时间,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面深松,作业深度要大于犁底层,要求25~40厘米,为避免深松后土壤水分快速散失,深松后要用旋耕机及时整理地表,或者用镇压器多次镇压沉实土壤,然后及时进行小麦播种作业。
但大犁深耕和深松也存在着工序复杂,耗费能源较大,在干旱年份还会因土壤失墒较严重而影响小麦产量等缺点,且深耕、深松效果可以维持多年。因此,对于一般地块,不必年年深耕或深松,可深耕(松)1年,旋耕2~3年。旋耕机可选择耕幅1.8米以上、中间传动单梁旋耕机,配套60马力以上拖拉机。为提高动力传动效率和作业质量,旋耕机可选用框架式、高变速箱旋耕机。进行玉米秸秆还田的麦田,由于旋耕机的耕层浅,采用旋耕的方法难以完全掩埋秸秆,所以应将玉米秸秆粉碎,尽量打细,旋耕2遍,效果才好。
(三)搞好耕翻后的耙耢镇压工作。耕翻后耙耢、镇压可使土壤细碎,消灭坷垃,上松下实,底墒充足。因此,各类耕翻地块都要及时耙耢。尤其是采用秸秆还田和旋耕机旋耕地块,由于耕层土壤悬松,容易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成穗数不足,降低产量;此外,该类地块由于土壤松散,失墒较快。所以必须耕翻后尽快耙耢、镇压2~3遍,以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使耕层紧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健壮。
(四)按规格作畦。实行小麦畦田化栽培,以便于精细整地,保证播种深浅一致,浇水均匀,节省用水。因此,秋种时,各类麦田,尤其是有水浇条件的麦田,一定要在整地时打埂筑畦。畦的大小应因地制宜,水浇条件好的要尽量采用大畦,水浇条件差的可采用小畦。畦宽1.65~3米,畦埂40厘米左右。在确定小麦播种行距和畦宽时,要充分考虑农业机械的作业规格要求和下茬作物直播或套种的需求。对于花生、棉花、蔬菜主产区,秋种时要留足留好套种行,大力推广麦油、麦棉、麦菜套种技术,努力扩大有麦面积;但对于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地区,若夏季积温充足,要因地制宜推广麦收后玉米夏直播技术,尽量不要预留玉米套种行。
三、足墒适期适量播种,切实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质量是保证小麦苗全、苗匀、苗壮,群体合理发展和实现小麦丰产的基础。播种时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认真搞好种子处理。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苗期病虫害。没有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2%戊唑醇(立克莠)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三唑酮(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混发地块用以上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
(二)足墒播种。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秋种时若墒情适宜,要在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并整地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注意造墒播种。田间有积水地块,要及时排水晾墒。在适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对于玉米秸秆还田地块,在一般墒情条件下,最好在还田后灌水造墒,也可在小麦播种后立即浇“蒙头”水,墒情适宜时搂划破土,辅助出苗。这样,有利于小麦苗全、苗齐、苗壮。造墒时,每亩灌水40~50立方。
(三)适期播种。温度是决定小麦播种期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小麦从播种至越冬开始,有0℃以上积温570~650℃为宜。各地要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播期。一般地,鲁东、鲁中、鲁北的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日至10月10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8日;鲁西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12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5日至10月10日;鲁南、鲁西南为10月5日至15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7日至12日。由于今年玉米腾茬时间可能比较集中,各地一定要尽早备好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机械,加快机收、机播进度,确保小麦在适期内播种。对于不能在适期内播种的小麦,要注意适当加大播量,做到播期播量相结合。
(四)适量播种。小麦的适宜播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等条件而异。近几年来,由于春季低温干旱等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不少地区农民播种量大幅增加,存在着旺长和倒伏的巨大隐患,非常不利于小麦的高产稳产。因此,今年秋种,各地一定要加大精播半精播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坚决制止大播量现象。在部分玉米晚收、小麦适期晚播的地区,最好以推广半精播技术为主,但一定要注意播量不能过大。一般地,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18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在此范围内,高产田宜少,中产田宜多。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基本苗1万~2万。旱作麦田每亩基本苗12万~16万,晚茬麦田每亩基本苗20万~30万。
(五)精细播种。实行宽幅精量播种,改传统小行距(15~20厘米)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6厘米)宽幅播种,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厘米)种子分散式粒播,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减少缺苗断垄、疙瘩苗现象,克服了传统播种机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生长状况。因此,各地要大力推行小麦宽幅播种机械播种。若采用常规小麦精播机或半精播机播种的,也要注意使播种机械加装镇压装置,行距21~23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播种机不能行走太快,以每小时5公里为宜,以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
(六)播后镇压。从近几年的生产经验看,小麦播后镇压是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今年秋种,各地要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然后,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两遍,努力提高镇压效果。尤其是对于秸秆还田地块,一定要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多遍镇压,才能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四、搞好查苗补种,杜绝缺苗断垄
小麦要高产,苗全苗匀是关键。因此,小麦出苗后,要及时到地里检查出苗情况,对于有缺苗断垄地块,要尽早进行补种。补种方法:选择与该地块相同品种的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后,开沟均匀撒种,墒情差的要结合浇水补种。
第五篇:2018年全小麦秋种技术意见
2018年全市小麦秋种技术意见
今年小麦秋种以绿色高质高效为目标,重点推广应用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播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切实抓整地、播种环节,全面提高播种质量,实现苗全、苗齐、苗壮,奠定小麦丰收基础。
一、优化品种布局,适度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种植
品种是小麦增产的内因,选好品种非常重要。当前品种数量较多,给农户科学选种带来了极大困难。各地一定要根据当地品种示范比较试验示范情况,引导农户科学选择优良品种,搞好品种布局。随着优质专用小麦需求量的增加和种植效益的提高,各地在进行品种布局时,要对接加工企业与农户,加大订单生产的力度,适当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面积。在我市建议今年种植品种为:
优质专用小麦:泰科麦
33、泰山
27、济麦229、济南
17、红地95、淄麦28等
水浇地块:济麦
22、太麦198、山农28号、泰农
18、良星99、良星77、山农29号、鑫麦296、山农30、泰山
28、山农24号、汶农
17、山农32号等。
水浇条件较差的旱地:山农
16、鲁麦21号、烟农21号、青麦6号、山农
25、齐民7号等。
二、切实搞好种子处理,有效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危害 做好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可以防治或推迟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病时间,减轻秋苗发病,压低越冬菌源,同时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苗期病虫害。没有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根茎部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8%苯醚·咯菌腈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或2%戊唑醇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30g/L的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按照种子量的0.3%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4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者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按种子量的0.23%~0.46%拌种。病、虫混发地块用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可选用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照种子量的0.5%~0.75%拌种,或用27%的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按照种子量的0.5%拌种,对早期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及麦蚜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三、做好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土壤地力的高低决定着小麦产量的高低,为保持小麦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秸秆还田,广辟肥源,增施有机肥,实施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切实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节肥的目的。
各地要在推行玉米联合收获和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广辟肥源、增施农家肥,努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产田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中低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
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是节约肥料、增加小麦产量的重要手段。各地要结合配方施肥项目,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化肥基施比例,优化氮磷钾配比,实现节肥增效的目的。不同地力水平化肥的适宜施用量参考值为:
产量水平在每亩300~400公斤的中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0~12公斤,磷(P2O5)4~6公斤,钾(K2O)4~6公斤,磷钾肥底施,氮肥50%底施,50%起身期追肥。
产量水平在每亩400~500公斤的高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2~14公斤,磷(P2O5)6~7公斤,钾(K2O)5~6公斤,磷钾肥底施,氮肥40~50%底施,50~6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肥。
产量水平在每亩500~600公斤的超高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4~16公斤,磷(P2O5)7~8公斤,钾(K2O)6~8公斤,磷肥底施,氮、钾肥40~50%底施,50%~60%拔节期追肥。缺少微量元素的地块,要注意补施锌肥、硼肥等。要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坚决杜绝地表撒施。
小麦专用缓控释肥可以在小麦播种时一次施肥,肥效逐步释放,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四、大力推广深耕翻及耙压,切实提高整地质量 秸秆还田地块常年旋耕或者深松,容易加重病虫草害的发生程度,也不利于提高整地质量。整地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小麦的播种质量,从而影响到小麦的出苗和生长。在影响整地水平的诸因素中,秸秆还田质量起主要作用。因此,各地要通过强化秸秆还田、深耕翻、耙压等措施,切实提高整地质量。
(一)还田秸秆要打碎打细。一是要根据玉米种植规格、品种、所具备的动力机械、收获要求等条件,分别选择悬挂式、自走式和割台互换式等适宜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二是秸秆还田机械要选用甩刀式、直刀式、铡切式等秸秆粉碎性能高的机具,确保作业质量;三是最好在玉米联合收获机粉碎秸秆的基础上,再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打1~2遍,尽量将玉米秸秆打碎打细,秸秆长度最好在5厘米以下。
(二)大犁深耕。土壤深耕首先可以掩埋有机肥料、作物秸秆、杂草和病虫有机体,能够有效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程度;其次,可以打破犁底层,使土质变松软,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是抗旱保墒的重要技术措施;第三,可以疏松耕层,松散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近年来,随着翻转犁的出现,解决了土壤深耕出现犁沟的现象;随着机械牵引动力的增加,深耕翻可以达到30厘米左右。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渐加大机械深耕翻的推广面积。
由于深耕效果可以维持多年,从节本增效角度考虑,可以每隔2~3年深耕一次,其他年份采用旋耕或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
(三)耙耢镇压。耕翻后耙耢、镇压可使土壤细碎,消灭坷垃,上松下实,底墒充足。各类耕翻的地块都要及时耙耢。尤其是采用秸秆还田和旋耕机旋耕地块,由于耕层土壤暄松,容易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成穗数不足,降低产量;此外,该类地块由于土壤松散,失墒较快。所以必须耕翻后尽快耙耢、镇压2~3遍,以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使耕层紧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健壮。
(四)农机农艺结合,科学确定作畦规格。采取小麦畦田化栽培,以便于精细整地,保证播种深浅一致,浇水均匀,达到节水的目的。畦的大小应因地制宜,水浇条件好的可采用大畦,水浇条件差的可采用小畦。种植规格的确定原则:有利于作物增产,有利于机械作业,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根据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水浇条件及农业机械作业参数确定种植规格。在确定小麦播种行距和畦宽时,要充分考虑农业机械的作业规格要求和麦收后玉米夏直播的需求。种植规格参考:
第一种:畦宽2.0米,其中,畦面宽1.7米,畦埂0.3米,畦内播种8行小麦,采用宽幅播种,苗带宽8-10厘米左右,畦内小麦行距0.21米,平均行距0.25米。下茬在畦内种3行玉米,玉米行距0.6米左右。
第二种:畦宽2.4米,其中,畦面宽2米,畦埂0.4米,畦内播种9行小麦,采用宽幅播种,苗带宽8-10厘米左右,畦内小麦行距0.22米,平均行距0.26米。下茬在畦内种4行玉米,玉米行距0.6米左右。
五、采用规范化、宽幅精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质量,播种环节是关键,该环节要切实做好种子包衣、适期适量足墒、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播后镇压等关键措施。
(一)适期播种。温度是决定小麦播种期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小麦从播种至越冬开始,有0℃以上积温570~650℃为宜。小麦适期播种,对培育冬前壮苗,防止旺长,减轻冻害与倒伏,实现小麦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15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6日~12日。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适时抢墒播种。
(二)适量播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是小麦生产节本增效的关键措施之一,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在目前玉米晚收、小麦适期晚播的条件下,以推广半精播技术为主,但要注意播量不能过大。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18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多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在此范围内,高产田宜少,中产田宜多。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基本苗1万~2万。
(三)足墒播种。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秋种时若墒情适宜,则要在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并整地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及时造墒。在适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
(四)宽幅精量播种
改传统小行距(15~20厘米)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5厘米)宽幅播种,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厘米)种子分散式粒播,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减少缺苗断垄、疙瘩苗现象,克服了传统播种机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生长状况。各地要大力推广应用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械播种。要注意使播种机械加装镇压装置,播种深度3~5厘米,播种机不能行走太快,以每小时5公里为宜,以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
(五)采取播后镇压
小麦播后镇压是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的有效措施。各地要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然后,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两遍,努力提高镇压效果。尤其是对于秸秆还田地块,一定要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多遍镇压,才能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六、及时查苗补种,确保苗全苗匀苗齐
小麦要高产,苗全苗匀是关键。因此,小麦播种后,要及时到地里查看墒情和出苗情况,玉米秸秆还田地块在墒情不足时,要在小麦播种后立即浇“蒙头”水,墒情适宜时搂划破土,辅助出苗。这样,有利于小麦苗全、苗齐、苗壮。小麦出苗后,对于有缺苗断垄地块,要尽早进行补种。补种方法:选择与该地块相同品种的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后,开沟均匀撒种,墒情差的要结合浇水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