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三减三健”宣传单、宣传稿
“小手拉大手,“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活动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三减三健”宣传单
“三减三健”,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多盐、多油、多糖、少运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另外,吃盐过多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包括摄入过多的烹调油和动物脂肪)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等疾病。高脂肪膳食也是肥胖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添加糖与饮食质量不佳、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有关。摄入添加糖,尤其是通过饮用含糖饮料摄入添加糖会增加总能量摄入,可能会降低其他营养食品的摄入,造成膳食不平衡,导致体重增加,并加剧慢性疾病风险。
专家建议,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摄入量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烹饪食品时应少放盐,建议使用定量盐勺控制放盐量。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或选择低盐榨菜。
在限油方面,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为宜。烹调食物时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用很少量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平时应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如炸鸡腿、炸薯条、油条油饼等;在外就餐时,少食用油炸类菜品。
在控糖方面,专家建议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餐馆里的很多菜品均使用了较多的糖,如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拔丝地瓜、甜汤等,因此,外出就餐时。如选择这类菜品应适量。烹调菜肴时应少放糖,或者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以减少味蕾对甜味的关注。
健康生活方式同时提倡注意口腔健康、合理控制体重,保持骨骼健康状态。除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外,适度、适量、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对保持健康身体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健康生活要“三减”—— 减盐、减油、减糖
教师讲话稿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人类疾病的死亡原因已由过去的以急性、慢性传染病为主,逐步转变到因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非传染疾病为主。倡导和推广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提高群众健康素质的迫切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部署要求,省卫生计生委、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爱卫办确定联合实施健康山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的口号是“一二三四奔健康”。其内涵为“一评”即健康评估,提倡推广和开展健康指标检测,评估身心健康状况,早干预;“二控”即控烟、控酒,倡导不吸烟、不敬烟,适量饮酒;“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倡导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少喝碳酸饮料;“四健”即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心理。2016年至2025年,我国将用十年的时间重点倡导“三减三健”专项行动,解决民众健康生活方面存在的难题,提高国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防控慢性病。“三减三健”是国家开展的一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专项行动,“三减三健”就是通过“减盐、减油、减糖”来实现“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为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儿童青少年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等盐、油、糖含量高的食品的摄入。因此我校开展“减盐、减油、减糖”的专题健康教育活动,普及低盐、低油、低糖膳食知识。
盐的摄入量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
高盐饮食人群患中风的几率几乎是普通人群的3倍,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将使中风发生几率减少23%,也就是说,每年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减少125万起中风 ;冠心病是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死因和疾病负担之一,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达到250~300万,高钠摄入是冠心病发病和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盐摄入量,可减缓其肾病进展速度;身体中过多的盐会改变身体制造和代谢脂肪的 “习惯”,高盐的饮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造成过量的糖原储备,多余的糖转化为脂肪,囤积在体内引起肥胖;研究发现,高盐饮食使胃内容物渗透压增高,对胃粘膜的直接损害作用胃酸减少,其中含有硝酸盐在胃内被还原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而导致胃癌的发生。
油对人体的健康有哪些影响?
总油脂和动物脂肪摄入量增加可增加肥胖的发病风险,摄入反式脂肪酸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以油摄入过多为主要表现的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是高脂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根据2010-2012年全国营养监测结果,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用油42.1g,远远高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量(25-30克)。
生活中如何健康摄入糖?
添加糖是指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高糖饮食,特别是通过含糖饮料过多摄入添加糖是导致龋齿和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会继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每人每日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倡导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引导居民使用定量盐(糖)勺、盐(糖)罐、控油壶等工具,控制盐、油、糖使用量;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烹调方法,减少烹调所用的盐、油、糖。宣传普及营养标签知识,引导居民识别并选择低盐、低油、低糖的预包装食品,减少摄入量。
因此我在此我校要面向全校所有在校学生开展三减(减盐、减油、减糖)系列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如下:
(一)将三减(减盐、减油、减糖)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计划,每学期每班上一节健康教育课,开展一次健康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1)、“少用盐,身体健”减盐活动;“少吃油脂,身体健”减油活动“少喝饮料;乐享健康”减糖活动。
通过让学生学习低盐膳食、低油膳食、将少吃添加糖与慢性病防控知识,鼓励学生将“减盐”、“减油”、“减糖”信息带回家,建立家庭良好饮食卫生习惯。(2)开展“盐与健康”、“油与健康”、“糖与健康”主题班队会或联合家委会开展家庭主题教育,鼓励家庭开发低盐、低油、低糖菜品。
通过“小手拉大手,全家来减盐、减油、减糖”活动带动家庭建立良好的低盐、低油、低糖意识和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二)开展“我家的健康食谱”评选活动
1.活动范围。全校所有四年级在校学生。
2.活动内容。纳入小学生寒假实践活动。学生制定1份全家人一周的健康食谱,在家人的协助下,制作一道健康菜,掌握家庭减盐、油、糖措施和定量工具使用方法,记录一周的食物、配料及盐、油、糖用量,总结制作方法和推荐的理由等,连同图片形成文字材料。
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交流活动收获。每县区推荐8篇作品参加县市级评选,对获奖者给予奖励。推荐作品于2018年4月20日前以县区为单位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减油行动发言稿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
—减油行动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疾病预防控中心慢性病科,我的名字叫胡大毛,非常荣幸能有这个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机会。我今天和大家共同分享的课题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工作中的三减三健--减油。什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什么是三减三健?
1.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China
Healthy
Lifestyle
for
All)是2007年由国家卫生计健委(原卫生局)疾控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的传播健康知识和促进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的品牌项目。2.三减三健是第二阶段工作,它的内容包括: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6项工作。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
一、什么是油脂?
油脂是我们一日三餐中都要用上的食品,它和我们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油脂到底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什么叫油脂呢?
油脂是油和脂肪统称。天然食用油脂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酸酯,它是由多种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等)与甘油在生物体内经过脂肪酶作用结合而成。
我们常用的食用油又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一般来讲,动物油脂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油脂就会呈现出凝固状态,因此动物油脂一般在常温下,(只要不是最热的时候)都会是固态的。植物油脂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要少得多,因此一般情况下呈现出液态。
二、油脂的主要功能
人体油脂摄入量的70%来自与食用油,油是人体合成脂肪的主要原料;油为人体提供热量,是人体产热最高的营养素,人体内每克脂肪完全代谢可产生9千卡热量,是糖和蛋白质的2倍;油提供人体无法合成而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油为人体补充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油脂改善了食物的风味,使食物的味道更加鲜美;
三、油脂过量的危害
油,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三种元素。主要构成是脂肪酸,分为不饱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1g脂肪可以产生9kcal的热量,相当于糖的2倍还多。所以脂肪绝对是高能量食物。高脂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过量摄入容易导致高脂血症、肥胖和心血管疾病,而肥胖又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发因素,所以控油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四、油脂的日推荐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脂肪摄入量为80g(占总能量摄入33.1%),食用油摄入量为42.1g,仅有45%成年人食用油摄入量符合推荐标准,约26%超过50g/d。2018年在我市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中,通过对480个家庭抽样调查显示,人均烹调油摄入量43.13克。
五、日常生活中怎样合理控油
1、不同的植物油,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不偏食植物油有利于各种脂肪酸的平衡摄取。荤素搭配,有利于防范癌症,并可增加食物的美味。
2、选择健康的烹饪方法:参照ppt。
3、选用控油工具:这个油壶是最科学的度量食用油的工具,如果是一家三口,就可以提前量出75g油,做为一天的油用量。烹饪过程中尽量控制少用油,强制性坚持少放一点油,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汤勺的使用:一汤勺食用油大约10克,每人每天用油量为2--3汤勺。第三种是滤油勺的使用:生活有的人喜欢煲汤不如:猪骨汤、羊肉汤等,烫的表面都漂浮有一层浮油,使用滤油勺可以有效的将油汤分离,防止过多的摄入油脂对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4、防看不见的油,回家炒菜放油的时候可以用控油工具,把油控制在科学用量,但是还有一些油是我们看不见的,比如说花生、瓜子里。吃25克的花生或者瓜子,就相当于10克植物油。25克的花生充其量就是一把,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就把这部分的油吃进体内。
生活小细节,健康大改变,祝大家身体健康!
谢谢!
第三篇:2017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三减三健活动方案
2017年黄埔区穗东街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第二阶段启动暨“三减三健”活动方案
根据《广州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第二阶段启动暨“三减三健”活动的通知》(穗卫宣传〔2017〕1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社区的实际工作,定于今年8月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重点向居民宣传“三减三健”健康知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2017年8月28日-9月31日
二、活动地点:社区和本中心
三、组织领导:
组 长: 组 员:
四、活动内容和形式
主要内容: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及三减三健等健康知识,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开展形式:义诊、咨询、健康知识折页宣传活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8月27日
第四篇:医院三减三健方案
xxx人民医院“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居民健康技能,树立科学健康观,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关于印发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7]16号)精神,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7]12号)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相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要求,以推进健康宣传建设为引领,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重点,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手段,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活动为切入点,科学传播健康知识,广泛传授健康技能,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为我县慢病示范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行动目标
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形成共同行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大力培训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指导工作;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下降;居民膳食脂肪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控制在30%以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年人口比例逐步提高;遏制居民肥胖率快速上升趋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三、行动内容
(一)减盐。建立完善减盐支持性环境,引导周边餐饮企业、单位食堂积极采取控盐措施,促进标准化控盐用具(定量盐勺、储盐罐)的生产和推广。以患者及家属从事餐饮从业人员、中小学生、家庭主厨等为重点人群,食堂/餐厅、科室宣教、医院超市为重点干预场所,广泛开展“盐与健康”宣传与培训,普及低盐膳食与慢性病防治知识,增强居民低盐饮食意识,提高居民选择低盐食品和烹饪减盐技巧。
(二)减油。结合“减盐”行动,倡导低盐低油的健康饮食习惯,引导周边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和患者家属共同采取措施控制油脂摄入量,对义诊活动中学校学生、家庭主妇、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等重点人群进行培训和干预指导,广泛宣传油摄入过多的危害、油摄入量标准、控制摄入的生活技巧等减油核心信息,增强居民低油膳食和健康饮食意识。
(三)减糖。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在义诊中走向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开展“糖与健康”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鼓励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的摄入。同时引导周边企业、单位食堂积极采取控制添加糖使用量的措施,减少含糖饮料的供应。面向公众大力普及添加糖与龋齿、超重和肥胖等相关疾病防控知识,促进居民养成低添加糖膳食习惯。
(四)健康口腔。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为重点人群,在义诊中走向学校、托幼机构和社区为重点场所。鼓励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将口腔健康知识和信息带回家,鼓励儿童带动家长形成爱牙护齿的家庭氛围。针对老年人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广泛传播科学刷牙、定期口腔检查、使用含氟牙膏等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居民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改善居民口腔健康行为。
(五)健康体重。以职业人群和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营造维持健康体重的支持性环境,针对不同年龄人群提出科学建议,倡导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的健康生活理念,通过开展单位健步走、减重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健康体重干预活动,提供多途径、个性化健康体重指导与服务。
(六)健康骨骼。以中青年和老年人为重点人群,组织开展患者及家属骨质疏松防治知识培训,广泛宣传预防骨质疏松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对基层医务人员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开展培训,提高社区骨质疏松防控指导队伍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要高度重视“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切实加强科室组织领导,明确科室医生职责分工。要紧密结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健康科室、健康走向学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健康步道建设。
(二)广泛宣传动员。结合9月1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各类健康主题日,采取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主题宣传与科普宣教互辅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推进的形式,积极传播“三减三健”核心信息,营造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舆论环境。与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组织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成立医院健步队、篮球比赛、推进参加健身房活动、书画展览、文体表演等患者及家属喜闻乐见、感受度高的活动,激发患者及家属参与行动的主动性,提高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同度。
(三)强化督导评估。各责任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宣传措施和宣传材料及PPT讲座,明确推进“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切实加强督导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工作落实。
第五篇:三减三健主题班会教案
三减三健主题班会教案
充分提高学生对于减盐、减油、减糖,健口腔、健体重、健骨骼与各种相关疾病密切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普及健康相关知识。
纠正学生对饮食与健康的认识误区,引导学生进行健康的生活;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一、导入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力是幸福快乐的基础是国家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市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然而,社会发展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与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龋齿、近视眼、肥胖等已成为影响同学们健康素质的大敌。
面对不断增加的生活方式病,药物、手术、医院的作为受到限制,唯一可行的是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摒弃不良习惯,做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
二、介绍“三减三健”
1、了解什么是“三减三健”。
三减:减盐、减油、减糖;
三健: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2、“三减三健”提出的背景。
慢性病防治专家介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多盐、多油、多糖、少运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另外,吃盐过多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2、“三减三健”的目标
专家建议,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克。2-3
岁幼儿摄入量不超过
克,4-6
岁幼儿不超过
克,7-10岁儿童不超过
克。65
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
克。烹饪食品时应少放盐,建议使用定量盐勺控制放盐量。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或选择低盐榨菜。在限油方面,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
25-30
克为宜。烹调食物时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用很少量烹
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
平时应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如炸鸡腿、炸薯条、油条油饼等;在外就餐时,少食用油炸类菜品。
在控糖方面,专家建议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餐馆里的很多菜品均使用了较多的糖,如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拔丝地瓜、甜汤等,因此,外出就餐时。如选择这类菜品应适量。烹调菜肴时应少放糖,或者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以减少味蕾对甜味儿的关注。
专家特别强调,婴幼儿应以喝白开水为主,如喝果汁,请喝鲜榨汁,不要额外加糖;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培养让婴幼儿适应食材的原味,从小养成清淡饮食习惯。
三、合理膳食,积极运动
1、观察膳食宝塔,了解健康生活饮食方式。
2、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要做到:
食盐少一点,血压低一点;
肥肉少一点,血脂降一点;
饮料少一点,血糖稳一点;
剩菜少一点,危害减一点;
静坐少一点,肥胖远一点;
烟酒少一点,运动多一点;
牢骚少一点,心情好一点;
慢病少一点,寿命长一点。
3、观察运动金字塔,积极进行有氧运动。
4、了解减盐、减油和减糖的小窍门。
四、共同关注健康口腔
五、总结
同学们,提倡大家平时要注意口腔健康、合理控制体重、保持骨骼健康状态。除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外,适度、适量、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对保持健康身体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