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牧专合组织状况调研报告
畜牧专合组织状况调研报告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畜牧专合组织状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6:1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一、现状
**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晚,发展缓慢,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建立畜牧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拥有会员400个,其中农民成员9个,企业单位成员1个。2008年经营服务总收入5100万元,纯收入11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发展缓慢。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识不足,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热情。一些地方虽有产业基础,但缺乏引导和
组织,没有得到发展。
(二)扶持政策滞后。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缺乏专业工作人员和专项工作经费。
(三)内部运作和管理不规范。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组织松散,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入会、退会没有严格的手续;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不规范,会员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低,互助合作的宗旨体现不充分;三是合作社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专项经费,活动开展举步维艰和合作社自身发展任其自生自灭。四是品牌意识较弱,工商注册的少。五是行政色彩较浓。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坚持的一个总原则是“民办、民管、民受益”,但有好大一部分专业合作组织依托政府或部门兴办,基本上由政府或部门的领导担任会长或社长。
三、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扶持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工作内容,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列入考核目标,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扶持、指导和服务工作。一是成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引导、促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二是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
(二)加强培训宣传。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安排一定经费,分层次对基层干部、群众、合作社管理人员等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三)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一是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资金,对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的主管部门,在经费上给予重点支持;二是帮助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
认证工作;三是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努力解决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担保等问题;四是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实施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关建设项目;五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保险机制。
(四)加强指导服务,因地制宜发展专合组织。一是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指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强、特、优”的目标。同时规范完善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二是改进管理方式,改善服务态度,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指导而不包办”的原则,典型示范,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边发展,边规范。
第二篇:畜牧专合组织状况调研报告
一、现状
xx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晚,发展缓慢,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统计,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建立畜牧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拥有会员400个,其中农民成员399个,企业单位成员1个。20xx年经营服务总收入5100万元,纯收入11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发展缓慢。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识不足,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热情。一些地方虽有产业基础,但缺乏引导和组织,没有得到发展。
(二)扶持政策滞后。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缺乏专业工作人员和专项工作经费。
(三)内部运作和管理不规范。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组织松散,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入会、退会没有严格的手续;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不规范,会员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低,互助合作的宗旨体现不充分;三是合作社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专项经费,活动开展举步维艰和合作社自身发展任其自生自灭。四是品牌意识较弱,工商注册的少。五是行政色彩较浓。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坚持的一个总原则是“民办、民管、民受益”,但有好大一部分专业合作组织依托政府或部门兴办,基本上由政府或部门的领导担任会长或社长。
三、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工作内容,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列入考核目标,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扶持、指导和服务工作。一是成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引导、促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二是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
(二)加强培训宣传。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安排一定经费,分层次对基层干部、群众、合作社管理人员等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三)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一是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资金,对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的主管部门,在经费上给予重点支持;二是帮助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三是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努力解决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担保等问题;四是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实施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关建设项目;五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保险机制。
(四)加强指导服务,因地制宜发展专合组织。一是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指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强、特、优”的目标。同时规范完善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二是改进管理方式,改善服务态度,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指导而不包办”的原则,典型示范,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边发展,边规范。
第三篇:专合组织附件
附件:
1.合作社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
2.合作社章程、相关制度及入社成员名单(包括姓名、身份、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3.合作社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申报项目的决议
4.自筹资金证明
5.项目申报前一财务审计报告
6.土地使用证明(加工及流通设施等用地)或土地租赁、承包协议(种植、养殖项目用地)
7.环保部门出具的意见或证明材料(养殖项目、加工项目)
8.其它相关材料
9.合作社基本情况:包括(1.合作社概况:合作社成立时间,成员及出资构成,收益分配机制,获得的各种荣誉及认证情况,合作社法人代表基本情况,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办公条件及工作人员情况,财务管理等制度建设情况。2.运营状况:a.主业发展情况。主导产品生产及销售、盈利情况。B.项目申报前一合作社的财务及分配情况。3.以前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
合作社基本情况范例
(一)合作社概况
1、合作社成立时间:xx县农家人特色xx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3月11日在xx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主要业务范围为:组织成员种植水果、蔬菜;为成员提供水果、蔬菜种植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与水果、蔬菜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组织收购、加工、销售、运输、贮藏成员所种植的产品等。
2、成员及出资构成:xx县农家人特色xx专业合作社由73户xx种植户出资创立,其中农民成员71户,占97.3%;出资总额为6万元,其中冯强出资2400元,其它成员均出资800元。
3、收益分配机制:该社《章程》第三条明确规定:合作社收益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的机制分配。该社对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4、获得荣誉情况:该社的成立,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和拓宽了农民就业机会,还对xx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成为xx县带领农民致富的典范,2011年3月,被xx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优秀专业合作组织”。该社的5、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冯强,男,现年32岁,土家族,恩施州农校毕业,中专学历,从事xx种植长达10多年之久,工作责任心强,诚信度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较强的驾驶和拓展市场能力。2010年被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评为农村经济能人。无破产、无银行欠资等不良行为记录,信誉度较高。
6、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该社管理机制健全,设有:成员大会(全体成员组成),是该社最高权利机构;常设机构有:理事会5人(设理事长1名)、监事会5人(设监事长1人)和经营管理层,简称“两会一层”;经营管理层设:办公室、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质量监测部、财务管理部,简称“四部一室”。
7、办公条件及工作人员情况:合作社办公地点设在望水村2组,建筑面积500平米,内设理事长办公室、监事长办公室、办公室、财务室、会议室等。现有工作人员18人,包括理事长1名、监事长1名、副理事长2名、副监事长2名、理事成员2名、监事成员2名、财务人员2名、技术人员3名、销售人员3名。
8、财务管理等制度建设情况:合作社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理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社员大会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该合作社财务管理机制健全,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接受监事会监督。按照“财务分开、民主监督”管理原则,实行“资产五分开、审批一支笔”,做到账实相符、往来明晰、价格公开、分配公正、管理透明。
(二)运营状况
1、主业发展情况
该合作社主要从事特色、高优、绿色无公害的xx生产销售;
食用菌新技术的开发、运用与生产。合作社负责组织成员种植水果、蔬菜,为成员提供水果、蔬菜种植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与水果、蔬菜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组织收购、加工、销售、运输、储藏成员所种植的产品等服务。2010年合作社年产水果、蔬菜3110吨,实现销售收入625.6万元,实现利润125.9万元。其中:年产大棚西瓜1206.4吨,实现销售收入247.2万元;年产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1622.1吨,实现销售收入216.7万元;年产金针菇、平茹等食用菌281.5吨,实现销售收入161.7万元。
2、项目申报前一合作社的财务及分配情况
截止2010年末,合作社资产总额121.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3.6万元,固定资产108.2万元;负债40.6万元,所有者权益81.3万元。全年实现经营收入625.6万元,支出437.5万元,管理费用62.2万元,年盈余125.9万元,可分配盈余134.6(含年初未分配盈余8.7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3.7万元,盈余返还65.6万元,未分配盈余35.3万元。
(三)以前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
以前未申请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
第四篇:畜牧小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畜牧小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畜牧小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6:3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畜牧小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畜牧小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2)畜牧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按照集约化养殖要求建立的有一定规模的较为规范、严格管理的畜禽饲养园区,园区内饲养设施完备,技术规程及措施统一,粪污处理配套,是实施畜牧生产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对于稳步发展畜牧生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畜牧小区建设现状
畜牧业是我县农村经济的骨干支
柱产业,近年来,畜牧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占农业的比重逐年增加,优势日益凸现。据统计,2008年,全县出栏生猪万头、家禽万只、肉羊万只、肉牛万头,肉类总产量万吨、禽蛋产量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亿元。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8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元,占%,较2007年增收元,成为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6年开始,我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了50%,2008年占农业总产值的%,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向农村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
然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千家万户小规模饲养为主,农民的住房往往是前面住人,后面养畜,卫生环境差。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猪和家禽养殖量的不断增多,一些养殖户将畜禽排泄物随意堆放,周围恶臭弥漫,引发邻里纠纷。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这种小规模人畜混居养殖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
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不利于畜禽品种改良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实施;不利于动物防疫,且增加了人体感染病源的机会。只有通过建设畜牧小区,集中建造标准化的畜禽圈舍,组织农民进小区养殖,实行统一品种、防疫、服务、治污、销售的标准化管理和组织化生产,才能达到逐步转变传统的养殖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减轻养殖污染,从而确保畜产品质量和肉品安全,全面增加养殖效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于上述情况,我县从2005年开始建设畜牧小区,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各类畜牧小区186个,探索出6种建设模式。一是产业园区型,如汉阳中心畜牧科技园区、白龙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集中规模型,如木马威灵生猪养殖小区、公兴九龙生猪养殖小区;三是新村联建集中型,如白龙青丰生猪养殖小区、鹤龄化林生猪养殖小区;四是大户带动型,如国光五爱生猪养殖小
区;五是分户散养型,如姚家团结生猪养殖小区、开封东华家禽养殖小区;六是山区生态型,如江口清明生猪养殖小区。我县应重点推广产业园区型和集中规模型两种建设模式。
二、畜牧小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县畜牧养殖小区从无到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应该看到,目前畜牧小区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畜牧小区建设用地困难较为突出。如何解决和落实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已成为难以绕开的一个现实问题。一些养殖小区由于土地因素而被迫停建设或改变规模规划,养殖户受到损失,干部群众发展养殖小区的积极性受挫,一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受到影响。因此用地问题已成为我县发展养殖小区最大的障碍。
2、资金短缺制约了畜牧小区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属于高风险微利产业,而且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一些养殖户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在建造小区时大部分资金用于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致使生产资金严重不足,生产规模小,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特别是在行情出现波动时,该坚持的时候坚持不住,想扩大规模时又无力扩大,要提高产品档次又缺少生产设备支撑,结果是养殖效益差,甚至亏本,严重挫伤了积极性,制约着我县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
3、小区技术不配套,管理不到位。畜牧小区从生产方式和饲养规模上看与传统的饲养不同,但在具体饲养技术上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在品种选择、饲料配制、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还是延续了传统的饲养方法,使小区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价值不高。更有个别地方“重建轻管”思想严重,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大力宣传和鼓励建设畜牧小区,但建成后没有及时动员养殖户进小区养殖,缺少帮助他们实现生产良性循环的办法,从而出现了小区畜禽存栏率和养
殖户入住率极低,甚至出现“有区无畜”现象,造成土地和圈舍闲置浪费。
三、发展畜牧小区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要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畜牧小区,是推进我县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业整体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畜牧小区是传统畜牧业向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重要一步,其发展势头虽然很好,但困难也很多,需要各级党政制定优惠激励政策,扶上马、送一程。因此,建议各级党政要切实把畜牧小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养殖污染处理设施等建设。各相关部
第五篇:畜牧小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畜牧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按照集约化养殖要求建立的有一定规模的较为规范、严格管理的畜禽饲养园区,园区内饲养设施完备,技术规程及措施统一,粪污处理配套,是实施畜牧生产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对于稳步发展畜牧生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畜牧小区建设现状
畜牧业是我县农村经济的骨干支柱产业,近年来,畜牧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占农业的比重逐年增加,优势日益凸现。据统计,20xx年,全县出栏生猪90.77万头、家禽772.42万只、肉羊17.73万只、肉牛2.05万头,肉类总产量8.1万吨、禽蛋产量0.68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6.39亿元。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xx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4357.86元,其中畜牧业收入1634.57元,占37.5%,较20xx年增收324.68元,成为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xx年开始,我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了50%,20xx年占农业总产值的54.85%,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向农村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
然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千家万户小规模饲养为主,农民的住房往往是前面住人,后面养畜,卫生环境差。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猪和家禽养殖量的不断增多,一些养殖户将畜禽排泄物随意堆放,周围恶臭弥漫,引发邻里纠纷。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这种小规模人畜混居养殖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不利于畜禽品种改良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实施;不利于动物防疫,且增加了人体感染病源的机会。只有通过建设畜牧小区,集中建造标准化的畜禽圈舍,组织农民进小区养殖,实行统一品种、防疫、服务、治污、销售的标准化管理和组织化生产,才能达到逐步转变传统的养殖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减轻养殖污染,从而确保畜产品质量和肉品安全,全面增加养殖效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于上述情况,我县从2005年开始建设畜牧小区,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各类畜牧小区186个,探索出6种建设模式。一是产业园区型,如汉阳中心畜牧科技园区、白龙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集中规模型,如木马威灵生猪养殖小区、公兴九龙生猪养殖小区;三是新村联建集中型,如白龙青丰生猪养殖小区、鹤龄化林生猪养殖小区;四是大户带动型,如国光五爱生猪养殖小区;五是分户散养型,如姚家团结生猪养殖小区、开封东华家禽养殖小区;六是山区生态型,如江口清明生猪养殖小区。我县应重点推广产业园区型和集中规模型两种建设模式。
二、畜牧小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县畜牧养殖小区从无到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应该看到,目前畜牧小区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畜牧小区建设用地困难较为突出。如何解决和落实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已成为难以绕开的一个现实问题。一些养殖小区由于土地因素而被迫停建设或改变规模规划,养殖户受到损失,干部群众发展养殖小区的积极性受挫,一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受到影响。因此用地问题已成为我县发展养殖小区最大的障碍。
2、资金短缺制约了畜牧小区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属于高风险微利产业,而且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一些养殖户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在建造小区时大部分资金用于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致使生产资金严重不足,生产规模小,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特别是在行情出现波动时,该坚持的时候坚持不住,想扩大规模时又无力扩大,要提高产品档次又缺少生产设备支撑,结果是养殖效益差,甚至亏本,严重挫伤了积极性,制约着我县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
3、小区技术不配套,管理不到位。畜牧小区从生产方式和饲养规模上看与传统的饲养不同,但在具体饲养技术上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在品种选择、饲料配制、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还是延续了传统的饲养方法,使小区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价值不高。更有个别地方“重建轻管”思想严重,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大力宣传和鼓励建设畜牧小区,但建成后没有及时动员养殖户进小区养殖,缺少帮助他们实现生产良性循环的办法,从而出现了小区畜禽存栏率和养殖户入住率极低,甚至出现“有区无畜”现象,造成土地和圈舍闲置浪费。
三、发展畜牧小区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要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畜牧小区,是推进我县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业整体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畜牧小区是传统畜牧业向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重要一步,其发展势头虽然很好,但困难也很多,需要各级党政制定优惠激励政策,扶上马、送一程。因此,建议各级党政要切实把畜牧小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养殖污染处理设施等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在建设用地、水电安装、通场道路、粪污处理、金融信贷、技术服务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小区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保障畜牧小区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是要转变观念,落实畜牧小区建设用地。目前,畜牧小区建设用地问题已成为制约小区建设的瓶颈,对畜牧用地现在也存在着不同看法。首先,发展畜牧小区只是把原来分散养殖集中起来,从土地利用性质看,主要是转移用地和调整用地,并不是多占用土地,其结果是集约利用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其次,从已建成的畜牧小区看,所有畜禽圈舍、仓库等都是简易建筑物,墙基浅,容易复耕。因此我们要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根据我县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实际,规划落实好畜牧业发展用地,按照《关于做好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有关工作的通知》(剑府办发[20xx]3号)文件规定,把畜牧小区用地落到实处。
三是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畜牧小区规划。畜牧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调查研究,根据我县养殖业的优势和特点,结合畜牧业结构调整及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际,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相对集中、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思路,充分考虑水源、交通、防疫、污染等环境因素,制定具体的畜牧小区中(长)期建设方案,分步实施。对小区选址、建设规模、圈舍建设标准、生产(管理)区域布局等方面,组织懂技术、有见解的专家进行多方面的论证,对审定不符合要求的小区要及时给予纠正,帮助投资者和经营者把好关。尤其要注意新建小区必须按照养殖小区排泄量与外部消纳量相配套的原则,严格控制小区布局和生产规模,尽可能的使畜禽排泄物就地转化为能源或有机肥料,力争实现新建养殖小区污染零排放,达到清洁生产标准。
四是要完善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不论那种类型的畜牧小区,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比如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由这些组织根据小区的养殖种类,统一开展种畜禽供应、饲料供应、疫病防治、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服务,为养殖户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逐步把养殖户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培养他们讲求诚信、遵纪守则,照章办事,共同促进畜牧小区的健康发展,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畜牧小区运行机制。在建立管理体系的同时,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卫生防疫制度、人员物品管理制度、畜禽进出小区制度、消毒制度、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等等。在圈舍建设、引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生产全过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健康养殖技术规程,并实行全程监管,确保产品优质、绿色和小区安全,不断提高饲养水平,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畜牧小区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