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文化构建企业凝聚力
颜建辉:以文化构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阳江新闻网
2012-09-05 08:57
关注官方微博:
发表评论
商界高端访谈8
颜建辉在工作。
走进阳江移动公司,无处不在的“文化味”让人顿然觉得,这是一家不一样的企业。一楼大厅,是“五种意识”宣传栏,展示公司的价值体系和各个领域的先锋榜样;电梯媒体播放着PPT,放映着公司和各个部门的最新动态和风采;每个部门都在显眼处布置着公司和部门的制度,甚至每个员工的桌前,都张贴着一年一度的工作计划。
不仅公司内部处处宣扬着企业文化,而且一直以来,阳江移动始终致力面向公众,不断开展各式各样的公益活动,并积极参与阳江文化名城建设,把“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然而,外界对阳江移动的企业文化仍比较陌生,甚至对“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内涵不甚理解。近日,记者走进阳江移动,与总经理颜建辉就“企业文化”展开对话。
谈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产生凝聚力
记者:据我们所了解,移动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向来不遗余力,经常组织名家讲堂、各种员工培训等活动。公司为何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
颜建辉:中国移动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
正德厚生,体现的是责任。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的企业,不仅是公司的一份子,更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为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臻于至善,就是追求卓越。我们希望无论是什么学历、资质的人,进入移动,都能够追求卓越,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发挥个人的最大价值。
中国移动作为企业、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以成为“负责任”和“最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作为自己的追求。我们认为,公司里每一个员工都必须清楚了解并自觉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与公司同心同德,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促进公司发展,让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与中国移动、广东移动公司相比,阳江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自身的个性和内容?您认为有“阳江特色”吗?
颜建辉:阳江移动的历任领导都持续不断地结合公司企业现状、员工特点、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把中国移动的文化价值观进行“落地”。
2008年,时任领导提出“诚信,敬业,创新”为关键词的员工行为文化,其中诚信是我们企业的信仰。之后,我们又结合员工状况,适时提出了“五种意识”,即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实际上是对前面“诚信,敬业,创新”的一种延伸和具体化,是为了让员工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并在工作中得以体现。
我们认为,有了责任意识,才有工作的动力;有了管理意识,才能提升效率;有了合作意识,才能团结协作;有了服务意识,才能急客户所急;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不断突破自己。
记者:公司不仅注重自身文化建设,也非常热心参与阳江的文化建设,到目前为止,您经手的活动都有哪些?参与的初衷是什么?
颜建辉:“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八个字中,“正德厚生”就是要求我们“正身之德”、“厚民之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怀社会民生,关注民众福祉,做一个优秀企业公民,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近两年,我们参与了“文明阳江文明人、我的城市我的家”幸福阳江文化作品征集大赛、“阳江十大最美乡村评选”等活动 ;支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制作《中国国家地理》阳江特辑,发现阳江之美,传播阳江之美;每年开展两期全球通VIP俱乐部名家讲堂,最近两年我们邀请了马鼎盛、石齐平、茅于轼等知名专家学者前来阳江讲课。我觉得作为运营商,我们参与这些活动的优势在于我们有庞大的客户群。同时,有一个信息化的平台,我们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广大客户通过信息化的便捷方式参与进来。
企业文化建设不一定都要花钱
记者:企业文化是由西方国家最先提出来的,现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那么,你所理解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样的,你有没有喜欢的公司企业文化?
颜建辉:企业文化应该是舶来品,毕竟在我们国家,公司的出现比国外迟很多。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才有市场经济和公司。所以,外国先进企业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
很多外国先进企业把企业文化做得淋漓尽致,他们特点很鲜明,从公司定位,到产品等,都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比如苹果公司,不像我们有“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八个字写在墙上,它是将文化融于了每一个产品的定位、设计、外形,它每新出一个产品,都在引领着潮流。其实,苹果公司的产品就代表着它的文化。
苹果公司的厉害在于,它特立独行、十分自信。不一定去迎合消费者,而是引领消费者,用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改变世界。它相信,我做我的,我做出来之后,消费者肯定会买我的产品。苹果系统实际上是很封闭的,比如往ipod、iphone里面添加歌曲必须要通过itunes,还要在原来的电脑上,否则原有的歌曲也会被抹掉,而MP3等在这方面方便多了,但苹果却成功了。
记者:一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效却难立竿见影,也许只有大企业才做得来,你怎么看?
颜建辉:不管企业大与小,都有它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很丰富,除了价值理念之外,还包括了组织制度、行为规范等。这些方面,每个企业都会有,只不过大企业可能更宏观、更完善,小企业则由于财力、人力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忽略了制度与规范等的成形与成文,而更注重于老板意志的体现。
我觉得,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比如通过各种活动,让这种文化潜移默化地在员工心里扎根。能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效果自然比不投入要好,但不是说都要花钱。比如说我们做了很多班组活动,如班前班后会、班组大讨论等,其实也不需要花什么钱,这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做的。
谈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需渗透到企业管理中
记者:在您看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究竟起到怎样的影响? 颜建辉:企业文化不可能单独存在,而是渗透于管理之中。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为了管理好、发展好企业。
企业文化建设概括起来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就是让员工从认识、认知到认同的过程;“外化于行”就是当员工信奉了企业文化,他(她)就会在日常工作当中让企业文化理念外化为正确的行动,将企业文化体现在行为中;“固化于制”,就是围绕企业文化来制定公司制度,用于约束员工行为。
记者:那对员工素质的提升、对经济效益的创造,又有着怎样的作用?
颜建辉:员工素质包含了职业心态与职业技能,企业文化的导入可以塑造员工良好的职业心态,解决“我想干”的问题,这个是关键。而职业技能需要通过专业培训去提升,解决“我会干”的问题。企业文化如果能够内化到每个员工的心里,然后外化于行,在日常工作中,员工如果自觉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来指导行动,便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通过树标杆、立典型,通过班组大讨论、创先争优等各种活动,让员工理解如何更好地落实“五种意识”。经过这一两年建设,至少员工都知道,这五种意识是什么,应该怎么样通过树立这五种意识来更好地工作,表现个人最好的工作状态、工作形象、工作态度。
员工素质提升了,齐心协力谋发展,企业经济效益自然会得到提升。人才选拔“诚信”第一位
记者:您2010年底担任阳江移动公司总经理,如何快速进入管理者角色?您手下是一群年轻的“兵”,平均年龄只有30来岁,他们好不好管?
颜建辉:省公司对于如何做好员工管理也有一套体系,对于新任的经理人员,省移动公司总经理徐龙有一个“先洗三盆水”的嘱咐,以便我们快速进入管理者角色。第一盆水洗脚,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实情,寻求新的市场需求;第二盆水洗头,活跃大脑,创新思路,提出推进企业发展的实招和高招;第三盆水洗手,当一个干净干事、勤政廉政优政的职业经理人。
阳江移动公司的员工很年轻,最新统计显示,他们平均年龄只有32岁。年轻人思想十分活跃,不像我们这一辈人服从性那么强,在管理上确实有不少难题。对于年轻员工的管理,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公平,给员工创造一个展现才华的公平发展环境。无论是绩效评定、员工竞聘、员工转正,都是用刚性指标去衡量,走关系是走不通的。第二要关怀,我们希望创造一种关怀的氛围,在“衣食住行医休学健”等方面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比如我们近几年不断改善饭堂伙食、提高新员工房屋补贴、鼓励员工休完假期等等。最后要真诚沟通,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与其管理好员工,不如服务好员工”,沟通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非常重视并广泛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通过总经理沟通会、博客、邮箱等,打造一个有效的沟通反馈渠道。
记者:您是一位非常年轻的领导,在您手下也有许多年龄不大却担任重要角色的中层。公司在人才选拔方面有哪些标准?
颜建辉:公司的员工行为文化是“诚信、敬业、创新”,我们把诚信放在第一位。从选拔标准来说,“诚信”二字也是第一位的。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按照“个人意愿与组织需要相结合,公开竞聘与现职考评相结合”,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
我们建立起了员工“诚信档案”,如果有员工有弄虚作假等不诚信行为,不仅要按照员工管理办法进行处理,而且还要记录在诚信档案,作为日后在人员晋升、转聘、选拔、调整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谈 企业文化与公司发展 鼓励员工微创新
记者:阳江移动是大型国企分支机构,有人说国企是一种温室型企业文化,即着眼于如何执行,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那么在你看来,国企需要创新吗?如何处理好创新与执行的关系?
颜建辉:在公司的企业文化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执行与创新,这两者其实不冲突。作为地市公司,我们的首要工作还是执行,中国移动和省移动进行战略部署,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按照省公司的战略部署予以落实。
但是执行不代表就不需要创新。在执行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去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执行。我们也鼓励员工创新。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甚至可能让公司获得发展先机。
苹果公司出了新产品是创新,它对某一产品的某个软件进行改进也是创新。创新并不是把原有的东西推倒重来,对原有流程、制度的改进也是一种“微创新”。“微创新”是我们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都需要去留意、去思考的。比如,对于运营商来讲,基站的供电非常重要,而阳江由于经常有台风、暴雨天气,基站时常会停电。最近我们公司的员工做了一项创新,对电源系统的一个小小改造,就使得我们基站在停电的时候通过蓄电池供电的工作时间延长一倍,大大提升了效率。而这些“微创新”,无疑能使我们的工作得以更出色地执行。
记者:在执行方面,如何高效完成上面布置的经营任务?
颜建辉:如何高效完成上级单位布置的经营任务,我把它归纳为要做到“四个有”:“有目标、有条理、有速度、有交代”。“有目标”就是我们要设立明确的目标,并且合理分解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去完成。“有条理”就是我们不要被千头万绪的工作所迷惑,要善于抓重点,有条理、有章法地去开展工作。“有速度”指的是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我们的响应速度一定要快,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有交代”就是工作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有头无尾,要定期向上级反馈工作进度,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总结和评估,形成闭环管理。
我们需要互联网“疯子”
记者: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爆发阶段,公司该如何抓好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
颜建辉: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确一日千里,手机上网的客户群越来越大,移动上网的终端种类越来越丰富,移动互联数据流量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场“互联大战”。
从传统业务来说,移动与腾讯并不是竞争企业,但现在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所有的互联网相关企业都可能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或者学习榜样。因此,我们要不断推出新的业务。目前,中国移动已成功推出包括飞信、MM、移动微博、飞聊、彩云等一大批得到市场验证和客户认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今后,我们还会推出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业务,不断丰富客户体验。
正如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所说,中国移动未来需要的是互联网的疯子。这句话表明了移动对互联网的渴望,我们员工也必须不断追求卓越,做“互联网的疯子”,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占领新的市场。
记者手记 务实的“领路人”
私下里,阳江移动公司的员工常常赞叹颜建辉是个务实的领导。采访将近结束时,记者问颜建辉:“你认同员工给你的这个评语吗?”他微微一笑说:“对,我就是这样的人。”
这次采访,记者也“领教”到颜建辉的务实。早几天,我们把采访提纲发给他,他已精心准备,对每个问题都作了翔实的回答,作为我们的参考材料。
对于“务实”二字的理解,他说:“任何工作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出来。作为地市公司,要做好执行工作,靠的也是„务实‟。”
他布置下来的工作,他都会记得,并定期掌握工作的进展。他说,确定下明确的目标,所布置的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如果不去做好它,一切都成了空谈,不仅难以做出成绩,连员工管理都会受到影响。对于企业管理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细节,他总是能从大处着眼、高瞻远瞩,却又能从细处着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他说,因为只有这样,员工们才能做好具体工作,在工作中得到成长。
作为领路人,颜建辉这种务实精神,正深深影响着公司的800多名员工。
第二篇:如何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如何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摘 要: 安全生产,说起来只有四个字,但要想真正保障安全,却要付出很多。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安全。安全生产事关人的生命健康、社会安定与和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安全形势严峻,事故起数、人员伤亡数居高不下,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应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追求的目标是实现本质安全。关键就是安全培养意识,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只有人的安全意识增强,才会降低或避免安全事故,强化“以人为本”,“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
关键词: 安全文化 安全培训 安全意识
事故的发生是“人、机、环、管”四个因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具有复杂性,事故发生的场合与部位具有随机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具有突然性,但不管式人的不安全还是物的不安全,甚至自然灾害,追根溯源,人为因素都起着主要作用。因此,培养人的安全意识,让安全理念贯穿整个生产过程,树立企业安全文化才是追求安全的最有效途径。
安全文化的主体是以全体职工为对象,以科学的理念、方法等手段,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和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安全文化是在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理念、管理制度、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员工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欠缺、不良习惯而造成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规律,开展和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增强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对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形成企业安全文化是一条务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安全培训可以增强人员的安全知识,改变安全态度,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乃至为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创造条件,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以人为本,强化安全培训工作
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的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单靠职工自身安全意识,远远无法实现真正的安全。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培训工作强化个人安全意识,构建安全文化主体。构建安全文化主体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把“安全第一”当做首要的价值取向。安全培训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安全意识灌输给职工,让职工从本质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时掌握如何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方法。
安全培训工作还需注意方法,一方面要通过实际案例,让职工从本质上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安全培训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既可以是主题、专题教育,又可以贯穿于日常生产过程中,还可以以竞赛形式达到教育职工的目的。
二、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教育是强化人的安全意识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知”,安全技能的目的在于“会”,安全态度的目的在于“行”,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围绕安全生产实际,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的关键,对于能否强化安全教育效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教育网络至关重要。
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三部分,缺一不可。充分的安全宣传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要让职工时时刻刻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教育,同时还应树立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个人影响周围,逐步实现全员安全的最终目标;加强安全监督机制,发挥安全员、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强化安全劳动纪律,切实做到赏必行,罚必信。还可以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竞赛活动,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鼓励职工争当“安全先进个人”,班组争创“安全三优”、“三零”班组,增强职工自保互保能力,真正实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努力在实践中形成“五员五网”的安全文化氛围,即:抓党员,发挥党组织的保证作用,实现党员身边无事故;抓团员,发挥突击队作用,实现零点行动的实效性;抓岗员(青岗员),发挥骨干监督作用;抓安检员,发挥对现场事故的控制作用;抓协管员,发挥宣传和规劝作用。以企业网站、内部报刊、杂志等媒体为中心的宣传教育覆盖网;以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安全活动为中心的寓教于乐网;以班组为中心的安全知识学习网;以强化领导干部抓安全工作作风为中心的公开透明监督网;以职工学习活动室为中心的渗透网。
三、遵循环境效应规律,优化安全文化环境
“树木择地而繁荣,名花适土而独秀”。共同的生活群体能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追求,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有利于强化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水平。一是强化生产现场管理,消除隐患,优化安全生产的“硬环境”。安全事故发生在生产现场的可能性极大,职工长时间处于生产场地,因此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也是最高的。实行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作业环境,增大安全系数,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对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要通过整治生产环境,科学布局,使职工产生舒适感,保持良好的劳动情绪,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安全意识,形成安全文化,搭建安全生产的“软环境”。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有安全生产执行不力、落实不下去的情况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部分职工不讲文明生产,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惰性心理,工作甘于冒险,造成重复性违章屡见不鲜。因此,安全制度制定得再完善,不如安全制度执行得最彻底,因此必须优化软环境,在职工队伍中形成“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领导干部作为企业管理者,在安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运用人格的力量感召职工讲安全,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指令,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安全教育应落实到平时,不能时抓时松的局面,造成职工思想松懈,甚至应付了事,必须做到安全生产时时事事警钟长鸣,绷紧生产这根弦,增强安全意识教育不断线。要建立互相监督与约束机制,职工与职工之间按照“三不伤害”原则生产,及时制止职工违章作业,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和谐稳定的生产环境。做好职工思想教育,让职工正确认识安全与收益的关系,杜绝因为追求利益而造成的违章作业,让职工从根本上认识到利益与安全生产是不矛盾的。
四、强化法制观念,保障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既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安全制度制定的依据。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使安全文化建设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武器。一是要根据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夯实依法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岗位的法律责任、行为准则和工作标准,把自身的个人行为变为社会的法律责任行为,求效益、求质量、求产量、求省时都只能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二是要经常组织“现身说法”、“案例分析”、“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或讨论等活动影响职工,使职工得到释疑解惑,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明确“章”与“法”的内在联系,尤其要结合在安全方面的正反事例进行分析,弄清违章与违法的关系,树立法制观念,提高遵章守法的自觉性。三是要对各类事故一查到底,进行严肃处理,不手软、不姑息、不迁就,并将处理结果广而告之,做到惩戒前人,警示后人,使职工深刻懂得依法搞好安全生产、自觉守法来不得半点马虎。
要得到真正的安全,就必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因此必须以安全文化为龙头,建立与安全生产实际相符合的安全宣传文化、安全制度、安全培训三点一线的长效模式,引导安全生产发展方向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需要长期抓、反复抓。总之,要想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科学化管理,就必须做好安全教育,营造真正适合企业发展,有助于培养职工安全意识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本质安全人,才能有力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浅谈企业责任文化构建
构建企业责任文化的几点思考
责任,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责任感,管理者就没有执行力,缺乏执行力的企业必然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因此,构建企业责任文化,提升员工执行力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责任文化对管理者执行力提升的作用
责任文化提高管理者个人执行力。管理者执行力来自于个人综合能力,责任感是综合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责任感缺失的人,难以胜任任何工作,更谈不上成为一名管理者。责任还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责任感不强,会使人格魅力大打折扣,能影响团队其他成员责任感的降低,因而,管理者责任塑造至关重要。责任文化的推进能够潜移默化激发人的责任感,增强管理者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应该积极参与,发挥责任文化良好的教化作用。
责任文化提高团队执行力。责任是凝聚力量的纽带,是团队精神的的体现。责任文化的推行,能引导每个成员主动履行职责,形成明确的个人责任意识和勇于负责的理念,与团队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团队的执行力会大幅度提高。
二、责任文化建设要从细节做起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所有的大事都是由琐碎的小事组成,所有的小事都需要一份责任,需要一份关注细节的耐心。细节顾及不到,说明责任意识还不到位,执行力就无从谈起。在一个团队中,管理者只有从小处着眼,才能发现不足,改进管理,才能扎实推进,一步一个脚印。要推进精细化管理理念,精心思考,精准执行,精益管理,既是富有责任感的表现,更是提升个人和团队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三、责任文化建设应系统化推进
责任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每个层次的责任到位,才能建立完整的责任文化框架,才能更好地发挥责任文化的作用。
1.要兼顾社会、团队、员工的利益,构建责任型组织。一个成熟的组织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组织。它对社会承担一份责任,向社会提供产品、服务、税收、就业岗位、赞助慈善等社会责任;它对企业承担一份发展的责任,改进管理,开拓市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对员工承担一份托付的责任,力求创造更好的业绩满足员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力求创造更好的环境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求。组织管理者只有立足于社会、团队、员工三者的责任上,才能积极构建责任型组织,使责任文化渗透到管理的每个层面,以责任引领管理,以责任感召力量,就能激发更强的团队精神,更好的实现发展目标。
2.要严格执行标准,打造责任型产品。产品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成果,也是企业责任的载体和体现。打造结构优、质量好、科技含量高的责任型产品是企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责任文化推行的目标之
一。试想,一个连产品都做不好的企业。还奢谈什么责任?当前,很多企业受利益驱动,责任感淡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将大量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产品推向市场,比如:毒大米、黑心棉、毒奶粉、毒牛奶、假鸡蛋、假烟酒、速成鸡等等,不胜枚举,所以发的责任感缺失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思考。因此,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要大力推进责任文化建设,严格执行与产品相关的标准,打造责任型产品,为建设美丽中国、和谐社会尽到责任。
3.要围绕企业需求,培育责任型员工队伍。责任型员工就是对企业忠诚,对岗位忠诚,对工作忠诚的劳动者。要依靠责任文化的推行,不断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要把企业优良的传统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结合起来,制定和完善责任明晰的岗位责任。使责任成为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恪守的理念准则。从小处培养员工的责任心,从大处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并使员工养成自觉行为,以此来提高员工的服从力、执行力,为实现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邹城市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张代良)
第四篇: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持续推进安全文化
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基础和灵魂。安全文化从大安全、人文化的观点来看,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观念、行为、物态的总和。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凝聚人心的无形资产和精神力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推动力;是员工精神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发展之宝。安全文化把服从管理的“要我安全”转变成自主管理的“我要安全”,从而提升安全工作的管理。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的文化;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一种被动型、经验型的作业驱动型管理,而现代安全文化建设是一种创新的效益型、系统型的项目驱动型管理。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让安全文化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是企业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并得到员工的认同。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事故大多数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都跟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只要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在常规认识到的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础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这些因素
全面归纳,就是人的文化。人类的安全文化,全面深刻地影响着的观念、思维和行为,从而形成客观的物态和环境的安全质量。因此,要保证人的行为、设施和设计等物态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需要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即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策略,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内在的联系,但企业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安全文化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范畴,特别是人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法制观念、安全科技水平等体现了当代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由于经济基础、物质条件、管理方法、科技进步、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造成对事故和风险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因而使事故隐患仍普遍存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应该是预防事故的高效而明智之举,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必然推动安全生产的发展。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一项长期、艰辛而又细致的心理工作,它需要企业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在此过程中,当企业安全文化制定格局,就要创造条件付诸实践加以宣传。即把企业安全文化所确定的价值观全面地体现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和员工行为之中,同时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化新的价值观念,使之在实践中得到员工的进一步认同,使安全文化逐步得到宣传推广。推广企业安全文化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创造适应新的企业文化运行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在实践。安全文化是需要设计和管理,文化必须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并以一定的手段来引导。作为企业基础的安全文化,要与经营管理结合在一起,要与提升业绩,提高绩效结合。不可孤立地做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经营机制,推动科学管理。加强员工的安全文化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造就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积极开展民主管理活动,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安全的“生产环境”。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实行监督与考核,建
设一个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
2、加强舆论宣传,企业付出巨大心血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安全价值观、安全奋斗目标、安全形象。安全文化是全员文化,企业要本着从员工来,到员工中去的思路,引导全员参与。通过对员工进行灌输教育、导入培训、报栏广告等,使企业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自主控制工作中开展创安全生产岗位竞赛、安全技能比赛、安全工作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使员工在参与中逐步由了解到认识,由认识到认同,由认同到成为自觉的行为。最终达到让员工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的安全价值观,并逐渐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3、利用制度进行强化企业安全文化的推进。要巩固无形的企业安全价值观,不能单纯停留在口号上,应把它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政策及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进行强势推动,使员工从事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能够感受到企业安全文化在其中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对于企业制度的重要性,每一个员工都不会有疑义,能够达成共识。把制度建设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联系起来,并有意识地结合于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这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只有让员工把那些约束行为的制度变成了自己的行动指南,从思想上接受企业倡导的安全价值理念,企业安全文化才有恒久的活动。
4、鼓励员工正确行为。企业安全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当员工的正确行为受到鼓励以后,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形成习惯稳定下来,并逐渐渗透到员工的理念中。不仅如此,对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让员工感到我们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更多地落实在行动上。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组织和员工个人的特性和态度的集中表现。员工个人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态度和行为。而企业自身须建立起良好的安全管理以及对安全问题和事故的重要性有序的评估,对其始终保持高度的重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成往往不是一躇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才能达到。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员工的安全行为在不断改良的过程中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然本能反应。处于该阶段时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的重视仅仅是一种自然本能保护的反应。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反应是出于人的本能保护,没有或很少有安全预防意识。员工对安全是一种被动的服从,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自动自我保护和参与意识。
第二阶段:依赖严格的监督。处在该阶段时企业已建立必要的安全管理系统和规章制度,各级管理层对安全责任作出承诺,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往往是被动的。安全是员工受雇的条件,如果违反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其被解雇。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仅仅是害怕被解雇或受到纪律处罚。企业把安全行为视为一种价值。
第三阶段:独立自主管理。企业在该阶段已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及其体系,安全获得各级管理层的承诺,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技巧、能力以及安全意识。员工具备熟识的安全知识,员工本人对安全行为作出承诺,并按规章制度和标准,进行生产。安全意识已深入员工之心,把安全作为个人价值的一部分。让员工真正懂得安全不但是为了自己,也是为家庭和亲人。安全无时不在员工的工作中、工作外,成为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第四阶段:互助团队管理。这时企业安全文化深得人心。安全已融入企业组织内部的每个角落。安全为生产,生产讲安全,员工不但自己自觉遵守而且帮助别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员工将自己的安全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同事。员工将安全作为一项集体荣誉。
本公司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过程中有几点困难:
1、责任制落实难。
2、无形的工作落实难。
3、安全投入落实难。
4、经常性工作落实难。
5、指导性工作落实难。
6、见效慢的工作落实难。
7、监督管理工作落实难。
全面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性保证,是企业安全文化传播的根本目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通俗易懂的原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关爱人和保护人(员工);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需要,这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与全体员工的融合。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任务目标、最终目的和运作特点决定其建设过程必须与企业的其它各项业务活动融合进行共同推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文化思想以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渗透、传播。通过全体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熏陶、塑造、演化、融合与优化,从而形成先进的、实用的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二、加强员工职业规范培训工作,严格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和业务技能。
三、建立健全安全文化评估体系。
四、切实提高企业各级领导层的安全文化素质。
要想使企业生产进入良好的安全状态,单依靠改善生产设施、设备并不能保证企业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还必须有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质的职工。不论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还是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企业安全文化都是最根本的基础。
我们相信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具有本公司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必然在公司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将发挥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
安全环保科
2011年1月15日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活动计划1、11月1日—12月31日,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推广企业安全文化内容。通过腾龙报、各种会议、班组建设、车间板报等进行宣传,使广大员工深刻理解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2、11月1日—12月31日,狠抓安全生产基础性工作,对职工进行安全常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全体员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与全体员工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
3、元月1日—4月10日,在生产部门举行“安全生产百日竞赛”活动,以“人人事事讲安全”为活动主题,扎扎实实把企业安全文化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中。
4、日常生产工作中,通过对企业员工安全常识和应知应会的抽查与考核,车间、班组的安全文化知识的宣传与考核,切实提高全体员工掌握安全文化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5、通过讲解、示范、演示,利用板报,各种活动、书籍、测验、考试、实际操作等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6、把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作为安保科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积极配合生产各部门科室,共同加强企业生产安全文化的建设。
7、广泛征求广大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企业安全文化的广泛性、群众性和基础性。
8、5月1日—6月30日,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出本公司安全文化的精髓,并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指南,融合到企业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生产系统
2010年10月24日
第五篇:以工会行动筑企业凝聚力
以工会行动筑企业凝聚力
企业凝聚力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赖以存活的保证,基层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的代表组织在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梦”
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由于工作性质原因,企业职工特别是项目一线职工长期驻扎项目部,因而思想活跃,呈现多元化趋势,对企业归属感弱,企业若想实现持续经营、稳步发展的目标,必须形成职工认可的“企业梦”,来维系一支能征善战、忠实可靠的员工队伍。
加强思想引领,一方面组织职工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基本法律法规,树立遵法守法、依法治企意识,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备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另一方面,开展制度学习活动,特别是代表职工权益、关系职工利益的制度务必让所有职工周知。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基层工会组织应当联合党组织、团组织,以多种形式宣传企业价值观、精神、经营理念,实行厂务公开,让企业职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总体规划、战略部署甚至于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企业职工参与度,从而提升主人翁责任感。
制定企业标准化手册,打造项目科学化、标准化流程,强化管理、创建品牌、树立形象,构建企业文化展示长廊,达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目的。利用QQ群、微信群、企业网站等新媒体平台,营造良好的生产学习氛围,通过正面引导,让职工自发的构建“企业梦”,让职工真切的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企业对其的需要,使其产生认同感、使命感,才能在工作中自觉的维护企业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利益。
二、发扬创先争优风气,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职工收入提高,改善生活水平的前提,而企业效益的提高有赖于每一个职工的努力建设。
基层工会组织一方面挖掘和报道在生产经营中涌现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形象,通过宣传报道,发挥先进示范作用,并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形式激励其他职工的工作热情,形成学先进、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增强职工的上进心,激发职工潜能,创造效益。
另一方面,通过“建家创号”、劳动竞赛、“智慧工地”等形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促使企业效益提高。企业效益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也相应提高,收入增加提升职工满足感,并且职工看到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心。
三、加强沟通,解决基层职工最基本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职工遍布各项目部,人随项目走,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因此要求工会组织深入基层,勤走访、多慰问、勤检查、多关心、细聆听、急反馈。只有通过深入的和职工进行交流,了解基层职工最基本的需要,并将其诉求如实传达到企业领导班子,作出相应的调整部署,及时解决问题,给基层职工提供根本保障,才能做好工会“企业桥梁”作用。同时通过沟通,掌握职工心理动态,第一时间进行正面疏导,传达正能量,也能达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信息时代,通过QQ、微信群的运用,加强基层工会与职工联系,良好的沟通渠道,一方面能够掌握项目职工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决项目职工困难。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爆破公司九寨沟县中查沟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部离震中仅约20公里,地震发生后,公司领导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电话等各种渠道和震区员工的联系,给项目部明确安全要求并提出指导意见,其他职工也通过微信群密切关注震区情况,给震区战友送去慰问关心,当传回项目全部职工已经全部安全撤离的消息时,企业职工的心紧密相连。
四、改善工作办法,丰富职工精神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针对企业需要、职工需求,基层工会可以联合党政团各部门,设立职工活动室、搭建篮球场,开展职工培训、拓展训练、足球赛、篮球赛、登山比赛、运动会、职工联谊会、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活动将分散在各项目的职工召集凝聚到一起,培养其协同作战能力,增强亲密度,公司领导班子也身先士卒参加到各项活动中来,加强与基层职工之间的紧密联系。
此外应当根据解项目职工情况,改善工作措施。例如每年中秋、端午等节日,工会向职工发放慰问品,但是部分在远征项目的职工无法及时领取,那么是否可以通过邮寄方式送给他们的家人呢?并且送上一封简短的慰问信,表达对其家人支持职工工作的感谢。再例如,企业组织职工观看电影、话剧等活动,但是项目职工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参加,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通过给他们单独发放电影票等方式,让他们也享受到相关福利,感受到企业的关爱。
企业凝聚力状况,直接关系到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作为基层工会工作者应当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在加强思想政治上下功夫,在改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将职工和企业紧密相连,同心协力,向着共同的“企业梦”进发,从而构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