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不起的老人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的一辩稿子
谢谢主席
大家好。
自南京彭宇案以来,有关老人摔倒后要不要扶的话题就备受争议。而现实生活中一幕幕惨剧的发生也将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我们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扶不起的老人”这一尴尬局面。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这个辩题的几个基本概念,“扶不起的老人”就是指老人因意外而摔倒,但是围观者或行人却并没有对其进行直接性救助的行为。就比如一个行人看见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上,但是他选择叫救护车并在一旁观望,而不对老人进行直接的救助,其本质还是没有扶,也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而道德缺失就是指拒绝或无视本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在这件事中具体表现出人们从内心里压根觉得老人摔倒这件事与自己无关,进而采取无视的态度。而“扶不起的老人”是法律问题就是指法律条文和案例在这件事上出现了偏差,其三大基本职能保护、预防和惩戒的落实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首都经贸等三校曾经做过一个关于老人该不该扶的调查,其中68%认为应该扶,而只有8%认为不应该扶,而这8%的人群中,只有7.8%认为老人摔倒,事不关己,不需要扶。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人还是有去扶老人的意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不敢去扶。
下面我将从以下两点来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 现实生活发生过不少老人诬告的现象,而诬告现象本身也反映出法律在此方面制度不够完善。诬告现象应该归入民事法律范畴,但是我国民法根本没有相关的条例对诬告的老人进行惩戒。四川彭州一位老人自摔却诬陷给大学生,事后大学生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搜集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虽然最后大学生得到了一个公正的结果,但是整件事却对他的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心里打击,该学生变得沉默寡言,不敢与人接触。然而引起整个事件的老人却只是在事后进行了批评教育。极低的犯罪成本和医疗费可以解决的巨大利益使得一些老人做出这种倒打好心人一耙的现象。法律本应该是阻挡犯罪的高墙,具有不可逾越的威慑力,而现在却因其在这一方面的空白导致了不法分子一次又一次利用其漏洞挑战公众的底线。法律的惩戒和预防职能得不到体现,反观新加坡,摔倒老人如果被查证诬告搀扶者,在其痊愈后,应带着家属登门向搀扶者道歉,并赔偿1~3倍的医疗费用,公正合理的惩戒制度使得新加坡诬告现象发生率极低,老人们在外的安全也得到一份保障。
第二
法律对被告者判罚制度的不合理,使得搀扶者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当今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去保护搀扶者,也没有采取“疑罪判无”的原则。当搀扶者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无罪时,他就要承担将近一半的老人的医疗费用,动辄就是好几万元的经济损失,其名誉也会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饱受争议。明明是救助了他人,做了好事,他们不仅仅没有得到社会的赞许,却还要承担自身利益遭受巨大损失的风险。出于内心最基本的自保心理,大部分的人想去搀扶老人却不敢扶,从而酿成一幕幕的惨剧。法律的保护职能又形同虚设。
面对老人无人搀扶的问题,或许我们会想当然地以为这是道德缺失造成的,但细细想来,法律的残缺才是事件背后的真正根源。在此,我方诚挚地希望国家可以完善立法,健全司法,严格执法,让老人和搀扶者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让好人得以好报,谢谢大家!
第二篇:扶不起的老人是道德问题
扶不起的老人是道德问题
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我方承认法律是有一定的作用和解决办法,但却说是由法律所引起的这件事情,我想未免有点牵强。在阐释我方观点之前,我必须指出对方辩友的几点偏颇之处。第一、混淆概念。对方辩友一直讨论的是法律的制定作用和功能,似乎将重点转向了怎样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的重点是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而不是解决靠什么,所以请对方辩友正视这个问题。
第二、错把理想当做现实。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和规范道德,认为法律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殊不知法律上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仅从阶级和统治就可以看出法律具有强烈的针对性,那些所谓的公平也只不过是可望而不可求得目标罢了。
第三、越俎代庖,强法所难。对方辩友似乎觉得只要将这类问题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就可以更好的规范人们的行为。如果一产生类似的道德问题,我们都可以上升到法律层面,那不就是法律取代道德?那我们还要道德做什么呢?毛泽东说的好啊,人民内部矛盾由人们自己解决。而社会上的问题和矛盾当然是由产生于社会中的道德来解决。
下面,我将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道德的调整对象比法律更广。道德源自于生活,生活本身就像一条奔涌向前的大河,所有人都沉浸其中。而法律只是约束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已。一个老人倒下了,我们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也不必担心,因为我们并没有违反法律,但是不违法的难道就是合理的吗?在法律无能为力的时候,只有道德在坚持捍卫着我们的世界。
第二,法律只能看做最低限度的道德。镰刀因除草而生,法律因除恶而生。与此同时,道德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引正确的道路。法律的作用是威慑以致不做坏事,对方过分强调不做坏事的重要性,却没有注意到做正确事可能更为重要。俗话说,要辨认出假币,只要知道什么事真币就可以了。只有当今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知道正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才能做出“扶起老人“的善举。
第三,健全道德才是最根本的行为。用法律的强制性来捆绑道德,这绝对是站不住脚的。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体系不完善确实是其施行“讹人”的一个好借口,但是法律永远不可能完美,永远都会有一定的漏洞,但是去钻这些漏洞,恰恰是人的人性。克雷洛夫曾说过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去偷窃,可是,即使将百万元钱给了一个盗贼,也没法指望他从此不偷盗。同样的,一个自身道德有问题的人,即使有法律保障她的权益,就可以使他做出“扶起老人“的善举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最后,康德也曾经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尚的道德。”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依然璀璨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尚的道德,有些却需要我们再次呼唤。综上所诉,我方坚持认为扶不起的老人是道德问题。谢谢!
第三篇: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正方一辩
尊敬的主持人,评委还有现场的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方的辩题是“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
扶不起的老人从字面看只是扶人者和被扶者这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但这种个人行为反映出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心理,导致许多人纷纷效仿,从而对我们的大众造成影响,扶怕被讹,不扶有违道德,这已经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则是指社会关系失调,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故我方认为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的人选择怕被讹上,直接走开,23.4%的人选择留下证据或找到证人后再扶,12.6%的人选择拨打110并等待,仅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主动扶起来。
扶的人很少,并不只是说明我们没有助人为乐的心,因为我们不敢,担心好心办坏事,前车之鉴已经很多了,老人不是那么容易扶的。从扶人者的角度来看,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导致不敢扶老人:
第一:法律不健全。人皆有恻隐之心,但是当我们的恻隐之心给我们带来灾难而没有受到社会相应的保护时,谁又还会愿意“惹祸上身” 在彭宇案中,法官的逻辑很伤人“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这直接导致民众对法律机构产生信任危机,而在王培军案件中,因支付不起无理的巨额赔偿,他选择自杀。面对王培军这一位用生命做好事的市民,社会正义在哪里?中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在哪里。当生命成为好事的成本时,试问谁还敢去救助路人。
第二、社会风气问题严重。社会风气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文化传统等的一个总和。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需要后天的培养。教育从娃娃抓起,现在的父母会教育自己的子女“在外边不要多管闲事”,请问在这样的道德教育下,中国的道德观念怎么提升?中国一直是一个文明大国,但目前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却出现滑坡现象。“扶’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这背后彰显的却是整个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的大问题。
从被扶人的角度来看,那些被扶起的老人,都有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淳朴品质。而现如今,为何如此对待扶起他的好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救治保障成本太高,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的,看病难,看病贵。在良心与高昂的医疗费用面前,他们被迫违背良心,选择诬陷好人。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
第四篇:扶不起的老人是个人问题-攻辩问题
二辩攻辩问题:
1、反方:请问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吗?
正方:这是肯定的。
反方:谢谢对方辩友认同我方的观点,我方在开篇立论的已提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的,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同时,社会的发展,是通过所有个人的集体努力而实现的。
2、反方:请问“扶起不起的老人”的事件多吗?
正方:多啊,正因为太多这样的事件,才会成为社会问题。
反方:对方的多估计也没有数据的支持,我相信对方辩友连50个这样的案例都找不出来,这样小范围的事件绝对不可能成为社会问题。
正方:这样的事件到处都有,只是没有报道而已
3、反方:请问“扶不起的老人”的报道为什么会越来越少,而道德楷模,最美司机、最美护士、最美老师却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吗?
正方:这只是社会大众的选择,这是一种报道的潮流,反方:我估计是对方辩友连我国目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不清楚,才会出现上述错误判断,因为道德楷模,最美司机、最美护士、最美老师是符合我国目前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才去倡导,才去大量报道,而“扶起不起的老人”只是少数事件,是个人问题,也不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就少报道。
4、反方:请问当你遇到摔倒的老人,你会扶吗?
正方: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反方:谢谢对方辩友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方法,但是除了你的好方法外,有人会二话不说,直接搀扶,有人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走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这不正说明了因为个人的道德差异、价值观差异,导致不同的处理方式吗?
5、反方:请问被扶起来的老人都会出现讹诈的行为吗?
正方:不一定,有的会,有的不会
反方:有的老人会讹诈,有的会感恩,这不正是个体差异产生的结果吗?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24字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自由辩论问题:
1、请问对方辩友,你知道目前我国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吗?
2、请问路人见到摔倒的老人,把他扶起来的这种行为是应该倡导的吗?
3、请问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是指导我们扶不扶还是指导我们怎么扶?
4、请问媒体对“扶不起的老人”的报道越来越少说明了什么?
5、环境、人口、土地、粮食等问题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问题属于社会问题,请问“扶不起的老人”影响了你的日常生活吗?这样的小问题属于社会问题吗?
6、反方:请问路人见到摔倒的老人,把他扶起来的这种行为是应该倡导的吗?
正方:我方不反对这种行为是应该倡导的,但扶不扶,应该看具体的情况而定,卫生部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不也这么说吗?
反方:谢谢对方辩友认同我方观点,首先该《指南》所指引的是个人在救助中的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这已经承认了是个人问题,其次,“扶老人”是一种行为,行为只能是个人的行为,难道社会还会有行为吗?
7、反方:请问扶人者有错在先,再把老人扶起来,这是个人问题吗?
正方: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
反方:谢谢对方辩友承认我方观点,在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法律规范、诚信体系都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为什么自己有错再先去搀扶就是个人问题,而扶人者是无辜的再先去搀扶就成了社会问题呢?对方辩友立场不够坚定啊。
正方:是社会问题
反方:对方辩友根本不明确什么是社会问题,什么是个人问题,我方在立论中已明确指出,这里就不重复了,在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法律规范、诚信体系都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为什么自己有错再先去搀扶就是个人问题,而扶人者是无辜的再先去搀扶就成了社会问题呢?对方辩友立场不够坚定啊。
第五篇:“扶不起的老人”是个人问题-四辩总结
“扶不起的老人”是个人问题
(四辩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
对方辩友刚才辩词滔滔,但我不得不指出其中的漏洞。
1、对方辩友混淆了社会问题的定义。“扶不起的老人”事件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但难道引起广泛关注,就一定是社会问题吗?显然不是!“扶不起的老人”根本就没有妨碍大部分成员正常生活,更不会影响到社会进步与发展。
2、对方辩友将“扶不起的老人”简单归责于社会,归责于保障体系不完善、法律制度存在漏洞。对方辩友的逻辑难道是“我讹你不是我个人的错,是社会问题造成的”?如果不是,那请原谅我因思维模式所限,而进行的揣测,个人问题我会自我反省。(难道保障制度完善了、法律制度完善了,对方辩友就能确保“扶不起的老人”不会存在了吗?)
3、对方辩友提出《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国家出台来解决“扶不起的老人”的问题。很显然是理解有误。“扶不扶”和“怎么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知对方辩友是否有详细阅读过,其实《指南》并非常规性的法律制度,仅仅是从技术层面指引群众“怎么扶”老人;正由于个体差异性,医护知识不同,认识有差异,个人处理也不同。
4、对方辩友列举多个案例来试图说明“扶不起的老人”是普遍现象。殊不知“扶不起的老人”事件只是极少部分,社会上更多的是群众见义勇为、敬老爱老,更多的是跌倒老人诚信感激、实事求是。我方建议对方辩友可以上“中国好人网”看看,还是好人好事更多的。
5、对方辩友认为“扶不起的老人”是因为人情冷漠,道德滑坡(沦陷)造成的,认为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这恐怕是危言耸听吧。或许会有个别人冷漠无情、自私自利,但这正体现了个体的内在差异性,个人的性格、心理、素质和技能等参差不齐,这还是个人问题。
6、对方辩友过分夸大了人性的弱点,把它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人无完人,人性的弱点和光辉始终始终并存的。对方辩友何以因为个别事件的发生,就觉得这已经上升到了社会问题了呢?战争年代有苟且偷生卖国贼,更多的是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和平年代有冷漠路人,也不乏热心志愿者。
为此,我方重申“扶不起的老人”是个人问题。
第一,“扶不起”符合个人问题的内涵。“扶不起的老人”中,无论是路人不去扶、不愿扶、不敢扶,还是老人因个人私利讹人,均是由于他们个人生理、心理、素质和技能等不足或处理不当,而形成的问题。
第二,“扶不起”是特殊的个别案例。它根源于人的差异性,仅是个别人见死不救、个别老人自私自利、个别法官昏庸无能的特殊案例,并不能证明“扶不起”是普遍存在的。仅仅是由于媒体过分渲染而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第三,“扶不起”的解决要从个人着手。个人才是自己行为责任的承担者,要让“老人扶得起”,关键还是要从个人自身着手,要改变不良风气,更需要个人的积极作为。“恶举让人寒心,善举能滋润心田”。把“扶不起的老人”简单归责于社会,让国家和社会来为你的错误埋单,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扶不起的老人”是个人问题!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建设一直是整体良序发展的。不是每个老人都恩将仇报,不是每个路人都见死不救,不是每个法官都昏庸无能。个人的失败和错误酿成的悲剧,不能变成整个社会的罪名。否则,将形成错误的价值导向,形成社会恐慌,造成真正的社会问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客观公正做事,诚信友善待人,扶起跌倒的老人,挺直道德的脊梁!相信总有一天,将不再会有“扶不起的老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