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时间:2019-05-14 02:3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第一篇: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暂行

办法政策解读

------------------

为加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

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提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财政部于2011年12月发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农改3号,以下简称《办法》),按照全面规范,简便易行,确保尊重农民意愿、议事程序合法合规,确保符合农村实际、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目标,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规划、申报、实施、验收、管护、资金兑付以及绩效评价、监督检查等重要方面和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

在管理原则方面,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先议后筹、先筹后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公开公示、阳光操作。在职责分工方面,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县级负责项目规划编制、审核批复、组织实施、中国服装——淘宝牛仔裤(http:///)为你提供此文 I

资金的分配管理和督促检查。省级负责指导县级编制规划、制订管理办法、对县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工作进行年度考核等。在规划管理方面,按照村民议定、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批的程序建立项目库,编制项目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年度项目原则上从项目库中选取,分步实施,重点突破,不断提高项目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在项目申报程序方面,实行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批的管理制度。村级负责组织村民议事,提出项目申请;乡镇对村级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有效性等进行初审;县级对乡镇上报项目进行审核批复。在筹资筹劳管理方

面,严格遵守各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上限标准,防止以自愿捐款、自愿以资代劳等名义变相加重农民负

担。在项目建设方面,可由村两委组织村民自主实施,也可通过招标议标等方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

单位施工建设。项目实施中应发挥村民理财小组、项目理事会、项目监督小组等组织的监督管理作用,县级有关部门及乡镇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

服务。在项目验收方面,要求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项目应及时办理财政奖补资金清算,并做好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在项目管护方面,应建立健全运行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保证项目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在项目公开公示方面,村级应按照村务公开要求对已建成项目的名

称、资金来源与使用、实施单位、竣工验收等情况,实行全过程公示制度,并在醒目位置设置统一的标识和公示牌,广泛接受监督。在档案管理方面,要求及时将村民一事一议会议记录、筹资筹劳方案、财政奖补项目申报、项目建设预决算、建设前后图片等相关原始资料汇总归档,规范管理。在项目监督检查方面,要求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奖补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部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并保证一定检查面。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环节多,直接面向60多万个村落,关系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涉及农民议事程序、农民负担监管、项目组织实施等复杂问题,政策性强,关注度高,影响面大。《办法》的出台和实施,为加强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和制度保障,有利于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有利于防范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有利于确保尊重农民意愿,使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工作走上规范

化、制度化轨道;有利于确保财政奖补资金安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效用。

第二篇: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HC镇财政在经历大动迁和区划调整后出现税收收入锐减、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现象,加上宏观经济不景气,HC镇财政面临严峻挑战。为解决收支矛盾,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镇上下积极应对,通过招商引资培植财源,组织协税护税,促进税收增收,但经济财政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新的产业格局修复尚待时日,经济财政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阶段。越是经济财政形势复杂的时期,越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越要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保证全镇资金需求,我们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面狠下功夫,做足功课。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流程

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HC镇财经中心以资金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为目标,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资金审核、拨付、使用和监管的管理制度体系。在严格执行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票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HC镇财经中心在不断完善本部门制度建设的同时将制度体系建设扩展到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公司,相继出台了《HC镇财政机关事业单位收付结算中心资金审批程序及制度》、《HC镇各事业单位下属公司资金审批程序及制度》、《HC镇关于使用中央、市、区下拨专项资金的相关规定》以及其他相关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规范,使工作有章可循。

二、健全预算体系,提高预算完整性

规范全镇财政预算编制范围和对象,健全预算体系,统一预算编制政策、编制要求和编制格式。在编制时,将部门所有的收支都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将预算内外收支、上年结余资金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面反映财政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实行综合管理。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按照“保基本、保民生、控制项目支出、量力安排实事工程、压缩公用经费”的要求安排预算支出。

三、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准确性

加强对预算单位人员、支出标准等基本数据的收集整理,不断完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科学制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定额

标准,制订了《部门预算编制手册》,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做到基本支出预算能准确地反映预算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类型等基础数据;项目支出预算要有明确的项目内容和计划安排;涉及政府采购的要同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随着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HC镇财经中心特别注重预算管理由粗放向细化转变,由随意向规范转变。编制方法日益完善,工作流程逐渐规范,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明显提升。

四、控制项目支出,加强项目管理

HC镇财经中心严格控制项目支出,不断细化项目预算。预算单位申报预算时要按照项目的重要性降序排列各支出项目,申报项目要提供说明文件及明细支出内容,新增项目需提供相关政策文件。所有项目按轻重缓急来安排预算,原则上,首先安排上年延续项目,其次是相对固定的经常项目,最后安排非经常性项目。在单位项目总体平衡时,优先考虑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民生等公共性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HC镇财经中心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督促预算单位专款专用,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和方向使用。

五、规范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

严格预算执行,规范预算调整。预算经人代会批准后,不得随意调整,追加预算要按规定程序办理,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有机结合,提高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加强预算执行的组织协调和分析监测,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凡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一律不得支付。为解决财务集中核算后会计监督的弱化问题,及时动态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在原有审批流程中(报销业务由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和领导审核签批后,在出纳处报销)新增一个环节,即出纳付款前由会计审核签字,以确保费用支出有预算且不超预算。

HC镇财经中心依托闵行区公共财政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将预算资金的申请、审核和划拨等不相容环节完全分离,不断完善的预算资金支付审批流程,科学调度资金,保障均衡支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财经中心的账务处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提升预算执行水平。

六、强化财政监督,自觉接受监督

财政监督既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保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得到全面落实的重要手段。HC镇财经中心逐步细化报送人大审议的预算草案,不断增强预算报告的可读性,提高

预算内容披露的详细程度。在公务卡的申办和使用中,纪委全程参与和监督,保证公务卡规范操作;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自觉接受人大、审计、纪委等部门监督。通过开展“预算编制说明会”等形式向镇人大、纪委等部门介绍预算编制情况,邀请人大代表参与预算编制,使相关职能部门了解预算编制依据,掌握本镇的资金安排情况,为他们行使监督职能提供便利条件,也为在财力不足、收支矛盾很突出的背景下,严格预算编制和精打细算资金安排取得人大等职能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七、完善岗位设置,加强职工培训

根据财政管理的各项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统筹兼顾,科学设置工作岗位,界定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规范,各岗位之间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将科学管理的要求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体现管理的精确性和细致化。抓好财政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在财力不足,收支矛盾很突出的情况下,HC镇财经中心依托于制度建设,不断规范程序,强化监督,在收入预测上精谋细划,力争应收尽收;在支出分配上精打细算,力争科学合理;在预算执行上精耕细作,力争严肃规范。通过全面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来不断提高财政管理质量和效益,为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财政应有的贡献。

HC镇财经中心 2012.8.30

第三篇: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朱娜

部门预算改革是构建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重要内容。在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我处一直致力于积极、稳妥地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注重预算管理由粗放向细化转变,由随意向规范转变,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着力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当前,全省125家省直单位、14个市州和绝大部分的县市区都已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改革范围不断扩大,编制方法日益科学,工作流程逐渐规范,运行机制日臻完善,走出了一条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改革之路。

一、我省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实践

(一)推行综合预算,提高了预算的完整性

一是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改变过去资金分口管、预算分块编的模式,将部门所有的收支都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既包括预算内、外收支,又包括行政单位和其下属事业单位收支。二是提高了预算体系的完整性。从2008年起将政府性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向人大的报告范围,着力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内的统一完整的预算体系。

(二)建立标准定额体系,提高了预算的公平性

按照零基预算的要求,合理划分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对省直单位进行分类分档的基础上,建立了公用经费标准定额体系,并推广至省直二级预算单位。按照“人员支出按政策、公用经费按标准”的原则,核定各部门基本支出,减少了预算安排的随意性,规范了预算分配制度,有效缓解了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

(三)实行项目库改革,提高了预算的有效性

2008年,我们全面启动了省本级项目库管理改革,改变项目随意报送的做法,将预算单位所有项目支出纳入项目库进行管理。以项目库方式实现项目的申报、排序和审核,对常年与跨年项目进行滚动管理。2009年进一步扩大项目库的应用范围,要求各处室的财政待分配资金也要编制项目预算,实行动态化管理。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有效、管理规范的项目运行机制。

(四)完善编制流程,提高了预算的规范性

一是规范了编制程序。部门预算由基层编起、逐级汇总,严格实行“两上两下”的编报规程,并明确了预算编制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分工。二是强化了技术手段。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和预算指标管理软件,加强预算编制网络建设,以“信息化”促进“规范化”。三是完善了制度建设。陆续出台了省级基本支出管理、项目支出管理、预算指标管理、结余资金管理和预算编制工作考评办法等多部规范性文件,为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加强预算指标管理,提高了预算的约束性

一是建立了预算指标管理系统。改变各处室指标记账方法不一的局面,统一指标管理平台,并与部门预算、国库支付系统成功对接,实现了预算指标从源头到支出的“流水线式”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了预算执行进度通报制度。每月通报各处室指标下达情况,督促处室早分配、早登账、早拨付。三是规范了结余资金的管理。严格控制结余资金规模,并将结余资金纳入部门预算与当年安排资金统筹使用。2008年末省级结余资金遏制住了连年上涨的势头,实现了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六)加强预算管理监督,提高了预算的透明性

一是实行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双维度反映政府支出的具体用途,使

政府预算分类更加科学,数据更加细化,内容更加透明。二是扩大部门预算报送人大审议的范围。除安全厅外,所有省直单位预算均报送人大审议,以依法、依规、依程序的做法,促进预算的公平、公正、公开。

二、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差距

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回顾与审视我省部门预算改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一是预算内外资金统筹有待加强。有的部门将非税收入列入预算还只是数字上的简单合并,一部分非税收入仍是部门的“自留田”;二是编制方法改革力度有待加大。虽然我们在编制方法上有所进步,但是单位基数并未完全打破,利益格局仍然相对固化;三是预算年初到位率有待提高。一些部门存在层层分配、层层切块、层层预留机动的现象,部分专项资金没有细化到项目编入年初预算;四是预算刚性和约束有待强化。有的单位在资金实际使用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调整较多。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看,主要是我们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制度落实不够全面的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三、下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措施

全面推进部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做到“三个精细”:一是在收入预测上精谋细划,力争准确全面;二是在支出分配上精打细算,力争科学合理;三是在预算执行上精耕细作,力争严肃规范。具体来说,可以从“五个规范”着手,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规范综合预算,统筹公共资源

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既要坚决纠正将非税收入视同单位自有资金、“收支挂钩”的错误观念,又要防止“收支脱钩”后单位执收不力、非税短收的现象。推进非税收入与财政拨款的统筹使用,加强对各项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力度。

(二)规范基本支出,公平预算供给水平

1、建设一个数据库。利用部门预算系统升级的契机,对单位的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等情况摸底清查,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库中资料将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台车,而不是以往简单的一个汇总数,并实现间的动态管理。

2、完善一套标准体系。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公用经费标准定额体系。将标准定额体系与单位基础数据库相结合,可以为编足人员经费和编实公用经费提供准确依据。

3、建立一个大平台。建议加强横向联系,一是财政内部实现数据共享;二是财政与人事等部门数据共享,只需输入关键词,便可查询单位相关信息。

(三)规范项目支出,加强项目库管理

1、建立入库“闸门”。在项目入库时建立一道评审“闸门”,对入库项目进行严格的遴选、论证、审核和排序,加强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专家评审。

2、规范库中项目。不断细化项目预算,明确每个项目的承担单位和具体内容;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定期清理项目库中已到期的项目;积极推动项目的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编制下年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探索“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考评”的项目管理机制。

(四)规范预算调整,强化预算约束力

1、“开前门”:提前结转资金。由于单位年初用款与当年预算批复存在时差,有些单位不熟悉或不愿意办理相关手续,致使“该用的不能用,不该用的被挪用”,其中基建结余问题尤为突出。为方便单位正常用款,我们将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在部门预算正式批复之前,提前结转基建结余资金,确保资金及时拨付。

2、“关后门”:改进技术手段。建议在国库集中支付软件中设立“支出类型”与“经济分类”的对应审核关系,优化程序,修补漏洞,从技术上杜绝资金挤占挪用的现象。

3、“堵旁门”:严格预算调整。建议完善预算执行中的调整手续,进一步规范单位的预算调整行为。同时,着手建立预算执行结果反馈机制,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有机结合,防止预算、决算“两张皮”。

(五)规范结余资金,实行分类管理

将部门结余资金分为基本支出结余、专项支出结余及净结余三大类,区别对待、分类管理。部门申报当年预算时,对于基本支出结余,可以结转继续使用,但不得用于提高人员经费开支标准;对于专项支出结余,应结合项目进度情况主动统筹部分结余资金再申请增加预算;对于净结余资金,应将其全部作为本部门当年预算的首选来源。以此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减少结余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篇: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近日,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在出席全省财政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体现“六个全面”的总体要求,即全面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实施部门预算制度,全面深化国库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预算绩效评价,全面强化财政运行监督,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孙志刚要求,要在“六个着力”上下功夫,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系统推进、分步实施,力争早出成果、早出效益。

一是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的针对性。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完整的国家财政预算体系,即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增强政府预算的完整性、统一性。从目前财政管理情况看,虽然实行了综合预算,但还有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未纳入预算管理。社会保障预算还没有完全建立。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中,土地出让收入还没有纳入进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刚刚起步。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加紧健全完善预算体系。在这个基础上,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支出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的有效性。预算编制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龙头”。首先,要编好预算。按照“科学、严谨、细致、准确”的要求,细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健全支出标准体系。完善项目库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快建立重大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机制,使项目预算做到实、细、准。其次,要执行好预算。预算的执行管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操作精细与否,直接关系到财政管理水平的高低。要科学合理安排支出,切实提高财政支出进度的均衡性。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式,加快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进度。加强监督,扩大监控范围,全面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不断增强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三是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的严密性。主要是加强“三个过程”管理,使之环环相扣。要加强收入过程管理,当前尤其是要通过财税部门的协同配合,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将预算外管理的所有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加强支出过程管理,将各类财政性资金和所有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加强监督过程的管理,强化财政事前和事中监督,建立健全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中的监督机制。

四是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的创新性。积极开展预算项目评审论证。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依法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化阳光采购平台。积极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今年,我省选择了2个市、10个县开展了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省级也选择了16个重大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这项工作要抓好,抓出成效,逐步推开。

五是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的规范性。主要是要从依法理财、健全管理制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三个方面用力。要强化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税收政策,依法理财治税。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适应公共财政体系要求的财政

规章制度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大力推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是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的持续性。财政基层基础工作,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石。要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加强财政基础业务管理,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财政预算执行和政策落实的成效如何,最终都体现在基层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我们要加强基层管理,尤其是加强县乡财政条件和能力建设。以“金财工程”为抓手,加快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流程通畅、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应用安全的一体化管理系统,支撑和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第五篇:第三十章政府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第三十章 政府及民间非营利组织

会计

【知识点1】政府会计

【例题1·单选题】下列关于政府会计的说法错误的是()。A.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B.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C.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D.军队的会计核算不适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答案】B

【解析】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有()。

A.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包含了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

B.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

C.行政事业单位应上缴财政的现金所涉及的收支业务需要进行预算会计处理 D.年末预算收支结转后“资金结存”科目借方余额与预算结转结余科目贷方余额相等 【答案】ABD

【解析】行政事业单位应上缴财政的现金所涉及的收支业务,仅需要进行财务会计处理,不需要进行预算会计处理,选项C不正确。

【例题3·多选题】下列关于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说法正确的有()。A.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B.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单位应于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按入账通知书中标明的金额确认财政拨款收入

C.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单位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户

D.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下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时,作冲减财政应返还额度的会计处理 【答案】ABC

【解析】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下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后,单位在发生实际支出时,作冲减财政应返还额度的会计处理,选项D不正确。【例题4·多选题】下列关于非财政拨款收支业务处理符合政府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A.对于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进行预算会计核算的同时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B.事业收入在预算会计中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在财务会计中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C.事业预算收入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扣除增值税销项税之后的金额入账

D.债务预算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不以财政资金作为偿还来源的债务本金 【答案】ABD

【解析】事业收入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扣除增值税销项税之后的金额入账,事业预算收入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入账,选项C不正确。

【例题5·多选题】关于预算结转结余及分配业务的处理符合政府会计准则的有()。

A.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参与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

B.年末应当对非财政拨款专项剩余资金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

C.“其他结余”科目核算单位本除财政拨款收支、非同级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D.年末,将“经营结余”科目余额结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 【答案】AC

【解析】选项B,年末应当对非财政拨款专项结转资金各项目情况进行分析,将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非财政拨款专项(项目已完成)剩余资金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选项D,年末,“经营结余”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将“经营结余”科目余额结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如为借方余额,为经营亏损,不予结转。

【例题6·多选题】下列关于资产和负债业务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A.单位按照国家税法等有关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费,通过“应缴财政款”科目核算 B.单位管理的罚没物资应当通过“受托代理资产”科目核算

C.按法律程序已申请取得无形资产的,应当将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和聘请律师费等费用确认为无形资产

D.经批准在境外购买具有所有权的土地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答案】BCD

【解析】单位按照国家税法等有关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费,通过“应交增值税”、“其他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不通过“应缴财政款”核算,选项A不正确。【例题7·多选题】下列关于行政单位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A.对于投资和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资产等经管资产可以采用名义金额计量

B.行政单位对于接受捐赠的资产,其成本能够确定的,应当按照确定的成本减去相关税费后的净额计入捐赠收入

C.对事业单位收回后不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进行减值处理外,对于其他资产均未考虑减值

D.政府单位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 【答案】BCD

【解析】选项A,对于投资和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资产等经管资产而言,其初始成本不能采用名义金额计量。【知识点2】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例题1·单选题】关于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捐赠承诺的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确认捐赠收入,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B.不应予以确认,但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C.不应予以确认,但可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D.满足非交换交易收入的确认条件,应予以确认 【答案】C

【解析】捐赠承诺不满足非交换交易收入的确认条件。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捐赠承诺,不应予以确认,但可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民间非营利组织应确认捐赠收入的有()。A.接受志愿者无偿提供的劳务 B.收到捐赠人未限定用途的物资 C.收到捐赠人的捐赠承诺函 D.收到捐赠人限定了用途的现金 【答案】BD

【解析】选项A,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其接受的劳务捐赠,不予以确认;选项C,捐赠承诺不满足非交换交易收入的确认条件,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捐赠承诺,不予以确认。【例题3·多选题】2017年12月10日,甲民间非营利组织按照与乙企业签订的一份捐赠协议,向乙企业指定的一所贫困小学捐赠电脑50台,该组织收到乙企业捐赠的电脑时进行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A.确认固定资产 B.确认受托代理资产 C.确认捐赠收入 D.确认受托代理负债 【答案】BD

【解析】甲民间非营利组织在该项业务中仅仅是中介人的角色,所以属于受托代理业务,故甲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收到电脑时,应借记“受托代理资产”,贷记“受托代理负债”。

【例题4·单选题】下列关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表述中错误的是()。

A.民间非营利组织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

B.会计期末应将当期发生的业务活动成本转入非限定性净资产

C.对于接受的附条件捐赠,如果存在需要偿还全部或部分捐赠资产时,按照需要偿还的金额,确认一项负债和费用

D.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单设“受托代理资产”和“受托代理负债”项目

【答案】A

【解析】选项A,民间非营利组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下载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