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基督教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几点思考
对基督教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几点思考
谢炳国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新要求。那么,具体到基督教来说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能做什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基督教很长时间里被视为“洋教”;随着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近60年的发展,基督教已经融入中国社会,摆脱了“洋教”面貌。中国教会已成为中国基督徒独立自主自办的教会,不仅能够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也能够与时俱进承担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2008年,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基督徒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倡议书》,倡议书号召全国基督徒按照“一个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好公民”的要求,作光作盐,荣神益人;关爱需要帮助的人,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事工,努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职业观,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美好的家园。
一、继续加强神学思想建设,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职业观
1998年,中国基督教开展神学思想建设。10多年来,各地神学思想建设都取得了广泛成果,越来越多的教牧人员和基督徒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开展神学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上海基督教为例,上海基督教1999年开始进行神学思想建设,围绕如何处理“信与不信”的关系,如何正确看待教外的真善美、教会的两重论,如何树立正确的圣经观,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等命题,举行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座谈会,撰写神学论文,出版神学书籍。通过神学思想研讨,上海基督教教牧人员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深化了对信仰的理解,增强了基督徒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例如,在爱国爱教方面,清楚地认识到,爱国就是爱教,爱教就要爱国,爱国爱教是不可分割、和谐统一的整体。在伦理道德方面,认识到基督徒的行为不单单是在教堂里,也应当在社会上作光作盐。在对社会的关怀方面,认识到“一个好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好公民”,理当服务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在办教方面,更加深刻认识到坚持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为神学思想建设的开展,基督教的教牧人员和越来越多的信众逐渐走出了只关心个人的狭隘信仰模式,深刻认识到服务社会也是教会的重要使命之一。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上海基督教界向灾区捐款700多万元,充分显示了基督教教牧人员和基督徒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又能做些什么?笔者认为,在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同时,也当涉及基督教与经济学的课题,树立基督教的正确财富观和职业观。教牧人员在释经布道时应正确引导信徒,鼓励信徒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职业观,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二、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深入挖掘宗教教义蕴含的和谐思想资源
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努力。各大宗教都主张仁爱、慈善、和平。中国各宗教的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和平、和谐、平等、宽容等伦理道德资源。基督教强调要爱人如己,崇尚“荣神益人,作光作盐”,提倡公平诚信。当代中国基督教有不少人提倡和解神学,原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唐马太提出信徒与世人是有分别的,但是两者却不应该有隔膜,更不应该是对立的,他说:“信徒与非信徒虽然在信仰上是有分别的,但是,都是朋友,都是弟兄,不是仇敌,因此,在信徒和非信徒之间不应该让鸿沟存在。”丁光训主教认为人与神和好是基督教神学的永恒主题。这些教义思想,为构建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此外,中国宗教文化能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十七大报告将“文化”提升到国家软实力的高度,认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宗教文化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融汇着古今中外不同性质的文化,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一种资源。基督教在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上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角色更容易受到关注。基督教只有深深扎根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中,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七大报告还提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国基督教分别于2005年、2006年、2007年在香港、美国、德国等地成功举办了“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取得了极大成功,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中国宗教公益事业具有悠久的传统,五大宗教在服务社会、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就基督教而言,基督教是一个讲爱的宗教,爱是基督教之精髓。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合乎基督教的圣经教导,是基督徒的美德,也是发挥基督徒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的途径之一。目前,基督教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创办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助残助学、捐资兴教、扶贫济困、爱心赈灾、修桥补路等。笔者认为,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基督教在慈善活动方面,还需多样化,拓展服务领域,在推动灾民救助、孤儿救助、扶残救助、安老救助、医学救助等项目的开发和实施的基础上,也应该逐步向传统文化项目、环境保护项目等方面发展。教会也当考虑培养关怀公益事业的带头人,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不断巩固和扩大公益事业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但是有些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相对短缺,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仍然存在。基督教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应关心这些贫困人口,帮助激发他们的自助潜能,引导他们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特别是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不仅要在物质层面,更在精神层面给予鼓励和引导。
目前,中国基督教慈善服务正在蓬勃发展,形势喜人,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有关慈善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在开展的慈善活动中,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比如捐赠者不能享受减免所得税优惠。所以,应该出台有关宗教界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具体政策,加快慈善立法,完善法规,推动慈善事业走上规范化,使宗教慈善事业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作者系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来源:中国宗教网,引自中华宗教文化交流网)
本栏编辑:重华
第二篇:对经济社会发展与法制建设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明显进步。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失业、贫困、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合法权益保护、突发事件等社会问题开始凸现。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条腿长、一
条腿短”的问题。实践表明,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快速发展。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把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
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概括而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实现公平正义,保持安定有序。这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法制建设应当使社会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目前,在经济领域,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保护产权、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公平交易和市场秩序等制度的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这些制度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同时,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空间,从而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而在社会领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有制度更为侧重于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主体主动创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
法制建设应当有利于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利益关系的平衡。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因此,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如何正确处理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兼顾公平正义,是制度建设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这些年,我国的法制建设是比较重视体现公平正义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社会主体之间机会不公平、规则不公平、分配不公平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比如,教育和卫生事业关乎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目前,还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城市与农村、城市不同群体之间受教育、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又比如,近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的城乡收入,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贫富差距扩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关收入分配调节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法制建设应当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礼记·礼运》中描绘了理想社会的图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各得其所,安定和谐,秩序井然,这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境界。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关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有:一是,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的制度不健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便捷、及时的反映,滋生不少矛盾。二是,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不完善。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逐渐多样化,我国社会矛盾和纠纷呈现出利益性、群体性、危害性强等特点。及时化解纠纷、保持社会稳定,需要建立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诉讼、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在内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但还不够完善。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解决社会矛盾的压力过大,其他矛盾调处方式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成本很高。三是,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没有形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和事故灾难也逐渐增多,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年,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应对突发事件中对公民权利的限制缺乏明确规定,公民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缺乏明确的法律救济渠道,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危机意识有待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
二、加强法制建设的指导原则和重要工作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首先要求要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法律制度。也可以说,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就
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落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法制建设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发展社会事业中的作用。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责任,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发展社会事业,并不意味着要自己建学校、办医院,而是应当充分运用经济扶持(花钱买服务)等手段,鼓励、支持各类社会事业主体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此外,一些社会事业领域也要引入必要的市场机制,通过竞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要妥善处理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原则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事情,不要由政府管理,尽可能留给社会自律解决;应当主要由政府管理的事情,也要尽可能发挥社会自律的作用,彻底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局面。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建设的基本着眼点,充分考虑、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按照上述指导原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落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力口强法制建设,要紧紧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法制建设。要建立健全现代国民教育制度和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加强科技制度建设,推进科技事业发展。要加快公共卫生制度和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要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完善社团、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管理制度。要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它们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完善收入分配调节制度。要强化政府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切实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的问题。要研究制定社会保险法,完善社会补偿、社会救济方面的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当前,要进一步抓紧制定、完善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要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或者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建立健全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我国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应当在明确各类社会矛盾解决方式性质、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它们在整个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注意处理好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关系,保证整个机制有效运作。各级行政机关要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制度,及时发现矛盾隐患,及时化解。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首先,要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支持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人民调解工作。研究解决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其他民间调解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其次,要完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行政机关解决社会矛盾的机制。关于行政裁决,在完善有关行政裁决组织、行政裁决程序等制度的同时,要重点研究行政裁决与诉讼的衔接问题。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制度建设和重大决策要切实做到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切实珍惜民力。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法制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法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按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的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在经济领域,要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合法致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社会领域,要切实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公共利益。需要强调的是,公平是再次分配的生命所在。制度建设要特别注意避免再次分配中的不公平,从根本上消除教育、医疗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现象,二是,活力与有序的关系。活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序则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缺乏活力的社会必然停滞不前,而没有秩序的社会则会陷入混乱。因此,制度建设必须体现活力与有序的平衡。要放松对社会主体的规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制度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不断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同时,要特别注意到,转变对社会事业的管理方式,需要在不断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因此,发展社会事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通过改革促进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秩序。
三是,强制与引导的关系。要切实改变片面强调法的强制功能、忽视鼓励、评价和引导功能的现象,注重发挥法律规范的引导功能,根据行为人不同的行为方式来确定能够有效发挥法律规范作用的相应制度。因此,制度要重在为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机制,创造一种环境,尽量通过确立一系列供人们自己判断是非、分配责任的规则来解决问题,要鼓励、引导社会主体之间以契约等形式来自我规范和控制,以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是,行政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但是,加强管理并不等于凡事都要政府去管理。政府掌握的资源是有限的,政府承担的管理职责也应当是有限的。因此,要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的事项和范围,对不应当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要善于发挥市场机制、社会自律的作用;对应当社会自律解决的事项,政府也不能“一放了之”,“听之任之”,而是要通过鼓励和支持具备各种良性功能的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它们在社会自律方面的作用,逐步构建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篇: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
文章标题: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又可细分为若干个阶段。从本世纪初到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就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起始阶段。这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应该如何准确把握、正确应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
个重要问题。
一、重大战略机遇期
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按国际公认的标准,我国已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进入了中低收入国家行列,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党的十六大提出,对我国来说,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第一,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人均GDP处于1200美元到4500美元、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50、城市化率为30的,为工业化中级阶段。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降到15.23,二、三次产业比重增加到51.15和33.62,已处于工业化中期。
第二,我国已确立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重要发展趋势,一是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二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启动工业化进程,二者的结合,使制造业生产基地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由此成为了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特别是进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入21世纪,我国制造业已经成为扩张最快的产业领域,居世界第四、发展中国家之首,大型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带动工业化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且中国的彩电、洗衣机、冰箱、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的产量规模,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在家电、手机等产品出现新一轮扩张的同时,轿车工业方兴未艾,各类资源正在向轿车工业大规模集中,这是市场竞争推动发展、市场机制促进发展带来的。
第三,资金、技术呈现梯次转移的态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技术主要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带来了沿海发展的机遇,现在,沿海对国外资金、技术的承接受到了地域空间诸多限制,要求自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必然促使沿海地区到西部来寻找发展空间。国外资金、技术看好中国西部,也在抓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一些产业包括高技术的信息产业,也到西部来寻找发展空间。珠三角经济区蓬勃发展,增强了它的辐射力,因而扩展成泛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也将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泛长三角”正在悄然形成。西部成了中国制造业可以延伸的广阔空间。
第四,地区经济合作势头强劲。近年来,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势头强劲,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亚洲东盟10国,由于中国的参与,形成了“10 1”机制。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达1.23万亿美元贸易总和的经济区。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形成“10 3”机制,并将向东亚共同体过渡。这一机制,将对原有的世界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形成北美——欧盟——东亚三足鼎立之势。我国在这一态势中融入经济全球化,对加快我国的发展是极好的机遇。
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要增强机遇意识和竞争意识,自觉分析、认识、批准本地的发展机遇,在把握机遇中求得主动。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采取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特色战略融入全国全局,以破解本地区发展的难题。要主动承接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要把发展传统产业、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把发展资金、技术密集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结合起来。
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期
自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期。这一过程就要把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向纵深和各领域拓展。按照国际通行的量化标准,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市场化在15—30左右的弱市场经济状态,未来20年,我们要从弱市场经济,经过市场经济、相对成熟市场经济向发达市场经济过渡。
笫一,触及深层次矛盾,改革的难度更大。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更多体现在新体制因素的引入、成长与拓展上,计划经济的核心部分并未彻底触动。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是触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滞后部分的改革,如解决城乡分割、金融改革、产权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进一步推进一般商品市场化、生产要素市场化、企业市场化、地区的市场化和政府职能的规范化,难度较大。
第二,市场化改革向各领
域全方位推进。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发展混合经济的改革,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二是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三是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四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五是要建立协调经济发展同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机制,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转换
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创新。改变与市场经济一般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对农业的补贴,要从主要在流通环节补贴给粮食企业转变为在生产环节直接补给农民;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以应对金融等服务业开放后带来的挑战;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确保企业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自主权和平等地位;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把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作为中心环节来抓,这一改革既是进一步改革的重点,也是需要下大决心攻关的难点。要打好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攻坚战,重点做好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本布局调整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三、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期
随着我国步入工业化中期,应该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本身要求和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较快增长,付出了消耗过多资源和增加污染的沉重代价。资料表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进一步缩小,要实现年均8的经济增长率,能源供需差达20以上,对资源的供需矛盾也会扩大,粗放式的增长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我国现已进入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期。
第一,经济开始步入集约型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方式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突出强调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要由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到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上来。
第二,经济开始步入工业反哺农业时代。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过程中,农民和农村为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和城市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目前总体上已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2004年的一号文件和2005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强调“三农”问题,就是要以工业反哺农业,各项支农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已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强,还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我们要认清这种形势,无论是推进工业化进程还是城市化进程,都要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统一起来,协调起来;绝不能发展了工业、壮大了城市而使农民“边缘化”。
第三,经济开始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目前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即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的工业发展线形模式,走上“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轨道,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的“三R”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这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是一种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共赢的经济,是把生产和诮费纳入可持续发展框架中的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实现经济结构转型,要积极探索生态经济的道路,大力发展生态流域、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城市建设。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工作始终,贯穿于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要通过集约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按照土地的集约化、规划的集约化、资源的集约化、人力资源的集约化包括干部使用的集约化来推进县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社会矛盾凸显期
不少国家的实践证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的门槛后,可能出观两个结果:有的跃起腾飞,有的盘桓不前。对我国而言这个阶段是现代化建设承上启下、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时期,是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这一时期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
第一,社会阶层的分化加速。中国经过了两个社会阶层分化时期,一是社会主义改造和“三线”建设时期;实行大的人的交流、变动,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个时期就是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大量分化、加速流动。社会阶层的变化大,也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理想境界的贫富两头小、中等收入多的“橄榄型”还没有形成,而“哑铃型”的阶层结构必然带来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第二,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当前人民内部矛盾较为复杂:一是矛盾的经济利益性突出;二是矛盾的群体性增大;三是矛盾的危险性增大;四是矛盾的化解难度增大。
第三,弱势群体比重增大。由于收入差距有加大的趋势,社会上出现了需要特别关注的困难群众即弱势群体。据有关调查统计,10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与10低收入人群收入之比,2003年为9.1:1,2004年增加为9.5:1。弱势群众首先是贫困农民,农民中有2900万人尚未脱贫。二是失地农民,有的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又没有在城镇就业的本领,成为“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三是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群体有1500万人左右,他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同质性、群体性很强,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更强,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动荡因素。
第四,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从性质看,绝大多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属于特殊的人民内部矛盾。其特殊性在于心态的不平衡、利益的不协调,他们往往通过一种激化的手段来获取利益。从起因来看,利益冲突是导火索。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利益多元化使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集中表现为利益冲突。这种冲突既有自身利益的获取,也有个别干部的非法利益卷入引发群众的不满。从表现形式看,群体性事件中多数群众的合理诉求与个别人的违法行为交织在一起。往往群体闹事背后都有操纵者和组织者,操纵者和组织者是违法的,而群众反映情况是合理的。从后果看,群体性事件社会危害严重。如果处理不得当,可能造成更大的对抗性和危害性事件。所以这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畅通信息,不能推诿群众反映的问题、踢皮球,杜绝在一些人当中存在的“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
将社会矛盾化解到最小化,要按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管理格局,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要建立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从预测预警、快速反应、协调督办、主体责任、竞争激励五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并逐级逐层落实。
《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
第四篇:对十二五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思考
对十二五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思考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事关汕头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十二五”将是汕头市构筑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期”,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实现“五年大变化”目标的“决胜期”,为答好汪洋书记三道题全面奠定基础的“积累期”。因此,如何乘势而上,制订一个紧贴市情,体现省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十二五”汕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思考、谋划汕头“十二五”的发展,需要客观分析、清醒认识“十二五”期间,汕头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应该说,“十二五”的国内外环境对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环境看,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没有改变,都为汕头市对外开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国内环境看,国家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凸现汕头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省委、省政府对汕头实现“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出台了扶持措施,这为汕头加快改革和发展,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广阔空间。
还必须看到的是,“十二五”汕头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以“十一五”发展为基础。从《汕头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中可以看到,我市“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已完成从“十五”时期的低速增长到“十一五”时期较快增长的转变。GDP增长率、人均GDP、财政得益率等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耕地保有量、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森林覆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等9项规划约束性指标,除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减少指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耕地保有量指标未达到省下达的耕地保有量规划控制目标要求外,其余指标均达到或基本达到进度要求,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指标已提前完成规划目标。因此,汕头有能力、有实力,也有基础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十二五”新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当然,汕头“十一五”的发展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各种困难和风险:既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共性问题,也面临着汕头发展中的一些特殊矛盾,如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工业核心竞争力弱、企业规模不大、资源、环境和要素制约加剧等等。认清这些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助于使“十二五”规划的制订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上述简要分析,现就“十二五”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发展思路等作些简要地分析,提出“五个优先”的发展思路。
一、“十二五”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
“十二五”期间,汕头经济社会的发展应有一个对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发展特性和发展目标的定位问题。定位准确、工作到位,才能防止可能出现的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确保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
1、在发展阶段的定位上,必须科学认识到“十二五”汕头正处于全面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定阶段。省委、省政府在粤东地区现场会和工作会议对汕头提出了较高的发展要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汕头市实现“五年大变化”实施意见》,提出把汕头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正是汕头市实现发展目标的特定阶段。统计分析表明,到2009年底,我市“十一五”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优于预期目标,规划提出的主要发展任务和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正扎实推进,预计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5%。这说明,汕头市已具备了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对实现新一轮发展应有充分自信。同时,对“十二五”前期,汕头总量偏小,经济实力还不够强,产业发展层次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缺乏战略型重大项目的客观现实,必须加以正视。在谋划“十二五”发展的思路、设想和举措时,必须紧紧咬住发展目标不放,顺利实现由“五年大变化”向“十年大发展”阶段的过渡。
2、在发展要求的定位上,必须科学地认识到,“十二五”汕头的发展必须坚持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首先要充分宣传汕头“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从而进一步提高汕头全市
上下对加快发展的信心,消除悲观失望、怨天尤人的情绪。同时,我们又应以高度的自觉和清醒,看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不足和缺陷。在研究、规划“十二五”汕头发展时,注重防范脱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追求发展上的实利性和局部性的倾向,坚持走内涵式经济增长之路;注重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生产技术的进步;注重从物质技术的数量到人力资本的质量;注重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结合。
3、在发展特性的定位上,必须科学地认识到,“十二五”汕头发展谋求的是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转型。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并且在经济社会活动的每个领域、每个层面都必须得到充分体现,这是实现汕头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对此,必须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足够和充分的反映,尤其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通过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依靠扩大内涵、规模经营和科技进步,促进新的经济增长;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步伐,对企业层面、园区层面、市域层面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出全面规划,并付诸实施,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这里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服务业的布局,存在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集中,是为了做强,以形成一个粤东区域的中心,形成凝聚力和辐射力。分散,是为了做大,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促进城市发展。具体如何布局,因篇幅所限,另文阐述。
4、在发展目标的定位上,科学地认识到,“十二五”汕头发展必须拓宽视野,瞄准新的标杆。根据未来国内外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国家不断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有利于我市发挥地处海峡西岸地区,与台湾人员经贸往来密切,东南亚、港澳华侨众多的人缘、地缘优势的有效放大,汕头在未来区域经济中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目标定位。根据汕头的发展,“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乃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敢闯敢冒、先行先试的经济特区,海滨风情特色的宜居、宜商、宜创业的和谐之地。
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动力分析
“十二五”时期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主要取决于支撑发展的动力,把握住和利用好这些动力,是推动“十二五”汕头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抉择。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在“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和利用。
1、体制创新的动力
我市与珠三角地区先进城市相比,在体制创新方面的差距较大。如目前我市民营经济已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2/3以上,民营经济将成为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仍有所欠缺,制约了民营经济进一步做强做大。“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体制障碍,在教育培训、信息服务、融资担保、行业管理和配套服务等方面出台一些扶持措施,将民营经济这个发展动力添足油、加足劲。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深入推进各项体制创新,重点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上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为加快实现“五年大变化”注入强大动力。
2、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
“十二五”期间,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着力推动增长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这种转变需要培育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并加强与此相关的制度建设,改变目前依靠高能耗、高物耗促增长的局面。在当前资源约束日趋严重的时期,这种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无疑将使我们能够积蓄更多的能量和动力用于“十二五”的建设与发展。
3、结构调整的动力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十二五”我市如何加快推行新型工业化,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是必须得到解决的问题,出路就在于结构调整。因此,“十二五”时期,应继续在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资本结构等的调整上做足功夫,以此催发新活力。在产业规划上,全面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按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引和“四规融合”的理念,抓紧编制实施《汕头市现代产业功能区与重大项目规划》;在产业结构方面,积极发展原油储备及石化深加工、能源工业、装备制造、船舶修造、现代物流等临港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光机电、轻工机械装备、输配电设备特色品牌产业。积极创建“国家印刷包装名城”和国家火炬计划光机电、轻工机械装备、输配电设备、文具业、玩具礼品业、音像制品等特色产业基地,同时,更加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在相互配套中壮大,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提升服务水平,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门类齐全、功能完善,辐射粤东、闽西南、赣东南,面向国内外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体系。
4、开放的动力
“十二五”时期,我市要全面融入珠三角改革发展,融入粤港澳紧密合作,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推动产业资本有序地向工业经济带和各级、各类园区集聚,打造纺织服装、玩具工艺、电子信息、印刷包装、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集群和一批上档次的制造业基地,这将是“十二五”汕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做大做强我市优势产业经济的重要动力因素。同时,随着我市更多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及自身产业配套程度的提高,要真正用足用好产业转移,需要我们在观念、工作机制上进行更深入的调整与创新,进一步创新政府服务,加快“大通关”建设,降低投资成本,培育引资载体,搞好服务环境的科学化,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
5、环境改善的动力
环境竞争力决定着发展竞争力。目前我市正在着力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招商引资责任制等政策措施,这些举措增强了我市的吸引力,也增强了各类投资者对我市的信心。“十二五”时期,我们应花更大的力量进行投资环境建设,重点是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转变政府行政观念,减少政府行政审批,将服务重点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创新政府服务,加快“大通关”建设,降低投资成本,培育引资载体,搞好服务环境的科学化,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保障我市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十二五”汕头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要求高起点上推进汕头加快发展,在发展思路上提出了“五个优先”的建议:——科学发展,创新优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引领作用,继续在改革开放上先行先试,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营造敢闯敢试、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卓越的宽松环境。
——立足粤东,服务优先。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港口、对台、侨乡、海洋优势以及汕头地处环珠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地区、联结“珠三角”与“长三角”、面向东南亚的特殊区位优势。着力增强汕头的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服务功能,携手带动粤东各市共同发展,在融入珠三角改革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深化港澳台及东盟合作中找准定位,赢得先机。
——分类指导,发展优先。依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原则,划分不同产业发展功能区,落实不同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分类指导与考核机制。促进区域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立足当前,长远优先。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从解决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入手,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从长远谋划各领域的改革发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做大总量,质量优先。全力加快发展速度,尽快壮大经济总量,努力提升经济质量,高度重视人均指标。着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第五篇:经济社会发展
伯乡4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的三年规划及201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以经济提高促进宗教和谐,以转变作风拉近干群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力推伯乡社会经济发展上台阶。
二、指导思想
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莎车县卡群乡调研“三民”活动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地委、市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各项决策,严格落实“九大任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明显增强,村阵地的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宗教充分和谐,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力促村生活习惯卫生,环境整洁,管理民主,力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达到村党支部“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四、2014工作目标计划
修缮村阵地的基础设施,加强村阵地堡垒实力。开展宣讲培训,提高村领导班子的政治素养、经营管理能力。发掘优秀青
年,充实党员队伍。开展法制教育、政策宣传、技能培训,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创富能力。开展“四下乡”活动,做好帮扶工作,做好帮耕工作,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召集宗教人士及信教群众,举办宣讲会,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协调解决村集体土地问题,引导村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完成村前一组至六组4KM的道路硬化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开展驻村干部双语学习。
五、2014年工作措施
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改变工作作风方面
1、积极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意识地将那些思想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群众信得过、踏实干事且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青年村民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组织好村小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的选举,配齐配强村小组干部,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
2、壮大党员队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吸纳优秀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做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开展远程教育,争取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重点抓好 “三培两带”致富工程,目前我村共有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75人,力争今年发展党员1-2名。
3、进一步配套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种植果蔬。开展远程教育和宣讲活动,扩充农家书屋建设,增加政治、农业经济类书籍,每月举办学习讨论会。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邀请市文工团下乡宣传编排文艺节目。
4、在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
开村情村务,严格落实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力争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五保救济发放等内容每季度向村民定期公开
围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工作方面
5、按照市委组织部三民办“三民”工作方案在5月前完成入户走访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每户家庭及其成员基本情况台账,“一户一册”梳理分类,将发现的问题在村里协调解决。
6、开展技能培训,积极组织村里中青年参加市、乡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创富培训。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
7、开展法制宣传和民族团结教育。5月份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协调乡司法所调派优秀干部下村,集中村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五观”教育,强化村民法制意识和维稳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充分发挥乡司法所、村调委会、治保会矛盾排查组织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在6个小组核心处设立法制宣传栏。
8、开展对辍学儿童家庭的劝导工作,在6月30日前完成由乡教育办上报的4村辍学小学生13名,中学生10名的家访工作,扎实开展工作组成员一帮一,“结亲戚、交朋友”活动,保证每月走访一次,尽力解决帮扶对象生活上的困难。
9、发放宣传单、利用学习宣讲日、建立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围绕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方面
10、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积极整治村容村貌,做到村委会
有专人负责,每季度开展对各村民小组督导检查评比工作,对整治工作落实好的小组及时进行表彰,对差的进行处罚。大力引导村民建沼气池,全村有条件的农户提倡建有沼气池。搞好庭院经济,提升经济和环境。做好路旁水渠清理工作。
11、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经工作组与村党支部协商,征得乡党委支持,力争在2014年完成对前任书记以不合理低价承包出去的62亩土地的变更工作,重新定价再予以发包,进一步挖掘增加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潜力。优化林果种植结构,提升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12、开展双语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双语”学习小组,每周一天“双语”日,“每天一句话,3个单词”,做好学习笔记,学习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可适当以趣味性活动来确保参学对象兴趣和学习效率。学习内容以日常工作,贴近生活的词汇、语句为主,争取年末住村干部能达到用双语进行基本日常交流。
伯什克然木乡叶汗里4村
“三民”活动工作组
2014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