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项目管理交流材料
创新机制强管理管好项目促发展
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发展战略,县域经济不断壮大,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特别是项目推动战略的实施,使我县城市品味不断提升,环境面貌大为改善,民生工程扎实开展,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县共实施中、省、市、县项目项377个,涉及资金103.45亿元,其中县本级财政投资12.3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24%,项目资金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7%,项目资金占到了财政支出较大的份额。为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高效、有序推进,我们以资金监管为抓手,创新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调研寻思路,创新机制求突破。
2007年底换届后,新的一届财政班子清醒的认识到政府投资项目作为政府实践其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密切关注。特别是项目资金的支出占已到我县财政支出的27%,为此,县财政局将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针对过去在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上存在的种种弊端,局领导深入开展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大胆创
新和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一是草拟出台了《**县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项目的立项、招投标、概预算、资金支出、决算、评审、监督各个环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县财政局抽调精兵强将专门成立了项目管理股,负责系统管理全县政府投资项目。其工作职责是:(1)负责依据县本级政府批准的项目投资计划,编制年度政府资金投资预算。(2)拟定县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并负责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3)按规定参与审查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组织政府投资项目的概预算审查,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管理。(4)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监督检查项目进度,对项目变更提出审查意见。
(5)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竣工验收,组织协调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算评审。(6)依据项目进度和政府评审中心的评审报告以及项目资金来源提出项目资金拨付的具体意见。(7)组织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7)负责建立全县政府投资项目数据库,整理和归集全县政府投资项目的文档资料和电子档案。三是会同县经济发展局提交政府出台了《**县争取项目资金补助和奖励暂行办法》(**号),对争取中、省、市项目进行量化考核,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县财政预算300万元作为单位争取项目奖励资金。经过一系列组合拳逐步形成 “集中管理、权责分明、高效阳光”的管理
新机制,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项目分类建台账,支出管理有保障。
政府投资项目由于多年来的重投入、轻管理,造成全县政府投资项目出现了重复立项、多头实施、“三超”现象突出,财政被动埋单、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现象,导致领导不满意、财政难管理,群众有怨气。为了彻底扭转财政在项目管理上的被动局面,项目管理股组建伊始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各项目实施单位,查看历年项目实施、资金拨付、欠账情况逐项目进行清理并及时分类登记建立台账,并有专人着手项目数据库的建立,凡经批准立项,县政府同意实施的政府投资项目必须纳入政府投资项目数据库统一管理,项目入库后,由县财政局根据县政府批准的年度投资计划,安排资金预算。未经县政府核准实施的项目,财政一律拒绝评审,更不支付资金。三年来,规范了103个项目资金管理、拒付了45个项目1,117万元项目资金,有效地制止了部门、乡镇随意举债进行项目建设。
三、科学预算招标价,严把评审出口关。
项目资金浪费的最大因素就是概(预)算的不细、不准,针对这一情况,我县财政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的规定进行招投标。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工程进行招投标之前,必须将项目的施工图预算及工程量清
单等相关资料报送县财政局,由县财政局安排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核,审核结果作为工程招投标的最高报价值,前期签订测绘、勘察、设计等合同前应当报县财政局审查备案,作为项目资金安排的依据。政府投资项目必须按照批准的投资计划和工程预算执行,坚持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随意突破建设规模和投资概算。
项目验收和决算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最重要的一环,决算数就是支出数,为了把好这一关,当好财政资金的把关人,我县财政采取了四条有效的措施保障项目决算的真实可靠。一是工程变更必须由主管部门同意,报经县政府审批。未按规定报经批准的变更,所增加的投资额县财政局不予确认。二是项目完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县财政局及有关单位上报项目总结,并申请进行项目验收。县财政局要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并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结)算。三是项目经竣工验收后,承建单位、施工单位应将财务决算、工程决算和相关资料,完成的项目计划实施情况书面总结,一并上报县财政局,由县财政局安排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进行结算审查。四是实行项目质量保证金制度。县财政局凭决算评审报告及项目竣工意见书拨付剩余资金,并按照有关规定预留10%—15%的工程质量保证金。保证金的支付和使用按合同规定进行。同时要求,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所签各类合同须经县法制办审查备案,未经
法制办审查,县财政局不予认可。三年来,财政评审预算83个项目、送审78,855.06万元、预算67,984.52万元、审减率13.79%,财政评审决算502个项目、送审105,660.81万元、审定85,543.67万元、审减20,117.14万元、审减率19.04%。
四、规范支出保安全,强化监督促廉洁。
加强资金拨付审查,规范资金拨付程序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我县财政为了保证项目资金的安全高效,一是确立了项目资金依据工程进度进行拨付的工作制度,即由项目实施单位分别填写工程进度表和《项目资金申请(审批)表》,经项目主管部门确认,县财政局对《项目资金申请(审批)表》,所列事项以及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和配套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认真审核,提出支拨意见,报县政府审批后予以支拨。先期拨付不超过项目资金的30%,中期拨付根据工程进度分期分批拨付资金,在工程验收前最高拨付额不得高于项目总投资的70%,既保证了工程项目的进度,又不会发生超付或多付现象。二是采取“主管部门确认,政府主管领导审核,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项目资金支付办法,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确保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三是规定对政府投资和其他资金拼盘建设的项目,其他资金应及时同比例落实到位,对资金落实不到位的项目,县财政局不拨付资金。
项目是促进子长经济发展的第一推手,但也是贪污腐败最易发生的地方,为了防患于未然,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监察局和项目主管部门联合、定期或不定期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和工程建设进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发现截留、挤占和挪用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擅自变更投资计划和工程项目支出预算、或者擅自改变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以及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坚决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三年来,县纪检委共查办项目案件6件、涉及项目资金800余万元、处理涉案干部 8名。
在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切实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工作,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措施,我们将以这次财政工作会议为契机,在市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借鉴兄弟区县的先进做法,进一步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再接再厉,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项目管理交流汇报材料
项目管理交流材料
尊敬的公司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荣幸为大家就5号线1标项目的工作开展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工程概况
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为一条南北向线路,线路南端起于云南路,北端止于汲桥路,全长约40.2公里,共设33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线,平均站间距1.22公里,总投资约310亿元,计划于2020年开通运营。
5号线1标段包含5站5区间1出入场线,线路全场7公里,车站总建筑面积8.8万方,区间单线长4.6公里,出入场线长622米。合同工期914天,工程总造价11.64亿元。
二、总体筹划
贵阳路站、成都路站、四川路站、徽州大道站、华山路站基本平行施工,区间盾构投入5台盾构机,其中2台为水安投入。1号、2号盾构机从贵阳路站大里程左右线先后始发,在成都路站接收、吊出并二次始发,至四川路站解体吊出撤场。3号盾构机自徽州大道站小里程始发,至四川路大里程接收,转场至徽州大道二次始发,最终在四川路解体吊出撤场。4号盾构机负责华山路站~云谷路站~徽州大道站区间掘进施工。计划2018年上半年5个车站全面封顶,2019年初5个区间全部贯通,19年上半年全部完工。
三、贵阳路站简介及形象进度
贵阳路站是轨道交通5号线的第一个车站,沿云南路南北向布置,横跨贵阳路,车站总长为553.3米,其中明挖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长367.05米,明挖区间为单层箱型结构,长186.3米。均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围护结构均为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主体结构外侧设全包防水层。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9米,采用坡道+台阶式开挖方式。
四、形象进度
项目部自3月底进场以来,开累完成产值8400万。完成了5个车站的交通疏解及主体围挡封闭,施工生产短期内全面铺开,其中:
贵阳路站围护结构基本全部完成,土方开挖完成4.5万方,主体结构底板施工完成2段,目前正在进行第二工作面的开挖;成都路站围护完成80%,具备基坑开挖条件,计划8月底端头井土方开挖见底;四川路受渣土外运影响,项目部在积极协调,计划月底具备开挖条件;徽州大道施工桩基及东侧管线迁改;华山路站围护桩施工完成80%。盾构及管片市场调查正有序进行。
五、施工过程控制及标准化建设
1、制度建设标准化
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建设的管理基础和依据。项目部各部门根据合肥轨道项目实际情况,结合业主方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制度。并在现场实践中,不断补充、修 订和完善,逐步达到制度建设的标准化。
在标准化工地建设中,项目部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和制度:(1)分项工程的14项开工条件验收制度。(2)首件工程验收制度。
首件样板工程施工前,相关责任主体单位对其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等进行检查评价,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并作出结论性意见,经验收合格后作为该分项工程的首件样板工程。
(3)编制了地铁施工作业标准化手册,明确了地铁施工各工序的标准化施工流程和质量安全控制要点。
(4)制定了成品、半成品的管理制度:易破损的柱、梁棱角,采用角钢并刷上黑黄警示油漆进行保护;对橡胶钢边止水带采取遮阳保护措施。
(5)制定了上级单位对口部门检查陪同制度,明确了各级单位检查由哪一级对口部门或风管领导进行陪同,做好解释和沟通,为施工生产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6)实体工程检测检验制度:在实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过程检查已完成工程的结构强度、钢筋间距及保护层等竣工验收项目,形成初步评价知道后续施工。
2、人员配备标准化
项目部管理人员62名,含见习生。项目部设置5部2室,项目经理、书记、总工、副经理、工会主席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管理团队。项目部下设三个工区,各工区由生产副经理,技术负 责人主管,配齐生产、技术、物资、安全管理人员。与项目部形成高效有序的层级管理体系。
3、过程控制标准化(1)方案编制
一方面,施工现场编制方案前,对现场工况条件、使用材料设备、人员水平等充分调查,方案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例如:支架、方木、模板规格,吊车起重性能,温湿度等,严格按照实际配置。各种力学验算,材料特性取值,吊车起重性能取值,吊装半径等等均来自于现场实际调查。另一方面,方案编制时,让全体技术人员参与,分工协作。最后,方案完成后,组织生产、物机、工经、技术等职能部门和项目领导班子参与评审。以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严禁方案与现场脱离的情况发生。
(2)交底、样板、质量曝光
针对重要工序,采取实物样板、开现场交底会、制作图片样板展示牌、编制作业指导书等形式,对标准化施工步骤、安全质量控制要点、标准化工艺要求等进行展示,对过程控制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每周质量报告》进行曝光,让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标准了然于胸,对现场安全质量管控做到心中有数。
(3)二维码应用
施工现场采用二维码对基坑施工监测、原材料进场、施工配合比、包括后续的分段验收、临时用电巡查等进行信息归集和数据记录,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工序控制要点,技术交 底,实体结构信息,报检状态信息,查看基坑变形监测数据等。
(4)现场过程管理
因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工序繁多复杂,交叉作业多,地下工程质量要求高,很多工序为隐蔽工程,一旦隐蔽后,出现问题很难处理。因此,过程控制强调对质量缺陷、质量问题,做到及时发现,立即整改,绝不任其发展,尽量避免出现返工现象,将问题在过程中解决。
建立了完善的过程管理指令、记录和台账
① 钢支撑轴力预加记录;②钢支撑法兰螺栓检查台账; ③预埋件检查记录台账;④结构截面、净空尺寸复核台账; ⑤直螺纹套筒连接质量检查台账;⑥质量缺陷处理记录; ⑦防水及细部构造检查台账;⑧重要工序领导班子报检台账; ⑨混凝土浇筑令;⑩日动土令;等等
通过以上台账,实现技术管理的程序化和规范化。让技术基础管理行为留下痕迹,有章可循,让管理行为可以追溯追责。避免了过程控制的随意性,也减少了人为或者工期等因素而影响过程质量。
4、安全管理标准化(1)入场面试约谈
协作队伍进场后,由项目安全总监对协作队伍和作业班组负责人进行约谈,明确双方责任和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关规定。作业人员进场后,由项目安质部逐一面试、实名登记,经安全培训教 育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
(2)危大工程施工条件验收
对高支模、深基坑、大型起重吊装等危大工程,由安全总监牵头,项目总工、相关责任部门参与,组成验收组,对危大工程的方案执行情况,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进行严格验收,保障危大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
(3)临时用电
编制临电施组,对施工现场临电布置进行统一筹划。现场配置统一标准的配电柜及防护棚,并对配电柜统进行编号、标识,每天由专业电工进行巡查,统一管理。照明系统采用移动式探照灯,避免了电缆私拉乱接,胡乱拖扯的情况。
5、文明施工
(1)现场配备洒水车,对施工便道、渣土存放区域进行洒水降尘。对长期堆放的土方进行种植绿化,土方外运前,设置自动冲洗平台,对渣土外运环保车辆进行冲洗,达到环保要求。定期对地面、车站周边围挡进行冲洗,(2)施工便道设置限速标志,限制过往车辆速度,保障施工安全。
(3)车站统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手机可随时查看各个部位的施工动态,便于管理。
(4)5个车站统一基坑护栏、排水设施、以及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标牌等。做到整齐划一,统一调度,在成本节约的同时,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徽州大道简介
徽州大道站沿云谷路东西向布置,跨徽州大道,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长469.6m,标准段宽20.7m,底板埋深约17m。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3组风亭以及1个安全出入口,其他均预留。车站基坑设计采用明挖法+局部盖挖法施工,目前已通过变更,全部为明挖法施工。现阶段徽州大道站进行管线迁改,具备条件的区域在进行桩基施工。
第三篇:财政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财政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创新思路 完善机制
扎实推进农村财政管理工作 财政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十一五”时期,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实现职能转轨转换、切实加强农村基层财政管理的重要阶段。期间,***县农税局更名为农村财政管理局,各镇财政所更名为财经所,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升级为农村综合改革,各种新的工作要求和新的管理模式在不断摸索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在创新中规范。2010年,***县农村财政管理工作以转换职能、规范管理、创新发展为重点,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
施,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进一步推进新农合基金征收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层财经所管理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做法 明确要求,完善制度,大力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工作。一是健全机构设置,明确工作责任。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原来农村资金、财务“双代理”转变为“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监管工作。为将工作落实到位,***县挂牌成立了***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县编办进行定编核编,保证了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工作职责到位。全县18个镇、开发区也分别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已全部挂牌并落实了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全县共落实中心负责人及总会计、总出纳、代理会计共132人,为全县开展“三资”监管工作提供了相关政策依据,为三资监管工作奠定了工作基础。二是完善工作
制度,规范工作规程。我县今年先后颁布了《***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代理工作实施细则》、《关于规范村级资金、资产、资源使用处置行为的有关规定》、《***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代理工作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制度》等文件,并制定了村级财务民主理财制度、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中心主任职责等八项制度三项职责。制作了村级财务监管代理工作流程图、集体工程项目建设招标投标工作流程图、资产资源经营处置招标投标工作流程图、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中心网络图等。并为各中心配备三资监管电算化设备,建立了三资网络化管理平台,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善监管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帐表据。确保帐、表相符,村级收入统一使用省厅监制的“湖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款收据”,村级支出上尽可能使用合法凭证入帐。三是开展财务清理,夯实工作基础。
2010年对全县所有行政村进行了财务清理,按照边清理边规范的原则,全部实行三资监管代理工作,做到了全覆盖,不留死角。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清理了403个村,403个核算单位,清理登记固定资产合计24527.5万元,各类债务14510.9万元,各类债权7453.2万元,各类村级收入52694.2万元,各项村级支出49767.3万元,专项资金收入13235.1万元,专项资金支出14437.3万元,进一步理顺了我县村级财务手续不全、帐务不齐、档案不清等问题,奠定了村级财务监管工作基础。提高认识,落实措施,确保惠民政策普惠广大人民群众。
一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征收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宣传力度,讲清政策、正确引导农民医疗消费观念。进一步规范征收管理和征收督办工作。严格执行省下发的《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切
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代收工作的通知》,统一由基层财政所征收,严格按规定收取农民缴费,坚决制止滞留代收代垫农民个人缴费的行为。进一步抓好基金进度编报与资金管理工作。及时准确编制基金征收进度,从征收之日起,按日编制收入进度表,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实行了财政专户储存、封闭运行和直接支付的管理办法。我县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收任务数2109.92万元,到12月上旬完成征收任务1368万元,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70.33万人,农村参合比例达到92%以上,参合率达到90%。二是规范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工作。按照“政策公开、据实核算、直补到户、阳光操作”的原则,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发放。依据农业部门核实面积,将补贴资金按政策规定的时间打入账户和存折上;同时向每个农户发放监督卡,告知农户全年应补贴资金额度。
监督卡全部用电脑打印发放,提高了发放效率,减少了填写误差,也便于查找、统计、调档,并能完整、准确、真实地记录农民负担及惠农补贴信息,增加了公开性和透明度。2010年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县发放粮食直补1001万元;农资综合直补4068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1737万元;油菜良种补贴22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870万元;汽车摩托车及家电下乡补助资金1786万元,发放农户14.86万户,发放监督卡14万余份。加强指导,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基层财政管理工作。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年初,以突出工作重点、细化考评要点为原则,下发了《关于2010农村局在各镇财经所开展考核评先工作的通知》文件,年终采取查、问、看、访的方式,对财经所各项工作进行全面考评。通过考评工作,大大加强了农村局对基层财政工作的管理力度。二是抓好学习培训。坚持把学习培训是当作加强基层财政队伍建
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今年,派送7个镇10余人参加省培训,举办了两期财经所业务人员培训班和所长培训班,近90人参加了培训,重点学习村集体“三资”监管、村级财务会计电算化操作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业务知识,大大提高了基层财政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三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通过考评奖励一点、按工作任务量分配一点、支持基层财政建设补助一点、向上级争取一点等办法加大对基层财经所的经费支持力度,有效促进了基层财经所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创新机制,巩固成果,全力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各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公益性“以钱养事”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能力,促进农村公益性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对全县“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的人员进行资格考试,实行竞聘上岗,资格录用制,聘用期为二年。通过考试竟聘,既保障了服务人员的
合法权益,也提高了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全县共聘用358名服务人员。目前已预拨服务报酬930余万元。二是搞好国有农牧渔良种场的改革工作。根据省要求,我县对国有农牧渔良种场改革,取消其事业单位性质,改制为企业,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所有国有农牧渔良种场职工全面纳入养老保险。目前,我县良种场职工纳入养老保险5170人。三是全面启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今年,省综改办将我县纳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文件精神,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及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关于印发〈***县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册、操作流程图及申报样本材料,采取上街宣传、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办宣传栏等形式开展宣传。组织各财经所所长和业
务人员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业务培训会,并组织人员深入村、组进行了现场指导。我们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决议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议事签名表》等10个相关申报表格,要求各村按“项目申报流程图”规范操作,真实准确的填报表格;按照先议后批、先批后筹、先筹后建、先建后补的原则,严把“公示关、审批关、验收关、拨付关”,确保奖补资金投到明处、用到实处、收到效益。2010年***县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行政村有283个,319个项目,今年我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控制指标2056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管理不严、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农村财政管理工作面向全县农村,问题非常复杂,在监督管理上往往出现一些漏洞。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加大问题查处力度,同时进
一步强化细化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监管职能。
2、财务核算软件不能满足当前“三资”监管工作需要,不能正确及时反映资产、资源变化情况及相关报表的生成。建议根据基层实际工作意见,适时升级财务软件,以满足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
3、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没有预算工作经费。由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量大,前期的宣传动员,人员培训,还需要印制大量的表格资料,中途对项目的建设要实行全程监督和指导,后期组织考核验收,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省综改办和县本级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经费,给工作开展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加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软件的操作,基层财政所缺乏必要的办公设备和网络资源,需要大量硬件设备的投入和软件投入,如无资金解决,势必给工作造成影响。建议省及县本级预算必须足额安排专项工作经费。
第四篇: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切实做好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和档案管理工作 ——全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档案管理现场观摩会交流发言材料
(2011年 月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正安县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和档案管理工作向各位领导作汇报,跟兄弟县(市)的同志进行学习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四化一强”发展战略,按照“调结构、重增收;夯基础、增活力;抓培训、强技能;建机制、规运行;重管理、增效益”的思路和要求,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探索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规范建设,严格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三项工作
自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平均每年投入到我县的财政扶贫资金近3000万元,要确保这些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发挥其应有的效益,这与项目选得优劣,资金管得好坏,实施效果如何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紧紧抓住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三个关键环节,突出规范化建设,着重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促进项目实施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促进项目效益与资金使用有机结合,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一)建章立制,规范程序
为更好地实施好财政扶贫项目,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提
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在加强扶贫机构建设和出台扶贫开发有关意见、决定的基础上,重点从强化规范、强化责任入手,在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方面建立了相关制度。
在项目管理方面。我们先后制定并下发了《正安县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正安县财政扶贫资金验收(试行)办法》、《正安县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等一系列规定,从项目的前期申报工作、实施检查到项目验收以及项目的整个管理流程都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使项目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加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
在资金管理方面。我们制定了《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帐制实施办法》、《关于对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实行责任追究制的规定》、《建立乡镇财政扶贫资金专帐》等相关规定和文件,对财政扶贫资金的报帐、用款、决算、审计等做了具体的规定,使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要求更加明确,程序更加严格,资金管理更加规范。
在档案管理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正安县财政扶贫资金档案管理的规定》、《关于规范乡镇财政扶贫资金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和文件,使财政扶贫项目档案做到了资料完整、整理规范,归档及时。
(二)坚持标准,严格要求
为确保财政扶贫项目效益,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和档案管理上,我们坚持“严”字当头,不放宽条件、不放松要求、不放过问题,反复强调并始终坚持“五严五不”。一是严格把好政策关,不乱开政策口子;二是严格项目实施
关,不随意调项;三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不挤占、挪用资金;四是严格项目实施质量,不搞半拉子工程;五是严格项目验收,不走过场形式。坚持“五严五不”的要求,既规范了财政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各项要求,又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实施的效益。
二、创新工作模式,健全新形势下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新机制
(一)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用创新方式放大扶贫效益
在财政扶贫项目实施管理上,按照 “乡镇实施、部门指导、县级监督、确保质量”的运作方式,重点做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申报审批管理。近几年来,我们严格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过程走”的要求,在项目的立项审批上,由县、乡、村分级组织编制中长期规划,并在规划前向群众公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组织专家或技术干部进行评估论证,按照“统筹规划、择优扶持,分级审批、公开立项”的原则,在项目选择上“立足四个优先,即:“扶贫效益优先、示范性开发优先、产业化建设优先、群众意愿优先”;在项目库建设上,做到“规范化管理、动态化管理、微机化管理”;在审批立项上,坚持“三个不予”,即“未通过群众讨论的项目不予入库;未入项目库的项目不予评审;未经评审和县扶贫领导小组审批的项目不予申报”。
二是强化组织实施。在项目的组织实施上,主要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做到“两个明确”。即:明
确法人责任和明确目标责任。项目批复下达后,立即成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与法人签订责任状,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推动机制。同时签订合同或协议,细化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奖惩措施等。二是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进度质量。项目启动前做好宣传发动,增强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做到早安排、早实施,确保进度和质量。
三是强化过程监管。为保证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我们采取了“四定”制,即实行定人、定责、定任务、定奖惩的“四定”制,明确了扶贫、财政部门各自的责任和任务,真正做到财政扶贫项目有人管理、有人跟踪和有人负责。同时,突出加强重要环节的督查工作,县扶贫、财政、监察、两办督查室等组成常年项目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全县的扶贫项目实施情况采取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扶贫项目的落实情况,每一次督查都形成专题报告,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县进行通报并提出整改要求。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责成实施单位迅速采取措施,及时整改,抓好落实,按时报告整改情况,使督查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四是严格验收工作。为规范财政扶贫项目的验收工作,根据《县财政扶贫项目验收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我们在项目验收上采取阶段验收和综合验收相结合的方式,阶段验收主要针对工程类的项目,将实施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要对每一个阶段的进度、质量进行验收,如学校建设项目,我们把其划分为隐蔽工程、主体工程和饰面工程三个阶段,即下完基础后组织验收一次,主体工程完工后抽样检测验收一次,装饰工程结束后验收一次。项目综合验收采用三级验收制,首先是实施单位自查验收,其次是县扶贫领导小组组织县级验收,第三是申请市级验收。项目验收分种植业项目、养殖业项目、工程类项目和培训类项目几大类,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方式。验收过程中对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档案资料、实施效益等进行量化考评,实行项目综合等级评定,等级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验收结束后,验收组要及时与实施单位交换意见,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项目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或实施单位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的均不予验收。通过项目验收的,由验收组出具项目验收报告。对未通过验收的项目,由验收组下整改通知,在接到通知规定的时限内,经整改完善后,可再次提出验收申请。项目竣工验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由主管单位明确项目权属,将项目移交其进行管护。
(二)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监管,用创新方式保证资金安全
在扶贫资金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正安县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正安县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的规定,采取“县设专户、乡建专帐,封闭运行,县级报帐、财政决算、专项审计”的模式,在资金运行上严格遵守“三专”的要求,即“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帐核算”,由县财政局开设专户统一存储,县财政局明确专人负责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工作,项目实施统一实行县级
报帐制,乡镇建立完整的项目辅助台帐,同时接受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在资金使用环节,主要坚持“四制”。一是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所有项目的实施均分三个阶段进行公示公告,即实施前、中、后期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情况分别进行公示公告;二是资金实行县级报帐制,资金按进度拨付,对已拨资金进行报帐后方可申请下一期拨款,资金采取“334”的拨付方式,即项目启动拨付30%,中期拨付30%,后期拨付40%,工程类项目按“3331”方式拨付资金,即项目启动拨付30%,中期拨付30%,项目实施完成验收拨付30%,一年后无严重质量问题再拨付10%的质量保证金。三是实行项目责任追究制,项目采取法人负责制,实施前与项目法人签订责任状,明确法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对资金使用有问题的项目将追究法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专项资金审计制。项目实施结束后,实施单位作出竣工决算并报财政批准,并提请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确保了全县扶贫资金的使用安全。
(三)强化痕迹管理工作,用创新方式促进项目档案规范
为强化项目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财政扶贫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形成了“专人负责,全程收集,县乡一致、一事一档、分类存放,长期备案”的管理模式,使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在建立项目及资金验收档案时,我们严格按“一事一档、分类管理”的要求,一个项目一个
档案专卷,认真编制目录、序号和内容,并分类排列入柜存放。项目档案专卷包括项目资金下达文件、项目建设责任书、实施方案、财务票据、劳务报酬或补助兑现花名册、群众投工投劳记录、竣工决算、工程报账和项目验收申请、验收意见表,同时要收集好项目实施每个阶段的图片、影像资料并刻盘保存,随纸质统一归档,长期保存。通过科学严密的档案管理,使财政扶贫项目监督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全县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情况一目了然。
通过加强管理,机制创新,我县扶贫资金项目基本做到“申报审批公开、项目实施有序、资金管理严格、档案管理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尽管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省市的要求和兄弟县市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尤其是在项目实施的效益评估方面还缺乏经验,在资金管理的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全县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第五篇:财政支农项目管理费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财政支农项目管理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农项目管理费的管理,更好发挥对加强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监管的支持保障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相关财政资金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支农项目管理费是由省级财政设立,专项用于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管理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财政支农项目管理费使用范围为省、市、县(含由原来的县成建制划转的涉农区)。
第四条 财政支农项目管理费由省财政厅负责管理。第五条 财政支农项目管理费遵循专款专用、突出重点、规范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 财政支农项目管理费用于与农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相关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
(一)财政支农政策、管理制度等研究;
(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评审、咨询等;
(三)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包括:监督检查、审计、跟踪评估、绩效评价、统计分析等;
(四)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监管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包括:必要的信息网络软硬件建设、项目库和数据库建设以及干部培训、宣传等。
(五)其他相关工作经费。
第七条 财政支农项目管理费用于单位发展项目、省直发展项目和市县发展项目。省财政厅根据当年预算及工作安排确定用于单位发展项目、省直发展项目和市县发展项目的预算。
第八条 用于单位发展和省直发展项目的,由省财政厅根据支农项目管理需要,提出具体资金分配方案,按规定程序审批后使用。
第九条 市县发展项目按因素法进行分配,综合考虑当年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工作安排、各地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监管工作量、工作实绩、承担省厅委托的支农项目资金监管任务以及相关工作经费实际需求等因素,提出资金分配方案,按规定程序下达市、县财政部门。
第十条 单位发展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省直发展项目在6月底前提出分配方案,在9月底前下达;市县发展项目在6月底前下达。
第十一条 市、县财政部门应根据省下达的补助资金,在收到文件后一个月内,编制资金使用方案,资金使用方案及使用绩效应及时报送省财政厅。
第十二条 省、市、县财政部门应按职责履行相应的管理责任。根据有关资金管理制度使用资金,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第十三条 财政支农项目管理费应坚持专款专用,严格按规定的范围和用途使用,不得用于个人奖金、津贴发放,也不得用于与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管理无关的其他经费支出。
第十四条
省财政厅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并视情况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对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一经发现,将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收回省补助资金,并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五条 省财政厅视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各市、县财政部门做好自评价工作。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4年7月24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