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的理念与村民自治的发展.
民主的理念与村民自治的发展
今年11月21日至24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家民政部在浙江宁波主持召开的“2002年全国村委会选举情况分析会”。经过会议交流和讨论,来自全国各地民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就如何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向前推进村民自治提出了许多有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与建议,本人作为一名研究村民自治问题的学者,在听了大家的发言以后,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议上,不少地方民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指出,由于国家和地方村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中没有对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作出明确的限制,导致在一些地方,文盲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劳改劳教释放人员、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员、地痞村霸等素质较低的人被村民选举为本村村民委员会委员甚至主任、副主任,给村民自治制度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和后果。一些同志建议,为了在村委会选举中确保将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办事能力强、工作作风正的农村优秀分子选举出来,使他们成为农村的好带头人,必须在村民自治有关法律法规中附加候选人资格限制条件,包括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年龄等条件。从会议交流和讨论的情况看,这种看法在全国各地民政部门从事基层政权建设实际工作的同志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据介绍,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制定了“土政策”,明确要求村委会选举必须保证当选人数达到“三个60%”,即党员人数、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和年龄在45岁以下人数达到60%。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一个民主观念上的认识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村民自治发展路向的实践问题。在此,本文试图就民主的理念与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向问题谈几点看法,供各位关心和致力于推进农村村民自治工作的同仁们参考。
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一对完整的政治权利
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普遍选举原则、平等选举原则、直接选举原则、差额选举原则、竞争选举原则、秘密投票原则。其中,普遍选举原则和平等选举原则是关系到选举的公平性与民主性的最重要原则。我国1982宪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根据宪法的这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二条也相应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上述法律规定表明,我国的民主选举属于普遍性选举,而不属于限制性选举,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一对完整的政治权利,是同时平等地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当然,从理论上看,虽然说我国实行普遍性选举,不对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附加限制性条件,只是相对而言的。从上述法律规定的文字表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事实上,它们有两个主要的限制性条件,一是年龄条件,即必须是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二是政治条件,即必须是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宪法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限制性条件”属于“必要的限制性条件”。第一个限制性条件是对公民权自然条件的起码要求,这是现代民主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限制性条件;第二个限制性条件是实行法治和宪政民主必然的内在要求,同样也是现代民主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限制性条件。由于这两个限制性条件是民主国家普遍采用的“必要的限制性条件”,因此,在民主选举制度中,它们一般不被视为妨碍选举的公正性、平等性和民主性的因素,因而也就不是真正的限制性条件。
在民主选举制度中,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获得所必须的基本年龄条件和公民权资格条件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基本年龄条件的规定旨在为具有选举权的公民个人独立自主地行使选举权提供必要的身心基础和理性判断能力,充分表达公民个人的意愿,实现选举的价值。而公民资格条件的规定则是旨在保证权利的行使符合社会正义的需要,保证多数人的利益不受少数人的侵害。
在我国,之所以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作为一对完成的政治权利赋予公民,不将被选举权的资格条件要求看得高于选举权的资格条件要求,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只有从法律规定上普遍地、平等地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完整地赋予每一个公民,才能够彻底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才能保证公民在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如果在具备了公民权基本资格条件的情况下,额外地附加政治面貌、教育程度、年龄(某一个特定的年龄段)等条件,必然在事实上造成对一部分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从而违反民主的精神。即使是在被选举权的规定中附加这些额外的条件限制,也会造成对政治平等和公平正义的破坏。
然而,从事实和结果来看,我们常常发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总是不相称和不对等的,二者在许多时候往往表现为相背离。造成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既有政治操纵因素的影响,也有民主选举偏好本身的作用。这种情况对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作为完整的政治权利的理论构成明显的挑战。对于这种现象的认识,我们不能以果论因、以果定因,否则,我们会动摇对民主和法治的信念。
二、选举的价值偏好及其实现途径与方式
综观国内外各种政治性选举制度中有关被选举权(候选人)资格条件的规定,我们又不难发现,在较高层次的代表选举或者职务选举的候选人资格条件规定中,一般也会有诸如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年限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例如,美国宪法中规定,移民在取得美国国籍7年以后才有资格当选众议院议员,9年之后才有资格当选参议院议员。而对于作为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条件限制,还明确规定必须是年满35周岁以上的公民。从美国40多届当选为总统的人基本情况来看,他们具备以下共同的资格条件:(1)绝大多数总统具有特定的政党背景;(2)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3)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和政治能力;(4)有强大的财力支持。而我国1982宪法第七十九条对国家主席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规定也特别强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这似乎也是对被选举权(候选人)资格条件的额外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基层的选举与国家高层的选举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选举,不可以简单类比;更何况,即使是宣称实行普遍性选举的国家,在政治高层的选举中,都有必要、有可能蜕变为限制性选举。
赞成对被选举权(候选人)资格条件加以额外限制的人一般认为,之所以要通过法律或者选举实施细则对被选举权(候选人)资格条件加以额外限制,是因为被选举权是比选举权更重要的政治权利,候选人要担任选民所赋予他们的权力,履行好自己的职权和职责,行使公共权力,必须要有比一般选民高的素质和能力,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当选者辜负选民的信任与委托。实际上,无论在法律上是否明确给予被选举权(候选人)附加额外的资格条件限制,这都只是体现了法律制定者的一种理想的价值偏好。党派属性、受教育程度、年龄、道德修养、能力特长等等,无不反映者政治社会人们对某中人格特质的价值取向。然而,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每一个选民都会有自己个人的价值偏好,有些是与他人相同的,有些则与他人是不同的。如何将所有选民的个人价值偏好整合为社会共同的价值偏好?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主张是,社会中存在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公意”的作用,在“公意”的影响下,每个公民个人的意志(众意)会自觉表示服从,从而形成公认的政治权威。代议制民主理论在西方出现以后,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们主张,通过普遍的、直接的投票选举,用选票的统计结果代表多数价值,实现选举的价值偏好。
20世纪以来,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表明,在民主的选举制度建立以后,尽管统治阶级试图通过法律规定反映自己在被选举权(候选人)资格条件上的价值偏好,但选民的投票行为并不完全受制于法律所认可的选举价值偏好。而民主选举所反映的真实情况是,选票统计中多数选民所认同的价值偏好才是真正有效的价值偏好,尽管在事实和结果上这样的偏好同统治者在法律上所需要的价值偏好基本一致,但从实质上看,统治者制定的法律中对选举偏好的规定之所以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不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先验性和强制性,而是因为它来自多数选民的选举偏好,也就是说,某一种特定的选举价值偏好要想成为法律,进而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不能够事先由立法者强加给选民,而是必须经过多次选举的实践,在选举中形成多数人认可的价值偏好,然后将它上升为法律。从目前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要来看,我们一些学者和政府实际部门的领导者所提倡的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要对被选举权(候选人)资格条件的额外附加与限制恰恰是以一种先验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强加给农民的选举价值偏好,尽管这些选举价值偏好的确具有合理性,同时的确有利于农村村民自治的顺利发展,大家的愿望与出发点也是善意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主张具有道义上的正当性,就蔑视和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性,一定要农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谁、不选谁。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应当是通过对农民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尊重大多数农民的实际投票偏好,形成国家法律所提倡的选举价值偏好。否则,我们的行为很容易造成为民做主和代民做主。毛泽东同志生前说得好:我们共产党人要想当群众的先生,首先必须当好群众的学生。在推进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问题上,毛泽东的这个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百事通
三、民主机制的所能与所不能
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农村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逐渐得到了贯彻与落实,让亿万农民切实享有了民主权利,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与优越性,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的变化与好转,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改善了农村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农村出现了新的发展面貌。但是,在实施村民自治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困难和新的矛盾,例如,宗族派性势力抬头、贿选行为、“坏人”当选、老好人和庸人当选、经济发展缓慢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于是,有的人对村民自治开始产生怀疑,有的人对村民自治开始求全责备。这些典型心理反应,都显示了我们对民主制度和民主机制的认识有问题。
怀疑论者和求全责备者存在的一个思想通病就是,他们本身把民主机制理想化、神圣化、全能化,仿佛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建立、民主机制在农村运行之后,农村的一切都只有朝着理想的方面发展才是好的、有意义的,如果出现了一些解决不了的难题,对村民自治的评价就要打折扣。这样一种思想通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正确认识民主机制的所能与所不能,我们对民主的认识还缺乏现代性。
在西方政治文明史上,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近代英国的霍布斯等圣哲大儒都曾经从理论上论述过民主政治的弊端,他们大都不太看好民主政治,而是主张君主政体或者贵族政体。当西方真正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主制度以后,它们尽管坚决捍卫民主制度,并且极力向全世界推广它们的民主制度与价值观念,但是,它们始终对于民主制度的局限保持清醒而又理智的认识。而在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文明史上,实现民主政治作为一种先进的、革命的政治理想和追求,被赋予了一种绝对的正义价值与道义力量,因而民主制度本身也不断被人为地加以理想化、神圣化和全能化,以至于使民主变成一种新的神话。事实上,对于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民族而言,如果用追求民主的迫切性和真诚期望代替了对民主的冷峻思考和理性评判,一定会在民主的理论认识和政治实践中误入歧途。当民主制度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当民主制度的实行不能带来民主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们预期的社会政治效果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退回到精英主义、威权主义甚至开明专制主义。目前,在村民自治问题上,已经开始出现一种从本质上反民主的声音,例如,有的人拿一两个特殊的个案作为依据,为“老板当村官”现象叫好、为“强人治村”正名。这样一些观点看似支持村民自治,实质上伸张的是精英主义、威权主义甚至开明专制主义,民主已经被巧妙地改造成为少数乡村新兴精英控制乡村社会的一件精致的外衣。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民主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它能够合理解决公共权威的合法性问题。治理社会的公共权威如何产生、如何保证公共权威获得的公平性与正当性?历史的实践证明,使用世袭的方法、武力争夺的方法、欺骗的方法、物质利诱的方法、神授的方法都不可避免产生严重的社会混乱,都会危害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运用民主的方法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权力争斗带来的社会混乱,使大多数人基本服从普遍认可的规则。因而,民主制度是所有统治方法中“最不坏的一种方法”。
现代民主理论还告诉我们,民主机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能够做到的是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和表达个人意见的权利、获取正当个人利益的权利等等。尽管从世界政治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出现过有自由无民主和有民主无自由的具体情况,但这毕竟属于少数例外,绝大多数民主制度都能够比较好地保障多数人的自由和权利。
民主机制另一个值得肯定的因素是它具有纠错机制。在民主制度下,也许民主选举产生的公共权力机关和权威人物可能是平庸的、另人失望的,甚至可能是违反众人的委托与信任而滥用权力的,但是,民主机制同时赋予人民参与权、监督权、罢免权等重要权利,因而以权利制约权力、以社会权力制约政治权力便成为可能。民主所具有的这种纠错机制不仅是制约公共权力机关与权威人物的法宝,而且是教育人民、允许犯错误并且允许改正错误的重要保证。
尽管民主机制能够解决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但是,它也有所不能。民主机制一般不能保证产生最优的选举结果,也从来不可能承诺产生令所有社会成员满意的选举结果,它只是保证基本的社会公平与正义。长期以来,我们国人一直将民主机制当作是选优机制,以致在个人工作业绩考评中都不是使用客观量化的绩效评估法,而是普遍使用民主评议法,用投票的办法选出“劳动模范”、“先进个人”乃至“优秀企业家”、“杰出科学家”,这是对民主机制的夸大与误用。民主机制也不能够满足人们对效率和效用最大化的要求,而是从公平正义的原则出发,要求社会在实行民主的过程中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因此,民主决不是一种无价和廉价的享受物。如果从成本—效用的关系来考虑政治问题,使用民主机制一定是找错了门,可能独裁和专制更能够保证减少成本、扩大效用。
如果将上述观点引入对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很明显,少数村庄选出了各种上级政府和部分村民不喜欢的“坏人”、庸人和老好人,也就不足为奇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尊重和坚持民主机制。如果民主机制健全的话,它所具有的纠错能力应当是可以有办法解决选举结果不理想所带来的问题的。而目前农村存在的宗族问题、经济发展落后问题等方面的问题,并不是村民自治制度本身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前就已经明显存在或者潜伏存在,只不过是经过选举与自治使它们充分暴露出来而已。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仅仅靠村民自治制度是难以完全凑效的,还有赖于其他制度的建立、配合与支持。众所周知,目前中国农村“三农问题”非常严重,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仅仅指望一个村民自治制度背负起农村发展与农村现代化的重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同时也是不公平的。结语: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路向问题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10多年来,国内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基本上是围绕着各种“问题”在打转,对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影响了我们关于村民自治的“问题意识”,很多人基本上变成了“问题中人”。同时,这10多年的村民自治实践,决定了我们一种特有的民主主义思考视野和理论范式,“民主”成为10多年来年来村民自治问题研究和思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民主的理论范式也成了研究村民自治问题不可动摇的经典范式。
然而,村民自治制度发展到现阶段以后,面对农村出现的诸多问题,仅仅使用民主的视野来思考它的解决之道是否可能、是否恰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民主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必须不断拓展,应当深化农村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的改革,应当引入科学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实现民主治理与科学治理相结合、能人治理与制度化治理相结合、权威治理与专业化治理相结合,通过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的变革,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百事通
第二篇:巩固村民自治成果_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巩固村民自治成果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余 琳
2008年第8期 ——政治建设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实施,加强领导、完善法规、健全制度、督导检查、狠抓落实,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农村的改革与发展。
一、村民自治不断取得新进展
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它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普遍推行于90年代,伴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而迅速普及,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不断发展壮大。198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后,我省分3年完成首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已经进行过6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后,全省普遍推行了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逐步实现了从点到面、从指定到选举、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从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的转变。各地坚持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保证村民推选权;实行严格的选民登记,保证村民选举权;通过选民大会或小组选民会,由选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保证村民直接提名权;依法组织选举大会或投票站选举,保证村民投票权。2007年底,全省有村民委员会25519个,村民委员会成员91647人,村民代表845791人。随着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逐届顺利进行,绝大多数地方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素质、结构逐步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二)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从1989年8月开始,村民自治从试点到全面展开,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省人大相继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村务公开实施办法》。2004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使村民自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各地就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也纷纷下发文件,普遍制定并实施了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一事一议”的民主决策制度、对村干部的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公开的民主监督制度、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财务制度等规章制度。
(三)村民民主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农村干部和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意识,依法办事的法制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意识不断增强。在村民自治中不断完善村务公开内容:各地把中央及地方的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列入公开内容,村务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群众普遍关心事
项及时公开。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各地进一步规范了村党组织的决策组织权、村民会议的决策表决权、村民委员会决策执行权、村民议事组织的决策监督权及民主理财、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程序。强化民主监督落实:各地普遍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制定本村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和村干部的民主评议,基本做到每年定期对村干部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与村干部的工资直接挂钩。全省99%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99.36%的村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98.12%的村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四)村民自治的督查力度不断强化。加强督促检查是确保村民自治得到落实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省及各地都加大了对这一工作的督查力度。2005年10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全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省委、省政府组织督导组于2005年11月,对孝感等9个市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检查督导。
(五)民主管理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各地积极探索村级民主管理的新形式、新途径、新经验。如武汉市“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民主制定、安陆市“三会四评”制度、恩施州“1+4+X”模式、钟祥市“四个六”民主管理机制及通山县推行“村官”工作岗位及工资由村民票决的管理新模式等,既立足了本地实际,把握民主管理的内在规律,又拓展了途径、探索了经验。
(六)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先后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任组长的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协调小组,明确落实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健全了联络员制度等;各地也调整充实了领导协调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各级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加大了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工作的力度,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人员,健全了民主管理的考评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把村民自治作为固本强基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定期组织考核检查,严格奖惩制度,不断增强了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性。
二、我省村民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村民自治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村民自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足,工作进展不平衡。大部分地方对3年一度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大多比较重视,投入精力相对较多,而对选举后的村务管理关注和重视不够。有的认为,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村里权力也小,村务公开没有必要搞;有的认为,村里又没有多少开支,村务公开可搞可不搞;还有的村干部怕公开。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存在着差距和不平衡问题。
(二)能人难选,部分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突出。在一些地方,农村青年和致富能人大量外流。由此造成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村干部可供选择的对象越来越少,少数村民委员会成员综合素质不高,老龄化现象严重。
(三)经费缺乏,部分村民委员会运转困难。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可用资金减少,一些贫困村仅靠转移支付入不敷出。村干部误工补贴偏低。这种状况导致少数村开始出现“无人管事”的现象。
(四)事情难办,一些地方“一事一议”较难推进。税费改革之后,农村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经费来源有一些要靠“一事一议”来解决,在一些地方往往是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行难成。
(五)法律缺位,对一些侵犯村民民主权利的行为缺乏相应的纠错机制和惩罚办法。
三、推进我省村民自治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省村民自治面临的情况和问题,我们认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创新。
(一)加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是推动村级组织整体建设的有效途径。要以今年将要进行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为契机,真正把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受到群众拥护的人选进村民委员会领导班子。要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负责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中发现优秀人才,不拘一格选贤任能。要切实帮助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积极提倡将德才兼备的村干部选拔为乡镇政府公务员,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吸引力。
(二)建立稳定有效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村民自治工作的投入,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的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村民自治财政预算制度、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职补偿制度,建立长效的村干部误工补贴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村干部误工补贴标准,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经费保障能力,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
(三)积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要引导农村干部牢固树立农村农民群众主体意识,充分信任、依靠农民群众,建立和完善群众参政议政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落实好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县、乡政府要积极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适时出台“一事一议”资金扶持奖励政策,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出资出劳参与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和政治民主的需求。
(四)建立科学培训机制。搞好培训是做好村民自治工作的前提条件。应将村委会组织法和相关地方法规纳入各级党校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对县乡村干部进行培训。省、市重点进行示范培训;县级要对村书记、主任进行培训;乡级要对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村民自治工作的重要性,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五)完善村民自治法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村民自治工作的保障。要抓紧制定
和完善保障人民群众在基层行使民主权利的法律法规。要不断健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村务民主管理条例,不断完善地方法规。在农村基层,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目标,不断制定、完善、创新、落实各项基层群众自治的具体制度,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和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规范《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六)建立健全多元一体的监督机制。建立多元一体的监督机制是做好村民自治工作的重要举措。要健全乡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舆论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统一、内外监督并重的多元一体的民主管理监督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对换届选举、村务公开、农村集体财务的监督、村干部民主评议及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项目布局、政策落实、土地征用等重大事项决定实施的监督,确保村民民主权利的落实及积极性、创造性发挥。要强化县乡党委、政府对村级民主制度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监督,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探索新的途径,促进民主管理健康有序、卓有成效地开展。
(七)不断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形式。改革创新是做好村民自治工作的有效手段。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参与村级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民主形式,创新民主内容。力求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八)切实加强对村民自治工作的领导。加强领导是做好村民自治工作的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村民自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工作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并把其纳入基层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考评办法,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指导督促基层把民主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工作领导机构或协调机构,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真正形成党政领导、办公室协调、部门配合、社会支持、职责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作者系湖北省民政厅副厅长)
第三篇:浅谈村民自治的发展与完善
浅谈村民自治的发展与完善 郭旭
2005年10月20日09:01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社会最基层、最广泛的政治,它是实现农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村民自治的实施可以培养农村的民众的自主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政治素质和操作能力,保证了全体村民真正享有通过有效的形式管理基层地方事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主体性,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
我国村民自治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当前形势下,要使村民自治更好地发展,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推进依法自治,进一步完善村委会选举
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其实质是要将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对容易产生滥用权力的具体机制、制度和薄弱环节加以完善。另外还要完善选举的程序,如认真检查选民身份、分发选票、取消委托投票和流动票箱、公开候选人的提名过程及增加候选人的数量的措施来完善村民自治选举。应广泛宣传选举知识,使村民对自己的责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村委会干部的选拔工作应注意吸收一些复员军人、在乡知识青年、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加强对村干部的考核培训,组织其参观先进村组,建立干部目标责任管理制,搞好廉政建设,以便村干部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
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程序并加强村委会组织建设和组成人员的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重在制度建设、法治建设,所以制度和法律建设是根本。另外,要加强村委会组成人员的教育和培养以及观念的更新,定期向村民代表会议等其他代表村民意愿的组织述职,接受其监督。实行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并以此为切入点,构建良好和谐的乡村社会秩序。
二、建立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协调机制
建立两委联席制度。尽管村委会与党支部的性质和职能存在着较大差异,然而其成员都是农村的政治精英,在发展本土经济,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建设乡村政治文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是一致的。因而完全可以在保持各自性质和完善各自职能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整合,以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三、建立村民议事会制度、发展农村经济
村民议事会制度是强化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第一、对村民议事会的性质、职能、议事程序、议事范围等,制定详细的规定。对文化参差不齐的议事会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参政议政的能力,提高其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使其既发挥良好的监督职能又不会妨碍村委会工作的正常开展。第二、建立村委会与村民议事会之间的沟通机制,进行必要的定期交流。村委会汇报工作,议事会则集中反映群众的呼声,为村委会作好“信息接受与传递器”,从而密切干群之间的联系。第三、加强村民议事会的经济和文化指导职能的建设,进一步扶持、强化、壮大各种集体经济组织和民间文化组织。实践证明:集体经济的强弱与乡村政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治呈良性发展的地区,往往是集体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依托其活跃农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并缩小公共权力的集中程度,从而减少因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程度,使村委会更好地行使管理公共事务职能。
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作为主体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发展经济是农民参与村民自治的根本所在。第一、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大力发展社会文化发展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定期举办各种新技术培训推广班,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第二、推进“税费改革”和免除农业负担的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实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制度,建立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增强为“三农”服务的能力。第三、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发挥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主体的作用。第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深度、广度,发展龙头企业或协会+农户、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农户等模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特色经济,建立与当地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科学模式。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四篇:落实村民民主自治加强农村群众工作
落实村级民主自治
加强新时期农村群众工作
中共米易县委组织部曾科唐勇
做好新时期农村群众工作,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在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落实村级民主自治,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群众主动性、积聚更广泛的力量,也能培养群众自主责任意识,减少、化解社会矛盾。米易县以落实“村官民选”、“村务民决”、“村财民管”三项制度为重点,理顺农村“人权”、“事权”、“财权”,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切实做到大事让村民知晓、议事让村民参与、要事让村民做主、做事让村民监督,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党员群众主体意识和作用。
一、健全“村官”民管制度,夯实干群信任基础
做好群众工作,群众信任是基础。让村民直接选“村官”、管“村官”、评“村官”是建立信任基础的有效途径。一是民主选“官”。全面推行“三荐两评一选”方式产生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即采取组织推荐、联名推荐、个人自荐方式产生初步人选,由组织全体党员和不少于党员1.5倍的群众代表进行民主测评,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
和委员。全县通过“三荐两评一选”方式产生村党组织书记76名,委员238名,进一步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夯实了村干部民意基础,干群信任关系在源头上得到巩固。二是严格管“官”。建立村干部诫勉制度,在出现“对群众反映强烈、能够解决的正当要求,久拖不决,使集体和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等五种表现时,启动村干部诫勉程序,明确乡镇党委派员调查核实、集体研究、专人诫勉谈话、制定整改方案等诫勉程序;建立村干部廉政述职报告制度,每年年终作述廉报告,接受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评议结果记入干部廉政档案,作为村干部选任、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依规评“官”。制定《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建立村干部民主评议制度,每年组织召开全村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村两委班子及成员作述职报告,参会党员和村民进行公开质询、评议。对“不称职”达到三分之一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由乡镇党委进行组织调整;对“不称职”达到三分之一的村委会成员,由村党组织提出调整建议,提交村民会议按照《村民自治章程》罢免。
二、完善村务民决制度,规范干群议事规则
做好群众工作,利益协调是关键。建立规范、公开、民主利益矛盾协调规则,是村民有序参与、决定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的有效方法。一是明确职责权限。各村普遍建立《村级组织工作规则》,明确村党支部(总支)、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职责。落实村党支部(总支)在村
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村“两委”联合议事制度、村委会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每季度将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执行情况向村党组织报告1次。二是坚持“七步议事法”。建立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内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民主评议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决策“七步议事法”,保证村党组织领导权、村民会议决策权、党员审议权、村委会执行权和群众监督权有机衔接,让村民积极参与村务决策,有效表达了诉求。县级部门,乡镇党委、政府明确,对不按“七步议事法”程序决策的项目和资金一律不予审批,突出村民自我决策、自我管理。“七步议事法”推行以来,各村对涉及村中公益事业、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普遍进行了“一事一议”,共议1753件,其中否决21件。事项虽有被否决,但村级党组织的威信却更高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热情更强烈了。三是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出台《村党务公开制度(试行)》、《村务公开制度》,明确党务、村务公开范围、内容、形式、途径、时限。成立党务公开监督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吸收普通党员、群众分别参加监督小组,落实监督保障。建立村党组织双向汇报制度。每季度召开全体党员的双向汇报会,由党员向党组织汇报联系户、责任区的工作情况,反映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党组织向党员通报季度工作、下一阶段工作打算和对群众意见的落实反馈情况。建立党务村务公开定期检查通报制
度。监督小组每半年对党务、村务公开情况进行1次检查,并向乡镇党委专题汇报。乡镇党委每半年向县委书面报送党务、村务公开情况。
三、推行村财民管制度,厘清干群重大关切
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关切是突破。实行民主理财,保障群众直接利益是解决群众关切、赢得社会民心的有效手段。一是规范财务审核。实行村财乡管,村级各项现金收入缴存银行帐户,规范支出票据入账手续,由乡镇财政所统一入账、统一报销。实行民主理财,由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民主理财小组,村党组织分管纪检工作的委员担任组长。每月确定民主理财日,由村委员会相关成员或村会计汇报上月财务活动情况,民主理财小组进行审核,对有疑问事项进行质询,并提出民主理财意见。非经民主理财程序,乡镇不予入账或报销。二是实行财务公开。村支两委每月将村集体资金、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下一步资金使用计划向村民公布,公开、广泛地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接受村民监督。成立由村支两委成员、县乡党代人大代表、村民小组组长、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全期跟踪监督村级村务使用情况,同时重大的财务支出要通过由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资金使用方向。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成员离任的,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审计工作组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实行集体管理。村集体资金对外投资经营,集体资产拍卖、转让或租赁经营的,由村支两委联席会议研究提出
方案,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对村办公设施、道路、桥梁、农业设施等公益项目建设的,实行公开招标承包,成立村质量监督小组,对工程建设进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随着村级民主自治制度的深度落实,米易县农村社会发展着悄然变化,乡村党组织、村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联系更加顺畅,干群之间双向理解得到加强,农民主人翁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得到增强,积极性得到有效发挥。“以前做事总认为是给别人做,现在终于明白,做事就是给自己做,劲头更足了”。正是这种个体细胞活力的激发,米易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县域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县域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5年翻了一番多,地方财政收入连续6年超过亿元,2011年达到7.5亿元,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发展20强”;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冬春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等;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拓展到5平方公里,相继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省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第五篇:村民自治推荐材料
龙角镇村民自治推荐材料
“为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群众满意,才是我们工作的宗旨和根本。”龙角镇龙堰村计划生育协会会长蒲东培这样说。
2011年龙角镇龙堰村成为重庆市首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之一,代表着该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得到上级计生部门的肯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一直是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龙堰村计生协会成立以来,坚持以“为群众服务”为宗旨,做到了事事为群众着想。
“多亏了我们村里的计生协会,我今年才可以纳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部分奖励扶助对象呀”,龙堰村5组的村民谢长中这样说到。原来谢长中在2010年按照龙角镇移民政策后靠移民,户口由原来的农业户口转成了非农业户口,但是一直却没有办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按照最新的重庆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部分奖励扶助政策,由于政策原因户口转非,并一直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社保的独生子女户或双女户家庭,可以界定为农业户口,继续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龙堰村计生协会了解到这件事情后,及时向镇计生办说明此事,并提交了申请,跑前跑后为谢长中完善了申报材料,并在截止日期之前通过了审批,成为2012年龙角镇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部分奖励扶助对象之一。
为群众服务的同时也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根据龙堰村村民自治规范,凡村内涉及违法生育的家庭一律必须先到相关部门接受处理,主动缴纳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龙堰村自成立计生协会以来一直坚持
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并对出现的违法生育现象严格如实上报。龙堰村1组村民余洋,2006高中毕业以后就随家人常年在外打工,去年和女朋友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生育小孩,但二人还没有达到结婚年龄,属于非婚生育,按照相关规定应该缴纳一定的社会抚养费。余洋却以不打算给小孩上户口为由一直不到镇计生办接受处理。村计生协会知道这件事情以后,派出协会会员对他们进行了半个月的宣传教育,终于说服这家人办理了相关手续。龙堰村一直都是龙角镇违法生育案例较少的村居,村民主动缴纳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的比例也居全镇之首。
龙角镇龙堰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以关注民生、维护民利,让群众满意为宗旨,以共享阳光、共建和谐为主题,经过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在全村已初步形成了“阳光计生”管理服务新机制,使广大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大大提高了群众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程度。2012年龙堰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目标任务就是,组织和带领村民制定并落实本村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完成镇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不断地促进村民婚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推动群众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