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时间:2019-05-15 02:1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第一篇: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一、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小额信贷概述..................................................1

(一)小额信贷的起源和发展......................................1(二)小额信贷的概念..............................................2

三、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情况和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2

(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意义............................3

(三)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介绍....................................3

四、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4

(一)小额信贷机构经营管理的问题................................4

(二)缺乏资金来源..............................................4

(三)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问题........................5

五、推进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5

(一)小额信贷机构..............................................5

(二)解决资金问题..............................................5

(三)为小额信贷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6 结束语.............................................................6 参考文献...........................................................7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数量巨大,但是在地域差异明显,发展不平衡。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制约着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长足发展的仍然存在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难问题,成为了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额贷款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更提供充足丰富的理论依据为了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对可持续发展的小额贷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提高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增长。关键字 小额贷款;瓶颈;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近几年,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学生贷款下岗工人的小额贷款等业务,在生活工作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城市和农村就业健康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现有农村金融和小额信贷正规不能足以解决中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必须以改革开放和农村金融市场,商业资本投资的引入,对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发展。这是因为商业资本保持盈利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层面以及业务扩张有足够的动机是为了提高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新途径。促进农村的发展,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国外近年来,中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国家实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不容乐观,消除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几个试点项目都不是万能的。

本课题以小额信贷原则和相关理论问题为指,分析了国内小型贷款的现状,从而促进小额信贷机构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通过探讨小额贷款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更提供充足丰富的理论依据为了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对可持续发展的小额贷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提高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增长。

二、小额信贷概述

(一)小额信贷的起源和发展

197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在一个村对42名最穷的农户进行每人贷款27美元的小额实验,随后逐步建立起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格莱明银行”(简称GB)。目前,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已在许多国家的重视,已成为一个复制国际小额信贷的主要模式。

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村地区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投入大量的补贴资金到农村地区。由于农村金融环境有许多不利因素,而传统的农村金融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自己的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准确理解,这些做法都是不成功的,但有一个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制约。此后,这些国家继续探讨近年来发展的新途径,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为穷人提供社会条件,对低收入的人作为生产经营扩大小额信贷的支持,以提高他们的创业启动资金融通方式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小额信贷机构及从业人员也有了大的提升,如下图所示: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图1-1(二)小额信贷的概念

1.小额信贷的定义

小额信贷是指低收入人群的规定,量小,反贫困和促进发展的信用的基本目的。它通过提高低收入者的经济状况,可以大大增加了社会有效需求作为一个整体,并促进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投资。

2.小额信贷机构的分类

我们的MFI是伴随着小额信贷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93七月,社会的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学习格莱珉小额信贷模式(GB模型),专项贷款和国内扶贫资金的外国机构使用,在河南,河北的试点,山西和其他省份。在国家的小额信贷机构,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小额贷款,为弱势群体的福利也享受外部资金或补贴;福利主义小额贷款,既面向弱势群体,并自筹资金和可持续发展机构本身的追求;小企业贷款,服务组高于前两个但是,传统银行集团不愿意或售后服务困难,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小机构本身和贷款机构。

三、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情况及现状

(一)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小额信贷是在上个世纪末进入我国,作为一个快速的扶贫,特殊信贷业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小额信贷是快速解决贫困,促进就业的最有效途径。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小额信贷的主要目标是小规模的金融服务业务。小额信贷量范围为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无担保贷款的主要特点,按揭贷款人没有任何资产或第三方担保,等,就可以直接获得贷款的贷款人的偿还能力,信用等级评估。随着中国的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扩张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高收入的人使用。由于小额信贷服务对许多小额信贷业务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或公司的繁殖地的发展,相比这些机构,银行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主要开展长期的业务,财务和行政部门的丰度,在密切的业务网络连接和更密集的。

银行在资本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为银行的可持续融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虽然有许多支持优势,银行应该对小额信贷业务的更激烈,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瓶颈,发展速度缓慢。小额信贷是一个低收入城市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方式,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小额信贷机构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如下图所示: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图3-1 小额贷款公司的历史沿革

(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意义

1.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信息交易。在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活动,一些成员的其他成员不能有信息,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存在,使得资源无法达到有效的科学配置,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导致“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小额信贷常常采取无担保无抵押的措施发放贷款,并且还款率非常高,其可行性是由民间信用、社会督促所决定的,通过促进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让信贷机构和信贷需求者双方达到一个信息的均衡状态,实现信息的对称,实现信贷体制的一致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2有助于合约的有效执行

小额信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小的弱势群体的融资贷款的形式。而在我国的现在国情下,小额信贷主要是以人们之前彼此的信赖来维系的,通过人们之间长时间的接触,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这是在社会契约论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信任又可以分为制度信任和人际关系信任,然而制度信任较人际关系信任来说,有着一些难以避免的缺点和漏洞,这就需要人际关系的信任来进行补充。通过两者的有效组合实现合约的有效执行。

3是增加农村资金供给的有效途径

政府的贷款政策,通过积极的宣传,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农民的顾虑,开拓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贷款需求。农户小额贷款的宣传。银行通过传单,介质分布等,向农民宣传,解释一般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区别,让农民了解小额信贷的政策和程序,为农民着想的真实感受的小额信贷。增加贷款的网点。多少贷款网点反映贷款需求的数量,这也反映了发展贷款。我们调查了邮政储蓄银行尚未建立小额抵押贷款,这很容易造成周边村民想获得贷款。

在我们看来,不应该因为需求少不设立网点应增加网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农村小额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因此一个可持续的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能有效增加农村地区的货币供应,客户服务目标。

(三)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介绍

银行,作为盈利机构,在运行时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农村小额信贷的利率低,利润的折扣和其它激励措施使银行贷款甚至不愿意借。政府应该采取一定的政策引导银行扩大小额贷款业务。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其次,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贷款需求,贷款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再次,积极推进小额信贷的政策,改变传统的农民而不是概念的借贷款。而提高农民素质,提高他们的信用等级,让小额贷款成为农民和银行的优惠政策。

在中国,该国人口的一个农民占多数,借鉴国外的经验,小额信贷的实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正确的措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小额贷款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问题是小农户的需求,信用不高,缺乏必要的信托贷款,大银行的利润低风险,推动落实不到位。农村小额信贷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和政策指导,只有在不断的发现问题的实施过程,完善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小额信贷的政策,为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小额信贷政策,农民生活水平的好处是可以改进的,农村经济将是更好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四、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小额信贷机构经营管理的问题

社会和法律地位不明确,公司很难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准入条件,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没有明确的国家或当地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对一些文件,国家银监会的基础工作,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在诸多限制的操作,使小的贷款公司往往失去了机会。

政策的不完善,监管机构应加强。目前,出台政策,审批程序复杂,严格准入条件,同时还有一个多部门的领导和监督,措辞不及时,效率低的现象。日常监督,由一个部门通常负责监管主体不明确,不固定,严重缺乏有效的约束,可以很容易地导致潜在的经营风险,加剧了不稳定,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与交易,流动性,和其他专业和审慎监管不能有效实施。

缺乏专业的管理,需要治理结构有待改善。小额贷款公司是一个新的行业,从业人员不同层次,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小额贷款公司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没有高水平的管理团队,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必然制约企业的发展。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通过变相的方式股份等近亲属的一些重大投资,形成投资主体绝对控制“家族式管理”,缺乏对公司内部有效制衡。

(二)缺乏资金来源

相比国外信用机构和国外小额信贷还可以吸收存款(吸收公众存款的可能,它可能是存款的一员),属于银行的范畴。在中国,只有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是不存在的,和银行基本上是不同的。

第二,中国的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虽然规定不超过50%的资金为银行的股权资本,但银行机构获得融资更加困难,资金来源单一,更多的杠杆率低,和丰富的国外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更高的杠杆。

此外,小额贷款公司的投资基金主要是利润驱动的私募基金,虽然投资到以“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规定,但这不是他们的目的和任务,但很难进入私人资本利润高的金融,只好“曲线救国”。这LED的小额信贷资金严重缺乏。因此,大量的盈利性小额贷款公司,是我们长期的金融抑制的结果,金融发展可以在时机成熟时,他们将是一个农村银行和其他高水平。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小额信贷公司或许是一个过渡形态,如下图所示: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图4-1:小额贷款公司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

(三)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问题

目前,小额信贷在活跃的私人资本的激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社会资本的供给,优化资本配置,促进良性竞争。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积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支持和鼓励,在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积极出台构建财政风险担保及补贴与损失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文件,使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良好的经营环境中放开手脚。

特殊的法律和法规的发展,明确其法律地位。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概念,使经济发展普遍认识到,传统的金融机构是不够的。随着国家多次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难以获得合适的融资,小额贷款公司有效地解决问题,及时缓解资金短缺的局面,搞活民营资本市场。因此,公司应制定小额信贷监督管理条例尽快,一种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实施有效的监督。

五、推进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小额信贷机构

1.明确定位目标群体

基本上是小额贷款的一个小的形式,因为它是一种贷款,必然也会有贷款的基本要求,这是不同的从社会救助的性质和补贴的扶贫项目。小额信贷的目标之一是服务贫困人口,对贫困人口进行一定的划分是很必要的,由于中西部和东部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小额信贷的目标群体要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作为划分的标准,而不能在全国搞一刀切。例如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在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弱势群体也截然不同,所以要对此区别开来,毕竟小额贷款目标群体定位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还款率。

2.促进小额信贷组织创新

各种形式的商业性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可以有多种方式:在现有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转化为正规金融机构,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和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一个专门的小额信贷正规金融机构。商业小额信贷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发展需要从利率,税收,可持续发展,技术方面的组织推动创新。

(二)解决资金问题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不断强化小额信贷资金的供给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农村居民自身的企业越来越坚强的意志和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资金的需求。然而,由于对小额信贷业务的限制量,往往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目前,商业银行开办的下岗失业人员贷款一般为每人2万元,个别地区提升为2-5万元;部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限额为0.5-5万元。以农户购建一栋蔬菜大棚为例,按目前临猗市场价格计算,建一栋蔬菜大棚大约需要资金6-8万元,再加上人工工资、籽种、肥料等约需要2万元,从构建大棚到启动运作需要投资8-10万元,如按上述限额授信,仍有相当大的资金缺口。因此,贷款额度偏小,无法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所以在加强小额信贷资金的供给能力问题是刻不容缓。

2.稳步推进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

小额信贷市场风险是利率风险主要。小额信贷的成功关键在于利率水平,合理的小额贷款的利率可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保证银行的盈利能力。贷款期限较短。农业项目投资大,速度慢,高风险、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和一年期限的失业贷款小额信贷服务期限最长只有两年。农民,下岗工人通常没有固定的收入,有可能造成逾期贷款,贷款不仅增加了家庭的利息负担,还款的热情的影响。而且,不利于反映真实的信用质量;不利于金融机构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具针对性和有效的财务影响的决定。国际经验表明,只有市场利率的条件下,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小额信贷。

(三)为小额信贷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

1.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2002年底,人民银行下发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对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的对象、数额、期限、担保及贴息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这一政策涉及政府资金担保和部分发行折扣,加少量,在实施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高。第二,由于自然气候因素,市场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农业,种植业和其他行业,由自然灾害或市场动荡的影响,往往失去一切。此外,由于小农户的资金积累,抗风险能力弱,所以造成信贷资金形成坏的部分,很多金融机构无法收回的贷款,影响使小额贷款的积极性。第三,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依靠外部资金注入,缺乏可持续的资金,影响小额信贷的发展。只有在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的制度性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组,我们可以促进小额信贷机构的快速发展。

2.不断完善小额信贷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小额信贷机构准入条件目前太高,程序复杂,甚至从实际情况出发,准入条件应该回归到由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的标准,或略高,必须层层加码。如果股东人数有适当的公司发展的数量,但不要太死规定,注册资本也应该是一个合理的保证金,在该地区的经营已经不限于死,只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你可以轻松的;银行信用证,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由一个自然人的证明是不容易的,不作为强制性条件,防止欺诈,适得其反。

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和机构的监管体系,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管理能力,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科学规划和发展的数量,按照“谁批准成立,谁负责,谁处理的风险”,切实承担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责任。

政策需要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在监管方面,应继续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小额信贷机构,玻利维亚和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并通过商业银行吸收合并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或允许条件成熟时进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框架,经营小额信贷项目或机构无法从市场指南它的顺利退出。

结束语

小额贷款的宗旨和基本目标是为广大农民服务,减少贫困,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中国,该国人口的一个农民占多数,借鉴国外的经验,小额信贷的实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正确的措施。然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而,由于种种原因,小额贷款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的问题是家庭信贷需求不高,缺乏必要的信托贷款,大银行的利润低风险,推动落实不到位。农村小额信贷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和政策指导,只有在不断的发现问题的实施过程,完善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小额信贷政策,以反映商业资本的同时保持盈利,业务拓展和维护机构可持续方面有足够的力量,是提高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农民的新途径,才能真正获得小额信贷的政策中受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将更好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类似于国外的情况,大多数的小额信贷机构接受一定程度的规制。其中,小额信贷机构的组织模式主要看扶贫项目,不与信用机构根据监视器,可以看作是自律。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由银行业监管机构在银行法律监管模式。

此外,小额贷款公司在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等方面较薄弱,急需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并且积极开展信贷行业培训,强化信贷行业指导,提升员工信贷专业技能。同时,应进一步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处理感情吸引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公司健康发展,使小额贷款公司在为“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让小额信贷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吴星佳:《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现代金融,2011年,第10期

[2] 夏灿华,王灿《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与业务操作实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3] 李直,朱忠明:《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实践与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年 [4] 邱俊如.小额信贷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5] 吴宝国.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20-83.[6] 夏灿华,王灿,夏启淮.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与业务操作实务[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7] 吴星佳:《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现代金融,2011年,第10期 [8] 李宪忠.小额信贷发展路径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9).钟乐.小额贷款公司.浙江先行.宁波经济.2013

第二篇: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一、引言:小额信贷的两个直接目标与机构可持续发展

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各种模式的小额信贷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第一,为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即小额信贷项目一定规模地展开和服务于目标群体层的含义;第二,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性的含义。这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方面,构成了小额信贷的完整要素。

结合我国实际,我国小额信贷应该有两个直接目标:一是扶贫目标,即为穷人或中低收入客户持续提供使他们能获益的信贷服务;二是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即实现服务机构自身的自负盈亏和持续发展。两个目标中,前者体现小额信贷的根本宗旨,而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和保障。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两个目标有相互冲突的可能性,二者既统一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正是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上始终未能取得长足进展的根本原因。本文将结合中外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狭义的小额信贷可持续的概念是指机构本身提供的信贷服务所产生的收入能够覆盖其运营操作成本和资金成本,以保证其收入大于支出,即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可持续。广义的小额信贷可持续的概念包括财务可持续与组织可持续两个方面。

财务可持续是指小额信贷机构不需要外部提供特别资助的条件下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其又可分为操作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两个层面。操作可持续是指小额信贷机构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能够覆盖机构非资金成本和直接资金成本的能力。经济可持续,就是指小额信贷机构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能够支付贷款的全部资金成本和非资金成本。达到了这个层面,小额信贷机构便不需要提供任何补贴,而且对小额信贷机构的投资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回报。对于小额信贷来说,只有做到操作上的可持续,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

组织可持续指机构在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和使用方面可以独立运作,而不需要外界的支持,它以财务可持续为基本前提。因此财务可持续将是本文分析和论述的重点。

三、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发展中的遭遇

(一)国际上小额信贷典型模式的发展现状

在国际上,从小额信贷的不同发展模式看,主要可分为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两大类型。前者注意项目对改善贫困人口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后者更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以印尼的人民银行为代表。

由尤纳斯(Yunus)教授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即GB模式),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扶贫项目和扶贫方法之一,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推崇。尽管GB模式一系列科学高效的制度设计使其在缓解贫困的实践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实际上它未能实现扶贫与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孟加拉由于人口的高出生率和土地分配的高度不均,贫困发生率极高,贫困的界定也较为容易。GB完全是起始于最贫困乡村人口的金融服务,它通过有效穷人自治系统和有效技术指导系统达到了扶贫目标,成为小额信贷作为扶贫手段的典范。然而,GB的持续发展目标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没有捐赠和补贴,1985~1996年GB的财务报表将是巨额亏损。这种情况促使GB逐步提高了非贫困贷款的比率,2000年该比例达到40%。而这种淡化扶贫目标的倾向在另一种典型模式——BRI模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的小额信贷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仅次于乡村银行,而且日益受到国际组织的重视,特别是受到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的重视和支持。BRI通过利率市场化和成功的经营管理达到了持续赢利的目标,成功解决了机构的持续发展问题。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在BRI的信贷服务中,只有约7%的贷款农户处于贫困线以下,贫困贷款额占信贷总额不足5%。事实上,BRI的多数贷款被农村有影响、有实力的农户获得,而没有落到真正贫困的小农手中,其可持续目标的实现以牺牲扶贫目标为代价,小额信贷的两个直接目标的冲突在此体现得十分深刻。

(二)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额信贷一直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而且主要在农村开展,城市小额信贷是近些年来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在运作方法上,以效仿GB模式为主,根据其资金来源和组织机构,当前,我国的小额信贷项目可分为三大类型:外援项目、政府项目、信用社项目。就三类形式的项目情况汇总如下表:

表1 中国小额信贷项目情况汇总

资料来源:根据《2002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及相关资料整理。

我国现在有几百个从事小额信贷的机构,此外,还有30多个相关的国际组织活跃在中国的100多个地区。但是许多业界人士指出,与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小额信贷依然举步维艰。(注:参见:王川,小额信贷问题依旧,银行家,2005年第3期,第66页)

中国小额信贷是以扶贫为目标,这种单一的扶贫目标使中国政府推动的小额信贷失去追求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动力,加大了小额信贷的操作成本,浪费了扶贫资源,降低了小额信贷的偿还率,增加了金融风险,最终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我国一些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由于国内对利率等诸多因素的控制,也未能实现其自身的持续性。例如,中国扶贫基金会1996年在国内施行的SSCOP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先后在10个县进行试验,目前机构累计亏损134万元,占项目本金的4.2%。(注:参见:何道峰,理想的冲突,中国小额信贷十年,第4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考虑项目的经营风险,该项目与可持续发展相距甚远。另一方面,尽管有人提出了小额信贷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然而盲目提高利率以提高机构利息收入或者偏离服务贫困的方向不符合政府扶贫目标,不能解决小额信贷其他深层次的问题。

四、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基本动因分析

由于小额信贷的两个理想目标之间存在的冲突,国内对小额信贷扶贫功能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一项有效的制度创新往往源自于制度设计者明确的理想目标,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目标往往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学者们在进行小额信贷的理论或实践探索时,一方面希望通过小额信贷来解决扶贫助困这个世界性课题,力求为真正的穷人提供及时、完备的金融服务,甚至不计成本地提供金融服务以外的技能培训等所谓“能力扶贫”的服务;另一方面,又试图依靠市场手段,通过提高利率等手段提高机构收入以实现机构的持续发展和赢利问题。而按照完全市场化贷款利率的思路,机构运行成本和穷人经营风险导致的坏账损失完全通过贷款的利息收入来补偿。这一思路中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穷人中经营成功者或守信用者必须承担经营失败者或不守信用者的损失。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扶贫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高成本和高风险必将使我国小额信贷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出现困难。这一点我们将通过利率分析的途径来进行深入研究。

(二)从利率分析到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直接原因

1.引入分析工具。

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一些小额信贷具体案例之前,我们先引入美国著名小额信贷研究者乔纳森•莫多克(Jonathan Morduch)的操作可持续性利率和经济可持续性利率的指标。如前所述,操作可持续性是指没有外来补贴完全按市场利率取得贷款资金而周转和生存,小额信贷机构能够达到收支相抵。下面以一年期贷款为例,求出实现操作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盈亏平衡利率即操作允许利率和经济允许利率。

(1)操作允许利率。

放贷1年的预期收入为:(1+r)(1-a)L

这里r表示对借款者所收的利率,a是坏账率,L是一年贷款业务量的平均规模。如果小额信贷机构在运作上是可持续,预期收入应该大于信贷预期总支出L+C,这里C是利率成本和操作成本之和。即:

(1+r)(1-a)L>L+C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下一步就是计算最低允许利率。重新调整以上关系得出一个盈亏两平利率r0,即操作允许利率:

由(1+r0)(1-a)L=L+C(*)得

r0=(C/L+a)(1-a)

如果小额信贷机构存在贷款以外的其他投资收益I,则只要将(*)式梢作调整为

(1+r0)(1-a)L+I=L+C 得

r0=(C/L+a-I/L)(1-a)

用c=C/L表示当年每元贷款的总成本,i=I/L表示每元贷款的净投资收入。上式运作允许利率公式可表示为:

r0=(c+a-i)/(1-a)

(2)经济允许利率。

为了计算经济允许利率re,假定1年隐蔽性补贴为S,s=S/L表示每元贷款所隐含的隐蔽性补贴。对只提供贷款服务的小额信贷机构来说,由(1+r0)(1-a)L=L+C+S得:

经济允许利率为:re=(c+s+a-i)/(1-a)

以上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小额信贷机构达到操作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利率的计算方法。

(3)可持续性比率(OSR)和(ESR)。

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出的盈亏两平利率,把它与实际利率比较,就可得到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比率。

一是操作可持续比率(OSR),它是为实现操作的可持续性必须提高的利率的指数,即:OSR=r0/r

OSR>1表示没有达到操作可持续,此时只要将利率r提高(r0/r-1)×100%可达到操作可持续。

二是经济可持续比率(ESR),它是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必须提高的利率指数,即:ESR=re/r

ESR>1表示没有达到经济可持续,此时只要将利率r提高(re/r-1)×100%即可达到经济可持续。

这两个比率不仅为利率政策提供了可比的指标,而且计算简便,清楚地概括了财政信息。

2.利率问题的实证分析与推论。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下面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注册成立的地方性非政府组织SSCOP小额信贷项目中开展时间最长的阆中项目的资料为例,利用前面的可持续量化指标来衡量这一小额信贷项目的可持续性。SSCOP项目采用7%的贷款年利率,事实上已经高于许多政府机构或者金融机构推行的小额信贷项目,然而其可持续性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表二 阆中小额信贷项目可持续性指标表

注:本表前6列数据主要根据《小额信贷十年》

43、45页以及相关资料援引或推算。后4列指标根据前面文中引入的指标计算公式计算而得。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小额信贷机构一般不存在贷款以外的其它投资收益,因此净投资收入项i取0。

首先指出,由于隐蔽性补贴项取为0,上表中操作可持续指标和经济可持续指标相等。在该项目案例的指标计算结果中,小额信贷机构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采用的贷款利率高出实际采用的利率很多,也显著高于国内普通商业贷款利率。显然,现实中小额信贷机构采用7%利率带来的利息收入远远无法覆盖成本。造成这一结果的直观原因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本项目扶贫的性质,采取的利率偏低,无法覆盖风险;另外一方面,由于小额信贷项目制度不完善、贷款规模太小、信贷风险难以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的约束等原因,导致其总成本(运营操作成本和资金成本)过高。

基于前一方面的原因,“利率市场化”的观点很早就被引入到我国小额信贷的理论研究中。甚至有学者指出,可以考虑在发放小额信贷中,采用远远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利率,从而使小额信贷产品的价格(即小额贷款利率)能够充分反映小额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简单的讲,小额信贷产品是稀缺产品,而且风险很大,因此需要给予更高的市场价格。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讲,这种观点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但是,笔者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论调。小额信贷之所以从产生到发展都一直深受全社会的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在解决“扶贫”这一世界性难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我国环境而言,扶贫的本意是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它的本质有关社会公平。缓解贫困对于全社会的意义不容质疑,这一点在这里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重要的是,当我们深刻认识到“扶贫”作为一种公益事业的巨大的外部经济性。那么,试图用完全市场的方法解决小额信贷的问题,也就是由扶贫主体或者客体来承担具有重大外部收益的事业的所有成本,是有违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必然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它的后果是导致小额信贷产品供给不足,同时恶化小额信贷机构的生存状况。因此,小额信贷外部经济的成本分担问题是目前小额信贷扶贫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症结之一。

另外一方面,小额信贷的总成本过高。从案例中数据来看,成本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构运作的成本C比较高,二是坏账率a非常高。我们先假设一种理想的状态:如果机构的运作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坏账率能够尽量接近于最低的水平,那么,事实上可持续性比率会大大降低,利率也可以控制在客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例如,在表格中最后一行(2003年)中,我们不妨假设坏账率a=0,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的操作允许利率r0和操作可持续比率OSR结果分别为8%和1.09。由于OSR和ESR接近于1,这个结果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我们所要达到的可持续目标。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但是,分析高成本和高坏账率的产生根源,从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与风险,对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小额信贷项目的高成本与高风险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完善,二是贷款规模太小,三是农村信用环境的缺乏和农业本身的风险性。以上几个方面共同导致了成本的提高和坏账比例的增加。

在管理上,中国特殊的体制问题导致许多小额信贷机构依赖于政府,缺乏职能上的独立性,管理人员不能专职化和专业化,表现出明显的机构缺位。以此为前提,小额信贷项目在寻求独立化的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传统管理制度发生冲突。前面介绍的阆中项目中,每年都有大量的SSCOP的资金被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抽逃。另一个方面,我国小额信贷内部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决策权和执行权集中于少数个人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的组织系统还有很大的距离。由于小额信贷机构实力弱小和缺乏良好的盈利性,导致很难吸引高素质、高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而多数小额信贷机构缺乏完善的权、责、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不能从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与风险。

贷款规模上,由于受到资金缺乏和人员管理能力的限制,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规模普遍都很小,从几百户到几千户,难以发挥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加了操作成本。

小额信贷的高风险是由其服务对象所决定的。小额信贷的扶贫对象,一般都缺少有效资产作为抵押品。比较常用的做法是直接发放信用贷款或者采取农户联保。如此以来,贷款能否收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承贷农户的现金流状况以及个人信用。另外,由于小额信贷在扶贫中大多数用于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其他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自然灾害也使小额信贷的回收存在较大风险。

因此,成本与风险控制难题是小额信贷扶贫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症结之二。

以上分析的两个症结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小额信贷的两大目标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冲突的特性。

五、解决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路

解决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要在扶贫目标和机构可持续目标两方面寻求一种平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政府行为范围和市场行为范围的一次重新界定。结合前面分析得出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的两大原因,本文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于小额信贷外部经济的成本分担问题,小额信贷正的外部性决定了纯市场经济的、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由全社会来承担部分小额信贷的成本是必然的选择。解决方案无外乎津贴、企业合并以及明确产权几种方法。结合小额信贷自身的特点,现实的做法就是采取政府财政补贴的方法,一方面降低小额信贷机构的成本,另一方面是让贫困者得到比较优质低廉的小额贷款。这种补贴以不强行规定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利率为前提。笔者在此推荐一个三阶段的思路:第一步,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社会募捐为资金来源,组建针对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专项担保基金,该基金将投资收益用于补贴小额信贷机构的一定比例的信贷风险损失,并将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资格审核和补贴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第二步,以财政贴息为前提,保持贷款利率可浮动性,逐步使小额信贷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第三步,在赢利模式成熟的基础上逐渐使小额信贷机构从只贷不存的状态向可吸收存款的正规金融机构的方向发展,通过立法将小额信贷纳入正规金融系统和社会信用体系,从而最终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一思路能否达到目的的两个关键点是:财政贴息的份额必须适度,要兼顾补贴贫困群体和对信贷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正面激励两个目标;对扶贫项目的界定与资格审查必须规范、有操作性,防止小额信贷的客体偏离扶贫目标。综合来讲,采取以政策性扶持为基础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解决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一条现实途径。

对于小额信贷的成本与风险控制难题,主要通过以制度创新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实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培育社会信用三个方面来解决。具体来讲:(1)在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的管理中,以激发员工及管理人员的潜能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关键点,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奖惩机制,使工作人员的收入和职务晋升以机构业绩挂钩。其次考虑以灵活的运作管理方式来提高运作效率和加强扶贫效果。例如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用途制定灵活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并实行多样化的担保方式。除了大部分机构采取的小组联保以外,还可采取适量的个人信用担保、保证金担保、信用社区担保等符合实际的担保方式。(2)要求基层信贷员借助地方村委会或居委会作充分的借款者资信状况调查,用公议授信的方法评定个人信用等级,核定相应等级的贷款限额。加强小额贷款项目的论证和管理以尽量减少贷款损失,并建立有效的坏账补偿机制。尽快建立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针对小额贷款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分散的小额贷款进行严格管理,消除因小额贷款因管理力量不足带来的隐患。(3)创建信用社区或“信用村”,用集体理性来约束个体行为和化解个体违约风险,并使群体在这种集体约束行为中获得优先贷款和利率优惠等权利,为小额信贷的发展创造社会信用环境。

以上两个方面互为前提、相互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一些困扰在我国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然而,这些思路的可行性有待于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更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第三篇: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论文摘要:小额信贷在上世纪70年代发端于孟加拉国,它是满足贫困人口信贷需求的一种信贷方式,贷款对象仅限于贫困人口,额度很小,无需抵押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帮助贷款人经营小本生意,受到了贫困人口的热烈欢迎,并迅速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扶贫方式。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想使中国经济有质的飞跃,就必须要首先发展农业。但由于农民作为一个阶层来讲整体上还是不富裕的,缺少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资金,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首先必须解决的资金问题。故而对农民的小额贷款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核心问题。我国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推广小额信贷方面可以借鉴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经验,包括:建立以专门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金融机构,改变没有抵押不能放款的做法,尝试组建贷款中心和贷款小组以保证高水平的还款率等等。

关键词:小额信贷 农村金融 农民工业化与城镇化 国情 制度完善 信用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完成了一个伟大经济学证明:穷人比富人更值得信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甚至认为他更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尤努斯博士的证明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颠覆,因为在他之前,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富人比穷人更讲信用。这个观点在中国尤其甚嚣尘上,国内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就曾经煞有介事地自问自答道:为什么这个世界总是资本在支配劳动而不是劳动在支配资本?这是因为富人总比穷人讲信用。他解释说:因为富人有财产,要承担风险,所以他只能更讲信用;而穷人没有财产,不必承担风险,所以没有信用。这种观点被不假思索地普遍接受,其所带来的一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银行完全成了一个嫌贫爱富的机构,它热衷于向富人提供贷款,还美其名曰“锦上添花”,而没有兴趣向穷人贷款,因为“雪中送炭”不符合经济规律。总之,在现实世界,你越有钱,越能贷到更多的款;反之,如果你没有钱,你就贷不到款。

但尤努斯博士却坚持认为“信用”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一个人无论有多穷,他都有权利被人信任。正是在这样的信念的支配下,自1976年开始,尤努斯博士从借贷27美元给42个赤贫农妇起步,其推动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近四百万借款者(96%为妇女)、1277个分行、12546个员工、贷款总额达40多亿美元的庞大的银行网络,帮助了数百万人口成功脱贫。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尤努斯博士制定的贷款原则:不用任何抵押,穷人也能贷款;乞丐也能借钱,还不用支付利息。而在这样宽松的借贷条件下,贷款的偿还率却高达99.02%。尤努斯博士曾深有感触地说:与那些贪污巨额银行贷款的上流社会腐败分子不同的是,穷人诚实地还贷。一,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小额信贷服务开展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由非政府组织试验其次是政府推广发展到今天的正规金融机构介入。现在服务机制正在逐步完善阶段,服务范围正在向城市扩展,但主要还是以服务“三农”为主。目前我国小额信贷主要有七种存在方式:

第一类,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它是为解决农户贷款融资困难问题,政府要求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属于正规金融机构的一种金融工具这也是目前农村小额贷款业务最普遍、农民较容易贷到款的形式,这种形式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并且要求农贷农用,否则信用社有权取消其贷款资格。

第二类,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管理并发放的扶贫贴息小额信用贷款,它是政府实施的小额贷款扶贫项目。

第三类,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信贷。这类小额信贷一般基于借款人的存单为抵押,因此风险相对较小,但是由于邮政储蓄银行本身的网点分布特征,这种小额信贷有可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小额信贷形式之一。

第四类,非政府组织(包括国际机构或者外国机构援助、半政府机构资助类)项目小额信贷。这类项目小额信贷,有项目期限,是中国人民银行监管领域之外的金融活动。

第五类是央行试点的商业性的小额贷款公司。这些公司一般在工商部门注册,不吸收公众存款,只进行贷款业务,所针对的业务对象也不是一般的农户,而是中小型的乡村企业。

第六类,私人建立的在区域内进行一定程度吸收公众存款的小额信贷机构。第七类,农村民间的资金互助组织和村镇银行所进行小额信贷。这类小额贷机构现在只存在于银监会的试点框架中,为数极为有限。二,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亟需完善

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不过二十几年历史,由于时间很短,全国范围内只制定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暂行管理办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指导意见》两个专门规定,除此以外,并没有形成自身的法律体系,大部分是由实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所在地的小额信贷机构根据政策颁布自己的规则。如:《哈尔滨市中小企业及农户小额信贷管理办法试行》、《昆明市小额信贷扶贫实施细则》、《云南省小额信贷扶贫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小额信贷扶贫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等。但随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流通速度加快,各地方虽然是根据国家政策制定小额信贷的规则,但由于地区差异,乃面会有规则上的冲突,因此急需制定关于小额农贷的专门的规则,形成有关小额农贷法律制度的专门的体系,这样才能为农村金融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2.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处境尴尬

在我国广泛存在的大量小额信贷机构中,除了那些以信用社和银行类金融机构为名义进行的小额信贷之外,大部分小额信贷机构的处境都十分尴尬。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现有的小额信贷机构没有获得明确的合法地位。

小额信贷需要商业化运作才能持续,即,使小额信贷的运作与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相同但现有的商业银行法除农信社和国家规定的金融机构外,并不适用大部分类型的小额信贷组织。小额信贷组织究竟是商业性的还是公益性的并不明确。去年年底,在央行推行七家“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改革之后不到一年,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试点方案,并于前不久批准内蒙古、吉林、湖北、四川、青海和甘肃等六个试点省(区)的村镇银行。但在北京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王曙光看来,央行和银监会都在其试点方案中回避了现有信贷机构尤其是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合法性问题和监管问题。缺乏合法地位使得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健康发展受到极大约束。

3.不良小额农贷增多引发的法律问题

目前,社会信用环境还没有根本好转,农村更是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全面推行小额农贷后,几年内,各地发生的不良小额农贷的程度在增大,而且很不平衡由于小额农贷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而农业受自然气候因素,市场因素等影响,加上分散、小本的农户资金积累不多,一般都为投保,抗风险能力较弱,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隐患。特别是养殖等行业,受自然灾难或市场风险影响后,多是血本无归,因此,信用社的债权就越来越存在追索难,起诉难,执行难的问题。

首先,农村信用社诉讼费用逐年猛增。由于不良小额农贷的不断增多,农村信用社尽管没有足够得人力、物力去一一跟进,但还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将贷款回收,为此到最后不得不将不良小额农贷的贷款人送上法庭,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随着不良小额农贷的增多,农村信用社为此付出的诉讼费用也是逐渐增多的,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活动的发展。其次,执行物实际变现金额逐渐降低。农,FJ4,额信贷本来就是针对穷人的一项制度,无须抵押担保,一旦出现不良农贷,即使法院判决农村信用社胜诉,对农民财产强制执行,但是农民财产的变现能力还是值得质疑的。再次,案件积压严重。虽然这种现象不仅是出现在在处理不A4,额农贷的问题上,但由于我们的法律资源是有限的,本着公正、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对处理一个案件都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不良农贷的案件逐渐增多,使法律资源的分配出现了缺口,从而使大量的案件积压。案件的积累,不仅影响法院的工作,它的直接受损者还是债权人的利益,因为很明显处理案件的时间越久,债权人的损失就越大。

3、私下转让贷款证引发的纠纷

小额农贷信用贷款证是农户据以借贷的一种书面的法律凭证。农村信用社先对农户进t-Y,f~用等级评价,评到信用等级的农户发放贷款证,一户一证,凭证发放贷款,并且不同信用等级可借贷资金的数额不尽相同。根据《贷款证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贷款证不得出借、出租、转让、涂改、伪造。”得规定,贷款证是不能被出借、出租、转让、涂改、伪造的。但是目前,一些农户本来并没有实际借款的需求,但为了满足一些难获得贷款农户的私下借贷的需要,出于人际关系或别的原的考虑,存在着贷款证持有人去贷款,然后将贷款转借他人的情况。又如有的农户未评到信用等级,就向有证户借贷款证获取贷款,或者是有的农户虽已评上信用等级,但仍不能满足需求,也像其他有证户转借贷款以证获得更多的信用贷款。结果是,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找贷款证持有人归还贷款或收取利息时,才发现实际用贷款的人不是贷款证持有人,而且,他们不完全协助信用社回收贷款成本。

总之,小额贷款在我国的建立完善,离不开一个“法”字。良好的制度,大量的投入,政策的支持,没有完善的法律支撑都是空谈。而且,小额信贷应真正办成为广大农民朋友谋福利的一项政策,而不是某些人升官的踏脚石,随大流的敷衍品。

三,新型农村金融:满足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新型农村金融是建立在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基础之上的,服务的领域应该远宽于传统的”三农“,提供服务的机构也从原来的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等扩展到所有的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一个崭新的农村金融时代正在我们面前逐步展开。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在5省区试点”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开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显示农村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时代的来临。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已推向全国,如果试点成功,一系列金融创新,有可能推动自下而上的农村金融变革。

新型农村金融应包括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的农村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 第一,为微小企业或个体工商业提供金融服务。微小企业发展或个体工商业的发展是培养企业家的摇篮,也是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这方面的融资需求基本上是通过民间的方式来完成的,而最近发展起来的小额贷款机构、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为微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第二,为规模化的种植养殖业提供信贷资金。随着中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数量的减少为种植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机会,并有可能成为农村地区最为重要的生产主体。同时,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规模化的种植养殖业的盈利前景也越来越好,逐渐会成为农村金融的信贷主体。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也可能发展成为信用载体,起到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桥梁作用。资金互助组织与专业化的生产组织之间的结合可能会成为未来农村金融的一种主要形式。

第三,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向新市民的转变过程中有大量的消费信贷需要。农民外出打工形成的稳定现金流也提高了农民消费的需要,如子女教育、建房、婚嫁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等,金融机构完全可以设计相关的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消费信贷,有了打工的现金流作保证,消费信贷的风险完全有可能是可控的。

第四,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支农“。”信贷支农“必须以财政政策做引导,以法律(如”社区再投资法“)为依据,鼓励金融机构开拓贫困地区的农村信贷市场。”信贷支农“应该是政府的目标而不是金融机构的目标,如政府希望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信贷覆盖,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但是,由于低收入人群的高信贷风险,任何金融机构进入该市场都会要求一个较高的风险溢价,其表现形式可以是高利率、政府贴息或税收减免等其他优惠政策。只有这样,政府的支农目标才有可能与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事实上,也不是只有挂有农村招牌的金融机构才有可能”支农“,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可以通过或批发或零售的方式参与到金融”支农“的广泛实践中。

第五,满足日益成长中的农村理财需求。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增加了其财富积累的能力和理财的需求,未来中国的理财市场将逐渐从城市向农村扩散,提供合适的理财产品,可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也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收入。

四,国之根基,民族命脉 历史证明,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们国家安定团结,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础,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摆在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位臵,出台了一系列利于新时期农村发展的政策。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发展农村金融、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对于改变”三农“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可见,中央希望通过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来改变”三农“面貌。

构建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不是最终目的,而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才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核心问题。当前,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片面强调对农村地区的工业、企业的支持,忽视了农业、农户的正常的金融服务需求,没有切实服务于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这完全背离了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初衷。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应首先满足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要大力推广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业务,将信贷资金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如果中国的某家金融机构愿意以消除贫困、帮助穷人为目标,完全可以采用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小额贷款的模式。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而言,还是应当以全面服务”三农“作为根本宗旨。只有长期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变,农村金融机构才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体现出真正价值,并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

附录:

参考文献: 【1】《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对我国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启示 》 周建明 【2】《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满足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沈明高 【3】《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共国务院2010中央1号文件 【4】《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财经大学2008级会计学院

张龙

第四篇:浅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

浅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

一、农村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始于1993 年,即中国社科院在河北易县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实施的小额信贷扶贫实验。从1994 年至1996 年是小额信贷在我国正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即推行试点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际捐助,没有政府资金的介入,并以半官方和民间机构为运作主体,目的是探求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从1996 年10 月到2000年为小额信贷的发展的扩展阶段。这一阶段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资金被引入小额信贷运作中。国家开始在较大范围内推广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项目,国家从资金、人力、组织等方面给与小额信贷项目支持和推动。第三个阶段是全面推广阶段(2000年至今)。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大力开展小额信贷的阶段。它是以农村信用社存款和中央银行再贷款为资金来源,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2006 年底,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2007 年初,银监会批准设立乡村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截止2008 年年底,己经有数百个小额贷款试点在中国大陆展开。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不断扩展,小额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受益人口不断增多。

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单一。首先,贷款额度与农民的需求不协调,农村资金需求仍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从宏观层面来看,农户的信贷能力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金融组织和不同形式的金融供给来满足。尽管目前农信社对农户的支持力度很大,但由于信贷资金总量有限,农户的资金需求额也越来越大,因而,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

2.小额信贷面临较大的风险。在思想意识上,部分农民文化层次较低,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信用观念不强。在操作上,信用贷款是农户凭此借款的法律凭证,许多农户在实际操作中未意识到其背后的法律责任,存在转借、冒名的问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涉及面广,手续简便,在发放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借名、冒名贷款,给信用社资产带来风险。在收贷方面,小额信用贷款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中国每年约有13 亿公顷农作物受灾,但灾害损失目前仍然主要依靠两种方式进行灾害救助,即由民政部门实施的政府农业灾害救济以及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从实际情况看,这种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受到国家财力限制补偿不足也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对农业保险的要求。由于当前农业受自然气候因素、市场因素等的影响,加上分散和小的农户一般都没有投保,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此外,由于农户资金积累不多,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造成大量信贷资金逾期、沉淀或呆滞,大量贷款无法收回,挫伤了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3农村金融资源稀少是小额贷款违规使用的内在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市场竞争,迫切需

要资金支持,当前服务农村经济的功能存在缺陷,设在农村的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而不发放贷款,大量分流了农村资金。因此,直接为农民服务的金融机构实际上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家,但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能广泛吸收更多社会闲置资金。一方面是农户强烈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是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农村的资金缺口很大,形成了求大于供的局面,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4.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不严导致贷前评估不实和贷后管理不严。农村信用社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贷款管理方面的制度,但部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如农信社主任担任贷款审查小组组长,形成了主任一人说了算的局面。部分联社每年组织的信贷大检查不到位,只注重对贷款手续的审查,而不注重到农户进行逐一核对,使违规问题长期隐藏。

5.相关金融政策与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的小额信贷根据放贷主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国际资助为资金来源,以民间或半官半民间组织为运作机构的小额信贷试验项目。此类项目主要矛盾是长期发展的合法性问题没有解决。目前,这类机构由于利用的是非政府资金进行扶贫活动,一般不吸收社会存款,如果作为长期生存和推广发展的金融活动,那么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稳定其运作规程,使之规范化,才能有利于农村金融稳定的发展。二是以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为资金来源,以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为运作机构的政策性小额贷款扶贫项目。此类项目可称之为“政府主导型项目,它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政府的扶贫攻坚任务,但其在确立项目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尚未得到重视,且在体制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着弊端,加之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两者的责任和权利关系不清楚或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金融监管的困难。三是以农村信用社存款和央行再贷款为资金来源,以农信社为运作机构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社贷款。

三、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建议

1.增强农户信用评级科学性和透明度。成立由政府部门、乡村干部、农村信用社等多方参与的信用等级评定机构,制定可行的实施程序、评定标准。按农户的信用状况、经营能力、家庭状况等评定多个农户信用等级标准。在资信等级评定过程中,杜绝各种违章贷款、人情贷款、以贷谋私等行为的发生。针对评定的农户信用等级,制定不同的信用贷款限额和优惠政策,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要扶持和推动信用农户、信用企业健康成长,使他们认识到诚信是无形资产,效益靠信誉实现,要像经营其他资产一样致力于培植自己的信用,并使其保值增值。同时,要依法严惩失信行为,提高失信成本,在全社会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罚的良好氛围。

2.强化内控制度落实的督查力度。农村信用社要落实信贷人员对贷款的发放、管理和收回的责任目标,确保农户小额信贷既要有足够的信贷总量和授盖面,又要有较高的质量和回收率。要建立完善的贷后监督机制,加强贷后跟踪检查,对贷款资金的投向、效果及时记录。对出借、转让信用证的贷款户要立即收回信用证,对挤占、挪用信贷资金的要取消贷款资格。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农村信用社县联社稽核部门的作用,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通报和经济处罚制度。

3.推行客户经理考核制,控制贷后风险。一是明确目标,严格考核,奖惩挂钩。客户经理应负责对正常贷款的管理和新贷款的营销,具体做到按月或按季收息,贷款到期利随本清,换据比例不得超过50%等指标加以控制,以此督促到期贷款的偿还。建立信用社贷款管理机制要对贷款损失率、贷款到期收回率、收

息率进行考核,个人报酬与其挂钩,如造成资金损失,没收其风险金。二是严把信贷投放关和道德风险关。要在投放初期就严格贷款程序,为使到期贷款按时偿还,不被长期占用,要大力推行抵押、质押贷款,尽可能减少担保和信用放款。

4.完善风险转移机制,提高信用社放贷的可预测行。由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范围广,造成损失大。同时,农业经营是在广阔的地域上进行,农业(特别是农作物)保险的费用大,损失率高,费率也高,而农业保险的消费者又是低收入,保险意识淡薄,经济承受能力较弱的农民。因此,农业保险的商业化难度大,必须依靠政府介入,可以考虑筹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将商业性保险机构同政策性保险业务分开,这样虽然有利于提高政策性保险业务的针对性和广泛性,有利于农业保险作用的发挥,但业务的单一会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持续性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可选择通过给予税收优惠和利用保险市场准入资源,鼓励现有多种保险机构开办农业保险,并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直接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走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路子。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尽快地推进一系列的改不仅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对提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滕丹妮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摘 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探索对解决“三农”问题、农村正规金融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小额信贷做了较全面概述,提出了积极发展小额信贷的探索,引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可行性。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 商业化 可持续性 可行性

一、小额信贷发展概述

1. 定义及分类。小额信贷是指以农村低收入人口为对象,提供小额度无资产抵押和担保的贷款及相关服务,以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的开发式扶贫模式。

从运营模式上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小额信贷。公益性小额信贷以扶贫和慈善为目的,接受各类捐助资金,以特定项目形式操作和运营,追求社会效应;商业性则将小额信贷当作一种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特殊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追求其持续发展而进行商业化的运作与管理。

2. 起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最早于 20 世纪 70 年代在孟加拉国出现,随后以其成功经验在全球得以推广实践。

我国在 90 年代引入小额信贷,发展历经国际援助机构的捐助和贴息贷款,政府从资金、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介入推动小额信贷,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中央监管部门鼓励民营和海外资本进入,试行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活动等阶段。

3. 发展趋势。就目前趋势看,小额信贷领域的商业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花旗金融集团、德意志银行等开始涉足以扶贫为目的的“小额信贷”领域;2007 年,国内第五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也标志着“新农村”金融工作的全面展开。

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

1. 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目前农村小额信贷组织主要可划分为两个类型:(1)资金来源单一,只贷不存。如非营利的 NGO、农村互助合作社和村镇银行,它们是农村小额信贷的有益补充,是解决农村资金约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2)可以吸纳公众存款。如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政策性银行,它们在农村小额信贷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是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

2. 农村小额信贷运行环境。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越来越多资金向城市转移,存贷差逐渐增大,正规金融服务在农村进一步弱化,农村地区资金外流。

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市场获取信息的困难性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大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规避风险,农村低收入人群获得贷款的难度增大。

3. 农村小额信贷的执行情况。小额信贷适应了农村经济分散性和小规模生产的特点,有效配合了农村经济政策的实施,扩大了农村生产消费需求。截至 08 年 1 月,仅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余额已达 12260 亿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2038 亿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达到 1351 亿元。获得贷款的农户达到 7742 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2. 6%。

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应探索1. 阻碍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

1. 1 金融政策的限制。在我国开展金融业务要经人民银行核准,而非营利 NGO 在法律上的合法性仍待完善;政府虽赋予小额信贷公司商业经营合法性,但因其属于非银行机构,资金来源有限,业务扩展受阻;

乡镇银行和农村互助合作社等小额信贷机构业务品种单一,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令人担忧。

1. 2 资金来源问题。NGO 资金来源单一,规模有限,难以在小额信贷方面有大而可持续的作为;而新成立的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互助合作社等都是只贷不存,不能吸收储蓄来扩展业务,也不能从银行获得商业性贷款用于小额信贷,被允许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捐赠、再贷款、自有资金等。资金来源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碍小额信贷的发展。

1. 3 运作成本过高利率低。小额信贷的特点是额度小、成本高,必须要有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操作成本。而我国存贷款利率仍实行严格控制,存在利率上限,利率控制使大部分小额信贷机构收取的利率不能补偿操作费用,因而大多数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仍只能基本实现账面上的盈利。

2. 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进一步探索。

2. 1 探索各种合作机制,促进小额信贷商业化。积极探索商业银行与 NGO 的合作机制、村镇银行和农村互助合作社的合作机制,加强联动,解决农村小额信贷组织资金来源问题。

商业银行开展小额信贷优势在于有足够资金,但小额信贷的技术性较强,操作较复杂,缺少经验和人才;NGO 组织优势在于小额信贷专业化操作,但囿于资金的限制无法扩大范围;二者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问题,如华夏银行通过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而成功开展了小额信贷业务。

2. 2 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要求其经营收入能覆盖操作成本,而这必须要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实现。目前,国际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所收取的利率比正规金融机构高出许多,有效地实现了可持续性目标。因此,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及农村资金市场需求状况的基础上,对小额贷款利率逐步进行市场化改革,使小额贷款利率按照市场需求而定。

2. 3 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小额信贷机构有别于普通的商业机构,其目标之一扶贫,使得它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为了保障小额信贷机构更好发展,国家还需制定更多有别于其它商业机构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上,通过减免小额信贷组织的所得税加快其自身的资本积累;对小额信贷业务审批的规定,在符合相关法律基础上,应尽量简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间,积极促进其业务创新。

2. 4 构建良好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一方面,通过在农村广泛开展关于金融和法律知识的教育讲座,提高农民的信用和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各地区监管部门应建立一套小额信贷登记和评估系统,用于记录农户信用信息,对农户信用进行等级评估,并实现相关信息在当地小额信贷机构之间共享,从而使小额信贷机构可根据农户的信用等级或相关信息制定相应的金融产品,在有效减少和控制信贷风险的同时,可增加低收入农户的贷款机会,培养农户的信用意识,减少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

四、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大力拓展农村小额信贷,完善农村正规金融服务,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约束,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符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

我国要在农村稳步推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让小额信贷惠及广大农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小额信贷发展的可行性。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小额信贷做大做强的关键是要实现小额信贷的正规化、金融化和商业化。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是可行的,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具体分析如下:首先,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各种途径。银监会下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幅放宽了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条件。而后银监会下发了系列配套文件。

其次,农村小额信贷运行空间较大,实现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实的。我国正积极尝试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但由于国情和相关法律限制,短期内是无法实现利率市场化,然而小额信贷仍存在商业运作空间,可通过创新和迂回方式逐步实现商业化运作。据世行统计,国际上商业可持续的小额信贷组织平均的管理成本 10% - 15% 左右,中国的资金成本是 4% - 8%。如商业银行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本身资金成本低且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不仅利息收入可覆盖成本,收益也比较高。

如再加强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增加融资渠道,如争取获得央行再贷款,也可做到商业化的可持续运作。

最后,农村小额信贷实践也证明: 小额信贷不仅政策上可行,在经济效益方面也是可行的。国际上,尤努斯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是一个为全球所熟知的典范。国内实践上,哈尔滨银行是中国众多农村小额信贷成功实践的一例。哈尔滨银行三家提供农贷的经办行在开办农贷业务前均处于亏损的边缘,而开办小额农贷后,三个经办行均实现盈利,年平均盈利均在 5000 万元以上。

综上所述,农村小额信贷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举措,小额信贷的发展日趋成熟,是将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农村正规金融服务问题的利器。虽然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有一些尚待解决的瑕疵,但并不构成绝对的障碍。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在政策和可行性层面是值得肯定的。

下载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现在我国的小额信贷仍在实践中探索,在借鉴国际项目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继续摸索经验。虽然小额信贷在全球多个国家开展,甚至在一......

    关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思考近年来,农村小额信贷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也逐步实现了拓展,农村小额信贷在缓解“三农”贷款难,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

    小额信贷

    贷款对象 1、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持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发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并进行失业登记的失业人员。 2、复员转业退役军人。是指持有军人退出现役的有效证件的城乡复......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10年

    中国小额信贷十年 杜晓山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3序言 杜晓山*本论文集是继1996年《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扶贫的理论和实践》一书后,我们编辑出版的第二本关于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理......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研究中文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特有的弱质性,农村金融市场普遍面临着市场失灵,商业性金融机构及传统的信贷方式不将农业和农民视为理想融资对象的现象。......

    关于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制度创新的思考

    小额信贷是信贷机构向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主要是低收入客户和个体经营者)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方式,也是扶贫的重要手段。中国从1986年开始小额信贷项目试点工作以来......

    浅谈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之路(共5篇)

    浅谈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之路时间:2009-05-14 16:24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与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情况,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即对贫困者的覆盖面和机......

    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的背景资料

    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的背景资料 首先谈谈词语 在中国,像“小额信贷”、“微款”或者“微型企业贷款”这样的词语开始有点混乱,因为除了全世界公认的主要向农村和半农村地区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