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观念突破为先导 构建企业创新文化

时间:2019-05-14 17:4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观念突破为先导 构建企业创新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观念突破为先导 构建企业创新文化》。

第一篇:以观念突破为先导 构建企业创新文化

以观念突破为先导 构建企业创新文化

新时代(济南)民爆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新时代(济南)民爆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原济南四五六有限责任公司)系国防科工委民爆器材定点生产企业,企业性质国有控股,始建于一九五八年。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元人民币,老厂区位于经十东路占地500余亩,目前正在章丘曹范筹建2000余亩新厂区,一期工程两条生产线已经竣工投产。公司现有职工80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4人。经过51年的积累,已发展成为全国民爆行业叫得响的企业,2008年主导产品工业炸药产销量位居山东省首位。

民爆行业是“基础工业的基础,能源工业的能源”,我公司作为国内最早最知名的民爆生产企业,建厂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巨大变化,为国家基础建设和能源开采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50多年的发展历程,企业历经经济体制的转变,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机制的传承,从地方国营到有限责任;从市属企业到中央企业;企业体制的变迁,经营策略的转化,多元化与精细化等等。在不断地实践中,最终我们确立了文化兴企的发展之路。引进学习型组织理念,以彼得·圣吉“五项修炼”为模型创建“学习型企业”。同时,将几十年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提炼总结为以“安全·和谐”为核心品牌的企业文化,用文化凝心聚力促进发展。

一、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外形势逼迫,以及企业引领行业责任所在,成为新时代民爆济南公司特色文化形成的重要动因。

1、企业生存的需要

2000之前,民爆行业由垄断转向不完全的市场化,省内各地区为谋取利益,利用地方政策纷纷组建小型炸药厂,小炸药厂依靠产品质低价廉、经营策略灵活等方式抢占市场,民爆行业一度陷入无序竞争状态,我公司多年以质取胜的优势不再明显。

当时的管理状态,就是典型的“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以等级为基础,以权力为特征,垂直型的纵向线性系统,由一把手总负责,它强调“制度+控制”使人“更勤奋地工作”。这种一言堂式的管理方式,严重扼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大家都觉得只要等待领导安排工作,我们做到执行就可以。

由于管理方式未能与时俱进,企业长期处于低盈利或亏损状态,工人工资低且长期拖欠;职工消极怠工甚至打架斗殴,干部推诿扯皮或是勾心斗角,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国有企业的一些固有顽疾开始显现,有上班打牌混日子的,也有前途迷茫自寻出路的,更多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公司领导心急如焚一筹莫展,企业陷入破产的边缘。

2002年8月,新一届领导班子临危受命。在第一次职工大会上,领导就提出来:“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要生存就得靠自己”。如何生存如何活得更好?新一届领导班子不断思索如何传承优势、扭转局面、重塑形象,如何带领员工突破国有企业固有观念、走出困境再创辉煌。

2、对学习型组织的了解和认识

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而学习型企业等一些最前沿管理理论的出现,犹如暗夜中的明灯,不断冲击着我们的心智,为我们指明了通往成功道路。彼得·圣吉“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是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是建立共同愿望;第四项修炼是团体学习;第五项修炼是系统思考——成为我们实施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最佳模型。

3、企业在行业中的责任所驱使

一直以来,民爆生产企业都有几顶不光彩帽子“三低一小”:企业利润低、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低;行业规模小。2006年山东省某炸药厂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爆炸,因为安全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整条炸药生产线发生爆炸,29条年轻的生命在爆炸中无影无踪。这次事故使国家对民爆行业的整治力度大大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应势出台,拉开了行业安全整改、企业整合重组的序幕。我公司作为全国最早的知名民爆产品生产企业,为了推动整个民爆行业的安全和谐发展,也为了企业走出困境再创辉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怀禄在职工大会上,斩钉截铁地提出了“一定要率先摘掉不光彩帽子、率先开创民爆行业新时代”的誓言,要把“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推动民爆行业安全发展”作为企业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实践证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形势的变化,传统管理方式已走入误区无法取得实效,所以突破思维方式、创新文化模式是当务之急。理论和实践证明,学习型组织就是由“制度+控制”转向“学习+激励”的非等级权利控制型。

二、以“观念突破”为内涵,构建创新文化体系。

永远的不变是变,如何在变中取胜,唯一的办法就是比竞争对手变得更快。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重点,围绕一条主轴“创新——安全——和谐”,以“观念引领行为,行为创新工作”为核心,串联起企业文化建设的中轴线,从“体制、机制、科技、管理、品牌、人才”等多方面入手,引导企业和员工突破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创新,企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新时代。

1、“观念突破、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观念在支配,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他的思维。观念一变天地宽。企业要保持基业长青,员工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前提。“观念突破”源自于学习型组织的最重要的一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就是改善心理素质突破思维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有三个固有特点:根深蒂固,自以为是,画地为牢。这些落后观念表现出来的就是,遇到困难和问题找借口推卸责任。

观念突破的核心就是打破固有的观念引入新理念,即创新的理念。这种理念是自上而下的觉醒和输入,首先企业领导人要先知先觉先行动,充分认识到观念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当涉及到领导权威的时候能够坦然接受;要使观念变革意识得至好全员的认可和理解。企业进行观念突破的动力是求新求变再创辉煌。

观念突破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管理层,二是员工层。管理层的观念突破表现为由原来的“被动应付工作”,到“承担责任拿到成果”;由原来的“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到“热情服务员工监督”;员工层的观念突破要从原来的企业如何与我无关,转化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原来的“我只要干好自己的活就好”,转化为“自动自发参与管理”。

2、“观念突破、创新文化”的主要支撑体系

“观念突破创新文化”分两步,一是激活员工的思想,二是企业的创新行为。

(1)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员工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正确理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为此,我们首先梳理并提炼了企业五十多年发展历程中所遵循的思想精华,形成企业的核心理念体系,使其成为员工共同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并结合企业实际持续不断地在员工中宣讲和实施和,使企业的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员工的思想领域得以提升。

企业精神:创新求发展,竞争铸辉煌;

核心价值观:安全为天,以人为本,创新为源,文化为魂

企业道德:勤勤恳恳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企业作风:真抓实干,雷厉风行

品牌理念:塑强势品牌 树百年企业

营销理念:以义兴业,以新致胜

生产管理理念:企业敏捷化,产品现代化

经营理念:竞争创新,科学诚信,服务温馨

工作理念:把每年的第一个月当作最后一个月,把每一个月的第一天当作最后一天;

把遇到的每一人困难当作一次新的机遇,把实现的每一个目标当作一个新的起点。

质量理念:质量管理零缺陷,品牌创建高标准

市场理念:满足市场,发现市场,创造市场

创新理念:创新=新思想+新行为

竞争理念:发挥优势,共创共赢

员工理念:学成于创,行成于思,威成于廉,功成于众

(2)观念突破创新文化建设有以六个支撑体系。机制、人才、科技、管理、品牌、培训

机制创新:好的机制会使坏人变好人,不好的机制会使好人变坏人。要突破员工旧的观念,必须首先要改变国有企业养病养懒等弊病,使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使员工在奉献中活出生命意义。

人才观念:人才并不单单指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我们认为,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都是人才,无论是普通的基层操作工,还是公司决策层领导。但是,企业缺乏的是往往不是人而是“人才”,那就是能够把工作与学习融为一体、不断创新创造的优秀员工。

科技创新:技术水平在民爆行业主要体现在技术转化为生产的能力,由于行业技术的透明,使得企业技术进步的关注点并不体现在炸药技术本身,技术的消化与吸收,先进自动化设备的改进与应用,代表了企业间的技术实力差距。

管理创新:管理专家指出,“未来时代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的组织”。坚持好的也是创新,纠正错的更是创新。管理的重点在于持续改进和创新,“用户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是评价管理效果的标准。

品牌创建: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强化,企业发展越来越表现出综合实力的竞争,而品牌则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品牌的培养与创建已成为企业做强做优的最有效途径。

员工培训:联合国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着重指出: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世纪。员工接受教育培训,不再是为了工作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在我们公司,一名员工要工作得更好,仅有工作技能是不够的,还须不断学习,以成为更好的同事、家人和公民,学习是为了创新工作创造生活

“观念突破、创新文化”的六个支撑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共创共赢。六个支撑体系中,关键在于人的观念突破,人是企业发展第一要素,人的思维意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企业各方面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创新成果就会水到渠成,机制是创新文化形成的基石和土壤,人才是创新文化最活跃的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管理、品牌、培训目标一致齐头并进,形成卓有成效的创新文化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三、以观念突破为先导,构建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精神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手段,突出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企业文化的灵魂,推进现代经营方式与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的结合,推进企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融合、打造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培训模式创新,引领员工观念突破创新创效。

(1)领导与员工面对面交流,引领员工突破传统观念。

开展对员工的思想意识教育是与企业的发展、振兴密切相关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02年,新时代济南民爆公司在全国同行业率先提出了“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口号,并每年制定切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创建实施方案,定期组织各部门员工进行轮流培训,培训率达到了100%。

公司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改善心智模式”入手,以通俗易懂的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和中外经典寓言阐述哲理深刻的大道理。各部门领导担任学习型企业创建培训师,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怀禄同志亲自给大家上课,为员工讲解要突破旧的思维观念,必须学会首先把镜子转向自己和自己的企业,学会开放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以“感恩、善念、包容、快乐”的心态融入工作和生活;董事长还向大家讲明企业发展急需各类人才,如何才能成为企业有用的人才,使大家倍受感动,倍受鼓舞。持续不断的思想教育使各层次员工的思想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大家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了观念改善了行为。

(2)自行编写学习资料,组织学习为员工打开了心灵通道。

2005年编写了10万多字的《创建学习型企业员工学习手册》,800余名员工人手一册,集合了国内外最新的有关学习型企业的理论,撰写了企业真实发生的小故事,阐述了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并在每一章节的后面加入了空白文字框,供员工学习之后填写学习体会。员工的心灵与企业的前途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自2003年以来,每年为职工编写文化手册,先后编写《企业文化手册》和《企业文化大纲》,全体员工人手一册,工作与文化学习两不误两促进,使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08年,集合公司各岗位各专业骨干人员的集体智慧,历时半年多的时间,编制出版了民爆行业内第一本《职工培训教材》,将公司企业文化创建成果及各岗位的应知应会全部纳入其中,全体员工有了工作生活的良师益友。

公司《时代风采》报每月两期对外发放,深受员工和用户喜爱,员工过去关心“什么时候发工资”现在更加盼望“什么时候发报纸”,足以看出企业报已成为员工的良师益友;《时代风采》荣获第二届中国企业传媒奖评比“优秀奖”,荣获市国资委系统最佳企业报奖;荣获2009年度山东机械工业“十佳企业报”,在民爆行业开创了文化营销的新纪元,员工在阅读中解放了思想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3)实施岗前“自我承诺”,打造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团队。

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人每天所说的话具有很大的威力,这是由人的自律神经通过大脑皮层决定的事情。人的自律神经通过大脑来支配身体,而大脑正是通过自律神经将想法传达到身体各部分,从而操纵它们把人的想法变成现实。根据这一科学发现,结合企业实际,我们将文化理念、学习感悟、团队精神、自我激励等内容,创新形式作为自己对公司的一份承诺,挂满每个岗位各个角落,每天正式上班以前,全体人员都会在承诺牌前,先齐声高呼6条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再举起右手庄严承诺“我热爱我的新时代济南公司”等6条积极向上、极富感染力的誓言,并在承诺前分享各自的体会和感悟。这些正面能量的话语是调整情绪、激发行动的兴奋剂,每重复一次都多增加一份自信和能量。我们公司的员工自2008年12月以来,每天坚持团队成员集中在一起,每天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随着重复次数的不断增多,我们发现当团队成员一起呐喊的时候,每个人内在的声音越来越富有力量,团队每个成员的工作越来越出色,员工二次创业的精神越来越富有激情!2009年在金融危机到来之际,我们发扬狼性团队精神,苦练内功,出击市场,1—5月份各项经济指标奇迹性地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利润同比增长195%,员工工资平均增长300元,奖金也达到建厂50年来最高水平。

(4)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创新员工培训模式。

随着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提升,员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分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员工培训模式逐渐形成,从人力资源处划分出教育培训职能管理处,单独设置,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制度化,根据企业需要和员工需求,每年制定整体培训规划,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日常考核,从中层以上干部到一般管理人员再到一线员工,分级分批进行,年终培训达标100%培训率。从机制体制以及资金上给与充分保障。2009年1~10月份,教育资金投入达到106万元,人均培训经费达同行业之首。

自2005年,公司先后与安徽理工大学合办了民爆技术大专班,与济南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了机电一体化大专班,与山东经济学院联合举办了会计本科班。有超过100名员工通过成人高考取得了入学资格,学员学费的50%由公司教育经费报销,员工不出公司大门实现了“大学梦”,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学到了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提高技术工人的岗位技能。自2003年开始,在每年的10~12月份的双休日,我们都对技术工人分工种进行系统的培训。先后聘请机械职工大学、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机床二厂等学院和企业的专家教授来我公司授课,并购买各类技术教材,发放给每一位学员,学员学习时间等同于上班时间,工作现场成为学习课堂。技术工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前所未有,员工的岗位技能在严格的培训考核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技术工人由原来的“有活干不了”转变为现在的“动脑筋找活干”,高技能人才集中的机制车间销售收入连年突破新纪录,动力供应处平均每年实现节能降耗创收160万元,主导产品生产车间连续五年没有因为设备故障停工停产;自2004年山东省“金蓝领”技师培训开始以来,我们每年都组织和鼓励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参加培训,并给他们报销50%的培训费用,迄今为止已有60多名技术工人考取了“金蓝领”技师以上资格证书,高级工以上占80%以上。

自2006年开始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操作工 “岗位安全知识大赛”,包括“岗位知识,安全知识,企业文化”三部分内容,对成绩突出的有千元重奖和每月工资津贴,差的进行待岗培训和调离岗位等负激励。坚持四年来,全公司职工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济南市劳动局首次为我公司开办了火工品操作工技能竞赛,有6名员工得到相应的荣誉与奖金,31名员工被授予职业资格证书,在全国民爆行业开创了职业资格认证新纪元。

2、机制创新,激发员工创新创造的激情和活力。

学习型企业是人类共创的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我公司按照学习型组织特征进行机制变革。权力结构变正金字塔为倒金字塔,部门分隔设置变为跨功能跨专业的团队项目管理,企业员工由过去的“反应型”转化为“创造型”,国有企业的诟病在公司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兼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企业。

按照学习型企业“精简、扁平化、有弹性”的理论,重新对管理体制进行了设置,并先后在包装车间、化工公司、机制车间进行股份制改造,使职责更加清晰,运转更加高效,化工公司、机制车间在改革的当年销售收入就翻了一番;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干部制度等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吨位工资、计件工资,多干多得;大胆聘用德才兼备的专业人员走上管理岗位,建立健全了“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健全各类激励机制:对中层以上职位进行公开竞聘,人人机会均等;对各类专业管理人员、工人技师实施职称年度聘任制,被聘人员分别享受每月800、500、200元不等的职称工资;日常考核、“星级员工”、“岗位技能之星”评先树优活动不断推出新举措。

因为民爆产品生产的高危性,民爆机械的技术进步相对缓慢。新时代民爆公司的设备维修一向是公司领导最头疼的事情。101车间生产经常会因为设备故障而停产。2005年6月的一天,在101车间设备管理主任招聘会上,10多位高学历具备专业职称的年轻人正在紧张的角逐;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位文化程度仅为初中、人称“智多星”的车间维修工人杨永兵参加了应聘答辩。他在应聘报告中一句话震惊全场:“我保证,我上任后决不会因设备故障影响生产”,经过激烈讨论,公司决定大胆启用。杨永兵果然不负重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维修团队,四年多来,不但从未因设备故障影响生产,而且还带领研制出多项发明创造,每年平均为企业节省资金100多万元,其本人被评为省市级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

3、品牌创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民爆产品性质决定了品牌创建难度很大。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它不可能像电子、时尚消费品那样通过强大的媒体平台,迅速提高知名度,为广大民众所认可。新时代济南民爆公司的经过50年的沉积,经历一系列现代管理思路的磨练,持续改进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每一次创新,具有创建品牌工作的管理基础。公司近年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了员工的思想意识和素质,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已深入人心,品牌创建的人员素质基础能够保障。员工不再单纯地认为,质量好就是品牌好,而是认识到了品牌是注入了人文的思想观念。企业加大了品牌创建投入,从外观标志性、色彩改造,广告投入、人员培训等等,加大了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

2009年以来,新时代济南公司企业报改版为《时代风采》,由只发放到在职员工,扩展到发放到用户、上级领导甚至是离退休职工;以强势的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产品,使忠诚客户更加信赖,使潜在客户逐渐接受。在今年的销售工作会议上,各用户说的最多的不是产品不是利润,而是新时代济南民爆公司的创新文化和《时代风采》所展现的无穷魅力。在用户座谈会上,他们真诚地说,“四五六的炸药就是贵点,我们也愿意买他们的产品,我们看重的就是这个企业的产品、人品和文化。”

4、管理创新,从“学习培训”转向“训练应用”。

管理人员实行年度聘任制,分管副总同时担任部门负责人,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管理效率,管理人员实行年度考评“末位淘汰”制度,快马加鞭促使员工立足本职创新创效;服务车、手机费等各项管理费用落实到部门负责人,每年降低消耗30%以上,增加了企业效益;根据需要成立各种团队攻关小组,在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和费用管理方面,利用团队学习的方式,集中智慧快速有效地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管理问题。管理创造经营业绩,较实施传统管理之前的2002年,到2009年仅仅七年时间,就由当初的年利润为0到现在年利润突破5000万元。

经过七年以来管理团队的每周学习制度,前沿的管理思想在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心中生根开花结果。2009年,企业的管理变革措施得到有效应用,4S成果计划管理法增强了管理的快速和主动,六点优先工作制引入了科学的时间管理法,“不可能不属我”基金使员工从找借口转向了找方法。企业上下呈现出快节奏、高效率、不折不扣拿到成果的干事作风。

今年11月份,总经理李文峰从青岛学习《领袖风采》回来,与中层管理团队分享学习体会,应用“修路卡”原则(系统出现问题,员工就会犯错),找出了企业存在的13项问题。在讨论到其中关于建立“用户用货信息查询系统”的时候,李总脱口而出:“产品质量不可能不出现问题!”就这一句话,全场哗然,大家都笑着说:“李总,说了„不可能‟了,拿一元钱!”众目睽睽之下,李总醒悟过来:“没有什么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找到办法”,拿出一元钱放进桌上的贮钱罐中,以示“惩罚”重在警戒。

5、技术创新,公司由传统生产型企业成为国家重点高新企业。

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之路,率先与南京理工大学成立了化工与民爆器材生产中试基地,积极消化吸收民爆行业先进炸药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设备装配水平,在同行业率先进行无梯“绿色”膨化炸药、乳化炸药的技术引进;公司利用生产民爆设备的优势,不断研究探索,公司的民爆设备制作已日益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头装药机、5kg大包包装机已推向市场,自行研制成功炸药生产自动包装机和自动装药机,获得六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投向市场后得到同行业厂家的欢迎,每年可为企业创利润1000多万元。2009年完成ZYN型粉状散包装药机、ZYWD型粉状炸药自动装药机、高稳定性乳化炸药等10多个项目申报工作,并且都已经通过科技部门审查并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计划表,成功申报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申报了“穿芯起爆型震源药柱”为国家火炬项目。

四、观念突破、创新文化的构建,推动了企业科学快速发展。

1、构建起学习型企业雏形,持续提高学习力。

全员拥有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了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员工具备了在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员工活出生命意义;以观念突破为先导的创新文化建设增强了员工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转变方

传统管理

强调集中控制

管理思

管理中心上移

管理重心下移

自动自发

管理结

有人在遥控 果

命运在自己

完成任务

强调基层

被动接受

文化管理

人本管理

侵蚀学习力、增强学习力、不折不扣

创新力

创新力

拿到成果

我们总结创建经验所撰写的研究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各项奖励,在《中国成人教育》、《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大型文献等期刊都曾刊登,公司被评为济南市第一届“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企业教育培训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中国企业教育百强企业。

2、促进企业科学快速发展,经济效益连续七年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公司观念突破、创新文化建设得到了全员的认同和参与,企业也尝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甜头。公司生产经营连续七年创历史纪录,员工收入连续六年每年递增15%以上。

2009年,在金融危机和全运会停产限产影响下,新时代济南民爆公司逆流而上,凭借先进的观念突破、创新文化优势,在困境和挫折来临之时,引导员工“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信心和决心,团结奋斗,迎难而上,以强势的品牌和创新的文化赢得用户信赖,2009年各项经济指标再次实现了惊人的突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利税同比增长108%,利润同比增长166%。

职工收入(不包括管理干部)接近4万元;职工小高层二期宿舍楼春节前入住,三期小高层正在建设;许多职工开上了私家车,刚建两年的大型职工停车场也因此“告急”。

企业先后荣获济南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济南市“AAA”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济南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多次被评为省市级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怀禄多次荣获省市级先进个人,2006年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07年我公司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

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推动了民爆行业安全发展。

我公司自行研制生产的炸药自动中包包装机,具有“四高”特性(高自动化程度-减少危险场所操作人员,高效率-减少危险品在线数量,高可靠性-低故障率,高安全性)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工艺和设备,获得五项国家专利和山东高科技创新奖;在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销往全国民爆生产同行业,提高了民爆生产的高科技水平,推动了行业安全健康发展。

高爆速震源药柱的立项、鉴定验收工作,完善炸药的组份配方,实现产品的结构优化;新厂转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消化吸收,实现技术转化,保证了新厂以最快速度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并为民爆同行业提供了技术培训和服务。

五、对“观念突破、创新文化”建设的前瞻性思考

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企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改革创新,改革深化的方向是自主,自主经营的依靠是文化,文化的意义在软实力。可以说,企业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产品无大差别文化却有天壤之别。我们将未来的发展思路定为“卖产品不如卖文化”。

作为我们企业文化建设主阵地,《时代风采》报肩负将我们的文化广泛传播的重任。基于此我们对它进行全新改版,面向全体职工和各用户伙伴、上级领导发放,我们期冀大家不但认可我们的产品,更通过产品认识我们的人和我们做事的原则,也就是我们的文化,这是我们不可被复制的软实力。

为此,我们也提出了“新时代济南公司开创民爆新时代”的口号;这也是我们的企业责任和使命。

公司正在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设指出了远景目标:到2020年力争炸药生产达20万吨,企业销售收入达20个亿,成为集生产、研发、销售、爆破、民爆设备制作为一体的北方最大炸药生产企业,民爆设备生产企业。到2030年,公司力争达到年产炸药50万吨,销售收入100个亿,集民爆、金融、研发、服务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化大集团。

为了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公司要继续打造以“观念突破为先导的创新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内心需求,持续改进文化创建工作。

2009年9月份,公司进行了企业文化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通过近年来以观念突破为先行的创新文化建设,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和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100%的员工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76%的员工认为公司员工队伍最大的优势是“团结合作、遵纪守法”;78.2 %的员工认为公司领导有战略眼光、有凝聚力,71.2%的员工认为高层管理者具有开拓创新意识且管理能力较强;100%的员工对公司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我们要聚焦优势,更要改进不足。在调查中,员工提出了高层在工作效率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企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还需加强,公司急需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并且有89.11%的员工“希望且有信心接受更高的工作挑战”。企业要继续优化人才环境,建立更加公平公开的晋升机制,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把“最放心的人放在最不放心的岗位上”。

要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关注员工职业需求,通过表彰奖励等形式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引进并重视工程技术人员,利用矩阵式管理方式进行创新项目攻关,激发工程技术人员创造创造的激情和活力;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打造团结高效管理团队。

内外并举。企业与新时代合作后,有了进一步发展后劲,新规划的炸药生产基地引进国内最先进生产技术、设备,成为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企业,并具备了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技术能力。当前,民爆行业仍处于较快发展期,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行业拓展空间将更加广阔,同时,按行业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企业布点、布局将进一步压缩,企业间的兼并整合将更加激烈。以企业现有规模,不扩展整合他人,就将被他人吃掉,机遇和挑战都是将面临的选择。企业要通过打造创新文化,进一步解放思想,聚焦和弘扬人才、技术、管理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通过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在社会上叫得响、打得硬、占先机,展企业精华。做到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的统一;做到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有职工行为及企业活动的规范化、协调化;做到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相统一,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激励,确定今后企业发展规划,炸药产品实现环保、安全、高附加值;民爆设备制作实现自动、连续、高效;专业爆破实现精细、安全、配套;通过创新营销模式,打造营销文化和狼性团队,细分客户聚集重点,营销市场定位于国内面向国外,向经销代理、直销大户倾斜;服务定位要更加快捷、安全、配套;建立独特的文化营销模式和品牌推广模式,以企业五十多年诚信务实所塑造的良好产品人品信誉,规避行业内不正当的价格竞争,最终达到公司与客户利益的互利双赢和谐发展。

塑造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打造制度文化。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搞好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实现优质服务等的有机结合。修订并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强化纪律约束机制,使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提倡团队精神,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有效发挥团队作用。

寓教于文,塑造优美整洁的环境形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生产区占地2000多亩,四面环山空气清新资源丰富,公司规划建设生态、高效、创新型种植业、畜牧业,生产绿色无污染农副产品,打造美好和谐新家园,创新平安和谐行为文化。要开展各种游艺文体活动,做到大型活动制度化,小型活动经常化,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规范员工行为举止,赋予各种活动以生命力,强化视觉效应。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建设独具特色企业文化为载体,树立创新文化建设美好新家园新理念,以建设和谐企业共同愿景为目标,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塑造优秀内外形象,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工资收入等积极的发展方式,建设安全和谐企业。而和谐企业形象定位就是: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国内行业领先,简称为“三化一领先”通过创建新时代济南民爆公司文化建设,引领全体员工实现百年企业梦想。

第二篇: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根据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精神,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我校用人、聘用及分配制度演变情况回顾1.用人制度演变情况计划经济时期,用人方式分为固定工、合同工及临时工3类。固定方式用人为学校主要用人方式。2004年,学校出台了“人事代理实施办法”、“人事代理人员聘用合同实施细则”。合同聘用的用人方式开始实施。

2007年,学校出台“聘用合同制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规范聘用(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聘用合同管理条例”、“雇员制人员管理办法”、“务工人员管理办法”。逐步规范用工管理。

现阶段,我校聘用人员队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多种用人方式并行。随着学校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聘任制的推行,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结构。既有事业化的劳动关系,也有企业化的劳动关系。

2.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工作2003年及以前,除有评审权的学科外,参加全省统一的任职资格评审;学校根据岗位聘用。执行全省统一的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参加省里的任职资格评审,有岗才能聘用。

2004年-2007年,学校采取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用的方式。不进行资格评审,学校直聘。制定五个系列专技聘用条件;应聘正高实行同行专家评议;引进博士实行特聘专业技术职务;采取有限聘期和有限申请晋升次数等措施。

自2008年至今,实行岗位分级聘用。制定教师岗位核算办法;制定分级聘用条件;岗位数分配到院系;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二、三级岗每聘期重新聘用;打破身份界限,工勤人员可应聘专技和管理岗。

3.分配制度改革情况01年以前,分配模式为职务等级工资制+奖金。分配总量小、无激励。

01-02年,分配以职务等级工资制+岗位业绩津贴。岗位由学校统一设置一至十级岗位,学院按岗位聘用。人员聘用刚性较强、缺乏灵活性,挫伤了一部分人骨干的积极性。一至十级岗位之间津贴差距近17倍,分配差距较大。

03-05年,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岗位业绩津贴的分配模式。学校主导、学院为主。学校设立1-4级校聘岗,由学校组织聘用,5级岗以下学院自主设定、聘用。岗位津贴与业绩津贴约各占50%。岗位津贴学校发放,业绩津贴打包至院系;业绩津贴按2-4倍发放。聘用及分配增加了灵活性,缩小了分配差距。

06年-至今,实行部分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业绩津贴的分配模式。校院两级管理。岗位业绩津贴全额打包至院系。进一步降低岗位津贴比例,加大业绩津贴比例。减少岗位津贴不参与考核的问题,加大业绩考核,津贴构成增加了领导责任津贴。分配更为灵活,激励作用更强。

以教授为例,2009年较2006年收入有大幅度增长。工资的结构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授年岗位业绩津贴所占年收入比例由2006年的51.89%下降到2009年的34.88%,各项津补贴所占年收入比例由2006年的13.92%上升到2009年的33.64%。学校工资总量增加较大;总量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工资固化部分的增加;工资结构的变化突现岗位业绩津贴激励作用降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用人方面人员退出效果不明显。在教师退出机制方面,学校

先后出台了“人事代理聘用合同实施细则”、“聘用合同制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出台了“实行有限次晋升,待遇聘期内有效,连续受聘2个聘期人员,调整档案工资标准”;出台了“专技二、三级岗位不固定,每聘期重新聘用。受聘专技二、三级岗位人员,满足连续2个聘期(6年)或累计8年的任期条件,退休时,可按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标准计发退休费”等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教师的人员退出及能上能下提供了政策保证。实际操作中受各方面的制约,效果不突出。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尚不够健全。目前,退休人员待遇与退休前职务、退休前一个月这一时间点的档案工资紧密相关,从国家政策层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员聘用能上能下的问题。校内操作中,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中又受限于国家政策。

此外,人员内部管理上基本编制的核定受制于国家政策环境,目前还处于摸索探究阶段。人员岗位设置、岗位分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完善。

2.聘用制度方面制度瓶颈阻碍队伍发展。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教师职务聘用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真正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严重制约了岗位资源的合理配置。

评价标准老化。现有教师晋升评价标准为05年实行直聘初期,参照全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师资队伍评价指标制定,缺乏与各学科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系统有效的分类评价标准。

评审程序与保障措施亟待完善。学术评价是教师晋升评价的重中之重。基层学术组织在教师晋升评价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评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分配制度方面在国家拨款方式不变情况下,学校虽然加大了资金投入,但没有体现薪酬激励的积极作用。工资结构的调整及构成比例的变化,不仅没有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反而使一部分教师滋生了惰性,不干活白拿工资情况显现,对努力工作、积极付出的人员起到负面影响。

目前,国家绩效工资相关政策尚未出台,在分配增量较小或无增量的情况下,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将已固化部分进行切割、重新分配,难度和阻力仍将很大。

如何更好地调整工资结构,完善分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1.建立创新型的用人制度内部强化编制及岗位管理。学校定期核定教学、教辅及管理基本编制岗位。经核定的编制为学校固定编制岗位,其他因工作需要增加的岗位按学校流动编制岗位管理。

转变固有的档案管理模式。聘用期间,凡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学校均按事业单位管理相关政策进行管理。凡符合档案托管条件的新进人员,均进行档案托管。

规范学校管理人员聘用程序。实行职业能力测试制度,对应聘管理岗位及专职辅导员岗位的人员进行基本行政能力测试及心理测试;结合面试成绩,综合评定人员聘用结果。

对新进的辅导员、管理人员,初次聘用期限为一年,初聘期间人员归口学生处、人事处进行管理;聘用期满考核优秀的,最终确定人员的部门归属。

对院系管理人员,将人员聘用自主权下放至院系。根据编制及岗位设定情况,将院系管理人员工资总额核定至院系,院系可自主管理、自主聘用。学院终止聘用的,即与学校终止劳动关系。

对不能适应本岗位工作需要的人员,先行离岗进入脱产培训,培训后仍不能胜任的,转换岗位、直至终止聘用合同。

对调转和退休人员,凡专业技术职务连续受聘2个聘期的,调整其档案工资标准,其调出或退休职务按相应职务及待遇办理;凡调转人员高职低聘、且未完成聘期的,原

则上按聘期内职务办理相关手续。

最终达到:用人与治事结合紧密,职务与岗位趋向统一,聘任合同关系更强化,用人形式灵活多样。

2.建立和完善聘用制度制定教师分类晋升标准,依托校院两级管理,按照不同学科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的分类设岗、分级设岗。

修订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办法,建立良性竞争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务聘用制。

结合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明晰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在晋升评价中的责任与权力,进一步强化学术评价。

3.建立强化激励的分配制度第四轮改革将建立健全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分配制度,强化岗位聘任及分类考核机制,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进一步完善多劳多得,力争在优劳优酬上有所突破。

探索实行二级学院薪资总额动态包干办法;探索档案工资和实际工资相分离的分配办法;逐步实现考核与岗位分级、岗位聘任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工资结构挂钩的分配模式。

工资总量的核定原则。岗位工资按核定的岗位数量及比例情况核定,与具体人员职务及工资等级脱钩。超编单位按人员现状情况核定。绩效工资将阳光工资及校内津贴进行整合,核定不同职务的绩效均值,按核定的岗位数量及比例核拨4.其他工作组织机构的调整———转变人力资源运作模式及决策机制。成立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履行辅助决策和咨询职能。

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负责人管理运行制度。院系逐步成为具有主动谋划和自我发展动力的二级办学实体。

按学科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校内知名教授及兼职、客座教授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咨询服务。

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与绩效工资分配挂钩的教师岗位考核制度。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依托团队,培养领军人才。实行“老中青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青年教师顺利成长为团队的核心力量。

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增强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其快速健康地成熟和成长。

结束语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条件优势和学科优势,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目的。总结以往改革的经验与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探索适应新形势下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使我校的人事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构建和谐供电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3-20

构建和谐供电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和谐企业离不开和谐社会,作为基础产业的供电企业,在实现政府公共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和谐的国有电力企业,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新阶段新任务,下面我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张春成总经理在2009年的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并越来越多地蔓延到实体经济,对重庆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对电力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电力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形势,知难而进,提出了,把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现实考场”,把加快“两个转变”、落实“四化工作”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评分标准”,始终结合思想和工作实 际,在学习理论中找答案,用解放思想来开窍,在迎接挑战中抓机遇,在破解难题中求突破,力争在研究和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取得进展。这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构建和谐发展的供电企业的内在要求。供电局在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一强三优”这个目标,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创一流”、创建“四好班子”、“五个好”党组织建设等活动,实行常态化管理,并且在国网公司和市公司的精神指引下,大力开展以诚信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培育“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在供电企业实现“生产安全文明服务优质诚信效益稳步提升员工共同成长创新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愿景,企业每个基层车间、每位员工正在为此目标的实现作出不屈不挠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企业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多年来供电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也集中地表现出来了。员工队伍素质、人才当量低,员工人数居高不下,造成人浮于事,劳动生产力率偏低,主动、积极干事的人少,团结协作意识不强,执行力低下,推诿塞责、敷衍了事,甚至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时有发生,凡此种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如果不积极地加以提升和疏导,就会在某一段内爆发出来,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我认为当前供电企业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企业的发展与小集团利益之间的矛盾。由于企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基础上,要求建成企业一体化运作、集约化管理的统一平台,对企业基层车间的要求更为严格,管理更为规范,对资金等重要资源实施集中运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部分小集团和个别人的利益,造成一些矛盾。

2、企业对高水平人才的渴求和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的矛盾。由于种种原因,这是供电企业多年来的积习,但在社会高度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日益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砝码的今天,这个矛盾尤为突出。

3、外部环境的飞速发展与企业内部机制不畅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政府正在大力解决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国网公司也提出了“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而一部份基层供电企业内部反映过慢,跟不上发展节奏,对上级的新要求领会不深不透,加之管理机制不畅,工作程序不够规范,降低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要解决以上矛盾,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和谐供电企业。我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抓管理,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首先要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以建设“四好班子”为契机,加强学习,努力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成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坚强领导集体。企业各级领导都要更新发展观念,以当前市公司系统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客观规律办事,不盲目攀 比,不搞花架子,不急功近利,使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以自己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其次要大力加强执行力建设,让企业的每一项方针政策指令都能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职工队伍。为此,必须结合“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修订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发挥整体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充分运用党内监督、职工民主监督和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手段,加强对涉及企业人、财、物重点岗位、关键部门、重要环节的监督,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严格按程序办事。

2、抓发展,实现生产管理和经营机制的和谐。供电企业首先要以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为基础,经营好电网,充分发挥电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支撑点作用。没有安全供电做保证,无论从企业,还是社会的角度,谈和谐发展都是“无源之水”,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督保证体系,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超前管理;其次要加强供电企业资源整合,增强精细化管理、集约化发展的能力,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三是要规范资金运作方式,努力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财务费用,严格控制成本;四是加强节能管理,降低线损,对高损线路、高损台区进行重点检查,制定降损对策,对存在漏洞的低压计量装置进行防窃电改造;五是要抓好用电营销工作,特别是电费回收工作,建立欠费预警机制,规避电费风险;六是加强用电稽查工作,消灭“电耗子”,杜绝偷漏现象发生。

3、抓队伍,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员工是企业的发展之本,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结合“市公司员工三年素质提升工程计划及人力资源同业对标五年攻坚计划” 广泛动员,严密措施,深入推进实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断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为每一名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给予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要使员工的生产、工作、生活条件随着供电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员工的收入随着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不断增长。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分配机制,兼顾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和承受能力,妥善处理好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利益关系。

4、创一流,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作为国有基础性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在国际金融危机越来越多地蔓延到实体经济,对重庆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对电力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供电企业有责任有义务迎难而上,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履行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实实在在地服务电力客户,必须按照市公司的要求,通过抓好安全、质量、效益指标的同业对标,争创一流企业。当前,要重点抓好“三个十条”的贯彻落实,坚持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形象追求品牌,服务品质追求一流,提高“四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让客户用上优质、安全的电能;还要抓好窗口优质服务规范化工作,进一步加快营销服务一体化建设,在企业职工和客户之间建立起互利双赢关系,实现 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树立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形象。

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改到深处是管理,创到最后要靠文化。当前要抓“四大子文化”建设。强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廉洁文化建设,塑造“国家电网”品牌形象,培育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继续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积极选树诚信典型,总结推广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努力建设诚信文化,取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努力将员工的愿望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形成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团队精神。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以诚待人、平等友爱、互帮互学、融洽相处的氛围,使企业真正成为全员和睦相处的大家庭,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供电企业,是摆在我们电力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历史任务。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发展目标的统领下,奋斗的方向明确了,精神振奋起来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供电企业正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但实现“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要求我们将全部的激情和智慧投入到工作实践中去,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企业的挑战,坚持“三抓一创”的管理思路,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向着目标不断迈进,树立供电企业良好形象,让政府放心,认人民满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第四篇:以文化构建企业凝聚力

颜建辉:以文化构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阳江新闻网

2012-09-05 08:57

关注官方微博:

发表评论

商界高端访谈8

颜建辉在工作。

走进阳江移动公司,无处不在的“文化味”让人顿然觉得,这是一家不一样的企业。一楼大厅,是“五种意识”宣传栏,展示公司的价值体系和各个领域的先锋榜样;电梯媒体播放着PPT,放映着公司和各个部门的最新动态和风采;每个部门都在显眼处布置着公司和部门的制度,甚至每个员工的桌前,都张贴着一年一度的工作计划。

不仅公司内部处处宣扬着企业文化,而且一直以来,阳江移动始终致力面向公众,不断开展各式各样的公益活动,并积极参与阳江文化名城建设,把“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然而,外界对阳江移动的企业文化仍比较陌生,甚至对“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内涵不甚理解。近日,记者走进阳江移动,与总经理颜建辉就“企业文化”展开对话。

谈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产生凝聚力

记者:据我们所了解,移动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向来不遗余力,经常组织名家讲堂、各种员工培训等活动。公司为何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

颜建辉:中国移动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

正德厚生,体现的是责任。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的企业,不仅是公司的一份子,更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为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臻于至善,就是追求卓越。我们希望无论是什么学历、资质的人,进入移动,都能够追求卓越,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发挥个人的最大价值。

中国移动作为企业、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以成为“负责任”和“最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作为自己的追求。我们认为,公司里每一个员工都必须清楚了解并自觉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与公司同心同德,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促进公司发展,让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与中国移动、广东移动公司相比,阳江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自身的个性和内容?您认为有“阳江特色”吗?

颜建辉:阳江移动的历任领导都持续不断地结合公司企业现状、员工特点、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把中国移动的文化价值观进行“落地”。

2008年,时任领导提出“诚信,敬业,创新”为关键词的员工行为文化,其中诚信是我们企业的信仰。之后,我们又结合员工状况,适时提出了“五种意识”,即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实际上是对前面“诚信,敬业,创新”的一种延伸和具体化,是为了让员工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并在工作中得以体现。

我们认为,有了责任意识,才有工作的动力;有了管理意识,才能提升效率;有了合作意识,才能团结协作;有了服务意识,才能急客户所急;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不断突破自己。

记者:公司不仅注重自身文化建设,也非常热心参与阳江的文化建设,到目前为止,您经手的活动都有哪些?参与的初衷是什么?

颜建辉:“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八个字中,“正德厚生”就是要求我们“正身之德”、“厚民之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怀社会民生,关注民众福祉,做一个优秀企业公民,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近两年,我们参与了“文明阳江文明人、我的城市我的家”幸福阳江文化作品征集大赛、“阳江十大最美乡村评选”等活动 ;支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制作《中国国家地理》阳江特辑,发现阳江之美,传播阳江之美;每年开展两期全球通VIP俱乐部名家讲堂,最近两年我们邀请了马鼎盛、石齐平、茅于轼等知名专家学者前来阳江讲课。我觉得作为运营商,我们参与这些活动的优势在于我们有庞大的客户群。同时,有一个信息化的平台,我们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广大客户通过信息化的便捷方式参与进来。

企业文化建设不一定都要花钱

记者:企业文化是由西方国家最先提出来的,现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那么,你所理解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样的,你有没有喜欢的公司企业文化?

颜建辉:企业文化应该是舶来品,毕竟在我们国家,公司的出现比国外迟很多。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才有市场经济和公司。所以,外国先进企业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

很多外国先进企业把企业文化做得淋漓尽致,他们特点很鲜明,从公司定位,到产品等,都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比如苹果公司,不像我们有“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八个字写在墙上,它是将文化融于了每一个产品的定位、设计、外形,它每新出一个产品,都在引领着潮流。其实,苹果公司的产品就代表着它的文化。

苹果公司的厉害在于,它特立独行、十分自信。不一定去迎合消费者,而是引领消费者,用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改变世界。它相信,我做我的,我做出来之后,消费者肯定会买我的产品。苹果系统实际上是很封闭的,比如往ipod、iphone里面添加歌曲必须要通过itunes,还要在原来的电脑上,否则原有的歌曲也会被抹掉,而MP3等在这方面方便多了,但苹果却成功了。

记者:一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效却难立竿见影,也许只有大企业才做得来,你怎么看?

颜建辉:不管企业大与小,都有它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很丰富,除了价值理念之外,还包括了组织制度、行为规范等。这些方面,每个企业都会有,只不过大企业可能更宏观、更完善,小企业则由于财力、人力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忽略了制度与规范等的成形与成文,而更注重于老板意志的体现。

我觉得,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比如通过各种活动,让这种文化潜移默化地在员工心里扎根。能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效果自然比不投入要好,但不是说都要花钱。比如说我们做了很多班组活动,如班前班后会、班组大讨论等,其实也不需要花什么钱,这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做的。

谈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需渗透到企业管理中

记者:在您看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究竟起到怎样的影响? 颜建辉:企业文化不可能单独存在,而是渗透于管理之中。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为了管理好、发展好企业。

企业文化建设概括起来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就是让员工从认识、认知到认同的过程;“外化于行”就是当员工信奉了企业文化,他(她)就会在日常工作当中让企业文化理念外化为正确的行动,将企业文化体现在行为中;“固化于制”,就是围绕企业文化来制定公司制度,用于约束员工行为。

记者:那对员工素质的提升、对经济效益的创造,又有着怎样的作用?

颜建辉:员工素质包含了职业心态与职业技能,企业文化的导入可以塑造员工良好的职业心态,解决“我想干”的问题,这个是关键。而职业技能需要通过专业培训去提升,解决“我会干”的问题。企业文化如果能够内化到每个员工的心里,然后外化于行,在日常工作中,员工如果自觉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来指导行动,便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通过树标杆、立典型,通过班组大讨论、创先争优等各种活动,让员工理解如何更好地落实“五种意识”。经过这一两年建设,至少员工都知道,这五种意识是什么,应该怎么样通过树立这五种意识来更好地工作,表现个人最好的工作状态、工作形象、工作态度。

员工素质提升了,齐心协力谋发展,企业经济效益自然会得到提升。人才选拔“诚信”第一位

记者:您2010年底担任阳江移动公司总经理,如何快速进入管理者角色?您手下是一群年轻的“兵”,平均年龄只有30来岁,他们好不好管?

颜建辉:省公司对于如何做好员工管理也有一套体系,对于新任的经理人员,省移动公司总经理徐龙有一个“先洗三盆水”的嘱咐,以便我们快速进入管理者角色。第一盆水洗脚,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实情,寻求新的市场需求;第二盆水洗头,活跃大脑,创新思路,提出推进企业发展的实招和高招;第三盆水洗手,当一个干净干事、勤政廉政优政的职业经理人。

阳江移动公司的员工很年轻,最新统计显示,他们平均年龄只有32岁。年轻人思想十分活跃,不像我们这一辈人服从性那么强,在管理上确实有不少难题。对于年轻员工的管理,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公平,给员工创造一个展现才华的公平发展环境。无论是绩效评定、员工竞聘、员工转正,都是用刚性指标去衡量,走关系是走不通的。第二要关怀,我们希望创造一种关怀的氛围,在“衣食住行医休学健”等方面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比如我们近几年不断改善饭堂伙食、提高新员工房屋补贴、鼓励员工休完假期等等。最后要真诚沟通,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与其管理好员工,不如服务好员工”,沟通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非常重视并广泛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通过总经理沟通会、博客、邮箱等,打造一个有效的沟通反馈渠道。

记者:您是一位非常年轻的领导,在您手下也有许多年龄不大却担任重要角色的中层。公司在人才选拔方面有哪些标准?

颜建辉:公司的员工行为文化是“诚信、敬业、创新”,我们把诚信放在第一位。从选拔标准来说,“诚信”二字也是第一位的。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按照“个人意愿与组织需要相结合,公开竞聘与现职考评相结合”,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

我们建立起了员工“诚信档案”,如果有员工有弄虚作假等不诚信行为,不仅要按照员工管理办法进行处理,而且还要记录在诚信档案,作为日后在人员晋升、转聘、选拔、调整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谈 企业文化与公司发展 鼓励员工微创新

记者:阳江移动是大型国企分支机构,有人说国企是一种温室型企业文化,即着眼于如何执行,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那么在你看来,国企需要创新吗?如何处理好创新与执行的关系?

颜建辉:在公司的企业文化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执行与创新,这两者其实不冲突。作为地市公司,我们的首要工作还是执行,中国移动和省移动进行战略部署,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按照省公司的战略部署予以落实。

但是执行不代表就不需要创新。在执行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去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执行。我们也鼓励员工创新。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甚至可能让公司获得发展先机。

苹果公司出了新产品是创新,它对某一产品的某个软件进行改进也是创新。创新并不是把原有的东西推倒重来,对原有流程、制度的改进也是一种“微创新”。“微创新”是我们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都需要去留意、去思考的。比如,对于运营商来讲,基站的供电非常重要,而阳江由于经常有台风、暴雨天气,基站时常会停电。最近我们公司的员工做了一项创新,对电源系统的一个小小改造,就使得我们基站在停电的时候通过蓄电池供电的工作时间延长一倍,大大提升了效率。而这些“微创新”,无疑能使我们的工作得以更出色地执行。

记者:在执行方面,如何高效完成上面布置的经营任务?

颜建辉:如何高效完成上级单位布置的经营任务,我把它归纳为要做到“四个有”:“有目标、有条理、有速度、有交代”。“有目标”就是我们要设立明确的目标,并且合理分解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去完成。“有条理”就是我们不要被千头万绪的工作所迷惑,要善于抓重点,有条理、有章法地去开展工作。“有速度”指的是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我们的响应速度一定要快,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有交代”就是工作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有头无尾,要定期向上级反馈工作进度,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总结和评估,形成闭环管理。

我们需要互联网“疯子”

记者: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爆发阶段,公司该如何抓好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

颜建辉: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确一日千里,手机上网的客户群越来越大,移动上网的终端种类越来越丰富,移动互联数据流量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场“互联大战”。

从传统业务来说,移动与腾讯并不是竞争企业,但现在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所有的互联网相关企业都可能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或者学习榜样。因此,我们要不断推出新的业务。目前,中国移动已成功推出包括飞信、MM、移动微博、飞聊、彩云等一大批得到市场验证和客户认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今后,我们还会推出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业务,不断丰富客户体验。

正如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所说,中国移动未来需要的是互联网的疯子。这句话表明了移动对互联网的渴望,我们员工也必须不断追求卓越,做“互联网的疯子”,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占领新的市场。

记者手记 务实的“领路人”

私下里,阳江移动公司的员工常常赞叹颜建辉是个务实的领导。采访将近结束时,记者问颜建辉:“你认同员工给你的这个评语吗?”他微微一笑说:“对,我就是这样的人。”

这次采访,记者也“领教”到颜建辉的务实。早几天,我们把采访提纲发给他,他已精心准备,对每个问题都作了翔实的回答,作为我们的参考材料。

对于“务实”二字的理解,他说:“任何工作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出来。作为地市公司,要做好执行工作,靠的也是„务实‟。”

他布置下来的工作,他都会记得,并定期掌握工作的进展。他说,确定下明确的目标,所布置的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如果不去做好它,一切都成了空谈,不仅难以做出成绩,连员工管理都会受到影响。对于企业管理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细节,他总是能从大处着眼、高瞻远瞩,却又能从细处着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他说,因为只有这样,员工们才能做好具体工作,在工作中得到成长。

作为领路人,颜建辉这种务实精神,正深深影响着公司的800多名员工。

第五篇:以执法为民思想为先导加强

刍议执法为民思想为先导加强

和改进消防执法工作

昌江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徐平

当前,举国上下正掀起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建党九十周年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最近,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部消防局调研工作时强调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理念、完善机制,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努力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公安消防铁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消防部门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坚持执法为民,增进执法感情,规范执法工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改进和加强消防执法工作。

一、端正执法思想,澄清模糊观念。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人民对消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新时期履行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是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实施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加强思想教育,澄清官兵特别是监督干部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教育和引导官兵认清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切实摆正位臵,用好手中权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当好人民的公仆。要始终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这一根本要求,作为部队学习贯彻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兴起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新高潮的始终,切实加强消防执法工作,真正做到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端正执法思想要努力增强“三种意识”:一是增强责任意识。要深刻领会中央领导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坚持执法为民既是公安消防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所决定的,又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既是消防工作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人民群众意愿的重要 体现。要负起历史赋予消防的神圣使命,切实履行责

任,用好手中权力,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确保执法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增强执法意识。“消防部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克服特权思想,增强执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依法履行消防职权,为企业单位服务,为群众服务。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消防部门既是直接参与的建设者,更是支持建设的服务者。这是由消防部门的性质、任务和职能决定的。在执法过程中,要突出强化服务意识,主动、耐心、热情服

务,寓服务于执法之中,以自愿服务的思想认识来指导执法,用严格的执法、科学的执法来实现服务,在执法实践中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转变执法观念,强化宗旨意识。公安消防部队是人民

群众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严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

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指示精神狠抓落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诚心诚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一要做到权为民所用。通过开展教育,使广大官兵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的,是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绝不能用来鱼肉人民群众,更不能拿来以权谋私。要端正执法理念,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用好党和人民群众赋予消防的权力,严格办事程序,为人民群众执法、用

权、办实事、做好事,树立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二要做到情为民所系。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开展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消 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责任意识不强,公仆意识不牢,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态度差,工作质量低,办事效率不高的新问题,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实现人民消防为人民。执法人员只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才能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才能把服务这件实事做深做细。三要做到利为民所谋。消防部队作为武装部队性质的行政执法力量,作为公安机关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更要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权力只能用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要坚持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真正使各项工作在执法为民这个层面上扎根进去、体现出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三、规范执法工作,做到标本兼治。当前,公安消防部队

在执法中存在一些问题,突出体现在: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

行为不规范、执法形象不文明、执法监督不得力等方面,导致消防监督人员揽权诿责、以罚代管、以情代法、以权谋私、徇私枉法,执法过程中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靠闲散行为和做法时有发生。要紧紧抓住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一要在思想观念上挖根源。消防执法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主要是由于个别执法人员执法意识淡薄、执法观念不强造成。要在思想观念上对照”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认真查找有哪些思想观念不正确、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从源头上消除执法工作的错误认识。二要在实际工作上摆问题。要在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工作程序等方面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查摆执法过程中是否存在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形象不文 明等问题。同时要深入人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广泛征求群众对消防执法工作的意见建议。三要在规范执法上见实效。要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对查摆出的问题认真进行剖析,抓紧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消防热点、难点问题。要进一步规范执法工作,研究制定改进消防执法、监督服务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出服务经济发展及便民、利民、亲民的工作举措,力争达到手续简便化、规则公开化、程序规范化、操作科学化,以实际行动塑造消防部队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和大力支持。

四、创新执法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执法观念的创新,必

须以机制创新为前提,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工作方法创新为

表现形式,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是机制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一些执法机制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暴露无疑,阻碍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己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要以改革发展的理念,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机制体制,创新优化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增强执法效果。如通过开展开门评警、开门纳谏、聘请廉政监督员和行评代表等活动,增强执法活动的透明度,确保执法工作的严格公正。二是制度创新。要本着执法为民,群众至上的指导思想,从合法性、适用性、有效性等角度对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分析,及时提出废改立的建议。针对执法中存在违反程序的问题,制定保障程序法执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处罚办法,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完善执法程序,从源头上保障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三是方法创新。公安消防部队的各项工作,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要根据全党工作大局的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改进工作方法,转变落后观念,建立新型体制,履行消防职能。当前,消防执法工作面临的新 情况、新问题很多,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执法方式己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新路子。

五、增进执法实效,构筑保障体系。首先要加强主体建

设。防火监督干部是执法工作的主体,提高防火干部自身素质对进一步加强消防执法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要充实力量。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本着加强执法、充实一线的指导思

想,把一些德才表现好的干部调整、充实到消防行政执法岗位上。同时要有计划地每年从地方院校招收一些消防执法岗位亟

需的专业人才,如建筑、自动化控制、化工、电气、法律等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消防执法岗位。二要加强培训。要建立长期的培训机制,做到岗前、晋职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做好执法人员”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依法办事观念。三要健全制度。建立健全奖惩激励制度,对执法工作作出贡献的或执法水平高的应大力提倡,实施奖励;对平时不注重学习,出现执法错误,执法不严的要坚决惩处,做到赏罚分明。其次要落实执法责任。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体系建设,明确各部门在执法职责权限的同时,严格按照”谁承办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其执法责任,切实做到职、权、责的互相衔接和协调一致。第三要强化执法监督。要深入群众,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提出的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同时聘请消防执法监督员参与消防监督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帮助,充分发挥对消防工作的监督职能作用,使他们了解消防,宣传消防,监督消防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规范消防执法工作,群策群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切实做到”执法为民",为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下载以观念突破为先导 构建企业创新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观念突破为先导 构建企业创新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2012.2.20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大力推进鹌鹑产业综合开发利用 河南鹑都实业有限公司 2012年2月20日鹌鹑是具有独特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的珍禽,正因为如此,鹌鹑养殖被誉为21世纪极具前......

    以客户抱怨为突破的管理创新

    以抱怨为突破的管理创新 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是南通市重点企业,国内低压电器附件行业内位列前矛的外商独资企业。近年来,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不断优化产......

    以文化建设为先导,促进商会健康发展(最终定稿)

    南京市工商联商会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精神导向、体制改革......

    以企业文化为魂构建和谐企业

    以企业文化为魂构建和谐企业中交二公局六公司毛雪峰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10篇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1 勇气产生于斗争中,只有斗争,才能突破自我,完善自我……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银白色的光。远方的山峦铺上了一层雪,因温度的缘故,山包好......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1 在篮球比赛当中是一种得分方式,它反映了球员速度、意识和心理素质,但从人的一生来讲,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也会遇到挫折,就像突破的过程中被一把拉下,但正是......

    坚持文化创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坚持文化创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强化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

    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精选5篇)

    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我们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