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丹青音乐笔记有感(范文模版)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 1970年初中毕业,先后在赣南、苏北插队落户8年,其间自学绘画。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 1980年毕业,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任教。以自由职业画家的身份定居纽约至2000年。同年春,应清华大学美术院邀请回国,作为一个老海龟,成为为2000年清华大学百名特聘教授之一。
一个画家写册古典音乐随笔, 文字随意自然, 对音乐感觉的由心而生。书中描写了一些音乐在他生活走过的一些足迹
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东西方文化氛围的差异,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出国呢,因为即使是在外国的非常发达的大都市,你也能有一种活在文化中的感觉。
音乐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文艺活动,对于他们来说则就是生活,教堂里传出的清唱曲、弥撒曲、安魂曲和林肯中心的商业性演奏会是完全不同意义的。对于艺术,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就像每日的早餐一样,是一种习惯。他们在教堂的圣歌中第一次受洗,小孩子每周都会去教堂唱颂歌做礼拜,从小就玩耍咋大师伟大的壁画之下,对于艺术和美的欣赏能力和习惯都是在懵懂时期开始沉淀的。
在陈丹青的另外一本书《多余的素材》中,引用了欧洲人常常说的一句话: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读了他的《陈丹青音乐笔记》后,越发有所感觉。文化的修养,需要漫长的时间的积淀。像我们中国现在状态,无论是设计领域还是音乐领域,都很浮躁,我们有没有一首歌是能够传唱百年耳熟能详的歌曲?有没有一首歌是能够几代人同声一唱的。都已忘记,正在忘记。一味的追求舶来品,或者片面的理解我们自己文化,于是几千年的文明就变成了几个吉祥纹样。
十年的文化断层使我们的上一代失去了太多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这一代更是从你好谢谢对不起开始学起,住在全国都一样的标准居民楼里,被赶出了四合院,看不见了北京城,找不到天桥的杂耍。
我们的文化在哪里?变成了行行的文字,在书里,让老师天天上课讲,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有多麽的伟大!变成了故宫90块钱的一张的门票,进去却发现老城墙比我们家墙还新。我们现在的传统文化根本不是感受到的,而是喊口号喊出来的,对于不研究传统艺术的老百姓来说就是看不见,摸不着,完全抽象的东西。
于是,在月饼盒子上贴个大凤凰,放在那买,买东西的人为了卖出去,再告诉你这个好看,是传统,对于一张白纸来说,你涂什么是什么,于是久而久之,中国传统就成了龙,凤,蝙蝠了,他生活中没有对比啊,他认为这已经比他生活的大方块楼好看多了,就是好,这就是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了。大众的审美观念就是这样被扭曲的,让咱么头疼的那些有着奇怪审
美的客户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j,k罗林呆在自家门口的咖啡厅,看着对面的街道就能写出哈利波特里面那么美丽的霍格沃兹,那分明就是他家门口大街小巷教堂的改良版和升华版。小孩子从记事起就能抱着小画板去卢浮宫对着大师真品涂鸦,站在教堂里,你不出声应,心里都跟着管风琴的旋律走了,你发出的声音都和你身在的场景融为了一体,并且自然融入了百年的沉淀感。
拿出欧洲古典的乐器,无论是形状还是声音,色调,完全是和你所处的环境,那些建筑,街道,树木是和谐的,因为他们是一起走了几百年成长起来的。我从四岁就学小提琴,我认识它的过程是怎样的?从背它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开始,不知道怎样的声音是美,被关在小教室里练琴,反正不按照五线谱上的小蝌蚪拉就会被老师打,他在我的生活里就是显得很突兀,很多年不知道什么是好听的旋律,只知道错与对。最后当我第一次站在北京音乐厅的舞台上,听到我弹奏的旋律环绕音乐大厅一周又回到我的耳朵里的时候,我才知道这才是应该这种乐器应该存在的地方。
就像陈丹青在音乐笔记中提到的“听管风琴,赞歌, 当然要去大教堂;听巴罗克音乐, 要去王公贵族之厅堂庭院,才能真切感受古典音乐文化”,不说小提琴这种西洋乐器,那我们的自己的乐器来说,你看着一个老爷爷在北京的大马路边拉二胡,你感受到的只能用追忆来形容,你的感觉就是他活在自己世界中。
而前一段我们宿舍几个人去了江西婺源的一些古镇,那都是一些保存非常完善的徽派建筑,我们走在老街上,忽然听闻一阵很稚嫩的二胡的声音,就看见一个小孩坐在临街一个开着门边一个老爷爷在教他二胡,琴声虽然很稚嫩,但是却格外的和谐,而让人不由得驻足倾听,陈丹青说,每一种艺术都有他特有的观赏方式,的确是这样,特定的时间和环境,才能够还原所有的本真。那种感觉就如陈丹青所说:听来僻静、安详,全然的孤单,仿佛只是音乐自己在听,你正好悄然在场,也听到了。
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感悟,谢谢大家
第二篇:陈丹青老师讲座有感
当困境不再是困境
——听陈丹青先生的讲座有感
陈丹青先生是著名的画家与文化名人,而他更能引起我们关注的却是辞去北大教授的事件。老实说来,我当时选这门课的初衷是想去凑热闹来着,想看看这个稍显顽固的文化名人能给人带来怎样的震撼。但是从听陈老师讲话三分钟开始,我渐渐发现之前对陈老师的看法完完全全是错的,这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气质与放达绝对不是一个“老愤青”所有的,并且他在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地方总能给我们以启示。首先是面对困难的态度。陈丹青先生小时候便进入文革时期,当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的时候便被下放到农村,当时完全没有盼头,所有人都不知道文革什么时候结束。政府告诉他们说他们将要在农村呆一辈子。这样的局面已经不能用一个“困难”草草概括了,当一个人没有了信念,这种日子就如同人间地狱。但陈丹青先生的行为给我们上了一课,他喜欢画画,于是就一直坚持,从最先的连环画,到后来的油画,从在公社工作化毛主席画像,到后来去西藏创作油画,这种面对困难的淡然与勇气让我们肃然起敬。
但是相比于当代的年轻人,我们总是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比如,在讲座现场有一位同学说他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想转向文学创作,不知道怎么办。陈老师说,你首先为自己戴上“理工科”的这顶帽子,这纯属于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理工科怎么了,理工科就不能进行文学创作?
现在想来却是如此,我们很多时候面对的障碍其实都是自己给自
己设置的,当我们自己给自己定制的心理高度不断加深时,最后限制我们的将是我们自己。
《亮剑》中有一段这样的话:面对强大的对手,即使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化成一座山,一道岭。我们在困难面前首先不能被自己吓到,再难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办到,在关键的时候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淡然的面对困难。
此外,陈老师表现出来的素质与人格魅力也值得我们学习。有一位同学问了陈老师一个好的问题:陈老师作为一个画家与文化名人,但是在给我们讲的时候为什么不讲关于自己在艺术上面的事情?陈老师付之一笑:讲话要分场合,当我们讲话的对象是我的亲密的朋友的时候,我当然可以无所不谈,但是我现在的讲话对象是大家,我要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听的懂并且不厌烦我讲的话,如果我大谈特谈专业领域的事情,很多人应该听不懂,因此在公共场合不谈自己主观性的东西,这是一种基本的礼仪。
听到这句话我些许有些感动,一个名人能够保持着这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只在让人倾佩,同时我也想到QQ或者人人上面不少同学整天感时伤势,要是他们也能懂得这项礼仪就好了。
听完陈丹青先生讲座感触良多啊,不少方面还要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篇:陈丹青 辞职报告
陈丹青的辞职报告
2008-08-01 22:59
辞职报告
这份报告是否收入在此,颇费踌躇,尤对本院及清华,深感不宜,更抱愧于当年出面邀请我任教的袁运甫、刘巨德、杜大恺三位老师——然人之去留,外界喜作揣测议论,以致讹传,于公于私,均非妥善,不如既有其事,明白为好——报告书于10月递交后,院方校方即予约谈挽留,情辞恳切,而本研究室六位学生,尚待就学两年余,于2007年才能悉数毕业,本人的教学名分与手续诸事,不可虚悬。经协商,近日与院方再续教学合约两年,其间,继续承担本研究教学及春秋各系大课,不再招生,不再兼本科教学,迄至2007年,遂愿离职。仅此向院方校方的谅解与诚意,脱帽致谢。
诸位院领导大鉴:
我在学校任教的续签合同(2002年一2005年),到明年元月15日将届期终。据合同规定,如一方有变动意向,应在到期前九十天知会对方。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在台同到期之日,结束我在本院的教学。以下是对此决定的说明:
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
五年期间,我的教学处处被动而勉强,而光阴无情,业务荒废,我亟盼回到画架前独自工作,继续做个体艺术家。
我深知,这一决定出十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国家的进步在于:个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场。我的离去,将中止对教学造成的浪费。
目前,第四研究室两位2001届博士生刚毕业,尚有2002届与2003届在读博士生各一名,2005年、2006年毕业。另外,今年招进本研究室第一批研究生共四名,2007年毕业。我的请辞,与这六名学生的学业有所冲突,如何解决,愿在我退出的前提下,与领导协商可行方式,恪尽己任。
兹付附件之一,是去年北京外办转请本院外办要我书写的述职报告,经已呈交,因所涉不包括今年,故略作补充。附件之二《教条与功利》,是前年应本院研究所教改会议要求所写,因写在纽约休假期问,回国过了交稿期,迄未呈交,今原稿附上。附件之三《我对本院‘学术评价体系报告’的意见》——这三份附件坦率陈述了我对教育体制与本院教学的质疑,谨愿诸位对我请辞的理由有所了解。另有附件之四(近五年来学术活动的粗略报告)及附件之五(关于遗留问题),希请垂顾。
此报告,将同时呈交清华校方、外办、人事办各一份。我的职衔、工作、居留及医疗等证件,合同到期时将会上交,俾便注销。目前借住的团结湖教工宿舍,其入住性质始终未获解释(参看附件之五),何时搬离,听候指示。
再次衷心感谢学院对我的重用与信赖。我与自己的职称实难匹配,深感惭愧。五年教学是我弥足珍贵的人生经验,虽以请辞告终,但我对本院与教学的感情,恐怕比诸位所能了解的更深。
预先感谢院校领导予以批准。止致
敬礼!
陈丹青
第四篇:陈丹青辞职报告全文
诸位院领导大鉴:
我在学校任教的续签合同(2002年-2005年),到明年元月15 日将届期终。据合同规定,如一方有变动意向,应在到期前九十天知会对方。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在合同到期之日,结束我在本院的教学。
以下是对此决定的说明:
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
五年期间,我的教学处处被动而勉强,而光阴无情,业务荒废,我亟盼回到画架前独自工作,继续做个体艺术家。
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国家的进步在于:个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场。我的离去,将中止对教学造成的浪费。
兹付附件之一,是去年北京外办转请本院外办要我书写的述职报告,经已呈交,因所涉不包括今年,故略作补充。附件之二《教条与功利》,是前年应本院研究所教改会议要求所写,因写在纽约休假期间,回国过了交稿期,迄未呈交,今原稿附上。附件之三《我对本院‘学术评价体系报告’的意见》——这三份附件坦率陈述了我对教育体制与本院教学的质疑,谨愿诸位对我请辞的理由有所了解。另有附件之四(近五年来学术活动的粗略报告)及附件之五(关于遗留问题),希请垂顾。
此报告,将同时呈交清华校方、外办、人事办各一份。我的职衔、工作、居留及医疗等证件,合同到期时将会上交,俾便注销。目前借住的团结湖教工宿舍,其入住性质始终未获解释(参看附件之五),何时搬离,听候指示。
再次衷心感谢学院对我的重用与信赖。我与自己的职称实难匹配,深感惭愧。五年教学是我弥足珍贵的人生经验,虽以请辞告终,但我对本院与教学的感情,恐怕比诸位所能了解的更深。
预先感谢院校领导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陈丹青
2004年10月15日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陈丹青:辞职报告全文
诸位院领导大鉴:
我在学校任教的续签合同(2003年-2006年),到明年元月1
5日将届期终。据合同规定,如一方有变动意向,应在到期前九十天知会对方。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在合同到期之日,结束我在本院的教学。
以下是对此决定的说明:
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
五年期间,我的教学处处被动而勉强,而光阴无情,业务荒废,我亟盼回到画架前独自工作,继续做个体艺术家。
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国家的进步在于:个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场。我的离去,将中止对教学造成的浪费。
目前,第四研究室两位2002届博士生刚毕业,尚有2003届与
2004届在读博士生各一名,2006年、2007年毕业。另外,今年招进本研究室第一批研究生共四名,2007年毕业。我的请辞,与这六名学生的学业有所冲突,如何解决,愿在我退出的前提下,与领导协商可行方式,恪尽己任。
兹付附件之一,是去年北京外办转请本院外办要我书写的述职报告,经已呈交,因所涉不包括今年,故略作补充。附件之二《教条与功利》,是前年应本院研究所教改会议要求所写,因写在纽约休假期间,回国过了交稿期,迄未呈交,今原稿附上。附件之三《我对本院‘学术评价体系报告’的意见》——这三份附件坦率陈述了我对教育体制与本院教学的质疑,谨愿诸位对我请辞的理由有所了解。另有附件之四(近五年来学术活动的粗略报告)及附件之五(关于遗留问题),希请垂顾。
此报告,将同时呈交清华校方、外办、人事办各一份。我的职衔、工作、居留及医疗等证件,合同到期时将会上交,俾便注销。目前借住的团结湖教工宿舍,其入住性质始终未获解释(参看附件之五),何时搬离,听候指示。
再次衷心感谢学院对我的重用与信赖。我与自己的职称实难匹配,深感惭愧。五年教学是我弥足珍贵的人生经验,虽以请辞告终,但我对本院与教学的感情,恐怕比诸位所能了解的更深。
预先感谢院校领导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陈丹青
2005年10月15日
附一:呈本院外办及北京外办述职与感想(2000年-2005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四研究室
缘起
1999年岁阑,袁运甫老师、刘巨德老师给我越洋电话,告知工艺美院与清华大学合并,并代表院领导热诚邀请我回国加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时转致老前辈张仃先生与吴冠中先生的欢迎之意。
2000年2月正式报到,清华园陈书记、美院王院长、张书记,及诸位副院长热情接待,清华外办陈红老师,院外办张主任、苗老师一周内携我办妥外籍人员驻京手续。此后人事关系归属外办与人事处,年薪五万,教学启动费三十万。
同时,学院在外事办公室与我签署了2000至2003年两年任期的合约。2003年春合同到期,续签2003至2006年合约三年。
教学状况
到任不久,学院宣布开设美术专业博士生课程,此举不但在国内美术教育是属首创,在世界范围同类专业中亦属罕见。为此,学院于3月间成立四所纯艺术教学研究室,分别由吴冠中、张仃、袁运甫诸位元老领衔,本人则主持第四研究室。吴、张、袁三位先生德高望重,育人无数。我初涉教学,尚无寸功,而学院予以破格,委此重任,唯惭愧衔命,郑重其事。
本研究室研究方向,初定“当代架上绘画研究”,前年易为“当代架上绘画与图像文化比较研究”。
5月,全国首届艺术学院博士生招生在本院举行,是本人第一次招生经验。二十四位各地考生中,五名入围,然因外语不过关而搁置。院方为支持本人首次招生计,经研究生院陈院长同意,以博士课程访问学者名义,招入五位学生。
2002年,五位访问学者完成博士论文选题,为转为正式博士生,外语考试再度失败,结业离校。
是年第二次博士生考试,全国共二十二名考生,正式录取两名博士生、访问学者两名。同年,首次接受研究生报考,约八人,无一通过两课考试。
应试文化的深刻积弊,已有社会的长期共识,不多说。而考试制度中,尤以人文艺术学科的外语考试、政治考试,严重滞碍并扭曲艺术教育的品质与性质。前者无视人文艺术学科的教育规律与成才规律,既徒具形式,又有效地削弱艺术学生起码的中文水准,观诸历届落选博士硕士考生试卷,此举已在事实上持续造成考生文化素质的直线下降。后者公然违背马克思主义及邓小平思想,对于清华大学两大传统,即“行胜于言”及陈寅恪提出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更是深刻的讽刺。
以上意见,我曾数次以书面及口头方式,对院领导和清华书记、校长坦率直陈。以“两课”分数作为首要取舍标准,学术尊严荡然,人文艺术及其教育不可能具备起码的前提,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实属妄谈。
由于此一政策的长期施行,人文艺术教育表面繁荣(如扩招、创收、增加学术科目、重视论文等等)而实则退步(如教师、学生素质持续减低,教学品质与学院信誉持续贬值),“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是目前艺术学生普遍状况,事实上,新世纪艺术学生的整体水准,甚至不如“文革”时期。
而人文艺术教育的量化管理,集中反映出学术行政化带来的后患。此亦北大近期决意实施改革的总背景,然而治标不治本:不施行,现状难以突破,施行,则势必重复历次治标不治本的改革,形成更为盘根错节的畸形教育结构。
本人不是教育学专家,以上感触,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而院中同事,俱抱同感。鉴于中国国情,鉴于人口基数与社会现实,现行政策有其不
此文共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