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三维设计】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下作业第五单元第4课基础随堂巩固
[基础随堂巩固]
1.毛泽东离开韶山时,曾抄写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诗以言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毛泽东抄写这首诗表现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
B.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到新式学堂学习
C.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更多地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
D.在离开韶山之前,毛泽东曾接受过近代科学知识
解析:毛泽东在离开韶山前所接受的仅是早期启蒙教育,开始接受近代科学知识是进入新式学堂学习之后;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是毛泽东随着思想的不断成熟而产生的做法;毛泽东抄写这首诗,确实表现了毛泽东的志向,但在当时他并非无产阶级革命家。
答案:B
2.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C.第五次反“围剿”B.井冈山会师 D.长征
解析:从材料信息“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可知“伟大传奇”是指长征。答案:D
3.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是在()
A.中共一大
C.遵义会议B.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解析:中共成立时,尚没有自己掌握控制的军队;八七会议时,毛泽东作为当时党中央临时政治局派出的干部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C
4.毛泽东于1956年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取了苏俄、苏联的经验教训
B.标志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思路
C.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的著作
D.重点讨论了中苏关系等政治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论十大关系》内容、特点和意义的理解。《论十大关系》重点讨论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等问题,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也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理论渊源。
答案:D
第二篇:高二历史选修4导学案:第6单元第4课 牛顿
高二历史选修四人物 编号:N0.21 编者:孔令权 审核:朱如玲 自学展示模式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评:
第六单元
第4课
牛顿
【学习目标】了解牛顿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重点难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用。牛顿能够成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原因。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自主学习】
一、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
1、童年时代:1642年牛顿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小村庄,他从小就爱思考,善于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人们的劳动,再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一些 和。
2、中学时代:他已开始进行 与。成绩优异,考入剑桥大学。
3、大学时代:牛顿在剑桥大学期间,除了师从著名学者 教授学习外,还用大量时间自学 等人的数学著作,这些著作将牛顿引导到当时数学的最前沿-----方面。大学毕业前,他就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 定理以及 的初步算法。这些都为牛顿后来在数学领域做出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黄金时代:1665—1666年,牛顿在家乡居住的两年,是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在、、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牛顿在研究了 等人的实验结果后,自己制作了一架 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 实验,证明日光即白光由 组成,还进一步说明了物体颜色的。牛顿于1668年设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 望远镜,用它考察了行星运动,分析 现象,预言地球不是。1672年,牛顿在提交给英国皇家学会的论文《 》中,提出了光的本质是的 见解。这在以后的两个世纪中与波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的“ ”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还在大学里,牛顿就已经了解了、和 等人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但他有新的思考,经过反复思考与实验后,他得出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这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就是。2、1687年牛顿的划时代科学巨著《 》出版,在这部著作中,他确定了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这是一本重要的力学全书,它用 表达方式,把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提出的零散的理论加以科学整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在那以后,牛顿力学就成为。居于统治地位200多年,直到爱因斯坦 的提出以及 力学的建立才打破了这种权威。
三、勤奋的探索与科学的研究方法
1、牛顿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只不过对一件事能够用很长时间加以考虑。
2、除了勤奋的探索精神外,牛顿将 作为得出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这是近代的科学研究方法,牛顿是 个充分使用这种方法的人。
3、后人将牛顿的研究方法总结为“ ”法。【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
材料一: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教皇宣布为“邪说”,写的书临终才敢发表而且被列为禁书 ;布鲁诺、伽利格等人为了捍卫、宣传哥白尼“日心说”而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成了科学史上的两大惨案。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历程,“日心说”终于战胜了“地心说”,从而使科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第三篇:【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随堂基础巩固 选修4
【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随堂基础巩固 新人教版选修4
[随堂基础巩固] 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主要特征是()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C.正、逆反应都还在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解析:一定条件下,当同一种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表明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D 2.分析各选项中的各组反应,其中互为可逆反应的是()△A.2KHCO3===== K2CO3+H2O+CO2↑ K2CO3+H2O+CO2===2KHCO3
B.CO2+H2O===H2CO3 H2CO3===CO2+H2O △C.NH3+HCl===NH4Cl NH4Cl===== NH3+HCl 电解点燃D.2NaCl=====2Na+Cl2↑ 2Na+Cl2=====2NaCl
解析:可逆反应是指同一条件下进行的反应,而选项A、C、D中的两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均不属于可逆反应。
答案:B 3.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N2+3H2A.3v正(N2)=v正(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v正(N2)=v逆(NH3)D.v正(N2)=3v逆(H2)C.2v正(H2)=3v逆(NH3)
解析:如果v(正)与v(逆)的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而v(正)∶v′(正)或v(逆)∶v′(逆)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C 4.在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 mol/L C.X2为0.2 mol/L
B.Y2为0.4 mol/L D.Z为0.4 mol/L 解析:本题可用“一边倒”法来判断:
X2 + Y2①全部为反应物 0.2 0.4 0 ②最多的生成物 0 0.2 0.4 即可得各物质浓度的取值范围: 0 0.2 mol·L CO2(g)+H2(g)ΔH>0。反应 -1- 1-1 -1 2Z (1)根据上图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反应达到平衡时;c(H2)=________。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 ①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②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③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解析:(1)由图可知10 min时达到平衡,v(CO)=v(CO2)=0.03 mol·L÷10 min=0.003 mol·L·min。由化学方程式得c(H2)=c(CO2)=0.03 mol·L。 (2)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各物质的百分组成不变,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正反应速率,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是逆反应速率。所以①③可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 答案:(1)0.003 mol·L·min 0.03 mol·L(2)①③ -1 -1 -1-1-1 -1 -1 2 【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盐类的水解随堂基础巩固 新人教版选修4 [随堂基础巩固] 1.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的水解不属于离子反应 B.溶液的pH发生改变 C.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没有中和反应发生 解析:盐的水解属于离子反应,选项A不正确;像CH3COONH4这样的弱酸弱碱盐,CH3COO-和NH4的水解程度一样大,水解后溶液仍然呈中性,溶液的pH不发生改变,选项B也不正+确;盐类发生水解,实质是促进水的电离,选项C正确;盐类水解反应的逆过程是中和反应,因此有中和反应发生。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由于水解而呈碱性的是()A.NaHSOC.NaHCO3 B.Na2SO4 D.NH3 解析:本题考查水解的实质及规律。A项,Na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不发生水解;B项,Na2SO4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C项是弱酸的酸式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D项NH3是非电解质,溶于水后生成弱碱。故选C。 答案:C 3.“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该消毒液无色,pH大于7,对某些有色物质有漂白作用。你认为它可能的有效成分是()A.SO2 B.Na2CO3 D.NaClO C.KMnO4 解析:A项SO2的水溶液呈酸性,C项KMnO4溶液呈中性,Na2CO3和NaClO溶液呈碱性,但B项不能漂白,D项水解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 答案:D 4.(2011·沙市高二期末检测)pH=4的醋酸和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关系前者与后者比较()A.大于 C.等于 + B.小于 D.无法确定 解析:NH4Cl溶液中由于NH4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CH3COOH溶液中,由于CH3COOH电离出的H抑制了H2O的电离。+ 1 答案:B 5.写出下列物质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程式,并指明水溶液的酸碱性: (1)Na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H4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Na2S、NaHCO3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CuSO4、NH4Cl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 答案:(1)S2-+H-2OHS+OH- ;碱性(2)Cu2++2H2OCu(OH)+ 2+2H;酸性(3)NH+4+H2ONH3·H2O+H+ ;酸性(4)HCO-3+H2OH2CO3+OH-;碱性 [基础随堂巩固] 1.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造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衰退 C.兵力不足B.起义频繁 D.吏治腐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这种统治危机主要是财政危机,造成财政危机的原因有冗官、冗兵和冗费,根据收入增高可以排除经济衰退,因此符合题意的为D。 答案:D 2.《宋史·食货志》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宋初冗官,吏治腐败 C.巩固政权,不抑兼并B.战事不断,农民破产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的社会现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宋初年,统治者对兼并土地采取不予抑制的放任态度。 答案:C 3.据史书记载,宋军“终日嬉游廛市间,以鬻技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习以成风,纵为骄惰”。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宋朝治军注重兵员的素质 B.宋朝军队的作风懒散 C.宋代存在严重的冗兵现象 D.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能力和理解能力。材料中“嬉游”“绣画”“骄惰”都证明了宋兵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故A项不正确。 答案:A 4.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其中心措施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所以流传此民谣,A、B、C三项与史实不符。故答案为D。 答案:D第四篇:【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盐类的水解随堂基础巩固 选修4
第五篇:2014年高二历史基础随堂巩固: 第四单元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人教版选修1) Word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