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问题与五个建议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问题与五个建议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基于市场、产业的集聚功能,发挥社会、个人的主体作用,政府的指导、引导作用,既可以少走弯路,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又可扩大内需,带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城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行政管理体制制约协调发展
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国家基础设施投入、重大项目安排,一般倾向于中等以上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科研院所、高等教育布局也在主要城市,导致越是层级高的城市拥有的包括行政、资金、人才资源等越多,发展越快,吸纳就业的能力越强,不仅加重了特大城市的人口承载压力,也从某种意义上影响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吸引力。
中小城市尽管发展冲动强,但由于在基础设施、人才、产业配套等资源约束方面远落后于大城市,因此对高端人才吸引力差,创新人才流失,招商引资困难,发展后劲不足,凝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弱化。大中小城市很难协调发展,“马太效应”凸显。
就地城镇化存在实践误区
2015年2月公布的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点城镇中,确定在省、市、县、镇不同层级、东中西不同区域共64个地方开展试点,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由于产业基础薄弱、人才资源少,创业、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对人口的聚集能力有限,城镇化的结果可能是建了城,留不住人。
事实也表明,东部地区的大多数县以下地区、中西部地区市以下地区均为劳动力流出地,这就是农业转移人口用脚投票的结果。
相对而言,中西部大城市、东部地区的中等城市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此为依托推进城镇化或许是更好的选择。选择就地城镇化既没有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也没有产业作支撑,需要长期的培育才有可能。
城镇化资金投入难以为继
除预算内收入外,地方政府主要通过以土地出让金为主的各种预算外收入和对外举债(通过地方投融资平台抵押贷款)解决城镇化资金投入问题。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债务增长较快,风险敞口扩大。欠发达地区地方性债务占GDP比重显著高于发达地区。
除了少数有高速公路等现金流还款来源的融资平台,很多地方向融资平台注入的资产均为土地,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的担保或抵押,也依赖土地升值带来的土地出让收入。
由于融资平台缺乏清晰的法规约束和风险控制机制,随着融资平台债务逐渐到期,其本身隐含的债务风险也对地方财政构成压力。尤其是随着地方性债务规模的持续上升,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债务风险不断加大。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城镇化应与工业化相适应,与产业发展同步,国家主张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长官意志代替政府职能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导与主导的运用时有错位。
属于政府该做的事务,往往不及时、不到位。如城镇规划问题,换一届领导换一个思路,规划的科学性不强;属于社会、个人投资范畴的事务,个别地方政府则主导进行。
有些地方主要领导习惯于拍脑袋干事,主观上有尽快看到政绩的思想,不顾当地产业发展水平,片面理解城镇化,急于求成,贪大求洋,不切实际推进城镇建设,“空城、鬼城”不断出现。
干部使用考核体系不完善
城镇化建设需要一支好的干部队伍。
许多地方基层基础差,公共服务薄弱,机会少,县及以下的干部工作不安心,干几年就想着离开,不少干部是走读干部,身在基层,心在城市;
干部考核重指标、重显绩,造成数字游戏、报喜不报忧时有发生,大广场、宽马路、新城区等政绩工程屡禁不止,这就很难实现打基础、利长远的要求;
制度执行的考核刚性不强,上级部署的很多工作,年底考核验收,重汇报,重材料,量化指标操作性不强,往往是皆大欢喜;
考核结果运用不够,考核与干部使用、评先树优脱节,先进轮着当,干好干坏一个样。
二、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强化产业支撑,促进产城互动
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主动承担市场“做不了”和“做不好”的职责,克服市场失灵。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地方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创业和营商环境。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行政方式,更多采取法治手段处理各种经济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之间的利益问题,培育良好的法治意识和社会信用基础,给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创业提供一个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二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解决人才和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服务水平,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改革红利,促进创业就业。
四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国家给予欠发达地区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中小城市布局,优质教育和医疗机构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增强中小城市(镇)的要素集聚能力。
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城镇布局
要树立科学理念,完善规划程序,严格规划管理。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干部培训和宣传教育,树立科学的城镇化理念。
二是完善各类法定规划编制和审批程序,加强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协调,统筹布局资源、产业、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实现多规融合。
三是严格规划管理,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加大规划管控,制定实施用地红线、水体蓝线、生态绿线等“底线”规划。
制定干预规划实施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包括上级监督(设立城市规划监督员)、人大监督、社会和群众监督。
四是严格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引进技术手段保证规划实施中的项目管理。
五是通过编制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形成合理布局的城镇群,实现城镇间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互联互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市分工明确,产业优势互补。
完善建设管理,注重内涵发展
建立科学的城镇化监测分析、风险预警、质量评估和行为纠偏机制,健全发展指标体系,科学指导城镇化建设。
以有效防治“城市病”为导向,制定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的管控措施,建设规划超前,与城镇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公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把农村纳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积极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发展形态。
制定政策措施,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快向农村流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基本实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创新投入机制,解决资金难题
一是从扩大地方财权、增加地方税源两个方面为改革当前依赖土地财政体制创造条件
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与当前地方支出责任相对称,增加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中的比例;或是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减少专项转移,杜绝“跑部钱进”。同时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开征物业税,为地方政府提供持续稳定的不动产税源。
二是整合捆绑中央和省市相关资金和项目,集中向重点市镇倾斜,集中财力重点突破
三是完善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带资进城、集资进镇,让更多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形成多元投资主体。
四是支持金融创新,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和公共服务等政策性金融机构,鼓励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探索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基于具体项目的合作融资PPP模式。
通过发展城镇化产业基金托管等业务,探索以信托理财和设立资金池等方式,引导保险资金、养老基金、海外资金等各类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
五是推进城镇资源资本化
土地资本是城镇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资本。政府要打造好融资平台,把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城建项目包装好,采取“项目打捆”方式推向市场,争取银行支持。
六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如国家开发银行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鼓励和提倡棚户区居民选择货币补偿方式,加快城镇棚户区改造。
改革土地制度,提高用地效率
一是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市域流转的同时,建议逐步试行增减挂钩指标省际流转政策,建立全国统一的土地市场,使位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重点发展的区域能够通过置换用地指标,有效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紧张和资金短缺问题。
二是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产权“三权”确权颁证,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积极探索人口集聚与城乡土地置换相结合的制度,对按规划向重点镇和中心村集中迁建的居民给予优惠,在原宅基地还耕和落实级差补偿后,置换一定比例的城镇建设用地。统筹整合、有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起来。
三是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通过法律、经济、行政、市场等手段,努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充分调查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到期情况,开展工业园区工业用地重整,把部分低效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住用地。
总之,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造城,城镇化率也不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地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很大,推进城镇化不能下指标、“一刀切”,而是建立符合各地实际和发展要求的考核体系,以民生为本,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使各级地方政府真正将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在实处。
第二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已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达到80%左右。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2011年世界城镇人口为36.3亿,中国城镇人口为6.9亿,占比为19%,报告预计到2030年世界城镇人口将达到49.8亿,中国将达到9.7亿左右,占比将达到19.5%,中国对全球城镇人口的贡献率将超过20%。中国城镇化规模大、节奏快、影响广泛而深远。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备受世界瞩目。我们说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用当年价计算,由1998年的0.36万亿增加到2013年的56.9万亿,实际增长了25倍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 53.7%,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成就举世公认。但是,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比如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粗犷,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利等等。
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乡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主要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压低公共服务成本来推动城镇化的方式不可持续,城镇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就是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具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走好这条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必须坚持“四化同步”,深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相辅相成;必须坚持优化布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能源等资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营运模式;必须坚持文化传承,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彰显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重点是要实施五大任务: 第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他们未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城镇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矛盾,也带来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突出的问题,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一些风险隐患。要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其他常住人口,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地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一方面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市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500万的大城市的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到2020年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2014年我们要求各类城镇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具体标准,特大城市要实行居民制,并向社会公开、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他们的预期。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稳步推进城镇的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第二,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从城市群布局看,我国东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持续发展的压力在加大,而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城镇化的潜力尚有待挖掘。从城市规模结构来看,部分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加剧。但是,一些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8.5亿左右,合理引导在东中西部地区,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布,关系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要优化提升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构建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依靠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通过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连接,增强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和小城市产业功能、集聚功能和服务功能,把有条件的县城、重点镇、重要边境口岸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三,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一些城区摊大饼式的扩张,空间开发无序,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导致城镇建设粗犷低效,交通拥堵问题严重,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加重,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这既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要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要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能城市和人文城市的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内在品质。要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社会的治理水平。
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未来中国城镇化率即使达到70%左右,仍然将有4-5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相辅相成,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要统筹协调,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的家园。
第五,要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现行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潜力,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活力和动力。
在中国这样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可寻,我们需要认真借鉴、汲取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教训,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我们希望国际上更多的专家学者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欢迎国际上更多的企业机构参与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
(徐宪平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本文是作者3月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所作的演讲。本刊根据录音整理。)
第三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模版)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摘 要:新型城镇化建设被赋予了时代的重任,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可选道路,全国各地当前都在积极探索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诸多问题,有效化解这些时代性问题,必须深入到乡村社会的经验逻辑中,通过经验的比较分析,探索适合各地发展的多元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 对策建议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质与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标志、动力和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那么没有新型城镇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产业、人口聚集)。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不断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不断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以空间换生态”。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深层问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面临着城镇化进程滞后、工业化进程、城市规模不足、城市粗放型增长、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管理公共服水平低等这些许多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镇的聚集度不够,城镇体系不合理,规划建设管理粗放
聚集度不够,体现在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两个方面。城市的聚集度和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市地位不相匹配,从根本上没有形成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观念制约和体制制约依然严重
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讲,长期以来,加快城市发展观念相对滞后,人们对于新时期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造成体制性约束也比较严重。
(三)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不高,“准城镇化”现象明显 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区土地不断扩张,由于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加上二元体制的约束,造成人口与产业集聚也不协调,另外大量外出农民工有较大的回流空间,需要更长时间把“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突破口,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推进改革,促进不完全城镇化向深度城镇化转变。
(四)小城镇缺乏引导,新型城镇化特色培育不足 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城镇来说,大部分经济规模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一些镇政府规划意识淡薄,城镇管理工作严重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
1、城镇建设沿着公路两侧无序蔓延、散乱布局,加之一些乡镇企业和农民住所也在公路沿线分散布局,形成了“马路经济带”,浪费了大量耕地,破坏了城乡自然生态环境。
2、城镇缺乏必要的功能区分,城镇居民建房仍然沿用农村的单家独院形式,城镇普遍缺乏环境基础设施,水污染也较严重。
3、城镇缺乏特色,不少城镇不重视地方特色的塑造,盲目攀比,不断大拆大建,导致大量有价值的、反映本地历史与文化的历史街区和建筑物被拆,城镇特色风貌逐渐消失。
4、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设施水平差,文化站、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十分缺乏,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观念行为还不适应城市社会的要求,城镇的文化、科技、教育的建设急需加强。
(五)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不足,阻碍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显得十分重要,这对实现密集区域城镇化集约发展,提高区域城镇化整体水平和质量有显著的功效。大多城市近年来在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上协调不够,互相竞争激烈,产生重复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城乡规划工作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础依据,推进城镇化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农村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规划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按照农村城镇化发展定位的性质,与中心城市配套规划,形成城镇一盘棋,周边城镇相互呼应的系统效应。规划一经确定就要坚持长期不变。并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做出相关的人口和产业规划,做好必要的可行性论证。二是突出配套基础设施的原则。对农村城镇化的防洪、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园林绿化、消除、商贸金融、科教文卫体等设施要统一规划,一步到位,完善配套。政府负责规划设计,把握宏观调控,促进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良性循环。三是农村城镇化设计高标准原则。设计要体现地方风格、时代风貌和可持续发展。对主要的商业区、街道、重点功能小区的建筑、园林景观等要实行规划控制,重点工程要坚持执行规划方案,规划要体现以自然为本的原则,尽可能保护城镇中的山、水、绿地、景观,因地制宜。
(二)建立统一、协调、高效、合理的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同时并重,克服过去“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要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动态管理、精细管理水平。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城市管理队伍。针对管理人员不足、力量薄弱等问题,政府要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城市专业管理队伍,赋予其综合执法的职能。二要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认真学习和借鉴各地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坚持依法管理。探索长效管理新模式、新方法、制定市容市貌标准和城市居民文明公约,加强日常管理,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将部分管理责任分解到社区,动员基层组织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三要切实加强综合整治,推行“门前三包”和市区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办法,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四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
(三)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避免重蹈拉美等国家出现大量“城市贫民窟”覆辙、保持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表面上是户籍问题,本质上是改革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各项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坚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综合承载能力、在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做好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建立农民工基本培训补贴制度,推进农民工培训资金全市统筹。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四)大力发展实体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奠定发展基础 优先发展工业。要立足本地区位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发展思路上,要着重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和科技化“四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商贸和现代物流业、文化教育和房地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以拓宽服务领域和扩大服务总量。稳步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休闲化、科技化、旅游化与农村改造一起实现城乡统筹,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的菜篮子生产服务产业化基地。
(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
把满足城市多方面消费需求作为调整的切入点,大力发展以生产肉、蛋、奶、果、菜、花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农业,同时切实加快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伴随着城镇化的步伐得到进一步优化和繁荣,使农民群众实现增产增收,为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文化设施反映了城市的经济文化水平,代表着城市的现代文明和建设成就。但就总体而言,特别是作为新型区域性的文化中心城市,要避免缺乏大批独具特色、规模相当、装备先进、品位高雅、功能完善、能够体现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文化设施。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工作。既要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性建筑或建筑群落、街区;又要按照城市人口和服务半径,具体规划专业博物馆、社区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之,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需要长期的努力。各地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辜胜阻: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J].农村工作通讯,2012;
[2]涂文学:城市早期现代化的黄金时代[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傅晨:广东城镇化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与广东现代化建设研究丛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
[4]黄捷:江津市城镇化道路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9。
第四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质与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标志、动力和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那么没有新型城镇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产业、人口聚集)。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不断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不断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以空间换生态”。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深层问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面临着城镇化进程滞后、工业化进程、城市规模不足、城市粗放型增长、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管理公共服水平低等这些许多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镇的聚集度不够,城镇体系不合理,规划建设管理粗放
聚集度不够,体现在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两个方面。城市的聚集度和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市地位不相匹配,从根本上没有形成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观念制约和体制制约依然严重
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讲,长期以来,加快城市发展观念相对滞后,人们对于新时期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造成体制性约束也比较严重。
(三)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不高,“准城镇化”现象明显
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区土地不断扩张,由于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加上二元体制的约束,造成人口与产业集聚也不协调,另外大量外出农民工有较大的回流空间,需要更长时间把“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突破口,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推进改革,促进不完全城镇化向深度城镇化转变。
(四)小城镇缺乏引导,新型城镇化特色培育不足
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城镇来说,大部分经济规模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一些镇政府规划意识淡薄,城镇管理工作严重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
(1)城镇建设沿着公路两侧无序蔓延、散乱布局,加之一些乡镇企业和农民住所也在公路沿线分散布局,形成了“马路经济带”,浪费了大量耕地,破坏了城乡自然生态环境。
(2)城镇缺乏必要的功能区分,城镇居民建房仍然沿用农村的单家独院形式,城镇普遍缺乏环境基础设施,水污染也较严重。
(3)城镇缺乏特色,不少城镇不重视地方特色的塑造,盲目攀比,不断大拆大建,导致大量有价值的、反映本地历史与文化的历史街区和建筑物被拆,城镇特色风貌逐渐消失。
(4)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设施水平差,文化站、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十分缺乏,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观念行为还不适应城市社会的要求,城镇的文化、科技、教育的建设急需加强。
(五)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不足,阻碍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显得十分重要,这对实现密集区域城镇化集约发展,提高区域城镇化整体水平和质量有显著的功效。大多城市近年来在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上协调不够,互相竞争激烈,产生重复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城乡规划工作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础依据,推进城镇化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农村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规划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二是突出配套基础设施的原则。对农村城镇化的防洪、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园林绿化、消除、商贸金融、科教文卫体等设施要统一规划,一步到位,完善配套。三是农村城镇化设计高标准原则。设计要体现地方风格、时代风貌和可持续发展。对主要的商业区、街道、重点功能小区的建筑、园林景观等要实行规划控制,重点工程要坚持执行规划方案,规划要体现以自然为本的原则,尽可能保护城镇中的山、水、绿地、景观,因地制宜。
(二)建立统一、协调、高效、合理的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同时并重,要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动态管理、精细管理水平。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城市管理队伍。二要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三要切实加强综合整治,推行“门前三包”和市区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办法,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四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
(三)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保持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四)大力发展实体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奠定发展基础
优先发展工业。要立足本地区位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发展思路上,要着重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和科技化“四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商贸和现代物流业、文化教育和房地产业。
(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
把满足城市多方面消费需求作为调整的切入点,大力发展以生产肉、蛋、奶、果、菜、花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农业,同时切实加快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伴随着城镇化的步伐得到进一步优化和繁荣,使农民群众实现增产增收,为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文化设施反映了城市的经济文化水平,代表着城市的现代文明和建设成就。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工作。既要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性建筑或建筑群落、街区;又要按照城市人口和服务半径,具体规划专业博物馆、社区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之,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需要长期的努力。各地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五篇: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政协平舆县委员会
(一)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一是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规划不科学、管理不到位,违章违规建设较多等突出问题,政府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文件,对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做出严格规定,对相关职能部门明确权利和责任,杜绝建设的随意性,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管理的规范性。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加快城镇扩容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打破城乡二元户籍管理模式,降低户口准入门槛。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就可以入籍落户。广泛吸纳外来人口和本地农民来城镇投资创业,让他们在子女入学、参军、就医、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使他们“住得下、留得住、富得起”,为城镇发展聚集财气、增添人气。
(二)坚持科学规划,严格规范管理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准确定位、规范管理。一是城镇总体规划要高起点。要站在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构建总体框架,提高县城人口总量和综合承载能力。二是建设规划要高标准。在商业布局、建筑群体、生态景观、灯光夜景,道路交通等立体规划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将悠久的 1
县域文化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做到美化、亮化、宣传于一体。三是城镇管理要高效能。要严格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的模式审批管理,切实增强规划的执行力,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对城区内违章违规建筑,要加大查处力度,能拆除的坚决拆除,无法拆除的从重处罚,“叫停”自然建房,制止违规建房。对职能部门权责不清、配合不力等现象责令整改。对城镇执法难、管理难问题,要充分发挥城市综合执法部门的作用,变集中整治为规划管理执法工作的常态化,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三)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城镇化水平
城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因此,要树立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目前,我们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城镇化水平。一是依托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城镇化。要逐步调整工业结构,注重发展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低能耗产业,为农村人口进城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二是依托城区扩容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开发建设一些与现代文化相匹配的多功能住宅小区,彰显地方特色,增强城市吸引力。三是降低土地价格,吸引具备条件的农民进城购房,增加城镇人口,提高城镇化率水平。
(四)注重发展质量,提升城市品位
创新发展思路,多方筹措资金,加快项目建设,优化发展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城西修
建文化体育场馆、大型会场、档次高规模大的宾馆,提高举办大型会议、承办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能力。二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在城区建设好客运站点、农贸市场,城区主要路段配齐环卫设施和公厕,搞好道路、供排水、绿化和环境卫生,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三是加强文化休闲设施建设。建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搞好生态公园的保护开发和延伸,展示广场文化的主题,提升城市休闲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