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工商管理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19:4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工商管理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工商管理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站推荐]》。

第一篇:2012年工商管理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站推荐]

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领导体制的内涵不包括()。

A.领导体制建立在企业领导权力划分的基础之上

B.领导体制通过建立企业领导组织机构加以实现

C.领导体制以制度规范为保障

D.企业领导体制的核心是制度规范

2.企业领导体制的核心是()。

A.组织机构

B.制度规范

C.企业使命

D.企业文化

3.从功能角度进行分析,企业领导体系的构成不包括()。

A.监控系统

B.参谋系统

C.信息系统

D.反馈系统

4.在企业领导体系的构成中,企业领导系统的核心是()。

A.监控系统

B.决策系统

C.执行系统

D.信息系统

5.自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企业的领导体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

A.职业“软专家”领导

B.专家集团领导

C.“经理制”领导

D.“家长制”领导

6.“谋”与“断”相对分离的集体领导方式的出现标志着现代领导体制已经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即()。

A.“家长制”领导

B.“经理制”领导

C.专家集团领导

D.职业“软专家”领导

7.我国十年内乱时期实行的企业领导体制是()。

A.行政一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C.“革命委员会”制

D.厂长负责制

8.一般而言,企业财产所有权(或产权)的拥有者称为()。

A.占有者

B.管理者

C.经营者

D.所有者

9.公司产权制度的特征是()。

A.明晰的产权关系

B.公司的法人财产

C.法人治理机构

D.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

10.()是出资人(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主要表现为股权。

A.原始所有权

B.法人产权

C.经营权

D.处置权

11.公司财产权能的分离是以()为中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次分离。

A.经营者

B.所有者

C.出资者

D.公司法人

12.公司财产权能的第一次分离是()。

A.原始所有权与特殊所有权的分离

B.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相分离

C.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法人产权与收益权的分离

13.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最高形式是()。

A.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分离

B.原始所有权与一般所有权的分离

C.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法人产权与债权的分离

14.公司作为法人对公司财产的排他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转让权指的是()。

A.所有权

B.经营权

C.法人产权

D.股权

15.对公司财产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称为()。

A.经营权

B.所有权

C.法人产权

D.控制权

16.在经营者拥有的业务能力中,核心能力是()。

A.组织能力

B.决策能力

C.应变能力

D.创造能力

17.科学的经营者选择方式应该是()。

A.工会选举

B.内部提拔

C.市场招聘和内部提拔并举

D.市场招聘和政府委派并举

18.某企业采用股票奖励来激励经营者,这种激励属于()。

A.声誉激励

B.报酬激励

C.实物激励

D.市场竞争机制

19.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关系。

A.相互制衡

B.委托代理

C.信任托管

D.监督管理

20.在现代企业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人员之间是()关系。

A.相互排斥

B.相互制衡

C.委托代理

D.监督管理

21.《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内不得转让。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22.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公司,其发起人必须()以上在中国有住所。

A.四分之一

B.一半

C.三分之一

D.三分之二

23.股东最根本的法律特征是()。

A.股东是公司经营的最大受益人

B.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C.股东享有股东权

D.股东是公司的出资人

24.股东权的核心是()。

A.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权

B.股东会的出席权、表决权

C.公司新增资本的优先认购权

D.公司股利的分配权

25.股东最重要的义务是()。

A.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B.遵守公司章程

C.缴纳出资义务

D.忠诚义务

26.股东的义务中既是法定义务,也是约定义务的是()。

A.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B.遵守公司章程

C.缴纳出资义务

D.忠诚义务

27.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的罚款。

A.5%以上、10%以下

B.5%以上、15%以下

C.10%以上、15%以下

D.10%以上、20%以下

28.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依法享有的职权不包括()。

A.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B.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C.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D.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方案

29.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会议种类不包括()。

A.股东年会

B.临时会议

C.定期会议

D.首次会议

30.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作出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时,需要经代表()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A.1/4

B.1/3

C.2/3

D.1/2

31.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董事会

B.监督会

C.股东大会

D.经理机构

32.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次年会。

A.一

B.二

C.三

D.四

33.股份有限公司中,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

A.5%,八

B.5%,十

C.3%,八

D.3%,十

34.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行使股权的重要原则是()。

A.多数通过原则

B.数额多数决 C.一股一权 D.一人一票

35.股份有限公司的普通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通过。A.1/2 B.1/4 C.2/3 D.1/3

36.国有独资公司行使股东会职权的是()。

A.股东大会

B.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C.董事会

D.监事会

37.既处于公司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的交叉点,又是公司运转的核心的是()。

A.经理机构

B.股东会

C.监事会

D.董事会

38.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的原则是()。

A.“一人一票”

B.多数通过原则

C.资本多数决

D.董事数额多数决

39.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为()人。

A.3~13

B.3~19

C.5~19

D.5~13

40.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其忠实义务不包括()。

A.禁止在其他企业兼职

B.禁止泄露商业秘密

C.禁止滥用公司财产

D.自我交易之禁止

41.我国《公司法》明确了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的制定和批准机构是()。

A.人大常委会

B.国资监管机构

C.股东大会

D.董事会

42.经理的职权范围通常是来自()得授权。

A.股东会

B.国资委

C.董事会

D.监事会

43.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的职权属于公司的()。

A.监事

B.董事

C.经理

D.股东

44.作为辅助执行机构,经理的选任和解聘均由()决定。

A.监事会

B.董事会

C.职代会

D.股东会

45.董事会对经理实行监控的主要手段是()。

A.合同控制

B.期权控制

C.内部控制

D.对经理的任免及报酬决定权

46.根据《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中监事的任期为每届()年。

A.三

B.四

C.五

D.六

47.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A.三

B.四

C.五

D.六

48.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制度是由()派出监事组成专门外部监督机构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的制度。

A.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B.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C.国务院

D.人民政府

49.我国公司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人。

A.3

B.5

C.13

D.19 来源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企业领导体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是企业进行领导决策的基础

B.是企业领导活动有效开展的组织保证

C.是提高企业整体领导效能的重要因素

D.是规范企业领导行为的根本机制

E.是企业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

2.企业领导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A.便捷 B.及时 C.准确 D.全面 E.经济

3.自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企业的领导体制大致经历的阶段有()。A.“经理制”领导 B.“家长制”领导 C.“软专家”转行领导 D.职业“软专家”领导 E.专家集团领导

4.对于现代公司制企业,股东所拥有的股权的主要权限有()。A.法人财产占有权 B.企业经营管理权

C.公司股票或其他股份凭证的所有权和处分权 D.公司收益参与分配的权利 E.公司决策的参与权

5.下列对公司法人产权的表述正确的有()。A.法人产权是公司产权制度的特征

B.从归属意义上讲,其属于出资者(股东)C.公司的法人财产和出资者的其他财产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D.一旦形成法人财产后,出资者只能依法转让其所持的股份 E.公司拥有法人财产权

6.下列对经营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营者对法人财产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 B.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经营管理 C.由董事会从股东中选聘

D.获得报酬的主要方式有年薪、股权和期权等 E.要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

7.现代企业经营者具有的显著特征包括()。A.岗位职业化趋势

B.比较高深的经营管理素养 C.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D.其产生基于无偿雇佣 E.权力受董事会限制

8.经营者对现代企业的作用表现在()。A.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B.有利于企业获得关键性资源 C.有利于完善公司管理制度

D.有利于企业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E.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

9.一个优秀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心态应该表现为()。A.开放和追求 B.自知和自信

C.意志和胆识

D.宽容和忍耐

E.乐观和坚强

10.下列关于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营人员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经营人员经营业绩的优劣受到董事会的监督和批评

B.授权董事会负责公司后,股东就不能随意干预董事会的决策了

C.董事会必须对股东负责

D.经营人员受聘于股东会

E.股东可以决定董事会的人选

11.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利,主要有()。

A.重大决策

B.资产受益

C.选择管理者

D.决定公司的经营要务

E.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2.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享有的权利有()

A.董事、监事的选举权、被选举权

B.临时股东大会的召开提议权和提案权

C.出资、股份的转让权

D.公司资料的查阅权

E.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方案

13.公司股东的忠诚义务包括()。

A.向董事会负责

B.禁止损害公司利益

C.考虑其他股东利益

D.按期足额缴纳出资

E.谨慎负责地行使股东权力及其影响力

14.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会应召开临时会议的情况有()。

A.代表五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提议

B.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提议

C.三分之二以上的董事提议

D.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提议

E.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

15.需要由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做出特别决议的事项有()。

A.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

B.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

C.修改章程

D.发行公司债券

E.决定经营方针

16.股份有限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A.董事人数不足法律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四分之三时

B.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时

C.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D.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E.董事会认为必要时

17.下列关于董事会性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A.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

B.董事会是公司的法定常设机构

C.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D.董事会是代表股东对公司进行管理的机构

E.董事会是公司法人的对外代表机构

18.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董事会的职权有()。

A.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B.决定公司的经营要务

C.拟定公司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D.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方案

E.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A.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B.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C.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

D.因侵占财产、挪用财产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

E.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20.有权提议召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临时会议的人员有()

A.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

B.代表八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

C.四分之一以上董事

D.三分之一以上董事

E.监事会

21.独立董事必须具有独立性,下列人员不得担任独立董事的有()。

A.在上市公司或其附属企业任职的人员

B.在上市公司前十名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C.上市公司前五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

D.为上市公司或其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员

E.在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票5%以上的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

22.下列关于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的组成与任期表述正确的有()。

A.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董事会成员中指定

B.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每届任期不得超过3年

C.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为5人至19人

D.国有独资公司可以不设立董事会

E.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

23.公司监事会的监督对象是()。

A.董事会

B.股东会

C.总经理

D.职代会

E.国资委

24.关于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关系,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了如下规定()。

A.董事会根据总经理的提名或建议,聘任或解聘、考核和奖励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B.总经理负责执行董事会决议,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

C.在公司执行性事务中实行总经理负责的领导体制

D.兼任总经理的董事长也可以承担执行性事务

E.董事会不可将其职权范围内的有关具体事项有条件地授权总经理处理

25.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的职权有()。

A.检查公司财务

B.罢免高级管理人员

C.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D.依法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E.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

26.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的表述错误的有()

A.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1至2名监事,不设监事会

B.监事会设主席一人,由全体监事过三分之二选举产生

C.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

D.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E.监事的任期每届为5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C

[解析] 企业领导体制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选项ABD。

[答案] B

[解析] 企业领导体制的核心是制度规范。

[答案] D

[解析] 从功能角度进行分析,企业领导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决策系统、参谋系统、执行系统、监控系统与信息系统。

[答案] B

[解析] 企业领导系统的核心是决策系统。

[答案] A

[解析] 自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企业的领导体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家长制”领导、“经理制”领导、职业“软专家”领导、专家集团领导。

[答案] C

[解析] “谋”与“断”相对分离的集体领导方式的出现标志着现代领导体制已经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专家集团领导。

[答案] C

[解析] 我国十年内乱时期实行的企业领导体制是“革命委员会”制。

[答案] D

[解析] 一般而言,所有者是指企业财产所有权(或产权)的拥有者。

[答案] D

[解析] 公司的产权制度具有明晰的产权关系,它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

[答案] A [解析] 原始所有权是出资人(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主要表现为股权。11 [答案] D [解析] 公司财产权能的分离是以公司法人为中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次分离。12

[答案] B

[解析] 公司财产权能的第一次分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出资人与公司法人的分离,即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相分离。

[答案] C

[解析] 公司财产权能的第二次分离是具有经济意义的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种分离形式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最高形式。

[答案] C

[解析] 法人产权是指公司作为法人对公司财产的排他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转让权。这是一种派生所有权,是所有权的经济行为。

[答案] A

[解析] 经营权是对公司财产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是相对于所有权而言的。

[答案] D

[解析] 经营者拥有的业务能力中,尤以决策能力、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最为重要。其中创造能力是一个经营者的核心能力。

[答案] C

[解析] 科学的经营者选择方式应该是市场招聘和内部提拔并举。

[答案] B

[解析] 对经营者采取报酬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年薪制、薪金与奖金相结合、股票奖励、股票期权等。

[答案] B

[解析]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

[答案] B

[解析] 在现代企业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人员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答案] A

[解析] 《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答案] B

[解析] 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公司,其发起人必须一半以上在中国有住所。

[答案] C

[解析] 股东享有股东权是股东最根本的法律特征,是股东法律地位的集中体现。

[答案] D

[解析] 通过盈余分配获取股利是股东出资的收益权,是股东权的核心。

[答案] C

[解析] 缴纳出资义务是股东最重要的义务。26

[答案] C

[解析] 缴纳出资义务既是法定义务,也是约定义务。

[答案] B

[解析]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

[答案] D

[解析] 选项D属于董事会的职权。

[答案] A

[解析]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分为三种:首次会议、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

[答案] C

[解析]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特别决议包括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答案] C

[解析] 股东大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答案] A

[解析]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年会。

[答案] D

[解析] 股份有限公司中,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十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

[答案] C

[解析] 一股一权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行使股权的重要原则。

[答案] A

[解析] 股份有限公司的普通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答案] B

[解析] 国有独资公司只有一个股东,因此其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

[答案] D

[解析] 董事会处于公司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的交叉点,是公司运转的核心。

[答案] D

[解析] 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两个原则:第一,“一人一票”的原则;第二,多数通过原则。两原则结合起来就是“董事数额多数决”。

[答案] C

[解析]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为5~19人。

[答案] A

[解析]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包括:自我交易之禁止、竞业禁止、禁止泄露商业秘密、禁止滥用公司财产。

[答案] B

[解析] 我国公司法明确了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的制定和批准机构是国资监管机构。

[答案] C

[解析] 经理的职权范围通常是来自董事会的授权,只能在董事会或董事长授权的范围内对外代表公司。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经理的职权。

[答案] B

[解析] 作为董事会的辅助执行机构,经理的选任和解聘均由董事会决定。

[答案] D

[解析] 对经理的任免及报酬决定权是董事会对经理实行监控的主要手段。

[答案] A

[解析] 有限责任公司中监事的任期为每届三年。

[答案] D

[解析] 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每六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答案] B

[解析] 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制度是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派出监事组成专门外部监督机构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的制度。

[答案] B

[解析] 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5人。

二、多项选择题

[答案] BCD

[解析] 参见教材P39

[答案] BCDE

[解析] 企业领导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及时、准确、全面和经济。

[答案] ABDE

[解析] 自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企业的领导体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家长制”领导、“经理制”领导、职业“软专家”领导、专家集团领导。

[答案] CDE

[解析] 股权的主要权限有:①对股票或其他股份凭证的所有权和处分权;②对公司决策的参与权;③对公司收益参与分配的权利。

[答案] BCDE

[解析] 公司的产权制度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

[答案] ABDE

[解析] 经营者由企业在经理人市场中聘任。

[答案] ABCE

[解析] 公司中经营者的产生基于有偿雇佣,是公司的“高级雇员”。

[答案] BCDE

[解析] 经营者对现代企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选项BCDE。

[答案] ABCD

[解析] 一个优秀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心态应该表现为:①自知和自信;②意志和胆识;③宽容和忍耐;④开放和追求。

[答案] ABCE [解析] 经营人员受聘于董事会。11 [答案] ABC [解析] 选项DE属于董事会的职权。12 [答案] ABCD [解析] 选项E属于董事会的职权。13

[答案] BCE

[解析] 公司股东的忠诚义务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禁止损害公司利益;二是考虑其他股东利益,三是谨慎负责地行使股东权力及其影响力。

[答案] BDE

[解析]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应召开临时会议的情况: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

[答案] ABC

[解析]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特别决议包括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答案] BCDE

[解析] 选项A正确的表述是:董事人数不足法律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三分之二时。

[答案] ABDE

[解析] 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答案] ABDE

[解析] 选项C是经理机构的职权。

[答案] ABCE

[解析] 选项D正确的表述是因侵占财产、挪用财产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

[答案] ADE

[解析] 有权提议召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临时会议的人员有: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监事会。

[答案] ADE

[解析] 选项B的正确表述是在上市公司前五名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选项C的正确表述是上市公司前十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

[答案] ABE

[解析] 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为3至13人。国有独资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23 [答案] AC [解析] 监事会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以董事会和总经理为监督对象。24

[答案] ABC

[解析] 不兼任总经理的董事长不承担执行性事务董事会可将其职权范围内的有关具体事项有条件地授权总经理处理。

[答案] ACDE

[解析] 监事会只能提出罢免高级管理人员的建议。

[答案] BE

第二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作为法人,也就是作为由法律赋予了人格的团体人、实体人,需要有相适应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构,使之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行使权利,承担责任。这种体制和机构被称之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公司内部管理体制。简单释义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班子及监事会组成的管理公司的组织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是又译为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

公司作为法人,也就是作为由法律赋予了人格的团体人、实体人,需要有相适应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构,使之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行使权利,承担责任。这种体制和机构被称之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公司内部管理体制。这种结构使公司法人能有效地活动起来,因而很重要,是公司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由四个部分组成:

1.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由公司股东组成,所体现的是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

2.董事会,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维护出资人的权益;

3.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行为发挥监督作用;

4.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是经营者、执行者。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都是依法设置的,它们的产生和组成,行使的职权,行事的规则等,在公司法中作了具体规定,所以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以法制为基础,按照公司本质属性的要求形成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治理原则

1.法定原则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系到公司投资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凡是法律有规定的,应当遵守法律规定。

2.职责明确原则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应当有明确的分工,在这个基础上各行其职,各负其责,避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而导致的混乱,影响各部分正常职责的行使,以致整个功能的发挥。

3.协调运转原则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行的,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率地运转,有成效地治理公司。4.有效制衡原则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部分之间不仅要协调配合,而且还要有效地实现制衡,包括不同层级机构之间的制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制衡。

完善的原则和策略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司都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构建了自己的治理结构,但是上述种种问题又确实存在。鉴于治理结构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完善它,使它成为有效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并能够与企业管理互动的治理结构系统。前面我们提到,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而且上述问题也围绕这几部分阐述,因此在提出完善治理结构的建议和对策时也应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原则

设计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中华—博略对诸多案例的研究分析,这些原则包括:

(1)法定原则:这是首要的原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系到公司投资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凡是法律有规定的,应当遵守法律主要是《公司法》的规定。

(2)职责明确原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应当有明确的分工,在这个基础上各行其职,各负其责,避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而导致的混乱,影响各部分正常职责的行使,以致整个功能的发挥。

(3)协调运转原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行的,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率地运转,有成效地治理公司。

(4)有效制衡原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各部分之间不仅要协调配合,而且还要有效地实现制衡,包括不同层级机构之间的制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制衡。

(5)资源整合原则: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应能充分发挥公司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以达到资源整合、资源有效运用的目的。

对策

我们知道,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组织框架,所以要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就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找到切实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行股权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

股权结构的合理性,能有效地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经理人员实行监督约束。针对目前我国企业股权结构集中的现象,应实行股权多元化,广泛吸收非国有资本入股,这样,企业的老板就由一个变成两个或多个,那么国有股东就变成多个中的一个,因此不可能再搞一言堂并负无限责任了。同时,各家股东出于维护各自利益的需要,都会极力排斥任一股东因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使其他股东利益受损的行为。既便是股东份额较大的国有股东,当他违背《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图谋自己的不当利益时,也会受到其他股东的有力制约。总之,股权多元化后,包括国有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都只能根据股权平等的原则,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按其出资份额行使职权,使各家股东的利益在公司的总体利益中得到实现。而且凡是公司股东,就可名正言顺地进入股东会依法行使职权,确保经股东大会选举出来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能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

(2)规范和完善董事会的运作 在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核心。因为对于股东而言,董事会是受托者,接受股东的委托实现股东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对于经理层而言,董事会又是委托者,授权经理层开展公司经营活动并对其实施监督和控制,以实现其经营目标。董事会的治理水平是整个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水平的缩影,如果公司的董事会治理出现问题,轻则影响公司经营效益,重则将会遭受灭顶之灾。例如安然事件,很多人将其主要责任推给内部审计委员会和外部审计机构失职,其实从法人治理结构上看,董事会失职以及对董事会考核力度不够才是最直接的原因。因此,董事会如何定位、如何考核及如何对经理层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

董事会决定公司的管理层,决定高层管理的水平和结构,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系统,决定公司的主要战略和决策。因此,健全董事会制度,优化董事会的决策程序,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建立起一种责权利相互制衡的机制势在必行:

①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召开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彻底消除董事会产生的随意性、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以及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高度重合的现象,真正建立和完善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②优化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提高董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使董事会的组成、功能及职责如下图所示。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同时强化董事会的决策支持系统;确保董事会集体决策,防止内部合谋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如图

③建立和完善董事的信息披露制度,以确保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更加透明。基于股东会和董事会之间的信托法律关系,公司股东有权利获悉关于董事活动、薪酬以及商业利益的相关信息。

④完善董事对公司的义务和责任制度。董事对公司的义务因董事和公司的信托关系而产生,主要义务和责任有:

(1)善管义务和忠实义务;(2)竞业禁止义务;

(3)借贷和担保的限制。董事要制定公司的战略和政策,确定公司的发展方向,确保经营与制定的政策计划相一致,达到所要求的经营标准,并在公司危机时刻起到安全阀的作用,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挽救局势。

除此之外,要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要进行合理、适当的分权,明确各自的权力和义务,同时对股东大会、股东的授权经营范畴及董事会的职责等要有明确的界定。

(3)强化监事会的作用

监事会如果能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对于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规范公司的日常运作,将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国有企业都应按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健全企业监事会制度,完善监督机制。首先,要在制度上保证监事要知事。股东大会应制定和完善有关的监督制度或条例,具体规定监事会的职责、职权,及其监督的程序和规范。如,监事(长)参加董事长或总经理召集的工作会议进行旁听的制度;财务部门定期向监事会报送有关财务报表等。其次,要优化监事会的成员结构。要控制监事会成员中内部成员的数量,适当增加外部监事,使监事会更具有独立性。还要减少兼职监事,增加专职监事。另外,还要加强对监事成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力求全面提高全体监事成员的素质,使监事会成员精通公司业务、财务、法律,变为真正的内行,保证监事会的监督治理机能正常运转。

(4)规范经理层的运作机制

“59岁”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对经理层激励机制的空缺,另一方面也表明法人治理结构中对经理层约束机制的空缺。要调动经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既享有充分的经营管理权,又尽职尽责地履行义务,最大限度地落实董事会决议,实现股东利益,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①要切实保证经理行使法定的权利。经理依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和董事会决议行使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职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要落实经理的日常经营管理权,最重要的是落实其人事任免权。

②要使经理人员的利益同企业的经营效果挂起钩来。一方面要建立一套根据企业经营效果决定经理人员报酬的激励制度,包括实行基本工资、奖金、长期奖励(如股票期权)相结合的薪金制度;另一方面建立对经理人员实行以聘任制为主的市场约束制度,其中最基本的是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人才市场的约束,使经理人员既有动力和机遇,又有压力和危机,只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勤奋工作。

③要完善经理聘任制,确立竞争机制,防止经营者频繁流动,以防止短期行为,保障公司长期稳定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5)实行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

近年来,公司职工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既是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也是缓和劳资冲突以提高公司组织效率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更应当创造条件让职工参与公司法人治理:

首先,要发挥好职代会及工会在公司中的作用。公司企业职工整体利益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由于牵扯到职工自己切身利益企业内部可能产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是正常的,也是企业必须加以解决的,因此需要有职代会、工会代表全体职工与职业领导人进行协调;其次,应大力推行董事会、监事会的职工代表制。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是职工委派自己的代表,通过股东大会进入公司领导机构,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职工维护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体现;最后,要建立保障职工参与制度的相关配套制度,使职工真正起到参与公司管理的作用。我国未来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应向德、日两国学习,建立工人董事会制度,把公司员工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力争实现民主管理,从而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6)允许银行等金融机构介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鉴于我国目前企业大多通过外部融资渠道又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的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介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去。商业银行在对公司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介入公司的内部治理机构,进行权力渗透和干预公司的经营活动,就能促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若在经济状况不好时,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一步投资或接管,促使企业扭转局面,达到偿债的目的。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德国的主持银行制度,都体现了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措施,可以使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并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高。当然,完善和改进公司治理结构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们应学习西方国家几百年来公司治理的成功经验,吸取其惨痛教训,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公司运作机制。

一个没有完善治理结构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难以生存,一个管理水平很差的企业,也不可能走得很远。从本质上讲,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内部持续不断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管理水平的提升又来自于企业治理结构的持续改进和有效执行。因此优化和完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企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根本所在。

第三篇: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在机制

只有建立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经营者的约束弱化等问题,从而强化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我国目前阶段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行为,解决“一股独大”问题,发挥多元持股制的优越性,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范控股股东的行为,增强上市公司独立性;二是巩固上市公司清欠成果,建立防止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故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查处、惩罚力度;三是强化上市公司敏感信息内部排查、归集、披露机制,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别是执业道德教育,以促使注册会计师尽快提高其执业道德水平、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质量;四是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强化其法律责任,将上市公司暴露在阳光地带。

第四篇: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一、法人产权的实质—法人治理结构命题的提出

现代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是以代理关系的收益大于代理关系的成本为前提的。在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控制全相分离的条件下,如何对所有者、经营者的关系进行制度安排,关系到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与绩效。而这在现代企业中是通过治理结构来解决的。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都是以股东出资形成的法人财产为基础的法人实体。由于公司的出资人即股东很多(现代大公司甚至达到几百万人),股份相当分散,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的分离就越来越明显,因而公司并不是由股东直接经营管理,而是通过一系列代理关系和制度安排,由少数人进行管理的,这一系列制度安排就是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公司法人产权制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治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法人产权制度的组织结构形式,同时,企业法人产权的有效安排又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治理结构命题的提出,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企业法人产权制度的形成。因为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关于资产权利的委托—代理制,便有了权利的分离和相应的权利主体多元化,从而相互间的监督、制衡成为重要的问题,因此,理解治理结构首先必须把握企业法人产权的实质及特征。

1、企业法人产权的本质—对他人资产的支配权。企业法人产权是有别于原所有权但又是从所有权分离出来且有独立意义的有关资产的权利。在现实中,以最典型的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所有权转化为股权由股东持有;管理权作为经营管理的执行权由经理掌握;董事会的权利既不同于股东的持股权,也不同于经理的管理权,而是一种对整个公司资产组合的支配权;任何一个所有者,作为持股者只能在市场交易中支配自己的股份,但却不能支配整个公司,只有董事会可以支配整个公司的资产。在这里,董事会权利的特点在于他所支配的公司的资产,在所有权上主要并不是隶属于董事会成员的。尽管董事会的成员也拥有公司的股权,因而也是公司的所有者,但整个董事会成员的股份在整个公司的资产中只是一部分,并非全部。在当代股份日益分散的条件下,董事会成员的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低,但他却可以支配整个公司的资产,因此,所谓企业法人产权便是这种由董事会代表的对他人资产的支配权。

2、企业法人产权具有独立性。企业法人产权虽然属于所有权的一种委托代理权,但一经形成便有其独立性。这种独立性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企业法人产权虽然是所有者委托的一种支配权,但他以企业法人为主体,一经形成法人产权便不可以任意分割,即所有者不可凭借所有权去分割企业的资产,所有者作为持股者只能在市场上交易所有权(股权),并以此来决定选择、评价、约束公司的行为,并转移风险,但却不能凭借股权来分割公司法人产权。股票一经售

出不可退本,除非公司破产,按照事先确认的法律制度安排对所有者履行一定的责任。另一方面,在企业法人产权制度下,所有者一经委托,对大多数所有者来说不可能凭其所有权直接在公司内部监督、支持公司的行为,而只能是在公司外部或委派少数代表来监督、约束受托者。除非持股者作为董事进入董事会,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所有者只能通过市场交易,通过股票市场的投票来评估、监督、选择代理者。

可见企业法人产权实质上是一种受所有者委托的对他人资产的支配权。在这种委托代理制度下,关于资产权利的职能便发生了分解,权利诸方面的主体相应出现了多元化,出现了所有者、支配者、管理者之间目标、动因、利益、权利、责任的差异,相应的产生了所有权、法人产权、管理权的矛盾因而也就要求相应的治理结构来衔接并规范诸方面的利益关系。

二、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提出的现实意义

我国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截止2000年,全国共有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5.8749万户总资产123984亿元,当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685亿元,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5.400万户,总资产8364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032亿元。然而,国企改革和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表现在:工业内部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般工业品生产能力过剩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同时并存;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滞后,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仍然低下;企业管理落后,纪律松弛的现象比较严重,成本、资金、质量缺乏有效控制,重大特大恶性事故不断发生;企业的优胜劣汰机制尚未形成,相当一批劣势企业不能及时退出市场,低水平重复建设仍不断发生;市场秩序混乱,信用低下,制假售假,走私和骗税等行为屡禁不止,屡打不绝;企业富余人员多,社会负担重的矛盾仍很突出,随着结构调整和改革深化,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的压力仍然很大。这就使国企改革困难重重。

回顾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从“放权让利”开始到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再到制度创新,都没有根本解决问题。现在虽然有些问题的认识基本统一了,但公司制究竞怎么运行,也就是现代公司的治理问题仍没有解决。故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这是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三、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条件

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全是假的。为此,1998年4月,由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以根据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制定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性准则,《公司治理结构原则》。该原则旨在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提供参考。其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

1、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维护股东的权利;

2、法入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保包括小股东和外国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受到平等的待遇。如果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他们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

3、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为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

4、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应当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

5、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并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从0ECD,制定的标准和经验来看,一个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起码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能与该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能保证公司实现长期的稳定增长与发展;三是能保证公司所有者对公司的经营者进行有效的调控;四是能保证公司经营者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五是能有效地运用激励和控制等机制全面地调控所有者、经营者和公司职工的行为,并充分地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上述原则和条件,为我国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组织模式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但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如果只有形式上的治理结构而没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的组织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不能够全面到位,并且互相形成一种既协作又制衡的关系,则公司制很难运转起来。故而关键在于要建立一套与股权结构相适应的,权责分明的组织体系。具体地说,一是要合理设置领导机构。二是要合理确定各机构的人员构成。三是要合理划分各机构的权责。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组织模式可借鉴德国的模式。具体地说:

1、在组织形式方面,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会3个领导机构分设,且董事会和经理会成员不能相互交叉。

2、在权责划分方面:股东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选举董事和完成公司章程规定的其它任务;董事会主要负责对经理层的监督以及成员的任免等;经理会主要负责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等。

这是因为: 股东大会拥有企业的资产最终所有权,行使股东权;由股东大会选出的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拥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行使经营决策权;由董事会聘任的总经理拥有经营决策的执行权,行使经营指挥权:由股东大会选出的监事组成的监事会对董事和经理的活动进行监督,行使监督权。这样,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之间形成了公司内部相互制衡的组织机构。

五、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员工模式

作为公司员工而言,他们是公司财产的直接创造者,是社会商品的直接生产者,他们具有公司劳动者和公司股权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公司员工模式必须既要考虑发展生产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员工的经济利益,调动员工参与公司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

我国未来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应建立工人董事会制度,把公司员工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力争实现员工与管理的有机统一,从而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公司法》中明确指出“公司研究决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监事会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基础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和厂务公开。”

工人董事参与决策,建立了执行决策的保障体系,不仅可以给予董事会的决策提供支持,而且可以动员广大职工为董事会正确决策的执行和实施提供最大可能的力量源泉,有利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和完善。国外股份公司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并且已经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了下来。我国企业在实行公司制改制的过程中,应当吸取这些成功的经验。从中国现实着手研究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和构建,其目的不是建立一个未来理想的模式,而是通过比较分析,试图提出一个目前可行的模式。采用国际通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模式,反映了公司制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尽管所提出的建议还仅是一种思路和框架,但毕竟使法人治理结构不流于形式,其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治理是将人治机制转变为法制机制。必须指出,探索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以科学、积极的态度,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促进这一过程的发展要允许群众的创造性发挥,允许公司制企业法入治理结构形式的多样化。

六、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制衡关系

首先论述一下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关系。投资者通过认购股票成为公司股东之后,就开始了股东与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有限责任制度即不管公司的经营由于决策失误造成多大的财产责任,每个股东仅以其出资部分的金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通过有限责任来解决股东与股东之间的资产责任问题。第二,权利的合理分配。一是股东有根据一股一票在股东大会上投票的权利,同时股东又有权随时转让自己的股份。前者称为“用手投票”,后者称为“用脚投票”。

下面我们讨论现代公司中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之间的制衡关系。从法律上讲,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信任托管关系,董事会与高层经理人员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

1、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在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是股东的受托人,承担受托责任,受股东大会的信任委托,托管公司的法人财产和负责公司的经营,这是一种信任托管关系。其特点在于:①一旦董事受托经营公司,就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股东既然将公司交由董事会托管,则不再去干预公司的管理事务。股东可以“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②受托经营的董事不同于受雇经理人员,不兼任执行人员的董事一般不领取报酬,只领取一定的津贴。③在法人股东占主要地位的情况下,大法人股往往派出自己的代表充当被持股公司的董事。

2、董事会与公司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一个信息不完备的经济环境中,代理人并不总是以追求委托人最大利益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会产生所有者(委托人)和经营者(代理人)之间的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对等等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完备、不对称又会产生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受托人有必要设计恰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和经济效率。下面我们将分析现代企业是如何实现对经理人员(代理人)的监督与激励的。

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追求利益的差异体现在:作为委托人的董事会要求经理人员尽职尽责,执行好经营管理的职能,以便为公司取得更多的“剩余收益”即利润;而作为代理人的高层经理所追求的,则是他们本身的人力资源资本(知识、才能、社会地位、声誉等)的增加以及相应的经济收益。公司将经营工作委托给高层经理人员,根据经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包括公司的盈利状况、市场占有率、在社会公益方面的表现等)对他们实行相应的激励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其目的是要高层经理人员采用适当的行为,主观上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客观上最大限度地为了增加所有者的利益,从而实现激励相容。实现激励目标的具体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正向激励。即所有者通过董事会制订的报酬制度将经理人员对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公司支付给经理人员的固定薪金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不能随着经理人员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公司支付给经理人员的报酬还有三种形式:奖金、股权(剩余索取权)和退休金计划。奖金的灵活性最高,它可以根据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而经常变化,但奖金很容易刺激经理人员的短期行为。股权和退休金计划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股权即允诺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与公司股权的持有保持密切的联系,具有长期的性质。退休金计划的目的也在于激励经理人员的长期行为,约束其短期行为。通过调整这三种形式的支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对经理人员的激励。

2、负向激励。负向激励就是指一种约束机制。由于所有者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使得经理人员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偷懒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实现自我效用最大化。负向激励就是指所有者对经理人员采取的惩罚性约束措施。负向激励首先表现在,在现代公司内部,尽管董事会把大部分的决策管理权授予了公司的经理阶层,但董事会依然保留了对经理人员的控制(聘用与解聘),及决定他们工资水平的权利。

其次、高层经理人员还受到众多的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首先是资本市场的约束,资本市场能对管理层施加压力以保证公司的决策朝着有利于资产增值的方向。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股东提供公司经营的相对清晰的信息,如果公司的股价比不上竞争对手的价格,管理人员的无能或偷懒行为就被反映出来了。这时股东可以“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来表达其意愿,惩罚经理人员。其次,具有无限制转让性的剩余索取权和兼并市场对公司管理也有重要的约束作用。由于剩余索取权是可以自由转让以及是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敌意性”兼并者可以越过现任的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去收购有多数股权的股票而达到对公司决策过程的控制,使得原公司经理人员失去对公司的经营控制权,从而形成了对经理人员经营行为的有效约束。第三、商品市场的约束。在市场上,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将受到消费者的裁决。倘若公司的产品不能占有一定的市场比例,股东们获得此信息去调查公司的管理情况,并通过董事会对这些经理人员进行惩罚。第四、经理人员劳动力市场(职业经理市场)的约束。在有效的经理市场上,无能的与不尽职的经理人员和责任心强与极高能力的经理人员会被区别开来。由经理人员竞争构成的职业经理市场对经理人员的行为具有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并对其行为的累计结果有一种记忆功能,即无能的或不负责任的经理人员在被解雇后将会发现他们很难再找到如意的工作。

总之,在我国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须具有中国特色,而这一特色有赖于我国公司制企业中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发挥。相信经过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探索,既反映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共性规律,又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一定会在我国建立和完善起来。

第五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一股独大”情况突出,对控股股东缺乏有效监督,给公司治理带来负面影响。

2、股东大会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不够。

3、“三分开”、“两独立”不到位,公司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4、董事会构成不合理,董事勤勉尽责不够。

5、监事会监督作用发挥不够。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

1、加快建立各项公司治理文件的出台,从制度上加强对控股股东行为的制约。2,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3、优化股权结构,是推进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的基础。

4、健全股东大会制度,切实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因此,还要进一步完善与分类表决相关的法规,为中小投资者网络投票提供技术等方面的保证,使得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得到真正保护。

5、建立和完善股东诉讼制度。

建立股东集体诉讼制度,可以采取委托诉讼、法律援助、基金会代表等方式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尽快启动司法程序,保护股东权益。6,加强诚信教育,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实现公司的投资价值源泉功能。公司要树立“股东观念、责任观念和程序观念”,加强诚信教育,积极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和保证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7、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的情况,确保董、监事的知情权

8、建立独立董事决策机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

9、切实充分的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建立董事、高管人员的责任追究机制

建立落实董事、高管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公司按照规定明确制定董事、高管人员履行职务责任追究制度,使责权利相统一,更好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一、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所有者缺位状况仍未解决,由此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

从理论上讲,改制后的公司中只要存在国家股,那么国家就是公司的股东。国家所有,其实质就是全民所有。但是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全民对公司的产权并没有极强的约束力。因此,由什么机构或人员来代表国家(全民)来履行作为出资人的股东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以及这种代表产生的法律依据、授权基础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国家股的代表人至今仍然不十分明确,因而造成了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这就给企业的经营者为牟取个人私利或本企业职工的小集团利益以可乘之机,从而产生了“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严重破坏了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和已经组建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得股东和董事之间的信任委托制衡关系形同虚设。

(二)公司股权结构过于单一,政企不分,公司法人的自主经营权并未真正落实

虽然我国《公司法》第4条第2款以及第5条确认了公司法人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但由于我国公司化改制是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司产权过分集中,国家股处于绝对控制地位,股权结构过于单一的现象,难以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使得《公司法》赋予公司法人的自主经营权不能真正落实,公司法人实体地位难以实现。

(三)关于股东大会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公司化改制后,“由于公司产权过分集中,国家股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加之我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产权交易市场也未建立,而社会个人股数量和持股比例有限,个人股(股民)倾向于进行短期的投机操作,所关心的不是公司的长远发展,而是短期的股价涨跌。因此,他们对出席股东大会不感兴趣。即使有若干分散的小股东关心公司的长远发展,一些公司对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资格在持股比例和数量上也作了限制” ①,这种限制使分散的小股东“心有余而力不足”。股东大会实际变成了国家股东会议或董事会扩大会议,难以形成规范、有效的对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及公司行为的制衡约束机制。

(四)关于董事会的问题

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董事会对股东负责,受全体股东的委托,享有充分的权力,代表股东进行决策,在公司领导中起着核心作用。但在现实中,许多公司的董事会并没有发挥其核心作用。其不规范之处主要表现在:

1、董事会的产生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股东大会没有召开,董事会就已产生。也有许多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老国企时代的“总经理负责制中个人权力高度集中的基因又在新组建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得到了„继承‟和„萌生‟,致使一些企业经营者产生不正之风,以权谋私,直至陷入犯罪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大量的国有资产被侵吞和流失。”②

2、有的企业虽然从组织形式上完成了公司化改制,但原有的领导班子基本不变地进入了董事会。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高度重合,使董事会被经理班子控制,董事代表股东利益的作用失效,董事会形同虚设,不能正常运作。

3、把公司分权-制衡机制看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甚至是“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未经董事会的授权,董事长处处以“法人代表”和“一把手”自居,要事事“领导”总经理,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没有形成,扰乱了公司的责任体制,使公司经营管理效率降低。

(五)关于经理层的问题

“近年来,国有企业经理层以权谋私、贪污的现象时有出现,特别是一些曾为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如云南红塔集团的楮时健,在临退休之际晚节不保,在经济问题上栽了跟头,令人叹息。由此引发了”59岁现象“的讨论和反思。”③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对经理层的激励机制的空缺,另一方面也表明法人治理结构中对经理层的约束机制的空缺。

我国《公司法》第50条确认了对公司经理层人员的选拔和聘任机制。然而事实上,许多改制后公司仍然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模式来管理现代公司的经理层人员。这种做法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根本不能相容,它打破了经理层人员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破坏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间层层产生、层层制衡负责的机制。

(六)关于监事会的问题

按照《公司法》第38条第(三)项、第103条第(三)项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大会选举的监事会的职责主要是对董事会和高级经理层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监督约束。由于改制后的公司一般是由国家股占绝对优势,监事会成员实际上就成了国家股东指定的人员,这就造成监事会很难发挥其监督作用。另外,监事获取信息的不充分性,监事会的人员素质较低,不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也是公司监事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二、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思考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现状说明:一方面,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存在种种被扭曲的现象。另一方面,现有法律也没有很好地解决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制改革的初衷,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困境,就必须要克服企业改制过程中和改制后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衡的现象,建立和完善权力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完善对策:

(一)尽快出台《国有资产法》,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解决公司所有者缺位的问题,确保出资人到位。这是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

根据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十六大”的精神,国务院已经组建了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并于2003年4月7日挂牌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独立于政府部门,有利于政资分开。但要将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落到实处,仍缺乏相应法律的保障和支持。因此,应尽快出台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行的根本性法律-《国有资产法》,并在这一法律的规范性指引下,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样才能解决困扰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已久的所有者缺位问题,也才能确保出资人到位,从而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二)调整公司产权结构,减持国家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目前我国改制后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情况来看,国家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股权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董事会运作的方式比较封闭,公司经营者的自主经营权不能真正落实。而欲改变此状况,就必须调整公司产权结构,减持国家股,扩大非国家股比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只有国家股比重降低,才能真正确保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相互制衡的决策与管理、约束机制的正常运行,也才能真正落实公司法人的自主经营权。

(三)切实落实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

在公司制改革中,通过调整公司产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后,可以避免任何个人、机构法人或国家单独控制股东大会,决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从而保证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能真正通过股东大会选举产生,高层经理人员能真正凭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受聘于董事会。也才能最终真正落实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

(四)健全董事会制度,这是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

董事会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它对经理层作出的决定进行管理,决定高层管理的水平和结构,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系统,决定公司的主要战略和决策。因此,健全董事会制度势在必行:

1、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召开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彻底消除董事会产生的随意性、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以及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高度重合的现象,真正建立和完善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2、优化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提高董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同时强化董事会的决策支持系统;确保董事会集体决策,防止内部合谋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3、建立和完善董事的信息披露制度,以确保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更加透明。基于股东会和董事会之间的信托法律关系,公司股东有权利获悉关于董事活动、薪酬以及商业利益议的相关信息。

4、完善董事对公司的义务和责任制度。董事对公司的义务因董事和公司的信托关系而产生,主要义务和责任有:(1)善管义务和忠实义务;(2)竞业禁止义务;(3)借贷和担保的限制。④

(五)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经理层的运作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选拔聘任机制,这是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

如何既保证那些具有经营才干的高层经理人员放手经营,又不至于让所有者丧失对公司的最终控制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实行经营者持有股权制度并完善经营者报酬制度。根据企业的规模、性质等实际情况有区分实行经营者持有股权。同时,“公司经营者的报酬应与公司经营业绩相挂钩,对经营者的贡献应给予应有的回报和奖励,对业绩突出的经营者的奖励上不封顶,对不能按期完成业绩指标的,应相应扣减其报酬或所拥有的股份”⑤

2、严格实行经理层的董事会授权制,避免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培育和建立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完善经理聘任制。在经理与公司之间,形成真正的劳动合同法律关系,加强经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强化监事会的职能、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真正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1、严格按《公司法》规定的选举程序选举监事组成监事会。监事应忠诚公正的履行职责,不但要认真检查公司财务,保障公司利益和公司业务活动的合法性,还应监督、纠正董事和公司经理层的行为,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股东大会报告。

2、牢固树立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的法律观念,建立和完善监事会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明确职权和法律责任。引进外部监事制度,可由外部监事和内部监事共同组成监事会。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而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的特殊情况及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的种种表现,规范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将是一场企业革命。而这场革命的成功,也一定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打好坚实的经济基础。

下载2012年工商管理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工商管理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意义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意义 从社会的维度来看 每一个企业,与其所在的环境和社会息息相关,所以在说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时,首先要考虑这一方面。改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企业通过......

    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摘要: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始于1978年,到现在已逾3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缺乏制衡、效率低下的企业治理结构。由于股东的特殊性......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作者:牟方君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2期 [摘 要]国有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了公司......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文/任龙业 当前,我县正在进行着以严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对能源公司等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就是在产权制度上由原来......

    国有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

    国有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 国有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 国有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 [摘 要]:我国已经加入wto,面临着开放促进改革的局面。保险是朝阳产业,又是......

    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优秀范文五篇)

    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构建科学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是管理科学的需要。科学管理不仅要抓好企业中主要涉及企业生产力属性的管理如生产管理、计划管理、质量......

    论国有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

    论国有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 [摘 要]:我国已经加入WTO ,面临着开放促进改革的局面。保险是朝阳产业 ,又是幼稚产业 ,中资保险业面临着严峻考验。在这严峻的考验面前 ,国有......

    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论国企改革中的法人治理结构 赵 飞( [摘要]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则是构建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文在简要介绍公司法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