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会论文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充分强调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预习,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不但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当天的学习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其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见,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那么,良好的预习习惯怎样养成?又怎样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呢? 叶圣陶先生曾对预习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他说:“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由此可见,预习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学习任务,也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课文,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辨析、比较、综合,锻炼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老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通过看书自学把自己不知道的内容变成自己知道的。
下面,我就语文预习方法和具体的预习步骤加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二篇:小学教育学会论文
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
清苑县望亭乡大望亭小学 教师:王静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能否坚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一个教师进取心、责任心、勇气和意志力的表现,是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好教学新理念的决定因素。教学反思被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关键词: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 重要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广大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首先必须有一批忠诚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知识广博、治学严谨、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因此,我们教师应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提高途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交流、学习、研究以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的需要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反思”一词本身就含有“反省”、“内省”之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及教师自我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过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修正、改进自己教学的过程,使之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反思是一个认识过程,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今后的启示。既可以是对一堂课反思,也可以是对教学中的一个片断、一种方法、一项活动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方式,比较自由灵活,可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反思的内容既包括课堂教学本身,也涵盖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其他因素,如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职业道德,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
二、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
(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理论解读中反思
教师的工作虽然需要经验的积累,但更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知识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的作用,教师在实践中往往发现不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困惑的状态。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有助于教师真正理解教学的意义,启迪自己的思想,增强自己的理性智慧,改进教学实践。因此,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必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帮助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写教学反思笔记等文字材料,在记载积累中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撰写课堂观察、课后小结,教学反思札记、教育教学随笔、教学日记、研究案例和教学博客等,随时将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感受,或者教学行动研究过 程中反思的心路、结果和心得,用文本的形式予以记录和表达,是促进教学反思水平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手段。
(三)开展教师间教学交流等活动,在对话中反思
为了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反思的成效,可以开展教师间合作式的相互评课、批判性的对话、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公开课、与专家对话的咨询活动、教学研讨活动等。通过合作反思,将自己对某一教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展现给同事或专家,通过这种教学交流,可以使教师的思维清晰,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会激起教师更深入的思考自己的教学,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进行自我说课,在备课中反思
自我说课,即自己对自己说课,要求自己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叙述教学设计中的思维过程,使自己内部思维活动充分地暴露出来。不断地反问自己:教学设计是否充分体现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如何更好地突破难点,在教学设计上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等。这样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必要完善,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系统,从而使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化,这也是教学前反思的重要途径。
(五)倾听学生的声音,在反馈中反思
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够帮助教师建立教学要求与学生所关心的事情之间的关系;研究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可以让教师提防那些由自身教学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和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
(六)运用课堂教学录像,在再现中反思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也逐步走入教师的反思活动当中,为教师的反思插上翅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录象,课后观看有助于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行为。在录像反思时教师要仔细观察,记录清晰准确。这一环节重点做好教师自我评价和听课人员评价,评价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技能和策略以及理论依据。执教者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其他教师记录执教者自我反思的内容,并根据观摩的活动情况和执教者的反思情况进行互评。
(七)站在学生的角度,在换位中反思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和控制教学。由于角色地位的差异,由于知识水平背景的差异,教师与学生对于同一教学过程的感受和认识不是完全相同的;学生间由于性格、能力、家庭等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的教学决策和行动选择在实际效果上一般会与教师的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教师主观认为合理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行为,常常在学生方面看来未必合理,甚至很不合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行动中不能只沉浸于“自以为是”的主观认识之中,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情感和体验。教师对于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不仅应当考虑到它们对于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而且应当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尝试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先前的选择与行为,理解学生的思想、体验和感受,以便了解自己选择与行动的实际效果,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情感互动或者思想摩擦的机会,主动“换位”至学生的地位,启动教学反思,对于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纠正自己认识与行为的偏差,是大有裨益的。
三、教学反思的类型
1、“课后思”:一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记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
2、“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 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如:月考后质量分析。
4、“期末思”:即通行的期末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末考核,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四、教学反思的意义
(一)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
(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反思,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因为他在否定、批判的同时,会产生新想法(新措施、新途径),这样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能力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要不断思索如何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如何利用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各种资源,在面对学习和教学需要时,如何获得建立在研究或有效实践的基础上的教学新知识和新技能;通过教学反思后的教学决不会照本宣科,而是在真正领会教材意图和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教学方式科学、教学手段高明、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高水平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能力就会大大的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教学反思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研究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以及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能得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宜性,也能知道自己教学过程中某些不当做法,这样便于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进行调整,教学效果也就能得到有效提高,使自身教学质量得到总体的提高。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那种“安于现状”的教师必然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经常“自省者”。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远过矣。”每个人只有经常自省或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
总结
我们认为,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即是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每个教师个人应当对教育教学加以反思,尤其是应当对已有的缄默知识进行反思,发挥自我思维的积极性,努力重建自己的教育经验,开发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不断地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提升自己教育实践行为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虽然反思型教师很难达到自我满意的程度,但是他们会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而感到高兴,而且随着对自己不合理教学理念与行为的及时反思和修正,教学渐进达到卓越与完美,实现专业的持续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晓星.《迈向个性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05 [2]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 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08 [3](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02 [4] [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普通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1957
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
望
亭
小
学
王静
第三篇:教育学会
第 七 届 全 国 中 小 学 教 师 论 文 大 赛
稿 件 征 集 方 案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
官网支持:www.xiexiebang.com
活动地点:中国·北京
论文征集:2011年5月1日-2011年6月16日。
主题:新课程、新领域、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
主旨:
繁荣普及全国校园学术研究氛围,搭建中小学教师学术环境的多元交流平台;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师自身学术修养,并将优秀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参考资料,落实学会服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主旨。
参赛对象:
1、全国小学全科教师、小学教育管理者;包括学前教育的专职教师。
2、全国中学全科教师、中学教育管理者;包括初级中学、高级中学、职业中学的全科教师。
3、各级教育局、教科所、教研室、教育辅导站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工作人员。
论文征集:
1、论文分类:各学科教育教学论文、教案、课件等;包括教育管理、教育理论、教育经济、德育教育、教育心理、教学改革、教育技术、教学评估、名校与名师、教育信息、人文与管理、新课改、校本教材开发等范畴。
2、论文方向:各学科最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与探讨教学规律的学术作品;关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和班级管理,教育管理现代化;凸现新课程理念下最新的教学策略、最新的教学方法、最新的评价方式以及全国最新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等。
3、综合领域:各学科教学、教育教学评价、德育教育、心理教育及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新理论探讨、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及其反思;解决运用新课标、新教材出现的新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同行关注的热点、争论的焦点问题的探索;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等。
论文要求:
1、紧贴教育教学实际,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案例典型,结论合理,文稿无政治性错误。文字稿件一式一份。
2、作品具备创新性、科学性以及可读性;资料翔实,层次清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有事实、数据或典型案例,有较强的说服力,有借鉴或推广价值。
3、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有一定的创新性;主体语言应为中文。文中涉及的引文和数据须在文尾注明出处,文章内有图片的请附光盘。文中图、表应选择最必要的,一般不超过6个,需配有电子文件(图用TIF格式或JPG格式)。
4、参赛作品字数应在5000字内为佳。文章封面最好附主办单位提供参赛明细表,见附件二(此表可复制,也可网上下载。)并按表格所列注明相关内容。
5、正文要求用A4纸单面打印,字体、字号、格式不限,来稿请用WORD排版。论文摘要应包括目的意义、方法、结果或结论三个部分;正文如引用他人学术研究成果请列出参考文献;摘要(不超过150字)、关键词(3-5个)。(多作者稿件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并将第一作者的联系地址、电话、电子邮箱等另行标注。)
6、参赛作品也可是近期公开发表、出版、获奖的作品;获奖作品请注明举办单位及所获奖项;若是课题项目,请注明课题全称和批准文号。每人最多报送两篇论文,报送者必须是文章的惟一作者或第一作者。
7、课件为教师教学课件,参赛载体为光盘,并请附课件使用说明一份。为避免邮寄途中损坏,课件光盘建议使用硬包装邮寄。
8、英文类参赛作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应注明所在地及邮编)、摘要正文、关键词(必须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摘要撰写应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选送方式:
1、集体选送:以单位名义同时选送5篇以上含5篇作品参赛的视为集体参赛。集体参赛稿件需由组织者将稿件汇总,并填写集体参赛明细表后,统一从邮局邮寄。(集体参赛明细表,见附件三)
2、个人选送:个人稿件请认真填写个人参赛明细表并按要求通过邮局邮寄。
3、不论集体、个人选送的参赛稿件,参赛作品原则均需填写《个人参赛明细表》,并将此表作为参赛作品封面装订在一起后寄出。
4、集体参赛稿件请注明组稿联系人,并附集体参赛明细表。如有特别说明的事项,也一并注明。
5、个人参赛明细表、集体参赛明细表均可复制、网站上下载,也可自制。论文征集期间,不收电子投稿。
论文评审:
1、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本着作品质量第一,认真严格的对待每一件作品,做到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审。
2、论文评审由中学会及下属相关专业委员会并邀权威的教育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参赛稿件进行分组、分类评审。
3、往届参赛的获奖者,请将获奖证书编号标注在参赛作品的右上角,查实后其作品直接进入等级评审。
4、为避免重复工作,参加过学会活动的往届获奖作品,不再进行评审。参赛论文、课件等的评审如需附主办单位评价表,参赛者可在来稿时注明。
证书颁发:
1、所有获奖者都将获得主办单位制作精美的获奖证书。获奖证书由主办单位统一编号免费颁发。为了保证所发证书的权威性、学术性、真实性,每份证书都可在网上查找编号、等级、作品名称等。
2、获奖证书都将以挂号或快递形式寄发到参赛单位、个人,确保证书准确及时寄达。
3、获奖证书将于9月10前全部寄出,9月30日前都将寄达参赛单位、个人。
奖项设置:
1、参赛作品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四个奖项,所设奖项不限定数量,设定获奖概率为100﹪。参赛稿件每稿必复。
2、在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中评出“2011年全国中小学国家级教研作品”(论文/教案/课件)100篇。由主办单位免费颁发荣誉证书及奖牌。
3、集体参赛的稿件根据其来稿的质量和数量(30篇以上含30篇),可参评“全国中小学百
佳教育研究单位”,评选通过后由主办单位免费颁发荣誉证书和铜牌。
4、集体稿件(组织10篇以上含10篇)的组织者,可参评“全国中小学百佳学术研究带头人”评选,评选通过后由主办单位免费颁发荣誉证书及有个人照片的精美奖牌。
论文征集时间:
1、2011年5月1日—2011年6月16日。参赛稿件的交寄时间以稿件寄出的当地日期为准。
2、参赛单位、个人请合理安排好稿件寄出时间,以免延误。(如因特殊情况导致学校收到通知的时间较晚,而需要向后推延交稿时间的,请拟定好交稿时间并与主办方联系。)
综合费用汇寄:
1、参赛者每人每件作品需汇寄50元综合费用。费用从邮局按地址汇款的方式汇寄。(所收取的费用为活动全程的全部费用,集体参赛费用如需发票请在汇款单附言栏注明。)
2、论文参赛费用为对公款项。为便于登记参赛单位、个人,请参赛者从邮局按地址汇款汇寄费用即可(不需要账号汇款)。费用勿寄个人,也不要在稿件中夹寄现金。
3、集体参赛10人以上(含10人)的稿件邮寄费用、汇款费用可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自行扣除。(集体汇寄稿件可扣除费用范围为:汇款费用,参赛作品以信件、印刷品、包裹等方式邮寄的费用,含特快专递(EMS)邮寄作品费用。)私属快递发生的费用不在自行扣除的范围之内。
稿件邮寄及汇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81号-10号
邮编:100011
收款收稿人: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 / 收
咨询电话:010-5701 1808(参赛事宜咨询)
查询电话:010-5129 4563(稿件、汇款、获奖查询)
咨询负责:王加中
E-mail:jiaoyuchina@126.com
注:咨询、查询时间:正常工作日8:30—18:30。非工作时间、双休节假日,请通过网上留言(www.xiexiebang.com)或邮件方式咨询。
获奖公示:
1、获奖结果将于2011年9月10日起在中国中小学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公布。届时获奖者可在网上联机查询、核实。同期,教育类相关报纸、期刊也将摘要公布。
2、等级奖获奖者的名单都将在网站的“荣誉查询”栏保存两年,以备获奖者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查实核对来源。
3、参赛获奖的论文将分类免费在主办方网上转载。获奖者在收到证书后,请在第一时间将获奖作品的电子稿件发到主办单位公布的邮箱里,以便编辑整理、网络宣传或推荐到相关教育类期刊报发表。
4、集体、组织奖的评定结果将于2011年10月初揭晓,相关奖牌也将同期颁发。
5、成果交流与表彰会议,主办单位将另行通知,会议的时间、地点以通知为准。
推介出版:
1、大赛组委会将对获奖作品按学科分类编辑,推荐集结出版。获奖作品优先收录,自愿参编,参编要求大赛组委会将另行通知。获奖作品集结出版后由主办单位向国家各级教育机关,全国学术类报刊单位及市级以上的图书馆馈赠。
2、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稿件有出版、宣传、推荐发表等处置权,参赛者视为自愿接受,主办方不再另行通知。所有参赛作品都将存入主办方网站资料库。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
会员申请:
1、参赛获奖者可申请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会员;可以享有所在会员单位的优先发表作品、优先编辑出版、优先推荐到报刊杂志发表等会员待遇;同时,所有会员都将在入会后为其开通“在线投稿”的通道。
2、参赛者申请会员时间在获奖结果公布后开始,所有等级奖获得者都可以自愿申请,届时网站也将提供会员申请表的下载格式。
3、本届参赛的获奖者,均可作为申请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会员的条件。
第四篇:法学会论文
推进“大调解”工作,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平安昆明、法治昆明建设 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研究
周盛昌
六街司法所负责人 联系电话:*** 中国正处在一个转型发展的时期,社会结构在进行深刻变革,面对的矛盾和纠纷也很敏感。在这个历史时期,由于实践的需要,我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用调解手段、调解方法,来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大调解”就是其中的有益探索之一。
一、当前矛盾纠纷形势
我们当前的矛盾纠纷总体表现为量在持续下降、高位徘徊、时有反复的现象。
第一,总量在下降,就是总量确实是一直在下降。无论是信访渠道反映,还是申诉、举报、告状、诉讼、仲裁、复议等等,这些所有矛盾纠纷的总量数在下降。换而言之,这些年来,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解决纠纷、去调处矛盾、调处纠纷,也确实在实际结果上发挥作用,使得矛盾纠纷总量在逐步下降。这是各方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
第二,矛盾纠纷的总量仍然在高位徘徊。矛盾纠纷的总量虽然在下降,但下降坡度并不大,总量依旧很多。法院的案件,全国每年1千多万。其他领域的矛盾纠纷几乎800多万的量。所以,矛盾纠纷总量依然很高,不容乐观。
第三,时有反复。有的是总量反复;有的是局部量反复;有的是局部地区的反复。可能有些量在某一个年份,反有所上升。有些地区也不稳固,去年和前年下去了,今年上来了。同时当前的矛盾纠纷还存在着合理与无理诉求并存,老案与新案并存,极端方式与正常方式并存的特点。
二、何谓“大调解”
什么叫“大调解”,情况有三种。第一,司法调解。在法院或是司法机关的打官司、诉讼过程中,以人情和法理来调和双方矛盾,从而使矛盾在诉讼之前得以调解。这个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形成,当时法院也成立了这个机构,这种诉前调解也是司法调解。司法调解是一个传统,也是很大的一类。
第二,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就是由司法、行政机关管辖区的人民调解员进行的调解。村委会和各种公益协会均有人民调解员。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在双方矛盾突破到法院及司法机关前,从中调和,起到了很大作用,通过与人民却身的沟通和协商,将矛盾纠纷逐步瓦解。人民调解涉及面广,服务群体多。
第三,行政调解。政府机关有法律依据的调解,和法律没有规定的调解是普遍存在的。在矛盾纠纷发展严重之前,对矛盾纠纷采取分管责任制,与矛盾相关部门配合、协商,利用行政资源、行政权威来居中调解。行政调解种类多、种类大。
三、为何要进行“大调解”
第一,矛盾纠纷复杂多样,处理难度加大。当前面临的矛盾纠纷是复杂多样的,有法律的、非法律的、还有历史遗留的。由于它的复杂多样性,单一的手段去处理可能都难以善终。由于矛盾纠纷的复杂多样,处理的难度便加大。所以应当通过对双方当事人共同协商,以期用调的方式解决纠纷。
第二,要构建和谐社会,才能达到长治久安。从了事这个角度来看,通过当事人的调解,对当事人之间的调解,达到冰释前嫌、理解、认同的目的,这样的纠纷解决才能够终了,才不会遗留下一些问题。这也是调解的优点和长处。
四、调解的重点
(一)、分清主次,重点问题重点对待,不能一手抓死。
(二)、学会换位思考,确实体会当事人的心态及想法。
(三)、巧用法律和政治策略,以免后续问题发生。
(四)、摸清事实,分清矛盾来源。
(五)、建立矛盾纠纷排解包案制,避免矛盾扩大化。
五、调解的原则
第三,调解、大调解也好,小调解也好,调解就有一些法律的原则,毕竟是做人的工作,是解决矛盾纠纷,那不能由着性子来,也不能说我随意说,只要你答应,你签协议,那我什么条件都满足你,那这不叫调解,这叫没有原则的让步。调解是可以让步的,但是是有原则的,我们叫有原则地让步。因此调解是有原则的。第一,自愿、平等。所有调解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自愿平等。所以我们说是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调解。调解制度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如果他不同意,那就违反自愿原则。
第一,什么叫自愿。自愿,第一是程序上的自愿,第二才是实体上的自愿。何为程序上的自愿?他愿意接受你的条件,我愿意把头伸给你,让你来调,是吧?把权力给你,同意调,这才叫程序上的自愿。我压根就不想让你法院调,我让你判,那这叫什么自愿呢?是吧?你爱怎么判怎么判,我反正就要求你判,不要求你调,对吧?你行政机关你要去调,当事人说不同意,那你不能强行调,如果你强行调,它就不变成那个调解,它就变成一个对抗,所以我们讲自愿的第一个前提是程序上自愿。程序自愿,就是让他进入了调解程序。然后由我来调,你们同意不同意?这也是程序问题。当事人说我不要你,你这个人说话不靠谱。你说,只有我,没别的选,只有我调,那也不行,这也叫强行调解。这些问题什么人来调?哪个机构来调?是不是调?这是程序问题,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比如说,有的案件,一开始他同意调,调到一半了,或者快要结束的时候,当事人我不同意调了,他要终止调解,这个也叫自愿,我们必须尊重他,你不能强行说,那不行,进来了就必须调完,那不是。但是,这都是程序问题。
实体自愿意味着什么?实体自愿是调解的一个最终的归宿,就是说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当事人实际上意味着要放弃权利,要放弃利益,这就叫自愿,叫实体自愿。你比如说,他把你打伤了,按照医药费应该赔5万,他拿不出5万块钱,他穷地叮当响,那我们商量一下,赔3万行不行,而且3万还分3年赔,你不愿意,那就算了,要尊重人家的意愿。那人家后来就劝说你,你看,他现在没钱,你非要要,一次要5万,或者一次要3万,他拿不出来,你把他杀了也没那么多钱。所以回到现实来,然后你们将来还要做邻居,长期共事下去,你看能不能三年,每年给你1万多一点,好了,你同意了,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放弃了2万的权利,不就这意思吗?这就叫实体的自愿,让你放弃。
第二,平等。调解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讲,我们很反对在调解当中叫打一方拉一方,那不能这样,大家地位平等,所以才有协商的可能,如果你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没有平等可言,那他根本就不同意调。所以我们讲,这个能不能调的成,法律上有一个原则,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如果他愿意放弃,那是因为他愿意;如果他不愿意放弃,你非得让他放弃,而又让这一方没有任何权利可以放弃,那这就叫不平等。我调你的时候,我只调你不调他,那也不对,所以我们讲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
第二,调解的第二个原则叫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原则。换句话说,通俗地讲就是不违法。法律规定的,你至少从法律原则上来讲,你是不能违背的,对吧?尽管是双方愿意,但是你也不能胡来。那好,那怎么来平衡呢?我们来看:第一,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都是不能违背的。法律是全国人大的,法规也好,国家政策也好,都是我们讲的,在全国要统一实施的一些主要的法律法规这个规则,那是不能去动的。第二,你不能违背,也就是说,抵触它。
第三,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当我们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多项选择的权利,就是告状的权利是当事人的,任何法律都不能剥夺当事人告状的权利。他调解是解决一部分,但是如果当事人不愿意,他愿意通过其他途径去打官司,仲裁、复议、诉讼等等,是吧?那行,应该尊重他这个权利。换句话来说,我们反对把人当在这个地方,围在这个地方,强行调,这样的效果只能适得其反。所以三个原则,自愿平等原则、不违背法律原则和尊重当事人权利原则是调解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不能违背的。
四、司法不确认效力的调解
要是违反规定的这些调解,调解是不是有效,有时候需要司法去确认,有的人会去告,你调完了以后,我不服,我到法院去告,让司法,有的人说要求司法确认,我们讲司法要确认就有些标准,这个标准对于我们理解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理解什么样的调解是合法的?我觉得很重要,所以我们讲讲这个。
第一,哪一些调解司法是不确认的它的有效性的?第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如果这个调解的内容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法律是全国人大,行政法规是国务院的,那它要不违反这两个,它违反别的呢?那可以,那司法还是可以确认的。它不能确认的是什么呢?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而且是法律和行政法规当中的强制性规定,就是这个东西法律上是不商量的,就必须这样做,对吧?你不这样做就是违法,严重违法是要承担责任的。你想通过调解这么干,那就不行,对吧?你比如说,我们的这个行政强制法规定,在行政强制执行过程当中,执行可以和解,换句话说,执行有些东西是可以商量的,那是调解了,我们叫和解。哪些可以商量呢?滞纳金可以商量,本金是5万,滞纳金3万,这个3万是不是一定要给3万,这个可以商量。
第二,这个一次性付款,付不到,分期付款行不行?这个可以商量,强制法明确规定,只有这两项内容是可以商量的,那也就是说,本金是不能商量的,你不能说罚你5万,然后滞纳金3万,你说,哎呀,算了,我3万也不要了,那5万也不要了,5万咱们就商量一下,最后就给1万,那不行,那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个是不能调的,你要调这个东西的话,调出这样的结果来,司法是不确认你这个效力的。这是一。
第二,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就是你这个调解倒是没有损害当事人的利益,但是你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比如说,应该交的税款,现在你来调,说算了,税款就一笔抹了,那行吗?那侵害谁的利益?你侵害了国家的利益,这样的调解也是不能确认它的效力。第二个,你没有侵害国家利益,也没有侵害当事人的利益,但是你损害了公共利益。你比如说,违章建筑、违法建设,在楼顶上搞了那么大一个像山一样,像庙一样的东西,你侵害了谁的利益?然后,这个执法机关要去拆房子,当事人说这个东西不干,我花了那么上百万搞了这么一个违章建筑,你给我拆了怎么办呢?是吧?那好好商量商量,那这样吧,那就不拆了,罚款算了,这样行吗?不行。因为你虽然法侵害他的利益,大家的利益反正都得到了保护,但是你侵害了公共利益,对吧?你侵害了这么多人的利益,这是不允许的。这是第二。
第三,侵害案外人合法权益的。你们在这儿调,就调你们的权利就可以了,但是你以牺牲第三人的案外人的利益作为代价,那这种调解,人家没有参与进来,你把人家弄到里面,让人家的权益受到损害,这是不不行的吧?对吧?所以这就要分情况了。调解只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调,所以所有的权利、义务都只能在你们双方当事人的基础上去解决,你不能把从来没有参与进来,也没有表态人的权利拿来垫底,拿来作为妥协让步的对象,那这就侵犯人家的权利,这肯定是不允许的,对吧?我觉得这个任何的调解都不能去涉及调解纠纷以外的其他人。
第四,损害社会公序良俗的。就是调解的内容,调解的结果,虽然没有违反法律,具体规定,也没有损害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但是对社会的公德,对善良的风俗形成挑战,操弄社会价值观,这是不行的。明明是一个违法的行为,是一个男盗女娼的事情,通过调解说这个事情算了,挑战我们叫什么?社会的道德底线,这是不允许的。因为所有的合同,所有的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也必须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是吧?我们讲法制和德治总体来讲,它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其中有一部分德,道德风尚是在法制范围之内的,那就是社会的一个底线,是吧?你比如说,我们讲,我们达成一个协议,然后你只要同意,你也是当事人,你只要承认答应什么呢?虽然你愿意损害你的权利,是吧?你说你给他赔礼道歉,对方就不要求了,你怎么赔礼道歉呢?你到长安街去下跪去,你这侮辱人格,但是他本人愿意被侮辱,这就是一个问题了,这个就挑战了社会的道德底线,这就叫社会的公序良俗,那也是不允许的。甚至没有涉及当事人,你可能涉及到整个社会是不是能接受的问题,所以这是第四。
第五,内容不明确,无法确认的。就是调解出来的内容,它的这个内容怎么做,它是不明确的,你无法确认。你比如说,调解做成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是什么呢?你承认错误,完了。你赔礼道歉完了,那怎么赔礼道歉?怎么承认错误?那我怎么确认你啊?你在多大的范围,以什么形式,向谁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没有吧?对吧?这是内容不明确,没有办法执行,当然也就没有办法确认。
第六,其他不能进行司法确认的情形。这包括两类,这都是兜底规定——其他,哪一类呢?
一类就是根本不能进入司法确认程序。你比如说,行政调解。现在我们能进入司法确认程序的是什么呢?司法本身的调解是没问题的,人民群众调解,人民调解是可以进入司法程序,要求确认的。行政调解呢?行政调解法律就没有规定,它要进入到司法程序去确认,所以,它就进不了司法确认的程序。但是并不等于说我们上面讲的这五个问题,我认为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行政调解你也不能违反这五条。但是,虽然你不能进入到司法程序,让法院让确认一下,但是政府在调解的时候,也同样不能去触犯这些规定,这些原则,这是一,法律上你就进不去。
第二个,你这个事项不属于司法机关、法院要确认的事项范围。就是不是所有达成协议的东西都可以这样的。你比如说,给你安排一个工作岗位,这个法院是没办法确认的,它可能达成这么一个调解,完全可能的。我见过这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讲,你不是农民,我给你一个农民的保险,叫新农合,你要吗?说要,政府给你了,是吧?这个算不算违反法律?算不算违反行政法规?算,但这算不算违反强制性规定?可能未必。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我给你安排一个工作岗位,你这个矛盾不就解决了吗?在本政府管辖范围之内,给你一个工作,给你解决一个工作岗位,最低工资不低于多少,我们在实践当中经常用这种方法。你把这个内容当事人干的,你给我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然后给我获得一个企业的,然后给我签一份合同,然后我在那儿去干,干到我退休为止。我跟政府之间是有协议的,然后工资呢?工资不低于这个本地区平均工资,比如说钱数他就给你写进去,2700块钱每个月。这个司法能确认吗?这不属于法院要去确认的事情,对吧?给你不给你工作岗位,这个东西不是法院管的,压根就不是司法能管的事,所以司法就无法确认,所以各种情形都存在。这些我前面举的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根本就无法进的,无法进入司法确认程序,当然司法就无法,就不能进行确认。它只有能进司法确认程序的,法院才可能作出一个确认的,要么有效,要么无效,等等这个东西。
所以我们说哪一些,我们还是回到主题上来,就是所有的调解并不是说只要当事人同意就可以,只要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就都可以做,那还有几条规则。第一个,天上看法律。第二个,我们叫什么呢?地上看有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第三个,中间要看一看有没有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的公序良俗,对吧?上看天,下看地,还要看中间的空气,就不能用两个人的协商来侵犯任何他人的权益,甚至损害国家利益,这肯定都是不允许的。所以什么样的调解?无论是行政的,司法的,还是人民的调解,这个大调,我们发挥应当发挥它的积极的作用,更好地发挥作用来化解矛盾,但是也是有规矩的,也是有底线不能击穿的,这个底线就是我们讲的这几个方面。
好了,最后归纳一下,我们在这个题目下我们讲了四个问题。第一个,矛盾纠纷目的的形势。第二个,推进大调解,要做一个基本的解读。第三个,就是调解应当遵循的一些原则,我们讲了三个原则。第四个,调解的结果,如果要进入司法进行效力确认,它有一些要求,其中有六项情况是不能进行司法的效力确认的调解,有一些是进不去,有一些是进去了,但是由于你违规、违法、违背原则,不能给你效力,换句话来说,你这个调解是无效的,是违法的,是违规的,这也是不允许的。
第五篇:论文 学会合作
学会合作
针对当今社会无处不在的激烈竞争的状况,本文从合作的角度阐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合作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旨在强调成功需要竞争,成功更需要合作。
关键词:竞争 成功 合作
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合作具有极大的社会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合作。
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合作产生人的群体力量----社会力量,这种力量是单独的个体力量所无所比拟的,也不等于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合作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没有哪个人能够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人与人之间需要融洽、和谐,需要相互帮助。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个人的脆弱性和种种限制,使得他无法单独的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凭个人的力量来应付自己的问题,他必然无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将人类的生命延续下去。”个人只有与他人合作,才有力量。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良好的合作,人们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的集体领导
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的今天,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同时又需要更加合作的社会。竞争需要借助合作才更有可能获胜,合作增强了竞争的能力。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现代科学辉煌成就的取得,充分证实了成功合作的必要。现代科技已成为一种社会化的集体劳动,这种劳动是以友好合作为前提的。自然科学的早期研究,基本上是以个人的方式进行的。然而,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任何一项发明创造和发现,都浸透着前人辛勤劳动的汗水,是科学家群体共同劳动的结果。1876年爱迪生建成了第一个集体研究机构门罗巴克实验室,从此,科研研究开始走向了集体研究的新时代。爱迪生一生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群体创造的优势。进入20世纪以来,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接连不断,分子生物学、量子力学、核能的开发与利用、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工程、信息科学和控制论等尖端科技领域的相继诞生,都不是某个科学家个人单枪匹马干出来的,而是一代代科学家们合作的结果,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领域的创造群体在共同的合作中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例如,通过合作研究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比率不断增加,据统计,1901年――1920年为12%,1921年――1940年为18.3%,1941年-1960年为31.7%,1961年――1980年为38.3%,1982年――2000年为55.65,2001年――2008年为70%。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985年――2011年一等奖奖励统计,获奖项目共计412项,其中个人获奖项目只有7项约占1.7%,而合作研究为405项,占98,3%。成功合作的事例不胜枚举。
合作不仅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更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
①的必备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提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系统的训练有助于人们学会彼此任何交往,如何在共同的任务中彼此合作。”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根据多年的研究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在于人品的优劣,他把“与同事真诚合作”列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首,而把“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列为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合作愈加重要。21世纪的人才必须学会与人真诚地合作。这既需要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认识个人和集体相互合作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和事业发达的重要意义;也需要培养真诚合作的精神,加强群体意识,不争个人名利;还需要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善于与人交流,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具体讲,学会合作必须处理好下面三个关系。
第一 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任何合作,归根到底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没有个人努力的集体,是缺乏生机活力的松散集体;没有集体价值导向的个人努力是各行其是、力量内耗的个人努力,这都限制了个人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又可能使个人努力背离整体利益而误入歧途。因此主张在服从整体利益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努力的积极性,在个人勤奋努力的基础上,自觉而积极地投入到集体合作中去。
第二 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合作中,要学会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地向别人学习,愉快的接纳别人,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这样才能在合作中获得别人的好感,提高合作的效率,在合作中成功。对于合作中发生的分歧和误会,不能心存怨恨,要站在对⑴
第三 处理好主角和配角的关系。主角要担任主要责任,充分调动配角的个人积极性;配角要胸怀大局,密切配合。以整体利益为重,以工作为重,是处理这一关系的重要原则。在合作中,无论是当主角还是当配角,都要学会与人分享成功,正确对待名利,切忌斤斤计较。
②
参考文献:
⑴ [奥] 阿德勒著,李心明译: 《挑战自卑》,华龄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⑵ 转引自杨司佼:《学会与人合作》,《健康报》2011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