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状况

时间:2019-05-14 19:0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状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状况》。

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状况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状况

[摘要]经典意义上的农村小额信贷,是一种不需抵押担保,面向分散农户,帮助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一系列信贷制度设计。小额信贷作为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融资方式,在解决低收入人群贷款难、增收缓慢等方面发挥了其他贷款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当前,农村金融问题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瓶颈。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方面,小额信贷在实施过程中也显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文章着重探析小额信贷在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额信贷;农村经济;信用体系;风险补偿机制

[作者简介]李健,包商银行行长,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内蒙古包头,014030

[中图分类号] F8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8-0011-0006

一、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是个地域辽阔的农牧业大区,国家贫困县和自治区贫困县占比都很高。最初,农牧民为了脱贫致富对资金有着大量的需求,同时农村小额信贷也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品),可以直接贷款到户,手续简单,方便易行,且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便应运而生。最早,一些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扶贫或者开发农村发展项目,其中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就是小额信贷方式,小额信贷方式率先在内蒙古的赤峰市开始。199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在赤峰市实施了“内蒙古扶贫与妇女参与发展项目”,这个项目的核心部分就是小额信贷扶贫。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深受广大贷款户的欢迎,为赤峰市摸索出一条扶贫的路子,得到党政领导、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并积极推广赤峰市小额信贷扶贫取得的成功经验,全区农村信用社全部开办了该项业务。之后在2001年1月5日,为了实现从项目到机构的转变,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了“赤峰市昭乌达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独立运作小额信贷。截至2003年6月底,协会共有资产562万元。该协会主要借鉴了孟加拉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贷穷不贷富,贷女不贷男,不用抵押,5户联保,整借零还(每两周还一次),持续贷款,强制储蓄,中心会议,可持续的利率,项目自选,技术培训,严格纪律。经过这5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可以使贫困家庭得到资金支持,增加经济收入。

从2003年4月至2004年底,在赤峰市松山区妇联的努力下,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已在松山区文钟镇、安庆镇两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组建了39个贷款中心、148个贷款小组;发放小额信贷132万元,还款率达到100%。2004年10月,松山区妇联又争取到了这一项目专门针对城市低收入妇女的小额信贷,现在已有14名妇女获得了5.6万元的贷款。至2006年,赤峰市小额信贷项目实施8年使11000户的借款户受益,始终保持着100%的还款率和较高的贷款质量,每户年平均增收1435元,有超过2万多名妇女和女童摆脱贫困落后走上富裕文明之路。

内蒙古自治区辖内农村信用社自2001年全面推行农村小额信贷,通过几年实践探索,农村小额信贷工作逐渐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截至2007年12月末,全区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498.8亿元,其中:农牧业贷款余额231.5亿元,占贷款余额的72%。2007年,全区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各项贷款412.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投放79.2亿元。其中投放农牧业贷款310.4亿元,占投放总额的75.3%,占全区各家金融机构农牧业贷款投放总量的95%以上,主要支持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的各个领域。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占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的52.6%,较2002年提高8.9个百分点。2008年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全年累放小额信用贷款不低于90亿元,年末余额达到82亿元。例如,内蒙古阿荣旗2005~2007年三年来累计发放新农村建设贷款 7.3 亿元,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6亿元,农户联保贷款2.1亿元,惠及5.2万农户,占全旗农户总数的90%以上。截至2007年7月,临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3.905亿元,近两年累计发放7.713亿元,占农业贷款总投入的52%,年增长率36%,收息率达99%。

据统计,呼伦贝尔市几个旗县(区)小额农贷的覆盖率如下:鄂温克族自治旗全旗人口14万人,截至2006年6月末全旗总户数为44250户,其中,牧户6200户。截至2006年6月末,该旗信用联社所辖的信用社共发放富民卡(贷款证、贷款卡)2942个(户)、信用证(贷款证、贷款卡)1718个(户),覆盖率为75.2%。扎兰屯区全辖农业户60946户。截至2006年6月末,评定信用户14512户,占农业户总户数的23.8%,即覆盖率为23.8%。阿荣旗现有农业人口24.1万人,现有农牧业户59851户。截至2006年6月末,为45654户农户建立经济档案,占农牧户总数的76.3%,即覆盖率为76.3%。莫力达瓦旗辖内共有农牧业人口28448人,农牧户59309户。截至2006年6月末,农户小额贷款累计发放16043户,农户联保贷款累计发放1343户,占农牧户总数的29.3 %,即覆盖率为29.3%。

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还款业绩逐步上升,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为例,自2002年至2005年农户小额和农户联保贷款投放量及还款业绩如表1所示:

二、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管理的逐步规范,制度的不断完善,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的还款业绩逐年上升。虽然取得了一些经济效益,但是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仍属起步阶段,进展比较缓慢。据统计, 全区自1998年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来,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 投放余额每年虽有所增长, 但仍在1000 万元左右徘徊, 在整个农户贷款中所占的份额不到3%。农户联保贷款增长也不快, 截至2007年年底, 贷款余额仅为971.41 万元。小额信贷在内蒙古农村地区推广和发展中,仍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市场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完善

金融机构上的“信用”不仅仅局限在“诚信”范畴, 它指在“诚信”的前提下,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行为人及稳定可靠收入来源的综合结晶。因此, 贷款需求与信用历来是一对矛盾, 有贷款需求的, 信用条件不一定好;信用条件好的,贷款需求往往不高。这种情况在信息不对称的广大农村中的农村小额贷款中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户小额贷款需求与农户信用不对称。农村中1 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户, 多是一些小规模的种、养殖户,一般种几亩大棚或养10多头猪、羊等,劳动力均以农为主,除农业外,无稳定可靠收入来源。因此,农户的信用基础差,放贷风险大, 信用社不敢冒风险放贷。而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信用条件优良、农村信用社敢放贷的农户在贷款需求上呈现二极分化。即一部分家庭主要劳动力在外建筑等务工的,大部分农业生产作业由老人、妇女承担,户均耕地少,农畜饲养量小,即使种一些大棚、养一些家畜禽等临时周转困难,因信誉好,一般通过农户间及亲朋间互借也很方便,这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量十分低下;另一部分种养规模较大,有经营项目的种养大户、营运大户等,需求资金量大,周转周期长,由于受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所限而不能满足资金需求。

2.联保小组与农户认识水平相脱节。内蒙古某些地方联户担保小组成员要求由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农户组成,而现阶段农户的认识水平受社会信用观念、法制观念以及邻里关系的限制,在农户之间难以建立有效的信任关系,往往组织松散,人心不齐,矛盾重重。联户担保小组的要求与现阶段农户认识水平相脱节,使得联保小组名存实亡。

3.信贷行为与支农要求不够匹配。一是支农意识还不强,部分信贷人员思想认识参差不齐,没有真正重视支农工作,怕麻烦,怕承担责任,片面强调小额信用贷款面广量大额小风险大,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宣传工作尚未到位。许多农户对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户担保知之甚少。有关政策、办法和规定仅停留在镇、村干部这个层面上。三是部分基础工作流于形式。部分信用社建档工作流于形式, 建档内容简单、陈旧,缺漏现象较多,有的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有的建档后束之高阁,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四是农村信贷需求动态情况不够明了。有的信贷员至今还讲不清辖区内农户贷款需求情况,以及有效贷款需求和农户信用情况。

(二)利率定价机制不灵活,贷款的发放与农村需求不适应

现阶段,我国小额信贷具有涉及面广、操作成本高的特点,内蒙古的小额信贷也同样如此。

1.利率制定不合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为了弥补成本,通常对发放的贷款收取较高的利息。而银行的贷款利率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浮动,利率控制使目前大部分小额信贷机构的利息不能补偿操作费用,不得不依靠外部补贴,因而不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小额信贷的用途、额度、期限结构与农牧区生产周期及农牧户需求不相一致。一方面,从农业行业属性来看,农业投资具有长期性、高风险性和低赢利性,同时居住于农村的借贷人通常有居住分散、生产手段简单、生产规模小、信贷需求金额不大等特点,使小额信贷的制定并没有根据实际的生产周期来确定;另一方面,农村的信贷往往难以用于生产性用途。因为处于生存经济状态的农户借贷人具有较强的刚性生活融资需求,尤其在出现婚丧嫁娶、疾病、上学等问题时,贷款的用途就会转为其他需求。对于额度和每年贷款的发放次数也只是按照文件规定能发放的数额和次数,并不是根据不同的生产周期、不同的生产需求制定。

(三)农民观念滞后

1.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小额农贷推广效应。一部分农户错位认为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是政府项目资助款或者是扶贫款,抱有“不贷白不贷”心里,一时找不到好的项目,就把在信用社贷的款放家里或者又存入信用社,个别农户甚至转手拿去放高利贷、买码赌博等。这大大偏离了推广小额农贷的目的,严重影响了小额农贷的推广效应。

2.信用观念不牢固,影响小额农贷收贷收息。一直以来,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都没有自己的法律,以致农村信用社的身份、行为、权责等都缺乏法律的依据。因此,少数借款人讨债、赖债现象也就不断地发生。甚至少数农户存在观望心理,有钱不还现象时有发生。

3.发展意识不强烈,影响小额农贷有效需求。农村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当一部分农民追求自身发展意识不强烈,所以对小额农贷的需求并不大,这严重制约了小额农贷的有效需求。

三、制约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

(一)内蒙古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制约其发展

欠发达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造成小额贷款推广进程缓慢。农牧区由于经济落后,农牧民文化水平低下,使其接受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差,农牧业生产长期循环在一种靠天吃饭的原始农牧业中,由于产业基础的贫乏,使其没有形成科技含量高和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产品。加之受农牧业自然灾害的影响,贷款风险难以控制,导致信用社贷款历年沉淀较大。相当数量农牧民负债超过其偿还能力,客观上也就造成相当部分农牧民把小额信用贷款当作扶贫拨款、不贷白不贷,想方设法先贷到款生活再说,使一部分小额贷款最终成了扶贫资金,特别是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这些地区最终成了信贷投放的“禁区”、“雷区”。

(二)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发展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农村信用社承担了大部分的小额信贷业务,但是农村信用社本身存在许多问题。

1.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不足。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较,农村信用社无论是自身的硬件设施,还是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都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上。

2.小额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一方面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面向千家万户,资金数额较小,可管理的难度是相当大,也存在任意信贷和人情信贷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约束机制不健全,机构人员相互监督流于形式,重要岗位人员轮岗制度执行不力,责任追究不到位,致使农户小额信贷的发放成了滋生信贷员以权谋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土壤。

3.信用等级评定机制不完善。由于核查农户信息的手段缺失,缺乏统一而客观的评价标准,部分参与信用评级的工作人员或村组干部在评级过程中有明显的偏向性,照顾关系、缺失公平,导致农村信用社对收集的农户信用状况资料不齐全、不准确。

4.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居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入股建立起来的合作金融组织,但还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合作金融法律法规,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中处于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困境。农村信用社资金投入再生产后,不仅存在市场风险,还存在不可预测的自然风险。作为直接面向农村市场的金融机构,却不存在存款保险制度。在没有存款保险机制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的退出(破产)必将牵动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牵动着整个农村的稳定。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和金融领域市场程度的深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必将考验农村信用社的生存能力。此外,历史遗留问题也使农村信用社形成了不少呆坏账。

(三)政府职能错位的影响

1.政府行为不规范,导致经济环境不理想,影响小额农贷的收回率。首先是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工程和规模效益,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仍然用行政方式强令农户“种什么、养什么”,并动员当地信用社贷款支持。其次是部分乡镇干部利用权势及与农村信用社干部的关系贷款不按时还,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再次是执法职能部门行为不规范,执法不到位,对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的行为打击不力,导致农户拖欠信用社债务行为时有发生。

2.政府服务不完善,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影响小额农贷效能的发挥。内陆地区的农村比较落后,农民思想观念较为陈旧,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仅缺资金,还缺信息和技术。小额农贷可有效地缓解农户资金紧缺的矛盾,但如果长期没有地方政府信息和技术的服务,小额农贷作用的发挥就要受到制约。

3.政策扶持不到位,导致信用社放贷积极性不高,影响小额农贷的支农后劲。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潜伏着较大的风险,广大农户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弱,而我国自然灾害较多,国家一直没有建立小额农贷风险补偿机制,既没有成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又没有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一旦出现大的自然灾害,贷款风险全由信用社承担,这对信用社来说不公平,也无法消化,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农村信用社的放贷积极性,影响了小额农贷的支农后劲。

(四)资金来源的制约

1.农村信用社不能广泛吸收更多社会闲散资金。据调查,近几年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款进度明显缓于其他金融机构。其一是受自身软硬件制约,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落后于其他商业银行,不能为客户提供全面周到服务,致使闲散资金不能流入农村信用社。

2.农村牧区资金返流城市,分流严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在广大农村牧区设有一定数量的营业网点,吸收的资金返流到中心城市,取之于农,却不能用之于农,使本来已经捉襟见肘的支农资金供求形势更趋紧张。据调查,能够用于支持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仅占市场份额的28%左右,其余72%的资金全部通过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返流到中心城市。

3.农业的特质性。农牧产业属于周期长、产业链条长、资金占用时间长、周转慢的一个行业,因此农业的特性制约了农村信用社资金的再投入。

四、对于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理论方案

(一)国外农村小额信贷实践模式及其特点

作为一种有效扶贫方式,小额信贷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迅速推广,各国结合自己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一是非政府组织(即NGO)模式。NGO模式的典型是孟加拉国的GB。其特点是专为贫困群体(尤其是农村贫困妇女)提供存贷款、保险等服务,商业化经营,分期还贷,内部推行成本管理。借贷人需参加由不含直系亲属的5人互助互保贷款小组,6~8个小组构成一个中心,并要求借贷人和GB各拿出少量资金,共建救济基金,形成联保与连带责任制约机制。GB目前基本能自我实现持续发展,贷款回收率达98%。二是正规金融机构参与模式。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BRI-LID)是其代表,下设地区人民银行、基层银行和村银行。村银行是基本单位,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贷款利率市场化,储蓄利率与存款额度成正比(主要的贷款本金来源),每年经营利润的10%作为激励分配给机构内部员工,银行不承担对农户的培训责任。三是正规金融机构+农户互助组织模式。印度国有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NABARD)与农户互助组(SHG)的结合是其代表。NABARD通过其员工和合作伙伴(亦称互助促进机构),首先对由 15~20名妇女组成的农户互助组进行培训并在组内先进行储蓄和贷款活动,NABARD验收后直接或通过基层商业银行间接向互助组发放贷款。四是国家小额信贷批发基金模式。BRDB(农村发展委员会)和PKSF(农村就业支持基金会)都是孟加拉政府建立的从事小额信贷批发业务的机构。BRDB主要开展政府与国内外机构合作进行的项目,PKSF主要是为符合其标准条件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政府的扶助资金并对其实行监督,而孟加拉乡村托拉斯则提供小额信贷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

(二)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

对于贫困农户、牧户适当放宽农户联保贷款入组条件,使更多的农牧户纳入到小额信贷的范围内。例如,根据牧户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或减少小组成员人数资金充裕的牧户联合帮扶低收入牧户,可以固定期限帮扶不固定的贫困户取消贷前存款和适当降低小组互助金。适当放宽农户牧户资信等级评定标准。低收入农户牧户缺少足够的可变现资产,而农信社规定的可变现财物标准过高,尤其是牧户的可变现财物标准过高,资信标准的高门槛使低收入农牧户处于小额信贷服务的边缘。所以要扩大农牧户可变现财物的范围。目前的可变现财物以固定资产为主,缺少流动性资产。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农牧户的经济条件,将农牧户变现快的流动性资产纳入可变现财物的范围之内。

(三)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信贷模式发展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模化种养基地和专业生产经营户为重点,以经营的产品和经济利益为纽带,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组建的经营联合体。因此,可由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共同成立一个联保体,签订联保合同,并各自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存放在贷款行社,作为取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担保基金,金融机构按担保基金的一定比例放大对其进行信贷支持。这种贷款模式可以克服现有农户联保贷款方式下,以亲情、居住地为纽带,导致家族成员互保和虚假联保的缺陷,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四)规模经营农户信贷模式

规模经营农户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他们可直接发放抵押担保贷款。针对部分农户抵押担保物缺乏的现状,贷款抵押担保方式也应有所创新,可探索实行经营权抵押、生产资料动产抵押、农产品抵押等方式。随着农村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农村的土地、养殖水面使用权等已具备一定的交易价值,可对种养殖大户发放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农产品目前已成为紧俏商品的情况下,可对农业经营大户发放农产品抵押贷款。对经营状况良好、信用度较高的经营大户,可发放无抵押的信用贷款。

五、促进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对策分析

(一)实行灵活的利率,放宽贷款对象、额度、期限的限制

要本着为农户着想、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依据风险大小、信用高低和农户的偿还能力,适当控制贷款利率的浮动,实行差别贷款利率,鼓励提前还款,对于提前还款给予利率优惠。

农村信用社要提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品牌,努力满足农牧民基本生产资金需求。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对象、额度、期限等进行“三个延伸”:一是延伸对象,拓宽基本面。将小额农贷的对象延伸到个体工商户,具体包括传统种养大户、订单农业户、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二是延伸贷款额度,做大基本点。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经营实力,适当提高贷款额度,以更好地满足贷款对象的资金需求;三是延伸贷款期限。改变农村信用社“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传统放贷模式,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周期合理确定期限。

(二)鼓励商业银行积极介入,扩大资金供给渠道

经验表明,商业银行介入小额信贷市场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制,促进小额信贷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应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和借款主体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符合区域特点的小额信贷管理制度和内部考核机制,加大对小额信贷的投放。同时,建立配套的监管激励导向,对小额贷款实施差别化的风险分类和风险监管。对发放小额信贷质量高、数量大的银行业机构,监管部门可以在机构设置、业务审批上给予优先考虑。

(三)增强农户的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

建立起完备的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还款意识。在现在的广大农村, 许多不偿还小额贷款的农民并不是抱有不想还款的意愿,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还款的必要性、强制性和法律性。对于这类还款意识薄弱的农户来说,他们经过宣传、教育而按时还款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农村金融机构只需要做到在发放贷款的同时明确地传达相关的规定,并且在还款的期限内进行分期、分时的督促、监管,就可以收回在这一类农户手里的贷款,防止这类贷款发生损失。

(四)建立各项风险补偿机制,全面促进小额农贷发展

一是建议各级政府参照地区小企业贷款、助学贷款、下岗失业小额担保,出台针对小额信贷的风险补偿和财政贴息政策,同时对小额信贷业务给予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减免政策。二是有条件的地区要从财政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建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 与信用社按比例合理分担已尽责的意外损失。三是联社和政府要积极配合,各自利用人才、信息优势,定期为小额信贷农户开展培训,降低信贷资金运营风险(侯育彬、梁京华,2007)。四是在农村推行农业意外保险制度,扩大承担风险的主体,提高贷款当事人的抗风险能力, 使农业风险由信用社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同时做好信用社资本金的补充,完善准备金制度。五要健全农户贷款的担保机制。建立信用档案,筛选优良农户。农村信用社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要严格根据农户的思想道德品质、资产、资信、家庭经济收入、偿还能力等情况,建立起健全的农户信用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

(五)为小额信贷的运作提供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

一是要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和操作细则,促进发展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法律政策层面的具体操作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给予支持和扶持。二是政策及法律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微额金融业务,我国目前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仍限于小额信贷公司的相关问题,对于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和商业银行介入农村小额信贷业的监管制度仍需完善;并且保证介入农村小额信贷业的商业银行较少受到各地区的行政干预,以保证其商业化运行。三是完善法律制度推进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小额信贷制度在我国目前从性质上而言,仅仅是一种经济政策,难以维护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小额信贷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扶贫工具亟须法治化,应将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纳入法治的轨道。在法律制度的构建中,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遵守小额信贷的基本原则,明确界定政府力量在小额信贷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各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第二,规定小额信贷的基本运作模式,使小额信贷的具体操作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第三,清楚界定有权申请农村小额信贷的对象范围、贷款数额,完善相关贷款程序规定,严格把好农户贷款资格、额度评定关;第四,把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服务性质和扶贫性质结合起来,控制利率水平,防止变相高利贷行为;第五,确立农村小额信贷的相关管理、考核机制,有效地控制支农小额信贷能被农户专款专用于发展生产。

(六)加强对小额信贷机构人员的培训

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通过各项学习活动使信贷人员的思想统一到服务三农、遵章守纪、爱岗敬业上来。其次是从业务培训入手,完善实施细则。各级机构在制定实施细则时,要结合本地情况,完善小额贷款的管理办法,尤其要针对联保小组贷款最高限额、各成员贷款的分配、贷款的资产保全、贷款的债务落实等疑点问题,制定实施细则,既要保证农民贷款的积极性,又要降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褚新红,2008)。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实行信贷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探索推行信贷人员等级管理,加强信贷人员的培训、轮训、轮岗工作,加强信贷人员的行为监督管理,强化道德约束,提高信用社的信贷风险防范能力。

(七)加强政府扶持与引导,改善信用环境

加强政府扶持与引导,并不是要求政府部门对信用机构及其活动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而是政府应该从财力和人力上加大投入,给信用机构营造有利的发展空间。通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公众资金进入农村地区,以有效地扩大农村地区农户家庭的平均资金流量。对于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高而收益低的问题,政府可以:一方面,加大资金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和引导信用机构的业务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即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量扩大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业务种类。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协助信用社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大力推广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业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协助农信社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避金融债务的行为,为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业务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六、结语

小额信贷适应内蒙古小规模的家庭农牧业生产,是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出路。它可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货币供求矛盾。现今小额信贷已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它还体现一种社会责任,它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推进小额信贷事业,消除贫困,增进繁荣,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信贷安全与农民致富的双赢。内蒙古从1998年开办小额信贷业务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小额信贷促进了内蒙古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正确面对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确保小额信贷在内蒙古的发展,为内蒙古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杜晓山.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胡平西.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3]刘明越.呼伦贝尔市农村牧区小额信贷的发展:绩效、问题与对策[D].内蒙古大学,2007.[4]吴青云.海南省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及其对策[J].新东方,2008,(3).[5]张运生.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问题研究:衡阳个案[EB/OL].文秘天地,2005.[6]贾殿钧.边疆农牧区小额信贷运作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3,(1).[7]杨喜孙.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薛婷婷.浅议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与贸易前沿,2007,(67).[9]舒海棠.完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管理[J].金融财务,2008,(3).[10]张乐柱.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的或优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8,(1).[11]杨小苹.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J].发展研究,2008,(1).[12]岳静.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8,(1).

第二篇:农村小额信贷

一、农村金融环境分析以及其存在的缺陷

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科技含量总体偏低,决定了农业金融具有交易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的特点。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但是农村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发展缓慢和城乡差别扩大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日渐萎缩,一些在县城设立的银行分支机构为了追求利润,纷纷把视角从农村转移到大中型城市,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正规农村金融信用社垄断经营,地下非正规金融活跃失控的局面产生。大量农村资金的“非农化”使饱受资金困扰的“三农”资金缺口更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使农村资金供应雪上加霜。农村资金外溢,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也给农村金融运行的整体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的情况下形成的金融生态环境不可能支撑当地金融的正常发展。

尽管目前黄冈市已初步形成了政策性的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基本框架,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农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其整体服务功能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建立新农村的需要。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金融网店覆盖不足,机构竞争不充分,由于不同的原因,近年来四大国有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都比较少,造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整体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有效覆盖农村的每个乡镇,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

(二)服务层次和水平低。

目前,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网点业务品种还仅限于对公结算、居民储蓄以及银行卡业务,贷款业务也只开办了商户联保、个人小额贷款等小额信贷业务、个人存单质押业务,部分代收代付、代理保险、国债销售等中间业务,业务品种相对较少。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

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的情况,已严重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农业保险难以适应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1994年农业保险市场化后,由于农业保险固有的赔付率高、回报率低等问题,使得商业保险公司纷纷对农业保险业务采取限制规模的措施以控制亏损,呈现出保费收入逐年大幅下降、险种逐渐减少、机构萎缩、承保深度不断降低的局面。农业保险的缺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企业的风险评估,成为“惜贷”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不仅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状况,而且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进程。

(四)、农村贷款需求日益增大,可用于农业贷款的总量严重不足。

商业可持续性经营的原则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不可能把全部资金都投向农村。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身份是双重的,不仅要为农村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商业可持续经营。因此,这就产生了一个如何在两者之间平衡的问题。从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实际运行的情况看,这些机构在农村的信贷投入比例非常低,而在城市工业领域投入较多。出现这种情况也无可厚非,因为只有实现了商业可持续性,保住了生存,才能谈支农问题,这是前提。表现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现行的政策框架下,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资金来源狭窄,且多为自筹资金,要让它把仅有的资金投向三农是不现实的,这是由农业的弱质性以及贷款收益率、回收期限等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因此,要实现支农与商业可持续之间的良好、稳定平衡,最可行的一个办法就是在其内部成立一个专门服务三农的部门,并且对该部门采取独立核算、独立考核。

此外,如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量有限、农村金融贷款经营机制僵化和农村金融信贷管理能力弱等等,使农村金融缺乏良性循环的基础,这些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二、行为模式中的缺陷

(一)、农户担保体系不健全,农户贷款担保难制约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目前,农户小额贷款的担保形式主要有“公司+农户”、“联户担保”、住房抵押、个人保证等。然而这些担保形式在实际运作中存在许多难题,使农户可望而不可及。“公司+农户”的形式要求贷款户必须是公司的下属体。而目前许多农户都是个体经营,特别是纯农业的农户都是独户独体,不可能加入公司,而公司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出面为那一个农户作担保,这种形式使许多农户根本无法入门。“联户担保”的形式,银行要求很严,农户必须联合寻找三户以上有担保实力的担保体,由于农户经营的特殊性,往往很难寻找这种既有实力又相互信任的联保体,因此具体操作难度很大。“住房抵押”的形式虽然很方便,但农户在农村住房无土地证,村住宅不能作为担保体,虽然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已经推行农村住宅可抵押担保,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一系列的问题尚待解决,就目前而言农村住房抵押对农户来说仍是一句空话。个人保证的形式,银行要求很高,担保人必须是公务员或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主。这些担保人在实际操作中农户很难找,一般的人根本不可能为农户作担保。因此,个人保证的形式对农户来说也是望尘莫及。由此,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担保难成了制约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的一大瓶径。

(二)、农户的分散经营和高风险性,农户小额贷款投向选择难制约了农户小额贷款的业务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主要对象是农户,而目前农户的分散经营方式,使得面向农户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琐碎而复杂,农户小额贷款每户一般贷款余额是5万元,而5万元对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数额相对较小,根本派不了用场,上不了项目,因此,产生的效益也较少。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的市场风险也不断加大。目前,农业生产经营者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小生产不适应大市场、数量农业部适应买房市场和种植业产品高成本且竞争力不强,一级政府缺乏控制农业风险的政策体系等。因此,农业作为一项弱质产业,受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加大了投资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抑制农村小额贷款的有效投入。给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拓展带来了难度。由于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相对较高,加之农户经营形式多种多样,从客观上讲,农行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风险也相对较高,由此影响农行向农户发放农户小额贷款的积极性。由于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散机制,农行在发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过程中将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如果没有政府引导或者其它组织协调和农户的融资关系,农行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将因风险问题而受到制约。

(三)、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缺乏,信息传递不畅,贷款对象确定难制约了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多年来农行对农户贷款业务基本上停办,因此一些农户对农行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缺乏信心,由此造成双方缺乏了解,除了抵押物不足,主要原因是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管理半径过长,而目前农行只有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了解农户的信息,农村专业合作社又还只是起步阶段,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还相当低,加上农行在乡镇一级的机构仅限于大的集镇,对于分散或边缘山区的农户普遍缺乏了解,信息不灵,由此造成农户小额贷款的客户对象情况不了解,贷款农户对象选择难,这就严重制约了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四)、农村信用工程创建缓慢影响小额农贷的发放工作。

由于部分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属空壳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的不良贷款较多,少数地方政府、司法部门打击恶意逃废债的力度不足,无法满足信用村镇的评定标准。另外,农村信用社贷款以农业为主,农民生产主要以传统的粮食、烟叶、食用菌生产为主,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沉淀的贷款较多。个别信用社存在畏难情绪,没有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政府汇报和银子支持,加上认为小额信贷量小、笔数多、成本高,不愿意积极参与。

(五)、农行机构客户经理超负荷运转,业务开展难影响了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

农户小额贷款具有点多、面广、额小、业务量大的特点,而目前基层行又没有专职的农户小额贷款客户经理,这对于工作量大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来说,管理很难到位,加上基层行客户经理紧缺,且要承担公司业务、法人客户、个体经营户的贷款管理和中间业务、银行产品营销等,仅维持现有业务量都很困难,不可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农户小额贷款业务上,由此,影响了对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拓展。

(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亟须创新。

小额农贷以额小、灵活、简便深受众多农户的青睐。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农村资金供求呈现出金额大、期限长、利率要求低的特点,目前,不少地区的小额农户贷款已与农户需求不相适应,亟须突破诸多瓶颈制约:①、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不尽合理,一定程度限制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②、贷款的风险性较高。农业属于高风险、微利行业,小额农户贷款担保机制缺失。同时,小额信用贷款主要依赖借款人的信用作保证,个别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存在逃债、赖债行为,导致风险不断积累。③、贷款管理难到位。农信社信贷人员偏少,而小额信用贷款具有点多、面广、零星分散、工作量大的特点,致使贷后管理工作难到位。

(七)、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职能的经济管理职能的弱化使得农村小额贷款发展缓慢。

地方性农村小额贷款管理条例无法给予农村小额贷款发展有力的支持。农村小额贷款的外部监管仍处于“盲点”。缺乏一个综合性强、更有权威的监管部门在农村金市场活动进行监管。政府对小额贷款的发展缺乏更为经济有效的措施,甚至在一些地区个别地方政府的行为会对农村小额贷款产生某些负面效应,破坏农村的信用,违背市场规律,引导农民进行一些缺乏论证的结构调整,更有甚者利用小额贷款以谋私权等等。

第三篇:内蒙古自治区小额信贷协会规章制度

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内控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确保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依法合规认真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宣传职能,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协会工作人员素质,提升行业整体形象,促进小额信贷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章程》等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内蒙古自治区小额信贷协会内控制度是自治区小额信贷协会和工作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是对工作人员及其所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的依据。

第三条 建立内控制度的目的是促进自治区小额信贷协会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防范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率,促进自治区小额信贷协会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四条 内蒙古自治区小额信贷协会内控制度遵循以下原则:

(一)制约性原则。自治区小额信贷协会各岗位的设置必须权责分明、相互制约。

(二)全面性原则。内控制度应涵盖自治区小额信贷协会所有部门、岗位和人员。

(三)有效性原则。内控制度应有效识别和防范管理风险,促进各项管理活动规范进行。

(四)公平性原则。内控制度不依附于任何个人意志,所有自治区小额信贷协会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内控制度的各项要求。

(五)合理性原则。内控制度应与小额信贷协会工作特点相适应,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小额信贷协会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风险损失、机构自身条件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以合理的成本、恰当的措施和方法实施。

第二章 内控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五条 内控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协会领导及部门职责、文件及运行管理、印章管理、档案管理、办公电话管理规定、对外宣传接待工作管理规定、保密工作制度等。

第一节

协会领导及部门职责

第六条协会领导工作职责

一、协会会长工作职责

会长为协会的法定代表人,履行下列职责: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决议的落实 情况;

(三)代表本协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四)组织、领导协会的各项重大工作。

二、副会长工作职责

(一)协助会长开展协会工作;

(二)协助会长检查会员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协助会长组织、领导协会的各项重大工作。

三、协会秘书长工作职责

(一)主持协会秘书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协会的工作计划;

(二)协调协会内部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秘书处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提请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提出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聘用名单,报会长决定;

(五)签发协会的日常文件;

(六)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四、协会副秘书长工作职责

(一)协助秘书长开展协会秘书处日常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协会的工作计划;

(二)协助秘书长协调协会内部机构开展工作;

(三)协助秘书长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五、监事长工作职责

(一)主持监事会会议;

(二)列席理事会会议;

(三)主持监事会开展工作。

第七条 协会秘书处内设部门工作职责

按照精干高效、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协会开办之初,秘书处暂设一室二部,即办公室、联络部、服务部,专职公司人员初步设置5-8人,副秘书长1-2人,每个部室1-2人、人员采取公开招聘方式确定。今后,将随着工作的开展,适时调整内设部室即工作人员结构和数量。

一、办公室主要工作职责(3人)

(一)协助秘书长、副秘书长开展秘书处工作;

(二)协调秘书处各部门的日常工作;

(三)组织起草协会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其他综合文字材料;

(四)负责协会的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会议组织及会务工作;

(五)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六)公文审核、文件运转、档案管理等;

(七)秘书处人事、党务及行政管理工作;

(八)编制协会预算、决算方案,负责协会的财务管理;

(九)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会费收取和会籍管理;

(十)负责协会印章管理;

(十一)负责协会物资管理;

(十二)秘书处办公后勤保障;

(十三)社团事务方面的联系、协调;

(十四)负责协调秘书处各部门之间及与有关部门的关系;

(十五)组织协会对外联络接待;

(十六)负责协会简报及会刊的编辑工作;(十七)秘书处的安全保卫工作;(十八)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服务部主要工作职责(2人)

(一)组织起草各项自律和维权制度及有关规章制度;

(二)制定从业人员道德行为准则,推动小额信贷从业人员进行自律管理;

(三)组织会员签订自律公约及其实施细则,建立自律公约执行情况检查和披露制度,督促会员依法合规经营;

(四)组织会员制定维权公约,开展行业维权调查,促进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促进会员加强债权维护和风险管理,维护小额信贷行业合法权益;

(五)依据章程或行规行约,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和业务规范,推动实施并监督会员执行,提高行业服务水平;

(六)负责会员单位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并为会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七)组织对小额信贷行业市场及有关热点、难点、焦点问 题调查,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八)调查核实会员单位违规行为并提出处理意见;

(九)接受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委托,对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十)接受会员委托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和诉求,调解会员间纠纷;

(十一)受理会员、公众等有关投诉,组织或协助调查;

(十二)协会和秘书处领导交办的事项;

三、联络部主要工作职责(2人)

(一)制定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二)制订行业培训标准,建立行业培训管理体系;

(三)组织培训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订购;

(四)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相关专业培训,建立培训记录;

(五)评估教育培训质量,指导监督培训工作;

(六)组织国内外教育、培训和金融人才交流;

(七)接受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委托的其它培训;

(八)收集反映会员意见及要求,传递政策资讯和行业信息;

(九)进行会员业务信息统计、分析;

(十)负责协会网站的建设维护及管理;

(十一)负责秘书处办公自动化以及计算机网络、(十二)协会和秘书处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节

公文及运行管理

第八条 协会的公文是指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颁布规章制度,指导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情况、制定计划、交流总结经验的公务文书。

第九条公文运行管理,是指包括公文拟制、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它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十条 协会秘书处办公室负责公文的归口管理。第十一条 协会公文分为决定、公告、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等。

第十二条 协会的公文类别主要包括:协会发文、秘书处发文和党务类发文

第十三条 公文的行文关系要正确,行文的规格要恰当,一般不得越级行文,因特殊情况需越级行文时,应同时抄报越过的上级。向上级单位行文,一般不得抄送同级单位或抄发下级单位;7 向下级单位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报上级单位。

第十四条 转发、翻印上级单位的公文,应征得上级单位同意,并报请领导批准。转发上级单位、同级单位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如果没有新的要求和工作部署,一般以协会秘书处公文形式转发。

第十五条 协会的公文办理流程分为收文、发文和归档三部分。其中收文过程一般分为签收、登记、审核、分办、承办、传递、催办和传阅等程序;发文过程包括拟稿、核稿、会签、签发、校对、用印、封发等环节。

第十六条 协会秘书处各部门凡是收到的各级、各类文件和电报、传真(包括个会员单位报送的正式文件和各类举报信件)等所有收文工作,均由办公室进行收文办理。

第十七条 承办部门收到交办的公文后,应当及时按“文件处理单”的要求办理,并将办理过程、时间等填写在“文件处理单”上,不得延误、推诿。办结后要妥善保管好原件,以备存档。公文传递过程中均应履行登记、签字手续。

第十八条 发文处理和运行程序

(一)拟稿。公文的草拟一般由协会领导、秘书长批示意见 后,由办公室交主办部门负责执笔处理公文事宜。拟写公文应做到情况准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通顺、书写工整、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

(三)核稿。以协会名义的发文,由秘书处各承办部门交办公室文秘岗进行核稿,修改后再交办公室负责人审核,需要再进行修改的,由承办人修改后经秘书长核签。要严格遵循“先核稿后签发”的原则,不得未经核稿而直接报呈会长或秘书长签发。

(四)签发。一般性的公文,由协会秘书长签发。对于涉及协会资产、财务及重大业务、管理事项的文件、向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提供的文件,以及其它重要的法律合同和经济文件由会长或由会长授权秘书长签发。

(五)用印和封发。除会议纪要外,对外发出的公文应加盖印章。公文用印只限于主送件和抄送、抄报件。用印由公文承办人负责履行登记和签批手续。盖印后,公文由主办部门负责封装,并交办公室寄发,急件应及时发出。

第十九条 协会秘书处及各部对外提供的文件、资料和统计数据,一律由会劳动或秘书长批准后,由综合部对外提供,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以上文件、资料和统计数据。否则,由 此造成的后果由其部门和个人负责,并要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条 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及时整理立卷、归档。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公文原件由拟文部门整理立卷并确定保管期限、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办公室移交。

第二十一条 协会秘书处办公室负责大事记的编写工作。大事记是以时间为线索记载协会发生的重大事件(事实)的书面材料。大事记由协会各部门提供素材、资料和信息,综合部拟稿,各部门负责人会签意见,经秘书长核稿后送会长审批。

第三节

印章管理

第二十二条 协会根据内设部门和机构设置以及工作需要,经内蒙古民政厅社团管理局批准可以刻制协会印章、协会秘书处印章、协会财务印章。

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使用协会印章、秘书处印章和财务印章。

第二十三条 以协会名义对外发文的工作事务,可以使用协 10 会印章;以协会秘书处名义发文的,可使用协会秘书处印章;处理协会财务业务,可使用协会财务印章。

第二十四条 使用协会印章,由会长、专职副会长或由会长授权秘书长审批;使用协会秘书处印章,由协会秘书长或主管办公室的副秘书长审批。

第二十五条 协会秘书处财务印章由办公室会计财务人员保管。对内处理协会日常财务工作,由秘书处办公室会计负责;对外出具业务报告、报表等需要使用财务印章的,由协会秘书长审批。

第二十六条 印章管理人对印章实行专柜保管,亲自盖印,盖印完毕立即将印章收存入柜、加锁,严禁出现失控现象。

第二十七条 协会各类印章一般情况下严禁带出协会使用;确需外出使用印章的,应经秘书长批准,由印章管理人亲赴监印,并于事毕将印章带回。

第二十八条 印章管理人因特殊原因不在岗时,应提前向秘书处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明情况并履行交接手续。

第四节 档案管理 第二十九条 协会档案资料按照分别管理、集中归档的原则进行。协会档案分文书类档案、专业类档案。协会办公室负责协会秘书处所有档案的管理工作。

(一)文书类档案。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以及协会秘书处处理的日常工作形成的通知、报告、请示、纪要、公告、函等正式文件和工作动态等信息资料。

(二)专业类档案。有关维权类、业务协调服务类业务工作档案,法律事务、人事、劳动和会计等综合类档案。

第三十条 归档的文书包括:

(一)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下发协会的文件,协会秘书处给会长和自治区金融办等相关部门的签报,协会与有关单位的函件、协议书、合同等;

(二)协会和秘书处会议原始记录、会议纪要、领导讲话和决定(包括发布的通知、通报、机构调整、任免、奖惩以及协会的规章制度);

(三)协会或秘书处制订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四)协会秘书处填制的统计资料、财务预决算;

(五)国际交流文件、协议、报告和会谈纪要等文件材料;

(六)协会或秘书处的各类发文;

(七)外单位直接发送或抄送协会秘书处的各类文件;

(八)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文献资料、重要的专题工作材料。第三十一条 档案的归档要求

(一)归档的文件材料,按照自然形成、保持历史联系的原则和归档要求特征及文件内容进行归档。

(二)卷内按文件形成时间排列。

(三)案卷标题简明准确,经整理案卷应确定保管期限。

(四)按归档要求进行装订、编号、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

(五)全部案卷组成后,对案卷作统一排列并编写档号,逐卷登记并填写案卷目录。

第三十二条 协会秘书处办公室负责文书类档案的保管归档工作。负责协

会秘书处文件的归档工作。协会各部门负责各自专项业务档案的归集整理工作, 年终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装订后移交协会秘书处办公室。

第三十三条 协会秘书处办公室要建立档案借阅“登记簿”。借阅档案时应办理登记手续, 确保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第三十四条 并及时将专项工作档案移交协会秘书处保管。第三十五条 按照国家有关保密制度规定,严格使用、管理密级文件,绝密文件要专盒入柜管理,不得未经批准擅自复印。13 对需要保密的业务数据资料视同密级文件严格管理,严防失密、泄密事件发生。

第三十六条 协会秘书处各部门每次开展专项工作,要指定专人完成所有文件归档工作,要在专项工作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按时完成档案归集整理和装订。当年的业务档案由各部门管理,跨的业务档案移交办公室保管。

第三十七条 借阅档案应履行借阅手续。借档人不得转借、拆卸、调换、污损所借的档案,不得在文件上圈点、划线和涂改,未经批准不得复印档案。借档人确因工作原因需复印文件或摘抄文件的,须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

第三十八条 协会档案管理人员有变动时,必须在离职前将其所保管档案数量和状况交接清楚,并办理移交手续。

第五节 办公电话使用管理规定

第三十九条 协会秘书处办公室是协会办公电话的主管部门,负责办公电话的配置、安装、维修、缴费等日常管理工作。协会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办公电话负有管理责任。

第四十条 协会秘书处办公电话只限于公务使用。使用电话时,要提高效率,长话短说,尽量减少通话时间。不得利用办公电话办理私事。不准收听各种信息台、网络信息节目等,未经秘 书长批准不准拨打国际长途。

第四十一条 协会秘书处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重要业务电话均要做好电话记录。凡会员单位、辖内小额贷款公司的电话请示、政策业务咨询,有关岗位工作人员均要按照现行政策法规负责解答,需进一步请示协会领导认定研究后才便于答复的,要做好详细的电话记录。凡上级部门、自治区各主管理部门的通知事项、业务联系和咨询答复等,均要由受话人及时做好电话记录,以备查考。

第六节

对外宣传接待工作管理规定

第四十二条 外单位来人联系工作以及各新闻媒体采访,由办公室事先征得秘书长和会长同意后,遵循协会有关规定做出安排。会员单位来人联系有关具体业务工作,按照业务分工由相关部门接待处理。

第四十三条 上级部门或外单位向协会发出的各种会议通知、邀请函等,统一由办公室报秘书长和会长阅批。未经会长或副会长同意,任何人不得以协会秘书处或秘书处工作人员身份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向新闻媒体和其他单位透露涉及会员单位商业秘密的信息。

第四十四条 协会所有外事接待活动应服从协会秘书处领 导。外事活动应坚持相互尊重的平等立场,既要做到友好热情,又要注意内外有别,保守行业机密。应重礼仪、重实效,不讲排场,不搞铺张。

第四十五条 外事接待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会见、参观、宴会等三种形式,应根据需要安排不同接待形式。各部门在外事活动中,应本着勤俭办事的原则,外事接待费用一般由协会费用列支,经会长或秘书长审批后,由有关部门负责人统一支取并控制使用。

第四十六条 外事会谈是外事接待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重要会谈应安排记录人员,会谈后应及时整理会谈纪要,交秘书处办公室保管。如会谈中产生新问题、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会长、秘书长汇报。

第四十七条 外事接待须服从协会统一领导,对外表态口径统一。对外承诺事项均应事先经协会领导批准或授权。个人不得擅自代表协会对外表态和对外联系。参加外事活动的人员应着正装,保持整洁,举止文明。尊重来宾国家的宗教和风俗习惯。

第七节

保密工作制度

第四十八条 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应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会员单位商业秘密。协会对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和检查,落实各项保密措施,使全体工作人员知悉各项保密制度和有关保密事项。

第四十九条 凡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属于国家秘密。协会有关责任人应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简报、资料、稿件、会议记录等按照有关保密规定确定密级及保密期限,并按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保密期限自制发之日起算。

第五十条 协会保密工作接受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十一条 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以下简称密件)的制作、收发、传递、复制、保存和销毁,有关工作人员都要严格保密,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协会领导参加有关会议领取的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一律由协会秘书处办公室登记造册后统一保管。

第五十二条 协会各部门及个人工作中涉及的统计数据应严 17 格按要求保守国家秘密和相关商业秘密。未经授权,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泄露会员单位统计数据及客户统计信息。

第五十三条 秘书处工作人员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防止外国情报人员刺探、套取我国家机密。应严格遵守外事保密纪律,不得向外国团组和人士透露国家秘密事项。陪同外宾参观、游览、参加宴会等,不得携带国家秘密文件、资料。

第五十四条 协会每年进行一次保密检查,重点检查保密环境、文件保管情况、保密规章制度等。

第三章 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监督

第五十五条 协会秘书处要定期不定期对秘书处内设各职能部门、各岗位及盟市分会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检查。

第五十六条 内控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现行政策法规执行情况;

(二)协会各部门各岗位履行工作职责情况;

(三)公文及运行管理情况;

(四)各类印章管理和使用情况;

(五)各种档案管理情况;

(六)办公电话使用管理规定执行情况;

(七)对外宣传接待工作管理规定执行情况;

(八)保密工作制度执行情况;

(九)其它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第五十七条 内控检查人员应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秉公办事,客观公正的对各部门、各岗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并将经被查部门有关人员确认的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协会领导。

第五十八条 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情节比较严重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并报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

第五十九条 协会秘书处各职能部门及盟市分会均应积极配合内控度检查人员的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材料,不得隐瞒歪曲事实,不得防碍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权提出不同看法,并将有关说明和证明材料提交检查人员参考,也可向协会领导反映意见。

第四章 附 则

第六十条 本制度由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秘书处负责解释。第六十一条 本制度自2009年 月 日起执行。

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协会会议制度

为实现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协会机关办公程序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根据《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章程》等规定,结合协会机关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秘书处负责协会和秘书处各类会议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协会召开的会议主要有:会员大会、会长办公会议、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长办公会议、秘书处全体人员会议、协会专业工作会议、专题座谈会等。

第二条 会员大会:会员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内蒙古金融办审查并经内蒙古民政厅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会员大会主要研究协会《章程》第十四条规定的事项。

会员大会需有三分之二以上会员参加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具有重大影响的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特殊情况下,会员大会可采取通讯方式对议案进行表决。

第三条 会长办公会议:会长办公会议由会长召集主持,视情况决定召开,参加人员为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其他有关人员。会长办公会议主要内容为研究决定召开重要会议、重大事项变更、调整协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工作计划;研究决定人事、外事等工作事项;研究部署其他重要事项。

第四条 理事会: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根据会长、秘书长或三分之二以上的理事提议,可以召开临时理事会。理事会主要研究协会《章程》第十八条规定的事项。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五条 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常务理事会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需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成员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六条 秘书长办公会议: 秘书长办公会议由秘书长召集主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参加人员为秘书长、副秘书长其他有关人员。主要内容为研究协会确定的工作目标的具体实施措施,制定工作计划;传达文件和领导重要讲话精神;适时修订协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各类重要会议进行部署,听取有关部门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秘书处工作。

第七条 秘书处全体人员例会:秘书处全体人员例会由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召集主持,于每月第一周周一召开。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组织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主要内容为贯彻、学习上级重要文件、传达领导指示或会议精神;进行政治思想、政策时事等宣传教育;通报协会理事会、秘书处决定的重要事项;讨论研究秘书处工作和各项规章制度;总结研究部署秘书处日常工作。

第八条 上述各类会议均由秘书处统一组织安排。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由协会秘书处办公室负责督办。会议基本程序是:

(一)会议召开前,秘书处根据确定的会议议题,制定会议计 划,准备有关会议材料,明确参加人员,确定会议时间和地点,制发会议预算和会议通知。

(二)会议召开时,秘书处按照有关工作规则和议事程序组织会议;并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按进行归档。

(三)会议结束后,秘书处负责整理会议决议、会议纪要并制发公文,负责议定事项的督办、检查和落实。

第九条 协会专业工作会议和专题座谈会:协会专业工作会议和专题座谈会,一般由相关职能部门承办。秘书长、分管副秘书长及秘书处有关工作人员参加;确有必要时,可请会长和副会长参加。

各部门组织召开的各种专业工作会议、专题座谈会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明确会议议题,准备会议材料,落实会务安排。并提前半个月提出会议计划(会议名称、内容、时间、地点、会期、人数、经费预算等),报秘书长审定后,由主办部门具体负责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

第十条 协会领导参加的重要公务活动,包括出席有关会议或签字仪式、会见来访客人等,由秘书处负责协调安排。

第十一条 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有关会议、公出等公务 活动,须通过签报形式,事先向秘书长请示;会议及公出活动结束后,应向秘书长报告。必要时由秘书长向会长请示报告。

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协会公文运行管理办法

为加强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公文管理,规范确保公文处理及文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协会机关公文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内控制度》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协会的公文是指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颁布规章制度,指导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情况、制定计划、交流总结工作经验的公务文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公文处理,是指包括公文拟制、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三条 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它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四条 秘书处办公室负责协会公文的归口管理。

第一节 协会公文常用种类

第五条 协会公文分以下八种:

(一)决定:指会员大会、理事会、秘书长会议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决策的文件。

(二)公告:用于向内蒙古范围内外宣布的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三)通知:指转发上级主管部门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发布行业公约、规则和规章制度;部署工作,要求会员单位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

(四)通报:“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告知情况。

(五)报告、请示:“报告”适用于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回复上级单位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

(六)批复:适用于答复请示事项。

(七)函: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构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平级主管部门请示批准事项、报告情况、报送材料和办理报备事宜和答复审批事宜;也适用于请会员单位协助工作。

(八)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二节 协会公文类别

第六条 协会的公文类别主要包括:

(一)协会发文

1、协会正式发文:主要用于向内蒙古金融办和自治区各有关部委、主管部门请示、报告工作;向各会员单位印发决定、规章、制度、办法等重要文件。其文种为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意见等。

2、协会发函:主要用于与各会员单位等平行单位以及不相隶属单位商洽、沟通有关事项。

3、会议纪要:主要用于记载会长办公会议、秘书长办公会议等会议的议定事项或决议。

(二)秘书处发文

1、协会秘书处正式发文:是协会发文的补充形式。主要用于对内蒙古金融办交办事项的回复;转发不相隶属机构的文件及协会各专业工作会议纪要、领导讲话(摘要)、工作要点;与自治区有关政府部门、各会员单位商洽工作、批复问题、协会内部需要以公文形式协调处理的事项等。主要文种为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

2、秘书处发函:主要用于与各会员单位等平行单位以及不相隶属单位商洽、沟通有关事项或回复意见,答复有关建议等。

第三节 公文格式

第七条 协会公文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注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内部发送、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

第八条 密级划分。公文的秘密等级分为三级:绝密、机密、秘密。对涉及保密事项的公文,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秘密范围和管理规定》,确定秘级和保密期限,并标注在稿头纸的右上角,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第九条 紧急程度。对涉及紧急事宜的公文,应根据公文送达的时间要求在稿头纸的右上角标注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两级。公文紧急程度确定由主办部门提出意见,由综合部确认。

第十条 发文机关标识。标明公文制发机关的字样,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第十一条 发文字号。发文字号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协会发文、协会秘书处发文由办公室统一编号,协会秘书处发文编号样式自行编号。上行文应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其中“请示”应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第十二条 标题。公文标题由相关介词(如“关于”、“对”)、内容摘要和文种词构成。公文标题应准确、简练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正确规范公文种类,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但标题中的法规、规章名称要加书名号。

第十三条 阅知范围。阅知范围包括主送机关、抄送机关和内部发送单位。

1、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对象,即需按照公文内容答复事项、办理工作的单位。

2、抄送机关是除主送机关外需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它单位或主送机关的相关领导或管理机关。

3、公文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或抄送机关时,主送机关或抄送机关应按照级别高低或与公文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顺序排列。

4、内部发送单位为公文制发机关内部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单位。

5、公文阅知单位的名称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第十四条 附件。公文的附件是随公文正文发出的文字材料及表格。公文如有附件,应依次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第十五条 印章。公文除“会议纪要”以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公文印章应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年、月、日中的4-7个字,盖出的印章要端正、清晰。

第十六条 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日期为准。

第十七条 主题词。主题词是用于文献的分类和检索的标识符号。公文主题词由表现公文内容归属、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和表现公文形式特点的词或词组构成。标引公文主题词要按照“先内容后形式”的顺序排列词目。由类别词、内容词、文种词、归属词组成。每一公文标引主题词的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词或词组。其中只有一个文种词,一个归属词。平行文或下行文归属词可以省略,简报、信息等文献资料没有文种词。第十八条 公文中各组成部分的标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文格式》执行。公文用纸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197mm),左侧装订,张贴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节 公文办理和运行程序

第十九条 协会的公文办理流程分为收文、发文和归档三部分。其中收文过程一般分为签收、登记、审核、分办、承办、传递、催办和传阅等程序;发文过程包括拟稿、核稿、会签、签发、校对、用印、封发等环节。

第二十条 收文办理和运行程序

协会秘书处各部门凡是收到的各级、各类文件和电报、传真(包括个会员单位报送的正式文件和各类举报信件)等所有收文工作,均由协会秘书处办公室进行收文办理。

(一)签收。签收公文时应当逐件核对公文的名称、号码、件数、附件等。如有不符,要及时向发文机关查询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急件应注明签收的具体时间。

(二)登记。公文办理过程中就公文的特征和办理情况进行记载。对于主管部门、相关部委的批示件,各会员单位抄送协会 30 的机密级以上文件都应登记。登记时间应将公文标题、密级、发文字号、发文机关、主送机关、份数、收发文日期及办理情况逐项填写清楚。

(三)审核。收到需要办理的公文,办公室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应由本单位办理;是否适合行文规则;涉及其他部门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

(四)分办。综合部根据公文种类和内容,结合协会各部门分工,对公文提出初步分办意见。

1、主管部门的正式文件、批示件,加“文件处理单”,办公室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提出初步意见,报协会秘书长阅批,有批示后,按批示办理。各会员单位请求协会答复、商谈工作的公文,加“文件处理单”,办公室提请秘书长提出意见,然后进入公文审核和签批程序;特殊情况可先报协会秘书长批示。

2、各会员单位主送给协会的报告,由办公室加注处理意见后,分送协会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协会领导有批示后,按批示办理。

3、相关部委和各会员单位抄送协会的文件,送协会领导参

阅。

4、简报、参阅资料、信息材料和情况反映等,呈送秘书长阅示后,按其内容分送相关部门参阅。

(五)承办

1、承办部门收到交办的公文后,应当及时按“文件处理单”的要求办理,并将办理过程、时间等填写在“文件处理单”上,不得延误、推诿。办结后要妥善保管好原件,以备存档。

2、特急件按要求时限办理;急件应在3个工作日内办完;一般件应在5—7个工作日内办完。办理难度大和涉及几个单位的,应积极主动,尽早完成;确有困难的,应当及时予以说明。

3、各会员单位口头或电话向协会相关部门商洽工作的事项,属主管部门职责范围可以答复的事项,承办部门可直接答复各会员单位。凡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办理。凡以协会名义答复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提出意见并代拟文稿,送秘书长审阅,视情况履行请示或审批手续。

4、承办部门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或者不适宜由本部门办理的公文,应由本部门负责人及时签注意见,退回办公室。

5、承办部门的办理意见首页,统一用“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

文头纸,减少“白头文”现象。

(六)传递

1、办公室对公文提出初步分办意见后,分送协会领导或相关部门(登记收文簿)。

2、承办部门将呈报协会领导的“签报”送办公室,办公室登记编号后送协会领导,再根据协会领导或秘书长的批示(办公室要登录领导批示)分送相关部门。

3、公文传递过程中均应履行登记、签字手续。

(七)催办。办公室对公文的承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重要的批办件和要求限时办结的急件,要及时了解情况,适时催办。

(八)传阅。办公室根据领导批示、部门分工和公文内容,将公文送有关部门阅知。办理公文的传阅,应限定传阅时间,随时掌握去向,避免漏传、误传和延误。

第二十一条 发文处理和运行程序

(一)拟稿。公文的草拟一般由协会领导、秘书长批示意见后,由办公室交主办部门负责执笔处理公文事办公室核稿、核批手续。

拟写公文应做到情况准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通顺、33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拟写公文中的人名、地名、数字要准确、规范。

要求上级单位批转的公文,应代批转公文的上级单位拟写批转文摘。公文中同一人员、机构、地点的称谓要前后一致,使用简称的,一般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等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公文的日期应当写具体的年、月、日。

公文中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次序为第一层和第三层的序数后有标点,第二层和第四层的序数后没有标点。

拟稿后,公文主办单位应按规定填写发文稿纸。

(二)会签。公文的内容如涉及其它单位的业务,应办理会签。会签单位如对文稿有不同意见应附以说明。经会签单位领导签字或加盖会签单位公章后,会签意见方具有效力。

(三)核稿。以协会名义的发文,由秘书处各承办部门交办公室文秘岗进行核稿,修改后再交综合部负责人审核,需要再进行修改的,由承办人修改后经秘书长核签。要严格遵循“先核稿

后签发”的原则,不得未经核稿而直接报呈会长或秘书长签发。

核稿时,对文稿如有较大的改动,应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如不一致, 由秘书处办公室向秘书长说明。

(四)签发。一般性的公文,由协会秘书长签发。对于涉及协会资产、财务及重大业务管理事项的文件、向金融办提供的文件,以及其它重要的法律合同和经济文件由会长或由会长授权秘书长签发。签批公文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签批人员需注明具体意见并写上姓名和时间。

(五)打印。公文定稿后,主办单位应将公文原稿及发文稿纸和U盘同时送交办公室,由办公室统一安排打印,打印后的原稿和发文稿纸由综合部留存归档。需要复印、装订的,交由办公室文印岗进行,必要时承办人应当予以协助。秘书处各部门需要留存的文件,一律保存正文。

(六)校对。校对一般由承办人员或拟稿人负责,校对时承办人应将原稿或上一次校对稿一并附送有关人员校对或审核。校对应有三校,如发现有关领导修改过的原稿有错误,校对人员无权直接删、改,应及时请示签发领导处理。明显的错字、误字、漏字也应及时询问撰稿人进行修改。

(七)用印。除会议纪要外,对外发出的公文应加盖印章。公文用印只限于主送件和抄送、抄报件。用印由公文承办人负责履行登记和签批手续。

(八)封发。盖印后,公文由主办部门负责封装,并交办公室寄发,急件应及时发出。

协会秘书处及各部对外提供的文件、资料和统计数据,一律由会长或秘书长批准后,由办公室对外提供,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以上文件、资料和统计数据。否则,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其部门和个人负责,并要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二条 文件运转和程序

(一)各部门呈报的请示、报告总结、计划等文件,如需报呈会长或秘书长批示,需送至秘书处办公室登记,送秘书长或副秘书长批阅报会长批示后,由秘书处办公室登记,再传给呈文部门。

(二)有关国家宏观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或涉及全局性的文件,秘书处办公室要在收到文件的当天送秘书长阅批;秘书长在文件处理单上批注转呈会长阅批,秘书处办公室即派专人报送会长阅批。

(三)对于涉及协会具体业务又急需批办的文件,由秘书处办公室负责人在文件处理单上批注呈秘书长阅示即送秘书长;秘书长向有关承办部门批办后,再由承办部门报送会长传阅。

(四)协会秘书处及各部门的接收传真一律由秘书处固定传真电话接收,由办公室专人负责登记并传送。

第五节 公文的归档

第二十三条 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及时整理立卷、归档。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第二十四条 公文原件由拟文部门整理立卷并确定保管期限、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办公室移交。

第二十五条 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整理立卷、归档,其他机关保存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公文副本。

第二十六条 协会工作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将本人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第二十七条 拟制、修改和签批公文,书写及所用纸张和字迹材料必须符合存档要求。

第六节

公文的管理

第二十八条 公文应由办公室统一收发、审核、用印、归档和销毁。

第二十九条 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主管部门印发的公文,除绝密级和注明不准翻印的以外,经领导批准,可以翻印。翻印时,应当注明翻印机关、日期、份数和印发范围。

第三十条 公开发布协会公文,必须经协会领导批准。经批准公布的协会公文,与协会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一条 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应当定期清理、收回和销毁。销毁秘密公文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应到指定场所由二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其中,销毁绝密公文(含密码电报)应当进行登记。

第三十二条 协会各部门和所有工作人员,一定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起草、处理公文,凡是能重复使用的纸张、物品一定要使其物尽其用。

第七节

协会大事记

第三十三条 大事记是以时间为线索记载协会发生的重大事

件(事实)的书面材料。

第三十四条 大事记主要内容包括:协会主要工作、重要会议、领导活动、组织沿革、表彰记录及人员培训情况等。

第三十五条 协会秘书处办公室负责大事记的编写工作。第三十六条 大事记由协会各部门提供素材、资料和信息,综合部拟稿,各部门负责人会签意见,经秘书长核稿后送会长审批。

第三十七条 大事记的发送:协会以正式发文形式报主管部门及会员单位。

第三十八条 大事记的归档按照本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节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协会秘书处负责解释、修改。第四十条 本制度自协会秘书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并向理事会备案。

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协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协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三条 协会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财务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的财务活动。

第五条 协会的财务活动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在会长的领导下,由秘书长负责组织实施,由秘书处统一管理。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六条 预算是指协会根据工作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协会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七条 协会实行收支预算、定项补助、结余留用的预算管 40 理制度。定项补助标准根据协会工作任务、发展计划,协会经费状况以及各会员单位实际情况确定。

第八条 协会应根据预算期业务发展需要制订工作计划及活动安排,并参照上期预算执行情况编制支出预算;根据支出预算编制相应的收入预算,保证预算收支平衡,不得出现赤字预算。

第九条 协会根据工作计划,提出财务预算方案,经理事会审议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 协会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重大变更事项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总支出变动比例在20%以上的视为具有较大影响),协会可以调整预算方案,并报请理事会批准;收入部分需要调减的,由协会自行调整并报理事会备案。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第三章 收入管理

第十一条 收入是指协会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十二条 协会收入包括:

(一)会费收入,即每年缴纳的会费。协会按照各会员单位注册资本确定会费。

(二)补助收入,包括协会从上级单位及各会员单位取得的定项补助。

41(三)其他收入,包括接受捐赠和资助;法定范围内的经营、咨询服务收入;利息等其他正当收入。

第十三条 协会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十四条 支出是指协会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十五条 协会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并按照理事会审议通过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列支。

第十六条 协会费用支出实行会长领导下 “一支笔”审批制度。协会内部的财务管理要有合理的岗位分工,分别配置会计和出纳人员。对预算内的一般支出,即协会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业务活动费、管理费用、筹资费和其他费用等,在履行必要的审核报支手续后,由有权审批人签批后报秘书处列支。单笔业务发生金额在10万元以上、未在预算中列明的或虽已列明但实际单项费用支出超过预算比例在20%以上,应报请理事会批准后由财务部门支出。协会批量购买大宗办公用品应进行招标采购。品种较多不便于招标的,可采取询价方式按审批权限审批后进行采购。

第十七条 协会在开展非独立核算各项活动中,应当遵循以

支定收的原则,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数,不能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确定支出后向活动参与单位收取费用。

第十八条 协会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和验收。

第十九条 协会可以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它活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

第五章 结余及分配

第二十条 结余是指协会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第二十一条 协会的结余除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结转下一继续使用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单位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 专用基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专用基金是指协会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第二十三条 协会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主要包括:

43(一)职工福利基金,即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的资金。

(二)其他基金,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按比例提取设置的专用资金。

第二十四条 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秘书处研究后报理事会批准。

第七章 资产管理

第二十五条 资产是指协会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相关权利。

第二十六条 协会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第二十七条 协会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和存货等。存货是指协会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的活动中所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低值易耗品等。协会建立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存货进行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存货盘盈、盘亏应当及时调账。

第二十八条 协会固定资产是指设备单位价值较高,预计使用年限在二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二年以上的大

批同类物质,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分为运输设备、办公设备、其他等。

第二十九条 协会的无形资产是指协会会徽等知识产权和在开展其他业务活动中形成的专有技术、著作权和专利权等。

第三十条 协会固定资产无论取得渠道如何,全部实行台帐管理,并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一般经会长(副会长或秘书长)批准后核销。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当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报理事会审议批准。

第八章 负债管理

第三十一条 负债是指协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第三十二条 协会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款项、暂存款项、应缴款项等。应缴款项包括协会应当上缴的应缴税金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第三十三条 协会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别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第九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三十四条 财务报告是反映协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第三十五条 协会每个预算期结束后向业务主管单位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协会报送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

第十章 清算

第三十六条 协会终止时,应当进行清算。

第三十七条 协会清算时,须在自治区金融办及相关部门监督下,对单位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做好协会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八条 协会自行清理后进行审计,清算剩余资产在自治区金融办和民政厅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协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十一章 财务人员职责

第三十九条 协会财务人员从事财务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上级主管单位和协会相关制度的规定和职业操守。

第四十条 协会财务人员职业操守是:遵纪守法,认真负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四十一条

具体职责:

46(一)具体拟定协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二)具体负责收支预算的编制、执行、检查和分析。(三)正确核算、如实反映协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监督财务收支,依法计算缴纳国家税收并向有关部门报送财务报告。

(四)负责建立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向会长、监事长以及会员大会报告财务收支执行情况。

(五)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说明。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经第一届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后实施。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协会理事会。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的修改,须经理事会审议通过,报会员大会审议决定。

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会费缴纳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费收取、缴纳,保证协会工作职责的正常履行,根据国家有

关法律、法规和《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章程》、《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协会会员按缴纳会费。

第三条

会员每年按下列标准缴纳会费:

1、会员按本公司注册资本的万分之一缴纳年费;

2、最低额度为3000元/年,最高额度为 万元/年;

3、协会可依据行业发展情况,对会费标准进行调整,新标准经会员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第四条

协会会员应当于每年3月31日以前向协会缴纳会费。

第五条

协会会员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按时足额缴纳会费。

第六条

本办法自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会员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实施。

第七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于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理事会。

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秘书处差旅费报销规定

根据《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比照国家机关及自治区其他金融类行业协会的差旅费管理办法,特制定协会秘书处差旅费管理规定。

第一条 交通费和住宿费开支报销标准。

(一)会长(专职副会长、副会长、监事长)赴境内外出差,飞机可乘坐头等舱,轮船头等舱或火车软卧,住宿费用实报实销。

(二)秘书长、副秘书长赴境内、外出差,飞机可乘坐公务舱,轮船二等舱或火车普通硬卧;但是,秘书长、副秘书长在境内出差并且路程较短的,要乘坐火车;境内住宿,上限标准为四星级宾馆;境外出差一般住宿上限标准为每人每天240美元;境内出差,区外一般为每人每天300元,区内一般为240元。

(三)其他工作人员赴境外出差,飞机可乘坐经济舱、轮船三等舱或火车硬卧,在境内出差,一律乘坐火车,特殊情况经秘书长批准,可以乘坐飞机;境外出差一般住宿上限标准为每人每天150美元;境内住宿,区外一般为每人每天240元,区内一般为200元。

第二条 出租车费的规定。秘书处工作人员出差赴离机场、车站、码头或在出差地履行公务可以乘坐出租汽车(长途除外),其费用凭发票报销。

第三条 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一)境内出差,会长(专职副会长、副会长、监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在区外每人每天补助40元,区内每人每天补助25元;其他工作人员在区外每人每天补助40元,区内每人每天补助25元。

(二)境外出差的伙食补贴按照《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财行〔2001〕73号)执行。

(三)按照以上标准领取伙食补助后,不再报销餐费。确因业务需要,经秘书长批准后方可报销。

第四条 出差、省亲和工作调动相关的费用报销按照财政部

第四篇:浅析农村小额信贷

浅析中部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摘要】小额信贷作为特定区域内面向融资弱势群体的一种小额信贷形式,是一项重要的扶贫措施。其从起源到现在虽然只经过了短短40多年的发展,却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地区融资难题,极大地促进了“三农”经济发展,为农民自己创业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已成为现阶段农村主要的金融需求之一。本文通过对中部地区一些省份现阶段小额信贷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了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提出了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中部地区 小额信贷 发展

各省份小额信贷发展状况

(一)湖北省

——以湖北宜城市粮油协会联保贷款为例

宜城市地处江汉中游,盛产粮棉油,有“吨粮田县市”之称。该市粮油市场广阔,粮食生产、购销、加工、储蓄等行业发展迅速,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00年成立了宜城市粮油协会。粮油协会会员大部分为固定资产十几万的种田大户、养殖户和经销户,由于这些行业投入成本大,生产周期长,风险难控以及自身存在弱者性,而金融部门评审面广,要求高等原因,融资难已经成为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007年,银监部门、人民银行、信用联社和宜城市粮油协会一起研究确定了粮油行业协会会员联合担保贷款的信贷模式,为粮油经济的快速发展扫除了最大障碍。粮油行业协会联保模式主要是由粮油行业协会会员组成联合担保贷款小组, 共同出资设立风险担保金, 并相互承担连带责任。会员按照联保小组授信总额的25% 缴存保证金, 由协会收取后存入保证金专户, 然后会员即可获得贷款。该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较强, 同时实行连带担保补偿和保证金补偿。若借款会员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 则从保证金账户直接扣收, 保证金余额不足部分, 由协会补齐。该模式实行商业保险补偿。协会为借款会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财产保险, 并指定贷款组织为第一受益人。同时实行捐赠补偿。借款会员在遭遇不可抗拒风险损失时,由协会组织其他联保会员对其进行捐赠, 捐赠款项主要用于偿还贷款。

目前,虽然粮油行业协会联保模式经营情况良好,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得不让人深思。首先,粮油行业协会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缴纳的保证金,这些保证金毕竟数额有限,如果存在几个会员同时提取较大数额贷款,并且还款周期较长,那么后来借款的会员资金来源就得不到保证。其次,粮油行业协会联保模式只能帮助其会员解决融资难题,难以惠及真正贫困而又需要资金创业致富的农民,体现不了小额信贷对弱势群体的扶贫作用。所以,只适合经济发展有较高水平的地方发展,推广面较为狭隘。

(二)湖南省

——以湖南湘潭联户担保为例

湖南省湘潭县盛产粮食,乡人有种粮、养猪的传统。在粮价特别是饲料粮上好原料——早稻谷价格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饲养生猪转化,农民才能从“种田80亩,难以养家糊口”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饲养生猪,需要建设猪圈、购置简单饲料加工设备,每饲养一头猪,还需要700-800元周转资金,而农民宅基地属于集体土地,房屋无法抵押,至于存单抵押,更是不可能。

为解决当地村民对资金的需求,2001年湘潭农信社迈出了农村小额信贷探索的第一步,通过资信评定确定了不同档次的无担保抵押贷款。贷款的基本程序是农户提出申请,再由村两委、信用联社联络员、信贷员共同作出信用评估,授予贷款证,然后才能从信用社拿到钱。并且农信社不同于传统银行“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传统工作模式,存贷款业务一切以农事周期为核心,不同产业、不同贷款对象不同对待。经过逐步发展完善,农信社又探索出了农村联户担保贷款机制:三户以上农民自由组合,成立“联保贷款小组”,联保户推选的小组组长牵头,可共同申请每户最高上限为5万元的相互担保贷款。3户农民结成的“贷款担保圈”产生的信用,可以获得总额15万元的小额贷款。

经过此种创新湘潭县农信社在青竹村去年就投放400多万元贷款,去年全县这种贷款余额已经达到1.3亿元,依靠联户担保贷款很多农户都完成了脱贫致富的蜕变,联户担保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

(三)山西省

——以山西临县扶贫基金会模式和山西平遥县小额信贷公司为例

1、山西临县扶贫基金会模式

山西临县扶贫基金会由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于1993年在山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创立。该基金会的小额信贷是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形式以家庭为单位,每户最高只能贷五千,每笔贷款一般在几百元至一千元之间,最多不超过五千元,借款期限一般在6个月至1年,最长不超过2年。贷款利率根据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由茅于轼先生和各基金会会计协商决定上下浮动。基金会贷款采取家庭成员联合签字,共同贷款的方法来保证贷款的安全,一般要求夫妻双方同时在场共同签字,达不到夫妻双方签字要求的借款户,也可以由父母或兄妹联合签字,不需要他人担保或其他财产担保。贷款回收一般式贷款到期时,由基金会管理小组提前一周通知,一次性办理借款回收业务;不能一次性还清可分次还款,但不得超过两次。

2、山西省平遥县小额信贷公司模式

山西省平遥县素有经商传统,是历史上晋商崛起的摇篮。当地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铸造业在省内外都占有重要地位,加上平遥农民创业热情高涨,产生了强劲的信贷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2005年山西省平遥县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启动的第一批小额信贷试点活动,成立了全国首家小额信贷公司——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

截至2008年底,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累计为2890户农户提供了16867,75万元贷款,本金和利息回收率在99%以上,公司整体运营良好。该公司成功最主要是借鉴国外小额贷款经验,探索本公司小额信贷发展的独特模式。在其发展模式中,坚持贷前调查,公司要求信贷员上门进行一对一服务;如果一个村子贷款农户较多,公司到村里办理手续,尽量方便村民。调查内容包括申请者资金及其来源、固定资产、负债、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个人品行和个人健康等多种因素,而不是简单的要求担保抵押。这样,贷款风险充分化解于放贷之前,并且确定了农民与公司的贷款关系,有利于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四)河南省

——以河南省虞城县政担企银模式为例

河南省虞城县结合本地情况开展“政担企银”融资担保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政府注资成立担保公司+企业入股担保公司+股东企业内部联保+金融机构授信放贷的新型担保信贷模式。该模式很好的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不足的问题。该模式的特点:一是担保公司有政府作为依托,金融机构认同程度较高,银企合作意愿较强;二是企业入股,有利于担保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商业化经营;三是公司不以赢利为目的,互助担保费用较少,企业融资成本低;四是贷款企业均为公司股东,可以促使企业审慎使用信贷资金,提高经营效益;五是担保公司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承担着资金再分配作用,有助于强化担保公司的监督管理职能和企业之间的互助联保意思。同时,贷款拉开梯次,企业还款时间具有明显间隔,减少企业还款压力,有助防范信贷风险。具体做法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民事行为能力的经营企业,经营稳定,有较好信誉,缴纳一定的资本金后即可申请成为公司股东。股东取得贷款必须有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担保基金由担保公司统一存入贷款金融机构。基金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府注资,一部分是企业入股。在自愿、互惠、互利、诚信的基础上3-5个公司股东又组成若干联保小组,互助担保小组按区域行业设置,金融机构按照各自的行业管理规定和企业资信状况,确定不同授信额度。

存在的共同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小额信贷农村政策性扶持制度较少,有效监管不力

小额信贷额小面广、管理成本高、收益低,决定了农村贷款必须具有一定的政策性质。但由于目前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以及农村政策性金融财政补偿机制等政策性扶持和保障制度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额信贷的发展;而且目前我国对小额信贷业务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措施,多头管理,层级不明

(二)资金来源没有保障,无法满足农民对资金的强烈需求

根据国家关于小额信贷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小额信贷机构仍属于非政府的金融机构,无法取得合法地位,也就是只贷不存,不能吸收民间储蓄来扩展自己的业务,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小额信贷资金来源不足。目前,小额信贷机构资金主要来源于捐赠、股东注册资本和不超过2个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并且融资不超过总资产的50%等,这些都限制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致使其无法满足农村农民日益增长的对资金的需求。

(三)管理水平与人员素质较低,贷款风险系数大

虽然小额信贷机构在很多地方已得到良好发展,但由于仍处于试点阶段,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依然普遍缺乏风险管理人才,无法很好的把握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变化;而又由于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为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很多农民自身素质不高,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不强,即使自身不需要资金也盲目积极争取贷款或者盲目虚构贷款用途骗取贷款改作他用;并且,农业、养殖业等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自身的弱质性,受自然灾害及生产环境影响较大,生产周期长,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所以自然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等较大,风险难控。

(四)信用环境欠佳,影响农村小额信贷发展

遵纪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对于小额信贷,信用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整个社会信用环境体系不健全,违约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借贷者不守信用,欠款不还甚至逃脱债务,增大小额信贷公司经营风险;还有一些实行联保制度的小额信贷模式,也有由于农户之间相互存在不信任原因而无法连结以来共同担保责任共同创业致富;一些小额信贷公司更是因为信用担保因素无法及时为农户提供急需资金。信用已成为了影响小额信贷甚至整个农村金融发展的最大障碍,建立健全信用环境体系,对于建设农村经济对于和谐社会发展已是刻不容缓的必要之举。

(五)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农村小额信贷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虽然我国早已经过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的一系列改革,但是公司内部管理授权、职责划分、激励约束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小额信贷机构尚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国外的成功经验

(一)孟加拉高利率盈利模式

小额信贷的扶贫性质和商业化经营并不矛盾冲突。小额信贷机构实行较高的利率水平是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对于小额信贷机构而言,要覆盖其操作运行成本以及填补部分不良资产必须实行较高的利率水平;其次,从农户的角度看,农户无法得到低利率的贷款,只有较高利率才能使贷款真正到达比较贫困的农户手里,而且小额信贷机构的利率虽说较高但毕竟比高利贷低,更加有利于农民扩大生产,自主创业。就有关资料显示,孟加拉银行的贷款利息也要高于商业银行利率。其中,各营业所的资金是从总部借的,住房贷款一般是以4%的年利率借的,而以10%的利率发放给会员;创收性的贷款一般以12%年利率借得,而以20%的利率发放给会员。贷款期限一般是1年,每周必须还2%,年底连利息一并还清,来一年再借。由于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有更高的风险,因此,贷款的利息要高于商业银行利率。而且,乡村银行目前的股份中92%是由借款人持有,政府只持有8%的股份.乡村银行从商业资源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可借贷资金,对低成本资金的依赖也逐渐降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乡村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模式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模式主要是建立了完善的信贷体系。其在总行下设立省级办事处,并设乡村信贷业务部,负责整个小额信贷业务系统的监管、制定系统的政策和业务管理制度、协调该系统与其他银行相关部门的关系,构成较为完善的信贷体系。整个业务的开展是通过下设的320个分支支行、3600个乡村信贷业务部和400多家村级服务站构成的小额信贷体系来完成的,业务直接覆盖广大乡村,完善的信贷体系为农村小额信贷的成功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三)赞比亚银保联合模式

赞比亚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与保险机构联合创新出一些适合小农户的金融产品,如“Zyonse金融产品组合”,该产品由商业银行提供信贷融资,由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包括财产保险、生产信贷和抵押担保。农户要获得银行贷款只需存入一些款项作为保险金,并以他们的生产地库存收据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小额贷款得到了保险公司的担保,提高了银行对农户的贷款发放率,既支持了农业生产又分散了信贷风险,促进了小额信贷的发展。

启示与个人建议

(一)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大力支持小额信贷发展

小额信贷作为支持贫困乡村地区发展的有益探索,在中国起步发展时间还短,经验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应与时俱进,出台相关支持且与小额信贷相匹配发展的法律法规,并逐步承认小额信贷农村金融的合法地位,大力支持小额信贷发展,并进行引导和规范,整顿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三农”经济发展创造一片天地。

(二)创新小额信贷经营方式,开辟资金多方面来源

在吸纳各方捐赠,个人注资,金融机构入股,政府补贴的同时,积极支持私人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农信社甚至小额信贷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投放农村资金互助组和农业保险机构,放宽最低比例。在资金能够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开辟资金来源多元化,为小额信贷的发展注入“血液”。

(三)全面提高小额信贷组织主体和借款农户素质

国际上不少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都有专门的资金用于培养把握市场和技术的人才,而在我国许多小额信贷机构为融入当地农村和更好的获取借贷人信息,一般采用当地村民干部作为信贷员人选,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小额信贷业务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员的个人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而村民信贷员明显比较不和这一条件;同时,农户作为借款人也需要了解新技术,学会如何应对市场不断调整自己的种植和养殖规模及生产方式,所以全面提高小额信贷双方素质,加强对二者的培训有其必要意义。

(四)探索新模式,分化小额信贷经营风险

根据赞比亚银保联合模式,从目前小额信贷的发展走势来看,化解小额信贷风险“小额信贷机构+保险公司”发掘农业信贷保险是其必然趋势。小额信贷机构可以和农户协商,由农户出资或者二者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购买商业农业保险,并确定小额信贷机构为第一收益人,这样可以在遇到自然灾害和人为造成贷款逾期不还或无力偿还时把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更加有利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减轻农户负担;开创分期还款,减小农户一次性还款压力。由于存在生产周期和还款期限不一致问题,很多农户所借贷款并不能用其本身项目收益偿还,容易造成风险违约。开创分期,分季还款方式,既能够帮助农户强化贷款早还的观念,也能够缓解农户一次结清的压力,防范小额信贷经营风险。

(五)建立农村信用体制,强化借贷者信用意识

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信用体系是各种借贷行为得以持续的根本,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加深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有利与双方合作共赢,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既要制定维护社会信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范信用评级,也要宣扬模范信用形象,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湖北宜城粮油协会联保贷款破解农产品销售融资难题——杨希伟 郝同前 新华网(2)湖南省湘潭县信用联社“联户担保”解农民贷款难——黄明智 金融时报(3)民办小额信贷组织的运作与启示——武洪波

(4)山西省平遥县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汪文 马小林 刘波 农民日报(5)从国外经验浅析河南农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调整对策——刘晓光(6)中国农村小额贷款组织发展对策研究——高 雷 吴 茜(7)浅析小额信贷的制度环境——刘美

(8)农村金融创新中两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及问题探讨——伊海燕

第五篇:农村小额信贷的重要性

一、我国推广小额信贷制度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我国当前农业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

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

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式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为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特定发展阶段上的金融制度,这种制度不仅仅是一种金融服务产品,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途径。各发展中国家在小额信贷的实践上形成了多种具体的模式,各种模式的基本出发点都是向中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特别是提供信贷服务,并且有效地控制风险。根据我国农村特点将小额贷款制度引进农村金融市场,将有利于弥补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缺口和需求,同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巨大的潜在推动力。

(二)小额贷款制度的推广对于我国农村发展的意义

1、壮大农村信贷规模,优化农村信贷体系结构,搞活农村经济

小额信贷的引入将为低收农村中的入借贷群体和乡镇企业提供资金来源,扩大可借贷资金规模的同时有效抑制住借贷风险。另一方面,矫正了长久存在的不平衡借贷结构,调动各个群体的参与积极性,活跃整个农村经济。

2、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户信贷投入的增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率, 从根本上增加了农户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又直接影响农户消费水平和消费意愿。同时, 小额信贷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民生活质量指标人均纯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恩格尔系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小额信贷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作用。从这些因素中都可以看出发展小额信贷,扩大其在我国农村中的规模的巨大影响力。

缺乏发展小额信贷组织的政策环境(法律地位)

难以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利率、资金来源)

小额信贷组织不能向公众吸收储蓄存款,没有正常筹资渠道(资金来源)

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固定成本高,需大规模整合,吸纳专业人员)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建议

(一)完善监管措施

在监管政策和风险控制上,实行非审慎、行业自律为主的监管政策和宽严适度的控制机

制。面对目前小额信贷机构和高层监管部门之间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成本过高的事实,实行在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指导和授权下的非审慎、行业(小额信贷协会)自律为主的监管政策,既有必要也是可行的。

首先,通过对加入协会的小额信贷机构进行准入评估,并定期收集各机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定期向金融监管部门报告,这样可以解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小额信贷协会可以就小额信贷发展的政策问题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积极协调,寻求政策、法律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小额信贷的发展争取较好的宏观环境。促进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拓展业务品种

(二)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适当放开利率限制

让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赢利,是金融机构愿意扩大并能持续提供小额信贷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银行商业化程度的提高,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如果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项目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补助,那么目前的小额信贷工作就无法持续下去。要使开展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能得到收益,关键是利率的高低。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有额度小、成本高的特点,有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操作成本,不能用一般银行对工商业甚至较大的农业项目的利率水平来套小额信贷的利率。适当放开小额信贷利率限制,寻求农村信用社利益与农民融资“双赢”,是小额信贷项目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金融机构可以在上级监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适当放宽贷款的限制条件。如贷款期限适当放宽,贷款额度适度提高,贷款偿还方式可以多样化。另一方面,小额质押贷款应考虑试点银行定期存单、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保险单质押等信贷业务。

(三)政府财政给予扶持

小额信贷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扶持,对信贷资金不足的农村地区,央行要积极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辖区金融机构重点支持,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

另外,赋予优势项目优先权。加强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和农产品信贷投入,特别是支持高科技农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和创汇农业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如把支持粮、棉、油等基本农作物始终放在突出位置,突破“春贷秋收” 传统模式,按照产业周期、性质和特点,放宽农民小额贷款还贷时间;逐渐增加信贷投量数额,扩大发放范围,放宽贷款额度限制;并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信贷投放渠道,积极支持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市场需要、效益好、销路广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大力推行农户贷款证。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动信贷人员深入农户,调查实际情况,了解农民对贷款的使用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利用信用社广泛的社会联系优势,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和咨询服务,当好农民致富的参谋。加大创新力度,推行农户贷款证,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贷款,使农户贷款证成为农民贷款的绿卡,使信贷人员真正为农民服务,树立其良好形象。

(五)加强对小额信贷的风险防范

在思想上,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培育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相关金融机构应积极投身到诚信的宣传中去,通过各种形式,在社会上营造出“诚信至上”的氛围。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要使农户明确小额信贷的性质和法律责任,使农户在思想上增强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在机制上建立科学规范的还款监测系统,减少不良贷款率,提高贷款的使用效率。主要是加大对农户借款人和贷款人的监督力度,建立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从借出到收回形成一个有效的还款监测系统。一方面,严格农户信用调查,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确保贷出后能及时收回,通过农户贷款知识培训,强化信用意识和贷款使用规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对信贷人员进行监督,一般是对其经手的业务进行审查,规定员工不允许向其亲属或者关系人员贷款,如需贷款必须出具贷款申请书,写明用途,必要时需要员工出具连带责任担保,同时还要防范员工发放贷款考察失误的问题。

农村信贷制度的完善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农村差距大,各地的农村信贷工作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想真正把农村的信贷工作做好,真正地实现金融为“三农”服务,让布点在农村的广大金融机构能够实质性地支持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各个主体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更要从制度上给予政策支持。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状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状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额信贷(合集五篇)

    小额信贷是一种数额较小、以城乡低收入者为服务对象,由各类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实施,主要针对低收入阶层或贫困人口、旨在发挥扶贫功能的金融机构。 2、农村小额信贷的积极作......

    浅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

    浅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 一、农村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始于1993 年,即中国社科院在河北易县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实施的小额信贷扶贫实验。从1994......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农村小额信贷在国际上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开始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取小额信贷这种直接的扶贫方式,对我国的扶贫计划和农村地区的金融发......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滕丹妮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摘 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探索对解决“三农”问题、农村正规金融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小额信贷做了较全面概述,提出了积极发展小额信贷......

    关于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的思考 徐树林 (1.河北大学出版社 河北保定 071002)作者简介:徐树林(1967---)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大学2006级世界经济博士生农村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服务......

    关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思考近年来,农村小额信贷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也逐步实现了拓展,农村小额信贷在缓解“三农”贷款难,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

    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论文摘要:小额信贷在上世纪70年代发端于孟加拉国,它是满足贫困人口信贷需求的一种信贷方式,贷款对象仅限于贫困人口,额度很小,无需抵押通过提供小......

    小额信贷

    贷款对象 1、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持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发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并进行失业登记的失业人员。 2、复员转业退役军人。是指持有军人退出现役的有效证件的城乡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