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轮驱动,县域经济大发展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的单元。古语云:“郡县治,天下安。”县一级处在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点,在区域经济中十分重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惠及十几亿人口,县域经济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子,对一个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两年,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并大力实施了项目带动、产业拉动、区域联动、体制推动、环境促动的“五轮驱动”战略,有效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深觉得,找准一条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是壮大县域经济、实现经济强县的前提和关键。
一、以项目开发为抓手,丰富县域经济发展载体
从宏观经济角度讲,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山区县(市)出口、消费的贡献份额很小,投资才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是投融资之本,争取投资、利用外资、吸引内资,要害在项目,核心也在项目。去年以来,县重抓项目开发,全县共签约大小项目98个,总投资13.72亿元。有力地带动工业生产和财政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必须突出三个方面:一要深化前期促项目。“磨刀不误砍柴工”,项目前期工作能否抓早抓准,做深做实,直接关系到资金筹措、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投资成效。要建立健全抓项目的工作网络。纵向,要建立县、部门与乡镇、企业三级抓项目的管理网络;横向,要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项目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广泛的业务信息联系。要健全项目收集制度,通过互联网、政务信息网等各种渠道,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项目。要把握好项目选择方向,重点考虑项目的关联度和产业政策、市场、技术、环保因素等,特别是注意把握产业关联度问题。要认真学习钻研中央、省、市有关文件,切实加强与省、国家对口部门的沟通联系,认真研究国家、省产业投资方向,争取有更多的项目纳入上级的计划盘子。二要强化招商引项目。山区县(市)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发展工业,上项目,靠财政投入不可能,也不应该,靠上级扶持也十分有限,必须走出去招商引资。要强化项目开发责任制,把项目开发责任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让每个乡镇和部门、每位干部都有责任和压力。要采用多种招商方式,强化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充分发挥招商顾问和招商联系人的作用,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努力拓展新的招商渠道。三要引导民资上项目。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要坚持外资、内资并举,坚持“两条腿”走路,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致富群众的重要工作来抓,打好“民营牌”。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对非公有资本“非禁即入”的要求,切实降低门槛,对民营经济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经营行业和领域都应允许民营经济进入。通过放宽投资人资格、注册资本和投资方式的限制等有效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以产业拉动为核心,抢占县域经济发展高地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特色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聚集,是锻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质和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了项目带动战略力度,但有些地方成效不明显,究其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没有走产业集群发展路子,产业发展“小而全”,缺乏竞争力。而温州模式、晋江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充分显示了全面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有效性。在整合产业集群中,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从延伸产业链上、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上、盘活存量资产上等找好项目上入手,加强对新增投资的引导和调节,突出以产业为主要投向,优化投资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一是以规划为龙头,抓好产业合理布局。以现有重点产业群为基础,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近年来,县以水泥、酒类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现有的骨干、支柱企业为龙头,着力抓好等3家旋窑水泥和啤酒、特纯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并辐射、牵引、带动同类产业和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形成以技术为先导,以名牌产品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新格局,提高水泥、酒类产业竞争力。二是以改革为动力,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如何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为产业集群化创造体制环境,走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发展道路,成为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方面。在发展产业集群中,应强化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与协作,协调区域内招商引资的产业导向与项目运作协调,协调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关系。要加大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一体化,打破区域内的市场壁垒,整合区域内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体系,为产业集群化提供政策支持。三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速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专业园区对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提升产业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发工业园区,要积极引导大企业、大项目进园兴业,利用开发区的政策优势,整合园区资源,走专业园区的路子。
三、以区域联动为途径,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县域经济是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县乡联动,整体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一要抓“龙头”,做大做强中心县城。要打破思维定势,把“经营城市”贯穿到县城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扩大城市容量,提高城市品位,培育城市产业体系,使县城真正成为对外具有影响力、吸引力,对内具有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县中心。二要抓基础,大力发展小城镇。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突破口。要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科学合理地修订发展规划,突出搞好一批重点小城镇建设,引导分散在村庄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进入小城镇,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切实解决小城镇产业和人口集中度不高的问题,构筑形成县区、重点镇、一般乡镇三个层面梯次推进的发展体系。三要抓纽带,加快完善交通网络。要着眼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有助于打破城镇发展瓶颈、能迅速拉开城镇建设基本框架的交通项目,完善县乡公路网络,构建起功能多样、四通八达,对内联接、对外开放的通道,带动城乡经济繁荣发展。
四、以体制推动为重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优良、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县级,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也是制约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立足县域经济的实际,应着重构建三种机制:一是要构建全新的管理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企业提供服务,为经济发展营造环境。当前,一些地方政企不分、行政干预等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要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全新的管理机制。要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思路,政府在推进机构改革的同时,必须实现部门“两个职能转变”,即政府职能部门要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经济综合部门要由管理服务型向招商促进型转变,真正做到管理有序,服务到位,突出中心,促进发展。二是要构建全新的工作机制。工作思路明晰之后,关键要建立一个推进工作落实的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最有效的一种工作机制就是责任驱动,或者说就是要靠压力压上去,这也是许多先进地区的一条共同经验。要围绕经济发展,全方位实行目标责任化,并配套考核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三是构建全新的投融资体制。融资问题是目前山区县(市)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改革投资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精简基建投资审批事项和环节,积极运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筹资形式,调动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开发项目的积极性,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要加强融资服务,充分发挥好财政在引导社会资金方面的“四两拨千斤”作用,设立财政贴息基金,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解决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国有资本运营。通过产权置换、转让和委托经营等方式,尽快把国有企业资产整合盘活。
五、以环境促动为保障,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
环境也是生产力。区域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硬环境无法短期内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优化发展环境,关键要靠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投资者。一要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政策作为重要的投资环境,在竞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县一级,我们不可能突破国家法律法规范畴,制定自己的优惠政策,但可以在我们自己的管理权限之内出台一些地方自己的办法和措施,前提就是要更新观念,算开大帐,着眼长远发展,真正树立肯于“吃亏”、甘于“让利”的思想,尽可能在各方面为外来企业提供优惠。二要以优质的服务吸引人。要紧紧抓住县乡机构改革的契机,加速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解决行政管理体制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和民主管理转变。突出抓好“规范、透明、到位、精简”四个环节。规范就是要规范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减少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使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透明就是职能部门要把职责范围、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承办人员、办结时限等全部公开,最大限度地方便投资者;到位就是把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家,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个窗口办公、一条龙服务,并实行投资项目审批申报代办制,每一个项目都要指定专人负责,积极主动地为企业代办各类审批手续直至项目落地;精简就是要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对保留的也要更多地变审批为备案,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逐步向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三要以诚实的信用吸引人。不
第二篇:“五轮驱动” 助跑青年创业就业
年来,河南省洛阳团市委按照团中央、团省委要求,坚持把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作为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重要切入点,作为落实“福民强市”路线图的重要结合点,作为履行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职能的重要着力点,“创业扶持、就业援助、技能培训、见习基地、小额贷款”五轮驱动,全力助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搭建平台,为青年提供长效服务
为将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制度化、长期化,洛阳团市委在2009年筹备成立了洛阳市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免费为社会各界青年提供就业岗位、创业项目、各类培训,并受理小额贷款、贴息贷款等多种贷款的申请及办理。
通过每周一、三、五、日青年创业就业交流大厅、每月一次大型创业项目推介会、“洛阳青年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至今已累计组织招聘会112次,登记就业青年29600余人,签订就业协议10500余人。为创业项目数据库增加创业项目50多个,帮助500余名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整合资源,拓宽培训思路
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是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的基础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洛阳团市委注重借助政府力量加强横向联系,注重挖掘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
一是团市委联合市农经校、市技校等一批中专技校成立了“洛阳市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基地”,长期开展下岗青工转业、转岗培训和青年创业就业培训等活动。
二是团市委联合容威网开办洛阳市电子商务训练营,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有关电子商务营销方面知识,提供一对一的业务指导。今年以来已开展4期,培训学员1600余名。
三是开展青年创业导师大讲堂巡讲。洛阳团市委成立了由创业辅导专家、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典型(社会知名人士)以及来自基层的青年中小企业创业典型组成的青年创业导师团。不仅在市区各大高校进行创业指导演讲,还走进县区为广大农村有志创业的青年送去政策、经验。为创业青年提供随时的免费网络、电话咨询,以解决创业中出现的问题。
四是开展“创业导师带徒”活动。充分发挥导师团的资源优势,在培训结束后对青年创业学员进行跟踪服务,组织有关专家对学员创办的企业实体进行诊断,并进行“一对一”的结对服务,帮助学员解决创业发展难题。
打造见习基地,建立立体培训课堂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给有创业意向的青年提供了解企业运行过程的机会,让他们学习和积累了一些创业就业的经验和技能,为他们下一步创业就业奠定了基础。洛阳团市委命名洛阳市郁金香牡丹园等50家企业为“洛阳市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为洛阳市广大青年提供免费的见习岗位。同时为实习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依托该市青联,积极挖掘信息建立完善创业基地数据库,另一方面加强对已建见习基地的服务和管理,找准团组织工作与企业发展利益的结合点,实现双向利益满足,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资金扶持,搭建创业“加油站”
在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过程中,不断创新担保方式,简化贷款环节,优化评审流程,争取贴息补助,为青年解决在申请贷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为创业青年提供帮助。
开展“青年助业”贷款。团市委争取到团省委与国开行河南省分行“河南省青年助业贷款工程”1。2个亿的贷款额度,将于今年下半年集中在我市全面实施“河南省青年助业贷款工程”。
创建信用示范户“春雨工程”。团市委联合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在我市各县(市)区开展创建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春雨工程”。通过为农村青年评定信用示范户,建立建档立卡,简化贷款审批程序。
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和大学生村干部免担保贴息贷款。洛阳市青创中心与市下岗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合作,为全市有创业意向的有志青年提供为期2年的政府全额贴息小额担保贷款。
发放创业扶持基金。联合市委组织部村官办,积极向团省委申请“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今年还联合太阳雨太阳能公司签订了“洛阳市青年阳光节能创业行动”战略协议,并由邮储银行发放该项目创业基金。
自2010年以来,累计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40余人,810万元;小额贷款839人,2709万元;创业扶持基金三十多万元、太阳雨太阳能项目创业扶持基金420万元。此外,我还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全市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提供每年7500万的小额贴息免担保贷款。
特色活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在建立工作机制后,通过一系列的大型活动,将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工作项目推向社会。通过举办“洛阳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洛阳青年创新创业论坛”、洛阳市青年阳光节能创业行动等活动,鼓励青年积极就业创业。
通过组织青年创业巡回演讲团,到下岗青工集中的企业进行下岗前技术辅导,并通过“一助一”的方式结成互助对子,达到一人一技,一人一专,为他们下岗二次就业做好准备。
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培训再就业青年累计达1500余人,个人创办微型企业60余个;大蓬车宣传活动4次,举行大型现场招聘会和创业推介会226场次。仅上半年的50场次洛阳市青年创业就业现场推介会就有600多名青年领办创业项目,800多名青年提交了创业贷款申请。
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洛阳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青年的肯定,“青年创业找团委”已在洛阳青年中达成了强烈共识。在洛阳共青团组织的努力下,河洛青年正在掀起一股青春创业的热潮。
第三篇:钳屯乡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促进乡域经济大发展
落实创先争优活动,服务钳屯发展
创先争优活动启动以来,钳屯乡紧紧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县委的安排部署,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强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全面铺开、扎实推进。
精心组织,扩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结合学习实践活动,乡党委于4月29日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为副组长,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紧紧围绕县委“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加速香河崛起”活动主题,不断提高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通过印发《关于在全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发放宣传资料和编发简报等形式,对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氛围。为使各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更有针对性,重新修订了《钳屯乡“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考核细则》,下发了“五个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标准,为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推进了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提高活动实效。在机关,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太行之子优秀组工干部王彦生同志的先进事迹,用真情温暖人心,为人民呕心沥血,奉献一生。加强党员干部修养,推动机关党员干部立足本职、争创一流,切实解决机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塑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作用,着力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非公经济组织,认真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设立“党员先锋岗”,树立一批“创先争优”典型,带头抓生产,立足岗位做贡献。在学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发扬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教书育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强化措施办法,健全工作机制,为活动提供有力保障。一是靠实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明确乡机关、村、非公经济组织、教育、卫生党组织加强对各自领域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指导,注重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和大学生“村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作用。二是强化督查,形成跟踪落实的工作推力。乡党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各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指导,统筹安排各阶段活动,适时采取召开工作汇报会、座谈会和后进推进会、经常性督查、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样检查等方式,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认真解决问题,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创新方式,丰富载体,促进乡域经济发展。为使全乡“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序开展,确保“强村、富民、惠民”取得实效,乡党委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岗位奉献”、“助民创业”、“服务群众”、“亮牌示岗”等八项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双育双树”和“双培双带”活动,全面推行“三定三评”党员管理机制。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践活动,比发展,比奉献,比服务。窝头村在活动中自足于调整产业结构这个重点,理清发展思路,充分认识到现在的农民群众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支部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针对村内土地分散,不适宜规模经营的问题,党支部划分一定范围的机动地,采取投标方式在调整基础的现象,引导群众走向市场,更新观念,把自己的产品向新、精、尖发展。这一系列的努力,使群众开拓了眼界,启发了致富新思路,也鼓足了干劲。现村里已发展蔬菜种植30多户,占地100多亩。
第四篇:五轮驱动促输出全力打造铁杆庄稼
文章标题:五轮驱动促输出全力打造铁杆庄稼
x县人事劳动和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事来抓,充分发挥劳务输出主渠道会保障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做为作用,确定了“以广求用工信息为基础,以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强化后续管理服务为关键”的劳务输出工作总体思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千方百计拓宽农民致富渠道。通
过不懈努力,今年以来已向北京、天津、x等地的煤炭、保安、餐饮等行业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x人,完成任务目标的x,为民增收达x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劳务输出被我县的农民亲切地称为是“铁杆庄稼”。
一、广求用工信息。我县企业规模小,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为扩大用工单位渠道,我局多角度、全方位的搜集用工信息。一是开拓新市场。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坐等用工单位上门招工的传统作法,坚持“跳出x、走出x,广交朋友,开拓市场”的工作思路,在巩固与x矿务局业务关系的基础上,主动到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周边的大中城市,寻找新的用工单位,搜集新的用工信息。重点客户局班子成员亲自出马,联系业务。今年x月份,我们就派出x多人次走访了北京电信、长城润滑油公司、天津万通公司、x漆包线长等x多个用工单位,新建用工协作关系近x家,搜集用工信息x条。二是建立劳务输出联系点。在北京、x矿务局等用工量较大的城市和单位设立了劳务输出服务站,聘请了兼职信息员,每周进行一次用工信息反馈和回传,保证了用工信息的广度。我局每月的用工信息都在x条以上,基本上满足了务工者的需求。三是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谊。在双休日和重大节假期间,邀请各新老用工单位的负责人来x洽谈业务,尤其在春节期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局领导,都要到用工单位进行节日慰问,加深感情,增强友谊。今年我们共x次聘请老业户到x来座客观光,在进一步拉进与用工单位的关系的基础上,更加体会到x人民诚实淳朴的本质,增强了他们“用工就用x人”的思想。目前,我们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国内大中城市的x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为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着力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活动。一是开展技能性培训。联合县职校、x校、驾校等x个培训单位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对达到一定技术标准的帮助其办理各种资格证书。今年以来,共为开办x、计算机、电气焊、采煤知识、市场营销等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达x人。二是开展引导性培训。本着就近培训的原则,特设定各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和劳动保障事务站为引导性培训基地,为初中毕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就业政策、劳动法等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破除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陈旧思想,引导他们主动走出山门,走出家门,从农业以外的方面想办法来增加自身收入。今年以来,共组织引导性培训x期,培训人数达x人。通过开展阳光培训工程,使我县的农民,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转变了思想观念,拓宽了致富的视野,而且使他们掌握了一门外出务工的技术敲门砖,大大地增强了外出务工的成功率。
三、健全组织网络。在全县十七个乡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分别组建劳动保障事务站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乡镇劳动力资源台帐,对每一名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务工地点、收入状况、联系方式详细登记,实现一人一卡,进行动态服务管理。在每个乡镇在所辖各村配备了一名劳务信息联络员,负责掌握本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并接月向乡镇报表。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
四、实行重点扶持,政策倾斜。一是实行四优先。求职登记优先,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我局求职,一律优先登记;费用减免优先,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省外务工的,免收求职登记费、报名费、中介费;同等条件下录用优先,在招用农民工过程中,对无劣迹、无传染性疾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先录用;选择输出行业优先,在组织劳务输出时,优先安排他们到路途近、收入高、条件好、风险低的用工单位务工。二是送信息上门,服务到家。对搜集来的用工信息,除通过电视广告、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外,利用乡镇流动集市,把用工信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对用工数量少的信息直接送到村,配合用工单位直接到村进行体检,挑选务工人员。
五、加强输出后的跟踪管理。一方面,在将务工者“送出去”的同时,及时的“跟出去”,派专人进行护送,对接收地的食宿、岗位、用工待遇等做详细的安排。另一方面,针对我县外出务工农民多在开滦各矿从事采煤行业,风险较大的实际,在为其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又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妥善的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五轮驱动促输出全力打造铁杆庄稼》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五轮驱动促输出全力打造铁杆庄稼。
第五篇: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是实现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强省战略棋盘上的一颗重要棋子, 主动参与、积极服务于这个大局, 也就成为广东档案部门的热切心声。但如何参与, 怎样利用专业优势来开展服务, 绝不是头脑发热般的主观盲干,而应该首先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部署。开展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这是一项新课题。与此相对应的是,国有企业档案工作通过多年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做法。那么与国有企业相比照, 我们来看看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首先要强调的是,所谓“ 民营” , 指的是一种经济所有制形式。一般认为, 民营企业是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非国家或外资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与国有企业产权属国家所有不同,民营企业产权为“ 民有”。由于档案所有权与企业产权相一致,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视抓国有企业档案工作为“ 份内事” ,一些行政性的做法习以为常, 如开会、发文件提要求,开展执法检查等等, 通过这些措施来推动和促进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而相对于民企, 档案完全是企业所有者的财富, 对于企业怎么处置自己的档案财富,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再作直接的行政指令性要求是不妥当的, 由此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也就绝不能照搬抓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老经验和老办法。
但是, 不能照搬开展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办法,既不代表我们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要袖手旁观, 从而不去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也不代表民营企业对开展档案工作没有实际需要。
因为抛开经济所有制形式上的区别, 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在企业的经营运作上并没有多少不同, 除了部分国家垄断和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外,民营经济在各行各业都与国有经济同台竞争, 并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两者同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同样谋求壮大与发展, 档案工作服务于企业的需求这一根本点是存在一致性的。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服务好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局, 如何把握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中的“ 有所为” 与“ 有所不为” , 笔者认为,应注意和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宣传引导, 是介入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手段
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目的和关键在于使得民营企业能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 自主、自律地开展起档案工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就要从这个根本目的出发, 进行宣传引导, 这种“ 引导” , 是积极的“ 介人” ,而不是盲目的“ 插手”。开展档案工作的宣传引导, 有两个方面的主要渠道。
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如中小企业局、民营企业投诉中心, 有关派出机构如科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二是工商联、企业商会协会等。前者是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 后者是有关民营企业的联络组织,两者都在民营经济的做大做强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与上述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 共同引导, 使民营企业充分认识到档案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性, 并通过行业组织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予以宣传和引导, 实行自主、自律性管理, 从而有效地介人这项工作。同时, 基于企业注册的属地化管理,调动发挥市、县、区各级有关部门的积极性显得尤其重要。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多点调查研究,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是种什么状况、企业应该有什么的想法和需求, 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档案部门应该上门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多点调研, 了解多方面情况,对开展这项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也是我们研究探讨如何开展服务的重要手段。
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立足服务角色, 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能。
一是制订制度指引和建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明确了以服务为本的立足点, 就是要改变直接的行政指令性做法,不能照搬开展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一些习惯性措施。对于民营企业, 我们制订出台的一定是“ 指引” , 是“ 建议” ,而不是“ 要求”。
二是开展好业务培训工作。培训, 是服务的重要方式。培训内容可以不系统, 但要求操作性强。特别是要开展针对性强的企业档案法制和业务工作专题培训, 通过培训把民营企业档案工作队伍建立起来, 促使其独立地开展各项业务活动。
要积极考虑和提倡由中介机构代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来操作业务培训。我个人认为, 档案业务培训由中介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当前我省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大致情况是:、其中占大多数是提供档案用品等初级服务, 开展深层次服务如档案整理、寄存、咨询的不多;2、挂靠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多, 独立运作、市场化经营的极少。通过独立的中介机构将档案业务市场化,一方面是因为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但不是全部,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可能也无法直接面对数以万计的企业需求。
另一方面, 可以规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机构介人企业内部具体事务的印象, 从而消除不必要的忧虑, 民营企业可以放心地接受相关业务培训和服务。
三、简约合理, 是开展民营企业档案业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为本, 是介入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一)要区分不同的民营企业, 提出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建议和要求。这里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档案管理内容上有所差别;二是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档案管理重点上存在差别。1、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管理内容上的差别。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业领域, 合理进行档案分类。19 90 年国家档案局制订的《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一般被用来指导企业特别是国有工业企业的档案实体分类, 该规则经过十多年的实践, 某些方面已不适应工作的实际, 必须针对民营企业的实际进行修改完善。民营企业档案的分类不搞大而全, 要突出主体档案, 例如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制定不同行业企业的主体档案收集范围。另如,民营企业一般党群、行政关系比较简单,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中经常划分的党群工作类与行政管理类,其文件材料的来源和收集范围到了民营企业就必须另做考虑, 或者合并到其他类目,或者对具体应归档文件的范围和保管期限做缩小或扩大的调整。、不同规模企业在管理重点上的差别。对于个体工商户, 档案管理的重点应是抓好涉信(有关企业资质信用)材料的收集;私营企业一般有一定的企业规模, 应建议建档, 并推荐按有关业务标准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而对于大中型的民营企业, 则可以在建档的基础上结合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 对档案实行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
(二)要以有效合理为准则,简化档案业务工作。、关于集中统一原则,集中还是分散管理不是判断档案管理好与坏的标准之一。一切因应企业管理的需要。档案既然是项管理工作, 自然与企业的管理架构密切相关。在国企中常见的由办公室等综合部门主管档案工作,一个集中统一的档案室由此设置在办公室下面的框架设计, 可能跟民企管理架构多元化的实际不一致。、关于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问题。
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业务重点应明确在于收集工作。要把紧文件材料的收集特别是有关资质、证照(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相关资质文件等)、合同、协议、董事会文件等涉及企业信用状况的材料。企业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达到这一目的, 例如通过将印章使用与档案登记环节整合在一起, 在用印的同时进行归档或档案登记, 以确保文件不散失;再如, 民营企业中人员流动速度比较快, 就可以通过完善员工辞、退职手续中档案交接程序(先交接应归档材料, 再办理劳动人事手续和工资结算等)来控制应归档材料的收集。、在文件材料的具体整理方法上推荐应用单价文件归档等整理方案, 以方便档案的有效管理。但同时应注意的是, 在民营企业中, 档案整理到何种规范程度要与企业的需求相对应, 不追求“ 一刀切”。
只要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档案仅作适度简易整理也可。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从维护民营企业的切身利益着想, 提出上述类似的指引和建议,一定可以得到企业的认可, 并有利于工作的深人开展。
四、有序开展, 是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科学方法推动民营企业开展档案工作, 应该不会在短期内全面见效, 更不可能在三、五年内实现如全部完成建档等的量化目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实事求是, 看到这项工作的长期艰巨性, 稳步推进, 使其得到有序开展。
(一)不能以在国有企业通过目标管理上等级的简单做法来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
要杜绝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搞“ 突击” 甚至于一手包办民营企业档案业务工作从制度制订到整理归档的方方面面。要本着促进民营企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原则, 致力于把档案法律法规和业务工作的标准和规范落实到企业自主的档案行为上, 从而服务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二)适当培育典型,通过宣传, 以点带面推进。
在当前民营企业还普遍不重视档案工作的情况下, 各地档案部门可以适当地选取本地区的若干个特色企业,通过培育典型来推动这项工作。
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切实从服务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 在尊重、了解企业实际的情况下, 与企业相关人员协商研究档案管理工作,待一个比较规范的企业档案管理典型出来后,经征得该企业同意, 再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形式,宣传推广经验, 以点带面地铺开。
档案部门同时也要学会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信息传播机构, 适时地宣传档案工作。哪一天,民营企业能自主管好自己的档案财富, 业务工作有疑难时能主动想到找档案部门或中介机构进行咨询, 我们推动这项工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大部分。
本论文网专业从事水利工程论文业务!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论文代写
前一篇:从信息角度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管理问题
后一篇:“ 安全” 离我们有多远—对国企与民企人力资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