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设计管理的规定(试行)

时间:2019-05-14 02:3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设计管理的规定(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设计管理的规定(试行)》。

第一篇: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设计管理的规定(试行)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勘测设计管理的规定(试行)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3月20日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93号发布 自2009年5月15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设计管理,保证工程勘测设计质量,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各级财政投资和社会融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第三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项目的勘测设计管理工作,并对勘测设计活动进行监督。

第四条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勘测设计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目的,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切实保护耕地,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第五条 从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勘测设计活动,应坚持先勘测、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第六条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勘测设计单位必须依法进行勘测设计活动,严格执行土地开发整理技术标准,并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勘测设计的质量负责。

第二章 项目测绘及工程地质勘探

第七条 项目通过前期审核(省级财政资金的项目为立项批复,下同)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对项目区的地形地貌进行测绘。同时,项目区外与项目相关的必要的水系、道路及重要参照物也

必须进行测绘,以反映与区内的相互关系。

第八条 项目区测绘成果必须能满足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量计算、施工放样、拆迁及青苗补偿统计等要求。

第九条 项目的测绘应委托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其中,使用财政资金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的有关规定,通过招投标确定测绘单位。测绘承担单位应依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等相关技术规程,编写技术设计书,依法进行测绘。

第十条 土地开发整理测绘统一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第十一条 项目测绘必须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方法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及成图,成图比例尺一般为1∶2000.若因项目有特殊需要的,成图比例尺可定为1∶1000.第十二条地表岩石分布较广、软地基等工程地质较复杂的项目以及需修建山塘水库的项目,应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等相关技术规程对项目工程地质状况进行勘探评估。

以采用地下水作为主要灌溉水源的项目,应进行项目区水文地质勘查,或提供已有水文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第十三条 经工程地质勘探评估后,工程地质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或者土地开发整理成本过高的,建设单位应申请改点或终止项目实施。

第三章 项目初步设计

第十四条 项目初步设计是指项目在通过前期审核和实测地形图基础上,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工程等进行设计,并编制投资预算。第十五条 项目属利用社会资金的,项目初步设计和预算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委托专业技术机构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后批准;属使用县级财政资金的,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审核和预算初审及行文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进行项目预算审批;属使用市级财政资金的,项目初步设计方案与预算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级财政部门上报,并由市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审核和预算初审及行文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进行项目预算审批;属使用省级财政资金的,项目初步设计

方案与预算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级财政部门行文报送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进行项目预算审批。

第十六条 项目通过前期审核后,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农业、水利、水土保持等相关行业规划设计资质或具有从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业绩的单位,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其中,使用财政资金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的有关规定,通过招投标确定初步设计单位。

第十七条 项目设计方案应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建〔2005〕169号)、《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质量验收标准》等国家和省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定及标准进行编制。

第十八条 项目初步设计应进行驻点踏勘,尽可能与项目区地形测绘同步进行。

设计人员要与测绘人员进行项目区地形、地物情况交接,使项目初步设计更加切合实际,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九条 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时,应听取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土地权利人的意见和就项目的耕地质量问题听取县级农业部门的意见,并根据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第二十条 设计单位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应提交以下设计成果:

(一)项目初步设计报告,附电子文档;

(二)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图;

(三)项目总体规划图;

(四)项目单体工程设计图册;

(五)项目投资预算书;

(六)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四章 项目施工图设计

第二十一条 施工图设计是项目工程招投标和施工组织的主要依据。项目初步设计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尽快组织设计单

位编制项目施工图设计。

第二十二条 项目施工图设计的原则:

(一)应依据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文件的要求进行。

(二)应坚持在工程内容不减少、施工质量不降低、预算投资不突破的前提下,对项目初步设计进行完善和优化。

(三)设计深度应满足工程招投标和工程施工的要求。第二十三条 项目施工图设计应报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准机关备案。

第二十四条 项目初步设计达到工程招标和施工组织所要求的设计深度的,可直接采用初步设计作为施工图设计。

第二十五条 在工程开工前,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说明工程设计意图,解释工程设计文件;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应派有关技术人员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

第五章 项目设计变更

第二十六条 项目初步设计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复文件组织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按本规定的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条规定报批。第二十七条 项目设计变更的原则:

(一)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建筑物安全,保证工程效能正常发挥,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二)设计变更的方案不得降低原设计标准,应比原设计更为优化。

(三)属财政全额投资的项目,设计变更的方案原则不得增加项目投资。

第二十八条 项目设计变更分为技术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

(一)技术性设计变更包括下列情形:

(1)灌排沟渠、泵站、桥梁、涵洞、房屋、道路等工程的基础地质情况以及实地地形与原勘测成果不符,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修改建筑物的基础处理设计或小距离地移动位置。

或者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作相应调整,整个建筑物的功能不受损,设计标准不降低。

(2)由于市场行情变化,设备、原材料采购不到,需要采用其他设备、原材料进行替代,根据新设备、新材料的工程技术参数对建筑物的原设计重新复核、修改。

修改后建筑物的功能及设计标准不降低。

(3)由于施工季节、工期变化,按照原施工组织设计不能按时完工或保证工程质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确保按质按时完成工程建筑。

(4)施工期间土地权属调整有困难或为满足当地群众的合理要求,适当移动路、沟、渠的位置,不破坏田块、路、沟、渠原设计的完整性、合理性。

(二)重大设计变更包括下列情形:

(1)项目建设范围有较大变更;项目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发生变化。

(2)项目区主要取水方式、灌溉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3)设计标准降低。包括以下情形:降低防洪堤的堤顶高程、减少断面尺寸降低安全标准;减少引灌渠的引水流量,减少断面尺寸,降低灌溉标准;改用次等级的建筑材料等。

(4)因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强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项目无法按原设计方案实施,需修改设计方案的。第二十九条 项目设计变更一般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涉及土地权属单位提出,并由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方案。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涉及土地权属单位对设计变更方案进行论证,取得一致意见后,上述单位分别签加意见并签名、盖章予以确认。

第三十条 技术性设计变更由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并报原初步设计批准机关备案。

重大设计变更须逐级上报原初步设计批准机关审批。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9年5月15日起实施。

第二篇:广东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规定

广东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规定(试行)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实现我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占补平衡,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根据《土地管理法》、《广东省非农建设补充耕地管理办法》、《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经费来源是指省级留成的耕地开垦费、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其它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

第二条土地开发整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及土地利用计划;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3、不得毁林开荒,保护生态环境,不造成水土流失,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4、因地制宜,先易后难。

第三条项目组织管理由省厅规保处牵头。地籍处、财务处、监察(审计)室及省土地整理中心,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

规保处负责项目选点、论证、立项计划、竣工验收工作;地籍处负责开发前后地类确认和变更工作及土地权属调整确认工作;财务处负责项目预算审核、资金拨付和使用监督管理;监察(审计)室负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厅土地整理中心受厅委托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预算初审和监督指导实施工作。

第四条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下称专项经费项目)类型有: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重点对未利用地进行开垦利用并增加耕地面积:土地整理重点对农业生产条件差、土地利用率低的农用地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净增耕地面积达到10%以上;土地复垦重点对废弃工矿用地、旧村场重新开垦利用并增加耕地面积。同时存在上述两种以上开垦方式的项目,以主导开垦方式确定项目类型。

第五条项目开发整理标准。

1、土地开发及土地复垦标准。以旱涝保收为建设标准,总体要达到地块方格化、灌溉硬底化。

2、土地整理标准。总体要求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达到田块方格化、灌溉硬底化、耕作机械化、环境园林化“四化”要求。

具体标准另行制定。

第六条项目申报先由县级(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当地土地资源情况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请,报地级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地级市国土资源部门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项目立项申请。

项目申报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自然条件。水源充足,满足项目灌溉;道路通达项目点,周围交通方便,满足工程施工、生产运输需要;地形坡度小于15度,地类符合地籍有关规定要求;土地权属主体明确、界限清楚,无争议。

2、建设规模。土地开发项目200亩以上;土地整理项目200亩以上;土地复垦项目50亩以上。

3、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总面积的60%;土地整理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总面积的10%;土地垦复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总面积的40%。申报材料: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请报告;

2、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图,1/10000地形图;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报告;

4、土地权属现状情况和权利人对土地开发整理进行权属调整的同意意见;

5、涉及林地和河滩地要附有相关部门的同意意见。

第七条省国土资源厅依据各地的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补充耕地项目库以及地级以上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的项目,统筹选出备选项目并组织论证。项目论证包括对项目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等综合评价。经论证确定适宜开垦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内部会审研究确定,并向项目所在地地级以上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开垦任务,同时抄送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省土地整理中心。

第八条项目规划设计及投资预算。项目规划设计和投资预算方案的编制,原则要求由具备水利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项目工程要实行招投标,规划设计方案由项目承担单位报地级以上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查通过后,报省土地整理中心初审。省土地整理中心将初审意见报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内部会审的方式审批实施。

第九条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按照广东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联合印发的《广东省耕地开垦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粤财农[2001]378号)和《广东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 理暂行办法》(粤财综「2002」4号)执行。

第十条项目竣工后,由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土地行政

主管部门会同农业主管部门按照省补充耕地验收的有关规定程序,逐级上报省国土资源厅验收确认。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的验收确认书,做好土地登记发证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件、数据的变更工作,做到“实地、图件、数据”三者相一致。

对验收不合格或资金使用有问题的,由省国土资源厅责令限期整改。

第十一条属使用耕地开垦费的项目,新增耕地面积的指标20%留给地方,80%由省统一掌握。使用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新增耕地面积,不作占补平衡指标。第十二条本规定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二00二年九月一日起实施。

第三篇: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云府登331号

大政办发〔2007〕29号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

理办法等四个文件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国家行政机关各委办局(司行社区):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试行)》、《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州人民政府研究通过,并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登记(云府规登准〔2007〕30号),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五月九日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补充耕地工作,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州级(含州本级)以下所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包括政府投资、用地单位和个人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或土地复垦义务以及社会投资从事土地开发整理的活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包括:

(一)重点项目: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耕地开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二)补助项目:指对特定地区耕地开发给予适当资金支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申报立项、评审论证、计划下达、项目实施及竣工验收,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州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开发计划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负责组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审定、项目计划与项目投资编制、项目实施监督及项目初验。

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申报、实施、自查等工作。

第五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由县(市)国土资源部门于每年4月30日前集中申报。新建项目实行申报和审定,续建项目实行核定。 第六条 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符合以下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并已列入县(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

(二)以开发未利用土地和复垦损毁耕地为主;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

(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五)土地权属清楚无争议,县乡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积极性高,后续利用措施可行;

(六)项目投资标准不超过该类工程国土资源行业预算定额标准。

第七条 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区位具备土地开发整理所必需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经拟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改造等建设方案,有关措施与资金已经落实,拟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或正在实施。

(二)建设规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面积原则上在20~200公顷之间,可不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3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

(三)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60%;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40%。

(四)建设期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期限原则不得

第八条 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程序:

(一)县(市)国土资源部门于每年4月30日前将申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报州级国土资源部门;

(二)州级国土资源部门从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中组织部分专家现场踏勘、论证和审查,根据项目条件进行筛选入库(占补库);

(三)入库项目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州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并向州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组提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计划和资金安排方案;

(五)州级财政和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州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组批准的计划和方案,共同下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和支出预算。

第九条 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须提交下列资料:

(一)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关于项目立项申请的文件;

(二)立项申请表;

(三)项目建议书;

(四)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和1:10000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五)涉及未利用地开发的相关批准文件;

(六)反映项目区轮廓和现状的影像、图片资料;

(七)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和项目预算按国家、省相关规程和标准的要求编制。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能满足项目施工招投标的需要。

第十一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专家论证评审制等项制度。

第十二条 充分发挥社会中介专业机构的服务和监督作用,鼓励具有正规国家资质的项目工程设计机构、工程监理机构、会计审计事务机构、招投标机构参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项目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项目预结算、审计等工作。

承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的单位,必须具备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四级以上水利工程、岩土工程、建筑施工等资质。

第十三条 项目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采取市场运作机制确定。项目施工单位按招标方式确定;项目监理单位可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确定。

第十四条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规划和支出预算。不得随意变更规划设计和预算,确有必要变更规划设计和预算的,须经专家组审查通过后,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 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在项目实施前搞好土地权属核实工作,编制和落实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土地权属调整应有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项目建设完成后,应按照调整方案和协议,及时做好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工作。

第十六条 项目资金严格按《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云国土资财〔2002〕16号)的要求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严禁截留、挪用、坐支项目资金。

第十七条 项目支出预算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和不可预见费。前期工作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6%核定;竣工验收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3%核定;业主管理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和竣工验收费四项费用之和的2%核定;不可预见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三项之和的2%核定。

州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经费,按经批准的项目预算投资总额的2%核定,在州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中列支,并在州级国土资源部门设立财政专户,专项用于组织、实施、管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生的各项支出。

第十八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因素而需要暂停或终止施工的,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及时向州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由州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并经领导组批准后,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清算,清算后剩余资金按原拨款渠道上缴。

第十九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后,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在30日内完成自查,并按有关规定做出项目资金决算,向州国土资源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州级国土资源部门在接到验收申请后,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上报省级国土资源部门验收。

第二十条 申请竣工验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竣工验收申请;

(二)项目竣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工程管护措施、投资预期效益分析、项目组织管理的主要措施与经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以及文档管理情况等;

(三)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

(四)竣工验收图、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籍图;

(五)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

(六)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第二十一条 竣工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应向竣工验收组提供以下备查材料:

(一)项目竣工申请;

(二)项目竣工报告与有关图、表;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立项申请及相关批准文件;

(五)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书;

(六)项目实施方案;

(七)有关合同书、协议书和任务委托书;

(八)项目招投标有关材料;

(九)项目工程质量监理、检验有关资料;

(十)项目投资预期效益情况报告;

(十一)土地权属调整情况报告;

(十二)有关影像资料;

(十三)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二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下达项目验收文件后,其新增耕地指标纳入大理州新增耕地储备库,由州级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管理使用。

第二十三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形成的文件、资料、图件和多媒体光盘,由项目承担单位和州国土资源部门分别立卷归档。

第二十四条 在大理州实施的国家、省投资项目,按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州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投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大理白族自治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规定,结合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大理州内经国家、省、州、县批准立项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投标范围主要包括农田土建、水利、电力、道路、林网、桥梁等骨干工程。组织项目区农民群众完成的简单、少量田间平整和植树造林等零星、分散的辅助性工程不在招投标范围之列。

第三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投标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在平等的条件下,各投标单位之间就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社会信誉和工程报价等情况开展竞争。投标单位不受地区、部门和所有制形式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项目施工招投标活动。

第四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标投标基本程序:确定招标机构或委托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发布招标公告,发放或出售招标文件,投标,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人,签订合同。

第五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一般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 州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需要,成立项目施工招投标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项目施工招投标的领导和管理。

驻国土资源部门纪检监察机构应当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投标的监督。

第二章 招标

第七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标人是指依法提出施工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项目承担单位不具备招标能力的,可以授权的方式,委托具备项目施工招标能力的单位作为招标代理人,具体负责招标工作。

第八条 依法必须招标的施工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

(二)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应当履行审批或核准手续的,已经审批或核准;

(三)资金已落实;

(四)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方案无争议;

(五)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第九条 招标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但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组织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的能力;

(二)具有与招标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工程技术、概预算、财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专业技术力量;

(三)有组织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人的能力;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如招标人不具备上述条件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自行组织招标的,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 招标代理机构应择优选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为招标人指定代理机构。

第十一条 采用代理招标的,招标人必须与招标代理机构签订书面协议。招标人应当向招标代理机构提供招标所需的有关资料并支付委托费,委托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由双方当事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协商确定。

第十二条 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在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招标事宜。并在其资格等级范围内提供以下服务:

(一)拟订招标方案、编制和发售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

(二)审查招标人资格;

(三)编制标底;

(四)组织投标人踏勘现场;

(五)组织开标、评标,协助招标人定标;

(六)草拟合同;

(七)招标人委托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大理州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招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并在州级以上的电视或报刊上发布招标公告。

第十四条 招标公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

(二)招标项目的名称、内容、规模、资金来源;

(三)招标项目的施工地点和工期;

(四)获取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的地点和时间;

(五)对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收取的费用标准;

(六)对投标人的资质等级或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

第十五条 招标人根据项目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标人须知;

(二)合同主要条款;

(三)招标文件格式;

(四)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应当提供工程量清单;

(五)技术条款;

(六)设计图纸;

(七)评标方法和标准;

(八)投标辅助材料及其他材料。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并用醒目的方式标明。

第十六条 招标文件发出后,不得随意更改。确需修改或补充,至少应在投标截止日期前15天内书面方式通知所有投标单位。需修改或补充的内容应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第十七条 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进行资格预审的,一般不再进行资格后审,但招标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采取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应当在资格预审文件中载明资格预审的条件、标准和方法;采取资格后审的,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对投标人资格要求的条件、标准和方法。

第十八条 经资格预审后,招标人应当向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告知获取招标文件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并同时向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告知预审结果。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不得参加投标。

经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第十九条 资格审查应主要审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是否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

(二)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和相应的从业人员;

(三)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四)没有被依法取消投标资格和严重违约及重大工程质量问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第二十条 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都应当符合国土资源部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规范和规程的要求。除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外,不得出现针对某一潜在投标人或排斥某一潜在投标人的内容。

预算编制必须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建〔2005〕169号)的规定编制。

第二十一条 按照《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应当进行前置审计的招标项目,前置审计价作为工程控制价。不需进行前置审计的项目,以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编制的工程预算价作为工程控制价。

投标报价在工程控制价的0~-10%区间的为有效报价。

第二十二条 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的合理时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第三章 投 标

第二十三条 投标人是指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招标人的任何不具独立法人资格的附属机构(单位),或者为招标项目的前期准备或者监理工作提供设计、咨询服务的任何法人及其任何附属机构(单位),都不得参加该招标项目的投标。

投标人之间应当不存在隶属关系。

第二十四条 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投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

第二十五条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

投标文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投标函;

(二)施工组织设计; 

(三)投标报价、报价细目及与报价有关的技术文件;

(四)商务和技术偏差表;

(五)招标文件中要求的其他内容。

投标文件应加盖公章和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或印章。

第二十六条 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除现金外,可以是银行出具的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等。

投标保证金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20%,但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30天。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方式和金额,将投标保证金随投标文件提交给招标人。

投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招标机构将不予受理其投标。

第二十七条 投标文件应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截止日期前密封送达。投标人有权要求招标人提供签收证明。招标人应对收到的投标文件签收备案。在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

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3个的,招标人可以依照本办法重新招标。重新招标后投标人仍少于3个的,属于必须审批的工程建设项目,报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后可以不再进行招标。

第二十八条 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替代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二十九条 投标人之间不得互相串通投标。下列行为属投标人串通投标报价:

(一)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

(二)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分别以高、中、低价位报价;

(三)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

(四)投标人之间其他串通投标报价的行为。

第三十条 下列行为属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一)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人,或者协助投标人撤换投标文件,更改报价;

(二)招标人与投标人商定,投标时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招标人额外补偿;

(三)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

(四)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第三十一条 投标不允许二次报价,即在投标报价上不允许再次进行优惠。

第四章 开标、评标与中标

第三十二条 开标应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公开进行。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全部评标委员会成员、相关单位代表和投标人参加。

第三十三条 开标时,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开启并宣读投标人名称、技术目标及其它内容。

第三十四条 开标过程应记录在案,招标人和投标人的代表在开标记录上签字。

第三十五条 招标人负责组建评标委员会。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从大理州建设工程招标评委专家库和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和招标人代表组成。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为9人以上的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人数的三分之二,招标单位代表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州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派员监督。

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进入评标委员会。

第三十六条 招标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工作。

第三十七条 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

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评标委员会初审后按废标处理:

(一)投标报价在工程控制价的0~-10%区间之外的;

(二)无单位盖章并无法定代表人(或无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的;

(三)未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内容不全或关键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的;

(四)投标人递交两份或多份内容不同的投标文件,或在一份投标文件中对同一招标项目报有两个或多个报价,且未声明哪一个有效的,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备选投标方案的除外;

(五)投标人名称或组织机构与资格预审时不一致的;

(六)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

第三十八条 评标委员会应依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对投标文件进行综合评审和比较。

骨干工程和物资设备采购的评标,一般宜采用专家评审打分综合评标法,从报价、质量、工期、施工组织设计、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打分,运用权重平均或算术平均法计算综合得分。

第三十九条 评标设置中标基准价,以与中标基准价最接近的三家投标人进入详细评审,以详细评审结果推荐中标候选人,经评审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人作为第一候选人,并依次选取第二、第三中标候选人。

(一)中标基准价=工程控制价×(1-A)×40%+工程控制价×(1-B)×30%+投标综合价×30%。中标基准价和投标报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A值由招标单位在开标前从0~20%的范围内提出三个期望值,交评标委员会结合工程情况讨论通过后,在开标现场由公证人员随机抽取一个值作为A值。

B值为预期市场利润空间,开标时由有效投标单位分别在8%、9%、10%、11%、12%、13%、14%、15%、16%中随机抽取,各抽取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B值。

(二)投标综合价的确定。所有有效投标报价中,去掉一个最高和最低报价之后,剩余报价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投标综合价。

第四十条 排序时如出现两家有效报价排序并列第一,则按以下原则确定排序:

(一)若一家报价高于中标基准价、一家报价低于中标基准价,则低于中标基准价的排序第一,高于中标基准价的排序第二。

(二)若两家报价同时高于或低于中标基准价时,则由两家投标人抽签确定排序。

有效报价少于3家时,不能计算中标基准价,按以下办法确定中标候选人:有效报价为2家时,按报价从低到高顺序排定中标候选人;有效报价为1家时,推荐为唯一中标人;有效报价为0家时,在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人中优先推荐低价中标或重新招标。

第四十一条 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有意见分歧时,实行投票表决,以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评委意见为准。

第四十二条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评标报告应当如实记载以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和数据表;

(二)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

(三)开标记录;

(四)符合要求的投标一览表;

(五)废标情况说明;

(六)评标标准、评标方法或者评标因素一览表;

(七)经评审的价格或者评分比较一览表;

(八)经评审的投标人排序;

(九)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名单与签订合同前要处理的事宜;

(十)澄清、说明、补正事项纪要。

第四十三条 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应当限定在1至3人,并标明排列顺序。招标人应当接受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不得在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之外确定中标人。

招标人根据评标结果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第四十四条 评标委员会经评标,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可以否决所有投标,招标人应当按照本办法重新招标。 第四十五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中标人据此在开标之日后15天内与招标人签订书面《施工合同》和相关文件。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十六条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拒绝签订书面合同的,其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招标人可以确定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第四十七条 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招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包。

第四十八条 开标时,必须邀请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监督,请公证部门进行公证,并办理必要的公证手续。

第四十九条 招投标结束后,招标人应当自发出中标通知后15日内,向州级国土资源部门提交招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招标范围;

(二)招标方式和发布招标公告的媒体;

(三)招标文件中投标人须知、技术条款、评标标准和方法、合同主要条款内容;

(四)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和评标报告;

(五)中标结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招标人存在隐瞒招标真实情况、串通某一投标人排斥其他投标人、索贿受贿、泄露有关评标情况、任意终止招标的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给投标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 投标人存在提供虚假投标材料、串通投标、采用不正当手段妨碍、排挤其它投标人、向招标人行贿的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投标人1~3年的投标资格。

第五十二条 招标人不履行与中标人订立的合同的,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的,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的,违法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转让、分包无效;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工整顿。

第五十三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收受礼金或其他好处、向投标人透露有关评标情况的,取消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资格,并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关于合同纠纷,合同双方事先应有约定的协商解决方式。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发生合同纠纷,合同双方应首先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协商解决;通过协商难以解决的,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由州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各县(市)及其他渠道投资项目施工招投标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以下简称项目资金)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282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建〔2005〕169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颁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国土资财〔2002〕1号)等文件精神及国家、省有关预算管理的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资金是指国家、省和州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所拨付的资金。

第三条 项目资金属政府基金,实行预决算管理,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任何单位、个人均不得截留、挪用、坐支项目资金。

第四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决算的编制办法和具体报表格式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项目资金的开支范围为组织、实施、管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和州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经费等。

(一)前期工作费,是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工程施工前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项目立项审查及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项目勘察、施工设计费、土地清查费、项目招标费和工程监理费等,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6%核定。

(二)工程施工费,是指实施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等各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发生的支出,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各种税金。

直接工程费由直接费和其他直接费组成。直接费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施工机械费;其他直接费主要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和施工辅助费。

间接费由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和现场经费等组成。

(三)竣工验收费,是指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完工后,因项目竣工验收、决算、成果的管理等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项目工程验收费、项目决算的编制及决算的审计费,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基本农田重划及标志设定费等,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3%核定。

(四)业主管理费,是指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的组织、管理所发生的各项管理性支出,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公务费、业务招待费和其他费用等,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和竣工验收费四项费用之和的2%核定。

(五)不可预见费,是指项目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设计变更、人工、材料、设备和工程量等发生变化而增加的费用,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三项之和的2%核定。

(六)州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经费,按经批准的项目预算投资总额的2%核定,在州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中列支,并在州国土资源部门设立专户,专项用于州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管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生的各项支出。第六条 项目资金可用于购置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配套的设备,但不得用于其他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置、对外投资、赞助和捐赠,支付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第七条 土地开发整理资金按项目进行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是指实施项目过程中耗费的全部支出,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

(一)直接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工资性津贴、劳动保护费和必要的奖励资金等。

(二)直接材料费,是指工程直接耗用的材料、燃料及动力、工具、器具和其他消费性物品等。

(三)其他直接费,是指工程实施中发生的运输费、外部施工费、图纸资料费、用于工程施工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设施安装费及与工程有关的税费、财务费、工程监理费和工程取费等。

(四)管理费,是指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管理性支出,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公务费、业务招待费和其他费用等。

第八条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组织实施;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项目资金拨付,监督资金的安排和使用。

第九条 资金按照项目进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项目开工前,按照项目总投资的30%拨付启动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前,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60%拨付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支付剩余的10%资金。

第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准下达的项目计划和支出预算,合理安排项目资金的使用,不得擅自扩大项目支出范围,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项目承担单位超预算支出,一律不予补助。

项目承担单位应按季向州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州级财政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第十一条 终了,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规定编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支出决算。

年终未完工项目资金结余,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第十二条 项目完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州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州土地开发整理专家组对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查。项目经验收合格后实现的资金结余按原拨款渠道退回。 第十三条 项目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终止,由州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州土地开发整理专家组对项目进行清算;项目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清算后剩余的资金按原拨款渠道退回。

因项目调整而节余的项目资金,由项目承担单位按原拨款渠道退回。

第十四条 州级财政部门、州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并对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五条 各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要主动接受对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资料。

第十六条 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和坐支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和终止项目实施等措施;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经济、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州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的监督管理,健全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制度,保证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结合大理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的资格认定、入库及专家库的组建、使用、管理活动。

专家库由州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建。

第三条 专家库专家为项目审查、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等提供咨询、评估、论证服务,提高项目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第四条 入选专家库的专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愿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供技术服务;

(二)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5年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

(三)熟悉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和标准,熟练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身体健康;

(五)能够不受外界影响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在以往的工作中无不公正、不廉洁行为,能适应工程现场踏勘及大工作量的评审工作。

第五条 专家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专家总数不得少于30人,且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二)能满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需要的专业分类,即专家库专家的知识结构应当涵盖土地管理、经济、财会、农田水利、测绘、土壤、建筑设计、岩土工程、建筑造价、林政、环保、计算机等专业;

(三)满足异地抽取、随机抽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需要的必要设施和条件;

(四)有负责日常维护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

第六条 专家库专家由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领导组成员单位的在职或离退休人员中产生。其中州级财政、审计、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各4 人,州级国土资源部门10人。

专家入选专家库,采取个人自推荐和单位推荐两种方式。采取单位推荐方式的,应当征得被推荐人同意。

个人自荐书或单位推荐书应当存档备查。个人自荐书或单位推荐书应当附有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第七条 州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对自荐人或被推荐人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报经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组批准,颁发专家聘任书,任期为三年。在任期内能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突出者,期满后可续任。

第八条 州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为每位入选专家建立档案,详细记载专家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情况。

第九条 对专家实行考核制度,每年考核一次,进行动态管理。专家因身体健康、业务能力、信誉、或工作调动等原因不能胜任或正常履行土地开发整理专家工作的,应及时停止其参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活动,并予以解聘。

第十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享有以下权利:

(一)接受国土资源部门聘请,担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组成员,在其组织下按分工履行职责;

(二)依法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议书、可研、规划设计、预算、招投标、竣工验收等进行独立评审,提出评审意见,不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干预;

(三)对评审过程中的各种不公正行为向国土资源部门、监察部门反映和举报;

(四)对专家库的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一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负有以下义务:

(一)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议书、可研、规划设计、竣工验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提出个人意见并对其负责;

(二)认真履行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三)遵守工作纪律,参加评标活动时,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他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项目有关的其他情况;

(四)服从管理、自觉接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二条 专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专家的资格。

(一)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评审工作累计两次的;

(二)在评审中不能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的。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州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 土地开发整理办法通知 ——————————————————————————

抄送:(州委办、人大办、政协办,州纪委,州法院、检察院,大理军分区,州委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共印270份)——————————————————————————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5月10日印发 ——————————————————————————

校对:杨斌

第四篇: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规定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规定

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的原则

一)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则

项目实施中,一方面要坚持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保证项目实施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由于项目实施的季节性较强,因而在实施中可以简化一些程序,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以适应项目季节性的特点。

二、项目实施的组织

1、按照办法规定,国土资源部统一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2、项目实施组织主体

项目实施组织主体为项目承担单位,负责组织项目实施的一切工作,并对项目建设履行项目法人责任,对投资方负责。

三、项目实施准备

1、组织准备

2、项目承担单位的准备工作

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实施进行现场全程管理,并做好下列实施准备工作:

1)组织招标、设备和材料采购等咨询服务;

2)组织工程招投标,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委托工程监理;

3)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和用款计划;

4)组织编制施工设计图;

5)建立工程工期、质量和资金使用管理等相关制度。

3、开工申请

项目承担单位完成上述项目实施准备后,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提出项目开工申请报告,经项目所在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项目开始施工。

申报开工申请报告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已经确立,制度健全,管理人员到位;

2)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完备并通过分局核准;

3)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已经选定;

4)项目施工单位已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定,施工承包合同已经签订;

5)土地整理权属调整方案已经明确,地方组织协调已经畅通。

4、项目公告

项目开工前,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在项目区设立固定公告牌,并通过相关乡镇、村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形式,发布项目基本情况公告,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当涉及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的,应在有关乡镇、村发布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公告。当项目区涉及拆迁补偿的,应在有

关乡镇、村发布项目区拆迁补偿公告。

项目基本情况公告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范围、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项目总投资、主要建设工程、建设工期、土地权属状况、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施工单位、项目工程监理单位、项目设计单位、联系方式和公告时限等。公告时限不低于15天。

土地权属调整公告的内容包括:权属调整类型、原则、依据,需要调整的土地面积、位置、编号、用途、质量等级、调整前后土地权利主体,对权属调整有异议者的陈述途径和方法、公告时限等。公告时限不低于15天。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项目实施有异议的,项目承担单位应负责解决;解决不了的,提请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解决;属于重大问题的,由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研究解决。

四、工程施工

一)项目参与主体的责任

1、项目承担单位

工程开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现场办公会制度,召集施工、工程监理、设计等单位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和项目规划设计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2、项目施工单位

3、项目监理单位

项目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规划

设计和相关合同,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理,并承担监理责任。

项目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对项目建设工程实施监督,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

单体工程任务完成后,项目工程监理单位应当签署意见。未经项目工程监理单位签署合格意见的,项目承担单位不得拨付工程款,项目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项目设计单位

二)工程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与支出预算和规划设计。确需变更规划设计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1、不涉及项目建设位置、建设总规模、新增耕地面积和项目支出预算调整的,由项目承担单位研究解决;

2、涉及项目建设位置、建设总规模、新增耕地面积或项目支出预算调整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3、因规划设计变更,造成土地权属重新调整的,应按规定对原权属调整方案补充、说明,并报项目所在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确定。

五、竣工验收准备

一)项目承担单位自检

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做好项目建

设自检工作。

项目建设自检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项目施工单位已提交交工报告、工程竣工图、工程保修书;

2)项目工程监理单位已提交监理报告;

3)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二)竣工验收

1、竣工验收申请

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自检后一个月之内向项目所在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项目竣工自查申请报告,准备有关材料,为项目竣工验收做好准备。

2、竣工验收标准、条件、内容、资料、程序

项目竣工验收按照《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 21号)有关规定执行。详细内容见第四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的叙述。

六、监督检查

一)监督主体

项目实施监督主体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时项目建设接受社会监督。

二)监督内容

1、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研究解决

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规,对项目实施中的不正当行为予以纠正;对违法违纪的责任人进行查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3、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项目建设工程的质量事故、质量缺陷有权检举、控告、投诉。

第五篇: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

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

粤府办〔2008〕74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国土资源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广东省非农业建设补充耕地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66号)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补充耕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将未利用地、园地(不含可调整园地)、山坡地以及建设用地开发改造为耕地的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利用市、县级财政资金及社会资金补充耕地的项目。

第四条 各级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发展改革、财政、环保、监察和审计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能,对项目的前期审核、实施、验收、监督、检查等环节进行管理。

第五条 项目选报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双重功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确定的陆域严格控制区、土地权属有争议、无灌溉水源、以及25°坡度以上山坡地等土地,不得用于补充耕地;

(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综合利用。

第六条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社会资金以合资或独资的方式参与补充耕地工作,取得的补充耕地指标可以有偿转让,但投资风险自负。

第二章 前期审核和规划设计

第七条 在对适宜开发整理的耕地后备资源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基础上,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级农业、林业、发展改革、环保、财政部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有量缺口和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编制本地区专项规划,并造册登记耕地后备资源地块,由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专项规划主要内容及报告要求见附件7)。经批准的专项规划连同耕地后备资源地块资料,应及时上报省级和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发展改革、环保、财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 每年11月底前,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级农业、林业、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将本地区下一补充耕地计划上报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

第九条 项目必须从经批准的县级耕地后备资源地块中选取。县级土地整理机构或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中承担相应业务职能且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机构负责项目的前期审核申报,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级农业和林业部门负责项目的前期审核审批。其中,项目资金来源于县级财政资金的,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级农业、林业和财政部门负责项目的前期审核审批;项目资金来源于地级以上市财政资金的,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级农业、林业和财政部门联合申报,并由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级农业、林业和财政部门审批。

属县级审批的,审批后的前期审核材料应上报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和财政部门备案。

财政投资的项目由市、县级土地整理机构或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中承担相应业务职能且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机构作为项目建设单位,承担项目建设任务。

第十条 项目前期审核申报材料要求:

(一)项目前期审核申报文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规模、总投资估算、资金筹集方式等;

(二)项目所在地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图)或专项规划图(局部图);

(三)土地权属证书(复印件)或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土地权属证明文件;

(四)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标准分幅图)和项目地类表;

(五)地形图(1:10000);

(六)土地权属单位同意开发整理的书面意见;

(七)涉及河滩地的,应附县级水利部门同意开发整理的书面意见。

第十一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认真核对项目开发整理前的图斑,并对项目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等进行审核,特别是对土地权属是否清楚,土地权属单位是否同意开发整理,山坡地的坡度是否小于25°,地类是否与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的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一致,面积是否准确等情况进行审核。

项目的地块应相对集中连片、水源有保障、土层达到一定厚度,通过合理的工程措施可满足项目建成后耕种的要求。

第十二条 项目前期审核批准后,市、县级土地整理机构或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中承担相应业务职能且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机构应按照《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设计管理规定》,组织项目区的勘察测量、编制项目设计和预算。属利用社会资金的,项目设计和预算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委托专业技术机构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后批准;属使用县级财政资金的,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项目设计方案审核和预算初审并行文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进行项目预算审批;属使用地级以上市财政资金的,项目设计与预算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级财政部门上报,并由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项目设计方案审核和预算初审及行文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进行项目预算审批。

属县级审批的,审批后的设计预算材料应上报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和财政部门备案。

《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设计管理规定》由省国土资源厅另行制订。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加强项目施工管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同时应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强化监理责任。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有关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不得擅自变更设计方案,并做好施工日志记录。设计方案确需变更的,应按《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设计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 使用财政资金的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招标投标。

第十五条 利用社会资金的项目应引入竞争机制。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应有计划地从耕地后备资源地块中分批选择项目引入社会资金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在项目设计方案及投资预算经批准后,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投资者,并由县级土地整理机构或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中承担相应职能且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机构与其签订开发补充耕地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职责。

属土地权属所有单位或土地承包经营者自筹资金补充耕地的,项目的前期审核、设计、实施等手续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办理,投资收益补偿方式等事宜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与投资者具体协商确定,并由县级土地整理机构或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中承担相应业务职能且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机构与其签订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第四章 项目验收

第十六条 项目验收分为县级初验、地级以上市验收并经省级抽查通过后发函确认二个阶段。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级有关部门共同负责项目的初验和验收,具体分工如下:

(一)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牵头会同级有关部门对项目工程验收和补充耕地进行初验;其中,县级发展改革、农业、林业、财政部门参与项目工程验收,县级农业、林业部门参与补充耕地初验。

(二)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级农业、林业部门负责对补充耕地进行验收。各地级以上市应建立具有中级以上农业(或土壤)、水利(或水保)、国土(或测绘)等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组成的专家库,每次验收时从专家库中按专业随机抽取3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补充耕地验收工作。项目验收确认函需待省级抽查通过后,由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级农业、林业部门联合核发。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农业厅、林业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对补充耕地进行随机抽查,并反馈抽查意见。

第十七条 项目验收程序及材料要求:

(一)申报验收。建设单位向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同时上报下列材料和电子文档:

1.《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工程完成情况表》(见附件2);

2.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3.由地级以上市专业机构出具的按行业标准测定的项目补充耕地土壤抽样化验报告;

4.项目竣工图。

(二)县级初验。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接到验收申请后,在10个工作日内,根据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部门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工程以及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验收或初验,填写《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工程验收表》(见附件3)和《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验收表》(见附件4)。

1.初验认定不合格的,由建设单位负责整改后重新申请验收。

2.初验认定合格的,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向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部门提出补充耕地验收申请,同时按一式两份上报下列材料和电子文档:

(1)《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工程验收表》;

(2)《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验收表》;

(3)项目实施前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10000标准分幅);

(4)项目竣工图。

(三)市级验收。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部门接到验收申请后,在15个工作日内,会同级农业、林业部门对项目补充耕地进行验收,并在《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验收表》上签署验收意见。

1.验收认定不合格的,由建设单位负责整改后重新申请验收。

2.验收认定合格的,由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部门按一季度一个批次,于每季度的第一个月的月底前,集中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补充耕地抽查申请,附《××市补充耕地验收情况汇总表》(见附件5),同时分项目、按一式两份上报下列材料及电子文档:

(1)《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验收表》;

(2)项目实施前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10000标准分幅);

(3)项目竣工图;

(4)市、县级财政资金投资的项目须报送财务决算报告和财政部门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审核报告。

省国土资源厅接到抽查申请后,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厅、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林业局于每季度结束前集中组织实地抽查,抽查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反馈抽查意见。抽查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且抽查的项目个数应占该县级上报验收总项目的10%以上。每个项目由抽查人员填写《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抽查记录表》(见附件6)。抽查中有项目不合格的,地级以上市对不合格项目所在县(市、区)该批次项目均不予核发验收确认函,待项目建设单位全面完成整改后,重新申请省级抽查。

经省级抽查的项目均合格的,由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部门联合同级农业、林业部门核发验收确认函,认定该县(市、区)该批次项目验收合格。

第十八条 申请验收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项目工程已按设计要求完成并能正常使用;

(二)地类清楚,面积准确;

(三)没有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四)项目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开垦的地块周边无严重污染源。

第十九条 项目验收方法:

(一)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设计方案,查阅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和补充耕地土壤抽样化验报告,逐项对项目工程进行验收,并予以综合评定。

(二)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图和施工单位编制的实测项目竣工图为依据,遵循《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采取室内核算与现场核对相结合的办法,核查项目开发前、后各地类的面积和补充耕地面积。

(三)按照《广东省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标准》(见附件1),核查项目的灌溉排水条件、交通条件和土壤肥力情况,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第二十条 实行补充耕地资金补助制度。

(一)省财政厅设立补充耕地补助资金,2008年至2012年,省财政共安排40亿元,对2008年1月1日之后已由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农业、林业部门核发补充耕地验收函的市县级开发整理项目的新增耕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按每亩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和省国土资源厅另行制定。

(二)补充耕地经核发验收确认函后,由县级财政部门会同级国土资源部门逐级向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提出补助资金申请,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按照项目验收确认函的补充耕地面积等因素分配补充耕地补助资金。补助资金的申请材料包括申请书、省级抽查反馈意见和项目验收确认函。

(三)省财政安排的补充耕地补助资金专款用于补充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等支出,工作经费按不超过3%的比例据实列支。

第二十一条 由园地改造为耕地的,如果项目区内改种植农作物面积达50%以上的,其补充耕地指标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或有偿转让;否则,只可作为耕地总量平衡指标,用于弥补耕地保有量缺口,不得进行有偿转让。

第二十二条 使用社会资金开发整理的补充耕地指标由投资者与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按不低于6:4的比例进行分配,具体分配比例应在项目招标时明确。

第二十三条 社会资金投资者所获得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指标由其自主在省内进行有偿转让,转让所得归投资者。转让前,社会资金投资者应将转让意向及价格书面告知当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在转让价格同等的条件下,当地政府有优先受让权。社会资金投资者必须将转让合同报送当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并由其逐级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确认。

第二十四条 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建立台帐,对行政区域内补充耕地指标的取得、转让、使用进行登记管理。

第二十五条 项目经地级以上市核发验收确认函后,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要求和补充耕地指标的使用情况,及时做好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工作。

第二十六条 各级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和财政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健全项目相关档案,并督促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收集项目申报、审批、实施及验收过程中的有关文件、资料、图件和影像等,建立健全项目档案。

第二十七条 项目经地级以上市核发验收确认函后,补充耕地应由项目所在地镇政府与土地权属单位签订协议,正式移交给土地权属单位耕种或外包耕种,并由当地农业部门负责跟踪补充耕地的种植管理。

第五章 部门职责

第二十八条 国土资源部门职责

(一)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开发补充耕地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牵头组织省级抽查;建立台帐对全省补充耕地指标进行登记管理。

(二)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本级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审核审批和设计预算审核;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项目验收,并对补充耕地数量的真实性负责;联合同级农业、林业部门核发补充耕地验收确认函;建立台帐对全市补充耕地指标进行登记管理。

(三)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编制本级专项规划、造册登记耕地后备资源地块;编制本地区补充耕地计划;负责使用社会资金、县级财政资金项目的前期审核审批和设计预算审核;负责市级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审核申报和设计预算申报;组织项目监督检查;组织项目工程验收和补充耕地初验,并对补充耕地数量的真实性负责;建立台帐对全县(市、区)补充耕地指标进行登记管理。

第二十九条 财政部门职责

(一)省财政厅负责筹集补充耕地补助资金、对省国土资源厅提出的省级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的合规性进行审核并下达。配合省国土资源厅进行省级抽查;对项目使用财政资金进行监管。

(二)地级以上市财政部门做好市级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审核审批和设计预算审批;对财政安排的补充耕地项目及相关预算进行合规性审核下达;分配下达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审核拨付资金;进行财务监督管理。

(三)县级财政部门编制本级专项规划、造册登记耕地后备资源地块;做好县级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审核审批和设计预算审批;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市级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审核申报和设计预算申报;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项目工程验收;按规定落实、拨付和监督项目财政资金;负责补充耕地补助资金的拨付和管理。

第三十条 农业部门职责

(一)省农业厅配合省国土资源厅进行省级抽查。

(二)地级以上市农业部门配合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市级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审核审批;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项目验收和核发验收确认函,并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进行把关。

(三)县级农业部门配合同级国土资源部门编制本级专项规划、造册登记耕地后备资源地块;做好使用社会资金、县级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审核审批;做好市级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审核申报;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项目工程验收和补充耕地初验,并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进行把关;负责指导和监督项目建设单位按行业规范采集土壤样品和送验。

(四)各级农业部门负责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指导、跟踪补充耕地的种植。

第三十一条 林业部门职责

(一)省林业局配合省国土资源厅进行省级抽查。

(二)地级以上市林业部门配合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市级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审核审批;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项目验收和核发验收确认函。

(三)县级林业部门配合同级国土资源部门编制本级专项规划、造册登记耕地后备资源地块;做好使用社会资金、县级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审核审批;做好市级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审核申报;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项目工程验收和补充耕地初验;做好林业生态保护工作。

第三十二条 发展改革部门职责

(一)省发展改革委配合省国土资源厅进行省级抽查。

(二)地级以上市、县级发展改革部门配合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做好项目工程验收工作;做好补充耕地与当地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工作;参与本地区专项规划编制和耕地后备资源地块建设工作。

第三十三条 环保部门职责

县级环保部门配合同级国土资源部门编制本级专项规划、造册登记耕地后备资源地块。

第三十四条 监察部门职责

(一)对项目实施过程实行行政监察。

(二)省监察厅配合省国土资源厅进行省级抽查。

第三十五条 审计部门职责

(一)按《审计法》规定的职能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审计监督。

(二)省审计厅配合省国土资源厅进行省级抽查。

第三十六条 省国土资源厅制订省级抽查计划后,应书面通知各抽查单位参加。

第六章 责任

第三十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项目申报、实施、质量和资金管理等负责,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法定代表人按照各自职责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责。

第三十八条 项目组织部门、相关职责部门和有关责任人在审批、评估、咨询、监督、验收、抽查等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用于项目的财政资金。各级财政、国土资源部门按职能分工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拨付以及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财政违法行为的,由财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条 项目建设单位存在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等问题的,应责成整改;已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质量验收标准(略)

2.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工程完成情况表(略)

3.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工程验收表(略)

4.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验收表(略)

5.XXX市补充耕地验收情况汇总表(略)

6.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抽查记录表(略)

7.广东省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专项规划主要内容与报告要求(略)

下载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设计管理的规定(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设计管理的规定(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