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2012.2.20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大力推进鹌鹑产业综合开发利用
河南鹑都实业有限公司
2012年2月20日
鹌鹑是具有独特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的珍禽,正因为如此,鹌鹑养殖被誉为21世纪极具前景的新兴朝阳产业。近些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科技、畜牧等部门支持下,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大力推进鹌鹑产业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司规模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公司占地210亩,总投资6500万元。年生产、饲养能力为:鹌鹑苗孵化能力1440万羽;小区内鹌鹑集中饲养量150万羽;年产鲜鹌鹑蛋4500吨;饲料年生产能力3万吨;鹌鹑食品深加工550吨,有机肥生产能力6000吨;可实现年总产值1.63亿元。
公司将科技先导作用贯穿于每个产业链条、每个生产环节,充分体现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正是在强大科技动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种鹑饲养繁育、鹌鹑苗孵化销售、蛋用鹌鹑规模化集中饲养、鹌鹑饲料生产、鹌鹑蛋收购销售、鹌鹑食品加工、鹌鹑粪生物有机肥生产、鹌鹑养殖技术研究、鹌鹑养殖产业服务为一体的鹌鹑综合开发利用基地。是全国从事 1
鹌鹑养殖较早,鹌鹑孵化繁育能力最强(每批可繁育鹌鹑苗48羽)、集中饲养规模最大(鹌鹑存栏150万羽)、鹌鹑产业链条较为完善的企业。成为当今我国鹌鹑规模化养殖的典型代表和领军企业,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好评。
二、“鹑都模式”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公司以情系三农、服务三农,带动乡邻快速致富的强烈愿望,从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出发,经过认真探索,创建了独具特色的“鹑都模式”。“鹑都模式”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公司+基地+养殖户”。公司拥有年孵化能力1440万只鹌鹑苗的孵化设备、建有鹌鹑存栏150万只的标准化鹌鹑养殖基地和各种配套设施,为养殖户创业致富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吸纳养殖户入驻公司鹌鹑养殖小区进行鹌鹑养殖。
二是,“四项免费两个保护价”。为入驻公司养殖小区的养殖户提供“四项免费两个保护价”,四项免费,即:免费提供饲养房屋场地、免费提供饲养设备用具、免费提供水电、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全程服务;两个保护价:饲料价格保护价供应、鹌鹑蛋价格保护价收购。
三是,“五个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
“公司+基地+农户”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基础,为农户致富提供了依托。“四个免费两个保护价”为养殖户创业致富,减少投资,规避风险,确保养殖户利益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可靠保障;“五个统一”保证了“鹑都模式”的顺利运行。这种模式形成了“企业增效、养殖户增收、鹌鹑养殖产业发展”的多赢机制,被河南省畜牧局确认为“鹑都模式”。在这种模式吸引下,县内外、省内外养殖户纷纷慕名入驻公司养殖基地进行鹌鹑养殖,实现致富愿望。全国有鹌鹑规模化养殖意向的客户,纷纷寻求与公司进行合作。“鹑都模式”效应已辐射到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产业领军和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三、鹌鹑综合开发利用效果显著。
公司致力于鹌鹑综合开发利用,注重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规模效益日渐凸显。目前,已形成以鹌鹑养殖为龙头的较为完整的“五大产业链”,即:
①养殖产业链:种鹑养殖繁育→鹌鹑苗孵化→育雏→鹌鹑喂养→鹌鹑蛋、鹌鹑肉销售;
②饲料产业链:玉米种植→玉米收购→饲料加工→饲料销售→养殖;
③食品(鹌鹑蛋、肉)加工产业链:鹌鹑蛋肉→加工→熟制品→市场销售;
④生物有机肥产业链:鹌鹑粪→发酵加工→有机肥→有机种植或市场销售;
⑤服务产业链:相关产品→运输、餐饮、劳务服务。
“五大产业链”可实现年产值1.63亿元,利润2160万元,带动1.2万农户致富增收。2011年,公司销售收入达9360万元,实现利税860万元,带动农户8000多户。
四、生产、科研一体化养殖体制初步形成公司坚持发挥科技先导作用,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保障,加快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2011年,经过认真筹备,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建立了全国首家省级鹌鹑研究所——河南中科鹌鹑研究所;公司又被安阳市科技局认定为“安阳市鹌鹑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与河南中科鹌鹑研究所和安阳市鹌鹑养殖工程技术中心互为依托,联手打造产、研一体化的鹌鹑养殖新体制。同时,公司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牧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河南大明、大华动物药业(生物技术)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为顾问,建立了鹌鹑研究实验室和实验基地,配备了病理解剖、疾病诊断、药敏试验等多种仪器设备,对鹌鹑的生态适应性、饲养管理、营养与饲料、疾病诊断治疗、疫病防治和鹌鹑产业链相关环节等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实验,对公司鹌鹑养殖小区的养殖户进行跟踪技术服务和全程现场指导。公司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免费向全国的鹌鹑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完善的技术服务措施,不仅对鹌鹑养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减少了养殖风险,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强了养殖户的信心,也有力促进了当地乃至全国鹌鹑养殖产业化健康发展。
科技先导作用促进了产品升级。2011年,我公司先后获得了《内外生态环境鹌鹑养殖技术》国家专利、鹌鹑和鹌鹑蛋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和安阳市鹌鹑规模化养殖示范推广星火计划项目,还被评为安阳市农业产业化十佳龙头企业。
对鹌鹑的系统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为更好开展对鹌鹑的科研工作,我公司已与本省部分科研单位和高校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其中:与河南省农科院签订了鹌鹑养殖研究项目协议;与河南省农业大学签订了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或实验基地的协议;与河南工业大学签订了鹌鹑营养与饲料研究项目协议;与郑州牧专签订了鹌鹑疾病预防与治疗研究项目协议。每个合作单位均有3名专家教授担任项目学术带头人,以确保项目顺利运行。我们还将以公司为依托,积极筹备河南省鹌鹑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在省级鹌鹑研究所基础上,筹备成立国家级鹌鹑研究所;筹备成立全国性鹌鹑协会。
2012年,我们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围绕鹌鹑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与实验,发挥科技先导、科技创新作用,加快鹌鹑综合开发利用科研步伐,促进鹌鹑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以科技为先导 探索农村扶贫新模式
以科技为先导
探索农村扶贫新模式
--记武当生物公司 打造金银花循环经济产业链
十堰地处秦巴山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鄂、豫、川、陕的交通要塞,是一典型山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光照条件好,适合药材生长,十堰地区海拔普遍在500米以上,较难适应普通粮食作物种植生长,农民投入大,产量低、收入低,而种植中药材特别是金银花,生命周期50-60年,盛花期30年,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非常适宜农业产业化发展。
按照秦巴山区扶贫战略的要求,作为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湖北武当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十堰地区,以科技为先导探索农村扶贫新模式,打造金银花循环经济产业链,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农村扶贫的新模式。
一、带动2万多农户实现增收
湖北武当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道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下车城十堰。是一家集药用植物研究、种苗培育、种植推广、武当保健养生、生物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型科技型医药企业。该公司致力于打造新型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武当金银花产业为主线,推进现代中药原料,开发研究与应用,以武当道教养生保健品、武当特色农业产品、生物工程产品的研发与加工惠泽民众。公司的‚金银花示范基地‛被省科技厅确定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企业拥有一批高端研发人才,技术力量雄厚。该公司采取自主研发、及与高校专家合作相结合的创新道路,研制了一系列金银花深加工产品及养生保健产品。
该公司自2005年推广种植金银花以来,以茅箭为核心区,幅射带动
7个县市区的27个乡镇,69个村,20374户农民种植金银花达41260亩,建设了标准示范扶贫基地3个,茅箭区卡子村、唐家村、营子村、郧县马鞍槽村 4个村实现产业效益,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增收。
全市金银花种植花有300家农户被省农业厅授于全国农业科技示范户,卡子村村民吴绪芳被国家科协授于全国科普先进个人。
2012年销售金银花200吨,销售种苗500万株,实现销售2900万元,不仅拉动了农业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而且建立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十万亩金银花种植与加工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扶贫办、药监局、经信委、科技局、发改委、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科协等部门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被列入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和秦巴山区扶贫开发战略。该公司迅速成长为带动农民奔小康,促进农村经济集体发展壮大的重点龙头企业,是十堰市农业产业化的一支劲旅。
该公司近几年的努力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市医药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茅箭区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先进单位‛。生产的武当金银花2011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公司董事长叶芳健被授予全国科技服务三农‚金桥奖‛、‚十堰市优秀技术专业人才‛、‚十堰十大经济人物‛、‚十堰市政府津贴专家‛、市委、市政府授于‚全市科普先进个人‚、‚茅箭科技创新英才‛等荣誉称号。
该公司制定了中长期目标:一是建成十万亩高效、生态、环保、现代金银花创新农业(扶贫)基地,二是中药植化原料生产基地。三是建成华中地区最大的金银花交易市场(武当中药材市场),年产值超过10亿元,利税过亿,出口创汇达1亿美元,并力争成为上市企业。
该公司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与他们对产业扶贫的信念和对从种植、生产、研发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的细致规划、大手笔的投入是分不开的。
二、坚持科学引领企业发展
该公司自2005年3月推广金银花产业扶贫种植以来,依托武当仙山之灵气,着力打造武当生物品牌,创建金银花循环经济产业链,把道教文化融入到产品研发和生产之中。将‚武当生物,引领健康‛的企业文化精髓,‚精心做事,诚信做人‛的企业精神,‚质量是企业生命,信誉是企业灵魂‛的管理理念贯穿到种植、生产、研发、经管管理的全过程,成功塑造了良好的武当生物品牌,逐渐形成了金银花循环经济产业链。
1、成立专门机构,选育推广发展。
2005年初公司为了发展金银花产业,成立了双百万办公室(双百万:在十堰地区种植优质地道中药材百万亩,带动百万农民奔小康办公室),配套种植专家2人,培训招聘技术员27人,进行种苗的引种培育和种植技术研究推广。3月起该公司先后派员考察了山东、河南、广西、四川、重庆、陕西等地的金银花品种,引种5000株,与武当山区本地金银花进行培育,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培植出适应武当山区、秦巴山区的优良品种‚武当一号‛、‚武当二号‛、‚武当三号‛,并在十堰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经检测,绿原酸含量达4.64%,木犀草素含量达0.11%,各项指标均高于引种地的3.76%和0.7%,产量高出野生金银花5倍以上,得到了武汉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王有为教授的首肯,省中药联盟主席、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平教授的高度赞扬。
2、建立示范基地,全面推广。
为了使金银花产业快速全面推进,该公司06年首先在郧县柳陂培育建立了良种母本园和苗圃基地;08年应南水北调办公室的要求,又在茅箭区赛武当山风景区建立多品种研究示范基地,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建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红色金银花示范基地,为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带动作用和各市县(区)乡(镇),参观学习提供了良好交流平台。示范基
地先后接待参观考察的种植地区的干部群众70余次,国家、省、市领导视察17次,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武当金银花在全市的推广。竹溪县长余世明带领蒋家堰等5个乡镇党委书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专程到武当生物公司基地考察学习,并请该公司领导专家到竹溪对县、乡(镇)领导进行金银花产业发展专题培训;郧西县副县长金善朝带领相关乡镇及农口领导,专程到该公司考察学习。
3、加大科普培训,助推扶贫产业项目发展。
为了使武当金银花扶贫产业发展达到健康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该公司加大了科技宣传力度。先后与市、县(区)科协、湖北医药学院教授一起,组织大型培训57场,培训乡(镇)长、书记3次,种植现场实践培训700逾次,培训农民近7万人次,印发宣传资料10万份,印发培训教材5万册,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种植管理素质,为金银花产业发展实现‚四化‛(种植管理采收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规模化)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同时,基地在每个村培养10名种植能手,并挑选3名素质较高的人员做为村级技术骨干,以点带面互帮互学,培训1名烘干技术人员负责该村的烘干技术,基地部专家技术人员每年确保70%的时间在各种植村进行巡回技术指导、督促。
4、狠抓技术研究,促进产业发展。
种植金银花农民最关心的是两大问题,一是销路;一是采收加工。在销售方面,该公司创新扶贫新模式‚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农户+科研‛的模式,解决了销售问题。在采收加工方面,因为收花旺季,恰是阴雨季节,为此,该公司为了解决金银花干燥问题,成立了烘干技术攻关小组,董事长亲自参与,从08年至今,研制出高温速干、低温干燥等多种干燥工艺,解决了农民的另一大难题,同时也提升了产品品质。
三、创建产业链,丰富武当生物品牌内涵
1、以科研为先导,不断完善产业链。
该公司根据发展战略,从产业链的创建上着力于以下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技术力量,在实践中深度研发金银花精深加工产品;二是充分利用公司是湖北省中药技术创新发起单位的优势,与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大学药学院、湖北医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解决研发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先后成功研发了‚武当金银花茶‛、‚武当金银花饮料‛、‚武当金银花泡腾片‛、‚武当金银花含片‛、‚武当金银花中药植化原料‛等产品。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合作研制‚金银花抗病毒畜禽饲料添加剂‛,利用提取植化原料的废渣研究‚生物有机肥‛。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从地里来,再回地里去的金银花循环经济产业链。
2、丰富‚武当生物‛品牌内涵,给力知识产权。
该公司在发展金银花基地建设,开发系列产品,完善产业链的同时,注重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不断丰富和充实‚武当生物‛品牌的内涵。近年来,该公司制定了‚种植标准‛、‚管理标准‛、‚采摘标准‛‚烘干标准‛和‚病虫害防治标准‛,申报备案了5个企业产品标准,并参与市农业局、市技监局市制定了《湖北省金银花种植》、《湖北省金银花茶》地方标准。同时,申报发明专利5个,外观专利10个,得到了省、市药监局、科技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充分肯定。2011年,公司‚武当金银花‛被湖北名牌战略评审委员会授于‚湖北名牌‛产品称号,这是全国唯一一个‚金银花‛名牌产品。今年又获‚金将农产品‛荣誉称号‚武当金银花‛已被评为‚十堰市知名商标‛,并被推荐参加‚湖北省著名商标‛的评选。
3、多方媒体持续报道,助推武当生物走向全国。
该公司在品牌建设中,得到了各部门和社会媒体的关注和支持,《科技日报》、《湖北日报》、《长江商报》、《中国中药》、《养生保健》、《湖北
省医药行业协会通讯》、《十堰通讯》、《十堰经济》、《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十堰电视台、中国日报网、荆楚网、秦楚网、中国养生保健博览会、中国传统中药博览会、武汉农博会、华中区旅游博览会、中博会等众多权威媒体持续的关注和报道,至今‚武当金银花‛优良种苗已销往湖南、陕西、甘肃等省和省内许多县市;‚武当金银花‛系列产品在广东、深圳、广西、四川、安徽、重庆等地受到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良好评价和信任。
4、政府扶持,推动金银花产业链的建设。
该公司经过7年的辛勤耕耘,在十堰已基本形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2011年7月市经信委、市生物医药产业办,经过认真调研撰写了《流‚金‛ 淌‚银‛致富花》,在全市主要报刊发引起了哄动。市委副书记董卫民亲自签批:‚将武当金银花产业,纳入十堰市农业产业‘四个百万工程’‛;副市长张歌莺批示:‚我们发展中药材,以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三农发展,不是搞百草园,而是要找聚焦点,武当生物打造的金银花产业链这就是聚焦点,我们要在全市大力推广‛。
2012年,该公司作为省中药技术创新联盟发起单位,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著名专家、市委书记周霁一起出席第二届‚中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论坛‛。周霁书记在调研该公司研发的产品称赞道:‚我们打造武当药谷,就是要从产业链上下工夫,武当生物就是个典范‛; 市扶贫办主任袁新云、副主任王建军、专职纪检监察员王向阳一行专程到该公司金银花基地视察调研后对该公司产业造血,科技扶贫给予了充分肯定;省经信委总师陶红兵在金银花基地调研时,非常振奋,同时希望武当生物做实做强产业链,并给予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茅箭区委、区政府将武当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并成立以茅箭区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乔瑜为副组长,区科技、农业、扶贫办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武当金银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力实施‚产业造血科技
扶贫‛工程。有力的推进了金银花产业链的发展,该区现已种植金银花3000亩标准化基地,形成全市辐射带动金银花产业的示范区。‚武当生物‛公司的成功经验,不仅探索了一条产业造血科技扶贫的路子,而且为我市生态产业建设,旅游观光农业、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弘扬武当道教养生文化,打造‚武当药谷‛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支劲旅。
第三篇:理论为先导实践出真知
2012安庆市计算机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选论文
理论为先导 实践出真知
——计算机维护的教学初探
潜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徐震宇
【摘要:】
计算机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一个传统专业,这个专业核心课程通常是计算机基础,但学生毕业后知识面狭窄,就业也很困难,那么计算机专业还要开设哪些实用课程?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是否有必要开设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维护需要学习哪些实用知识,如何利用学校现有设备组建实用的计算机维护实训室,如何进行计算机维护的教学和实训,如何对计算机维护中难点进行教学,如何进行计算机维护的考核等是我们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或许要面对的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请专家同行指正。【关键字】教学内容、实训室组建、教学方法、难点教学、考核方法
现在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对计算机行业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又是非常困难的,常常找不到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中职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现在的中职学校通常开设的主要课程是计算机基础,就业方向只能是文员,一方面文员的需求量有限,另一方面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做文员常不能胜任工作而且文员的工资又低,学生毕业了也不愿意做文员,这就造成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那么怎样破解这个难题呢?我认为
在中职学校可以把计算机维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来开设,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增加一条就业途径,而且凡是有计算机的地方计算机都是需要维护的,在实践中,这样的人才需求量也是很大的,工资待遇也普遍比文员高,非常适合中职学生。
一、计算机维护内容开设构想及教学目标
计算机维护可以开设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我自己长期担任学校机房及网络的维护工作,也常帮助兄弟单位进行网络维护,我深知要想做好计算机维护工作必需具备以下基础知识:
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原理。
2、各部件的功能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及选购。
3、硬件组装。
4、基本COMS设置。
5、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的安装。
6、应用程序安装及卸载。
7、杀毒软件、木马清除软件、系统维护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8、网络的布线及设置。
9、常见外部设备的使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和行情选购计算机设备,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应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能够排除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学会常见外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进行局域网的布线及组网。
二、计算机维护实训室的组建
计算机维护是一门实践学科,实训室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人认为计算机维护实训室是不是就要一整套的计算机维护实训设备呢?我觉得那固然是好,现在成套的计算机实训设备也很先进,但需要的资金也不在小数,这也许是许多学校没有开设计算机维
护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去买那整套的计算机维护实训设备。我校多年前就开设了计算机维护课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1年中职技能大赛中我所带的三名选手在网络综合布线项目中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这也许得益于我们计算机维护实训抓得比较扎实。那如何组建计算机维护实训室比较实用又不用花太多资金呢?以我校的计算机维护实训室的组建为例,我校计算机维护实训室的组建几乎没有花多少钱。我们是将机房使用中损坏淘汰和升级机房淘汰下来的计算机及外设带领学生重新进行整理分类,那些能启动的主机,能修好的键盘鼠标等外设先挑出来,大概有十二台。这十二台机子可不是让学生拆装的,它专门是让学生学习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软件部分用的。剩下的那些无法启动的我们一台一台的拼,让它具备计算机的所有部件一共也有十几台,这十几台尽管不能启动,但供给学生们练习拆装最好不过了,再配上一些网线、交换机、路由器、工作台及相关工具,一个象模象样的计算机维护实训室就组建好了。
三、教学方法探索
计算机维护的教学是不是整天带着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就行了呢?我认为恰恰相反,计算机维护的学习,理论分析是第一位的。在教学中我常将教学过程分成四步走:
第一步、是学习理论知识,比如CPU,我先用二节课带领学生学习CPU的功能、分类、接口、性能指标、选购方法及拆装方法,并在教室里演示CPU的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CPU是个精密部件,拆装中稍不注意就会损坏。在教室里讲解演示学生手边没有可以操作的东
西,更容易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讲清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如果改在计算机维护实训室去讲,学生一见到机子就忍不住要动手,很难专心听老师讲解,常会把CPU方向装反、引脚弄弯,会给以后的实训带来很多烦的。
第二步、上机实践,进行专项练习。在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后,就可以让学生上机练习操作。因为计算机里可拆装的东西很多,上机时不仅要求学生带笔记,而且让学生分成三到四个人一组,依次轮流练习,只允许练习指定的内容。每个小组一个组长负责本组的秩序、安全及工具的收发。比如在进行CPU拆装练习时,启子老虎钳子等工具是不发的,尽可能创造学后安心练习的环境。学生在操作中老师要多做指导,对于发现的典型问题要让所有同学保持安静进行总结分析,强调一个个操作要领,分析一个个误区,提高实训效果。
第三步、配合多媒体教学。在实训室里能看到的设备是很有限的,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适应性,在他们上机实训后我通常会组织他们观看教学光盘,《万事无忧》就非常好。比如内存种类很多,常见的有:SDRAM、DDRI、DDRII等,而我们在实训室能看到的种类很少,仅SDRAM和DDRI现在基本已经淘汰了。通过看光盘就可以让学生看到几乎所有种类的内存,看到它们的外形、区别及拆装。由于之前他们学习了内存理论知识又亲手进行了拆装,所以看光盘时他们很容易接受,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他们的知识上将又是一次升华过程。
第四步、组织学生参加机房维护实训。我校一共有五个机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需要维护的问题是不少的,这些工作要由老师来做,那效率是很低下的。但如果学生经过了计算机维护的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维护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参与到机房的维护中来,那不仅大大提高了机房维护的效率,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实训机会。我通常是每次机房维护安排四个人组成计算机维护小组。进入机房后,每人负责一排共十四五台机子的维护。开机后一些小问题他们都基本会修,等到有疑难问题时,我将与他们一起进行分析排除故障。几次辅导之后,大多数机子他们都会修了,那时不仅老师轻松了,而且他们的技术也日渐成熟了。
四、教学中难点的处理
在计算机维护教学中有些内容还是比较难以教学的,比如CMOS设置,分区、格式化、网络布线等,我通常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1、CMOS设置的教学:CMOS设置的内容全是英文,学生非常难以接受,但又必需学习,怎么办呢?教学中我采用投影示范教学的方法。我将教师机接到投影上,开机进入CMOS,让学生机也同步进入CMOS。我讲解一步,学生练习一步,而且我根据实际维护的需要,对CMOS中常用内容进行了讲解,也只要求学生学会常用的CMOS设置,如:日期时间设置、载入安全设置、载入优化设置、设置启动顺序、保存退出等,那些不太常用的就不要求他们学习了。在学习时每一个命令不要求他们全记住,要他们记关键单词。比如维护中非常重要的启动顺序设置,主要让学生记住“boot”这个关键词。因为在大多数CMOS设置中启动顺序都与“boot”这个
单词是相关的。每讲解一项操作,学后反复练习,所有需要学习的操作都学习完毕,再让学生把学过的内容反复练习,这样学生就会把CMOS这个难点攻下来。
2、分区格式化的教学:原来分区和格式化用的是DOS下的“fdisk”和“format”这两个命令全是英语,学生不易掌握。我通过实践发现,现在系统盘中通常都带有两种非常好用的中文版的分区和格式化工具“spfdisk”——中文版分区工具、“pqmagic”——分区魔术师,由于是中文版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而且用它们来分区和格式化速度快,还不会出现错误。
3、网络及布线的教学:教学中我讲解跳线的制作方法,每个同学发两个水晶头,一段网线,一组一个压线钳。在压线前要给组长检查线序是否正确,做好后用网络测试仪测试,如果不成功,就要重新再做,在平时成绩上是要记录扣分的。学生一般做的都很认真,成功率都很高。组网时就每组发一根长网线,要求学生利用布线工具将本组的网线合理的通过教室两边的布线墙——也就是在墙上装上了木板和线槽,将本组的网线布线到交换机和路由器所在的机柜位置。再在老师的组织下,对学生所布的线一一验收,并进行路由设置。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组装的计算机通过自己组建的网络联上了因特网,他们的那种成功的喜悦是难以形容的,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计算机维护的考核:计算机维护的是一门实践学科,对该门课的考核我是通过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考试主
要是考核各部件的主要功能、参数、选购、及常见故障的分析,采用笔试的方法。实践考试是分步测试法,即每学习一项实践操作后立即进行测试,当堂完成。考试实行减分法,全部按规定完成,为满分,每一项操作错误按规定扣分,不及格的要重新再考。期末采用理论成绩加实训成绩加平时成绩的方法按比例计算总分。
五、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和实训条件的限制,学生学习的知识理想化的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的应变能力跟不上,在故障分析中如果遇到一个不大常见的故障学生就束手无策。在实训中尽管采用了硬件组装与软件安装分开用不同主机的方法,老师也一再强调操作的规范性但还是有些学生操作时不小心会造成设备损耗还是有的,这就增加了教学成本,如果采用虚拟机,损耗倒是要小一些,但教学效果可能要差一些,如果有条件,能上成套的计算机模拟实训设备,能模拟各种故障那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四篇:着力建设以科技为先导的武钢企业文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的确,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伴生了严峻的挑战。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这一点对于处于战略发展转型期的武钢来说,意义尤为重要。
武钢要实现建成我国汽车板和硅钢片为主的重要板材生产基地、绿色环保型工厂和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宏伟目标,根本出路在于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科技进步是保持武钢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企业结构、转变企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实现科技先导作用的途径,当前最紧迫的是要着力建设以科技为先导的武钢企业文化,形成具有理念共识、制度保障、行为一致的坚实企业文化基础。
一是建设“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理念文化
——要充分利用公司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用正确的~导向唤起全体员工的科技意识,在报纸、电视和网站上开辟“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专栏,重点宣传在科技攻关方面取得的成果、先进事迹和人物典型,培养出热爱科技光荣、学习科技有进步、使用科技能带来效益的员工价值观,化无形为有形,强化科技意识的深入人心。
——要在厂矿、车间、班组营造尊重的氛围。在显眼的位置设立光荣榜,定期张榜班组级、车间级、厂矿级和公司级科技明星和学习型、攻关型团队,并适当给予奖金和福利待遇。定期举办各种级别和形式的科技论坛,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技攻关成果发布,内容包括技术革新、工艺突破和管理创新等等,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科技精神,管理者的思想和行动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形式,利用各种会议、中心组学习的机会,邀请部分科技明星作讲座,并对领导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强化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熟悉和精通本单位、本专业的工艺技术有利于科学决策。
二是创新有利于科技人才积极性充分发挥的政策制度文化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释放的政策制度环境。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管理文化。制度是企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制度政策的最终作用对象是具有理性思维的人。制度导引行为。科技的先导作用是通过一大批掌握技术和技能的科技队伍而发挥。继续充分发挥制度政策的导向作用,一定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形成尊重科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制度环境。尽快在科技队伍的建设上下大力气。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对被管理者的心理状态的深刻了解。成功的管理者,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心理学家。科技队伍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成就感、上进心、追求公平、公正和公开、思想活跃、热爱真理、做事很投入、忠诚等等是他们共同心理特征,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管理中不要忽视任何制度政策的细节的作用效果。基于此,打造人才施展才华、脱颖而出的平台是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的制度基础。“十一五”时期,公司一定要在科技队伍的管理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重奖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三是重点建设科技主导武钢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的行为文化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武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于武钢这样一个承载着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历史使命的“国家队”而言,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一词的表述重点在“科学”,意即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行为必须遵循科学的轨道。当前正值武钢制定和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节点。武钢发展规划是主导武钢今后五年行动走向的指南针。武钢发展一定要在符合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框架下着力做好内涵式的发展,科学确定企业发展战略——战略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在系统分析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机会之后的理性选择过程,而不是非理性的感觉,扬长避短、审时度势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略实施路径选择就是确定企业优先发展重点,创精品、做名牌是武钢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发展的支撑条件是整合研发资源,前瞻市场动向,充分发掘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相互求证、相互补充。
——集中力量,解决制约武钢长远发展的工艺、技术难题,在国际钢铁行业公认的竞争力指标中力争有所突破。只有这样,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才有了技术基础。
——加大投入,一方面扩大武钢利润源泉的高性能的硅钢片和高强度钢等“金牛”产品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培育有未来前景的“明星”产品研发。
——重视企业软科学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深化学习型武钢建设。最重要的加强与外界的沟通。树立赶超的“标杆”,学习并实践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要“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闭门造车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总之,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文化。愿在未来的五年里,全体员工携手共建,不断提升武钢企业文化品位,为武钢“十一五”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真正让武钢“文化”起来!
第五篇:着力建设以科技为先导的武钢企业文化
着力建设以科技为先导的武钢企业文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的确,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伴生了严峻的挑战。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这一点对于处于战略发展转型期的武钢来说,意义尤为重要。
武钢要实现建成我国汽车板和硅钢片为主的重要板材生产基地、绿色环保型工厂和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宏伟目标,根本出路在于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科技进步是保持武钢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企业结构、转变企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实现科技先导作用的途径,当前最紧迫的是要着力建设以科技为先导的武钢企业文化,形成具有理念共识、制度保障、行为一致的坚实企业文化基础。
一是建设“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理念文化
——要充分利用公司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唤起全体员工的科技意识,在报纸、电视和网站上开辟“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专栏,重点宣传在科技攻关方面取得的成果、先进事迹和人物典型,培养出热爱科技光荣、学习科技有进步、使用科技能带来效益的员工价值观,化无形为有形,强化科技意识的深入人心。
——要在厂矿、车间、班组营造尊重的氛围。在显眼的位置设立光荣榜,定期张榜班组级、车间级、厂矿级和公司级科技明星和学习型、攻关型团队,并适当给予奖金和福利待遇。定期举办各种级别和形式的科技论坛,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技攻关成果发布,内容包括技术革新、工艺突破和管理创新等等,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科技精神,管理者的思想和行动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形式,利用各种会议、中心组学习的机会,邀请部分科技明星作讲座,并对领导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强化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创新有利于科技人才积极性充分发挥的政策制度文化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释放的政策制度环境。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管理文化。制度是企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制度政策的最终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作用对象是具有理性思维的人。制度导引行为。科技的先导作用是通过一大批掌握技术和技能的科技队伍而发挥。继续充分发挥制度政策的导向作用,一定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形成尊重科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制度环境。尽快在科技队伍的建设上下大力气。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对被管理者的心理状态的深刻了解。成功的管理者,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心理学家。科技队伍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成就感、上进心、追求公平、公正和公开、思想活跃、热爱真理、做事很投入、忠诚等等是他们共同心理特征,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管理中不要忽视任何制度政策的细节的作用效果。基于此,打造人才施展才华、脱颖而出的平台是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的制度基础。“十一五”时期,公司一定要在科技队伍的管理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重奖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三是重点建设科技主导武钢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的行为文化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武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于武钢这样一个承载着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历史使命的“国家队”而言,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一词的表述重点在“科学”,意即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行为必须遵循科学的轨道。当前正值武钢制定和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节点。武钢发展规划是主导武钢今后五年行动走向的指南针。武钢发展一定要在符合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框架下着力做好内涵式的发展,科学确定企业发展战略——战略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在系统分析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机会之后的理性选择过程,而不是非理性的感觉,扬长避短、审时度势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略实施路径选择就是确定企业优先发展重点,创精品、做名牌是武钢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发展的支撑条件是整合研发资源,前瞻市场动向,充分发掘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相互求证、相互补充。
——集中力量,解决制约武钢长远发展的工艺、技术难题,在国际钢铁行业公认的竞争力指标中力争有所突破。只有这样,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才有了技术基础。
——加大投入,一方面扩大武钢利润源泉的高性能的硅钢片和高强度钢等“金牛”产品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培育有未来前景的“明星”产品研发。
——重视企业软科学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深化学习型武钢建设。最重要的加强与外界的沟通。树立赶超的“标杆”,学习并实践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要“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闭门造车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总之,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文化。愿在未来的五年里,全体员工携手共建,不断提升武钢企业文化品位,为武钢“十一五”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真正让武钢“文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