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9:2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第一篇: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以浏阳市永安镇的幼儿园为个案

摘要:越来越多的幼儿进入幼儿园接受学龄前的教育,幼儿园的发展对孩子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当前,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本文以浏阳市永安镇的幼儿园为个案,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前言:幼儿园是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是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的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不仅学到知识,也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可见幼儿园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多么重要。幼儿园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对幼儿的培养。目前,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包容乐观。由于观念不强,经济状况落后,政府投入等方面问题,导致城乡幼儿园发展不平衡。针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问题,困难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其解决对策。一. 农村幼儿园发展现状的分析

永安镇是浏阳市一个经济状况比较好的镇,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好转,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但幼儿园教育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据调查,永安镇幼儿园一共有5所,公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3所。其中办学水平最高的是“浏阳市永安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学校。这是永安镇规模最大的幼儿园,有200多个学生,30多间教室,18位教师,工友3人,接送车驾驶员2人。全体教师具有幼师证和健康证,全部持证上岗,教师文化分别是中专、大专、高中。这所学校被评为“浏阳市教育局规范化幼儿园”。反观民办幼儿园,办园的规模和质量与公办幼儿园差异比较大,幼儿入园人数少,教师持证上岗的不多,师资力量缺乏,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提高。虽然有规范化的幼儿园,但这毕竟是少数。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还有待发展。

(一)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发展不平衡

据调查,永安镇公办幼儿园有2所,民办幼儿园有3所。公办幼儿园每个园大概有10个班级,200多个学生,而民办幼儿园每个园大概只有3个班级,100来个学生。从规模上来说,公办幼儿园比民办幼儿园大,而且招收的学生要多。公办幼儿园的班级分配比较规范。从师资力量来看,公办幼儿园的教师都拥有教师资格证和健康证,而民办幼儿园则少有持证上岗的教师。由此看出,公办幼儿园比民办幼儿园要规范,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很严格。公办幼儿园的内部环境比较优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齐全。幼儿的寝室通风效果很好,阳光充足。有大型游乐场,大型玩具都配备齐全,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可供儿童们玩耍。反观民办幼儿园,幼儿园规模不大,没有广阔的基础建立大型游乐场,也没有充足的户外场地供儿童玩耍。基础设施建设不齐全。

(二)师资力量薄弱,保育人员缺乏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专业水平,为人师表,忠于职责。永安镇的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相比对教师的要求高一些,但总体来看,招进的幼师水平都不高。大部分的幼师都在大专、中专和高中文化水平,甚至一些教师都没有任职资格证书。从总体来看,教师与幼儿的比例也不平衡,招收的学生比较多,但是没有足够的教师来教学。再者,幼儿园每个班要有“两教一保”的模式,幼儿园应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保育员不仅要具备初中毕业以上学历,而且要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农村幼儿园还没有达到每个班配备一个保育员的要求,同时在接受保育职业培训上也存在困难。保育员对幼儿园的身心发展也很重要,保育员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可以更好的照顾幼儿。

(三)办园条件差,幼儿园管理不到位

农村幼儿园的非常典型的特质就是民办幼儿园多,公办幼儿园少,幼儿园的规模小,班级分配不均衡,学生多班级少,教师少,办园的条件差,办园的设施建设有待扶持和管理。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无论是幼儿园的环境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待加强。在调查中发展,很多幼儿园的选择地段并不是很好,大都靠近马路,环境嘈杂,不适合幼儿安静的学习和玩耍。此外,幼儿园内部环境仍然需要改进。《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一条:幼儿园每班幼儿园人数一般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大部分幼儿园的每班人数都有超标。幼儿园地段规模不大,教室不多,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对幼儿园分班产生影响。我们都知道游乐场是幼儿园必备的场地,当游乐场场地规模不够,游乐场的玩具缺乏,或者陈旧,肯定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玩耍也是儿童的天性。二. 分析农村幼儿园子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不具有同等地位 农村幼儿园因办学主体的不同,而办学规模和质量差异显著,这种现象是屡见不鲜的。由于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不同等地位,导致了幼儿园的发展因办园主体不同而不平衡。政府的投入,毫无疑问,对幼儿园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对公办园和民办园有差别待遇。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公办园往往占有优势。虽然从民办园数量多,但是质量是无法和公办园相比较的。政府对师资、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大量的优质资源流入了公办幼儿园,民办园往往需要自身筹集资源和开发来促进发展。特别目前有了教师编制,对教师的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大家纷纷想进入公办幼儿园。而且,在公办园事业编制和非编制教师的薪酬大概等同的分配方式下,非编制的幼教师的收入水平要普遍高于民办园教师的收入水平。民办园为了留住优秀的教师,不得不把教师的收入提高,这无疑使民办园的发展增加了难度。给民办园施加了资源配置上和经济上的压力。公办园则受政府的优厚待遇,与民办园逐渐拉开距离。

(二)农村经济落后,教师个人价值观陈旧

经济的发展总是与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成。城市的经济发展快,教育也会随之加快脚步,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脚步也会稍慢。农村幼儿园普遍出现师资力量薄弱,保育人员缺乏的问题。经济条件落后,自然会影响学校的条件和幼师的待遇。教师的待遇不足,会导致好的教师请不来、用不起或者留不住。一些高素质的知识分子都另谋出路,好的资源都外流了。政府投入的经费不足,很难培养出具有专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的幼师和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保育员也要受幼儿保育职业培训,但是由于经费的不足,真正具有专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的幼师很少。其次,教师的个人价值观对师资力量也有影响。农村相对落后的地方,可能有些教师的个人价值观念会陈旧落后,从而不思进取,导致自身的素养低下。从调查现状来看,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文化水平大都是高中、中专和大专水平,而且有专业资格证的不再多数。

(三)三.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对策

(一)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应具有同等地位,加强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在当前公办园和民办园发展规模和质量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时候,同时积极的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民办幼儿园,保障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样的待遇。公办幼儿园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办学规模,保教等方面都优于民办幼儿园。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园的资金投入,资金对一个幼儿园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以扩大民办园的办学规模,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办园环境。给幼儿园提供好的环境,让他们能在幼儿园更好的学习快乐的玩耍。其次,民办园的师资力量远远低于公办园的师资力量。应该好好把关民办园教师的招聘,提高教师质量。

想要加强幼儿园的发展,除了资金投入之外,幼儿园之间交流也很重要,以优秀幼儿园为榜样,向榜样学习。城市幼儿园的发展比农村幼儿园的好,可以加强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团结相互扶持,制定帮扶计划。城市的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方面和幼儿园的管理作出相应指导,使幼儿园逐步走向规范化。农村的示范性幼儿园与普通幼儿园交流,开展双线交流,展开教研,论坛,观摩,指导等活动形式,努力构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局面。促进公办园和民办园,示范性幼儿园,普通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三)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教师队伍建设

资金投入是办园的保障,资金不够,发展就会受限制。政府的财政拨款不多,影响幼儿园的建设。

第二篇: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总报告

课题名称:《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现状、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课题类别:中学音体美 课题批准号:GS[2011]GHB332 课题负责人:周祖辉

所在单位:陇南市武都第二中学

课题组参与人员:贾继宏

汪军

杨成绩

王炜

张永天 者勇 岳登喜

蒲虎军

成科

张顺赛 李晓江

一、本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新一轮改革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一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学过程注重“以人为本”的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在全国范围实验的基础上甘肃省于2010年全面实施。新的课程给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也促使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有了新的进展。

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学校规模发展的相对不均衡,在经济发达地区早已进入研究优化小班教学的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多、教育经费少的状况,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较好的完成大班额、场地小、器材 少条件下的体育课教育教学任务,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急需解决、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在体育教学阐述较多,国内同仁对发达地区实施新课改的做法研究不少,而对于西部农村高中体育发展情况,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涉及极少。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反映西部农村高中发展中的实际现状,从而制定切合实际的措施,为西部农村高中实施新课改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我们从所处的地域特点出发,以陇南市农村高中为例,结合陇南实际情况、研究特色、师资水平等,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尝试开展《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研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为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点滴参考,不断完善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

(二)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由于本课题研究属于调查报告研究,区域性、年龄性、职业性特征较强,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作者只能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甘肃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等条例、文件精神作为理论依据指导课题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

从农村实际出发,探索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高中体育课新课改的实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陇南市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1、陇南市农村高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状况;

2、陇南市农村高中体育教师现状;

3、陇南市农村高中体育教学开展情况现状;

4、体育教学物质条件;

5、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情况;

6、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认知态度等方面找出影响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症结所在,反映西部农村高中发展中的实际现状,建议性提出改善陇南市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的对策,为西部农村高中实施新课改提供参考依据。

三、本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本课题拟采用理论思辩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涉及农村高中发展现状问题的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理论思辩旨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策略;教育实践旨在将发展策略运用于实践,检验其科学性、有效性;再通过思辩性研究对检测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制定应对策略。

2、研究方法:

A、文献研究法——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相关的教育理论,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B、.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了解、分析各阶段的成果,掌握丰富的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C、数理统计法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导出其规律性。通过进行对比研究,并将结果用于实际教学中去,不断完善即得理论。

D、行动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寻找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过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和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课题研究对象

本课题组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优势,积极带动覆盖陇南九县区成员学校农村高中40余名体育教师参与课题调查研究。在体育教师问卷调查中以甘肃省陇南市九县(区)中随机抽取16所高中或完全中学高中部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武都区独立高中2所,其它各县各1所;完全中学西和、文县各1所,武都、礼县2所。研究对象中男体育教师11人(占73.3%),女体育教师4人(占26.7%)。在学生问卷调查中以陇南市武都 二中、成县一中、西和一中、徽县一中4所中学的学生2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09级60人(占30%),2010级70人(占35%),2011级70人(占35%),男生105人(占52.5%),女生95人(占47.5%)。

五、课题研究条件

1.课题研究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从本课题的参与人员结构看,年龄、工作岗位结构合理,既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人员,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他们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并有部分论文获奖,共同合作参与省“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

2.课题负责人:周祖辉,中学一级教师, 学校校报编辑室主任, 市级“体育学科中心教研组” 负责人,已在教学一线工作9年,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曾参于两次省级课题研究,多次参与省、市体育教学研讨活动。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研究水平,在教学一线任教,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

3.课题主要参与者:

贾继宏,学校校长,中教高级,50岁,主持甘肃省 “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策略与效益评价研究》的研究工作,分别于2009年、2010年通过省教科所鉴定;

汪军,中教一级,45岁,已在教学一线工作20多年,已培养50余名学生被大专院校录取,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4.课题参与者中有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学校校长、一线教师,每天参与教学管理、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有丰富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经验,多次主持学校课题研究,能为本课题研究的课题问卷设计、课题结构、课题论证等环节把好脉。同时,学校领导重视和参与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在管理层面上提供宝贵意见,也为课题研究的经费支持、人员调配、资源利用、关系协调起到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5.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组长:周祖辉,中学一级教师, 学校校报编辑室主任。负责整体策划、组织协调工作,课题审报、问卷设计、结题定稿。

组员:贾继宏(中学高级教师)、汪军、杨成绩(中学高级教师),负责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调查问卷设计、课题结构设计、结题报告初稿的撰写。

组员:张永天、王炜、者勇、岳登喜、蒲虎军、成科负责对测试数据收集、统计、学生个案调查、学校、教师情况的调查。

六、课题研究过程和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6月)深入调查,发现问题,确定课题。对研究课题进一步进行论证,制订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及以前的相关研究成果。2011年7月我们在学校及教研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论证、修改,提出了课题申请并被通过立项。

(二)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2年10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相关研究,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调查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1.开题论证,完善方案

2011年7月,课题被立项后,组织课题组成员积极查找资料,相互交流、讨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2011年9月,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为开题论证做准备,组织成员制定开题报告,对课题题目做进一步讨论修改,并对开题报告的框架做适当调整。11月份,由学校组织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并提出修改建议,指导课题进一步实施。

2.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

本课题研究以学习理论、转变观念为切入点。根据课题组安排,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改的理念,课题研究的有关理论知识,共召开6次专题学习会议。其次,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在学习交流中,课题组成员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探讨了农村高中学校体育的优势与 不足,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研究的方向,促进研究活动的有效开展。为进一步促使教师研究思路更加开阔,课题组成员周祖辉、王炜、张永天先后赴外省市进行业务培训。

3.积极采取有意义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活动。

(1)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分析,发现问题。首先,课题组召开研讨会,在交流的基础上确定问卷的形式和内容。其次,在大家制定问卷内容的基础上商讨确定最终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经过有关专家评价论证,按照问卷设计原则,运用特尔斐法,对所设的问题进行两轮筛选,制定出研究调查问卷。2011年底向研究对象(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1份,剔除无效问卷18份,共计有效问卷173份,有效回收率90.6%。2012年9月在陇南市召开“七运会”期间,向研究对象(教师)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18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共计有效问卷16份,有效回收率80%。最后,对问卷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措施和方法。

(2)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的行动研究。

4.及时总结研究经验、成果。通过经验总结,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最终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5.主要活动:

(1)2011.7—2011.10月:开题报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各种调查资料,课题研究理论知识学习,课题组成员王炜参加西北中小学体育教师传统项目培训学习。

(2)2011.10—2012.4月: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制作教师、学生问卷调查样本。

(3)2012.5—2012.10月:实地进行教师、学生调查问卷,走访部分教育专家、领导、体育教师,课题组负责人周祖辉参加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培训学习。

(4)2012.10—2012.11月: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撰写分析报告。(5)2011.10—2013.4月:先后形成《陇南市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 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陇南市武都区中小学体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农村高中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等12篇子论文,在此基础上完成课题主论文《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6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收集调查分析数据,撰写课题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课题实验工作总结和成果鉴定推广工作。

通过两年的研究,先前提出问题,已基本解决。课题方案提出的研究目标已基本完成。为了能真正总结出课题成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完成结题工作:(1)收集整理分析课题材料,分类整理成论文集、教学反思、优秀教学设计等,从中提取相应的策略和经验。在教师各自整理分析基础上,交流、讨论。课题组长负责汇总提炼,由经验提升为理论成果。(2)讨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申请表,经讨论共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提纲,由负责人按提纲执笔,完成研究报告和结题申请。(3)总结课题研究的不足,提出今后工作的设想,继续研究活动。

七、课题研究成果及结论

(一)课题研究成果

1.完成课题研究调查分析报告:《武都区中小学体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的研究调查分析报告,《农村高中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陇南市为例》的研究报告,《陇南市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报告,形成了《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总报告。

2.完成课题研究中具有代表性教学论文7篇(其中2篇获省级一二等奖、1篇获区级一等奖,有2篇分别在省级刊物发表),具有代表性教学录像课2节(2节分获省级奖)、教学反思具有代表性的4篇(其中有3篇分别在省级刊物发表)。

3.本课题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是摸清了陇南市农村高中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结构;二是摸清了陇南市农村高中学校在开展体育课教学、评价机制,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三是摸清了陇南市农村高 中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体育经费使用情况;四是摸清了陇南市农村高中生体育锻炼现状。这些成果的取得对陇南市今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具有借鉴与参考作用。同时,课题对教师及学校产生积极影响:1.消除了一线体育教师不能搞课题研究的错误认识。2.为本校和其他周边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的申报、研究、总结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3.研究成果中的一些主要结论,为今后高中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样本。4.通过研究改变了师生的工作、学习方式。由于师生工作、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间的调查研究等活动中促使家长、社会及周边环境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创造出一定的教研示范效应。本课题的研究经验为本校及其他周边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的申报、研究、总结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研究成果中的一些主要结论,为今后高中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样本。本课题的研究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带来教育教学的群体效应。2011年5月我校体育教研组被陇南市教育局确立为陇南市体育中心教研组,本课题组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优势,积极带动覆盖陇南九县区成员学校农村高中40余名体育教师参与课题调查研究。在参与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教研意识、水平、能力得到一定得提高,这种教研活动所辐射出的群体效应也是学校和各位教师所期望的。同时,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也推出一批如杨成绩、周祖辉、蒲虎军、张永天、者勇等甘肃省农村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甘肃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陇南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武都区优秀教师和青年教学能手,带动了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激发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为今后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科研精神。

(二)课题研究主要结论

1.我市总体体育教师师生比基本达标,但从分层比较来看,学生人数与专职体育教师人数比未达标。我市高中体育教师年龄比较年轻,主要在26—35岁之间,男教师人数是女教师的7.6倍。

策略一: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和学校应深入调查,了解教师队伍现状,对照国家有关法规,寻找差距,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政府 部门从学校规模、人员编制、人事制度、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科学规划和管理,确保体育教师队伍的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分布合理。通过加大政府主管部门招考力度,提高招考名额,逐步缓解专业体育教师紧缺问题,逐步替换非专业体育教师,使体育师资结构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

2.我市高中体育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5.58%;高中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中,高级、中级教师比例偏低,体育教师职称以初级为主,占总调查人数的66.35%。

策略二:切实提高高中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希望政策给予倾斜,积极鼓励学历较低体育教师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提高学历;加强管理,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缩小体育教师待遇与其它学科的差距,按照学科特点,能够合理分配全校学科教师职称比例,逐步解决体育教师职称较低的问题,以调动体育教师积极性,促进我市学校各学科教育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3.我市高中体育教师在提高自身地位的态度比较端正,现在主要存在的不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充实自身新课改理念、提高科研能力、训练能力和专业技能;在课堂研究中主要缺乏专家指导和缺乏课题研究的基本知识;部分体育教师还没有熟练掌握新课改理念,体育课教学模式依然陈旧,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单一,不能满足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

策略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体育教师培训力度,针对体育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定期组织各级体育教师课堂技能竞赛和校际间、区域间体育教师交流活动,提高其教学能力。

4.按照国家标准我市高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为62.5%,仍有37.5%的学校不能有效开足体育课;每学期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理论知识开课调查中,开课率也为62.5%。我市高中体育课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学校评价学生体育成绩方式较为单一,且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优选先基本脱钩。我市高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情况滞后,半数以上学校在制度上没有对课外体育活动做出明确要求,活动开展随意性比较大,在已开展课外体育 活动的学校频度、时间上还没有达标。

策略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初中升学考试体育加试制度,实现教师异地对调或集中、分片进行体育加试,使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确实提高对体育加试的重要性;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力度,严格落实市、区示范校评审中学校体育工作所占的指标赋分。

5.我市高中体育经费总体投入水平低,学校经费短缺的状况明显。学校场地、器材较为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策略五:加大总经费投入,多途径、多方位的筹集学校体育经费,为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提供有益保障;加强器材、场地的管理,采取措施适当增补体育器材,合理利用学校资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Z].2008-6-9 [2] 李志清,谢翔.21世纪我国对体育师资的学历要求[J].中国学校体育,1999(5).68.[3] 郭卫等.西北地区高等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3(5):41—43.[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Z].2002-7-22 [7]周祖辉.甘肃省陇南市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C].甘肃省第一届中学届中学生运动会论文集,2010.132.[8]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 陇南市年鉴编纂委员会.陇南年鉴[M].2009/2012

第三篇:农村幼儿园发展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学校:元谋县江边小学

姓名:杞建聪

邮政编码:651312

联系电话:***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正因为阅读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小学阶段就要特别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方法

培养

习惯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正因为阅读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小学阶段就要特别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阅读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有得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而且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匪浅。因此,我不断地变换手段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以故事为诱导,激发阅读兴趣 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有的小学生虽然不愿读书,但却愿听故事,能从讲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故事或未讲完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去看书,教师可以推荐书目,然后开故事会,可由教师讲故事,也可由学生来讲。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妈妈的葡萄》的故事,当我讲到狐狸妈妈摘了葡萄却在返回途中遭到了猎狗的追捕,在快要到达小狐狸藏身的洞穴时,狐狸妈妈发出了“呜呜”的警告声,提醒小狐狸赶快逃身而狐狸妈妈却因体力不支„„

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交跌,被狐狸妈妈对小狐狸的母爱感动之际,教师嘎然收声,告诉学生, 后面的可更精彩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 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亲近母语》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要更仔细地阅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拿起了手中的读物。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创建阅读基地,营造轻松阅读的氛围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创设良好的外在阅读条件。学生要有丰富的书刊可读,这是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基本条件。学校应建立三级阅读基地。一是阅读中心。由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组成,应当书籍丰富,资料众多,供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性阅读。二是建立年级“阅览室”。这个阅览室以年级来组建,是实施课外阅读中“计划性”阅读的主要场所,阅览室里摆放适合本年级学生阅读的书刊和“必读书目”中本年级应读的图书。这里不仅是学生阅读的场所,更是教师实施阅读指导计划的场所。里面的图书不是固定不变的,年级的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及时更新。如学习《恐龙》一课时,教师就从阅读中心挑选一批关于恐龙的介绍和故事,组织学生课前课后阅读;学习鲁迅、老舍作品的时候,就让学生“读点鲁迅”“读点老舍”。三是班级图书架。图书可以由学校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带,相互交流阅读。为了广开书源,可以发动师生捐书,班级之间建立换书机制,提倡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互相借书。三级阅读基地的建立,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所谓轻松的阅读氛围,就是说让学生在没有过高要求、没有过重压力的环境下阅读。总有一些老师,但凡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就会伴有诸如阅读训练题、阅读小练笔等一系列阅读作业,让学生望而生畏。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要让学生轻松地从事阅读活动,让他们尽情享受阅读的美,而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兴趣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低年级的孩子认识的字比较少,对阅读本来就有畏难情绪,如果教师提出太多的阅读要求,便会打击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是记忆力优于理解力,明确了这一特点,教师更应该降低理解的要求,不求一步到位。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体验阅读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收到实效的。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学生有了探索和阅读课外资源的兴趣,如何让他们的兴趣持之以恒,体验阅读的乐趣呢?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方实践活动,展示学生个性,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此外,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进行合作式的阅读。读书交流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性的活动。如开展“读书汇报会”““安徒生童话”故事会;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来举行,以发挥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校园童话节”“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的课外阅读,困难在于:我该读些什么?有了阅读材料以后,我又该怎样去阅读?这就关系到我们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能的问题。为了提高阅读的质量,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指导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虽说课外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教师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抓文体选读课外读物。《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完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领悟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然后,推荐学生阅读相同文体的《背影》、《小桔灯》、《春》等,也可以回去查阅其它的散文或散文诗。这样学生就会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达到了进一步了解和巩固散文的特点,积累优美凝练的散文语言,增强文化底蕴的目的。

抓作者阅读系列作品。《船长》的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维克多•雨果。在预习课文时,我让学生抓住作者这一条线去查阅与作者有关的资料:介绍作者生平的文章,了解作者成长历程;阅读作者的作品,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查阅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学生查到资料后,先自己认真阅读,然后互相交换阅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以加深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更是达到了课内外相得益彰的效果。

抓课文内容阅读相关文章。根据课文内容到课外查找读物或弥补课文的空白,或解释课文疑难,或延伸课文内容等,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金字塔是怎样造出来的?金字塔为什么能屹立于沙漠中5000年?关于金字塔还有多少谜没解开?„„学生查阅资料后就会了解许多有关金字塔的知识,知识面扩大了许多。

(二)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要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切实提高阅读效率。

迁移法。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流连忘返”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细细体味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学生们理解了人们流连其中不忍离去的原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们推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片美文,学生们运用迁移法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课文,很快就体会到了桂林的山“奇”“秀”“险”,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三读法”。(1)浏览性的泛读法。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2)进行速读训练。方法有二:一是“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如用“......”“?”符号分别表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谴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3)写读书笔记。一是眉批笔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二是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三是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四是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指出:“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的。因此课外阅读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对高年级学生还要提倡动笔,随时摘录,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反复观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中各种事物,做有心人。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

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思考,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要注意分析。

要培养学生爱护书报,注意用眼卫生。对公共的或别人的书报,更要注意做到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折乱卷。要注意阅读姿势,不要躺着或歪着头读书;不要在吃饭、走路、乘车、光线太强或太暗时看书。

总之,课外阅读是势在必行的语文教学要求,其质量如何,不仅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师行之有效的指导同样至关重要。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并引导学生轻松完成阅读任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文章例话〉序》

【3】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第四篇:农村幼儿园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摘要:我国早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近几年来,更是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中小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缩小了与城市中小学的差距。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虽然人们都在关心,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但农村的幼儿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直接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本文将从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对幼儿教育的思考三大方面阐述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关键词:教育现状 问题分析 建议与思考

幼儿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现智力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幼儿教育不仅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还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然而近几年来,国家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社会反响十分强烈。我对XX乡幼儿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当前和今后农村幼儿教育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农村人口密集,留守儿童居多,随着幼儿教育的兴起,涌现许多的私人幼儿园。据调查我国农村幼儿园基本还处于私人拥有状态,有的,也只是附属小学内,绝大多数幼儿园条件简陋,师资匮乏,大多数幼儿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培训,有的甚至文化素质处于初中状态,再加上幼儿园布局结构不合理,缺乏多政府管理,导致农村幼儿园仍处于十分落后和被动的状态。

二、农村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育不一致

在农村不少家庭都是三代同堂,爷爷、奶奶和孩子的父母共同承担养育孩子的工作,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例当孩子任性时,孩子的父母一般不会轻易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而爷爷、奶奶则比较心软。有的爷爷、奶奶心中明知道不可过于宠爱孩子,但在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帮着孩子说话,袒护孩子。也有不少爷爷、奶奶认为教育是孩子父母的事,自己不需要负责任的,一味的放纵孩子,对孩子过分宠爱。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要求不一致。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在农村,家长对早期教育认识不足,不懂幼儿教育规律,只有望子成龙之心,只注重知识传授,现实生活中,许多年轻父母常为自己幼小的孩子能认多少字、算多少题感到自豪,要求幼儿写很多家庭作业,限制他们玩耍„„为迎合家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较严重。

三、农村幼儿园建设薄弱

(一)布局不合理

农村幼儿园布点不合理,多集中在离城乡公路较近的村庄,加之农村人口分散居住,导致多数适龄幼儿上学路途遥远,必须由家长早晚接送,虽然很多幼儿园有校车,但仍需要家长在家等待,农民忙于农活,怕麻烦,有的只好选择不来入学。

(二)条件简陋

全镇幼儿园,无论是场地、房屋、设备、设施都很落后,多数民办幼儿园都是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编在一起。幼儿户外大型玩具及桌面玩具、图书少,更没有开启孩子智力的游戏场所和设备。离家长的愿望和要求差距很大,远远不能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师资薄弱

幼儿教师来源和身份构成复杂,小学幼儿班多为在编老教师,农村幼儿园没有在编小学教师或职工。多为退休教师、辞退的民办教师、临时代课教师、社会自主就业人员(多为女性)等,师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老教师也因为退休等因素离开的比较多。据调查,18—25岁教师在幼儿园中一般工作不超过2年,老教师多为接近退休年龄,在校一般为1—2年。

三、农村幼儿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方面

1、教养者文化层次低,教育观念落后

在我们农村中0-3岁孩子大多数留在家庭中养育,年轻家长无论能力或文化并不高,自己也象小孩,事事依赖父母,以长辈传授的传统育儿经验带养幼儿,而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家庭教育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过于重视生理上的需求吃饱穿暖,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需求;二是有的家长盲目地超前和过度的教育,没有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应该在下阶段做的事,提早到3岁前来做片面强调对孩子施行识字、数数教育。

2、家长不重视幼儿教育

在农村的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上不上幼儿园没关系,认为小孩子还小也不会学什么,干吗那么麻烦天天送进送出,还不如放在家里。有一部分将幼儿送进幼儿园的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也存有偏差,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农活忙,事情多,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为幼儿园家长举行的家庭教育咨询活动中,只有10%的家长前来参加。

3、农民经济收入偏低

在我们农村多数家庭以务农为主,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不高,虽然现在农村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每年三千元左右的学费仍让家长望而却步,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不到多少知识,只是让老师帮忙看孩子。虽然家长也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但由于经济原因和认知原因,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要交这么多的钱,还不如,将孩子留在家自己带,还能省下不少的钱。

(二)幼儿园方面

在农村师资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有一部分教师是脱离幼儿教师这一工作岗位,也有一部分教师是离开农村到大都市中去工作。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较低。

(三)社会教育方面

1、各部门之间缺乏联系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我国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以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我们幼儿园将幼儿的教育延伸对0—6岁的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卫生部门定期为婴幼儿保健及家长科学育儿及医学的指导和咨询,为辖区内婴幼儿进行定期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等。对妇联、计生部门等也都有相应的工作要求,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

2、缺乏完善的制度

从社会教育来看教育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真正涉及社会文化与教育方面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甚少,涉及幼儿早期教育的就更少。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社会教育管理制度,保证早期教育能够很好的实施。

三、对加强农村幼儿教育的建议与思考。

幼儿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和个人健康成长的特殊重要作用,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各级政府发展幼儿教育的责任,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快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为此,我们特作如下建议:

(一)家庭方面

1、提高自身素质

优化和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自身修养以理性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现代社会压力增多,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为了更好的教育下一代,家长们应多学习教育子女方面的科学知识,多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了解,在处理孩子问题上,理性分析正确对待。

2、正确的育儿观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信息等传媒了解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及时掌握现代育儿的新理念、新方法,从而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

(二)幼儿园方面

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提高保教质量,要根据“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幼教理论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她们的专业水平。

2、加大教育投入,留住人才

幼儿园加大教育投入,想方设法留住人才。要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对自学成才、工作出色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让各方面条件合格的教师有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机会。

(三)社会方面

1、科学规划。

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把幼儿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划中来,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中来。

2、加大投入。

地方政府应担负起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把幼教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关于幼儿教育发展的项目和资金。有计划分步骤地为一个乡镇建一所高标准的独立幼儿园,配齐配全幼儿教育的所有硬件。

3、加强师资。

利用政策的导向,加大幼儿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满足农村幼儿教育的需要。办好农村幼儿教育师资是根本。将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当地继续教育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考核的加强幼儿教师教育,对从事幼儿教育的农村小学教师,尤其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幼儿教育方式方法、幼儿教学内容等的培训,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J];湖南教育;1999年06期

【2】.李剑萍;二十世纪中国幼儿教育矛盾问题的历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3】.高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途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王峥;上海以社区为基础的0—3岁儿童服务机构的运行走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国务院体改办 范恒山;发展幼儿园教育事业关键在哪儿[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 李季湄;《纲要》:牵引幼儿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孟姝,贺德均;巫溪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及建议[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丁金霞;农村幼儿教育的困境与出路[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祝正龙;湖北省幼儿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张玉堂,周倩倩;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11】.辛宏伟;甘肃省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第五篇: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也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对国民实施基本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它是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动力之一,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我乡是个贫困乡,发展好基础教育,对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我乡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近期,通过深入学校、农户,调查、走访、座谈,对我乡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我乡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明显。但是我乡作为贫困乡,农村基础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还略显不足,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失学现象不容忽视,传统教育评价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教师队伍还有些令人担忧,山区交通不便,学生居住分散,学校基础设施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艰苦,待遇还比较低,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现将这次调研情况分析整理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位于xxxx,东接xxx,西和西北连xxx,南和西南与交城县毗 邻,总面积xxx平方公里。全乡辖xxx个村委会、xxx个自然村,人口xxx人。

小学方面:我乡现有完全小学xx所,教学点x个,学生总数xxx人,教职工xxx人,其中35岁以下xx人,36-50岁xxx人,51岁以上x人。师资学历方面:大专毕业xx人,本科毕业x人,中师毕业xxx7人。校园占地面积xx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xxx平方米,全乡小学拥有计算机xx台,图书xxxx册。

中学方面:我乡现有九年制学校x 所,学生总数xxx人。教师xxx人,其中35岁以下xxx人,36-50岁xx人,51岁以上xx人。师资学历方面:大专毕业xxx人,本科毕业x人,中师毕业xxx人。校园占地面积xxx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xxxx平方米,学校拥有计算机60台,图书500册。

(二)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端正办学方向,提高教育质量,并实施对教育的政策倾斜,在我乡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是“普九”取得重大进展,“两基”工作扎实推进。我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适龄女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比97年同期增长(下称比增)5个百分点;6-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比增5个百分点;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生辍学率1.75%,比97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中等教育完成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 率0%。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氛围初步形成。从1996年起,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乡中小学积极响应号召,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着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初步形成素质教育的氛围。三是“科教兴乡”战略得到贯彻落实。我乡始终把“科教兴乡”战略摆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2006年通过了市里验收,2007年通过了省里验收。四是创办特色学校。我乡所辖学校各有特色,各有发展:关头学校寄宿制办学模式,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成效明显;麻会学校书法、绘画很有特色,成绩显著,师生参赛获奖很多。九年制学校的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五是我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我乡从2002年以来,全面发动,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多方资金,在全乡掀起了改善办学条件,实现规模办学的热潮。如;xxx学校投资13万元,硬化了校园,新建升旗台;xxx投资3.7万元对厕所蹲位进行了改造,教学用房进行了翻新重建;xxx村委会投资2万元对麻会小学的教学楼顶进行维修(烫顶),对校舍进行彻底翻新和完成厕所的改建和校园的硬化工程。上级投资120余万元为九年制学校新建起了三层师生宿舍楼,2007年,九年制学校硬化了校园,2008年新建了学生餐厅,配备了餐桌。xxx学校投资3万元对活动场地进行了硬化,xxx村新建了一所幼儿园;xxx学校还配置了跳高架、体操垫、单双杠等大型体育设施和大量体育用品,基本实现了我乡学校建设标准化。与此同时,各中心校配置了实验室、图书室及活动室。2004年,我乡全面启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5年春季开始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和保学金制度,主要是对农村义 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杂费、免书本费及补助寄宿困难生生活费,“两免一补”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孩子上学的负担明显减轻。从2007年春季开学起,我乡积极响应号召,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通过改革,切实提高了我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巩固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加大了对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资助力度,扩大了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覆盖范围,集中对更大范围内的生源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我乡中小学办学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明显提高了教育水平。

二、我乡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乡基础教育工作者在我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使我乡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我乡基础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与新农村建设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经费投入还略显不足

我乡基础教育投入状况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这些改善相对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相对于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期望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大部分学校的教学仪器为普九时的旧二类设备,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学;我乡学校计划2010年建成局域网,实现校校通网上资源共享,全部学校多媒体进教室,还需要约200万元左右,一切所需资金的到位确实是一个实际问题。

我乡是一个贫困乡,不仅农村人口数量众多,而且农村地域也相当广泛,相应地,农村基础教育也就面广点多,需要的经费也就更多。但基 础教育的经费总投入本身就有限,投入到这里基础教育中的经费也就不多。同时,由于缺乏教育投资法,使得教育投资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也使得正常的教育经费,特别是农村专项基础教育经费不能完整及时地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状况,致使相当一部分学校难以维持现有水平和规模,一些学校甚至连日常运转都成困难,更不要说扩大教育发展规模,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了。

(二)基础教育阶段失学现象不容忽视

我乡初中还存在着少量的辍学人口,尤以贫困户表现最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贫乏,教育教学质量差,加上现行教材与农村实际脱节,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使他们产生了悲观心理和厌学情绪从而导致辍学。二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近年来,由于学习费用大幅度上涨,给学生家庭带来日益沉重的经济负担。三是学生家长对重教兴学的认识不够,对子女的学习缺乏远见。由于农村长期的封闭落后,生存条件恶劣,形成了农民“一切以生存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读书哪能当饭吃”是其既现实又短视的写照,他们对教育功能的间接性、迟效性和潜在性,对知识蕴涵的增值价值自然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传统教育评价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环节旨在构建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这种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以往社会普遍形成的人才观和评价方式,使广大家长和学生形成了“唯分”心理和思维定式,这与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相抵触,无形中加大了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难度。

当前我乡基础教育评价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价值;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过多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四)教师队伍还有些令人担忧

1.教师数量不足。由于现行“城乡倒挂”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我乡教师编制短缺,如音、体、美、劳等学科专职教师严重短缺。

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教师队伍不稳定。我乡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的待遇。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这就使得这里基础教育不仅无法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优秀人才,就连自己培养的教师也无法留住,教师出现流失现象。4.教师素质偏低。一方面,现在我乡中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受专业教育,其中还有一些非师范教育培养的人员,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进入学校从事基础教育活动。他们凭经验施教,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令人担忧,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主要表现在:第一,备课潦草,只写几条提纲,根本谈不上钻研课本和根据教学理论精心设计教案。第二,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特点,一律照抄教案。第三,不按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活动。第四,作业批改不认真,打骂学生,歧视学生,对学生家长态度恶劣等。

5.“教非所学”现象普遍。相当一部分学校,教师不配套,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不足,体育老师教数学,语文老师教历史,一个教师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在一些学校十分普遍。有些学校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了,但师资力量不能保障,课表形同虚设。

三、我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

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促进人的早期发展,并为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乡村兴旺发达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设施。因此,我们必须在研究与实践中,在学习与借鉴中,在批评与反思中,积极探索符合我乡基础教育特点的发展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我乡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缓解教育经费不足 改革和完善我乡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我乡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就是教育经费短缺,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解决:

1.通过省市加大投入、地方配套供给、多渠道积极筹措、鼓励民办教育、压缩行政开支、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来筹集,对于一些地方教育经费奇缺的情况,政府可采取特殊政策,专项投入。

2.乡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千方百计地争取一些项目投资,通过项目来改变我乡学校的现状。国际上有很多基金会都是针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其中有很多直接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只要政府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走出去,找到好的项目,就能够有效地改善我乡的办学条件。

3.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社会力量办学不仅可以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市委应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民营企业及各种民间组织和个人资助贫困地区基础教育。

4.要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立法,而且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执法力度,决不允许任何机构、任何部门、任何个人以任何名义截留克扣农村基础教育资金,一经发现应严惩不贷。

(二)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保学控流

根据前面分析的我乡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 1.端正教育思想和办学方向。全乡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乡政府、人民群众都要明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认清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优先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才能长足发展。

2.对我乡的教育,市委应当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对这里的教师,要从政治、工作、生活各方面给予照顾,解除后顾之忧,鼓励他们扎根乡村,为当地教育事业多做贡献;采取特殊的招生政策,照顾我乡地区考生:乡里的教育部门、各所学校,也应当从提高自身整体水平入手,扩大交流,引进和接受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从而调动家长送子女入学和学生求学的积极性。

3.加大宣传力度,依法办学。要使《义务教育法》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农村群众依法送子女上学的意识,让更多学龄儿童受到应有的教育。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改变评价过多的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和侧重于评价共性与一般趋势的现状。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要注重对个人发展独特性的评定,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的评定;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强调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并存,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强调要实现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移,要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实施终结性评价;强调要注重“质性”评价,改变以往只重视“量化”的倾向,要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要将课程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更多地关注课程的发展进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历程、教师素质提高及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要落实评价过程动态化,还应将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评价的主体、客体及评价的内容不同,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及反馈方式必然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如对教师评价结果的描述,宜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反馈方式,可采取像“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生成长日记”“学生成长记录袋”等这样的呈现方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农村师资稳定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1)应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活化用人机制。(2)政府要给予到我乡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我乡中小学校任教。(3)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机制,大力提高我乡中小学教师素质。对我乡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应以岗位培训为主,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与培训结合”的培训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培训活动。坚持专题报告与示范课相结合,有关部门可以邀请一些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并上一些示范课;组织学校间的互相学习,各学 校通过协商的方式,建立“互访”制度,通过交流,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网上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鼓励教师自发组织集体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实现自我培训。(4)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

2.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我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待遇低。待遇低,不能单纯理解为工资低,更主要的是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且解决无望。造成这里的不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这种情况如今越来越严重,形成外面的教师不愿来、里面的教师留不住的局面。因此,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各方面待遇,解决教师家庭住房难、子女就业难、求医难等问题,使全乡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确保我乡教师队伍稳定。

3.依托高师院校,提升我乡基础教育水平。师范院校坚持面向基础教育办学,促进地方教育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又是我国师范教育长期发展的战略之一。这就决定了地方高师院校必须面向地方,面向基础教育,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而农村基础教育是基础教育事业中最关键最薄弱的一环,我乡作为一个贫困乡,其基础教育更为薄弱。因此,高师院校必须以其具有的优势推动我乡基础教育不断前进。同时,乡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高师院校,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和支持高师院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高师院校也要积极加强与我乡各学校的联系,把我乡学校作为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调查和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积 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试验,并结合各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问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高师院校的教师要与我乡基础教育教师建立稳定的关系,提供教育教学指导和咨询,参与教改实验,推广适合我乡师资、设备条件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我乡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要在与我乡中小学的密切联系中,了解这里基础教育的实际,并根据我乡对基础教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新要求,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发展好基础教育, 办好我乡学校, 是从根本上解决我乡“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是推进我乡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保障。我乡基础教育要切实围绕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安的心理要求, 以建设“学习型”新农村为目标, 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工作各项方针政策, 开展多元结合的整体教育, 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下载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发稿:2009-4-26 18:27:53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对农村公墓管理缺失,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五篇)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教学管理的好坏与否决定着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成败,然而在广大农村小学,新理念下的教学管理还未跳出陈旧的“老套式”,教师......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五篇范文)

    关于覃塘区黄练镇的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健康状况也大为提高。特别是在倡......

    农村电影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农村电影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文章来源:中国电影报 复习发布时间:2014-08-06 17:28:33 2006年年初,农村电影“2131工程”正式明确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纳入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

    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 梁永明 刘风芝 罗铭俊 黄晓璐 2012-6-29 10:28:34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期 摘要:针对中国农业和农业保险发展的特点以及现状,进行理......

    中国邮政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3111134 白玉凤 物流工程 关于EMS的SWOT分析与建议 摘要:在快递市场需求暴增的形势下,中国邮政速递业务正承受着民营快递和国外速递巨头的两面夹击,市场正一步步向自由竞......

    农村幼儿园保育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推荐5篇]

    农村幼儿园保育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 多年来,幼儿园的保育员就是被定位在负责照料幼儿生活、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的阿姨。随着社会对于健康的认识,已从简单的身体......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法律服务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农村地区矛盾纠纷的解决以及农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现阶段,我国农村法律服务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