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9:5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第一篇: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明确了基本指导思想、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任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等基本精神,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引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钥匙”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着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显然,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面临着许多风险挑战,困难不可低估。“十三五”时期正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世界现代化进程历史表明,在这个阶段,正是经济增长方式由中低端、粗放型向中高端、集约型提升,人们财富增长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高收入水平提升,阶层结构由“哑铃型”向“橄榄型”提升,社会结构从传统农村社会向城镇化社会提升 的重要转型时期。也正是在这个转型阶段,普遍会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烦恼”。不少国家发展表明,城乡不协调,城市居民贫富差距扩大,富人区与贫民窟的出现,生产生活生态失衡,历史人文记忆丧失,各种“城市病”凸现等,都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表现。

如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难题,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从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党以宽阔的全球视野,科学把握中国和时代发展趋势,深刻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中国发展的难题,不断深化发展规律认识。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给出了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又切合中国发展独特规律的科学回答,攸关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必将引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这些基本精神同样为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发展动力。比如,如何促进城镇化从以往过多注重“物态型”(建筑型)城镇化转向生态型城镇化、从土地型城镇化转向人口型城镇化、从数量扩张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从粗放型城镇化转向效益型城镇化,从“孤城型”城镇化转向都市圈、城市带的“网状型”城镇化,从而实现让人民群众 共建共享美好的城市生活?毫无疑问,只有深刻领悟、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落实好这“五大发展理念”,才能更科学、更健康、可持续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特”就应该特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新”也应该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惟有如此,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才能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共融共进,才能使城乡发展协调一体推进,才能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和新优势的新平台,也才能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新引擎。

我们坚信,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就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文明发展之路。

二、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基本制度、人民期盼、现实问题以及他国经验教训,都要求我们的城镇化不能以城论城,不能以物论物,不能为发展而发展,而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城市发展的主体,满足老百姓生产生活需求,使全体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总书记反复强调:“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我们的城镇化优势就“优在人”上,化就“化在人”上,新也“新在人”上。应从过去重在“化地”、“化城”转移到“化人”上来。着力做足做好“人”的文章,真正实现人与城相融相合。人是城的主人,城要为人服务。

中央明确要求,“十三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是解决1亿人在城镇落户生活问题,扎扎实实地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习总书记指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带来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而按2013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5.9%计算,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需转户1600多万人。这样,“十三五”期间有1亿左右外来常住人口需要解决城镇落户生活问题。

中央提出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就是要加快实现这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

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注的重点,就是这1亿左右农民工能尽快稳妥融入城镇、共建共享城镇发展成果。

三、新型城镇化要以创新为动力

城镇是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发展资源和要素最集聚的空间平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最具创新活力的策源地。城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阶段,必然要求我国的城镇化也要适应新常态、步入新阶段。新型城镇化应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转换的新引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新型城镇化的生命所在。为此,从城镇的理念、规划、建设到治理,从城镇的功能、布局、形态到环境,从城镇的产业、教育、文化到氛围,都应该走在创新的前列,使新型城镇化成为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形成新观念、新文化、新体制的主平台,使城镇发展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步推进。

经过几十年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我国的名义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超过了55%,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同样出现了粗放式增长以及种种“城市病”现象,城镇发展也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和 创新发展模式,尤其要避免过于追求数量规模的粗放扩张方式,走出集约高效、绿色共享的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创新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要立足城乡一体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不但表现在内容上是包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城镇化,而且在发展要素、人口、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其空间布局形态是城乡一体化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不是牺牲农村的“城市化”,而是包括农村就地城镇化在内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国情所系,也是我们新型城镇化的创造性所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告诉我们,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正如总书记强调指出的:我们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如果说我们过去一个时期,各地都抢抓发展机遇,千方百计把本地的“节点城市”做大规模的话,那么,今后应着力把“节点城市”做特做精的同时,更多地重视都市圈、城市带和中心村镇、农村建设,形成以“节点城市”为纽结的都市圈和村镇为“细胞”的城乡一体化的网络结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只能选择以城市群 为主导、以“节点城镇”为纽结、以广大村镇为“神经末梢”的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正因为我国的城镇化是城市与城市、城市与村镇协调一体推进的,因而又是一个互动开放的过程。协调开放的城镇化形态,体现在城市的“聚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统一,城际之间的合理分工协作,并促进城市与农村双向互动、优势互补等方面。

“城市群”强调了中国的城镇化,一方面是区域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包括了农村在内的城镇化。未来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新趋势,就是“新”在区域城际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上。

推进城镇化,当然要适度扩大城镇规模,要使人口、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向城镇集聚,充分发挥城市的“优化裂变”、引领带动作用。但是,这种“集聚”不是单向、绝对的,城镇的兴起和规模的扩大也不是以“农村的凋落”、“农村变城市”为代价的。而应该是城乡互动互补,而且城市的经济要素、设施、教育、卫生、文化、人才等优势,也需要向农村“回流”、延伸,以城镇优势反哺农村,引领、带动农村发展。这样,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同时就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过程,使城镇化真正成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从而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五、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产城相融

城市与产业、城市与市场是相伴而生的。城镇是人们集中生 产、生活的地方。人口、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生产、交换和消费中心,是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只有产业与城市相交相合、相得益彰,城市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这是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是,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有些地方或只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城镇发展,导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造成城镇发展“低、小、散”的局面,或者只强调城镇化而忽视城市产业发展,导致城镇数量、规模迅速扩大,出现城市产业“空心化”和一些“空城”、“鬼城”,使城镇发展缺乏厚实的经济支撑,从而使城镇与经济发展失调、错位。这样的结果,既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又削弱了城镇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问题当然不在于城镇发展要不要经济支撑,而在于:一是如何更好地从城镇规划、布局、设计、功能、建筑、环境、设施等整个城镇发展过程中,使城镇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有机结合,协调同进;二是要尽快更新原有抓经济发展就抓“一产二产三产”的传统观念,要树立“城市经济”意识,摒弃“厂房经济”、“工业开发区”的过时模式,而要特别注重现代服务业、跨界混合型、科技型和“楼宇经济”发展,同时,城市产业要讲求差别化、特色化;三是城市政府要善于以做好城市、做美环境、做优服务去做经济、做产业;四是特别要注重培育城市的创新功能和文明进步的引领作 用,富有前瞻性地为培育发展新动力、新产业、新业态、新优势提供新平台,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留足发展新空间。

最近几年来,杭州城郊周边兴起了一批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艺尚小镇,正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和新型经济业态的“热门舞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趋势。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从中可以使我们获取许多有益的启迪。

六、新型城镇化要重在建管相合

过去我们重在做大城市规模,重在城市规划布局,而城市管理则重视不够、体制不顺、创新不力、城管人财物不足。现在的行车难、出行难、停车难,空气差、雾霾多,人员流动大、犯罪率高,以及管理难、盲点多等“城市病”,有历史的客观原因,但城管滞后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病”的主要症结,就是城市的“治理病”。一座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在实践中,城市的决策者们通常重建设轻管理,因为管理是细活慢活,更是难活,不易出政绩成效。但真正见功力的是城市治理,尤其城镇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更应把重心放在市政治理上。新型城镇化的“新”,也应该“新”在城市的治理上。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难点之一。走新型城镇化 道路,是城市构筑现代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是城镇建设、城市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到一座城市的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等社会治理问题。城镇治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生、交通、土地、道路、建筑、教育、卫生、管网、娱乐、标识、亮点、交往空间、景观、安全、生态环境等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系统化管理,而且不能只靠传统的、行政性管理思维和方式来管理,必须依法依规治理,依靠广大市民参与的自主治理。

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破之题,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提升城镇治理水平,建立起复合的城市运作体制和市民共同治理城市公共事务的模式。

七、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是“记得住乡愁”

城市是人生活的“天堂”,但也可能是一座让人纠结的“围墙”。城市应该让人生活得更美好,因而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

正如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城镇发展更应该注意这种统一性。

城市什么时候能成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呢?

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 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型城镇化需要我们少些人为人造的东西,多些生态自然。我们要少些再少些钢筋水泥,多些再多些看得见水、望得见山的“乡愁”。

总书记还强调指出:我们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城市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因此,我们的新型城镇化还需要有记得住历史文化的“乡愁”,要建设更多富有特色个性、历史文化内涵的城镇。要少些再少些千城一律的面孔,多些再多些有思想内涵、有文化底蕴、有审美价值的特色城镇。

“记得住乡愁”,应该成为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所在。为此,要不断强化城镇的生态保护和人文关怀,让城市融入自然,走进历史,使城市成为传承民族文化风尚、体现区域自然特色和反映时代进步风貌的“风景线”、“策源地”。

第二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鉴于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中央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中,不能盲目按照固有的传统模式布局城镇化的空间体系,而是要从深层次上把握城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更加注重人口、空间、产业、公共服务和管理、文化等要素的协调互动,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城镇是因经济、文化或政治的原因,促使大量人口聚集而形成的。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剩余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既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也创造了更大的消费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正因如此,在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研究中,衡量城镇化率的高低就是以常住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例作为衡量指标。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教育引导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第二,城镇化必然带来空间的扩展。人口和产业的不断聚集,促使城镇区域不断扩大以容纳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又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城镇空间的扩展,既表现为城镇人口、地域规模扩大和城镇数量增加,也包括基础设施的改善。如今,现代化交通极大地扩展了城市的辐射范围, 城市圈的半径不断向外延伸, 使许多区域置于更强的城市影响之下,从而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例如,我国苏南地区城市群的成功发展得益于现代化的交通设施,拉近了与上海的距离,更有效地接受上海辐射。

第三,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农业为城镇居民提供粮食、蔬菜、肉、蛋等,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城镇化发展的根基;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服务业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和各种服务,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供支撑。城市的繁荣就是产业的繁荣,没有产业的支撑,城市就会衰退和没落。实践证明,只有结合城镇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为城镇的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

第四,公共服务和管理为城镇化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从城镇发展历史看,最早的城镇几乎没有公共服务和管理。但是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大量增加,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客观上要求城镇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和管理服务。而且,随着城镇人口的扩张和空间的扩展,公共产品供给和管理对城镇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大城市病”就会应运而生。

第五,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城镇发展的魂魄。城镇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烙印,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文化内涵。特色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都会使城镇逐渐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质,从而增添这个城镇与众不同的魅力,进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城镇失去了特色文化就失去了精神内涵,失去了魂魄,失去了竞争力。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口、空间、产业、公共服务和管理、文化等要素都是实现城镇化的基本要素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城镇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各要素的健康运行和相互协调。任何一类要素的缺失都会导致城镇化基本要素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和缺陷。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切实把握城镇化要素支撑系统及其相互间的协调关系,更加注重要素的协调互动。

第三篇: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卢 斌

2013年第6期 ——经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四化同步”。新型城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也是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廓清“五大关系”,正视“五大问题”,打牢“五大基础”。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廓清“五大关系”

1、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关系。2005年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广大农民开始熟悉起“新型城镇化”。放眼世界,无论是韩国的“新乡村运动”、日本的“造村运动”,还是德国“城乡等值化建设农村运动”,都加速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推进新型城镇化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2011年,我国宣布的城镇化率接近52%。按照国际惯例,过了50%,就意味着城镇化到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重大转变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的“里程碑”。如果要论及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的区别,前者偏重农村的“独唱”,后者则是农村与城市的“合唱”。

2、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创造供给。通俗地看,城市二字,既要有“城”,更要有“市”,互促互长,不可偏废。按照工业发展指数的分法,我国目前大概处在工业化的中期或者中后期,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处在后工业化时代。英国从1760年蒸汽机时代开始,工业化用了近300年,美国用了100多年。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才50多年的历史,工业化这一课,基础尚不牢固、体系尚不完善、机制尚不优化,必须“补课”。

3、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的关系。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耕地数量是“增减挂钩”。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还出现了3个耕地面积增长时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极高。2/3的日本人口集中在东京等三大都市圈,韩国50%的人口集聚在首尔。我国的人地矛盾突出,世界少有。新型城镇化不能走大中城市已有的“城市病”老路,对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务必最大限度地把住“土地财富的闸门”,让耕地的数量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多起来”。

4、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近期有一组发布的数据,未经权威部门核实:我国30多年的改革成果,人均GDP增长了100倍,货币供应量增长了700倍,汽车增长了1万倍。而现在我们80%的城市缺水,石油、煤、矿等资源大约还可以持续开采50年左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避免“沙尘暴”、“雾霾”等问题,不致于也“上山下乡”,是对最后一方净土的“生态大考”。

5、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文化的关系。五千年中华文明,儒家思想一直占居主导地位,其倡导的是“乡村文化”。像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农村农民大国,推进城镇化,必须传承“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乡村文化脉络。背离了这一主脉,势必会将“千城一面”,复制为“千镇一面、千村一面”。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才叫做乡村,古训不可忘。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正视“五大问题”

1、“人多地少”的矛盾。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的双重束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障碍。我国农民人均土地经营规模在世界上最少,户平7.5亩,仅为美国的1/400、欧盟的1/40、日韩的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我国现

有2.6亿农民工,且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无法也不愿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人地矛盾正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2、“人多钱少”的矛盾。我国有1.9万个建制镇,但2012年我国人均GDP为6100美元,世界排名第84位,约占美日的1/

8、韩台的1/4,城镇化资金投入缺口巨大。农村产业发展缓慢,城镇经济支撑乏力,难以发挥小城镇的聚集与辐射作用。由于撬动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不强,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单一,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的支出捉襟见肘。

3、“人多话语权少”的矛盾。社会建设的重要趋势,是公民主体和公众参与。城镇化必须抓住主体不放。当前,农村社会的公众主体地位“被忽略”、“被自愿”,农民的财产权、参与权和收益分配权“被虚化”、“被代表”,绝非偶然和少数。农村社会常态化的“空巢现象”,更让新型城镇化中的“主体虚位”。

4、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目前,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率之比约为0.63,不足世界平均比值的一半,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我国人口过百万的城市集中度,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1%,比高收入国家低21%。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没有市民化。农村土地难以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难以推进。

5、城市化滞后社会化。城市与农村被形象地描述为:城市是拥挤而快乐着,农村是闲散而寂寞着。改革开放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正改变着这一景象。我国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回不去“祖上的家园”,带来了城市管理的新问题。农村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也与日俱增,城市与农村的基础建设远远落后于社会建设对城市化浪潮的需求。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打牢“五大基础”

1、资源基础:坚持节约集约用地,防止“圈地运动”。土地是财富之母,是政权之基。必须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把住土地的数量、质量和用途“关口”,真正实现“一样的土地、更好的生活”。借“土地流转”之手,治“二元结构”之病。以土地规划为“母规划”,来统筹好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坚决防治“大占大用、大拆大建、造镇造村”现象,避免新型城镇化建设沦为新一轮的“圈地运动”。

2、经济基础:坚持培育本土工业,防止产业“空心化”。没有工业化的城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突出产业在城镇化中的核心支撑作用,将工业化作为推动城镇化的强力引擎。除招商引资外,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不移地培育本土工业。千方百计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上山下乡”、“出城进镇”和“落地生根”,防止产业“空心化”,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形成“政策引导企业、企业壮大产业、产业支撑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3、组织基础:坚持推行农民合作,防止“主体错位”。日本和韩国的农民,80%都在农协里,台湾的农民90%也在农会中。新型城镇化中,“谁当主人、谁来推动”,这是区别以往历史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用全新的组织方式,把广大基层农民组织起来,切实防止“主体错位”,防止“新坛装陈酒”、“新法走老路”。

4、决策基础:坚持推行公众参与,防止决策“碎片化”。科学决策,才能保障科学发展。一定要将公众参与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提高公众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实现由“行政领导决策”向“公众参与决策”的转变。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让公众在主动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共享发展成果。

5、生态基础:坚持生态可持续,防止农村“城市病”。改革开放仅仅30多年,但农村“青山绿水”的“田园画卷”却似乎离我们已十分久远。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几乎快成了农村人的“奢侈品”。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禀赋,决不能搞“开山造城”运动。必须坚持生态循环可持续,防止“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坚持把城镇建设与资源保护的有机结合,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夯实生态基础。■

(作者系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政府区长)

第四篇: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构性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城镇化规律,确立科学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行动框架。

城镇化的基本规律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虽因国情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又呈现众多共性特征,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演进历程,阶段性特征明显且具有后发加速趋势。一般认为,城镇化率低于30%为城镇化的初期阶段,此时工商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农业释放的富余劳动力相对有限,城镇化进展缓慢;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为中期阶段,此时工业化提速,为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人口快速向城镇集聚,城镇化进程明显提速;城镇化率高于70%为后期阶段,此时产业结构由工业向服务业转换升级,城乡一体化加速,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和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基本力量。英国的城镇化大约用了100年,美国大约用了80年,日本大约用了40年。工业化进程明显缩短,固然有各国具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科技进步与工业化、信息化加速所致。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结果,与农业现代化互生共进。国际经验表明,凡是城镇化水平高的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村发展效率亦高。比如,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1960年—1975年,日本城镇化率由63%上升到76%,同期农业机械化的支出增长了10倍多。相反,一些拉美国家在城镇化中长期忽视农村和农业发展,一方面造成农村凋敝,另一方面造成城市失业与“贫民窟”问题。

城镇化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合理布局为前提。城市及城市群的发展是市场力量、技术进步与环境承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世界城镇化的趋势看,各国城镇化形态特征各异,但都以市场体系的发育为基础支撑,以合理布局为前提,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美国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洛杉矶区的三大城市群集聚了全国超过50%的人口和约67%的国内生产总值;德国则有1/3左右的人口居住在2万人规模的小城镇,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成功范例。

城镇化与产业发育相协调,以产业集约为支撑。工业集群与城市群有机结合,是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比如日本东京湾区、美国三大都市圈和硅谷、德国鲁尔区等,其产业发展都推动了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城镇化既是产业效率效益递增、发展动力转换的过程,又是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过程,而不只是城镇面积的扩张。

城镇化是文明的提升,以公共服务体系为保障。城镇化不仅意味着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还意味着人们对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需求的增加,需要政府注重提供全覆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忽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城镇化,必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一些国家大量人口居住在城市“贫民窟”,难以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不仅影响城镇化及其质量,而且导致社会阶层过度分化,容易引发社会动荡。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面临一些独特问题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流转开发等制度不健全,容易带来用地扩张冲动与效益低下问题。一是建设用地利用粗放。上海市是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产出效率较高的城市,但也仅相当于纽约的1/

29、香港的1/14。二是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近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了64.45%,而城镇居住人口仅增长了45.9%。三是城市开发强度过大。上海、北京、深圳已分别达到50%、48%、50%,而伦敦、东京分别只有23.7%和29.4%。

产业政策约束多。产业准入不平等造成的“玻璃门”、“弹簧门”和“天花板”等现象广受诟病。一些产业准入门槛过高,直接影响了产业发育发展,影响了市场公平竞争、产业创新与效率提升,难以有效支撑城镇化持续发展。农业对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吸纳能力不足,劳动生产率过低。

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我国城镇化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地方投融资问题还未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和制度安排,规范、稳定的投融资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金融体系不健全,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界限不清,金融工具和模式单一;直接融资渠道有限,信贷支持政策、银行监管政策等与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建设周期、投资风险控制等难以匹配。一些地方政府过度利用融资平台进行城镇建设融资,形成了较大规模债务。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仍难以适应城镇化的需求。尤其是长期将公共服务、社会福利供给与户籍挂钩,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分割,造成进城农民难以融入城镇社会。

“城市病”过早出现。长期存在的“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协调。一些大城市、超大城市过早出现交通拥堵、能源与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空间不足等现象。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

根据城镇化的规律,针对我国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抓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国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因素,统筹规划、分层次设计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及中心乡镇的发展规划。在不突破环境、资源等方面硬约束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推进两项重大制度改革。应加快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应打破目前单一的城市建设用地征用模式,深入研究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同地同权同价;完善各类用地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农民可以公平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提高农民进城能力。户籍制度改革应建立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实现人口自由迁徙居住和安居乐业。当前,应逐步使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与户籍分离,推行居住证制度,分步放开落户条件。

健全三次产业政策。首先,加大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支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企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农地流转,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和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其次,全面放开产业发展,实行负面清单制,加快推进行政性垄断领域改革。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园区化、集群化和城镇绿色发展。第三,结合税收制度调整,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等新型业态,为城镇化提供产业与就业支撑。

构建四项主要投融资机制。统筹规划财政资金、信贷资金、金融机构系统化建设和国有资产变现等渠道,使之有机结合,构建稳定的城镇化融资机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在投入对象、环节和运作机制等方面推进政策创新;鼓励信贷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根据城镇化的特殊需求设计信贷政策与监管措施,重点支持工业集群、各类园区及中小企业发展;有序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盘活农村资源;研究以一定比例国有资产融资推进城镇化建设。

完善五项公共政策。加快完善以人为本的劳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保障性住房五项公共政策。推动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教育政策的城乡统一,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政策及医疗保障政策的城乡统一。推进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城乡统筹,尽快提高社保基金的统筹层次,改进转移接续制度。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建立以公租房为主体、以货币化补贴为主要形式的保障性住房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包括住房合作社在内的多渠道、多形式城镇商品住房供给模式,改变居民只能从开发商手中买房的住房单一供给模式。作者: 王保安

第五篇:关于推进宜丰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关于推进宜丰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当前,加速推进宜丰新型城镇化建设,事关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事关宜丰今后经济发展的走势,关系到和谐宜丰建设的成败。

一、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宜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建设工作,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县城的框架逐年拉大、功能逐渐完善、面貌焕然一新,“三城”同创成功,被评为全省十佳魅力新城。县城现有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含工业园),规划控制区面积60平方公里,近期建设用地15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8.4万, 县城人口7.5万,乡镇集镇总人口约4.3万(指建成区不含新昌镇),城镇化率为41.5%,全县辖16个乡镇(场),乡镇集镇建成区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近年来,宜丰以打造“中国竹乡,佛教祖庭地,工贸型山水生态城市”为目标,在城东,规划新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建设集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休闲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充分利用东南开阔的发展空间,规划建设了工业园区;启动了“三线两环一桥”工程,使城区道路框架“三横三纵”格局初步形成。同时,以县城为中心,带动辐射潭山(包括天宝、黄岗山集镇)、石市、芳溪、棠浦等中心小城镇发展。2007年获得阿拉善生态协会和国际大自然保护协会组织的“2007SEE·TNC生态奖”第二名,2008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2009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今后,县城发展方向为建设城东新区和城南新区,近三年主要是建设城东新区,-1-

远期则是重点建设有特色的城南新区。城市土地实现政府一级垄断,城市土地经营较好。

二、存在问题

(一)县域经济总量不强。近几年来,宜丰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在宜春10个县市(区)中,宜丰属山区小县,经济总量还不大,财政收入还不高,2010年县财政收入5.02亿元,纳税1000万元以上企业一家;用于城镇化发展的建设资金与城镇未来发展需要不相符,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带动力还不强。

(二)主导产业仍未形成。宜丰虽然属山区林业县,但从经济结构分析来看,仍然属于农业县,林业产业停留在初级加工,林业经济所占财政贡献比重不大,产业优势不明显。竹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还不是宜丰经济主导地位的产业,竹产业示范效应不凸显。

(三)旧城改造力度不够。近几年,宜丰围绕重点工程、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都加快了旧城改造的步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旧城改造的力度不够强劲,规划不全面,投入有限,以致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城中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违章建筑不少,公共设施陈旧,市容环境较差,出租屋治安隐患很多等。如宜丰城南旧城区,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交通道路比较狭窄,居民出行不方便。

(四)城乡发展规划滞后。目前,全县还没有一个完整、规范、权威性的统筹城乡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要求,城镇发展水平亟待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县城,必然面临就业、住房、在城市如何发展等难题;此外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特别是城中村,社会保障与城市还有一定差距,容易引发新的矛盾;

还有机动车大量增加所带来的交通压力等问题,也需要统筹安排,提前做好各项规划。

(五)城市管理比较薄弱。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宜丰城区建设取得较大成绩,获得了全省卫生城、文明城、等称号,但没有出台系统性地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的实施细则。市民素质有待提高,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还存在有市无场,有场无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区整体形象。

三、几点思考

(一)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一是建议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划分定位,以优化空间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壮大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借助高水平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专项规划及控制性、修建性详规,做到城乡一张图,全县一盘棋,产业一体化,并加强对落实规划条件的监督管理,确保规划成果得到尊重和落实。二是对县城范围内总体景观定位,风貌特色、空间形态、城市色彩、建筑风格、景观视线、夜景照明、标识体系等进行设计,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各项重大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县城人居环境品质和城市竞争力。三是以县城为龙头,积极发展中心镇,积极引导农民到小城镇建房置业,建议有条件的城郊村逐步变为居委会(社区),转移农民,聚集人气,做旺财气。

(二)要进一步优化产业支撑平台。一要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抓紧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列出近期和远期城市功能设施建设项目,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通过项目融资、政策争资、招商引资、撬动民资等手段,积极探索多元化城市建设融资模式,保障城市建设投入。二要科学界定产业区域,根据不同范围、不同发展目标、不同功能

定位、不同战略重点的原则,制订产业发展长远规划,统筹考虑综合控制目标,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三要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科学划分重点项目、重大产业,努力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要拓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作用,建设一批农产品特色基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三)要进一步营造城市发展环境。一是健全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农民宅基地换房,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统一城乡户籍管理,进一步降低外来从业人员进城落户的门槛,并将其纳入城镇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完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完善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整体公共服务能力,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聘请高层次园林专家规划设计绿化工程,使城镇绿化上档次,体现生态旅游休闲城市特色。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山、河、湿地等自然资源,使之成为富有特色的城市生态带,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乡镇集镇绿化美化基本上是空白,要切实加强。三是在绿化美化城镇过程中,注重体现各地特色。比如规划一些适当部位(如县城入口,主要旅游道路等)栽景观树,打造景观道,体现各自特色。比如宜丰要依托宜丰河,特别是两路口下游和桥西上游,利用沿河两岸湿地和森林资源,打造高品位的湿地公园。在入城口处设计建造一个竹乡城雕或禅宗圣地城雕。

(四)要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要一手抓城建,一手抓城管,建立“统一管理、部门联动、制度健全、信息共享”的城市管理体制。一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城市综合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县城规划、市容市貌、环境

卫生、户外广告、绿化、交通、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细化,消除管理“盲区”。二要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尽快出台城管、建设、国土、工商、消防、供水、供电、卫生、民政等部门联动执法实施细则,形成城市管理强大合力。三要提高市民基本素质。要规范市民日常行为,加强中小学生精神文明教育,提高全体市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五)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推进力度。新型城镇化,关键在领导。应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县人大、政协和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县推进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挥城镇化重大事宜,形成统筹协调、分线推进的工作机制;各乡镇也应建立相应的综合协调体系,形成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城镇化推进机制。应进一步健全考核体系,将城镇化建设纳入各单位各部门目标考核体系,并针对不同乡镇城镇化水平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确保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推进。应进一步树立规划的权威性,“未经规划寸土不动,一经规划严格执行”,对违规操作要一查到底,从根本上解决“规划执行走样”的问题,保证城市建设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

作者:蔡敏。

单位:县人大办

下载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县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带动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城镇经济快速增长,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江西省十佳绿色......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翠屏区政府副区长廖霆党的十七大科学总结了国内外城镇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基......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如何推进城镇化发展 兽医学院 陈嘉琪 201330730502 我国城镇化的历史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其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生......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范文模版]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近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规划》明确了未来一......

    珙县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思考[精选合集]

    珙县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思考珙县政府副县长郝辽钢传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持续的,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往往互扰互限,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与......

    双峰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5篇)

    双峰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城镇的进程。这是历史所昭示的一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既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市、农村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