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基督教家庭教会脱敏
为基督教家庭教会脱敏-于建嵘 2009年02月28日 星期六 22:15 为基督教家庭教会脱敏-于建嵘
——2008年12月11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观点提要:
1、中国的基督教家庭教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家庭教会、开放式家庭教会和城市新兴教会,其规模在4500万至6000万之间。
2、为了将家庭教会的发展纳入体制的框架内,应承认家庭教会的合法存在;准许家庭教会在“三自”体制之外登记;批准登记后的家庭教会或单位联合兴办神学院。
3、在中国没有敏感不敏感的问题,只有重要不重要的问题,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我们要敢于把事实说破,要把它变成公共话题。就基督教家庭教会而言,zhengfu不应该把宗教当敌人,JY不要把教会当工具,民众不要把教徒当异类。
大家下午好。首先要感谢张静教授和卢云峰博士,是他们代表北大社会学系请我来这里讲基督教问题的。他们为这次演讲取了一个很好的名字,叫做“脱敏与社会改革:以家庭教会为例”,这符合我的想法。大家知道,我并不是专门研究基督教的,为了完成国家的课题任务,我领导的课题组进行了一年多的家庭教会调查,感到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但由于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又由于所谓“敏感”而不能公开讨论。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所以,最近一个时期来,我希望通过各种努力使这个问题不那么“敏感”。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为基督教家庭教会“脱敏”。
我先介绍一下这个课题。这是国家软科学的课题,很偶然的机会得来的。有一次国家有关部门开会,有人提出要对家庭教会采取一些措施。
我当时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参加家庭教会活动的是些什么人吗?你们都不知道家庭教会的情况,又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当时就引起了争论。有个领导就说既然大家都不清楚,那你去搞清楚。于是国家就给了我们一笔钱,我们就开始去做调查。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11月,我们去了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浙江、江苏、云南、湖南、重庆、海南、江西、福建、广西、广东、四川、湖北、陕西、安徽、辽宁、吉林等十几个省份。除了吉林和辽宁,其它地方我都亲自去了。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调查对象包括信教人士、ZF官员、普通群众等。同时去调查的还有我的学生和其他老师。
我们这个课题在进行申报时没有写很详细的项目报告书。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办法写出来,因为到底要研究什么问题,我们也不知道。只是大概地计划做实地调查、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第一,实地调查包括:家庭教会的信仰、传教线路和方式、主要活动内容、地区性教会组织、宗教印刷品来源、宗教活动场所、宗教礼仪、主要人员状况、信仰者及其组织要求、宗教活动经费、当地政府宗教部门管理、与境外联络等。
实地调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访谈,其二是问卷。第二,理论分析包括:信教群众与家庭教会组织之间的联系、主要人员的zhengzhi面貌和职业分布、zhengzhi倾向与要求、主要人员的宗教信仰真实性、各级宗教组织之间的联系、当地ZF的宗教管理现状、宗教人员涉嫌犯罪及其可能性、参与当地社会生活,包括慈善事业、其它公益性活动和一般社会活动、国家公职人员和dang政干部信仰基督教及其影响、国内基督教组织与境外联系及其发展趋势、对现在和未来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和作用等。第三,政策研究包括:界定正常的宗教活动、非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具有危害性和危险性倾向的宗教活动。
今天我的演讲分两个部分,第一是调查的主要结论;第二是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部分,调查的主要结论
经过调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家庭教会快速发展、类型多样、非法生存。
一、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基本情况
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个家庭教会的规模。大家都知道家庭教会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但到底有多少人,还存在争议。每个人的说法不一样。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2006年4月18日说,基督教信徒超过1600万人。国际基督教研究机构(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 Christianity)认为中国基督教信徒已经达到一亿。网上流传据称,韩国基督教会的统计图称中国大陆有基督徒约一亿二千万。BBC在2008年3月12日报道称,中国基督教人数近7000万。《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7月4日认为中国基督教信徒已近7000万。这些人中间,有多少是三自教会的,又有多少是家庭教会的,没有人讲得清。在现实中,家庭教会的数字往往被夸大,三自教会的数字往往被压低。因为家庭教会喜欢夸大人数以吸引外界注意,尤其以中部安徽、河南团队为甚。三自教会不愿意向官方汇报真实人数,以免给官方发展过快的印象。同时宗教局也不愿向上汇报,以免给上级控制不力的印象。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估计,三自教会人数在1800万至3000万之间,家庭教会人数在4500万至6000万之间,两者加起来可能是六、七千万人左右。这是我们反复讨论得出的数字,也只能是个大概的数字,到目前为止,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得出十分准确的数字。家庭教会的人数也许没有外面传得那么多,应该在5000万左右,太少也不可能。有的地方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是不好区分的。但无论如何算,家庭教会的人数是三自教会人数的数倍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基督教家庭教会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十分复杂。我们曾经有过一个简单的分析,其中政策空间是一方面,但同时daya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三自教会与家庭教会的发展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只不过家庭教会的形式对某些传教的人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较适合中国的某些传统。在温州,基督教发展最迅猛的时候,就是daya最厉害的时候,而且发展的主要是家庭教会。另外,基督教内在的驱动力也很厉害,许多教徒把传福音当成他们最主要的活动,我在河南调查时认识一个女基督徒,然后她就不停地给我短信,劝我入教。还有,教内的兄弟互相帮助对于农村特别重要,弟兄多了,比如将来买煤、建房、收割等等大家都来帮忙,这是很实在的好处。我在农村调查的时候发现,假如女方信教,男方不信,她一定会想办法让男的信,他们认为人多了就不怕。有些教会聚会的时候,每人拿些米、菜过来,不用交钱,里面的人在进行宗教活动,外面的人炒菜,一个很大的锅,念完经大家就一起吃饭,像过大节日似的。在榆林地区,每个村都有信不同教的人,道教、佛教、基督教都有,村里决定让每个D支部去管一个教,通过教会来管理一个地方,甚至有党员说干脆我们也信教算了。因为教徒都不听你的,开会都没人来。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个家庭教会的分布地域和活动范围。我们认为家庭教会主要分布在这几个区域,包括淮河流域基督教信仰带,主要地区为河南、安徽和苏北;闽浙沿海基督教信仰带,主要地区为宁波、台州、温州和福州、泉州等;云南和陕西榆林地区也较多。我们花了很多心血去研究河南、安徽、江苏这几个地方,因为这一带有些明显的特征。在陕西榆林地区,每个乡镇有4、5个教堂,家庭教会就更多。河南、陕西这些区域应该重点研究。一般认为,地域上分布的差异,跟传教士最早来的地方有关,可能还要从历史原因上找找。云南地区很好解释。榆林地区。淮河流域这一带传教比较活跃。在山东,韩国的cjs比较多,他们很厉害,他们一边办工厂,一边传教,许多工人都变成了信徒。
从活动范围来看,家庭教会大概有这些分类:全国范围或跨省范围的体系,一般称为团队、团契。如徐州淮海福音团契、中华福音团契;颍上团队、利辛团队等;省级区域范围的体系,亦称团队,限于本省范围甚至只到市范围,如大庆团队、淮北团队等;本地教会体系,只限于当地,已在本地立足,但还未能向外拓展,除了藏区应该每个县都有。全国性团契趋向还是比较明显,像中华福音团契值得很好地去研究。团契的活动范围,温州在把宗教带到全国各地,北京的几个大教会都与温州有联系。
最后,我们来对家庭教会的治理模式和宗派进行划分。我们认为,基督教家庭教会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联邦式的长老会体制。这种类型的教会往往有聚会处(小群聚会)背景,深受倪柝声“地方教会”思想的影响,神学上是福音派立场,强调分权和制衡,强调教会自身的duli主权。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第二种是zhongyang集权家长式的团队模式,灵恩派的此种倾向往往最为强烈,形成一些可控制教会的lingxiu人物。主要分布于河南、安徽等中部地区。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做,我们的重点不是宗教内部的活动。
宗派是基于不同的神学立场形成。关于家庭教会的宗派划分问题,就神学立场而言,中国家庭教会基本上是基要派基础上的福音派。现在有两种神学思潮影响家庭教会的神学立场,就是改革宗运动和灵恩派运动,从而使中国教会的未来趋势基本上划分为三派:福音派、改革宗和灵恩派。这些派别研究宗教的人比我更清楚,这也不是我们的重点。
二、基督教家庭教会的类型
我们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分类。现在看来,家庭教会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传统家庭教会,有五个方面的特点:(1)与“三自”教会没有组织联系、并相互抵触,没有得到政府认可;(2)聚会地点一般在信徒的家里,规模一般比较小;(3)最关键的一点是对外不开放,有较为固定的人群,这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只有通过内部人才能进入其中,外界很少能知道其中的人员和组织结构;(4)这些人凑到一起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也不需要特别的神职人员,有些由年纪比较大,灵修比较好的人担任活动的主导。(5)多采用家长制治理模式。传统家庭教会在中西部地带分布较多。我们在当地看到,有的教会就在一间小房子,很破烂,外部的人绝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虽然找不到他们的教会,但教徒的家门口会贴上教会发的对联,对外表明我是信教的,但必须要熟人才能带你进去,也不是非常秘密,就是要熟人。在河南的很多农村都存在这个现象,每一个教徒认为自己信教的,就在门口贴这种对联。大家看到,一些信徒的大门上贴着“恩惠平安常赐我,权能荣耀永归神”的对联和“天父赐福”的横批,另一家大门上贴着“基督宝架立宇宙,福音光泽照乾坤”。在这些对联上,都有醒目的 “十”字架。我拍了很多这样的照片。但我还没想清楚怎么去解释这种现象。我去参加过他们的教会活动,主要是大家聚在一起念经唱歌。你们看,这是我拍的一个电视短片。这些农村妇女,有这么一个宗教活动,她们能在一起唱歌,她们感到特别快乐。我感觉到了她们心中的阳光,我们这些吃得好穿得好的人还不一定有。我看了之后,讲句心里话,虽然我不并信教的但我特别感动。通过接触最底层信教的人,参加他们的活动,我对基督教的认识产生一些变化,在我看来,其实他们不太关心知识分子所说的民主自由,他们更关心的是他们的上帝、他们的教会和教内的姐妹弟兄。
第二种是开放式的家庭教会。
传统的家庭教会要经过熟人才能进去,而这种家庭教会不再按照亲朋关系而是按教会章程所确定的产生教会的同工来组织,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聚会规模庞大,有的教会信徒达上千人;透明程度较高,信徒公开聚会,个别教会还建立了教堂,这是主要特点,并和传统的区分开来;对“三自”教会的抵触情绪逐渐淡化,但仍不与“三自”教会往来;多采用分权和制衡的治理模式。开放式家庭教会往往处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与传统家庭教会最不同的地方是相对公开化。这是浙江的一间家庭教会,规模很大,这种家庭教会与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他们已经是公开的,你愿意来可以随便来,不一定是熟人。在浙江绍兴的柯桥城郊,我们看到一个地方挂了一个很大的牌子,写着“基督教聚会处”。但它又不同于三自教会,它们对外公开,什么人都可以来。有一个哭喊派,他们聚会就是在一起哭和喊,这又不算违法,活动又是公开的,为什么不能哭喊呢?
第三种是城市新兴教会。
这种教会独立性很强,不受“三自”教会约束,与传统家庭教会也没有隶属关系,横向联系刚起步;没有历史包袱和传承,根基很浅,绝大多数教会还没有建立教堂,而是租用或购买写字楼来进行宗教活动;最关键的是公开化程度高,信仰公开告白,信徒公开聚会;信徒多是城市青年的白领阶层,文化层次较高,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占有一定比例,有些教会就是由大学生团契发展起来的;强调教会建制和组织管理的民主化;重视政教关系建设,积极主动地与ZF对话,主张教会在“三自”教会体系之外进行登记。在浙江温州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这种教会。我了解到一个人,他原来是三自教会的工作人员,后来两个人合伙成立一个教会,租了一间写字楼。不到半年,就集到700多万块钱,准备买一块地建一个更大的教会。在温州有很多这种教会,几个人合伙建立,下面有一批信徒。他告诉我一个秘密,只要信徒超过100人,三个人就有饭吃了,工资都能开出来。这个人讲经讲得特别好,很多人都离开三自教会加入到这里来了。他们不与三自教会对抗,但也没有什么联系,也不搞登记。我问他们,将来买房子怎么办?他说打算以个人名义购买。这种教会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我后面会分析。在温州,我只要找到这两个人,就可以进入他们所有家庭教会的体系里。他们在当地很有地位。他们也很想公开活动,希望对话。我们大概就把家庭教会分成三类,当然不包括xiejiao。
三、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培训体系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的是,现在研究基督教的人没有重视家庭教会的培训。我对家庭教会的培训体系比较关心,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事实上,在大的家庭教会里都有培训班,并且已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成熟的培训体系。培训教师以家庭教会传道人为主。他们开什么课呢?他们开的课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教牧课程,有圣经、释经学、系统神学、历史神学、讲道学、宣教学、伦理学、教会管理、护教学等,面向教会实践;以及人文课程,包括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与信仰等课程,主要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和外界对话与沟通的能力,力求使教会走出封闭、偏狭。但培训班是封闭的,学习是保密的。我看到一个培训班,参加者都是十多岁到二十多岁的孩子,培训和活动就在一个写字楼租的一间房间里。那些孩子我都逐个跟他们谈了话。有一个是来自贵州的大专生,原来是学电子计算机的,在网络上看到这个学习班,就来了,因为这里可以包吃包住半年,学习好了,将来就出去传道。他感到找到了未来。说心里话,我非常担心培训班的问题。他们学到了什么,由谁来教,社会不知道,也不公开。假如这些孩子在这里能够得到很好的基督教的教育,他将来走的可能是正道;假如相反,将来他走的可能是邪道。如果大家对基督教有兴趣的话,我建议对培训班给予重视研究。我坚决反对教育的秘密化,无论教会如何看,无论执政者如何看,无论朋友们如何看,我都会坚持这一立场。这不是权利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准则。当然,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培训班之所以秘密化,最主要的原因是ZF没有给他们公开办教育的机会。对这个问题,我后面还会详细分析。
四、zhengfu对待家庭教会的态度
zhengfu对待家庭教会是什么态度呢?从ZY而言,公开的文件和法律法规含糊不清,未对家庭教会的法律地位做出明确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这样,就给地方政府相对宽容或滥用权力留下了空间。这种宗教政策属于典型的“鸵鸟政策”。我刚才讲到在浙江看到的那块大牌匾,写着“基督教聚会处”几个大字,我到宗教部门去问,你们这里有家庭教会吗?他说没有。我说那个地方不是有一个吗?他说我没看见。我们在河南调研时,找到地方的宗教局局长,他谈到家庭教会的情况,他说基督教徒有几万人。我说为什么你只说这么多,他说不好讲,因为中央没有明确的态度。假如ZY来调查,有十个我们只说一个,因为这不像种树,报得多有表扬,这个讲得越多麻烦越大。这种心态太明显,是典型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当然没看见也有好处,教徒说既然没人看见,那我们只管做我们的,所以有人说现在的宗教信仰和活动很自由。
地方政府一直用“非法聚会”这个概念指称家庭教会。从目前地方的宗教政策的实际执行状况来看,差异较大。一般来说,东部发达地区的政策较为宽松,常常采取漠视态度;中西部落后地区对待家庭教会则较为严厉,经常会用严厉的措施进行DY。最近也发生过不少打压的事件。比如2007年1月1日,河北省保定市市委D校内的一间办公室里,来自十多个省市的40多位基督徒正在聚会,突然遭到当地警方包围,40多名基督徒全部被带离现场接受审讯。2007年1月4日,河南省方城县二狼庙乡安楼村西庄队的十几名基督徒聚会,被当地警方袭击,三名基督徒被带到派出所审讯,其中包括家庭教会地下神学院的一名教师安文庆。2007年7月10日,安徽省明光市警方以“非法聚会”传讯了明光县桥头镇的家庭教会传道人吕井祥,他的家庭就是接待家庭。2007年7月11日,江苏建湖县钟庄家庭教会正举行“和谐直通车”儿童主日学夏令营培训。当地地方ZF、公安局、三自委员会,以及协警共出动十辆车子,以取缔“xiejiao”为名,要求参加夏令营的150名儿童离开,带走教会负责人及主日学老师共8人,冲突中教会两名同工受伤。2007年7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四位家庭教会领袖被警方传讯。2008年5月11日,位于北京市北三环附近的华杰大厦内,北京守望教会的主日敬拜正在进行。北京警方和宗教管理部门认为这是“非法聚会 ”,要求停止教会活动,并要求登记身份资料。ZF的打压政策常常起到事与愿违的效果。在浙江温州,基督教发展最迅猛的时候,也是政府DY最严厉的时候。因而,宽松的ZHENGZHI环境为家庭教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DAYA政策也同样为家庭教会提供了非法生存的空间。
五、非法生存产生的主要问题
从某些地方ZF对家庭教会以“非法聚会”的名义进行打击,就可以看到它们“非法生存”。我并不认为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存在本身是非法的,但其生存方式上却是 “FEIFA”的,政府可以随便找一个理由来进行打压。这种“非法生存”会带来三个问题。第一,会带来教会的财产纠纷增加。比如前面讲的教会,他们现在拥有 700万元财产,想买一间房子,但由于不是独立的实体,是以个人名义买的。他个人是信教的,如果他儿子也信教,可以通过继承关系将财产传承下去。但假如他儿子不信教怎么办?可能就会发生问题。实际现在已经发生过很多教会内部的财产纠纷争议。他们没有合法的身份,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这个经费属于谁呢?
第二是教会的地下秘密化。
大家可能不知道“三班仆人教”的案件。我今天带来了一份材料,我们有这个案件的所有的司法案卷,有几十本。我们复印这些材料就是为了看看这个教最后是如何变成XIEJIAO的,为什么有人相信了这个XIEJIAO。黑龙江、山东、江西等地,都发生了与这个教有关的命案。我讲一讲这个案件中的一个特别人物,叫张敏,是个女的。徐文库创立了“三班仆人教”,张敏是他的得力助手。张敏本来是很相信基督教的人,后来她就跟从了徐文库,徐任命张敏为山东的使女,负责发展教徒,每年可以收取很多供奉。张敏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全都交给了徐文库,徐称赞张工作做得比较好,就把她调到四川。张敏走后,她把教内的事务交给了另外一个女人叫张翠萍,但她后来PANJIAO了,改投了“东方SHAN电教”,把“三班仆人教”的人全拉走了。徐文库察觉后叫张敏回去调查,才发现张翠萍的PANJIAO事实。后来的结果是杀了16个人。我念材料中的几段审问对话给你们听,就会发现为什么这个教会变成XIEJIAO。
“你们平时怎么聚会?”
“我们平时秘密聚会,不想外人知道。”
“为什么秘密聚会?”
“为了防止zhengfudaya。”
他们的教徒都起了“灵名”,也是为了便于隐藏身份。我把全国有关的案卷都复印回来,看完后,我们只得出一句话:秘密化有利于XIEJIAO产生和传播。你打压,它就秘密化。还有一个原因,有些宗教领袖有意把自己秘密化,从而产生神秘感;有些人别有用心,由于秘密化,他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聚会都在地下室,或者把窗帘都拉起来。现在家庭教会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正因为敏感,大家不敢公开讨论,更使教会的活动蒙上了神秘色彩。所以,为了引导教会更好地发展,教会的活动应该公开化。
非法生存带来的第三个问题是宗教维权的ZHENGZHI化。由于家庭教会不明确的法律地位,地方ZF常常采取措施干预教会的活动,甚至以“xiejiao”为名进行取缔。这就使家庭教会与ZF形成一种微妙的复杂关系。家庭教会为了在法律夹缝中求得生存空间,不断地采取措施维护自 身的宗教权利。但由于它涉及到的问题太复杂,地方ZF也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而且,在对待家庭教会的态度上,政府的“zhengzhi化”倾向比较严重,动不动就以危害社会治安为名进行打压。下面我还会讲到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如何办?
一、让宗教成为一种社会生活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我有三句话,这说是,政府不要把宗教当ZHENGZHI;精英不要把教会当工具;民众不要把教徒当异类。前不久国务院发展中心的一个所开了一个家庭教会的会议,要我去做主题演讲,临时想了这三句话。但我这三句话不是随便讲的,我是经过很认真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现在有许多执政者把宗教问题当成政治问题,经常有人基督教当成西方改变中国的战略武器。大家可能知道一个人,叫陈履安,他是国民政府前行政院院长、副总统陈诚之子。麻省理工学院毕业,1970年返台,任明智工专校长,而后出任教育部职业教育司司长,教育部次长,国科会主委,经济部长,guofang部长,监察院长。台总统参选人。他知道我在研究家庭教会,他有一次通过很多关系,要跟我见个面。他跟我讲了这么个事情。他说,你研究家庭教会太对了,在美国有一个战略,设有五个对外不公开的委员会,是专门针对di对国家的。第一个委员会是搞金融的,第二是宗教委员会,就是在这些国家推广宗教理念,利用宗教进行价值观的宣扬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当年台湾就是因为知道这个战略,所以严厉抵制基督教的进入,并利用民间信仰来抵制。陈履安讲的这个事情该不该相信?我发现他手上带着一串链珠,我查了一下他的背景,他是信佛教的。GCD的高层可能也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战略。一提基督教,都很敏感:你是不是跟这个战略有关?上次北京大学召开的国际宗教会,叫我去演讲,有个外国学者听后很兴奋地找到我说要跟我合作,给我提供20万美金做研究经费。我说我不能要,我研究基督教只要我们自己国家的钱,其它国家的钱都不能要,因为搞不好,就让人家说成被“战略”了。事实上,这个战略到底有没有,我不知道。而且,我想,就是有也并不可怕。只要中国的广大信众对基督教教义有正确的理解,真正按照基督教教义去进行宗教生活,天也塌不下来。要相信中国的几千万基督徒的智力,他们同样对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负有着责任,有人要利用他们应不会那么容易吧。
还有一种说法,基督教家庭教会“为中国民主发展提供道德和精神资源”,“为民主发展提供组织资源”。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这表面上在肯定基督教家庭教会,实际作用则是让统治者更加惧怕基督教家庭教会。你到底想把基督教变成什么?你提的这个问题是别人最担心的。我
们到基层教会去调研,发现做教会的不外乎两种人,有骗钱的,这是一小部分,而大量的人认为宗教是他们的生活和信仰,是精神的皈依。所以我反对把基督教当工具。我们要把它回归到本来的东西。我的观点是,基督教既不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战略武器,也不是使中国民主化的工具,它是人们的一种精神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生活。它本来是什么,我们要搞清楚,搞民主的人不要去利用基督教。当你把它当成民主工具的时候,基督教的问题可能就产生了。它只是人们的一种生活。信教是人们内心的一种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他们寻找到某种皈依,并相信世间万事都有主的安排。
今天五月,我去四川灾区的时候,发现很多基督教会在组织救灾,当然也有家庭教会。在抗灾的时候,没有什么三自教会或家庭教会之分,都说自己是教徒。事实上,在大灾面前,也没有那么多D性,只有人性。宗教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不要把它ZHENGZHI化,宗教本身有它人性的一面。他们只想找到一种信仰,一生最后的皈依。我问过很多家庭教会的老人,问他们为什么信教,他们告诉我,因为我信了教,我感觉到了一种依靠。你想象一下,鸟在天上飞过,上帝不是也给它生活了吗?我一想,他们有这么一种皈依感,有了终身的依靠,可能比我们这些活在世俗世界里的人更加快乐,为什么要剥夺它呢?不管宗教学怎么去研究,在我看来它就是一种生活。
二、让家庭教会问题脱敏
我是无D无教无派的非人士,我当然希望在中国实现宪政和民主,但是,我并认为我们有理由来利用基督教来推进中国的民主化。我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研究,而且坚决反对任何人把宗教与政治等同起来,我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宗教去政治化,脱掉ZHENGZHI的敏感性。我一直认为,在中国没有敏感不敏感的问题,只有重要不重要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基督教家庭教会的事情已迫在眉睫!不要动不动就认为基督教很敏感,我们一定要让家庭教会问题“脱敏”,要把它看成是一种社会现实,是一个可以讨论而应该研究的问题。
为了让家庭教会脱敏,我做了两件事。一是发表了两篇比较重要的对话。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基督教的,但通过调查,我感到家庭教会的问题非常严重。作为一位学者,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把发现的问题告诉全社会;而作为国家的研究人员,我也有责任让执政者知道家庭教会的真实情况。所以,我在向国家提供调查报告的同时,要想把这个问题变成一个公共话题。但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想了很久,最后打算发表一篇有关家庭教会的对话。为什么要对话,而不直接写成论文呢?因为我不想把它简单化成一个学术问题,而想把它变成一个公共话题。
为此,采用对话的方式是最安全的,可以借他人之口表达出一些论文无法表达的意思。我采取这个策略的目的,是想试探一下ZF的底线,也想试探一下基督教的底线,以及社会的底线。这个对话是非常中立的,谈了好几天,但只发表了一万多字的《基督教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稳定》。发表后反应不错,没有被FENGSHA,没有人找我谈话,基督徒也没有出现对立情绪,并且他们打电话来说还要做对话。所以我就做了第二个对话。第一个对话我是从普遍性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第二个对话是《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向何处去》,这次是专门讨论家庭教会。我的目的就是把它变为可讨论的问题,不要躲藏,基督教的问题已经存在了,装作看不见就行了吗?FLG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是什么?《jzm文选》中有一句话:“对这种已形成为全国性组织,涉及相当多DY、干部、知识分子、军人和工人、农民的社会群体,却迟迟没有引起我们的警觉。我为此深感内疚”。没有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各种理性的讨论,当发生群体性事件,引起最高领导人注意后,才不得不找一切证据来证明它是xiejiao。我针对家庭教会发表的这两个对话,用意非常简单,就是告诉大家这个问题可以讨论。我还要发表第三次对话,之后这个问题就交给其他人做了,我认为在家庭教会这个问题上,我的使命就完成了。为了让家庭教会脱敏,我还做了很多演讲,包括2008年4月28日在人民大学做的“基督教的发展与中国的社会稳定”,2008年6月10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做“基督教的发展与中国的社会稳定”专题讲座;2008年6月18日在广东中道论坛做“基督教的发展与中国的社会稳定”专题讲座;2008年10月8日在北京大学世界宗教高峰论坛讲的“ 基督教家庭教会向何处去?”;2008年11月21日在国务院发展中心民族研究所等举行的会议上做“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合法化研究”。此外,在ZYD校政法部、ZY党校研究生院、山东大学、浦东干部学院、中国青年干部学院、北大马列院、清华大学等授课和演讲中我都讲到了基督教家庭教会目前的状况和出路
问题。不要那么敏感,讲多了就不敏感了嘛,大家越不讲它就越显得敏感,所以要“脱敏”,对重要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敢讲。实际上把问题讲破了,讲透了,就越安全,越是躲躲闪闪,越危险。
三、对zhengfu的建议
我在给ZY的报告当中提了三个建议:第一,承认家庭教会的合法存在,不要装作看不见。我们一定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面对我们现实存在的问题。基督教、家庭教会在社会中已经客观存在了,既然客观存在,我的观点就是将它合法化。如果不赋予其一定的合法地位,那么,在法律框架内没有它的生存空间,它就可能要承受 “非法生存”的压力,转而寻求其他方式维持自己存在下去。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第二,准许家庭教会在“三自”体制之外登记。他们不愿意在三自教会内登记,我们就准许它在三自教会之外登记。为什么不让它登记呢?我们给它登记了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对它进行管理,而他们也认可了你的管理。在登记方面,我认为要给它选择,但是你必须要登记,必须要注册,必须要接受ZF的某些管理。这样,我们起码知道是什么样的情况,它的活动是如何展开的,它们的学校是怎么办的。我对办学校历来很重视,我认为我们应该关心教育下一代的方法,谁来教育、用什么教材教育,等等。第三,批准登记后的家庭教会或单位联合兴办神学院,一定要公开办,坚决反对秘密化。教育不能搞秘密化。我和教会的人有过争论,我最担心把孩子教育坏了。对我们的报告,有关领导作了批示,现在有关部门正在对家庭教会作大规模的调查。他们征求我的意见,我说还是这三点,一定要认可它的现实存在。我的这些观点也不一定对,但确实是我心里想的。我们没有退路,因为这么多人怎么办?与其把它变为非法组织来打击,不如让它成为合法组织,公开化,不愿意登记可以,但要管理,秘密办培训学校坚决不允许。要让他们公开办,要给他们许可,要给他们公开办学创造条件。
对于登记可以有几种方法,第一种方式是独立于“三自”体系之外的宗教活动场所登记,由家庭教会向各地的宗教事务局直接提出申请,使家庭教会的聚会点成为政府承认的宗教活动场所。条件许可的可以建教堂。第二种方式是宗教团体法人即教会登记,使《宗教事务条例》第六条落到实处,教会成为真正独立的宗教社团法人。第三种方式是实现教会的备案制。这一点可能一下还做不到。登记是主要出于对公共场所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如有没有防火安全设施等等,不要把它变成政治问题。
在登记问题上,家庭教会代表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持对抗立场的,他们认为中国现行的法律和政策扼制了宗教自由,家庭教会不需要ZF的认可。灵恩派和全国性团队大概如此。也有持对话立场的,愿意主动和政府对话,只是由于长期隔阂,不知如何和政府接触。还有持稳健立场的,既不刻意对抗,也不主动对话,愿意在法律框架内确立自己的法律身份。温州的教会多持这种立场。有这些意见没有关系,有些事只要大家把观点表达出来,就有解决的办法。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我在河南农村拍的一个小电视。你们看,这个唱着歌颂上帝歌曲的孩子只有六七岁,她很纯洁和阳光。正是这些孩子们的阳光让我感动,让我感到了责任。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永远保持阳光,我才如此坚持地为基督教家庭教会“脱敏”。无论将来的情况如何,我还是那三句话,我希望ZF不要把宗教当敌人,对待宗教问题要有ZHENGZHI智慧;JY不要把教会当工具,无论是敛财的工具还是政治工具都不要不得的;社会民众不要把教徒当异类,他们也是兄弟姐妹,宗教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罢了,教徒也不要把自己当异类,不要认为自己信了教就是上帝的子民,不信教就不能受到同等的关爱。为了这些孩子,就是为了这个民族的未来。
我今天就讲这么多,谢谢各位!
第二篇:于建嵘:为基督教家庭教会脱敏——2008年12月11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于建嵘:为基督教家庭教会脱敏——2008年12月11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于建嵘
2008年12月28日 14:50 天益网 观点提要:
1、中国的基督教家庭教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家庭教会、开放式家庭教会和城市新兴教会,其规模在4500万至6000万之间。
2、为了将家庭教会的发展纳入体制的框架内,应承认家庭教会的合法存在;准许家庭教会在“三自”体制之外登记;批准登记后的家庭教会或单位联合兴办神学院。
3、在中国没有敏感不敏感的问题,只有重要不重要的问题,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我们要敢于把事实说破,要把它变成公共话题。就基督教家庭教会而言,政府不应该把宗教当敌人,精英不要把教会当工具,民众不要把教徒当异类。
大家下午好。首先要感谢张静教授和卢云峰博士,是他们代表北大社会学系请我来这里讲基督教问题的。他们为这次演讲取了一个很好的名字,叫做“脱敏与社会改革:以家庭教会为例”,这符合我的想法。大家知道,我并不是专门研究基督教的,为了完成国家的课题任务,我领导的课题组进行了一年多的家庭教会调查,感到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但由于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又由于所谓“敏感”而不能公开讨论。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所以,最近一个时期来,我希望通过各种努力使这个问题不那么“敏感”。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为基督教家庭教会“脱敏”。
我先介绍一下这个课题。这是国家软科学的课题,很偶然的机会得来的。有一次国家有关部门开会,有人提出要对家庭教会采取一些措施。我当时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参加家庭教会活动的是些什么人吗?你们都不知道家庭教会的情况,又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当时就引起了争论。有个领导就说既然大家都不清楚,那你去搞清楚。于是国家就给了我们一笔钱,我们就开始去做调查。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11月,我们去了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浙江、江苏、云南、湖南、重庆、海南、江西、福建、广西、广东、四川、湖北、陕西、安徽、辽宁、吉林等十几个省份。除了吉林和辽宁,其它地方我都亲自去了。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调查对象包括信教人士、政府官员、普通群众等。同时去调查的还有我的学生和其他老师。
我们这个课题在进行申报时没有写很详细的项目报告书。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办法写出来,因为到底要研究什么问题,我们也不知道。只是大概地计划做实地调查、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第一,实地调查包括:家庭教会的信仰、传教线路和方式、主要活动内容、地区性教会组织、宗教印刷品来源、宗教活动场所、宗教礼仪、主要人员状况、信仰者及其组织要求、宗教活动经费、当地政府宗教部门管理、与境外联络等。实地调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访谈,其二是问卷。第二,理论分析包括:信教群众与家庭教会组织之间的联系、主要人员的政治面貌和职业分布、政治倾向与要求、主要人员的宗教信仰真实性、各级宗教组织之间的联系、当地政府的宗教管理现状、宗教人员涉嫌犯罪及其可能性、参与当地社会生活,包括慈善事业、其它公益性活动和一般社会活动、国家公职人员和党政干部信仰基督教及其影响、国内基督教组织与境外联系及其发展趋势、对现在和未来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和作用等。第三,政策研究包括:界定正常的宗教活动、非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具有危害性和危险性倾向的宗教活动。
今天我的演讲分两个部分,第一是调查的主要结论;第二是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部分,调查的主要结论
经过调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家庭教会快速发展、类型多样、非法生存。
一、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基本情况
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个家庭教会的规模。大家都知道家庭教会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但到底有多少人,还存在争议。每个人的说法不一样。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2006年4月18日说,基督教信徒超过1600万人。国际基督教研究机构(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 Christianity)认为中国基督教信徒已经达到一亿。网上流传据称,韩国基督教会的统计图称中国大陆有基督徒约一亿二千万。BBC在2008年3月12日报道称,中国基督教人数近7000万。《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7月4日认为中国基督教信徒已近7000万。这些人中间,有多少是三自教会的,又有多少是家庭教会的,没有人讲得清。在现实中,家庭教会的数字往往被夸大,三自教会的数字往往被压低。因为家庭教会喜欢夸大人数以吸引外界注意,尤其以中部安徽、河南团队为甚。三自教会不愿意向官方汇报真实人数,以免给官方发展过快的印象。同时宗教局也不愿向上汇报,以免给上级控制不力的印象。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估计,三自教会人数在1800万至3000万之间,家庭教会人数在4500万至6000万之间,两者加起来可能是六、七千万人左右。这是我们反复讨论得出的数字,也只能是个大概的数字,到目前为止,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得出十分准确的数字。家庭教会的人数也许没有外面传得那么多,应该在5000万左右,太少也不可能。有的地方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是不好区分的。但无论如何算,家庭教会的人数是三自教会人数的数倍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基督教家庭教会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十分复杂。我们曾经有过一个简单的分析,其中政策空间是一方面,但同时打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三自教会与家庭教会的发展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只不过家庭教会的形式对某些传教的人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较适合中国的某些传统。在温州,基督教发展最迅猛的时候,就是打压最厉害的时候,而且发展的主要是家庭教会。另外,基督教内在的驱动力也很厉害,许多教徒把传福音当成他们最主要的活动,我在河南调查时认识一个女基督徒,然后她就不停地给我短信,劝我入教。还有,教内的兄弟互相帮助对于农村特别重要,弟兄多了,比如将来买煤、建房、收割等等大家都来帮忙,这是很实在的好处。我在农村调查的时候发现,假如女方信教,男方不信,她一定会想办法让男的信,他们认为人多了就不怕。有些教会聚会的时候,每人拿些米、菜过来,不用交钱,里面的人在进行宗教活动,外面的人炒菜,一个很大的锅,念完经大家就一起吃饭,像过大节日似的。在榆林地区,每个村都有信不同教的人,道教、佛教、基督教都有,村里决定让每个党支部去管一个教,通过教会来管理一个地方,甚至有党员说干脆我们也信教算了。因为教徒都不听你的,开会都没人来。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个家庭教会的分布地域和活动范围。我们认为家庭教会主要分布在这几个区域,包括淮河流域基督教信仰带,主要地区为河南、安徽和苏北;闽浙沿海基督教信仰带,主要地区为宁波、台州、温州和福州、泉州等;云南和陕西榆林地区也较多。我们花了很多心血去研究河南、安徽、江苏这几个地方,因为这一带有些明显的特征。在陕西榆林地区,每个乡镇有4、5个教堂,家庭教会就更多。河南、陕西这些区域应该重点研究。一般认为,地域上分布的差异,跟传教士最早来的地方有关,可能还要从历史原因上找找。云南地区很好解释。榆林地区。淮河流域这一带传教比较活跃。在山东,韩国的传教士比较多,他们很厉害,他们一边办工厂,一边传教,许多工人都变成了教徒。
从活动范围来看,家庭教会大概有这些分类:全国范围或跨省范围的体系,一般称为团队、团契。如徐州淮海福音团契、中华福音团契;颍上团队、利辛团队等;省级区域范围的体系,亦称团队,限于本省范围甚至只到市范围,如大庆团队、淮北团队等;本地教会体系,只限于当地,已在本地立足,但还未能向外拓展,除了藏区应该每个县都有。全国性团契趋向还是比较明显,像中华福音团契值得很好地去研究。团契的活动范围,温州在把宗教带到全国各地,北京的几个大教会都与温州有联系。
最后,我们来对家庭教会的治理模式和宗派进行划分。我们认为,基督教家庭教会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联邦式的长老会体制。这种类型的教会往往有聚会处(小群聚会)背景,深受倪柝声“地方教会”思想的影响,神学上是福音派立场,强调分权和制衡,强调教会自身的独立主权。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第二种是中央集权家长式的团队模式,灵恩派的此种倾向往往最为强烈,形成一些可控制教会的领袖人物。主要分布于河南、安徽等中部地区。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做,我们的重点不是宗教内部的活动。
宗派是基于不同的神学立场形成。关于家庭教会的宗派划分问题,就神学立场而言,中国家庭教会基本上是基要派基础上的福音派。现在有两种神学思潮影响家庭教会的神学立场,就是改革宗运动和灵恩派运动,从而使中国教会的未来趋势基本上划分为三派:福音派、改革宗和灵恩派。这些派别研究宗教的人比我更清楚,这也不是我们的重点。
二、基督教家庭教会的类型
我们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分类。现在看来,家庭教会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传统家庭教会,有五个方面的特点:(1)与“三自”教会没有组织联系、并相互抵触,没有得到政府认可;(2)聚会地点一般在信徒的家里,规模一般比较小;(3)最关键的一点是对外不开放,有较为固定的人群,这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只有通过内部人才能进入其中,外界很少能知道其中的人员和组织结构;(4)这些人凑到一起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也不需要特别的神职人员,有些由年纪比较大,灵修比较好的人担任活动的主导。(5)多采用家长制治理模式。传统家庭教会在中西部地带分布较多。我们在当地看到,有的教会就在一间小房子,很破烂,外部的人绝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虽然找不到他们的教会,但教徒的家门口会贴上教会发的对联,对外表明我是信教的,但必须要熟人才能带你进去,也不是非常秘密,就是要熟人。在河南的很多农村都存在这个现象,每一个教徒认为自己信教的,就在门口贴这种对联。大家看到,一些信徒的大门上贴着“恩惠平安常赐我,权能荣耀永归神”的对联和“天父赐福”的横批,另一家大门上贴着“基督宝架立宇宙,福音光泽照乾坤”。在这些对联上,都有醒目的“十”字架。我拍了很多这样的照片。但我还没想清楚怎么去解释这种现象。我去参加过他们的教会活动,主要是大家聚在一起念经唱歌。你们看,这是我拍的一个电视短片。这些农村妇女,有这么一个宗教活动,她们能在一起唱歌,她们感到特别快乐。我感觉到了她们心中的阳光,我们这些吃得好穿得好的人还不一定有。我看了之后,讲句心里话,虽然我不并信教的但我特别感动。通过接触最底层信教的人,参加他们的活动,我对基督教的认识产生一些变化,在我看来,其实他们不太关心知识分子所说的民主自由,他们更关心的是他们的上帝、他们的教会和教内的姐妹弟兄。
第二种是开放式的家庭教会。传统的家庭教会要经过熟人才能进去,而这种家庭教会不再按照亲朋关系而是按教会章程所确定的产生教会的同工来组织,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聚会规模庞大,有的教会信徒达上千人;透明程度较高,信徒公开聚会,个别教会还建立了教堂,这是主要特点,并和传统的区分开来;对“三自”教会的抵触情绪逐渐淡化,但仍不与“三自”教会往来;多采用分权和制衡的治理模式。开放式家庭教会往往处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与传统家庭教会最不同的地方是相对公开化。这是浙江的一间家庭教会,规模很大,这种家庭教会与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他们已经是公开的,你愿意来可以随便来,不一定是熟人。在浙江绍兴的柯桥城郊,我们看到一个地方挂了一个很大的牌子,写着“基督教聚会处”。但它又不同于三自教会,它们对外公开,什么人都可以来。有一个哭喊派,他们聚会就是在一起哭和喊,这又不算违法,活动又是公开的,为什么不能哭喊呢?
第三种是城市新兴教会。这种教会独立性很强,不受“三自”教会约束,与传统家庭教会也没有隶属关系,横向联系刚起步;没有历史包袱和传承,根基很浅,绝大多数教会还没有建立教堂,而是租用或购买写字楼来进行宗教活动;最关键的是公开化程度高,信仰公开告白,信徒公开聚会;信徒多是城市青年的白领阶层,文化层次较高,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占有一定比例,有些教会就是由大学生团契发展起来的;强调教会建制和组织管理的民主化;重视政教关系建设,积极主动地与政府对话,主张教会在 “三自”教会体系之外进行登记。在浙江温州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这种教会。我了解到一个人,他原来是三自教会的工作人员,后来两个人合伙成立一个教会,租了一间写字楼。不到半年,就集到700多万块钱,准备买一块地建一个更大的教会。在温州有很多这种教会,几个人合伙建立,下面有一批信徒。他告诉我一个秘密,只要信徒超过100人,三个人就有饭吃了,工资都能开出来。这个人讲经讲得特别好,很多人都离开三自教会加入到这里来了。他们不与三自教会对抗,但也没有什么联系,也不搞登记。我问他们,将来买房子怎么办?他说打算以个人名义购买。这种教会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我后面会分析。在温州,我只要找到这两个人,就可以进入他们所有家庭教会的体系里。他们在当地很有地位。他们也很想公开活动,希望对话。我们大概就把家庭教会分成三类,当然不包括邪教。
三、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培训体系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的是,现在研究基督教的人没有重视家庭教会的培训。我对家庭教会的培训体系比较关心,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事实上,在大的家庭教会里都有培训班,并且已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成熟的培训体系。培训教师以家庭教会传道人为主。他们开什么课呢?他们开的课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教牧课程,有圣经、释经学、系统神学、历史神学、讲道学、宣教学、伦理学、教会管理、护教学等,面向教会实践;以及人文课程,包括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与信仰等课程,主要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和外界对话与沟通的能力,力求使教会走出封闭、偏狭。但培训班是封闭的,学习是保密的。我看到一个培训班,参加者都是十多岁到二十多岁的孩子,培训和活动就在一个写字楼租的一间房间里。那些孩子我都逐个跟他们谈了话。有一个是来自贵州的大专生,原来是学电子计算机的,在网络上看到这个学习班,就来了,因为这里可以包吃包住半年,学习好了,将来就出去传道。他感到找到了未来。说心里话,我非常担心培训班的问题。他们学到了什么,由谁来教,社会不知道,也不公开。假如这些孩子在这里能够得到很好的基督教的教育,他将来走的可能是正道;假如相反,将来他走的可能是邪道。如果大家对基督教有兴趣的话,我建议对培训班给予重视研究。我坚决反对教育的秘密化,无论教会如何看,无论执政者如何看,无论朋友们如何看,我都会坚持这一立场。这不是权利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准则。当然,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培训班之所以秘密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没有给他们公开办教育的机会。对这个问题,我后面还会详细分析。
四、政府对待家庭教会的态度
政府对待家庭教会是什么态度呢?从中央而言,公开的文件和法律法规含糊不清,未对家庭教会的法律地位做出明确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这样,就给地方政府相对宽容或滥用权力留下了空间。这种宗教政策属于典型的“鸵鸟政策”。我刚才讲到在浙江看到的那块大牌匾,写着“基督教聚会处”几个大字,我到宗教部门去问,你们这里有家庭教会吗?他说没有。我说那个地方不是有一个吗?他说我没看见。我们在河南调研时,找到地方的宗教局局长,他谈到家庭教会的情况,他说基督教徒有几万人。我说为什么你只说这么多,他说不好讲,因为中央没有明确的态度。假如中央来调查,有十个我们只说一个,因为这不像种树,报得多有表扬,这个讲得越多麻烦越大。这种心态太明显,是典型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当然没看见也有好处,教徒说既然没人看见,那我们只管做我们的,所以有人说现在的宗教信仰和活动很自由。
地方政府一直用“非法聚会”这个概念指称家庭教会。从目前地方的宗教政策的实际执行状况来看,差异较大。一般来说,东部发达地区的政策较为宽松,常常采取漠视态度;中西部落后地区对待家庭教会则较为严厉,经常会用严厉的措施进行打压。最近也发生过不少打压的事件。比如2007年1月1日,河北省保定市市委党校内的一间办公室里,来自十多个省市的40多位基督徒正在聚会,突然遭到当地警方包围,40多名基督徒全部被带离现场接受审讯。2007年1月4日,河南省方城县二狼庙乡安楼村西庄队的十几名基督徒聚会,被当地警方袭击,三名基督徒被带到派出所审讯,其中包括家庭教会地下神学院的一名教师安文庆。2007年7月10日,安徽省明光市警方以“非法聚会”传讯了明光县桥头镇的家庭教会传道人吕井祥,他的家庭就是接待家庭。2007年7月11日,江苏建湖县钟庄家庭教会正举行“和谐直通车”儿童主日学夏令营培训。当地地方政府、公安局、三自委员会,以及协警共出动十辆车子,以取缔“邪教”为名,要求参加夏令营的150名儿童离开,带走教会负责人及主日学老师共8人,冲突中教会两名同工受伤。2007年7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四位家庭教会领袖被警方传讯。2008年5月 11日,位于北京市北三环附近的华杰大厦内,北京守望教会的主日敬拜正在进行。北京警方和宗教管理部门认为这是“非法聚会”,要求停止教会活动,并要求登记身份资料。政府的打压政策常常起到事与愿违的效果。在浙江温州,基督教发展最迅猛的时候,也是政府打压最严厉的时候。因而,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家庭教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打压政策也同样为家庭教会提供了非法生存的空间。
五、非法生存产生的主要问题
从某些地方政府对家庭教会以“非法聚会”的名义进行打击,就可以看到它们“非法生存”。我并不认为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存在本身是非法的,但其生存方式上却是“非法”的,政府可以随便找一个理由来进行打压。这种“非法生存”会带来三个问题。第一,会带来教会的财产纠纷增加。比如前面讲的教会,他们现在拥有700万元财产,想买一间房子,但由于不是独立的实体,是以个人名义买的。他个人是信教的,如果他儿子也信教,可以通过继承关系将财产传承下去。但假如他儿子不信教怎么办?可能就会发生问题。实际现在已经发生过很多教会内部的财产纠纷争议。他们没有合法的身份,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这个经费属于谁呢? 第二是教会的地下秘密化。大家可能不知道“三班仆人教”的案件。我今天带来了一份材料,我们有这个案件的所有的司法案卷,有几十本。我们复印这些材料就是为了看看这个教最后是如何变成邪教的,为什么有人相信了这个邪教。黑龙江、山东、江西等地,都发生了与这个教有关的命案。我讲一讲这个案件中的一个特别人物,叫张敏,是个女的。徐文库创立了“三班仆人教”,张敏是他的得力助手。张敏本来是很相信基督教的人,后来她就跟从了徐文库,徐任命张敏为山东的使女,负责发展教徒,每年可以收取很多供奉。张敏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全都交给了徐文库,徐称赞张工作做得比较好,就把她调到四川。张敏走后,她把教内的事务交给了另外一个女人叫张翠萍,但她后来叛教了,改投了“东方闪电教”,把“三班仆人教”的人全拉走了。徐文库察觉后叫张敏回去调查,才发现张翠萍的叛教事实。后来的结果是杀了 16个人。我念材料中的几段审问对话给你们听,就会发现为什么这个教会变成邪教。
“你们平时怎么聚会?”
“我们平时秘密聚会,不想外人知道。”
“为什么秘密聚会?”
“为了防止政府打压。”
他们的教徒都起了“灵名”,也是为了便于隐藏身份。我把全国有关的案卷都复印回来,看完后,我们只得出一句话:秘密化有利于邪教产生和传播。你打压,它就秘密化。还有一个原因,有些宗教领袖有意把自己秘密化,从而产生神秘感;有些人别有用心,由于秘密化,他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聚会都在地下室,或者把窗帘都拉起来。现在家庭教会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正因为敏感,大家不敢公开讨论,更使教会的活动蒙上了神秘色彩。所以,为了引导教会更好地发展,教会的活动应该公开化。
非法生存带来的第三个问题是宗教维权的政治化。由于家庭教会不明确的法律地位,地方政府常常采取措施干预教会的活动,甚至以“邪教”为名进行取缔。这就使家庭教会与政府形成一种微妙的复杂关系。家庭教会为了在法律夹缝中求得生存空间,不断地采取措施维护自身的宗教权利。但由于它涉及到的问题太复杂,地方政府也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而且,在对待家庭教会的态度上,政府的“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动不动就以危害社会治安为名进行打压。下面我还会讲到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如何办?
一、让宗教成为一种社会生活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我有三句话,这说是,政府不要把宗教当政治;精英不要把教会当工具;民众不要把教徒当异类。前不久国务院发展中心的一个所开了一个家庭教会的会议,要我去做主题演讲,临时想了这三句话。但我这三句话不是随便讲的,我是经过很认真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现在有许多执政者把宗教问题当成政治问题,经常有人基督教当成西方改变中国的战略武器。大家可能知道一个人,叫陈履安,他是国民政府前行政院院长、副总统陈诚之子。麻省理工学院毕业,1970年返台,任明智工专校长,而后出任教育部职业教育司司长,教育部次长,国科会主委,经济部长,国防部长,监察院长。台总统参选人。他知道我在研究家庭教会,他有一次通过很多关系,要跟我见个面。他跟我讲了这么个事情。他说,你研究家庭教会太对了,在美国有一个战略,设有五个对外不公开的委员会,是专门针对敌对国家的。第一个委员会是搞金融的,第二是宗教委员会,就是在这些国家推广宗教理念,利用宗教进行价值观的宣扬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当年台湾就是因为知道这个战略,所以严厉抵制基督教的进入,并利用民间信仰来抵制。陈履安讲的这个事情该不该相信?我发现他手上带着一串链珠,我查了一下他的背景,他是信佛教的。共产党的高层可能也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战略。一提基督教,都很敏感:你是不是跟这个战略有关?上次北京大学召开的国际宗教会,叫我去演讲,有个外国学者听后很兴奋地找到我说要跟我合作,给我提供20万美金做研究经费。我说我不能要,我研究基督教只要我们自己国家的钱,其它国家的钱都不能要,因为搞不好,就让人家说成被“战略”了。事实上,这个战略到底有没有,我不知道。而且,我想,就是有也并不可怕。只要中国的广大信众对基督教教义有正确的理解,真正按照基督教教义去进行宗教生活,天也塌不下来。要相信中国的几千万基督徒的智力,他们同样对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负有着责任,有人要利用他们应不会那么容易吧。
还有一种说法,基督教家庭教会“为中国民主发展提供道德和精神资源”,“为民主发展提供组织资源”。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这表面上在肯定基督教家庭教会,实际作用则是让统治者更加惧怕基督教家庭教会。你到底想把基督教变成什么?你提的这个问题是别人最担心的。我们到基层教会去调研,发现做教会的不外乎两种人,有骗钱的,这是一小部分,而大量的人认为宗教是他们的生活和信仰,是精神的皈依。所以我反对把基督教当工具。我们要把它回归到本来的东西。我的观点是,基督教既不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战略武器,也不是使中国民主化的工具,它是人们的一种精神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生活。它本来是什么,我们要搞清楚,搞民主的人不要去利用基督教。当你把它当成民主工具的时候,基督教的问题可能就产生了。它只是人们的一种生活。信教是人们内心的一种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他们寻找到某种皈依,并相信世间万事都有主的安排。
今天五月,我去四川灾区的时候,发现很多基督教会在组织救灾,当然也有家庭教会。在抗灾的时候,没有什么三自教会或家庭教会之分,都说自己是教徒。事实上,在大灾面前,也没有那么多党性,只有人性。宗教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不要把它政治化,宗教本身有它人性的一面。他们只想找到一种信仰,一生最后的皈依。我问过很多家庭教会的老人,问他们为什么信教,他们告诉我,因为我信了教,我感觉到了一种依靠。你想象一下,鸟在天上飞过,上帝不是也给它生活了吗?我一想,他们有这么一种皈依感,有了终身的依靠,可能比我们这些活在世俗世界里的人更加快乐,为什么要剥夺它呢?不管宗教学怎么去研究,在我看来它就是一种生活。
二、让家庭教会问题脱敏
我是无党无教无派的非人士,我当然希望在中国实现宪政和民主,但是,我并认为我们有理由来利用基督教来推进中国的民主化。我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研究,而且坚决反对任何人把宗教与政治等同起来,我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宗教去政治化,脱掉政治的敏感性。我一直认为,在中国没有敏感不敏感的问题,只有重要不重要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基督教家庭教会的事情已迫在眉睫!不要动不动就认为基督教很敏感,我们一定要让家庭教会问题“脱敏”,要把它看成是一种社会现实,是一个可以讨论而应该研究的问题。
为了让家庭教会脱敏,我做了两件事。一是发表了两篇比较重要的对话。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基督教的,但通过调查,我感到家庭教会的问题非常严重。作为一位学者,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把发现的问题告诉全社会;而作为国家的研究人员,我也有责任让执政者知道家庭教会的真实情况。所以,我在向国家提供调查报告的同时,要想把这个问题变成一个公共话题。但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想了很久,最后打算发表一篇有关家庭教会的对话。为什么要对话,而不直接写成论文呢?因为我不想把它简单化成一个学术问题,而想把它变成一个公共话题。为此,采用对话的方式是最安全的,可以借他人之口表达出一些论文无法表达的意思。我采取这个策略的目的,是想试探一下政府的底线,也想试探一下基督教的底线,以及社会的底线。这个对话是非常中立的,谈了好几天,但只发表了一万多字的《基督教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稳定》。发表后反应不错,没有被封杀,没有人找我谈话,基督徒也没有出现对立情绪,并且他们打电话来说还要做对话。所以我就做了第二个对话。第一个对话我是从普遍性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第二个对话是《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向何处去》,这次是专门讨论家庭教会。我的目的就是把它变为可讨论的问题,不要躲藏,基督教的问题已经存在了,装作看不见就行了吗?法轮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是什么?《江泽民文选》中有一句话:“对这种已形成为全国性组织,涉及相当多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军人和工人、农民的社会群体,却迟迟没有引起我们的警觉。我为此深感内疚”。没有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各种理性的讨论,当发生群体性事件,引起最高领导人注意后,才不得不找一切证据来证明它是邪教。我针对家庭教会发表的这两个对话,用意非常简单,就是告诉大家这个问题可以讨论。我还要发表第三次对话,之后这个问题就交给其他人做了,我认为在家庭教会这个问题上,我的使命就完成了。为了让家庭教会脱敏,我还做了很多演讲,包括2008年4 月28日在人民大学做的“基督教的发展与中国的社会稳定”,2008年6月10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做“基督教的发展与中国的社会稳定”专题讲座;2008年 6月18日在广东中道论坛做“基督教的发展与中国的社会稳定”专题讲座;2008年10月8日在北京大学世界宗教高峰论坛讲的“基督教家庭教会向何处去?”;2008年11月21日在国务院发展中心民族研究所等举行的会议上做“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合法化研究”。此外,在中央党校政法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山东大学、浦东干部学院、中国青年干部学院、北大马列院、清华大学等授课和演讲中我都讲到了基督教家庭教会目前的状况和出路问题。不要那么敏感,讲多了就不敏感了嘛,大家越不讲它就越显得敏感,所以要“脱敏”,对重要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敢讲。实际上把问题讲破了,讲透了,就越安全,越是躲躲闪闪,越危险。
三、对政府的建议
我在给中央的报告当中提了三个建议:第一,承认家庭教会的合法存在,不要装作看不见。我们一定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面对我们现实存在的问题。基督教、家庭教会在社会中已经客观存在了,既然客观存在,我的观点就是将它合法化。如果不赋予其一定的合法地位,那么,在法律框架内没有它的生存空间,它就可能要承受“非法生存”的压力,转而寻求其他方式维持自己存在下去。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第二,准许家庭教会在“三自”体制之外登记。他们不愿意在三自教会内登记,我们就准许它在三自教会之外登记。为什么不让它登记呢?我们给它登记了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对它进行管理,而他们也认可了你的管理。在登记方面,我认为要给它选择,但是你必须要登记,必须要注册,必须要接受政府的某些管理。这样,我们起码知道是什么样的情况,它的活动是如何展开的,它们的学校是怎么办的。我对办学校历来很重视,我认为我们应该关心教育下一代的方法,谁来教育、用什么教材教育,等等。第三,批准登记后的家庭教会或单位联合兴办神学院,一定要公开办,坚决反对秘密化。教育不能搞秘密化。我和教会的人有过争论,我最担心把孩子教育坏了。对我们的报告,有关领导作了批示,现在有关部门正在对家庭教会作大规模的调查。他们征求我的意见,我说还是这三点,一定要认可它的现实存在。我的这些观点也不一定对,但确实是我心里想的。我们没有退路,因为这么多人怎么办?与其把它变为非法组织来打击,不如让它成为合法组织,公开化,不愿意登记可以,但要管理,秘密办培训学校坚决不允许。要让他们公开办,要给他们许可,要给他们公开办学创造条件。对于登记可以有几种方法,第一种方式是独立于“三自”体系之外的宗教活动场所登记,由家庭教会向各地的宗教事务局直接提出申请,使家庭教会的聚会点成为政府承认的宗教活动场所。条件许可的可以建教堂。第二种方式是宗教团体法人即教会登记,使《宗教事务条例》第六条落到实处,教会成为真正独立的宗教社团法人。第三种方式是实现教会的备案制。这一点可能一下还做不到。登记是主要出于对公共场所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如有没有防火安全设施等等,不要把它变成政治问题。
在登记问题上,家庭教会代表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持对抗立场的,他们认为中国现行的法律和政策扼制了宗教自由,家庭教会不需要政府的认可。灵恩派和全国性团队大概如此。也有持对话立场的,愿意主动和政府对话,只是由于长期隔阂,不知如何和政府接触。还有持稳健立场的,既不刻意对抗,也不主动对话,愿意在法律框架内确立自己的法律身份。温州的教会多持这种立场。有这些意见没有关系,有些事只要大家把观点表达出来,就有解决的办法。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我在河南农村拍的一个小电视。你们看,这个唱着歌颂上帝歌曲的孩子只有六七岁,她很纯洁和阳光。正是这些孩子们的阳光让我感动,让我感到了责任。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永远保持阳光,我才如此坚持地为基督教家庭教会“脱敏”。无论将来的情况如何,我还是那三句话,我希望政府不要把宗教当敌人,对待宗教问题要有政治智慧;精英不要把教会当工具,无论是敛财的工具还是政治工具都不要不得的;社会民众不要把教徒当异类,他们也是兄弟姐妹,宗教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罢了,教徒也不要把自己当异类,不要认为自己信了教就是上帝的子民,不信教就不能受到同等的关爱。为了这些孩子,就是为了这个民族的未来。
我今天就讲这么多,谢谢各位!
第三篇:基督教新乐教会章程
基督教新乐宣道教会(总堂)章程
一、总纲„„„„„„„„„„„„„1
二、信仰„„„„„„„„„„„„1
三、执事会„„„„„„„„„„„„2
五、同工„„„„„„„„„„„
六、信徒„„„„„„„„„„„„
七、圣礼„„„„„„„„„„„
八、事工组织„„„„„„„„„„
九、聚会„„„„„„„„„„
十、婚丧„„„„„„„„„„„„
十一、附则„„„„„„„„„
前 言:在上帝的保守和圣灵的带领下,本教会各项圣工得到顺利的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信徒人数与日俱增,信仰素质也正在不断提高。深信新乐教会的明天会更好。圣经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为适应教会发展的需要,使各项工作能更好地拓展,本教会执事会根据圣经原则,结合本教会实际情况,对本教会制定以下规章制度,使各项事工有章可循。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本教会定名为:基督教新乐市宣道教会(简称基督教宣道会)。
第二条 本教会以基督为元首,由信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真神的基
督徒所组成(弗4:3/6).第三条 本教会宗旨:高举圣经真理,捍卫纯正信仰;加强教会联络,共同抵御
异端;牧养信徒灵命,广传基督福音。
第四条 本教会以圣经和《使徒信经》所归纳的内容为信仰依据,带领全体信徒
敬拜上帝,追求灵命长进,教导信徒遵纪守法,荣神益人,并为福音作 出美好的见证,来完成基督托付的大使命。
第二章 信 仰: 第五条 基本信仰
一、我们相信整本圣经是神所默示的,完全无误,是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的最
高权威和准则(提后3:
16、林前2:13)。
二、我们相信自有永有独一的真神启示自己为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的
神,是创造万有,救赎万民的主(太28:
19、林后13:14)。
三、我们相信耶稣基督是神的独生子,由圣灵感孕,藉童贞女马利亚所生、祂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路1:26/
35、约1:14/
18、赛7:
14、9:6)。
四、我们相信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受死,埋葬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并照祂
所应许的还要再来(林前15:1/
4、罗4:
25、约14:2/
3、帖前4:13/18)。
五、我们相信圣灵是与圣父,圣子同质、同权、同尊、同荣、祂使信徒重生
成圣,又赐下各样属灵恩赐,这些恩赐今日仍然存在(约3:5/
8、罗8:9/
13、林前12:1/
11、罗12:6/
8、弗4:4/16)。
六、我们相信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因不顺服神而堕落成罪人,是完全败
坏,无力自救,需神的救赎(创1:26/
27、3:1/
7、罗5:
12、18)。
七、我们相信人的得救是本乎神的恩典,也因着人的悔改并相信耶稣在十字
架上所成就的救赎大功(弗2:8/
9、来9:
12、22)。
八、我们相信信徒应不断地被圣灵充满,过一个与世界迥别的圣洁生活,结
出圣灵的果子,并得着能力,有效的事奉主(弗5:
18、林后6:
14、7:
1、加5:
22、徒1:8)。
九、我们相信教会存在的目的是装备众圣徒,活出基督的见证,传扬天国的
福音,完成主的大使命(太5:13/
16、28:18/20、弗4:11/
16、腓2:14/16)。
十、我们相信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一个真实的普世教会是由重生的信徒所组成,而这个普世教会是由在不同地区的地方教会所组成(弗4:4、12、林前 12:
13、徒15:
22、太16:
18、18:15/20)。
十一、我们相信藉由完全浸入水中的洗礼,是教会为重生得救之人施洗的主要方
式,但也尊重接纳其它方式的洗礼(太28:
19、徒2:
38、19:1/6)。
十二、我们相信所有重生且受过洗礼的人能领圣餐,领圣餐时当省察自己的行为
免得吃喝自己的罪(林前11:28/
32、太26:26/28)。
十三、我们相信儿女是神所赐的产业,奉献孩童是神所喜悦的,父母当尽属灵
育的责任,培养出敬虔的后代(诗127:
3、撒上1:21/
28、路2:21/
23、)。
十四、我们相信魔鬼是一真实的属灵位格、牠与牠的使者已被审判,在末日将被
扔进火湖里(太25:
41、启20:10)。
十五、我们相信在末日,基督将再来,审判活人死人,不信的人复活受永刑,信 的人复活得永生,并与基督同作王,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可9:43/
48、帖后1:
9、启20:10/
15、22:5)。
第三章 执事会:
第六条 执事会性质:是教会信徒的代表大会,是本教会最高权力机构。第七条 执事会成员
一、权力:出席会议,有提案权、表决权、否认权。
二、义务:遵守教会一切规章制度,积极提案议案。第八条 执事会职能:
一、审核教会负责人和各事工组工作报告及议案。
二、提出教会各项事工和同工中存在的问题。
三、决策本教会下一年的事工大计和经费预算。
四、确定牧师、长执、教牧、各点和各村负责人等。
五、制定和修订章程或有关规章制度。
第四章 执事议会
第九条 执事会责任:执事会是本教会一切事务的最高管理、治理、牧养、监
督的属灵机构和领导核心。
第十条 执事会组织:设执事会会长一人、执事会执事长一人,由主任牧师提名,在执事会议中通过实行,任期五年。
第十一条 执事会工作:
一、审核各事工组工作的汇报、提议和经费预算。
二、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和落实执行计划的相关措施。
三、决定各事工组有关成员和人事的增补与罢免。
四、调解各事工组之间和同工之间的矛盾。
五、警戒与处理违反教会规章制度、结党分争、散布异端邪说、混乱教会的组织者。
六、每年组织执事若干人,对财务帐目进行一次审计。
七、举行教会圣礼和圣工的受职和退职仪式。第十二条 主任牧师、执事会会长:
1、负责权:负责本教会全面工作。
2、召集权:召开大小会议。
3、参与权:参与各组的各种重要会议。
4、审批权:审批执事会决定的经济支付与各项新事工、活动的开展。
5、协调权:调剂、协商各组之间的事工,做到相互配合、同心合一。
6、决定权:行使教会执事会所授权的,决断各组所提议的事项。
7、重大事工,疑、难案例,提交执事会。
第十三条
执事长职权:监督主任牧师、执事会会长和执事的工作。必要时可召开执事会。
第十四条:主任牧师主管教务教牧事工,任期五年,到期由执事会会长重新提名交执事决议。执事会—会长主管行政、治理事工,任期五年,到期由主任牧师重 新提名交执事会决议。第十五条 执事会成员
一、由牧师、长执和现任执事。
二、新任执事的条件:
1、信主七年以上(受洗时间为准),并在本教会聚会五年以上,年龄在25-60 岁。
2、信仰纯正,虔诚崇拜,遵守教规的忠实信徒。
3、委身本教会,积极参与教会的事工,以神家的事为念。
4、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庭,教内 外有好名声。
三、将产生的执事会成员、分工的名单公布于众。
四、执事会成员的工作:
1、协助执事主任、会长做好教会工作。
2、积极参与议事、理事。
3、寻求异象开拓新事工,推动教会复兴。
4、以圣经真理处理各类问题。
5、监督各事工组所开展的工作。
6、凡执事会决议事项,执事会成员要率
先遵行,当传达的要积极传达,当执行的要贯彻执行。如遇不可外传的 内容,不得泄秘,以祷告托住。
五、执事会成员在任职期间,如有一次或多次违反章程,可由执事会视情节
轻重予以劝戒、劝退等处理。
第十六条 执事会会议
一、会议举行:
1、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定于每月的第二个主日礼拜后召开,提前一礼拜报告。必要时可以提前或延期召开。
2、执事会主任、会长在必要时可以召开临时或紧急会议。
二、会议考勤:
执事会成员有事须提前请假,不得无故迟到、早退、缺席。
三、会议程序:
1、执事会由主任或主任委托会长召开。
2、由主持人先宣布会议程序、内容。
3、执事成员要对会议负责,竭力献计献策,发言要积极有序,言语要温和
简 捷,态度要诚恳,勿持成见讲话。
4、决议当符合圣经真理,在没有经文可依的情况下,须通过表决,少数服
从多数。不赞同的少数人,可以保留个人意见,但不能反对已通过的决议。
5、执事会的决议,对无故缺席、中途退席或请假者,以弃权论处。
6、执事会结束时,要宣读书面记录,到会者要签名。第十七条 执事会活动
为提高执事会成员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同时也使得有关决策和管理能顺服在
圣灵的引导之下,执事会要计划每年安排时间出访其他教会进行考察学习,同时定期接受有关培训,使执事能成为忠心而有见识、神的好管家。
第四章 同 工 第十八条 牧师、长老、执事、教牧。
一、基督是教会的头(西1:18),衪命定衪的仆人管理衪的教会(弗4:11)。圣
灵也赋予他们的恩赐,通过教会的设立、选立、按立来确认他们。
二、本教会实行牧师、长老、执事终身制,长执是教会群羊的监督,牧师和
教牧是信徒圣经真理的导师(徒20:28)。全教会务要敬重(提前5:
17、来13:17)。
三、选立牧师、长老、执事、教牧的要求:须按教会规章来办理。
四、牧师、长执、都可参与各事工组的会议和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五、外会迁入本教会长期居住并长期参与本教会崇拜的教职人员(长执、教
牧),由本人申请或教会推荐,考验期满六个月后,经本教会执事会核定 接纳,方可参加本教会圣工。并要遵守本教会一切教规制度。
六、若有控告牧师长执教牧的,没有两三个真实书面见证不可收(提前5:19)。
如果有真实见证的,经教会执事会调查属实,必须按照圣经原则进行处 理(太18:15/18)。
第十九条 义工
一、义工指主日或周间派工及主日学教员等,不受薪金参与教会工作的同工。
二、要受洗满三年,年龄在20-50岁,有明显教导恩赐爱慕善工,教内外
有好名声。第一年为实习期,经执事会认可后列为正式派工。
三、外会迁入本教会长期居住的派工工人和主日学教员,由本人申请或教会
推荐,考验期满六个月后,经本教会执事会核定接纳,方可参加本教会 派工。并要遵守本教会一切规章制度。
四、长期居住并已列入本教会派工的,选立或按立长执、教牧、由本教会执
行,否则本教会不给予接纳。
第二十条 工人差派
一、本教会实行统一差派,由教牧组具体安排。
二、提升派工人员,学历在初中以上(含初中),年龄在20-50周岁,不受性
别限制。应写基本救恩书面讲道十篇,并在同工会全体面前试讲一次,被教牧组认可后列入派工。
三、如外教会邀请本教会同工担任圣工,必须提交邀请函,由教牧组根据实
际适当安排。
第二十一条 全职同工的待遇和福利
一、工资待遇由执事会参照其它教会并结合本教会的实际经济能力予以制
定,并随着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二、其它事项按《教牧同工规章制度》执行。
第五章 信 徒
第二十二条 凡一切参加本教会聚会追求福音真道者称慕道友。慕道友接受洗礼
后,正式成为本教会的信徒。
第二十三条 本教会信徒应遵守圣经教训,恪守教会规章制度,乐意奉献,支持
教会事工,参与教会管理。
第二十四条 本教会信徒要遵纪守法,作光作盐,荣神益人,为主发光。
第二十五条 本教会信徒积极参加教会主日崇拜,尽所能参加教会所举办的各项
聚会。过一个正常读经、祷告、灵修的生活,为基督做美好见证。
第二十六条 本教会信徒如有严重违反主道,污辱主名的行为、有随从异教或异
端,离弃本教会信仰及蓄意破坏本教会规章制度的,屡经教会劝戒 不改者,给予适当的处罚。
一、当众责备(太18:
17、提前5:20)。
二、停止圣餐(林前5:9/11),当众宣布。
三、交往回避(罗16:
17、林前5:9/
11、帖后3:6/11)
第六章 圣 礼 第二十七条 施洗礼
一、遵照圣经教训,对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决志悔改的慕道友施行洗礼,表明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复活。
二、接受洗礼者须慕道一年以上,年龄在16周岁以上。
三、虔诚遵守主日,真正明白救恩,清楚悔改重生,生活有见证,经教会同
工基本信仰考核合格后,方可受洗。
四、施洗由教会指定圣职同工或邀请其它教会圣职同工主礼。
五、本教会按教会传统采用浸水礼,特殊情况(如生理、年迈、重病等原因)实行点水礼。
六、凡在本教会受洗的,每人发给一份受洗证明书。第二十八条 圣餐礼
一、遵照主耶稣的吩咐设立圣餐,特为纪念主耶稣舍身流血的赎罪之恩。
二、本教会定在每月第二个主日举行圣餐,一饼一杯,交接擘饼,由本教会
指定同工主礼。
三、受圣餐者必须是受洗的信徒。
四、其它教会信徒因工作或居住因素,要第一次参加本教会圣餐的,须说明
原受洗的教会。
五、有明显犯罪行为(如淫乱、异端、道德败坏、行为丑恶的)经劝导、警
戒仍不悔改的,对其本人做停餐处理。(给予公布接受教会监督。)
六、被教会停餐的,有真正悔改表现,其本人要求复餐的,经执事会察验核
实,牧师、长执、祷告后,方可领受圣餐。
第七章 事工组织
第二十九条 本教会事工运作实行分工合作的原则(彼前4:10/11),设有:教牧事工、福音事工、教育事工(青少年和成人)、祷告探访事 工、后勤事务事工、敬拜赞美—文艺事工、财务事工。各事工负责人由 执事会根据神给各人的不同恩赐认定产生,工作计划和经费开支的预 算,必须在每年执事议会前,提交执事会讨论。
第三十条 教牧事工
一、宗旨:高举耶稣基督,遵行圣经教导,做好讲台安排工作,确保讲台信
息的供应,并做好讲台信息的把关,确保信仰的纯正。
二、组织:负责人由特别恩赐的执事会成员担任,成员若干名由具备教导牧
养恩赐的同工担任。
三、工作:
1、工人差派:各类聚会讲道工人的差派和邀请。
2、信徒培灵:使信徒能够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
3、同工学习:安排和组织同工定期学习,提高义工的事奉和工作能力。
4、施洗圣餐:定期做好二大圣礼工作,使主的恩典和应许归属众信徒。
5、婚丧礼拜:按照主的教导,“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6、节日庆典:使教会团契有更加活跃的气氛,吸引更多的人信服基督。
7、《圣经》、诗歌、书刊资料:丰富信徒属灵的生活,充实圣经真理的知识。第三十一条 福音事工(包含敬拜赞美事工—文艺)
一、宗旨:以开荒布道、建立教会、牧养信徒、培训工人为首要天职。以联
络教会,共同事奉,互相帮助,彼此尊重,促进合一为基本守则来完成 大使命。
二、组织:负责人由特别恩赐的同工担任,成员若干名由明显恩赐的同工。
三、工作:
1、家庭福音事工: 每年召开至少有一次家庭福音性的布道聚会,促进信徒家庭基督化。大力开展 个人福音工作(特别家庭亲人),让得救的数目天天加给教会。
2、福音事工:
每年一次召开福音布道聚会,并配合教牧组做好牧养、栽培和跟进工作。
3、外地福音事工: ⑴大力开拓福音荒地,牧养基督教会。⑵外出福音布道报告执事会主任,由福音组统一差派。⑶长执、教牧定期前往福音工场教导和牧养。
4、外地培训事工: ⑴外出培训由福音组直接安排。⑵带回本教会培训要和教牧组协作。
5、福音经费: ⑴将全年的经费预算开支报执事会审核通过。
⑵如有信徒为福音“专项奉献”,福音款由教会财务组收(个人不可接收)。第三十二条 教育事工:
1、青少年教育事工,2、成人教育事工。
一、宗旨:关怀成年和青少年的灵性成长,培养教会所需的各类人才,在各
行各业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二、组织:负责人由特别恩赐的同工担任,成员若干名由有明显恩赐的同工
担任。
三、工作:
1、加强做好定期成年和青少年崇拜工作(查经、祈祷、团契、探访)。
2、召开一年二次的青年培灵工作。
3、做好主日成年人和青少年圣经学习和资料供应工作。
4、做好成年和青年义工及教师的培训工作。
5、关怀在校及已毕业大学生的工作。
6、一年一次的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第三十三条 祷告、探访事工
一、宗旨:为教会守望,为会众灵魂警醒,堵住破口。
二、组织:负责人由特别恩赐的执事会成员担任,成员若干名由有明显恩赐 的同工担任。
三、工作:
1、周一到主日晨更的祷告事工。
2、周一至主日中午守望祷告事工。
3、周(xxx)的老年祷告探访事工。
4、周(x x x)的中年祷告探访事工。
5、健全各村的定期祷告探访事工。
6、周一到周六接待祷告事工。
7、疑难病家的陪祷工作,需有病者亲属陪同。
8、做好临终陪祷工作。
9、及时调解信徒之间的纠纷。
10、及时汇报特困急需帮补的信徒家庭。
11、及时汇报可疑情况防止异端入侵。第三十四条 后勤、事务事工
一、宗旨:配合各事工小组的工作,管好堂内外的一切设施。
二、组织:正组长由特别恩赐的执事会成员担任,成员若干名由明显恩赐的
同工担任。
三、工作:
1、值日值班。
2、车辆保管。
3、会议后勤。
4、环境卫生。
5、水电消防。
6、教堂修缮。
7、食堂总务。
8、主日次序等。第三十五条 敬拜赞美—文艺事工(是福音事工的一部分)
一、宗旨:为主日崇拜、各种聚会和福音服务,以丰富多采的活动,活跃教
会生活。
二、组织:负责人由特别恩赐的同工担任,成员若干名明显恩赐的同工担任。
三、工作:
1、铜管乐队。
2、教会诗班:(1)青年诗班(2)老年诗班。
3、文艺节目。
4、婚丧服务。如有外会邀请参加婚丧礼拜、教堂落成、福音晚会、节日庆
典等,须事先报执事会主任审核,方可接受。
第三十六条 财务组
一、宗旨:加强教会财务管理,保证教会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组织:执事会主任为组长,执事会会长为副组长。会计由特别恩赐的执
事会成员担任,出纳由执事会成员担任。司库由具有管理恩赐的执事会成员担任。
三、工作:
1、审核开支:审核各事工组全年经费预算开支计划,汇总后报给执事会备案。
2、财务管理:
⑴所有奉献款由财务组收,一切开支由财务组支付。⑵经财务组清点后的奉献款,由会计记帐、交出纳保管,做到日清月结,除备用金外,现金当日一律储蓄银行。⑶教会奉献款个人一律不准外借、挪用、混用,教会之间调济由执事会决定。⑷计划预算内的开支,凭票据写明用途,经手人和事工负责人签字、再经执事会主任、会长审批签章后,方可给予报销。⑸计划预算外的开支,1000元以内(含1000元),凭票据写明用途,经手人和事工负责人签字、再由执事会主任、会长审批签章后,方可给予报销。超过1000元需报执事会审核决定。⑹数额较大的项目支出,要作必要的说明,方可报销。⑺要做到取数准确,上报及时,帐帐相符,帐款相符,帐据相符,帐物相符,每月应有报表,公布与众。⑻财务组应在年终向执事会汇报全年收支情况,一年结帐一年清。⑼帐目一律保密,除教会执事会成员以外,未经执事会主任、会长同意任何人不准查看。
3、同工生活:根据执事会决议和规章制度,给予同工定期或临时的生活供应,免除后顾之忧。
4、特困救济:对孤儿、寡妇、病残、老人要爱心关怀,报执事会确定后给予经济帮补,并交祷告、探访组定期看望。
5、建堂救灾:⑴外地建堂募捐经本教会认可:募捐500— 1000元,属本教会牧养的堂点落成,一次性给予一千元。特殊情况由执事会另行安排。⑵一切募捐活动,由教会统一安排,任何个人不准私自领人流动募捐,特殊情况由执事会另行安排。⑶如遇火、风、涝及其它极大灾害,由执事会决定统一救济。
第八章 聚 会
第三十七条 本教会正常的聚会(包括周间聚会)按已经安排的进行。有需变
动,必须报执事会审核通过。
第三十八条 聚会讲员有教牧组差派,外来不熟悉的同工一律不准上台讲道。第三十九条
同工在讲台讲道时,必须要穿正派的服装,合乎圣徒体统。
第四十条 为培养信徒的灵性,满足信徒需要举办的查经会、祈祷会、培灵会、感恩会、见证会、婚礼、安息礼拜等,由本教会教牧组提出计划,经执事会审核通过,交教牧组负责执行。
第四十一条 如要在堂外设立临时或长期聚会,必须报执事会审核通过。第四十二条 本会不支持任何不合教会规章制度及未经执事会审核的聚会。第四十三条 主日崇拜守则:
一、进堂谨慎脚步,不要随便走动。
二、礼拜有始有终,不要迟到早退。
三、服装端庄整齐,不穿奇装怪服。
四、座位先后有序,不要喧哗闲谈。
五、携带圣经诗歌,不带零食小吃。
六、孩子送到班级,不要影响会场。
七、敬拜以灵以诚,不要自由散漫。
八、听道专心致志,不要打盹睡觉。
九、祷告严肃敬虔,不要东张西望。
十、奉献投入箱内,不要交给个人。
十一、堂内保持清洁,不要随地吐痰。
十二、爱护教会财产,不要损坏私用。
第九章 婚 丧 第四十四条 婚礼:
一、教堂婚礼:
1、要求举行婚礼的一方必须是已受洗的信徒。
2、婚前要保守圣洁没有同居行为的。
3、持有合法的结婚证书。
4、十五天前详细填写申请表,向教会提出申请。
5、为了确保婚礼时间准确,熟悉程序,新郎新娘来堂联系。
6、由本教会牧师、长执、或邀请外会长执、主礼。
7、婚礼时除分喜糖外,其它礼品一律不准送。
8、如外教会信徒要在本堂举行婚礼,由对方教会提供证明,经本会同意,方可举行。
二、乐队为信徒服务:按使用乐队之规章办理。第四十五条
丧礼
一、信徒丧礼不可带有迷信色彩,否则教会乐队不参与送殡。
二、信徒出殡不可影响主日崇拜,如有特殊情况,待散会后方可。
三、为了信徒丧礼的简俭,参加送殡的信徒一律不可收礼品。
四、参加送殡的教会乐队、一律不收费。
五、信徒去世的追思聚会,最好在出殡前半小时举行。
六、若是忠心劳苦为主作工的离世,由执事会决定在教堂召开隆重追悼会。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本章程经教会执事会(2011年9月25号)审核通过,在本教会全面
实施。
第四十七条 本章程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或有需要增补的条例,执事会将每年
加以修订,以完善和适应新的形势。
第四十八条 各事工组可以按需制定其它条例,但不得与教会章程冲突。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属于本教会执事会。
第四篇:基督教在广东的教会
基督教在广东的教会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6-11-08 10:24:39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十六世纪中叶,公教又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陆续派生出一些脱离罗马公教的新教派,统称“新教”,又称“抗罗宗”或“抗议宗”,在中国称为“耶稣教”。
自嘉庆十二年(1807年)英国伦敦传道会来广东以后,先后有23个基督教较大的差会进入岭南传教。这些教会中,15个分属于6个宗派,分别是:圣宗,有英圣公会;浸宗,有浸礼会、浸信会;公宗,有公理会、伦敦会;信宗,有巴色会、信义会、礼贤会;监宗,有循道会;长宗,有英长老会、加长老会、纽丝仑长老会、美长老会、约者会、同寅会。其余有圣道会、神召会、美以美会、金巴仑会、安息日会、水上传道会等。各教会中,以美长老会和浸信会在岭南势力最大,除粤东的潮汕、嘉应外,均为此二教会的势力范围。德国信宗则占据嘉应及东江部分地区,潮汕地区则为英长老会和美浸礼会的势力范围。其他一些较小的教会,只在这些地区(主要是粤语地区)作零星的传教。
1.伦敦会
嘉庆十二年(1807年),伦敦会的传教士马礼逊来到广州,进行传教活动。这是进入中国传教的第一个基督教传教会。伦敦会的主要宣教区在广州、香港、澳门一带。民国8年(1919年),该会在广东有布道区36个,正式教堂26座,教会职员135人,受餐信徒1874人。办有小学36所,中学1所,医院4所。是年,该会加入中华基督教广东大会议,在该大会的统一领导下从事布道事业。
2.公理会
即纲纪慎传道会。道光十年(1830年),美公理会牧师裨治文来广东传教,为该会来华之始。稍后该会又派伯驾医生来粤协助稗治文工作,在广州创办眼科医局,为中国有西医院之始。裨治文于同治六年(1867年)离粤北上,公理会在粤的活动暂告停顿。其时该会在粤有宣道堂2处,医院1所,女校1所,受洗信徒仅数人。光绪九年(1883年),公理会再派喜嘉理牧师来粤。喜嘉理先在香港租屋传教,后往四邑诸县及广州传教,开设教堂及宣道所40余处,开办学校29所,男女老少受洗礼者5334人。宣统二年(1910年)喜嘉理因病回国,其所建立的教会事业因人才、经济缺乏,一落千丈。民国8年(1919年),该会在广东有布道区27个,正式教堂35座,教会职员136人,受餐信徒3098人,办有小学30所。该会的主要布道区为广州、四邑诸县及香港,民国8年,该会加入中华基督教广东大会议。民国18年,该会的西教士全部被调回国及其他地区,在粤的原有工作全部停顿,次年由华人组织的广东公理传道会接办美国公理会在粤的宗教事业。
3.美长老会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北美长老会遣教士哈巴来到广州,为第一位来华的北美长老会教士。咸丰十年(1860年)哈巴复入广州,先后建立5个支会,并创办医院、医校、护校、书院等。光绪十一年(1885年),哈巴在美筹得60余万元返粤,在芳村创立格致书院,后在此基础上于河南康乐村成立岭南大学。北美长老会的宣教区很广,遍布整个广东话地区(包括香港)及部分客话地区,所办的教育事业和医疗事业也较多。民国8年(1919年),该会在广东有布道区165个,正式教堂113座,教会职员425人,受餐信徒13559人,办有小学103所,中学6所,大学L所(岭南大学),医院8所。是年,在广东的北美长老会加入了中华基督教广东大会议,成为该组织中最大的教会。民国17年,北美长老会将各项事业移交给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1949年,该会撤至香港。
4.英长老会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英长老会牧师宾为邻抵香港,稍后进入广州,不久经厦门往上海。此为英长老会进入岭南之始。至咸丰六年(1856年),宾为邻及另一传教士抵达汕头,进行传教活动,但传教两年,未能发展信徒入教。咸丰八年(1858年),英长老会派遣在厦门传教的施饶理来与宾为邻对调,创设一间宣道所和一所小学。《天津条约》签订后,英长老会的传教事业始获得较快的发展,先后在潮汕一带建立教堂,吸纳信徒,创办医院、学校、书馆,并把传教区域扩至客话地区。该会的宣教区集中在潮汕潮语地区和部分客话地区。民国8年(1919年)。该会在广东有布道区131个,正式教堂108座,教会职员336人,受餐信徒6209人,办有小学147所,中学6所,医院6所。民国17年,潮汕基督教长老总会改称为中华基督教岭东大会,下辖中华基督教汕头区会(原汕头区基督教长老大会)和中华基督教五经富区会(原五经富长老大会)。民国18年起,英国传教士逐渐将教会的领导权移交给中国牧师,集中由岭东大会领导。至民国26年,潮汕基督教长老会拥有教堂142座,教徒超过1万人,并在汕头和五经富各设神学院一所(贝理神学院和观峰神学院)。
5、同寅会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美经商的华侨梅灵先生劝同寅会派人来华传教;并于同年与同寅会的色加古、施姑娘、白姑娘来到广州,驻河南洲头嘴,开始布道。此后,同寅会陆续派人来岭南,建教堂,兴办医院、学校。该会的宣教区多在广州、南海、顺德、中山等地。民国8年(1919年),该会在广东有布道区10个,正式教堂12所,教会职员59人,受餐信徒671人,办有小学14所,医院1所。至民国14年有信徒近3000人。
6.循道会
清咸丰元年(1851年),循道会牧师俾士经香港入广州,在十三行以商行职员身份进行隐蔽的传教,为循道会在岭南传教之始。咸丰三年(1853年),俾士在增沙设一福音堂,并创设广州教区。《天津条约》签订后,避地澳门的俾士等传教士再度入粤,设堂传教,并在广州增沙创设圣道书院,培养华籍牧师。此后,该会的传教工作逐渐扩展至粤北、四邑、梧州等地。宣统二年(1910年),广州教区易名为华南教区,下辖广州、佛山、北江、台开、新中、梧州、香港等7个联区。民国8年(1919年),该会在广东有布道区30个,正式教堂29座,教会职员106人,受餐信徒2013人,办有小学35所,中学二所,医院2所。民国29年时信徒最多,达4000人。抗日战争中,循道会华南教区遭受较大损失,至民国 36年信徒人数减至 1300人。
7.信义会
信义会又名巴陵会。清咸丰四年(1854年),信义会的韩士伯抵香港,入宝安、花县、清远、南雄、长乐、河源等地传教,为信义会教士进入岭南之始。光绪十四年(1888年),该会有力教士入粤,开设教堂、创办学校甚多,又到苗族地带传教。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该会在广州芳村购地建筑总堂。信义会在岭南的主要宣教区在广州、番禺、花县、新会、顺德、中山、惠阳、博罗、仁化、乐昌、南雄、始兴、英德等地。民国8年(1919年),该会在广东有布道区138个,正式教堂105座,教会职员123人,受餐信徒5225人,办有小学15所,中学2所。民国15年,有区会14所,支堂78间,宣道室25处,信徒6700余人。民国22年,有信徒7200人。
8.崇真会
因此会总机关设于瑞士巴色,又名巴色会。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崇真会遗教士黎力基、韩山文来广东,协助较早进入岭南的郭士立工作。后转往汕头、潮州及客家地区传教。此为最早抵达岭南的崇真会传教士。此后,崇真会主要在广东客属地区发展教务。该会总会设于广东老隆,下设有17个区会,后调整为13个:香港、李朗、浪口、葵涌、古竹、河源、连平、和平、龙鹤、元紫、五华、兴宁、梅县。民国8年(1919年),该会在广东有布道区36个,正式教堂130所,教会职员135人,受餐信徒1874人,办有小学72所.中学2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会在广东有堂会112处,牧师45人,传道111人,信徒达21756人劝。有中学4所,医院2所,神学院1所。
9.礼贤会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礼贤会牧师叶纳清抵广东,在东莞、宝安一带传教,为礼贤会于岭南传教之始。该会宣教区不广,仅宝安、东莞、惠阳、增城、顺德5县。民国8年,该会在广东有布道区35处.正式教堂25所,教会职员70人,受餐信徒2253入,办有小学24所,中学1所,医院1所。民国16年,信徒增至3500人。
10.浸信会
道光十六年(1836年),受美国浸会全国联会的派遣,叔未士夫妇抵达澳门,为美国浸会第一位来华的传教士。道光二十四年,叔未士和罗孝全来到广州,在联兴街设堂传教。道光二十六年,罗孝全在广州南关东石角附近开设粤东浸信教会,洪秀全就是于次年在那里听到了基督教义并认识罗孝全的。同治八年(1869年),在广州成立惠爱八约浸信教会,为美南差会和浸联会在岭南的传教基地。光绪二十一年(1905年),美南差会决定迁址东山,接着中国人自办的培正学校、培道女校、培贤女子神学院、医院、孤儿院、安老院等陆续迁来,神道学校也建成招生。从此,作为美南差会工作中心的五仙门被东山取而代之。浸信会与长老会一样,是岭南势力最大的基督教派之一,其宣教区遍布广州、香港、东江、西江、北江一带及梧州、桂林等地。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广州成立“广东浸信者总会”,后数易其名,民国21年始定作“两广浸信联会”。民国15年,总会下有广州区联会、西江区联会、北江区联会、东江区联会、中澳区联会、香港区联会、西南区联会、桂南区联会、五邑区联会等9个地区性联会,有堂点142处,信徒14600余人。抗日战争期间,浸信会的大部分事业疏散至香港、肇庆等地,并参加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该会进行复员工作,并逐步将教会事业移交给中国教牧或信徒主持,使该会的自立自主性更强。至1949年,两广浸信联会下设有12个区联会,各地共有教会和基址145所,工作人员179人,信徒16000余人。
此外,潮汕地区有岭东浸信会,为北美浸会所创,并不隶属两广浸信联会,但同属一宗派。咸丰十年(1860年),受北美浸信会的委派,该会教士耶士摩和约翰抵汕头马屿传教,稍后在角石创设传道所,为岭东浸信会的根据地。此为北美浸信会在潮汕正式传教之始。后教务日益发展,宣教区逐渐扩大至汕头、潮安、潮阳、揭阳、黄冈及客属地区之梅县、鄩乌、河婆等地。据岭东浸信会刊物《嘉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该会有堂会22处,信徒837人,至民国15年(1926年),堂会增至125处,信徒增至4380人。又据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中国基督教团体调查录》至民国37年。岭东浸信会有堂会127处,信徒达8300人,办有医院4所,诊疗所5个,圣经学校和义工训练所各1所。
附: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
该会是广东最大的基督教组织,成立于1919年4月,初取名为中华基督教广东大会议,属于中华基督教联会下属的一个组织。最初参加该会的有英国伦敦会、美国北美长老会、公理会、同寅会及美瑞丹会。1922年6月第四次年会中,又有美国纽丝仑长老会、广东纲纪慎自理传道会、加拿大长老会、广东长老自理总会加入,并改名为“中华基份教会广东大会”。1926年,改名为“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该协会以联络各教会,共图自治为宗旨。该机构有四级组织:最低一级为堂会,即由几个礼拜堂组成的宗教单位;第二级为区会,由各宣教区牧师、传教士和堂会代表组成;第三级为大会,由各区会的代表组成,各区会每500人可派代表2人,外国传教士三选其一;第四级,即最高一级为总会,实为执行委员会,由各区会代表组成,每3000教徒选2人,属外国教会的区会则可另派一名西教士为代表。总会的职能是维系各区会、堂会的关系,调解争端,监督各区会、堂会的工作,负责与其他宗派的联系,制定方针大计等。
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大会成立后,至1924年该会有堂会(礼拜堂)140 间,基址(福音堂)115处,已封立的牧师50人,男女宣教师220人,领餐信徒16000人,办有各级学校120所,较大的医院5所。至1937年,协会有教堂193处,学校82所,医院8所,教徒21600余人。协会所辖的宣教区较广,几乎包括除粤东潮汕、嘉应各属外的广东省其余地区。为了便于管理,协会根据教会发展的历史和地理状况,划分了10个教区(含香港、澳门两地)。此外另设一特别区,包括上海、湛江两地,主要为旅行两市的教友提供方便。协会还与圣公会、循道会等教派合办有广州白鹤洞协和神学院,为广东基督教人才培养中心,广东不少有名的基督教人才出于此院。
第五篇:基督教XX教会2011年工作总结
一、靠神带领,努力打造精品侍奉团队。
1、延续2010年堂务工作计划,前后历时半年,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青年团契圣工调整于2011年6月16日完成。调整后尽量做到人员配置更合理、参与范围更广范。既保证讲台有充足的供应,又使有侍奉意愿的人找到工作岗位。在调整中对侍奉者提出一些要求,如受洗两年以上、热心侍奉神、生活有见证、教内外有好名声、长期居住在本地区(三年以上)、新增人员年龄48岁以下等。以调整为契机兴起14位青少年利用暑假参加七月、八月讲台侍奉。
2、乐队邀请XX老师每月两次进行指导提升,老师工资、队员练习时中餐费等乐队费用由教会账务开支。后因弟兄姐妹乐意奉献成立乐队专项资金账户,选出现金管理、监督、领款、采购等相应管理人员。招募新队员,并由队员自费购买新增乐器一批。组织队员制定、学习规章制度,分类制定如婚庆、丧事、感恩、新屋落成等制度,使大家有章可循。
3、诗班管理强调各成员自省、自律,任命管纪律人员一名、唱诗技巧带领者一名。由XX姐妹提出诗班尝试分声部练唱。
二、创新载体,体会基督徒的生命充满活力与能力。
1、组织主日学教师家属茶话会,场面感人,收获颇丰。会上长老代表教会致感谢辞,通过角色互换小游戏倡导对老师工作多一份理解与关爱,会后老师亲手把教会精心准备的礼品送至家人手中,整个活动充满感恩之情。
2、组织2009年至2010年之间接受洗礼的肢体参加教会关怀跟进活动。活动主旨体现为“五个一”:学做一个祷告、学唱一首赞美诗、得到一个蒙福的途径、认识一个属灵同伴、说一句造就人的话语。
3、以青年团契圣工调整为契机,堂委大胆提出2011年七月、八月为青少年操练月的设想并且付诸行动。经主日学老师推荐一共兴起14位青少年参与讲台侍奉,取得良好效果。背诵圣经金句、领唱、主领、证道、司琴等各个程序均由青少年自主安排,成人仅起把关、引导作用。此次放开手脚的侍奉,极大的推动了青少年主动寻求神的意愿,同时使各侍奉人员“备感压力”,鞭策大家服侍神当趁年轻,将最好的献给神是我们当尽的本份。
4、邀请XX教会布道团来本堂举办福音布道会。
5、重视储备干部的培养,尝试堂务工作由两位副主任参与主持。
三、参与活动,点燃一生侍奉的激情。
1、应邀参加XX教会首场教堂婚礼,本堂诗班献唱婚礼赞美诗两首。借此机会鼓励年轻未婚肢体保守圣洁,将来也可享受此福份。
2、争取机会举荐青年同工踊跃参加教内各类会议、活动等,并做好会议精神和活动内容的及时传达。参加过的活动有以下几个:某某市基督教夏令营活动、在XX教会举行的青年夏令会、在XX教会举行的某某市青年同工会、XX区联络组会议、三对基督徒夫妇参加由XX堂举办的夫妻聚会等。
3、应XX长老邀请本堂舞蹈组成员到XX教会参与传福音。
4、参加XX教会落成典礼,同时支援典礼当天招待人员20位。
5、参加由XX教会牵头举行的铜管乐队交流会。
四、以点带面,辅助周边聚会点更好发展。发挥辐射作用,光照自己所在小地方。
1、参与主持XX教会管理小组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无记名方式在众多候选人中选出管理小组成员共七名,其中组长一名、副组长二名、组员四名。同时选举产生出纳一名、会计一名。帮助召开新一届XX教会管理小组会议。会议中理顺各种关系,解决教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XX要求住在教堂照顾其母亲);明确圣诞节节目编排负责人、诗班负责人等;加强教会公章管理;落实奉献款存款管理方案;确定开发票人员;进行财务清查,清查日期自2007年元月开始至2011年3月底,同时监督财务移交手续全过程。
2、扶持本牧区内XX住宅小区中在 XX科技学院工作的外籍教师家属为主要成员的家庭聚会点的设立,便于附近信徒参与主内交通、祷告,促进灵命成长。
3、XX高教园区内大学生团契聚会人数增加,我堂无偿提供聚会场所。支援XX聚会点成立祷告团契。
五、耐心等候,圣殿建造 1、2011年教会的重点、难点工作是新圣殿建造工程。自2009年9月1日开始祷告寻求神心意,2010年7月平整地基。在筹建过程中虽不是一帆风顺,但却充满神的恩典。教会发动广大信徒用祷告托住建造事工,2011年开始实施全会众参与24小时轮流不住地祷告。成立由管理小组成员加信徒的“1+2”值班模式,值班人员自备笔记本做好情况记录。成立圣殿建造对外交涉小组,到规划局、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了解XX地区整体发展状况,努力使教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在建造过程中取得较大进展乃是签订施工合同,面对合同条款审核工作,管理小组成员虽然不懂,但却尽心尽力摆上。
2、通过讲台宣布新建圣殿将要取一个名称的信息,邀请教会全体参与新堂取名活动,在教堂一楼入口处设置取名投票箱。历时一周,共收到86个寓意深刻的名字,其中重复的不再另行计算。面对86个候选名称,堂委经过祷告共11位管理小组成员参与投票。经过三轮(第一轮每人选三个名称,第二轮每人选二个名称,第三轮每人选一个名称)祷告与投票,最后决定新圣殿名称为:基督教某某XX以勒堂。
六、常规工作,寻求突破。1、2011年受洗工作按往年常规5月份开始接受报名、6月份开办慕道班、经考核合格者7月份受洗加入教会。本报名受洗60位左右,接受洗礼44人,其中浸洗2人、滴水洗1人。2、9月3日、4日召开秋季培灵会,邀请XX证道。
3、岁首年终敬畏神:农历年三十正值周三青年聚会,聚会结束后感恩祷告至12点,初一早上感恩继续进行聚会。
4、结合节庆活动在信徒中进行走访慰问,如六一儿童节、重阳节、年终慰问等。
5、主日司琴工作新增新生力量。
6、加强财务管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财务清查;加强奉献箱及奉献款管理,整合教会资产,将现有资金分批、定期存入对公帐户。主日奉献款及时清点,加派人员护送至银行。奉献箱增设一只锁,(每只奉献箱两把锁),钥匙分别由两个人保管。
7、用神所赐的智慧与策略,成功处理流动聚会点事件,保持信仰纯正,引导信徒走正路。
七、普天同庆,合理安排过好圣诞节
认真组织弟兄姐妹进行圣诞节庆祝活动,根据不同人群分批成立弟兄组、姐妹组、长青组、家庭组、笛子组、主日学学生等侍奉小组。根据不同的庆祝主题,选拔合适的节目主持人。明确彩排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凡参加平安夜演出的节目均需参加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