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中国特殊行政区划
年中国特殊行政区划
一、北京的地区办事处
地区办事处是北京市区县政府派出的对城乡结合部进行管理的行政机关,也是一种农村地区向城市街道办事处过渡的特殊乡级行政区。地区原来一般都是农村的乡或镇,但后来经发展转变为市区,所以改称地区,但仍保留乡、镇建置,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行政体制,地区办事处与乡镇合署办公。
北京地区办事处一览
朝阳区
南磨房地区、高碑店地区、将台地区、太阳宫地区、小红门地区、十八里店地区、三间房地区、东风地区、常营地区、管庄地区、孙河地区、王四营地区、东坝地区、黑庄户地区、崔各庄地区、豆各庄地区、金盏地区、平房地区、来广营地区。
海淀区
万柳地区、东升地区
丰台区
方庄地区,宛平城地区
通州区
永顺地区,梨园地区。
顺义区
仁和地区、后沙峪地区、天竺地区、杨镇地区、牛栏山地区、南法信地区、马坡地区。
房山区
良乡地区,周口店地区,琉璃河地区。
大兴区
亦庄地区办事处、黄村地区办事处、旧宫地区办事处、西红门地区办事处、瀛海地区办事处。
昌平区
南口地区、马池口地区、沙河地区、回龙观地区、东小口地区。
怀柔区
怀柔地区、雁栖地区、庙城地区。
门头沟区
王平地区。
密云县
檀营地区。
二、大兴安岭地区(省外飞地 政企合一 地区辖区)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地理坐标北纬50°08′至53°34′东经121°11′至127°02′。大兴安岭地区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属黑龙江省行政区面积6.4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8.1%,属内蒙古自治区行政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1.9%。政区北为黑龙江上游水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东南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接壤;西南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族自治旗毗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为界。区内国境线为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边境线长786公里。政区东西最宽直径为450公里,南北最长直径为500公里。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管局)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为国家林业局直属企业,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大兴安岭地区辖3县、4区、10个林业局,24个镇,11个乡,41个社区、80个村委会;46个林场;6个地方林场。所属三县中有两县为政企合一,四区中有三区政企合一。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区划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加格达奇区(加格达奇林业局)
松
岭区(松岭林业局)黑龙江省境内:新林区(新林林业局)呼中区(呼中林业局)呼玛县(韩家园林业局)
塔河县(塔河林业局 十八站林业局)漠河县(西林吉林业局 阿木尔林业局 图强林业局)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常特殊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说它特殊,原因有三: 第一,大兴安岭地区地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两省区,其行署所在地的加格达奇区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松岭区也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也就是说从行政划分上把大兴安岭地区一分为二,南部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而北部则划归黑龙江省。技术上讲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下属内蒙古自治区,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整个大兴安岭地区理应归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黑龙江省目前在行使该地区的行政权限,但也因此黑龙江省每年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内蒙古自治区。而内蒙古自治区将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划归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但事实上下属内蒙古自治区的这两个区在鄂伦春自治旗的行政体系上是盲点。
第二,作为地区,其地区行署所在地一般都是县和县级市,地区行署所在地是“区”的建制的,全国仅此一个。第三,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官方只承认大兴安岭的3个县,而不承认大兴安岭的4个区,这4个区的人口被计算在呼玛县人口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黑区”。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将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1964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是时,特区辖有松岭区、新林区、塔河区。
1965年1月,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1966年4月20日,将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归大兴安岭特区行政区。1967年11月26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1968年4月,设呼中区。1970年4月1日,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将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大
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总局。1970年8月5日,设古莲区和阿木尔区。1977年3月,设图强区。
1979年5月30日,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原属鄂伦春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地权不变。阿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改为林业部直属企业。
1980年9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1年5月14日,古莲区改设漠河县,塔河区改设塔河县;图强区、阿木尔区撤销。1982年3月6日,大兴安岭林管局企业管理体制(计划、财务)单独运作,仍直属林业部,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1986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仍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由于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在地理上属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为此黑龙江省政府每年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加格达奇作为地区公署驻地,已经具备了一个地级市的规模,在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建设上远远超过了它地权上隶属的鄂伦春自治旗的县城规模。基于各种原因,呼伦贝尔市和鄂伦春自治旗纷纷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能够协调黑龙江省政府,收回加格达奇和松岭两地,呼伦贝尔市政府、人大、政协多年来多次向上级要求收回两地,但两地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涉及林区问题,又涉及国家林业局,成为短期内无法解决,只能维持现状的棘手问题。
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师市合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别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简称“建设兵团”、“兵团”)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生产建设兵团,为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军、政、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兵团属于中国计划单列的副省级单位,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受中国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的双重领导,总部驻乌鲁木齐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大都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第一兵团和第二十二兵团转业而来的。目前兵团下设14个师(其中包含1个建筑工程师)及185个农牧团场(其中包含11个建筑工程团),插花地分布于自治区全境,位于1950年以前的荒地。2003年兵团总人口大约为248.05万人,其中汉族人口约218万。
第一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境内,师部与阿拉尔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最早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闻名。
第二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与铁门关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六师。
第三师:1966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境内,师部与图木舒克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四师。
第四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地区,师部驻伊宁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五师。
第五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与双河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六师。
第六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师部与五家渠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七师,即西北野战军新四旅。
第七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师部驻奎屯市,拥有奎屯市天北新区,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五师。
第八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师部与石河子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六师。
第九师:1962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北部边境地区,师部驻额敏县,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七师。
第十师:1959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境内,师部与北屯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筑工程师:1953年成立,以工业、工程施工为主,师部驻乌鲁木齐市,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工程部队。
第十二师:原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境内,师部驻乌鲁木齐市。
第十三师:原哈密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境内,师部驻哈密市。
第十四师:原和田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境内,师部驻和田市。
四、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既辖地区、又直辖县市的自治州。管辖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以及直辖3个县级市、7个县、1个自治县:伊宁市、奎屯市、霍尔果斯市、伊宁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七、八、九、十师5个师60个团场和新疆矿冶局、天西林业局、阿山林业局等单位。自治州
人民政府驻伊宁市斯大林街60号。
五、青海的行政区
青海省的行政区,相当于县级或副县级行政单位,一般是管辖范围较广或特殊,但不足以设立县、市、区人民政府的区域。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行政区 大柴旦行政区 茫崖行政区
六、贵州的六枝特区
六盘水市行政区划沿革
1960年,撤销郎岱县,设置六枝市。
1962年,撤销六枝市,改置六枝县。
1966年,为适应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加强三线建设的需要,贵州省设六枝、盘县、水城、万山、开阳5个特区。
1967年,设置六盘水地区,辖六枝、盘县、水城3个特区。
1970年,撤销郎岱县,并入六枝特区,撤销盘县,并入盘县特区;撤销水城县,并入水城特区。
1978年12月,撤销六盘水地区,设六盘水市,为省辖市,辖六枝、盘县、水城3个特区。
1987年,撤销水城特区,改置六盘水钟山区和水城县。
七、湖北的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5镇3乡和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管理局、林业管理局和湿地公园均为正处级单位),林地占85%以上,总人口8万人。神农架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八、县辖区
新中国成立后,绝大部分的县将其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区”,大县有时超过10个。1个区平均管辖4至5个乡、镇,最高行政官员称“区长”。区公所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管理农村社会经济事务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4年底,全国仅有3个县辖区。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南山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
喀什地区泽普县:奎依巴格区
九、新疆的乌昌地区
乌鲁木齐是新疆自治区的首府,昌吉是新疆最具实力的地州,乌昌地区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两地GDP占全疆的三分之一强,财政收入则占到了40%。在成立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前,两地原是一体。如今,昌吉市距乌鲁木齐市中心也仅32公里,米泉市和乌鲁木齐的东山区仅隔216国道,城区完全连成一片。用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书记栗智的话说,“如果乌鲁木齐是龙头,那么昌吉就是龙脖子。”
但是,尽管两地“地域相连、人文相通、优势互补”,“天
然的亲密”并不能越过行政区划的阻隔。两地的融合,成为新疆战略全局中的关键一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完全合并,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一个是自治区的首府,一个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涉及两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更为关键的是,和许多地级市从地区行署由虚做实不同,自治州是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的一个行政级别。合并,首先要遭遇这个法律天花板。
2004年12月,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做出了在不涉及乌鲁木齐市、昌吉州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首先组建中共乌鲁木齐昌吉党委,简称乌昌党委,但乌鲁木齐市委还依然存在,昌吉州党委也依然存在。乌昌党委下设乌昌党委秘书处,作为乌昌党委的日常工作机构。
2006年、2007年乌鲁木齐财政局和昌吉财政局合并成立了乌昌财政局。
2007年8月1日,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并入乌鲁木齐市,撤销米泉市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设立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行政区划调整以后,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域面积由10900.77平方公里增加到14216.3平方公里,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区域面积由76975.94平方千米减至73660.41平方千米。10月,乌鲁木齐市政府决定将原东山区芦草沟乡的葛家沟村、石仁子沟村和涝坝沟村整建制划归水磨沟区管辖;水磨沟区面积增加了186平方千米。
2008年7月,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的发展改革委员会、旅游局、规划局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环保局等五个局全部合并。同时,整个乌昌地区在通讯、交通、规划等方面实现统一。一些条管单位(工商、税务、银行、土地等)也在合并之中,为乌昌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从2008年开始,在乌昌两地已实行的财政预算单位的人员工资、公用经费标准及部分职工福利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乌昌财政政策标准一致。从2009年预算年度开始,先在乌昌两地直属部门和预算单位中实现一致,2010年乌昌两地各县(市、区)全部实现一致。
2011年1月18日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乌昌都市区要积极推进乌鲁木齐、昌吉、阜康、五家渠四市同城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全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把乌鲁木齐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亚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各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引领新疆发展的繁荣之区、和谐之区、首善之区。
十、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
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目前共有11个国家级新区:
1992年10月 上海浦东新区成立 1994年3月
天津滨海新区成立 2010年6月
重庆两江新区成立 2011年6月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 2012年8月
甘肃兰州新区成立 2012年9月
广州南沙新区成立
2014年1月
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 2014年6月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 2014年6月
辽宁大连金普新区成立 2014年10月 四川天府新区成立
十一、自由贸易试验区 FTZ(Free Trade Zone):源于WCO有关“自由区”的规定,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京都公约》中指出:“FTZ是 缔约方境内的一部分,进入这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而言,通常视为关境之外。”其特点是一个关境内的一小块区域,是单个主权国家(地区)的行为,一般 需要进行围网隔离,且对境外入区货物的关税实施免税或保税,而不是降低关税。目前在许多国家境内单独建立的自由港、自由贸易区都属于这种类型。如德国汉堡 自由港,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3年8月22日设立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4年12月28日设立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4年12月28日设立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4年12月28日设立
十二、经济特区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1980.08.26 深圳经济特区 1980.08.26 珠海经济特区 1980.10.07 厦门经济特区 1981.10.16 汕头经济特区 1988.04.13 海南经济特区 2010.05
喀什经济特区 2010.05
霍尔果斯经济特区
十三、计划单列市
计划单列市是中国对省辖市实行计划单独列,就是在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省辖市在国家计划中列入户头。即中央把这些城市视同一级的计划单位,在国家计划中单位列户头,并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即:
1、国务院有关部委下达省、直辖市的中长期的年度计划中,在所在的省的名义下,列出“其中:某某市”的指标,并直接下达。统计数字也照此办理。
2、中国国家有关部门召开省、直辖市参加的会议和其他专业会议,均邀请这些城市参加。
3、发给省市文件,同样发给这些城市。
4、对这些城市进行政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试点。
大连市 1984年7月18日批准 青岛市 1986年10月15日批准 宁波市 1987年2月24日批准 厦门市 1988年4月18日批准 深圳市 1988年10月3日批准
十四、青海的行政委员会
青海省的行政委员会,简称行委,相当于县级或副县级行政单位,一般是管辖范围较广或特殊,但不足以设立县、市、区人民政府的区域。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茫崖行委
格尔木市(副地级):东城行委、西城行委、察尔罕行委
十五、甘肃嘉峪关市的管理区
2009年12月1日,嘉峪关市成立雄关区、长城区、镜铁区3个管理区,属于嘉峪关市设立的县级行政管理区,属于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其性质相当于各地自行设立的开发区、高新区,而并非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在册的作为地方人民政府的市辖区。
十六、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1984年到1986年,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首先设立了14个国家级经开区;到2014年底,中国共设立2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所在地(直辖)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拥有同级人民政府的审批权限,以提高服务效率,打造更加优越的投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开发区,聚集投资,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北京(1)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6)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
河北(6)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 藁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西(10)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
山西(4)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 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内蒙古(3)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 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
辽宁(9)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经济技术开
发区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盘锦辽东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
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
吉林(5)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 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
黑龙江(8)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 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 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双鸭山经济开发区 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5)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 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 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25)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 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 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浙江(20)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 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大榭开发区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 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 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 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慈溪经济开发区
安徽(1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 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建(10)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 漳州台商投资区 泉州台商投资区 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德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山东(15)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日照经济技术
开发区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河南(9)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 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 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 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北(7)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南(8)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 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东(6)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西(3)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
海南(1)
洋浦经济开发区
重庆(3)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川(8)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贵州(2)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
云南(5)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 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藏(1)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5)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 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 神府经济技术开发区
甘肃(5)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 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海(2)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
宁夏(2)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 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疆(8)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 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
十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是中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高新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
114个国家级高新区名录 中关村科技园区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0 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1 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
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3 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65 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66 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7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8 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9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3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0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1 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5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2 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6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3 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 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5 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6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7 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1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8 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9 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
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4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1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2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6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83 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7 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4 自贡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5 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9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6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0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7 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2 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9 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3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0 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5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2 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6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3 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7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4 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9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6 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0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7 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1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8 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9 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3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0 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4 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1 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5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2 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6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3 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7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4 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8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5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6 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0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7 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8 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2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9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3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110 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4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1 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6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十八、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
屈原管理区为湖南省岳阳市下辖的县级行政管理区,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除行政、财税外,其他事务包括民事、区划与统计等全部归入汨罗市。
前身为1958年围垦而建的大型国营农场,1961年改为湖南省国营屈原农场,直属湖南省农垦局。1966年更名为汨罗江农场,1969年后改属岳阳专区(地区),1979年复名为屈原农场。1986年改属岳阳市管辖。
2000年12月18日,岳阳市委、市政府正式发文,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撤销屈原农场,组建屈原管理区,为岳阳市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县级人民政府管理职能,但其民事、区划与统计归入汨罗市。辖营田、河市2个镇,琴棋、磊石、汨江、大江、白鱼歧、黄金、凤凰山7个办事处。2003年,屈原管理区撤销7个办事处,设立琴棋、黄金、凤凰山3个乡。白鱼歧办事处撤销并入营田镇,黄金办事处、大江办事处合并设立黄金乡,凤凰山办事处(屈原茶场)、汨江办事处合并设立凤凰乡,琴棋办事处、磊石办事处合并设立琴棋乡。2007年(湘民行发[2007]5号),从营田镇划出青山寺、槐花、余家坪、虎形山、推山咀、桔园、凤凰等7个居委会,设立天问街道办事处。新设立的天问街道办事处辖7个居委会,总面积4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办事处机关驻小边山。行政区划调整后,营田镇辖14个建制村,总面积73.9平方千米,总人口3万人,镇政府驻地不变。屈原管理区是一个以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小区,农业经济十分活跃,历史上就是全国著名的饲料之乡和湖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商品猪、湘莲、茶叶、蚕种生产基地。
十九、湖南省怀化市洪江管理区与洪江市
(一)怀化市洪江管理区
1949年10月4日洪江解放。11月1日建会同县洪江市。1950年3月改为会同县洪江镇。同年10月19日改为会同专署洪江市。1953年降为镇,隶属黔阳县。同年9月改为湖南省洪江市。1958年12月改为黔阳县洪江市。1961年7月改为黔阳专署洪江市。1963年5月改为黔阳县洪江镇。1979年9月12日恢复市的建制,隶属湖南省黔阳地区,1981年改隶怀化地区。
1997年11月与黔阳县合并成新的洪江市,隶属怀化市。1999年9月市区分治,改为洪江市洪江区。
1998年7月,湖南省民政厅下文,将合并后的原洪江市(除已并入黔城镇的黔城乡)改设为雄溪镇(湘民行发[1998]第12号)。
1999年6月,因“洪江事件”发生,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洪江“市区分治”,原黔阳县被称为洪江市,而原洪江市(新设的雄溪镇)改设洪江市洪江管理区,相应设立洪江市洪江区人大联络工作委员会。(湘办[1999]58号)
2002年6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同意完善洪江区管理体制,批准设立怀化市洪江管理区,并相应设立怀化市人大常委会洪江区工作委员会。(湘办[2002]37号)[5] 洪江管理区改为隶属怀化市直接领导。
(二)洪江市
1949年10月3日,黔阳解放。是年11月1日,成立黔阳县人民政府,县治改设安江镇,隶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撤销会同专区,成立芷江专区,黔阳县隶属芷江专区。是年12月2日,芷江专区更名黔阳专区。翌年5月,专署机
关迁黔阳县安江镇大畲坪。1975年2月,专署机关迁怀化市。1981年6月,黔阳行政公署更为怀化行政公署,黔阳县隶属怀化行政公署。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05号),撤销洪江市和黔阳县,合并设立县级洪江市,以原洪江市和黔阳县的行政区域为新的洪江市的行政区域。洪江市人民政府驻黔城镇,由怀化市代管。
二十、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与黄山风景区
黄山市成立于1986年,前身是徽州地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现在有三个涉及黄山的地名,既:黄山市、黄山和黄山区,这种状况给很多外地的朋友带来了很大困扰,发生不少搭错车、走错路的案例。下面我们就这三个地方的关系做一详细说明:
(一)黄山市区:位于黄山市的中心部位,也就是屯溪区。民航机场、火车站都设在此,也就是说:如果您乘坐飞机或火车抵达黄山,那目的地指的就是黄山市区。而如果您是乘坐汽车抵达,那您买车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定要说明是到黄山市(屯溪),如果只是黄山,那就有可能买到黄山景区去了,两者距离60多公里。黄山市区有三个高速出口(分别是一号出口、二号出口、三号出口),自驾车朋友到黄山市区的,可根据你的酒店或行程安排选择合适的出口下高速。市区主要景点:屯溪老街、醉温泉、程氏三宅、夜游新安江、徽韵演出等。
(二)黄山区:位于黄山市的北部,也就是以前的太平县,也是黄山北大门入口处。距离黄山市区120公里,高速直达行车约1小时,途经黄山风景区。目前未开通铁路和民航,抵达此地,只能乘坐汽车前往。乘坐汽车到此的朋友买车票的时候,请注明是:太平,别买错坐到黄山或黄山市区了。自驾车的朋友在高速:黄山区(太平)出口下高速。黄山区主要景点:太平湖、芙蓉谷等。
(三)黄山风景区:位于黄山市的中北部,也就是传说中的黄山所在地,山下名称为:汤口镇,也就是黄山南大门。距离黄山市区60余公里,有高速直达,行车约半小时。黄山景区目前还未开通火车和飞机,只能汽车抵达。乘汽车抵达买车票的时候请一定注明是黄山景区,别坐到黄山市区了。自驾车的朋友请在黄山景区汤口出口下高速。黄山景区山下主要景点:翡翠谷(情人谷)、猴园、九龙瀑、凤凰源等。
第二篇: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的基本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趋势、民族区域制度的特点
1.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结构 三级制: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二级制:
直辖市——区 四级制:
省(自治区)——市(较大)——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2.现状(p28)3.存在的问题
① 行政区划层次多而乱
行政区划的管理层次是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纵向划分为不同层次,从而构成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等级体系。管理层次的数目以及划分的方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国家管理的有效性和有序性。行政区划的管理幅度指一个行政区直接管辖的下一级行政区的数量,如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多少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政府直接管辖多少个县,市政府直接管辖多少个区等。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就越小;反之,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就越大。行政区划层级一多,极易造成行政机构臃肿,开支加大,各级政府间的信息传输和反馈环节增加,严重影响上级政府政策、决议、法令等的贯彻执行,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助长和加剧了“诸侯经济”倾向,不利于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管理幅度偏小,客观上造成各级地方政府的权力过分集中,人浮于事,职责不清,地方政府职能泛化,政企不分,该管的没有管好,不该管的却管起来,既束缚了企业的活力,也影响政府行使自身的职能,非常不利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② 省区范围偏大,大小相差悬殊
中国国土面积 960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省级建制数量较少,省区幅员过大。我国省级行政区只有 34 个,平均每个省级行政区28.2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欧洲的一个中等国家,如意大利 30.1 万平方公里,南斯拉夫25.6 万平方公里。由于省区幅员过大,省区内通常以地区、市管县等形式进行分片管理,这就增加了行政管理层次,不利于加强省区对县的领导,容易造成管理混乱,滋生腐败现象,更不利于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行政管理体系。省区面积过大,省对地方的管理力不从心,一些省的发展主要顾及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及其周围重要的交通地域,而边远地区的发展往往得不到重视,这也是“老少边穷”地区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③ 市管县问题
增加了行政机构,扩编了行政人员。
一般说来,除直辖市以外,地级市管辖原来属于地区行署的县,其实质一方面是把一级城市政府变为辖县的一般政府,同时又是将派出机关地区行政公署转变为省县之间的一级政权,使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层次由虚变实。这无疑会使市政府机构的设置发生一些变化。在先前地、市分设的情况下,城乡行政领导机构分别以工业或农业为重点,管理目标单
一、集中和统一。和先前的城市建制不同,市管县的行政管理必然是亦工亦农的城乡合治体制。这种体制基本上是以原地级市政府机构及其组织体制为基础,同时补充和扩大一些专事农村行政管理的部门,组成一个专门从事农业与农村管理的行政系统。同样,一些县改市或由县级市升级合并地区行署的市管县体制则在原有农村或农业部门班子的基础上增加综合管理部门,增建和扩建城建局、环保局、园林局、市政工程局等,形成一个适应城市公共管理的行政系统。众所周知,现在实行市管县的地方,只有小部分是地市合并的产物,大部分则是地改市的结果。地市合并可以减少一套行政机构,而地改市却要增设机构扩大编制。一个地区改为市,马上就是党委、纪委、政府、人大、政协五套班子出来了。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规定,地区党政机构控制在30个左右,编制控制在900人左右,辖县较少的地区控制在500人左右;地级市机构控制在50个左右,编制平均2100人左右。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来,地改市意味着编制要翻
一、两番。 增加了行政层级,降低了管理效率。
按照政治权力运作的基本原理,权力要从权力主体到达权力客体,中间经过的层次越多,权力“能量”的耗损就越多,同时行政效率就越低。反之亦然。众所周知,我国的行政组织属于典型的科层制,科层制使行政权力的运行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而且每两个层次不能简单地发挥作用,而要经过若干个传递程序。这种传递,既可以使行政权力的强度发生变化,也可以使其方向发生变化,即发生所谓的“衰减”和“折射”现象。在这出现许多“婆婆”,会使基层行政组织的职能弱化,反而不能履行自己的行政职责。大家知道,实行市管县体制的结果之一,就是使行政区划的层级由省、县、乡三级变为省、市、县、乡四级。多了这个行政层级,不仅增加了机构和编制,更重要的是影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行,使得上下级政府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多了一道程序,既降低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使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容易失真,结果不仅降低了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而且影响到上级政府决策及中央政策的贯彻执行,并且还出现了新的人浮于事、相互扯皮等官僚现象。 增加了管理成本,加剧了市县竞争。
行政管理是有成本的,增加行政管理成本与增加机构和人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政府机构和行政人员越精减,行政效率就越高,管理成本则越低,反之亦然。目前,国家行政机构按五级运行,即中央、省区、地市、县市、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中间层次过多,难免造成政府机关纵向结构的臃肿和人员的繁杂,增加了权力纵向上的分解与制衡。这在降低行政管理效率的同时,又造成了行政开支过高、管理成本昂贵的现象。与增加管理成本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市县职能定位不清而导致的市县竞争加剧。省级政府基本以宏观管理为主,多制定政策,县级政府以微观管理为主,多执行政策。地级市既不是宏观也不是微观,职能就是两头各拉一点,即从省里下放一点,从县里上收一点。县级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是拥有较高自治能力的组织,而地级市这一层次管理由虚变实以后,便使不少县级政府的权限上收,影响和干扰了县级政府发挥其自治权能。由于市县财政体制的相对独立,市县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发展主体,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县在经济发展中必然是竞争多于合作,其结果往往是县(县级市)被统得过死,缺乏应有活力。
④ 市县分等问题
市、县分等,是指在行政区划中,市分为四等,即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县分为大县和小县,且县级市高于县。较大的市与地区行政公署平级是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必 要前提。但是,市县分等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层级长期参差不齐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现行体 制下,省直接管县、市,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腿长一个腿短问题,即较大的市下面有县级的 市辖区,市辖区又管有乡镇,比县多了一个层次,而且区还有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其下 才是市民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行政区划体制上的这一弊端不应成为市县不同级的理 由,相反,它说明,市不应管县,市县应同级。此外,市虽被人为地分为四等,其中只有省级 市,即直辖市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而其又不是分等出来的。实际上,设置直辖市的条件并没 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明确规定只有全国人大有权设置直辖市,国务院只负责直辖市的区 域划分。既然市、县可以分等,那么,镇是否也可以分为县级镇、乡级镇和村级镇三个等级层 次?如50年代初,我国就设有10多个县级镇,而作为县级镇的云南省畹町镇一直延续到 1985年,其间曾出现了(县级)市与(县级)镇平级现象。再如,在大县中,有的镇直接归县管 辖,有的则归区公所管辖,这实际是就是对镇实行分等。以此类推,省是否也可以按大小和 重要程度分等?如此下去,势必造成行政区划更加复杂和混乱不堪。更为重要的是,市、县 分等是造成我国市、县升格热的根本原因。由于地方官员的工资待遇与所在地方机构的行 政区划级别密切相关,一些县、市不顾客观条件和区划建制标准,而为个人或小集团利益搞 区划升格。县变市,县级市变地级市,地级市变副省级市,其结果并未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 会发展,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在我国,市与镇都属于城市建制,考虑到5宪法6已经明确规定了直辖市不同于一般市, 属于省级建制,加上低于县的镇的建制,事实上我国的城市已经分为三大级,在此基础上再 将一般市细分等级,只能是越分越乱,也无必要。将城市分为直辖市(省级)、一般市(县级)和镇(乡级)三级建制已经足够。
⑤ 直辖市问题
1997年3月全国人大决定设重庆直辖市。这无疑对祖国西南、长江上游和重庆自身的 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作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与其它三个直辖市在行政 区划上的差别很大。重庆不但依据现行体制辖区和县,而且还辖2个地级市、1个地区和4 个县级市。显然,作为直辖市的重庆管地级市和地区行政公署,突破了现有的法律规定,这 无疑开了在直辖市中设地级行政建制的先河。就其所辖的南川市而言,还出现了直辖市(重 庆)——地级市(涪陵)——县级市(南川)极为鲜见的三级嵌套式市管市的格局。而在其它 三个老直辖市中,其所辖的县有的早已达到了目前的县改市标准,但由于没有直辖市分县级 市的法律依据,只能县改区或继续实行县的建制。既然重庆可以辖地级市和县级市,那么北 京、上海和天津是否也可以辖市?这是一个很难圆满答复的问题。
⑥ 市辖区问题
按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分为区和县的法律规定,市辖区是与地、县平级的行政区划。但 是,市辖区与地、县建制不相似,而与乡镇建制更相似。市辖区是最低层次的基层行政建制, 其下设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或直接面对着居民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而县不是最低层次的基层行政建制,其下的乡(镇)才是最低层次的基层行政建制,直接面对着居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市辖区政府是一级不完整的政府,如市政、规划等机构均是市政府职能部门的分支机构,不归区政府领导,而县是一级完整的政府,其下的乡(镇)才是一级不完整的政府。
实际上,较大的市的市辖区是按县一级行政区划设立的,一直比较稳定。这使得老的市 辖区规模增大、人口膨胀。几个主要特大城市几乎都有人口超过60万的市辖区,甚至还出 现了人口超过了100万的市辖区。市辖区的规模过于庞大,使区不得不实行一级政府(区政 府)两级管理(区政府)——办事处)的体制。市辖区的权限越来越大,越来越象一个市的建 制,也越来越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近些年来,许多市又纷纷撤消郊区,将市辖的农村 乡镇划归城区管辖。虽然市辖区管乡(镇)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却缺乏法律依据。而且,城 区辖乡镇,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即对农村是市)——市辖区)——乡三级建制,而 对城区仅是市)——市辖区二级建制。
市辖区的上述状况,与人们对市政府的管理幅度问题重视不够有关。关于管理幅度与 管理层次的关系问题,许多人只注意了省管县(市)和县管乡(镇)的数量问题,而忽视了市管 市辖区的数量问题。一般来说,作为一个较大城市的政府,管理30个以上的市辖区是不成 问题的。而实际上,我国较早设立的地级市的市辖区平均不到5个,一些新设立的地级市的 市辖区一般只有1~2个,有的甚至没有市辖区。就是那些包括直辖市在内的特大城市的市 辖区平均才618个,市辖区最多的上海市也只有14个。解放前夕,北京和上海城市规模比 现在小得多,市辖区却分别为33个和30个,也许要更 4.行政区划改革的趋势
(一)减少行政区划层级,采用实三级制
①
逐步撤销地级行政建制,实行省直管县(市)
实行省直管县,对减少中间层次的截留,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设置和人员,节省行政开支,提高管理水平,缓解县乡财政困境,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我国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的调整更具深远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进程。
② 继续稳定县级行政建制,强县扩权
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使县在国家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中起了承上启下、沟通城乡、总揽农村全局的战略作用,成为农村经济的组织者、管理者和调节者,也是国家政治行为和经济发展的聚结点。可以说,县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基础。
③ 保留乡(镇)级行政建制
由于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仍比较落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村民自治发展尚不成熟等原因,不可能立即实行乡镇自治,这就要求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在特定条件下强有力的介入。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乡村民间社会的居间地位,它既是调整二者力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平衡器,又是二者冲突的一个不可置换的缓冲空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取消乡镇建制是脱离当今中国实际的过于激进的主张。
(二)增加省级行政单位,适当划小省区
增设直辖市是实施我国省区缩小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从整体布局、交通运输网络、现有城市的等级规模以及经济、文化地位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①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制政府。②
克服机构改革的难点是理顺公共权力关系
其关系主要有:纵向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上下级机关之间的关系;横向的党政各机关之间以及政府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条块结合上的垂直管理部门与所在地政府之间的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理顺各种关系,主要是针对行政管理体制中突出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重点理顺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即合理划分管理权限、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科学规定工作程序。
③
不断克服官本位文化的消极影响,培育法治化文化氛围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迫于国内外形势,国家和政府正在逐步从不该管、也管不好的领域里淡出,把资源配置的权力还给市场,把生产经营的权力回归企业,与这种行政职能的转变相适应,应该狠抓依法行政的各项举措,培育新型的行政文化。法治社会要求社会权力尽可能地从国家权力中分解出来,以社会权力为本位和动力。
④
运用扁平化理论,重建政府组织结构与幅度
高一级机关管辖基层行政单位的幅度应当扩大。在中央职能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明确界定中央政府职能,即由中央制订计划,由中央设置的派出机构去完成,实行“一条鞭”管理。
在省(区)级,逐步细划行政区域,增加省(区)级政府数量。省(区级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行使自己的职能,同时设立派出机构,由省(区)直管县(市),扩大省(区)级政府的管理幅度。
取消地区级建制。从法律上讲,地区不是一级地方政府,但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地区都起着一级地方政府的作用,拥有一级政府的权力。而且地区级建制处于省、县之间,其职能难于定位,使得在现实中地区级政府不自觉地出现与所属县(市)政府职能的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级建制已经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撤销地区级建制势在必行。
调整和扩大各级政务类公务员的管理幅度。在政府机构内部,实行主管职员制,将现在政府机构内部的四级或五级层次,改变为三级或四级层次。政府首脑层、政府工作部门领导层和业务主管层,这是常设层次,管理的范围应该比较综合。政府工作忙的时候,业务主管可以临时聘用若干职员协作工作,工作完成后辞退。这体现了市场对宏观管理的客观要求。5.民族区域制度的特点(p33)① 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明确指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它既包含“民族”,又包括“区域”两个基本组成要素,既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单纯的地方自治,而是二者的统一体。它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正确地结合起来。
② 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有机结合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国家统一、民族平等团结和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即:有利于自治民族实现与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相适应的自治,也就是如何更加充分地行使政治自主权;“经济因素,主要是指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自然资源状况”,即: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真正发展,目的是为了更好行使经济自主权。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恰恰是实现二者有机结合的具体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③ 自治机关具有两重性(p33)
第一、它是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地方政府。所以,应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
第二、它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政府。所以,在设立时应遵循一些特殊规定。
④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p32“3.3.3”)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一、最高政府的性质以及如何理解(p39)
1.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国务院在行政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是由宪法的地位决定的。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了,不存在独立于国务院之外担当特殊事务的特殊部门,行政权力是是统一和集中的,因此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约束力。是由国务院的宪法地位决定的,中央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
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分权。在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而存在,所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指导。
中央政府的行政职能完全由国务院进行统一行使。国务院的权力是集中、统一的,国务院拥有的权力是最高的,其行为是有法律和政治效力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可采取任何方式进行改正,所以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受中央政府的制约。
二、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
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依法设置的,治理国家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的政府。地方政府是在中央政府不可能对社会事务承担 全部公共管理职责的情况下,为分担中央政府的部分职责的设置的。地方政府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1.角色的双重性
地方政府的职能具有执行性和领导性,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领导其职权范围内的各类事务。扮演着领导与被领导、执行与被执行、调控与被调控的双重角色。
地方政府角色的双重性还体现在其双重的隶属关系上,地方政府隶属于中央政府和同级权力机关。
2.职权的有限性
地方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主要职责在于地方事务的管理。由于地方政府在层次上、地域上、文化背景上都存在着差异性,中央政府分配地方政府的职责,主要不 是政治性 的,特别不是那些与国家政治统治与稳定直接相关的职责,而大量地是与维护社会秩序与促 进社会发展相关的职责。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完成对地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这种特性随地方政府层级的降低而更为增强。
3.权力的非主权性
是中央政府依法设置的,中央政府可以依法对其予以变更或撤销,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也不具有主权性。
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p49)
1.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指具有隶属关系或监督指导关系的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主体,在行使国家权力和地方权力时,依法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其实质是指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关系。核心是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利益和地方政府代表的地方利益的均衡问题.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2.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
① 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域的关系 ② 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区的关系 ③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3.中央与一般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基本内容: 权力关系:主要体现在行政权和司法权 经济关系:主要体现在财政关系上
利益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政治利益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 4.权限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和基础
第一,必须界定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此确定各自的核心任务领域,进而配备相应的职权。
第二,必须坚持合理集中和适当分权的有机结合的原则,要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现有的职权作双向调整。
第三,必须明确维护中央权威的前提。
第四,在事权与财权的划分上,应该坚持事权相对分散,财权适当集中的原则。第五,必须加强法治化建设。
5.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这种权力的划分是通过法律化的方式,还是行政化的方式; 第二,以财政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关系; 第三,纵向的公共行政关系; 第四,人事行政关系; 第五,以上四个要素结合在一起的行政过程的力量对比关系; 第六,隐藏于所有这些关系后的利益关系 6.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现状和改革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改革内涵主题是将中央权力下放作为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旋律。归纳起来包括:
(1)下放中央政府的部分财权、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和财政支配权限;(2)下放中央政府的部分事权;
(3)对某些地区切块下放中央经济特许权力;(4)下放中央某些人事管理权。(5)下放一大批大中型国有企业。7.改革出现问题的原因
(1)法律赋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职责权限划分不科学,不合理。(2)法律制度不健全。
(3)中央对地方的监督软弱乏力。
决策&监督
一、(十八大报告决策的定论)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1.“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依法——科学——民主”
2.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二、监督(p60-p72)1.监督的种类 行政内部监督
1、一般监督
2、业务监督——主管监督、职能监督
3、专门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行政复议 行政外部监督
1、权力机关的监督
2、司法机关的监督
3、政党的监督
4、社会团体的监督
5、社会舆论的监督
6、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三篇: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由于这种划分直接关系到国家能否达到有效的和方便的管理,能否巩固其政权和实现统治阶级的意愿,所以,行政区划历来都是各级政府十分关心的,也是政治学的重要研究问题。行政区划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1、尊重历史传统;
(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3、有利于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发展;(4、有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5、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6、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发挥地方政府的工作效能。
行政区划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划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先后作过多次调整。首先全国实行大区(直辖市)、省(大区辖市、行署区)、县三级行政制度。省县之间设立专区,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构。1954年6月,撤消大区建制,实行省、专区(市)、县三级制。1967年2月,专区更名为地区。1983年以后,逐步实行市管县行政区划体制,省下设市(地区),再下设县(市、区),仍为三级制。改革开放以后,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变化很大:按“整县改市”、“以乡建镇”模式设置大批市、镇;部分地区与市合并,全面试行市领导县体制;人民公社在政社分开后恢复为乡、民族乡;撤(县辖)区并乡建镇;恢复和新设民族自治地方。
行政区划的法律上三级事实上四级: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为促进城乡结合和工农结合,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发挥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实行市管县的地方,就是在省、县之间增加一级政区,实行四级制(宪法上尚未认可)。另外,在有些自治区,下辖自治州,州以下有县,也是四级制。这就使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建制层次形成了三级和四级并存的体制。
直至1970年代,和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体制基本一样,但部分省会和工业中心等“较大的市”出现“市管县”,这时全国以“三级行政区划制度”为主,省、较大城市、县、乡并存的“四级行政区划制度”;1975年随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地区设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即是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至此从根本上作为准行政区的地区演变为行政区,省县之间出现地级行政区,省、自治区全部演变为四级即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四个层次。随1983年开始的地级行政区划改革,“地区”改制为“市”,出现地级市,省辖市改称为“地级市”,至此由之前的地管市、地管县演变为“市管市”、“市管县”;到2005年,除4个直辖市、海南省以及部分省实行局部的省直接管辖县、县级市以外,全境以“四级行政区划制度”为主。
理论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县、乡三级管理。但在中国大陆的行政区域管理实际中,现行的管理体制实际上沿用了中华民国管理方式。除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外,每个省、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的管理无一例外仍旧按地市级行政区(含副省级城市)、县级行政区(含副地司级行政区域)和乡镇(含副县级行政区域)三级管理。中国大陆特色政治在行政区划管理上还体现为地市级行政区包括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以前为专区,政权为专员公署)、自治州和盟(内蒙古),其机构设置上除了各有侧重以外其他大同小异。从1980年代以来,绝大多数地级行政区都改名为地级市。
现代中国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省级行政单位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是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域,目前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1、省——是中国国家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始于元朝。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2、自治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建立的相当于省的行政区域。新中国成立后共建立了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直辖市——即中央直辖市,由国务院直接管辖。是人口比较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大城市。至1997年3月设立重庆直辖市为止,中国共设有4个中央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4、特别行政区——为“一国两制”的实施,宪法第三十一条专门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同属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至1999年12月澳门回归为止,中国共设立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地级行政单位
地级行政单位是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包括地区、自治州、行政区和盟。
1、地区——是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分的区域,介于省、自治区与县、自治县、市之间,属于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权。在1975年以前称专区,设专员公署。始设于国民党政府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后称地区,设行政公署。
2、自治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建立的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域,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一级政权机构。自治州下分县、自治县、市。
3、盟——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地级行政区域。原是蒙古族旗的会盟组织,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一级政权机构。盟下辖区域包括若干个县、旗、市。管理机构为盟行政公署。现内蒙古自治区存在的盟有三个,分别是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和兴安盟。内蒙古特殊的行政区划体制。“盟”作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履行自治区赋予的各项职责,虽不具备政府资格,但享有施行大部分政府职能的权力。“盟”这个级别实际上等同于“地区”、“专区”,只不过内蒙古自清朝延续下来的这一制度体系,与现行体系的两个层级发生了基本重合的现象,所以得以将特殊的名称保留下来。这里所说的两个层级,即盟(地区、专区)、旗(县)两级。
“盟”在最初出现的时候限制普遍要比今天多,各旗王公才握有实权,盟长往往只在各旗的经济、社会、军事往来中扮演斡旋角色,而且历史上往往是旗主或大贵族才有可能被推选为盟长,所以盟的一套机构为封建王旗上层人士“代言”是顺其自然的。
这种情形在民国时期并没有显著改变。直到新中国成立,旧生产关系和观念开始被清理,作为管辖内蒙古巨大土地面积的现成有效手段,“盟”被空前重视起来,中央在内地推行“专区”的同时,通过整顿、规范各盟的建制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4、地级市: 县级行政单位
县级行政单位是中国地方二级行政区域,是地方政权的基础。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工农区、林区等。
1、县——作为中国基础行政区域,始于春秋时代。秦统一六国后确立了郡县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县下辖乡、镇。
2、自治县——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县级行政区域。
3、旗·自治旗——为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县级行政区,即行政地位与县相同。清代初年,仿照满洲的八旗制度在蒙古地区设立旗作为基层行政区,沿用至今。截至2004年12月31日,内蒙古境内有52个旗,其中3个自治旗。
4、特区——是工矿企业特别集中的县一级行政区划。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种县级行政区,即贵州省的万山特区和六枝特区,2011年万山特区撤销。
5、林区——是县一级行政区划。林区是我国的县级行政单位,我国目前仅有一个,为湖北省的神农架林区。
6、市辖区:市辖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市辖区的城区为城市市区的组成部分。行政分区为乡镇(街道)级行政区,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市辖区管辖的区域以街道为主;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市辖区管辖的区域以乡、镇为主。市辖区与其它县级行政区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为城市主体(即市区)的一部分;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集中;居民以城镇人口为主或占有很大比例;文化、经济和贸易发达。
7、县级市 乡级行政单位
县级以下的基层行政区域——乡和镇,是地方三级行政单位。1960年以前还曾设区。
1、镇——是县、自治县管辖的基层行政区域。1955年国家颁布关于划分城镇标准的规定,设置镇的主要条件是县及县级以上政权所在地,其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其中非农业居民占50%以上。1984年制定了新的建镇标准,放宽了条件,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设镇,并实行了镇管村的体制。
2、乡·民族乡——乡是中国农村的基层行政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乡人民政府,受县人民政府领导。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后,乡政权一度由人民公社行使,乡制撤销。1982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规定恢复乡建制,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乡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3年开始建乡。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乡一级行政区域。
3、区公所:中国于1928年开始设区。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设区,承担县、乡之间许多行政任务。1955年全国有15000多个区。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开始撤区并乡,1956年底,区减少到10000多个,1957年进一步减少到8000多个。1958年下半年,全国除少数地区外,各省、自治区基本上都撤销了区的建制。60年代以后,有些省、自治区又恢复了区的建制,它管辖几个人民公社和镇,但不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而设立区公所。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而是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4、苏木·民族苏木:中国内蒙古地区行政区划,与乡处同一层区划层次,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牧业地区。
5、街道:是市辖区政府或县级市政府的派出机关。
行政区划的管理:
①全国人大审议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 区的设立、撤销、更名; ②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行政区划界线的变更,地区、盟、自治州、地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林区、特区的设立、撤销、更名或者改变隶属关系;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重要变更;
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审批县级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乡、民族乡、镇、街道、苏木、民族苏木的设立、撤销、更名或变更行政区域界线;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名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名称:地区、盟、自治州、地级市(包含普通地级市和副省级市);(三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名称: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林区、特区;(四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名称:乡、民族乡、镇、街道、苏木、民族苏木、(乡级)管理区、县辖区;
(五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名称:村、社区、(村级)管理区;(六级行政区)组级行政区名称:村民小组、社区居民小组。其中,省、县、乡三级为基本行政区。
关于地级市的思考:
市管县体制的发展延续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但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行政治理环境和手段的变化,因层级过多而导致的问题日益显现。
首先是影响行政管理高效运转。实行市管县体制后,地区一级政权由过去的虚设变为实置,从而在省与县之间多出一个环节。凡是县向省请示的工作,无论是政策性的,还是业务性的,可以直接与省沟通的,要通过市里的审查和推荐,形成“效率漏斗”,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有些中央和省都已完全下放的审批权限却被市里截留,处在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县域权力渐小,责任重大,责权利不对等。
市县争利严重,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是第二个问题。市管县后,县要接受市的领导。但市和县始终都分别是各自区域利益的主体代表,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享受着各自的经济利益。从各地情况来看,在工作上市把县当作自己的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引发两个利益主体的冲突。市里在财税分成、基建投资、项目上马等方面优先考虑市区。“市压县、市刮县、市吃县”的问题的确存在,有些市、县争利中,市不惜运用行政手段强行解决,县只能服从。
由于市区经济控制力小,不足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些地级市经济实力偏小,在这种情况下,市比较多地只顾自己的发展,把资源、要素和精力比较多地放在发展市区经济上,甚至从下面“抽血”,从而无力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更无力顾及到大部分农村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现代改革条件:
市场经济打破了传统体制下的政府管理模式,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政府大量的微观经济管理职能转向宏观调控。这从根本上减轻了各级政府的工作量,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这就为省直管县提供了可能。
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创造了工具上的条件。随着电话、电视的普及,特别是计算机、远程通讯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及提高,政府间传递信息的流程明显缩短,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大增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使得省与县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得越来越短。公共管理创新需要政府扁平化改革。从国外政府管理创新的经验来看,政府逐渐扁平化管理也是大势所趋,最终有利于减少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工作效率,美国管理专家还提出了“用企业精神改造政府”的重要观点。省直管县更是壮大县域经济要有新举措的需要。十六大首次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思想后,国家和省级政府将统一制定大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市一级只能发挥中间传递作用,市级指导县级发展经济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且,市同县在发展问题上具有很多同构性。
中国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河北、江苏、河南、安徽、广东、湖北、江西、吉林等省份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海南省出于土地面积和人口较少的因素,已经实行了“县市分治”,市只管理城市本身,县则由省直接管理!
网民提出的行政区划改革方案
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为省-县-乡三级,但实际上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主要为省-地-县-乡四级。现行行政区划层级太多,导致行政效率太低,成本太大,将日益严重地影响到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且既不符合宪法规定,也不符合扁平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的一级行政区数量太少、普遍太大,截至2000年底,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37个地区、30个自治州、7个盟、259个地级市);2861个县级行政区(1503个县、116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个林区、400个县级市、787个市辖区)。如果按三级计算,那么34个省级行政区平均管辖84个县级行政区,许多省份所辖县级行政区超过一百个,有的接近二百个,平均人口约四千万,最多者上亿,许多省份的人口都堪比世界大国,由于管理幅度太大,省县之间客观上需要再加一级,那么省管若干个地、地再管若干个县的多级制也就不可避免了。但如果按现行四级计算,那么34个省级行政区平均管辖9.8个地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平均管辖8.6个县级行政区,这显然也不合理,管理幅度过于宽松,余地极大。
美国幅员和中国相当,人口是中国的1/4,一级行政区设有50个州和一个特区,平均人口约六百万,有3042个县,平均每个州管辖60.84个县;俄罗斯幅员辽阔,人口约为中国的1/10,一级行政区83个;日本幅员比中国小得多,人口约为中国的1/10,一级行政区47个。美日的行政区划体系是成功的,效果很好,保持稳定,可谓长治久安,其成功经验在于管理结构扁平化和地方高度自治。
中国市场化改革已经三十余年,民主化改革势在必行,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地方自治是趋势所在。过去几千年,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最大考量是加强统治阶级的统治,而现代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随着市场化和民主化的深化扩大,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是大势所趋,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职能将主要侧重于建章立制和引领调控。封建专制国家依靠专制力量来维系政权,因此管理结构较为高耸;而现代国家应更多地通过国家价值来凝结国家,通过民主自治、放权激活来调动全国各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规则和调控来保持国家健康向上,因此管理结构较为扁平化。综上所述,我国行政区划应该从现行的四级制回归到宪法规定的三级制,合理增加省级行政区数量,合理配置省级行政区所辖二级行政区的数量,实行省管县,取消地管县。由于县为我国基本行政区划单位,下辖乡镇,配置基本合理稳定,可以不作调整,因此改革应保持县乡的基础的稳定,主要仅在上层的省地二级调整。同时,行政区划调整影响面大而复杂,应尽量考虑到延续性,保证平稳过渡。要避免交叉纠葛,以便分期分片实施。要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深化地方自治。要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作为国家职能的着力点,提纲挈领,以头羊带群羊。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创新协调机制。
按照以上思路,根据中国实际,经过反复推排,我认为中国可以设置一级行政区约60个,每个一级行政区所管辖的二级行政区一般控制在50个以内。下面推荐一个方案,说明如下:
1、基本延续原有全国七大地理分区,在七大分区的基础上改进为全国八大分区,即从原超级大区华东地区的南部划出赣闽台三省,列为东南地区,即全国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东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八个区;大区不是行政区实体,但可以是个体系,每个大区包括5-10个一级行政区,就像一群羊,每个大区至少设一个直辖市,为大区中心,作为引领群羊的头羊,是国家进行引领调控的主要着力点。
2、全国一级行政区从34个增加到60个;一级行政区所辖二级行政区数量一般都在50个以内,只有少数略超过50个;地级市不再管辖县市,只保留市辖区范围;地、县同为二级行政区,都归一级行政区直管;县乡两级数量庞大且基本合理稳定,作为基础,保持不动。
3、适应从农耕文明向市场化、民主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发展的新变化和大趋势,本案突出城市的中心功能,强调通过中心城市来实现国家职能,通过头羊带领群羊,首都和全国性中心城市是全国的头羊,直辖市是大区的头羊,省会和全省中心城市是省域的头羊,原有地级市虽不再管县,但可通过强化中心服务和辐射带动作用来作为地区头羊,县城则是县域头羊。城市以后将不必自上而下地由上级予以指定行政级别(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等),只有直辖、省辖的区别,城市管理者的责权利由城市民主确定,城市功能定性由社会、市场自发确定。
全国先设12个直辖市,条件成熟者可以“省改市”,就像地改市、县改市一样;直辖市是大区的中心,是国家进行区域工作的着力点,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和龙头,也是区域参与全国全球分工合作的重要节点。直辖市的设置条件是:
(1)都市区发展程度高,核心城区和卫星城镇体系健全,人口集聚,都市区人口达到上千万,经济实力和财力雄厚;
(2)是区域经济的龙头和城市群的核心,具有强大的引领辐射作用,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
(3)在行政区划上,直辖市兼有分省的功能,自身兼具省份功能,下辖区、市、县,管辖幅度适当,一般在50个以内,同时也要有助于分担邻省过大的管理幅度,新直辖市应该都如重庆模式。
国家职能的第一重着力点可以是三大中心:北京、上海、广州,第二重着力点可以是九大直辖市:首都北京、华北天津、东北沈阳、华东上海、东南厦门、华南广州、华中武汉、西南重庆、西北西安,第三重着力点可以是60个一级行政区中心,每个一级行政区内也同样以头羊带群羊,原有地级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中心服务和辐射带动功能,起到地区头羊的作用,同理每个二级行政区内也是以头羊带群羊,县城是县域头羊,城镇是周围地区的头羊。
4、坚持一国两制,港澳不变,台湾地区维持现有管辖范围,也列为特别行政区。
5、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仍设自治区,但将内蒙分为东蒙和西蒙,广西分为桂南和桂北,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西藏分为前藏和后藏,但为了稳定起见,西藏和新疆在条件成熟之前仍保持现状。
6、本案注意区划延续性,避免交叉纠葛,可以分片分期推行,一个条件成熟就可以调整一个。
跨省调整有:
(1)北京直辖市,辖现北京、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等38个区、市、县;
(2)天津直辖市,辖现天津、河北廊坊、保定等48个区、市、县;
(3)平原省,省会邯郸,辖现邯郸、河南安阳、鹤壁、濮阳、山东聊城、菏泽等共48个市县;
(4)上海直辖市,辖现上海、江苏苏州、无锡、常州、浙江嵊泗县等31个区市县;
(5)淮海省,省会徐州,辖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安徽淮北、宿州、河南商丘等共44个市县;
(6)广西自治区,首府南宁,辖南宁、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百色、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共48个市县;
(7)黔北省,省会遵义,辖遵义、铜仁、毕节、云南昭通等共42个市县;
跨地调整有:
(1)为便于洋山港管理,嵊泗从浙江舟山调整到上海,也可仅调整大小洋山及周边地区;
(2)厦门直辖市,辖现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及大田、永安、清流、宁化等39个区市县;以保泉州-宁化发展轴完整。
7、为了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都市区、城市群发展的要求,要创新协调机制,打破行政区壁垒,比如珠三角地区可组成协调委员会,西安咸阳也可以组成一体化委员会。
具体目标方案如下:
华北地区(中心:北京、天津)
1、北京直辖市,辖现北京、张家口、大同等38个区、市、县;
2、天津直辖市,辖现天津、廊坊、保定等48个区、市、县;
3、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辖现石家庄、衡水、邢台等共47个市县,石家庄都市区人口千万时可改为直辖市;
4、冀北省(暂名,其他同),省会唐山,辖现唐山、秦皇岛、承德、沧州等共38个市县,唐山都市区人口千万时可改为直辖市;
5、平原省,省会邯郸,辖现邯郸、河南安阳、鹤壁、濮阳、山东聊城、菏泽等共48个市县;
6、山西省,省会太原,辖现太原、阳泉、晋中、吕梁、忻州、朔州等共51个市县;
7、晋南省,省会临汾,辖现临汾、长治、晋城、运城等共48个市县;
8、西蒙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辖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盟等共40市县旗;
说明: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扩大范围,一可以扩大城市发展空间,二可以分担周围地区大量县市的管辖,合理配置各行政区的管辖幅度,三有助于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城乡联动发展,解决环京津贫困带问题。
东北地区(中心:沈阳)
1、沈阳直辖市,辖现沈阳、铁岭、抚顺、本溪、辽阳等41个区市县;
2、辽宁省,省会大连,辖大连、丹东、鞍山、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朝阳、阜新等共37个市县;
3、吉林省,省会长春,维持现有范围,辖49个市县,长春都市区人口千万时可改为直辖市;
4、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辖哈尔滨、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佳木斯、鹤岗等共40个市县,哈尔滨都市区人口千万时可改为直辖市;
5、兴安省,省会齐齐哈尔,辖齐齐哈尔、大庆、绥化、伊春、黑河、大兴安岭地区等共37市县;
6、东蒙自治区,首府通辽,辖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等共49个市县旗;
华东地区(中心:上海)
1、上海直辖市,辖现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浙江嵊泗县等31个区市县;
2、南京直辖市,辖现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等共34个区市县;
3、淮海省,省会徐州,辖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安徽淮北、宿州、河南商丘等共44个市县;
4、浙江省,省会杭州,辖杭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等共35个市县,杭州都市区人口超千万时可改为直辖市;
5、甬瓯省,省会宁波,辖宁波、舟山(不含嵊泗)、台州、温州、丽水等共33个市县,宁波都市区人口超千万时可改为直辖市;
6、安徽省,省会合肥,辖合肥、淮南、蚌埠、滁州、阜阳、毫州、六安等35市县,合肥都市区人口千万时可改为直辖市;
7、皖南省,省会芜湖,辖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宣城、安庆等共36个市县;
8、山东省,省会济南,辖济南、德州、滨州、东营、淄博、莱芜、泰安、济宁等共48个市县,济南都市区人口超千万时可改为直辖市;
9、鲁东省,省会青岛,辖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临沂、枣庄等共43个市县,青岛都市区人口超千万时可改为直辖市;
说明:嵊泗并入上海是为了便于洋山港管理;苏锡常并入上海是为了整合做大上海大都市,使之更具国际竞争力;调整后长三角主要是上海直辖市、南京直辖市、杭州直辖市、宁波直辖市。
东南地区(中心:厦门)
1、厦门直辖市,辖现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及大田、永安、清流、宁化等39个区市县;
2、福建省,省会福州,辖福州、莆田、三明(不含大田永安清流宁化)、南平、宁德等共37个市县;
3、江西省,省会南昌,辖南昌、景德镇、九江、鹰潭、抚州、上饶等共50个市县;
4、赣南省,省会赣州,辖赣州、吉安、新余、宜春、萍乡等共45个市县;
5、台湾特别行政区,治设台北,辖5都17市县;
说明:现华东地区所含一级行政区数量、人口、经济都太大,东南地区大致和海西经济区、海峡经济区相当,基本自成体系,且肩负着对台工作、祖国统一的重大任务,因此有必要从华东地区南部分出赣闽台三省单独列为东南地区。目前厦泉漳都市区人口已达千万,经济实力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外居前列,是东南地区的龙头中心,东南贸易中心、会展中心、航运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制造中心、创新中心已见雏形,国际影响力也较强,且在对台工作中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将来台北、新北、基隆如果合并,那么厦门直辖市和所谓台北直辖市将是一个很好的对话合作平台,厦门直辖市在整个台海经济区中也将具有较强的主导地位。厦泉漳龙合并直辖也可取名厦泉漳直辖市,市区范围包括思明、湖里、海沧、集美、同安、翔安、鲤城、丰泽、洛江、泉港、芗城、龙文、晋江、石狮、南安、惠安、龙海、长泰等八千多平方公里,一千多万人口。
华南地区(中心:广州)
1、广州直辖市,辖现广州、佛山、肇庆、清远、韶关等41个区市县;
2、深圳直辖市,辖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汕头、潮州、揭阳、梅州等共39个市县;
3、广东省,省会珠海,辖珠海、中山、江门、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共27个市县;
4、香港特别行政区,现状;
5、澳门特别行政区,现状;
6、海南省,现状,辖18个市县;
7、广西自治区,首府南宁,辖南宁、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百色、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共48个市县;
8、桂北自治区,首府桂林/柳州,辖桂林、柳州、贺州、梧州、贵港、来宾、河池等共49个市县;
华中地区(中心:武汉)
1、武汉直辖市,辖现武汉、孝感、黄冈、鄂州、黄石、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48个区市县;
2、湖北省,省会宜昌/襄阳,辖宜昌、襄阳、十堰、随州、荆门、荆州、恩施、神农架等45个市县;
3、河南省,省会郑州,辖郑州、洛阳、三门峡、开封、许昌、焦作、新乡、济源等共52个市县,郑州都市区人口超千万时可改为直辖市;
4、豫南省,省会南阳,辖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共51个市县;
5、湖南省,省会长沙,辖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岳阳、常德、张家界、湘西等共51个市县,长株潭都市区人口超千万时可改为直辖市;
6、湘南省,省会衡阳,辖衡阳、郴州、永州、邵阳、怀化等共50个市县;
西南地区(中心:重庆)
1、重庆直辖市,现状,辖40个区市县;
2、成都直辖市,辖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眉山、阿坝等共57个市县;
3、四川省,省会南充,辖南充、巴中、达州、广安、遂宁、资阳、内江、自贡、泸州、宜宾等共53个市县;
4、西康省,省会乐山,辖乐山、雅安、攀枝花、凉山、甘孜等共54个市县;
5、贵州省,省会贵阳,辖贵阳、安顺、六盘水、黔西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黔东南自治州等共51个市县;
6、黔北省,省会遵义,辖遵义、铜仁、毕节、云南昭通等共42个市县;
7、云南省,省会昆明,辖昆明、曲靖、红河、玉溪、楚雄等共51个市县;
8、滇西省,省会大理,辖大理、丽江、迪庆、怒江、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州等共56个市县;
9、前藏自治区,首府拉萨,辖拉萨、山南、林芝、昌都、那曲等共48个市县;
10、后藏自治区,首府日喀则,辖日喀则、阿里等共25个市县;
西北地区(中心:西安)
1、西安直辖市,辖现西安、渭南、商洛、安康、汉中等52个区市县;
2、陕西省,省会咸阳,辖咸阳、宝鸡、铜川、延安、榆林等共49个市县;
3、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维持现有范围,辖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等共18个市县;
4、甘肃省,省会兰州,辖兰州、白银、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临夏等共36个市县;
5、甘南省,省会天水,辖天水、陇南、定西、平凉、庆阳、甘南等共45个市县;
6、青海省,省会西宁,维持现有范围,辖西宁、海东、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海西等共40个市县;
7、北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辖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昌吉、克拉玛依、博尔塔拉、伊犁、塔城、阿勒泰、石河子、王家渠等共46个市县;
8、南疆自治区,首府喀什,辖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巴音郭楞、和田、阿拉尔、图木舒支等44个市县。
说明:西安-咸阳应该一体化,但陕西三秦之地缺乏适于做省会的城市,宝鸡是第二大城市却难以顾及陕南陕北,因此方案设西安直辖市,兼辖渭南、陕南,而咸阳作为陕西其余部分的省会,以便就近共享西安的功能,类似于直辖市兼省会,类似于纽约-新泽西。另一种调整方法是,西安直辖市辖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等地共50个区市县,陕西省省会仍在西安,辖延安、榆林、商洛、安康、汉中等地共53个市县。
政区地名诗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海甘陕,港澳内台渝北天。
第一句是指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第二句是指江西、江苏、浙江、黑龙江、新疆(疆与江谐音)、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
第三句是指四川、西藏、辽宁、宁夏、青海上海海南、甘肃、陕西; 第四句是指香港、澳门、内蒙古、台湾、北京、重庆、天津
第四篇:行政区划
街道镇乡
西陵区
伍家岗
点军
猇亭
西陵区: 西陵街道 学院街道 云集街道 西坝街道 葛洲坝街道 夜明珠街道 窑湾乡 61 41 122 3 夷陵183伍家岗区: 大公桥街道 万寿桥街道 宝塔河街道 伍家岗街道 伍家乡
点军区: 点军街道 桥边镇 艾家镇 联棚乡 土城乡
猇亭区: 古老背街道 云池街道 虎牙街道
夷陵区: 小溪塔街道 樟村坪镇 雾渡河镇 太平溪镇 三斗坪镇 乐天溪镇 分乡镇鸦鹊岭镇 下堡坪乡黄花乡 邓村乡
宜昌市人民检察院伍家岗区伍家岗区胜利四路42号 0717-6470818
西陵区人民检察院西陵区翁家堰15号 0717-6745510 0717-6772000
伍家岗区人民检察院 伍家岗区中南路55号 0717-63709860717-6352000 点军区人民检察院 点军区江南大道116号 0717-6672622 0717-6672000
猇亭区人民检察院 猇亭区正大路69号 0717-6514567
夷陵区人民检察院 夷陵区夷兴大道209号 0717-7821479
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宜昌环城东路40号 6743630
西陵区人民法院 宜昌沿江大道51号 6740007
伍家岗区人民法院 夷陵大道336号 6357470
点军区人民法院 宜昌江南路126号 6671352
猇亭区人民法院宜昌正大路 6514367
夷陵区人民法院 夷兴大道27号 7200812
兴山县 古夫镇永安路一号 ***2QQ
兴山县人民法院 古夫镇永安路三号 2587800
黄粮派出法庭
昭君派出法庭
峡口派出法庭
兴山县人民检察院古夫镇湖南路2号
龙泉镇
第五篇:2017年中国节日
2017年节日大全
1月
1月1日(元旦节)
1月1日(黑人日)
1月5日(小寒)
1月5日(腊八节)
1月20日(大寒)
1月20日(小年)
1月27日(除夕)
1月28日(春节)2月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2月3日(立春)
2月10日(国际气象节)
2月11日(元宵节)
2月12日(送神)
2月14日(情人节)
2月18日(雨水)
2月27日(龙抬头)3月
3月1日(国际海豹日)
3月5日(惊蛰)
3月7日(女生节)
3月8日(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
3月14日(白色情人节)
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
3月17日(中国国医节)
3月20日(春分)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国家气象日)4月
4月1日(愚人节)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4日(农历三月初八)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4月16日(复活节)
4月13日(泼水节)
4月20日(谷雨)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4月26日(国际知识产权日)
4月29日(寒食节)5月
5月1日(劳动节)
5月3日(世界哮喘日)
5月4日(青年节)
5月5日(立夏)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5月14日(母亲节)
5月12日(护士节)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5月21日(小满)
5月30日(端午节)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
6月1日(儿童节)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5日(芒种)
6月11日(中国人口日)
6月18日(父亲节)
6月21日(夏至)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6月29日(天贶节)7月
7月1日(建党节)
7月4日(国际合作日)
7月7日(小暑)
7月21日(姑姑节)
7月22日(大暑)8月
8月1日(建军节)
8月1日(立秋)8月23日(处暑)
8月28日(七夕节)9月
9月3日(抗战胜利日)
9月5日(鬼节)
9月7日(白露)
9月10日(教师节)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9月21日(国际和平日)
9月23日(秋分)
10月
10月1日(国庆节)
10月4日(中秋节)
10月8日(寒露)
10月23日(霜降)
10月28日(重阳节)
11月
11月7日(立冬)
11月7日(世界青年节)
11月22日(小雪)
11月2日(感恩节)12月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7日(大雪)
12月22日(冬至)
12月24日(平安夜)
12月25日(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