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共青团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时间:2019-05-14 19:1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共青团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共青团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第一篇:农村共青团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共青团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我省现有35岁以下农村青年690余万。这支庞大的队伍,既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中坚力量,又是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来源;既是促进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生力军,又是决定农村未来繁荣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力量,因此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农村青年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农村,而且影响全局;不仅影响当前,而且影响未来。进入新世纪,在我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伟大进程中,更需要农村团组织团结带领青年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按照团省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深入到阜新、朝阳、铁岭、盘锦4市、9县(市)、18个乡镇36个村,采取下发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党政干部和青年典型等形式,针对农村青年和农村共青团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青年和农村共青团工作基本情况

(一)当前农村青年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在农村青年身上烙下了时代进步的深深印迹。他们追求进步,崇尚科学,自身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了提高;他们志在四方,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他们的自主精神得到充分发扬,真正成为了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人。

——在执行党的农村政策中,农村青年是坚定的拥护者。农村青年既是改革的受益者,又是改革的积极推动者。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中央2004一号文件的下发,解决农民工拖欠工资、子女就业就学等一系列政策,农村青年更是举双手赞成。今年中央财政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政策出台之后,抚顺县救兵乡马合村团支部书记联合几个团员青年带头承包了260余亩摞荒稻田,用有机肥改良稻田,试种无公害稻米,取得丰收,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政策。调查中显示,98%的农村青年对现行党的政策表示满意,他们一致认为,党和政府确实把农民的利益放在了心上。

——在我省农村“一主三化”进程中,农村青年一直是中坚力量。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战略高度,省委提出我省农村要坚持民营经济为主,大力发展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一主三化”方针,又是农村青年率先大胆实践。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盘锦市大洼县青年农民李晓东刻苦钻研,掌握了先进的河蟹繁殖、培育技术,通过创办光合水产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十农户形式,辐射带动数千户农民养蟹致富,使河蟹养殖成为当地主导产业;我省十大杰出青年锦州凌海夏家村农民张运生创办的百合食品公司与万余户农民签订合同,推广种植特种菜,回收加工成腌渍菜,出口日本、韩国,打开了国际市场,使过去不起眼的“锦州小菜”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帮助农民致富的“黄金菜”。而在加快城镇发展中,带头向小城镇聚居,进厂务工、进城经商办企业的“主力部队”仍是农村青年。

——在推进科教兴农中,农村青年始终站在前列。科教兴农,青年当先。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培训,团中央、财政部、农业部开展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使我省31个县9万余名农民得到培训,他们从学习适用实用技术,到大力传播科技星火,到示范、领办、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一直是科技致富、科技推广的领头雁。

——在搞活市场流通中,农村青年敢闯敢干。大批农村青年抓住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历史机遇,率先走村串户,走南闯北,内引外联,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青年经纪人。目前我省各地市、县级农村青年经纪人协会近百余个,具有工商经纪人执照的从业人员2000余人,成为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中介力量。

——在传播文明、倡树新风中,农村青年模范带头。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进城务工,农村青年都是文明新风的热情实践者和倡导者,特别是全省数十万农村青年长年往返于城乡,大大促进了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在乡村的传播。

(二)伴随着农村青年的成长进步,农村共青团和农村青年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适应形势变化,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工作主线清晰鲜明。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积极适应农村和农村青年的变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我省十一次团代会以来,农村共青团和农村青年工作以“建小康青春行动”为统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工作主线,在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农村青年科技活动,由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发展到领办科技推广项目、组织青年参加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技星火专项行动,提高了广大农村青年素质,有效促进了青年成长成才和当地经济发展。以“五争做”活动为载体,扶持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经纪人、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和工商创业带头人,通过这些成功创业典型来引导鼓励更多的农村青年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骨干力量。农村青年绿化祖国活动,发展到全方位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母亲河行动,为再造辽宁秀美山川,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村青年文化活动,由自发性的“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发展到普遍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广泛组织“三下乡”和层层举办乡村青年科技文化节活动,在更高层次上丰富了农村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探索农村新青年组织建设,普遍创建青年中心,以产业服务、劳动力转移服务,科技培训服务等为主要形式,更好地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凝聚青年。为切实增加农村青年收入,积极开展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工作,抚顺、阜新等地团组织与劳动、工商部门密切合作,成立了专门的青年劳动力转移中介机构,按照“事业化运作,实业化发展”工作思路,成建制地有序输出农村青年劳动力,减少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盲目性,保障了外出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

——各具特色的工作,充分体现出广大基层团干的聪明才智和实干精神。围绕“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这一工作主线,各地团组织创造性开展工作。铁岭团市委针对农村团的组织建设覆盖率低,部分乡、村团组织“瘫”、“散”的现状,审时度势,全面启动实施了“城乡牵手,结对互助”活动,把城市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先进团委与农村乡、村团组织结成对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促进基层团组织横向联系和团的工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整合团的资源,社会资源,重点抓班子体现结对共建;抓队伍牵手互助;抓阵地实现优势互补;抓活动促进全面活跃。“城乡牵手,结对互助”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农村团建的快速发展,巩固完善了农村团的活动阵地,提高了农村团干部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方面,阜新团市委推出的“十百千万”工程更为具体明确:“十”——帮助青年新建10个年纳税过万元的青年农业产业化企业;“百”——培养100名青年星火带头人;“千”——每年安排1000名农村青年外出就业;“万”——结对帮扶10000个农村贫困青年。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任务层层分解,目前全市已帮扶建立3户纳税过万元的企业;精心培养了145名青年星火带头人;劳务输出912人;结对帮扶10000户贫困户已有3117户脱贫,树立了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良好社会形象,体现了共青团组织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朝阳团市委通过在全市农村团组织中开展“三争一创”活动,努力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三争”就是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村青年积极争做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头人,争做农产品经纪人,争做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带头人,“一创”:各农业县区团委至少创建一个农业高新科技青年示范园区。盘锦团市委把提高农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质和培养农村青年经纪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几年来,共投入培训经费52万元,争取市、县财政配套资金20万元,直接培训了1万余名青年农民,盘山县制定了《盘山县农村青年科技工作三年规划》,培养各类青年星火带头人600名,实用技术培训3000多人次,建立科技示范园区6个,800人获绿色证书。盘锦市青年经纪人协会多次举办培训班,先后2次组织会员到上海、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并常年发布致富项目信息,为农民增加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

——有为有位,各地党政领导对农村共青团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今年3月,在朝阳市农业产业化会议期间,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各县区主管共青团工作的书记、分管农业的县(区)长、市涉农部门和县区团干部工作会议,对“三争一创”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并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对活动予以支持奖励;铁岭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与市团委共同下发《关于开展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的意见》。并同时拨付活动资金10余万元。阜新市委书记王琼到阜新青年就业服务中心“暗访”,对劳务输出工作详细了解之后,表示非常满意,称赞团市委“虚的东西少了,实的东西多了”要继续抓好抓实这项工作。同时阜新政府有关部门无偿拨付团市委20个大棚,150亩土地创建共青团农业生态示范园区,用于高新技术品种“网络甜瓜”的示范栽培。

二、存在的问题

——团员流失严重,出现部分“空壳”团支部。农村青年大量外出务工,团员数量不断下降,造成即使机构健全的乡、村团组织也难以开展活动,功能逐渐萎缩,调查中显示“空壳”团支部已近10%。

——村团支部书记工作岗位受到严重冲击。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村团支部书记和村妇联主任已丧失合法的经济来源,同时,《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的出台,也使符合团支部书记年龄的年轻人很难进入村民委员会,调查显示90%以上村团支部书记兼职其它一项或两项工作,而且年龄平均在40岁左右。

——乡、村团组织工作经费严重匮乏。78%的乡、村团组织基本没有工作经费,有工作费的也仅限于1~2次的“实报实销”,导致基层团组织既使敢想敢干能干也因经费问题而“好梦难圆”。

——团的活动与青年需求脱节,动员力和凝聚力下降。近60%的乡、村能够开展团的活动但活动内容老套、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农村青年盼望的科技培训、外出务工等项目因经费和团干部素质问题不能普遍开展。

——团员意识淡漠,难以管理。农村团员青年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崇尚务实,追求个人成功、致富的意识增强,组织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淡漠,同时由于多种思潮冲击,信仰多元化现象明显,难以教育管理。

——乡、村团干部素质亟待提高。大部分乡镇团委书记年龄小,工作阅历浅,没有受到系统的培训,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而村级团支部书记兼职多,年龄大,政治经济待遇低,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尽管如此,矛盾和问题并不能代表农村共青团工作发展的主流,也改变不了农村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先进属性,也动摇不了农村共青团仍然是农村青年工作的核心力量的本质特征。而敢于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而研究、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也正是农村共青团继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三、对策及思考

(一)加强组织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要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这是由党和团的特殊关系决定的,既是党领导团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团的建设的关键和重要原则。要紧密结合农村党建“三级联创”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团建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要服从服务于创建“六个好”乡镇党委目标,在乡镇党的建设带动下,切实建好乡镇团委,增强乡镇团委整体功能,按照强乡带村工作思路,使乡镇团委在整个农村基层团建中发挥更加突出的带动作用。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据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团员青年分布的变化,采取依托产业、依托民营企业、依托专业协会、依托农村中学等多种方式灵活设臵各类团支部,鼓励支持农村基层团组织大胆探索团建新途径、新形式。

——以农村团组织为核心,推动青年中心的建立。大力发展各级各类青年专业技术协会、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以此作为青年中心的核心和骨干,以更有效的形式,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凝聚青年,在为农村青年提供实实在在服务的同时,增强团的影响力和动员力,巩固党在农村青年中的执政基础。

(二)增强服务能力,把服务作为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重点

继续围绕“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这一工作主线,以社会化、项目化、事业化、实业化的思路,完善改进工作方式,整合政府、社会资源,增强农村团组织的服务能力。

——为提高农村青年科技素质提供服务。作为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接续和发展,目前团省委已会同财政厅、省农委联合下发文件,在全省10个农业大县启动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并与省财政、省农业、林业、畜牧业、海洋渔业、农机等部门联合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系统工程,同时团省委会同省科技厅联合开展实施“星火富民工程”。各级团组织要与农业、财政、科技部门紧密合作,组织好“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和“星火富民工程”的实施,要切实负起责任,引导组织农村青年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为促进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是增加农村青年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团省委会同省农委、劳动厅、教委、科技厅联合下发了有关文件。要按照文件精神,积极为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提供劳务中介,维权保护、转移前参加“阳光工程”技能培训等各方面服务。

——大力培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典型引路。培养青年带头人是农村共青团一个显著特点和突出优势。对广大农村青年来说,自己身边看得见、学得了,比得上的成功创业典型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要深化“五争做”活动,重点培养一大批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经纪人,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和青年工商创业带头人,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农村青年带头人予以重点扶持,为他们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先优惠条件,依托他们建设各类示范推广、培训基地,进而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创业致富。

——为丰富农村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服务。总体上看,目前农村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十分匮乏。这已成为影响农村青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要大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推广一批健康向上、有趣有为,具有乡村风格,乡村特色的文体娱乐项目,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要培养青年文体骨干,组织青年文体队伍,踊跃参加乡镇文化建设。广泛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扩大城乡文化交流。

一基本情况

xx镇共有10034人,其中青年4873人,团员人数262人,男性为117人,女性为145人。14—28周岁青年人数为3030人,29—35周岁青年人数为1843人。团员占14—28岁青年人数的9%。

xx镇团委共下设10个团支部,包括1个机关团支部,6个村团支部,2个小学团支部,1个卫生院团支部。在职青年为130人,其中28岁以下青年为26人,全为共青团员。

团支书平均年龄在28岁以上,团支书50%在村委任职。

xx镇占地面积287.863公顷,全镇以人参种植为经济支柱,95%以上住户的以种植人参为生,近年来有30%以上的村民到外地发展参业,其中青年人占50%以上。北岗镇的经济经济状况在全县农村属于中游水平。

二、团委工作的基本特点

1、团员及青年流动较快。

xx镇因全镇皆以种植人参为主,近年来很多村民又多往外地发展参业,青年们做为主要劳动力,纷纷涌向延吉、安图、黑龙江等地,而本镇青年们多忙于山上的参地农活,人员组织较不方便。

2、实际团员数流失严重

1)由于外出种参及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大,不好管理和掌握,致使团员数量减少。

2)历年来团关系管理不规范,学生团员到了社会后,虽然团关系由学校团委转交到镇团委,但因入团手续填写不够详细,难以划分所属团支部,导致团组织与一部分团员失去联系。

3)各单位,团员们在工作调动时,多数未能及时转交团关系,造成了团关系管理混乱,给各支部团费收缴及组织生活方面的形成了一定障碍。

4)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像邮政局,信用社等单位上挂到县,团组织也随之上挂,但由于工作地点仍在本镇,管理较为不便,团员管理松散甚至处于无组织状态。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镇团委实际团员人数与在册团员人数相差悬殊。

3、农村团干部兼职、大龄化、无薪情况严重

通过对xx镇十个团支部情况的调查来看,农村干部由于受职教和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有95%以上均为兼职,多数团干部身兼团委、妇联、报帐员等工作,其中70%以上的团干部超过三十岁。虽然身兼数职,但报酬并未相应增加,特别是团干部的报酬并无正式规定,几乎等于无报酬,而且团干部年纪较大,家庭负担较重,精力多放在家务上,没有精力多与青年人做接触,难以把握当前青年人的思想脉搏。

4、农村青年“重经济轻思想”情况严重

现在多数青年都非常关心农村经济发展,同进更看重自己的发展机会和发家致富的本领。对社会制安、社会保障等问题也都给了一定的关心,但对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低。

三、存在问题

1、基层组织建设亟需加强

近年来农村团的工作弱化等大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团支部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和形象,而且基层团干部年龄偏大,兼职又多,其作用也就不能充份发挥,基层团组织日渐萎,多数处于松散瘫痪状态,有事临时组织,无事各自散去现象普遍存在。团支部是共青团组织的基层单位,是团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要想搞活团的工作,必需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2、干部队伍亟需培训

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贯彻和执行者,其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团的工作水平。团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团务知识,与时代发展脱节,缺乏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没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必然导致在青年人中没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没办法更好的团结和帮助广大青年。因此必须尽快的完善团的培训机制,加大团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基层团干部的修养与工作能力。

3、团员管理亟需规范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流动团员人数地增加,团员管理难度增大,再加上对团员的进出管理不严,操作规程不够规范致使农村团员数量锐减,而部分农村团组织对此极没有深刻认识,单纯的只为了扩大团员队伍,放宽对团员入团的审核,使很多不够资格的青年也进入到团员队伍,不仅打击了优秀青年向团组织靠近的积极性,更失去了共青团所代表的先进意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团组织在农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必须进一步规范严格团员管理办法,抓紧抓严团员入团审批手续使共青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代表光荣与先进的青年组织。北岗镇团委已经着手进行了团员档案管理与交接的规范工作,但是把严入团审批手续方面还需要中学团委和上级团委的重视与配合。

4、经费渠道亟需拓宽

目前农村团的活动经费还是主要靠团费和划拔两个途径,而农村团员数量本身有限,加上流失严重,团费收缴十分困难,特别是农民团员的团费收入基本空白。而历年来团的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群众对于团委极为漠视,活动开展困难,难以引起镇委及村委的重视,团的活动经费难于争取。经费不能保障就不能满足正常的活动要求,影响工作开展,团的活动经费问题成为制约北岗镇团的工作全面活跃的瓶颈。为此,北岗镇团委把如何有效的解决工作经费问题作为当务之急。

四、原因分析

1、工作环境变化加快

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都加速了农村的改革步伐,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经济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青年农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之农村团的工作环境势必相应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团组织本应及时洞察到工作环境的快速变化,及时根据农村发展需要调整团的工作思路,扭转团的工作滞后于农村发展实际。加上部分领导对团组织等群团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长期作用和潜在作用没有充份认识,忽视了团的工作,为使农村团的设置,人员配备,活动开展,经费筹集难度加大。

2、工作重心脱离实际

与前几年相比,目前农村团的工作机制对现代化农村的适应程度已有一定程度上的改观,但仍有部分村及团组织过分强调团组织自身的特殊性而忽视了与农村其他方面的工作协调相嫁接,使团的活动游离于农村中心工作之外。另外,农村团组织就团论团,封闭保守的思维模式,以指令为主的领导模式,以突出为主的活动模式以及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和狭隘,脆弱的经费来源,使团的工作过于空泛,脱离实际,难以引起广大农村青年的共鸣。

3、工作定位把握不准

团组织在农村的职能定位,是其作用发挥的导向。农村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团组织提高经济参与能力,把帮助和带领农村青年发家致富作为团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团的每项工作都转化为农村重心工作服务的具体举措。而调查发现,农村团的这种职能作用的调整和转化并未到位,很多仍只停留在口头和思想上,多数农村团组织有待调整没能充分体现到团的实际工作中,致使农村团的工作长期务于农村中心工作之外,极大的影响了团的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五、工作对策

1、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

要切实增强团组织在农村青年中的凝聚力,提高团组织在农村中的分量和地位,改变团工作的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

1)要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和正常的组织生活。以简单、适用为原则,使基层团干部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是重视团干部队伍培养。一要配齐配强农村团干部,加强对团干部的管理培训,尤其要帮助他们落实职务津贴在内的各种政府、生活待遇,调动和保护农村团干部及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要建立团干部储备制度,为基层团支部灌输新鲜血液,培植新生力量。

3)多组织团员参与组织活动,将团员活动与青年活动相区分,提高团员待遇,突出团员与普通青年的区别,为进一步发展团员队伍奠定基础。

4)重视团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青年团干部的思想教育,树立为团员服务和青年服务的观念。

2、立足农村生产实践,创新开展团的活动

创新活动内容,突出经济效益,贴近生产需求,围绕农村中心工作设计开展活动,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使之成为团的工作发展的生长点。

1)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成立信息服务队,向广大农村青年提供最新的、急需的供求信息与科学技术。北岗镇团委通过网络等渠道收集科技信息,成立科技频道等方式,向广大农村青年提供各类致富信息,得到了北岗群众的认可,扩大了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

2)建立青年人才档案,帮助有特长的青年发挥其优势,以延伸团的手臂,扩大团的影响,团结凝聚广大青年。北岗镇团委通过帮助有声乐特长的青年参加各项比赛的机会,与青年们交了朋友,使他们乐于参与共青团组织的活动,聚拢了大批的青年,为搞好团的活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3)是创新活动方式。注意将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针对青年流向多元化,流量多变,兴趣多样的特点,利用闲散时间,开展不同特色的小型活动。

4)是要提高团的工作科技含量,围绕农业生产,提高团的科技含量。广泛开展“学科技,用科技争做科技型农民”活动,使团的工作成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

3、立足农村发展,灵活创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组织应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能过”收,拔,创,建“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经费。收,即收缴团费,管好用好团费,拔,即通过争取领导支持,从村集体中划拔部分经费,创,即通过开展各种有偿服务和各类经济实体,自创活动经费。建,即兴建青年活动中心,向广大青年们筹集活动资金。

4、立足农村现实情况,积极优化团的环境

1)要争取村党支部对青年工作的组织领导,优化团的工作环境。

2)规范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团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团员管理,团员生活,团会团课等日常工作规程,增强农村团的号召力,提高组织在农村青年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夯实团的工作基础。

3)要加强政策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团的工作实际和需要出发,制定,落实青年工作的相关政策。把团的权利,经费标准,干部待遇等以农村管理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纳入镇级管理考核之中。为团组织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保证。

4)贯彻落实好“推优入党”工作,提高团在农村工作中的政治地位。

江油市农村共青团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浅析

江油市农村共青团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浅析

农村青年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现代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给农村共青团的工作内容、方式和对象的更新变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形势发展,探索新走向,构筑新格局,保持团工作的发展势头是农村团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2005年11月——12月,中共江油市委安排部署了《江油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调研》课题,团市委对全市农村基层团组织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就我市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的对策。

一、江油农村共青团的工作现状

江油市共有41个乡镇团委,480个行政村团支部;农村青年总数167233名,团员总数15052名(以注册数为准),团青比率9%(见表一)。乡镇团委书记(专兼职)平均年龄为26.56岁,大专以上(含大专)占总数的82.5%,其中党员占总数的70%,村级团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36.44岁,高中以上占总数的59.02%,其中党员占总数的86.11%,村团支部建团率为100%,但其中10人以下的团支部占32.7%。

当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格局和家庭经济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使农村团员青年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程度冲击,他们受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动,组织观念、集体观念逐渐淡漠,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致富、赚钱,他们开始竭尽全力营造自己的“安乐富”。因此,农村团的工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组织涣散,难以开展工作的局面。全市农村团的工作面临着许多难题:

(一)农村团员青年团员意识淡薄,缺乏团的纪律观念。目前,大多数农村青年对纯政治性的工作是不感兴趣的,他们重视自身经济利益,认为团组织不能为他们解决实质性困难和问题,对团的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许多人认为在农村入不入团都无所谓,从学校毕业或当兵复员返乡后,不愿参加团的活动,且由于组织关系转移手续没有按规定及时办理,有些团员出外打工或毕业后就全部流失。

(二)基层的农村团干队伍结构老化。乡镇团委中兼职团干部增多,部分乡镇团委书记还是老团干,他们大都从事团的工作时间较长,年龄偏大,工作热情减弱,缺乏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影响农村团的工作开展;而村级团支部书记一是素质偏低,大部分团干部文字口头表达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二是年龄偏大,个别村前几年甚至出现50多岁村干部兼任团支部书记现状;三是精力不集中,有50%以上的团干部在村外谋职,没有足够精力顾及团工作;四是后继乏人。普遍没有建立村团支部书记后备人选及相应的培养机制。

(三)团组织活动缺乏活力:镇乡团委开开展活动较少,活动也缺乏吸引青年团员参加的活力。村级团组织多年来政治理论学习和青年活动缺乏,除了少数村1年开展过

一、两次活动,其余村基本上没开展过任何形式的团队活动。

二、当前农村团的工作存在困难的原因

(一)、基层党组织对团干部的政治待遇落实和对团干部培养、使用不够。当前,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许多客观问题。从待遇上看,基层党组织对团干部的政治待遇落实不够,表现在团干部政治地位较低,绝大部分农村团支部书记从事团工作可以说是带义务性质的,无相应的报酬和补贴(他们的报酬往往是兼职部分的工资收入),不计入工作量进行核算;乡镇团委书记只有少数享受中层干部待遇,(二)、团员管理方式老化,力度不大。市场经济条件下,团员青年主体意识增强、部分团员团员意识淡化、团工作行政性弱化,大部分近郊农村团组织没有敏锐地把握这些新情况,团员教育管理呆板、滞后。团员发展力度不大,调研中发现,一些村有几十名青年,但却未发展团员。

(三)、团的服务功能弱,载体不多。在服务青年上,绝大多数近郊农村团组织仅局限于服务团员青年部分闲暇时间的文化娱乐需求,而调研中发现,18.5%的团员青年希望团组织提供学习帮助,50%以上青年希望得到信息咨询,17.6%的青年希望团组织帮助解决就业,同时青年希望提升文娱活动品位和频率,因此出现了青年需要的,团组织做不了、做不好,团组织要求的,青年不愿做的矛盾。在服务中心上,大部分团组织仅局限于组织临时性的、突击性的志愿者活动,没有有效的载体和工作机制。

(四)团的干部兼职过多,乡镇团干部专职不专用、研究团工作的时间和力度均不够,开展工作时重活动轻效果、重团干部轻普通青年,团组织影响力削弱;村干部队伍精减后,行政村没有团支书记编制,现任团支部书记普遍交叉兼职,既无工作压力也无工作精力,空壳支部增多。同时,农村团的活动经费、场所、器材、书籍等的缺乏,制约着活动开展的内容和形式、规模和效果,活动开展老套单一,成效不大,影响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制约团的工作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对改善农村共青团工作现状的对策

(一)以整体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乡镇团委职能

乡镇团委是基层团组织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指导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直接责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加强乡镇团委建设,关键是抓好班子。配好团委书记。乡镇团委书记的配备,原则上应是党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并熟悉农村经济工作或基层党务工作。要根据实际、确定1-2名专职或兼职团干部,把年纪轻、素质高、懂经济、事业心强的优秀青年人才选拔到团委的一把手位置上来。同时要妥善协调解决好乡镇团委书记的编制和待遇等问题

2、抓好班子整体建设。根据乡镇大小和经济结构的不同类型,从行政村、乡镇企业、社区或机关分别挑选2—3名优秀团干部兼任团委副书记。团委委员的分布要照顾到各个方面,使团委班子成员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形成互补,达到结构合理、整体优化。

3、着力提高乡镇团委班子整体素质。在建立和完善乡镇团委书记上岗培训制度的同时,多渠道、多途径地强化对团干部职业、技术培训,特别是要抓好对那些素质能力不适应要求或新上岗的团委书记、副书记的培训,增强他们带领农村青年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二)以增强活力为目标,不断优化行政村团组织的设置。

村级团组织建设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团组织如何通过合理调整、科学设置来带动青年、凝聚青年的问题,是如何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创新能力的问题。

1、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围绕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行政村团组织的调整力度,发展和创新基层团组织设置模式。在农业经济占主体的村,要立足于适应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青年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建团步伐,依托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各种营销组织、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以及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团组织;在工业经济为主体的近郊村,要着眼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提高工作的开放化、社会化程度,探索中心村、农村现代化试点村团组织的设置和建设,打破原来单纯按行政村或居住区域建立团组织的格局,配合和协助企业团组织共同抓好亦工亦农团员青年的日常管理,增强行政村团工作与乡镇团委和企业、社区团工作的内在衔接。

2、按照有力于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原则配备各级团干部,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村青年以市场和产品为纽带,在条件较为成熟的水产养殖、种苗繁育、林果业等主导产业创办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组织,成立青年行业(产业)协会,依托协会建立团组织。同时从青年科教兴农带头人、种养殖大户和个体工商户中选拔有一技之长的“实力型”人物来担任团组织领导。这部分人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已形成一定群体,具有相当群众基础。(三)竭诚服务农村青年与加强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教育、引导相结合。

竭诚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必须真正了解农村团员青年的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在增收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当前要特别加强有关政策法规服务、农业科技和其他技能培训服务、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等,使农村团员青年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致富本领不断增强。在抓服务的同时,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也不能放松。要组织农村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农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农村青年。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青年增强建设繁荣富裕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强化艰苦创业意识,积极学习,增长本领,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四)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与整合社会资源相结合

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很多劣势,比如资源不多、抓手较少等。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既不能就团论团,也不能就农论农,要善于合理利用整合资源。一是要充分整合团内资源,发挥青联、“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希望工程”等团内工作品牌的资源优势,寻求与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契合点;二是要善于挖掘利用团外资源,加强与政府农业、科技、财政、供销社等部门的合作,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推进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社会化运作,为农村青年的成长成才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三是要努力促进城乡统筹、良性互动,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发挥城乡团组织各自的优势,通过组织、人才、市场、信息、产业、文化等多方面的互利合作,形成良性互动格局,促进城乡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共青团工作的全面活跃,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抓农村共青团工作要与维护农村青年合法权益相结合。

农村青年是青年人群中最大的弱势群体,受自身素质、外部条件、竞争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他们融入市场经济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较多,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劳动条件、工资报酬、民主政治权利等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特别容易受到利益和权益的侵害。农村各级团组织要坚持一手抓活跃,一手抓维权。一是加强政策和法制宣传,提高青年农民的文化素质、政策水平和法制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大力发展农村青年的合作经济组织,代表青年农民说话,协调农工贸之间的利益关系,靠合同契约规范龙头企业、组织与农户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减少损害青年农民利益的行为,加强自我防护;三是探索成立农村青少年维权中心和维权岗,借助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及社会的力量,加大对信用缺失、违反契约、坑农害农等不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为农村青年的成长成才、发展致富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

总之,新形势下农村团的工作要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逐步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团组织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团结带领好广大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二篇: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思考

2009-9-24 17:23:26 阅读数:526

网友评论:0

此文荣获征文二等奖

关注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实施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是促进城乡幼儿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办园水平差距的关键要素。2004年,我市正式启动了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课改实施,我市农村幼儿课程有了显著的改善,但与城区幼儿园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解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现状,我们于2008年3-4月,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农村幼儿园(班)、教师座谈等方式,对厦门市同安、集美、海沧、翔安四个区农村中心幼儿园(公办)、农村村办幼儿园、附设农村小学内的学前班、农村个人举办的幼儿园(班)的课程现状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了解农村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寻求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

1.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

农村幼儿园的课程仍存在明显的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的倾向。其表现有三:一是集中教育活动仍为农村幼儿园的主要教学形式,游戏及其它活动在农村幼儿园未得到足够重视;二是教师组织教学以集中讲授为主,适宜幼儿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在农村幼儿园得不到运用;三是一些村办幼儿园和学前班仍习惯以1998年版的《福建省幼儿园小(中、大)班教师用书——<教育参考书>》的学科教材作为教学主要内容,而不使用新版的“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教育用书”,学科课程在农村幼儿园课程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2.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

幼儿园课程中,既有显性课程,又有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以教材、教学计划等形式存在;隐性课程,则通过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在农村幼儿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教学,“上课”成了农村幼儿园课程的代名词,跟班观察发现,农村教师关注的是教学、上课等显性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她们更多的关注幼儿是否获得知识、学会技能,而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师幼关系、幼幼关系及玩具材料对幼儿的影响不大重视。在其它活动环节,教师则更多的是关注幼儿有否打架、是否安全,而对抓住时机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则不大重视,更不要说充分挖掘资源,创设有利于引发幼儿探究的丰富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3.重视上课,忽视课程的整体效益。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即课程。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是由班级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各种活动组成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一日活动是否科学、合理地得到安排和组织,是考察幼儿园是否落实新《纲要》精神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一些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课程实施中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 “一块黑板、一本教本、一支粉笔”的“上课”方式组织教学,教学内容以故事、儿歌、识字、写字为主,幼儿学数学采用口头背诵加机械记忆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中应有的操作方法、操作材料在一些农村幼儿园(班)无法见到;作息时间与小学一致,幼儿室内集中教育的时间长,室外活动时间少,各类游戏几乎从不开展。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不被认为是幼儿园的课程,课程的整体效益得不到重视。

4.重视教材,忽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调查发现,传统的六门学科课程很受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欢迎。多数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不会使用福建省2001年开始试用的新编幼儿园主题和领域教材,不知什么样的课程是主题课程,不懂得整合课程要如何实施。除中心幼儿园外,95%的农村幼儿园(班)室内玩具多是以桌面的积塑、积木为主,品种单一,适合幼儿的户外体育玩具、器械稀少,多仅有跳绳、皮球,41.81 %的幼儿(班)却连基本的跳绳也没有。64.3%的中心园及学前班因教师有经过专业培训,能够为幼儿自制一些玩具,但是多数的代课教师因没时间、没精力、不懂得制作,无法为幼儿提供基本的玩具。22.84%的农村幼儿园(班)除教材外,没有可供幼儿阅读的图书,有的幼儿园甚至缺乏教学必备的挂图和磁带。71%以上的教师不懂如何挖掘利用周围的资源服务于教学。

二、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原因分析 1.教师专业素质低 由于幼儿入园率低,教师工资待遇低、地处偏远等原因,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农村师资素质的恶性循环。

调查发现,公办教师100%都是正规幼师毕业,近73%的公办教师集中在中心幼儿园,只有同安区和集美区有共42个公办教师在基层的农村幼儿园、学前班中任教,90%的农村幼儿园(班)教师均是低薪聘用的代课教师,有近一半的代课教师仅有初中毕业,且有达63%的教师没有取得专业合格证,可以认为,我市农村幼儿园、学前班有许多不合格的教师!因此许多代课教师连最基本的教育活动的计划能力和组织能力都非常欠缺,当然谈不上开展课改了!由于跳槽频繁,学区辅导员或中心园教师经常要担负着手把手教新上岗教师“教幼儿”的任务,多数的学区辅导员们反映,刚刚教会了一个教师怎么上课,不到一年的时间却又走人了。频繁的更换教师,不仅加重了学区辅导员、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影响了农村幼儿的学习情绪,影响了农村幼儿园课改的深入实施。

2.教师课程观落后

100%的调查对象采取的业务学习的形式主要有:参加教学观摩研讨、集体备课;60%以上的农村幼儿园(班)还采用师徒制的方式,由老教师或公办教师一帮一的培训农村幼儿园(班)的非专业教师,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虽然,大多数的学习多局限于学区内,大约每二至四周,学区辅导员均能利用双休日组织一次的学习研讨活动,每学期能深入各教学点指导教师上课。但是,由于包班上课、路途远、交通不便、无专门的教研活动经费(教师参加市、区、学区的教研得自己负担交通费,一些教师因工资微薄无法承受)等原因,学区辅导员也不忍频繁组织教研学习等活动,到区、市学习的机会许多农村代课教师根本无机会、无时间参与。

由于学历、专业素质存在差距,农村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课程观上出现两极分化,公办教师希望通过课改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代课教师更希望解决自己的工资及“三保”问题。因此,50%的农村代课教师不明白农村幼儿园为什么要课改,认为农村设备条件不足,无法开展活动区活动和游戏活动,家长素质低,课改无法实施。许多代课教师普遍缺乏对新课程的基本认识,37%的教师只知道按教材内容上课,不明确教学目标,从不研究教材,理解教材的重难点,87%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不知道为什么课程要有预设和生成,不知道如何生成课程,认为只有按照教材上课,才能完成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

3.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教育目标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定位于幼儿对静态知识的掌握,是具体的、定性的、定量的、明确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教师落实。而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以动态性的、过程性的新知识观为基础的宽泛的教育目标,侧重于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虽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新《纲要》的教育目标进行了一定的分解,但是,由于省《指南》教育目标的分层要求只是对国家目标在文字程度上进行分解,缺乏操作性,市《课程指南》的目标看似具体了些,但对长期习惯于以量化的知识技能目标为教学目标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按照新课程理念所确定的宽泛目标让他们无所适从,“不知上课要完成什么(具体)任务”。4.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

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主要以“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教育用书”《领域活动指导》和《主题活动指导》为主,这两套教材是以新《纲要》为指南、以“过程模式”的设计思路编写而成的,是“为教师提供‘操作平台’,而不是教材”[1],给予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目标较为“简约和泛化”,“内容较为宽泛,并具有相当的弹性”[2],允许教师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去“选择”和“生成”教学内容,课程的结构化程度较低。这样的教材对于长期依赖于教材中的现成教案上课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无所适从,不知如何组织教学。

加上两套教材主要是立足于城镇幼儿园,大多内容源自于那些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课程资源,而农村孩子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丰富的农村自然与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虽然许多农村幼儿难以接触和体验到的事物,可以借助录像和挂图才能展开教学,但对于经费短缺设备不足的农村幼儿园(班)来说,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农村有限的课程资源和现有缺乏针对性、操作性的教材就大大地限制了农村幼儿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师只能从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幼儿被动学习的状况难以改变。

三、解决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的对策思考

1、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素质。我们知道,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是落实课程的关键因素,师资素质决定着课程的具体进程,因此,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推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关键。农村幼儿园的课程问题,与农村幼儿园代课教师多,师资队伍不稳定有极大的关系,教育部门可通过多种方式,稳定代课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如建立农村奖教机制,给予工作时间长的优秀代课教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建立培训机制,要求每位代课教师必须接受一定课时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参加一定课时的各种教研活动等,以提高农村代课教师的工作成就感和归属感,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2.加强业务指导,规范课程设置。

针对农村幼儿园(班)教师人数少,教研无法开展的情况,强化区、学区、园三级农村幼教“大教研网络”及学区、园际、园三级“小教研网络”的作用,带动农村幼儿园开展多形式的互动教研活动,强调“送教下乡”“城乡手拉手互动教研”的实效性。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设置个性化的一日活动时间表,确定教学的基本范式,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农村的幼儿园可多采用高结构的课程来组织活动,但同时,应重视以较低结构的活动课程满足幼儿的自我发展和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重视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村幼儿园推广区域活动,坚持开展各种游戏活动。3.开发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教材。

只要善于开发,农村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应是教师,让教师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资源,处处可以展开教学,是农村课程改革的一条途径。因此,必须立足厦门农村共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教师提供适宜农村幼儿园教学的教科书,让农村教师能够有实施教学的“抓手”。同时,应指导农村教师利用废旧物及自然物开发教玩具,解决农村幼儿园各类教玩具不足,引导农村教师充分利用幼儿生活中的田野、山石、花草、村庄等资源展开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围绕教材内容,挖掘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或以身边的资源为内容,生成课程。农村幼儿园课程质量是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保证。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六年后的今天,推进农村幼教课程改革,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建设和谐社会所需。

第三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摘要: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关系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在全国已普遍开展很多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较大成效,但是,在农村的一些学校里,仍然存在着一些政策落实难的多重问题以及落实后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农村的素质教育受师资、教学设施、教学经费、教育观念、农村经济的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全面实施,严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义务教育,差距,剖析,对策 目录

一、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3

(一)经费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条件的改进„„„„„„„„„„„„„„„„3

(二)办学意识滞后,教育目标错位,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力„„„„„„„„„„3

(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欠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3

(四)学校管理水平不高„„„„„„„„„„„„„„„„„„„„„„„„„4

(五)农村社会家庭教育功能赢弱,加大了学生教育难度,也造成一定学生流失„4

二、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5

(一)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5

(二)强化法律责任,建构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5

(三)尽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6

(四)坚持公平原则,不断缩小农村教育的差距„„„„„„„„„„„„„„„6

(五)优化学校人事管理„„„„„„„„„„„„„„„„„„„„„„„„„6

三、参考文献„„„„„„„„„„„„„„„„„„„„„„„„„„„„„„7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科技兴国,教育为本。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基础教育面广量大,在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上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龙头,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农村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其根源何在?有何对策?迫切要求全社会人的关注。现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一、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条件的改进

教育历来是国家财政投资大户,硬件环境的改善软件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多年来的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却是各地不争的事实,致使有的学校基本建设问题突出。比如,有的学校校舍过于陈旧,存在安全隐患;很多乡镇小学没有微机室,而有微机室的,也设备已经陈旧却无力更新。另外,近两年由于撤点并校,新学校建设更需要大额资金。学校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就显得日益突出,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

(二)、办学意识滞后,教育目标错位,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力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新课程标准也推行了5年,但看现今农村小学教育课堂,却涛声依旧。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陈旧,教育目标错位。有调查表明,80%的老教师认为新课改与他们无关,50%的中年教师认为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样能对付新课程教材,或者认为这是青年教师的任务和职责,即使是年轻教师也认为实施新课改比较费时费力而不易于取得显著成绩。许多学校领导和小学教师依然把成才和考高分等同看待,把能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作为评定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学目标多定位为好操作的知识技能类,教法多为简单的分析讲解类,追求结果忽视过程成为必然,新课改成了装门面的招牌,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成为空头口号。

(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欠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我市从2000年起就没有正式分配一名师范毕业生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二是学历水平较低。好多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有的甚至只是 完小毕业生,多年来只依据日常积累的教学经验在任教。从05年的达标统计情况看,我市小学教师学历专科率为55%,居我市倒数第一位。可见学历提高任务仍需加强。三是专业教师不足。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微机、音乐、美术、劳动、科学教学大多是兼职的,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几乎都是从别的学科转过来,难得有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知识面窄,发音不标准,教法不得当等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专业老师不足既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使部分有专长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四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我市农村小学中老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了一半多,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很不完善,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有的还从事着农业种植…对教学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教师素质偏低是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五是教师身体不适应。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待遇不高、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六、教师分布不平衡。我市有小学教师3000余人,满足教育教学绰绰有余。但由于分布不均衡,造成离市区较远的东部南部边缘乡镇小学缺编,而离城较近的小学却呈现出人浮于事的状况。据调查,有的学校只有80名学生,却有11位教师。缺编的学校,教师疲于应付;而超编的学校教学质量也不高,反而是玩的玩、干的干,更让那些在高年级任课的骨干教师心理不平衡。

七、教师身份不公平。现在,我市教育行业有两类人,一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一是教师子女、社会招工的后来师范院校全部进修合格的。工作中,个别师范生不服从管理,倚老卖老;其实真正在一线干工作的、出成绩的还是后面这类教师多。但在人事聘任和评优评先上老是提身份(干部和工人),严重影响这类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学校管理水平不高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些管理无序、质量落后的农村薄弱学校,都与校长及其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不足或工作极不负责紧密相关。因为校长管理能力太差,学校“依葫芦画瓢”、照搬照套制定的一些管理办法、措施、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只求纸上作业,不求实际效果。有的在用人策略上任人唯亲,在激励机制上不舍得花钱,在评价制度上不切实际。结果好的上不去,差的罚不了,优的进不来,劣的淘不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同享受。这样的学校,难免一片混乱,教育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五)、农村社会、家庭教育功能赢弱,加大了学生教育难度,也造成一定学生流失

农村父母们一是受传统跳农门思想的影响,二是鉴于目前大中专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的现实,对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别近视,对升学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龙成凤,跃出农门;否则就认为教育投出是浪费,不如让孩子认点字,就直接去学手艺挣钱。因而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娇宠过分放任自流,或严厉有余,使这类学生的品德个性和文化求知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家庭教育的失策,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障碍。严重的,更早使一些孩子丧失了学习努力的目标和学习钻研的兴趣,以至于有的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学校。

二、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农村小学教育健康快步发展,更新意识是关键。从上到下,从地方行政领导,到具体学校校长教师,到家长学生,都要先从思想上过关,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认识到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不应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惟一目标,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会生存打基础,这应该成为小学教育的重心。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比如,现在我们教育上每年都要进行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就很好地起到了这个作用。另外,多给校长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学习机会以开阔视野更新理念。二是学校通过办家长协会或教育听证会等方式,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沟通,以形成教育共识,合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强化法律责任,建构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一费制”的实施,规范了学校收费,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同时也限制了学校收入渠道,使政府投入成了农村教育税费投入的主渠道。为此应通过强化教育投入法律责任,建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强化政府责任。重点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责任,改变当前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比例过低、作用过微的状况。国家应制定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对低于财政标准的市乡,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自上而下地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制度给予财政支持。此外,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要向农村倾斜,可适当调整非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及富裕地区的投入比例,用于增加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经费投入。二是调整农村偏僻地区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健全政府对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制度。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以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现在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加大了行动力度,5 有5%的学生已经受益。

(三)、尽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

从优化培训机制与途径入手,帮助在职农村小学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健全农村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制。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三者挂钩,促进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二是,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做到培训与教学两不误。三是,全面开通、不断扩展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由于教育局下大力度搞了远程教育工程,将多家资源拿来为我所用,然后通过凤凰语文网开通教研专版,为教师教研提供了平台,将优秀资源全市共享,开阔了教师眼界,方便了教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发展。四是,强化城乡教师交流。即安排本乡镇优秀教师到其他乡镇农村小学定期任教,尤其是派往偏僻地区支教。并有计划地安排农村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五是,从短期着眼,提倡农村小学中条件好的与薄弱的学校之间,相互异地兼课或代课,以达到以强扶弱,共同提高。六是,加大教师考评力度,激发教师们的竞争意识,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对好的要给荣誉给待遇,对确实差的要教育要激励,并通过再次培训上岗等手段,提高其从教素质。比如,2000年我市教育局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开办了两期教师再提高培训班,这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通过以上措施,促使全体农村小学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树立教育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完善现代教育行为。

(四)、坚持公平原则,不断缩小农村教育的差距

必须坚持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原则,依靠国家的政策大力扶持农村小学。一是在充分考虑自然村距离和生源多少的基础上,分析学生上学的安全和经济等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规划设置学校网点,力争方便家长和学生。二是应尽快取消办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实现县城以下城乡教师、生源、物力财力投放的公平性、平衡性,以利调动乡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积极性。

(五)、优化学校人事管理

要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内部有效且可操作的人事管理制度。从外部看,学校师资可相互流通,对教师优化起到外部供给的压力作用。建立教师行业资格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吸收合格的人员担任农村教师。从内部看,要加速实施“全员聘任、平等竞争、定编定岗、择优聘才、淘汰转岗、优化组织、强化培训、科学考核、合 6 同管理”的人事改革。在学校管理上应与时俱进,优化科学管理与规范管理、刚性管理与弹性管理、激励管理与惩罚管理的综合化、系统化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

总之,教育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全社会人共同的努力建构。作为政府,应保障科学规范法规的出台及贯彻落实督导;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作好推行管理督察及及时反馈;作为教师,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家长,应热心公益关心教育,等等。如果这样,我国的教育何愁不发展?我国的经济何愁没有强劲后力?中国的腾飞也必世界瞩目。

【参考文献】

(1)关锐捷《“重中之重”的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警钟长鸣》 中国农村研究网.2002年

(2)周满生《中国迈向终身学习时代》中国农村研究网.2002年

第四篇: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农村信息化是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等各个环节,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的过程。南阳是河南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达到1000万人口,农村人口超过70%,“三农”问题一直被市委、市政府纳入重点工作,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特别是移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向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迈进,起到了“桥梁”和“导航”作用。

一、移动信息化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

怎样结合南阳实际情况,落实中央“三农”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现代通信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是河南移动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重点思考的问题。河南移动总经理原建国同志,树立贴心服务理念,把为政府、社会、农民分忧作为自己的责任,利用6年时间,架设移动信息网,实现了与农民心与心的沟通,在真诚的服务中,促进了农民致富,发展壮大了自己的企业,公司成立六年多来,河南移动累计投资近百亿元用于农村网络建设,特别是2004年投资近20亿元的九期网络扩容工程更是把农村网络覆盖列为重中之重。几年来,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牢牢抓住了四个重点:一是依托中国移动世界一流的基础网络,构建“农村移动通信网”,跨越数字鸿沟,让农民用得上;二是搞好服务工程,依托河南移动完善的农村服务渠道,构建“农村信息服务网”,采购物美价廉的品牌手机投放农村市场,让农民用得起;三是依托一流的业务网络,搞好信息工程,打造“农信通网络平台”,用信息引领小康路,让农民用得好;四是要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联合涉农、科研、教育等机构,与移动通信终端厂商、内容提供商共同组建“大农业网络生态链条”,给农民提供贴身、贴心的服务,为 农民创造价值,让农民用出彩。目前,从城市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移动信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信息转变了农民的观念,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提供了致富的信息,可以说移动信息引领了为农民致富的一场科技革命。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村信息化工作在市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县、乡逐步建立起了政府信息网站,农业科技部门建立了致富信息网站,移动公司开通了“农民致富信息港”,拓宽了捕捉信息的渠道,有些农民已尝到了信息的甜头,在网上发布农产品信息,选择短、平、快农业致富项目,由于南阳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市,农民受教育、区位等方面影响,一些乡镇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到县、乡后,如何进村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户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虽然我市启动农业信息化工程以来,各县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建设比较理想,但是政府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促进信息利用方面,工作方法、措施明显滞后。政府部门往往根据某项种植信息,对农民进行指令性安排,对市场行情信息把握不准,往往出现伤农现象,农民对信息产生质疑。多数农业基层职能部门在指导农民生产经营时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前期的宣传引导上,而对生产中期的技术指导和后期的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做得远远不够,导致“旺销--扩种--卖难”怪圈现象反复出现,部分农民采用“逆向思维”决策,即政府鼓励多种植什么就不种或少种什么,这些现象表明农业信息 服务质量和农民信息素质都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我市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2年我市农村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7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左右,大专以上比例仅为1%,农村的文盲率达到12%。我市目前还存在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就是还有大批文盲不断产生,这对未来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十分不利。农民综合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文化水平低和科技素质低,这一方面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也限制了农民理解信息的能力,导致了信息运用水平低下。

2、农民信息意识淡薄。由于农村文化落后、经济落后、信息化程度落后,除沿海地区和农产品出口较多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较强外,大多数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情报嗅觉迟钝,对网络信息这种新生事物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如内乡去年油桃销售因天气原因,政府提供的销售信息农民不予采用,独自联系销售渠道,错过了销售时机,果农受到了巨大经济损失。今年,政府及早向果农提供西安、北京等市场信息,油桃销售一空,果农还认为是市场规律“有赔就有赚”在起作用,认识不到信息的时效性和经济性,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

3、信息获取成本较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与信息应用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获取手段的费用需求减缓了信息进入农户的步伐。现在虽说电脑普及了,价格便宜,最低也需3000多元,但农民一家一年净收入也买不了一台电脑,加上我国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且分散,导致农民购置设备上网不仅不现实而且不经济,采用电话获取信息虽然方便但费用普遍较高,而通过电视、板报、传单等方式,方便且节省费用,但获取信息方式大都不能满足农民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信息需求。

4、信息资源状况较差,信息实用性不高。目前,全国虽有农业信息网站2200多个,但是网上综合性的信息多,专业性的信息少;简单堆积的多,精心加工的少;交叉重复的多,有特色的少;尤其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不能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性,这些都阻碍了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5、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我国农户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因而他们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帮助。而目前我国缺乏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有的地区虽然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延伸到乡级,但是信息如何进村入户却是面临的共同难题。一般农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集市和邻里传播。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之外,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同时,我国信息化法规不健全、信息服务管理不规范也是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低的成因。

三、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1、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当前,我市农业信息人才比较缺乏且现有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因而迫切需要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队伍。除重点培养高素质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农业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农业信息专家,让他们在农户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充分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等教育资源,分期分批对村组干部、党团员、回乡复转军人、毕业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2、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我市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大多已延伸到县级,少数县(市)已延伸到乡镇,但是在县或乡与农户之间却出现“断层”,因而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重点应是采用乡级建立信息服务点、村级培养信息员的方法,健全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网络,要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有条件的村,购进电脑,建立网站,无条件的村,鼓励经济能手购置,利用党团员活动日进行学习培训。要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使之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自身的重点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并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广校、村干 部、农村信息员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手段送信息进村入户。信息的进村入户要视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采取适当的信息传播手段,绝不能不顾乡村、农户的现实条件,一味地要求农民上网。应从农村的现实出发,采用高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农村、农民的需求和习惯,逐渐探索一个便捷、廉价、实用的送信息进村入户的途径。去年到山东省寿光市,看到他们已探索出多种经济实用的信息入户方式:一是电波入户。寿光市县农业局都建立了信息中心,收集、分析农业信息并制成电视片,通过电视台定期播放。二是热线电话。县农业局建立农业信息库,利用语音转化功能,自动回答农民问题。三是手机短信。市、县农业局已为移动用户开通传送农业信息短信业务。四是电话上网。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县市采用“三电一厅”模式,即通过电脑、电话、电视和农业科技展厅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该模式很快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接受和应用,下一步我市应很好在信息服务方式上进行研究,移动公司可设立农业信息服务“110”台、致富信息箱等栏目,满足农民需求。

4、要加强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大力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农民的三种现代意识: 一是现代的科技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的意识。二是现代的市场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动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三是现代的信息意识,即让农户具有愿意为信息投入、注重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同时,要大力提高农民信息素质能力,让他们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应用和信息反馈的能力和意识。

5、要培育并创造农户的信息需求。要启发民智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使农民认识到信息是开启农产品市场大门的“金钥匙”,让农民变“信息淡漠”为“信息饥渴”,同时要提供及时、准确、使用性高的信息。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的发展,要重点提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更新信息、特种养殖、种植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信息、农产品市场营销信息、剩余劳动力就业情况等农民急需的信息。同时,加强农业信息的分析整理工作,提高对农产品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增强农业信息的生产经营指导性,启发农户的信息需求。

6、要进一步扩大移动信息网络覆盖的范围,充分发挥移动信息的作用。今年2月,为进一步优化农村网络,努力提升农村网络覆盖率,以信息化促进“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河南移动又投资20多亿元启动10期扩容工程,以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质量。该工程全部竣工后,河南省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通信质量将会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广大的偏远农村地区,网络覆盖日臻完善,有了网络,有了信号,从而全市更多的群众能够便捷地使用优质的移动信息服务,架起通向致富的“桥梁”。

7、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移动电话的普及和使用。移动公司要集中采购一批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品牌手机投放农村,让农民买得起手机,更用得起手机,在推出神州行“乡情卡”的基础上,要及时推出适合全省广大农民使用、真正方便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服务套餐。同时,移动公司还要不断加快农村营业网点的建设,确保全市98%以上的乡镇、行政村有营业服务网点,让农民足不出乡(村)就能办理移动业务;要加快农村电子服务体系建设,推出“空中充值”等服务,解决农民缴费难问题,满足农民小面额缴费的需求。

8、要充分发挥电信企业整合资源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大力开发实用信息资源。2003年10月,移动公司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着手,与当地农业部门、信息内容提供商联合推出了“农信通”业务,为农村基层干部、涉农部门和企业、种植养殖专业户等提供各类最新最权威的信息。目前,该网已开通了5大项21个农业信息栏目,如农家百科、农情信息、供求信息、市场行情等,这些内容受到广大干群的欢迎,今后,把农村信息网建的更好,带动更多的农民尽快致富起来,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

9、要加大农村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力度。移动公司要把“手机镇”、“手机村”建设作为信息富农和优化农业结构的重点,大力实施“十店、百车、千站”工程,要在农村地区增加10个营业厅,开通100个流动服务车,设立1000个乡村代办点,在为农民提供快捷通信服务的同时,为农村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要进一步完善“农信通”服务,丰富与当地特色需求相适应的农业信息,增加农业专家服务热线,利用短信、电话、网络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投放贴近农民需求、功能实用、质优价廉的品牌手机,实施“欢乐1+1”计划,通过“1+1”结对捐助的方式,发动城市用户为农民捐助旧手机,促进农村移动通信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架设信息通道。

第五篇: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

农业税全免后,乡镇工作从繁重的税收工作中解脱出来,加之计生工作方式由过去的惩罚为主向利益引导为主转变,乡镇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似乎乡镇干部的春天到了,有人开玩笑的说:农民不睡(税)了,现在该我们睡了。笔者以为这是一种典型的盲目无知的代表,反映了乡镇工作中的盲区,是没有充分认识新形势的表现,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必须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笔者以管窥豹,从自身了解的情况,作如下思考:

一、当前乡镇工作现状和特点

一是乡镇富余人员增多,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乡镇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是:其一是存在一批无事可

干的人,表现在妇联、综治、团委、纪委副书记、统战委员和农机、畜牧、农税员等,按编制算约占40%。他们一时找不准工作的切入点,不知从何干起,呈现出“清闲”的状态;其二是存在一批不得不干的办事员,表现在三大办公室、财政所和有直补项目的人员,按编制算约占40%。他们为业务所迫,自诩命苦,心态较不平衡;其三是乡镇副职干部,这是乡镇工作的主要力量。作为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对所分管的工作积极主动;最后是风险最大的主要领导。他们带领这样参差不齐的队伍,许多人身心憔悴,只想找个路子进城了事。

二是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加大。农业税全免后,乡镇不再向农民摊款收费,更加剧了乡镇财政收支矛盾,使乡镇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大。大部分乡财政实际就成了“吃饭财政”。机构运转相当困难,干部工作积极性很难调动,乡镇为群众办实事也常常是处于“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

三是工作任务依然艰巨。虽然税改后乡镇工作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负担得到了减轻,乡镇干部从税收工作中得到解脱,但并不是说乡镇干部的“春天就到了”,乡镇干部就没事可干了,总体上来说当前农村工作仍然面临着相当复杂的形势,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比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几千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一直处于自然封闭的状态,农民长期固守田土,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要彻底打破这种传统格局,号召农民群众发展主导产业,参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大潮,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发展过程,加之税改后,政府的职能已由单纯的行政指挥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这就使得许多乡镇在抓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主导产业过程中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另外,目前乡镇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并没有减少,乡镇安全稳定工作任务加大,这些新的形势对乡镇工作也增添了新的压力。

二、问题和困难

一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干部年龄结构老化,存在断层现象。30岁以下的乡镇干部不多,且这部分人中有80%已接近30岁;30-40岁的人,占40%左右;40-50岁以上的人,占50%左右。干部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绝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参加党校函授学习后取得的大专、本科文凭,专业知识相对贫乏,此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事业后继乏人。

二是干部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全县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突破口,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打破了传统农业格局。但是如何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体化服务,让产业真正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们许多乡镇干部这方面素质还不高,解决农民信息不灵、产品销路不畅,结构调整不力的方法和能力欠缺,真正熟悉农村工作,懂业务、懂技术的只占

很少一部分。这些问题与当前的新形势极不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是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表现在干部管理方式单一。目前乡镇仍采用的是以干部包村和片线管理为主的岗位管理,都是因人定岗;干部考核方式不健全。乡镇虽然制订有严格的干部考核管理制度,但往往都是以人为主的考核能够得到落实(如出勤考核),而以事为主的目标考核由于考核指标没有量化,考核很难兑现,以致乡镇年终考核评奖时只好吃大锅饭,平均分配,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一些干部丧失了工作积极性。

四是干部交流力度不够,干部进出口不畅。干部本地化和在同一地方长期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让一些干部工作惰性增大;纵观乡镇干部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80年代招聘了一大批干部,其二,90年代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了一批。从98年以后由于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乡镇人员编制的限

定,除了少数公招人员到乡镇工作外,乡镇进人渠道已被堵死,导致干部队伍结构不甚合理。在干部的出口上,目前除了到离、退休年龄和自然死亡外,其它渠道很少,这也是影响干部队伍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 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职能。由行政命令指挥管理型向服务引导管理型转变,将新的职能定位为贯彻法律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五大职能。

二是调整干部考核内容,转变考核方式。考核由以人为主的干部岗位管理向以事为主的目标管理方式转变,即以税费征收和出勤考核为主向以发展产业和群众考核为主转变。围绕发展农民增收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解决群众具体困难、计划生育等工作任务,对干部实行分线分片定岗,由群众定期对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考核和民意测验,重点考评干部包抓项目

进展情况、走访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召开村民会学习政策及宣传科技知识、个人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表现,解决“天天上班一事无成评优秀,累死累活得罪众人惹人恨”的怪现象。

三是调整工作运行机制,转变工作作风。由分线、划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向统一调配、目标管理、专业服务转变。确定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公共事务管理和技术服务,使干部由政治型、指挥型向经济型、技能型转变,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密切干群关系。

四是调整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转变培训方式。根据工作职能、任务来制定考核指标。进一步健全和落实驻村干部双向选择、乡镇干部联片驻村工作责任制、乡镇干部竞争上岗和优秀、末位考评制,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奖惩分明。积极探索干部述职考核制,定期组织乡镇干部向人大代表、农民代表述职,由农民代表根据他们的述职以及平时的所作所为进行打分考核。积极

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回避交流、异地交流制度。继续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突破条条框框,大胆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担任领导职务。积极推行末位淘汰制,打破领导干部身份终身制。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中长期培训班,对干部进行各种业务和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同时要支持鼓励干部参加自学考试和各种成人脱产学习,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五是开展乡镇改革试点,实事求是地探索农村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行政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新路。在全县按山区、中心镇两个类型进行试点,逐步完善和推广其经验,不宜在全县搞 “一刀切”改革。

六是开展形势教育,提升干部人气,让全县乡镇干部认识新形势,明确新任务,现在不是形势喜人,而是形势逼人。发展的大气候不允许乡镇干部懈怠,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允许乡

镇干部懈怠。

下载农村共青团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共青团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农村教师队伍工作现状及对策

    2007年度参评论文 学 科:管理 作者单位:浏阳市枨冲镇庆仪小学 作者姓名:陈美南 联系电话:*** 浅谈农村教师队伍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师资队伍的不尽人意,在一定程度......

    当前国企共青团工作现状及思考 [模版]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面对这些迅猛的变化,国有企业团组织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是当前国企团组......

    当前国企共青团工作现状及思考

    当前国企共青团工作现状及思考 当前国企共青团工作现状及思考2007-12-15 22:32:2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当前国企共青团工作现状及思考当前国企共青团工作现状及思考党的十......

    当前国企共青团工作现状及思考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面对这些迅猛的变化,国有企业团组织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是当前国企团组......

    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 王新 一、新形势下农村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正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农业经济向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发展、传......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浅谈考察学习江苏等省市中小学教育的心得体会 古城镇学区:高义堂 二○○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近日,在区教育局的组织下,随同考察学习团到......

    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检察院监察条例》等党规和条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也为检察机关设立纪检监察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2005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

    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检察院监察条例》等党规和条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也为检察机关设立纪检监察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2005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