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02:3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篇: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管理办法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管理办法

(鲁教科字〔2009〕3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高校科技项目)的管理,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培育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升我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校科技项目是我省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支持我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第三条高校科技项目分为资助经费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每年集中申报一次,研究期限一般为2至3年。资助经费来源于省财政设立的山东省高校科研专项经费,用于资助省直属高校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申报的项目。

第四条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处是高校科技项目的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受理、评审、立项、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

第二章申报

第五条高校科技项目采取限额方式申报。

第六条申报条件

(一)选题学术思想新颖,符合我省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或较大的应用前景。

(二)项目负责人必须是我省高校在岗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学风端正,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须具 1

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一般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年龄不超过45周岁,重点支持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

(三)课题组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主要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项目的研究,所在单位能提供相应的研究条件。

(四)项目负责人无主持在研的高校科研项目。

(五)申报自筹经费项目时,须提供出资证明。非省直属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只能申报自筹经费项目。

(六)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申请的项目,提倡跨学科、跨院校、跨部门联合申报,发挥群体优势,联合攻关,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第七条申报程序

(一)省教育厅每年4月底前下发本年度高校科技项目申报通知,确定各高校项目申报限额、条件、程序和有关要求等。

(二)各高校根据省教育厅申报文件确定的限额及要求,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校内申报,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在对初审结果校内公示(不少于7天)后,确定申报的项目。

(三)申请人应如实填报《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项目组成员均应在申请书上签字,不得代签。

(四)项目负责人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对本校申报的项目进行形式审查;所在高校学术委员会应对申请项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等进行全面审查,择优推荐。有合作单位的,应在申请书上签署合作意见并加盖公章。申请项目的内容应真实,并无对他人科研成果知

识产权的侵权问题及其纠纷,申请人及其所在单位承诺对此承担责任。

第三章评审与立项

第八条高校科技项目评审与立项遵循“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公正合理、择优支持”的原则。项目的评审过程分为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审批立项三个阶段。

第九条形式审查由省教育厅科研处负责,对审查不合格的项目不予评审;专家评审采取通讯评议和会议评审相结合的办法。

第十条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专家评审通过的资助经费项目及经费额度进行联合审批立项,并下文公布。自筹经费项目由省教育厅审批立项并下文公布。

第四章实施与管理

第十一条项目批准立项1个月之内,签订《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简称《合同书》)。资助经费项目《合同书》由项目负责人及所在单位与省教育厅科研处签订,并作为拨款和结题验收的依据;自筹经费项目《合同书》委托学校与项目负责人签订,报省教育厅科研处备案。逾期不报,且又不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的或项目负责人提出无法落实《合同书》确定的条款,作自动放弃处理,则撤销该项目。

第十二条 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填写《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年度进展报告》,重点反映研究项目的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经费使用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等。年度进展报告应于每年1月底前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报省教育厅科研处,其中,资助经费项目的年度进展报告将作为下一年度拨款的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研究人员发生变动、研究内容上有重大调整以及须延期、中止的项目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省教育厅审批。其中,延期项目延长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四条省教育厅科研处将根据项目实施情况适时进行抽查。

第五章经费管理

第十五条高校科技项目经费主要由山东省高校科研专项经费资助和承担单位自筹等构成,同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第十六条高校科技项目资助经费按照一次核定、分年度拨款的办法下达,其支出的范围及管理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山东省高校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鲁财教[2008]16号)执行。

第十七条因故撤销或中止的项目,除停止拨款以外,视情况收回已拨经费的全部或剩余部分;对违反相关规定或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发现并核实后,将撤销对项目的资助,直至收回已拨全部经费。

第六章结题验收

第十八条高校科技项目应在合同结束后6个月内进行结题验收。一般情况下,基础研究类项目提交结题报告,应用研究类项目采取会议验收或通讯验收。

第十九条采用结题报告结题时,需填写《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并附带相关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条采用验收方式结题时,专家组应包含技术、财务、管理三个领域的专家,会议验收一般不少于7人,通讯验收一般不少于5人。课

题组应提交验收申请和《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书》,附带相关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需要进行成果鉴定时,可与验收工作同时进行,但需提交成果鉴定材料。

第二十一条研究成果包括:论文(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被SCI、EI、ISTP收录)、专著、软件、数据库、模型、专利等。项目成果均应标注“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A Project of Shandong Province Higher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和项目编号,未标注的不得作为结题验收材料。

第二十二条项目结题验收以《合同书》为基本依据,对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等进行审核,提出结题验收意见。

第二十三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通过结题验收:

(一)未完成《合同书》的主要目标任务;

(二)提供的结题验收材料不真实、不完整;

(三)擅自修改《合同书》规定的研究目标、内容;

(四)超过《合同书》规定期限6个月以上,且未报省教育厅审批;

(五)经费使用不符合有关规定;

(六)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但未能解决或作出说明,或研究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

未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要进行整改完善,并在6个月内再次提出结题验收申请。

第二十四条未通过结题验收或无正当理由中止研究的项目负责人,3年之内不能申报高校科技项目;对不认真履行项目组织和管理职能,违反相关规定,甚至弄虚作假,项目结题验收通过率低的高校,省教育厅将视情况减少其项目申报限额,直至暂停受理其项目申请;对项目管理规范,结题验收通过率高的高校,将适当增加其项目申报限额。

第二十五条对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若科学意义较大,应用前景较好,需在该研究领域继续深入研究的,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所在学校推荐,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后,视情况给予连续资助。

第二十六条高校科技项目研究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的归属参照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国办发[2002]30号)执行。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山东省教育厅负责解释。2001年印发的《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国家和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繁荣我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下称社科研究),保证社科研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下称高校社科计划)的编制,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理论联系实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条

高校社科计划是我省科学研究和教育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项事业的发展规律,为党和政府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加强应用研究的同时,要重视基础研究,加快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推动我省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条

高校社科计划贯彻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多形式立项,多渠道融资;实行省教育厅和学校两级管理。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五条

高校社科计划每年申报一次,实行限额申报,由省教育厅科研处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往计划完成情况核定申报指 标;申报时间一般在每年的第一季度。

第六条

高校社科计划从资助形式上分为经费资助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非省直属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只能申报自筹经费项目。

第七条

申报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鼓励深入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的探索性课题。

2、项目研究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拟突破的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可行。

3、具有学科结构和梯队合理的项目组,科研工作基础扎实。

4、项目申请经费实事求是,预算合理。

5、项目近期可望取得预期成果或阶段性成果,研究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6、学校管理组织健全,具备必要的科研条件和资金自筹(匹配)能力。

7、自筹经费项目应提供本学校或外单位出资证明。

8、教学研究项目和已列入有关部门科研计划的项目或其中的子课题不得申报。

第八条

申请者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申请者必须是高校的在岗教学、科研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年龄在55岁以下。

2、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学风,并具有独立开展和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与精力。

3、项目申请者(即项目负责人)协调参加研究工作人员组成课题组并担任组长,必须担负实质性的研究工作,是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

4、承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尚未完成者不得申请新项目。第九条

高校社科计划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不受理个人或其他形式的申报。

第十条

申请者要认真填写《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第十一条

申请者所在学校应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初审,对《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基本科研条件能否保证和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等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由学校社科管理部门汇总后将《申请书》一式2份和《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一览表》1份及其电子版材料报送省教育厅科研处。

第三章 项目审批

第十二条

省教育厅科研处依据本办法第五条、第七条、第八条、第十一条之规定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查。

第十三条

审查通过的项目按所属学科领域进行分组并组织专家评审。

第十四条

评审专家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指标体系》对每个申报项目进行量化赋分。

第十五条

省教育厅会商省财政厅,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和财政支 持情况确定资助比例,并联合发文下达社科计划。

第四章 项目管理

第十六条 高校社科计划管理实行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

1、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是否按计划投入了研究力量;

2、学校是否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研究经费是否到位,开支是否合理,管理是否规范;

4、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十七条

检查采取不定期实地检查和定期填报检查报告书的方式进行。项目负责人每年末填写项目本进展情况报告书,学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于次年1月报省教育厅科研处。

第十八条

项目实施中不得擅自更改项目负责人或研究内容或延长研究时限或终止计划,确因不可抗拒原因需要更改或终止的,学校应及时提交更改或撤项申请报告,并附项目实施小结,报经省教育厅批准。

第十九条

对严重失职等主观原因造成项目失败的项目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报高校科研计划;所在学校要有处理意见并写出检查。

第二十条

高校社科计划研究经费,来源于省财政补助、社会支持和学校自筹。省财政补助经费在确定计划时一次核定,分拨款,原则上实行无偿使用,其不足部分,学校应适当予以补足。

第二十一条

项目研究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其支出与管理要严格 执行《山东省高校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鲁财教[2008]16号文)的规定。

第五章 成果管理

第二十二条

高校社科计划项目完成后,应及时作出工作总结,由项目负责人填写《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经学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连同成果材料一式3份报请省教育厅结题。

1、所获理论性成果应随时写出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正式发表2篇以上。

2、尚未正式出版的成果(书稿)和研究报告等应用性成果,由学校组织同行专家评审验收。可采取会议评审或通讯评审的方式,参加评审的专家不得少于5人,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五分之三。

3、正式出版著作名称应与原计划项目保持基本一致。

4、必须有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者所产生的成果。

5、资助项目的成果评审验收,确需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的,应由学校提出申请。

第二十三条

成果出版发表时须注明“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字样,无标注成果不予作为项目结题材料。

第二十四条

课题组和学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应积极做好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应用单位对成果的反馈意见,要及时报省教育厅科研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山东省教育厅。2001年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以下简称:惠民计划)的实施,加强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依据科技部、财政部《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国科发社[2012]127号),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惠民计划坚持面向基层、服务民生,旨在依靠科技进步与机制创新,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与基层(市、县、乡)示范单位密切合作,在基层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技术,为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储备一批优质示范项目,推广普及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大力提升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能力。其重点任务是:

(一)支持基层开展具有导向作用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技术的实用性和产业化水平;

(二)支持基层开展重点领域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和示范应用,推动其在基层公共服务领域转化应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医疗卫生机构、大型企业等单位与我省基层单位合作建设科技惠民服务平台、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推动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第三条

惠民计划资助范围主要包括人口健康、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公共安全、城镇发展与社会事业等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主要包括:

(一)人口健康领域。优先支持医疗器械、体育运动康复器材、临床医疗和转化医学、生殖健康、中医药、疾病(罕见病、地方病、传染病和慢性病等)防治与早期预防预警、远程医疗、社区中西医干预和监测网络平台等技术与装备的转化推广应用和科技惠民平台建设。

(二)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优先支持生态治理与恢复、环境污染控制、饮用水保障、土壤生态修复与河道自净、污染土壤治理、垃圾与污泥处理、新能源利用、节能环保等技术的转化应用;优先支持“低能耗、低(零)污染、低资源依赖”、废水低成本深度处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废弃物资源化高值利用及资源再生利用等技术的转化推广应用。优先支持省级可持续发展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三)公共安全领域。优先支持食品安全检测预警和评估与溯源、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气候变化应对、重大生产事故预防与救援、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等技术的转化推广应用和科技惠民平台建设。

(四)城镇发展与社会事业领域。优先支持绿色城市交通建设、节能降耗施工,宜居建筑等技术的转化推广应用。优先支持数字城市和社区、社会保障系统管理服务、便民惠民公共服务、科技文化融合示范等科技惠民平台建设。

(五)其他社会发展领域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第四条

实施惠民计划的原则:

(一)需求驱动,科技引领。以民生科技需求为驱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发挥“政产学研用”联合机制作用,推进国家、省科技计划的技术成果用于基层、惠及百姓,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引导,多元投入。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鼓励和吸引项目承担单位、社会等多元化资金投入。优先支持已组织实施地方科技惠民计划的市、县(市、区)申报的项目。

(三)责任明确,协同推进。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发挥各级科技、财政主管部门及相关省直业务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形成分工明确、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运行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

(四)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惠民计划以项目的形式分实施;规范项目立项程序,强化节点和目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完善项目滚动支持机制,加强实施过程监测和实施效果绩效评价,优奖劣汰;充分发挥用户在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省科技厅、财政厅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指导惠民计划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惠民计划实施中的相关政策等问题。各市、县(市、区)应结合当地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第六条 省科技厅负责惠民计划的总体协调;会同省财政厅编制《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咨询论证、立项批复、组织实施;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绩效评价、项目验收、成果管理与后续支持等。

第七条

省财政厅会同省科技厅研究制定《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负责组织编制省级惠民计划预算;省级惠民计划项目预算审批、资金拨付、资金的监督管理与绩效评价和项目财务验收等。

第八条

惠民计划相关的省直业务主管部门参与项目实施方案的咨询论证、监督管理等;协调推动本部门(领域)相关技术成果与成功经验的推广普及等。

第九条

各市科技局、财政局负责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的评审论证、项目预算的评议,并择优向省科技厅、财政厅推荐;科技资源的集成,相关资金、政策、人才等保障条件的协调落实;本市惠民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 项目验收通过后,制定本市项目实施成果推广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

各县(市、区)科技局、财政局负责项目承担单位的遴选;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项目预算的审核,并择优向市科技局、财政局推荐;项目资金以及政策、人才等保障条件的协调落实;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等。

根据工作需要,市、县级科技局、财政局对项目实施方案的评审论证和项目预算的审核、评议,可合并进行。

市、县(市、区)科技局是项目实施管理的责任主体。

第十一条

项目牵头单位及其合作单位统称为省级惠民计划的项目承担单位。其主要职责是: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预算,并报送县科技局、财政局;按立项要求组织项目实施,按期完成规定的目标和任务等。

对于跨行政区的惠民计划项目和科技惠民平台建设,可以在相关省直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由省直企事业单位等作为项目承担单位。

对于省直业务主管部门有特殊要求的项目,须经相关省直业务主管部门许可。

第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山东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等,长期从事本领域业务或研发推广工作,具有良好的项目实施条件。

(二)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建立了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联合的优势。

(三)能够调动相关资源开展工作,并具有行之有效的技术成果展示和推广条件。

第三章 申报与实施

第十三条

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参照《国家科技成果目录指南》及相关要求,结合我省科技惠民实际需求,按编制发布《申报指南》。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方案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的方向和部署;符合优先支持领域和范围,主要技术成果应具有成熟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技术拥有方与用户的权益和责任明确。

(二)项目实施方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保障条件切实可行、技术指标具有可考核性。除省财政资金外的其他来源资金能够确保落实到位。

(三)项目组织实施的运行机制可行,“政产学研用”结合紧密,保障措施科学规范;建立了由项目所在地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与指导;建立了由技术与管理专家、用户等多方参与的项目实施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提供技术和管理咨询。

(四)项目实施的示范作用明显,具有明确的用户和受益人群。项目实施成果在本地区推广应用的措施明确。

第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申报指南》,结合本地区民生科技需求等,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按要求报送县科技局、财政局。县科技局、财政局会同项目承担单位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择优报送市科技局、财政局。

第十六条

市科技局、财政局对县科技局、财政局上报的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统一组织评审论证,择优限项报送省科技厅、财政厅。市科技局、财政局推荐项目的质量、组织保障能力等,将作为确定下一年该市推荐项目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为省直企事业单位的,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由主管部门评审论证,择优限项报送省科技厅、财政厅。

第十七条

鼓励市科技局、财政局推荐采用后补助方式资助的项目,并适当放宽限项要求。后补助项目是指按照 正常程序和要求申报、立项后,项目承担单位按立项要求先行投入并组织实施,待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再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的项目。

第十八条

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相关省直业务主管部门对市科技局、财政局推荐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咨询论证,提出惠民计划立项建议(含后补助项目)。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省财政厅会同省科技厅对项目预算进行审核。

第十九条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按照各自职责分别下达立项批复及预算指标。项目实施的起始时间以立项批复时间为准。

第二十条

市科技局、财政局依据立项批复,组织修改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县科技局、财政局、项目承担单位等各方的责任和权益,并签字盖章,同时签订项目任务书,报省科技厅、财政厅审核备案。

县科技局、财政局按照修改后的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任务书等有关要求,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具体落实,协调相关资源共同推进,按期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第二十一条

县科技局、财政局每年按时向市科技局、财政局报送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市科技局、财政局每年按时向省科技厅、财政厅报送本市所有项目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综合报告。

第四章 验 收

第二十二条

项目到期完成任务后,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或者委托市科技局、财政局组织项目验收。

项目到期完成任务后一个月内,项目承担单位将项目总结报告、用户使用报告、财务审计报告等材料,报经县科技局、署审查意见,报省科技厅、财政厅审核。

项目通过财务验收后,遴选成立由技术与管理专家和用户等多方参与的项目验收组,通过审查验收材料、现场考察、会议质疑等程序,形成项目验收意见。项目验收意见分为通过验收和不通过验收。

(一)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已基本完成、经费使用合理并通过财务验收的,为通过验收。

(二)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视为未通过验收:

1、没有达到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2、所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存在弄虚作假;

3、实施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 财政局核准后,向市科技局、财政局提出项目验收申请。

4、无正当理由且未经批准,超过规定实施期限半年以上仍未完成项目任务;

5、经费使用存在严重问题,未通过财务验收。

第二十三条

项目验收后一个月内,市科技局、财政局应将验收意见通知县科技局、财政局及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通过验收的,市科技局、财政局要在验收后三个月内,将项目验收材料报送省科技厅、财政厅备案。项目未通过验收的,县科技局、财政局应在接到通知的三个月内,组织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整改,在基本达标后可再次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四条

县科技局、财政局和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覆盖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电子、音像、文字、数据等材料档案。待项目通过验收后,连同项目验收意见、项目总结报告、用户使用报告、财务审计报告、财务验收意见等材料报送市科技局、财政局,为制定项目实施成果推广方案提供基础素材。

第二十五条

项目通过验收后三个月内,市科技局、财政局应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成果推广方案,明确推广目标、推广范围、推广主体及保障措施,推广方案实施时间一般为三年以上,推广方案应报省科技厅、财政厅备案。市科技局、财政局要按照推广方案,积极争取相关省直业务主管部门的 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成果在全省的推广应用。

第五章 管理与考核

第二十六条

省科技厅、财政厅根据惠民计划实施总体情况,定期组织开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全面评估,优化惠民计划实施与管理。

第二十七条

省科技厅、财政厅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机构、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执行情况开展监测与评估。对于组织管理不力造成项目实施效果差、未能按计划实施、弄虚作假的市科技局、财政局,视情况调减甚至取消其未来三年的申报数量或推荐资格。对未经批准变更项目任务、未落实项目实施保障条件的县科技局、财政局,视情况终止项目或取消其未来三年的项目申报资格。未通过项目验收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项目承担单位及相关负责人未来三年的项目申报资格。

第二十八条

省科技厅、财政厅逐步建立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制度。项目验收后三年内,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开展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工作,对项目实施方案的执行效果、经费使用、管理工作以及成果推广方案落实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于项目绩效评价结果良好、实施成果推广方案执行效果显著、管理经验先进的,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项目所在市开展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领域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第二十九条

省科技厅、财政厅应逐步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和信用、回避等管理制度。建立惠民计划信息平台和成果转化管理平台,对项目立项批复、实施成效、检查验收、成果推广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促进成果共享与应用。

第三十条

项目涉及的知识产权等问题,应严格按照《科学技术进步法》及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项目涉及保密事项的,应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各市科技局、财政局应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细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依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山东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试行意见》,为进一步加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验收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经批准列入省级各类科技计划的项目,在计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后,均应进行验收。

第三条验收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引入科学的评估机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保证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验收组织管理

第四条省科技厅是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管理和监督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工作。

第五条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由省科技厅各相关业务处室负责,组织或委托项目主管部门实施,并按各类省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中验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项目验收分为重大专项验收、重点项目验收、引导项目验收和专项计划项目验收四种类型,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方式。

重大专项验收,由厅分管业务处室会同发展计划处,组织项目主管部门实施;

重点项目、引导项目以及各专项计划项目的验收,由厅各分管业务处室组织或委托项目主管部门实施;

第七条重大专项验收前,省科技厅根据需要,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第八条项目验收时必须组建验收专家组,由验收组织部门聘请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已通过技术鉴定的项目,验收专家组可由管理和经济专家为主组成,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7人。

第三章验收时间、程序与内容

第九条项目验收工作应在合同任务完成后的半年内完成。如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计划任务,半年内不能进行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应通过主管部门向省科技厅提出延迟验收申请报告。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市场及技术等原因的影响,进行合理调整的,按省科技厅批准调整后所确定的目标和完成时间进行验收。

第十条项目验收程序:

1.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全部任务后,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填写《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申请表》并提交有关验收资料及数据;

2.项目主管部门审查全部验收资料及有关证明,签署审查意见后,将项目验收申请表报送省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

3.省科技厅相关处室收到验收申请报告后,在15个工作日内书面批复验收申请,组织或委托项目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4.项目通过验收后,省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于15个工作日内,在网上公布结果。

第十一条项目验收以批准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合同文本或计划任务书约定的内容和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对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经费使用的合理性、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水平、应用效果和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实施的技术路线、攻克关键技术的方案和效果、知识产权的形成和管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成长等作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申请验收时应提供各类验收文件、资料,以及一定形式的成果(样机、样品等),供验收组织部门审查。

一、各类计划项目必须提供下列验收文件和资料:

1.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申请表;

2.项目合同书和项目计划任务书;

3.项目研发工作总结;

4.项目研发技术报告;

5.项目经费决算表。

二、除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计划外,各类计划项目申请验收时,还应提供以下相应材料:

1.项目所获成果、专利一览表(含成果登记号、专利说明书摘要和权利要求书、专利号等);

2.研制样机、样品的图片及数据;

3.有关产品测试报告或检测报告及用户使用报告;

4.建设的中试线、试验基地、示范点一览表、图片及数据;

5.购置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清单。

第十三条验收专家组应认真阅读项目验收全部资料,通过评议和现场考察等方式,收集和听取相关方面的意见,核实或复测相关数据,独立、负责任地提出验收意见和验收结论。第十四条被验收单位应对验收报告、咨询结论和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验收专家组和评估机构应对验收结论和评价的准确性负责,应维护验收项目的知识产权和保守其技术秘密。

第四章验收结论与后续管理

第十五条项目验收组织部门根据验收专家组或评估机构的验收意见,提出验收结论建议,经省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审定后书面批复。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需要复议”、“不通过验收”三种。

第十六条按期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约定的各项任务,经费使用合理,提供的验收文件和资料齐全、数据真实,视为通过验收;目标或任务基本完成,但验收文件、资料不齐全,验收结论争议较大,视为需要复议;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通过验收:

1.未按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的要求达到预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

2.预定成果未能实现或成果已无科学或实用价值;

3.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4.擅自修改合同或计划任务书中的考核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5.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但未能解决和作出说明,或研究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

第十七条需要复议的验收项目,应在接到通知三个月内提出复议申请。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承担者在接到通知半年内,经整改完善有关项目计划及文件资料后,可再次提出验收申请。如再次未通过验收,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得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第十八条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的归属参照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国办发[2002]30号)执行。第十九条建立验收项目档案。各业务处室应在验收后15个工作日内将项目验收信息录入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数据库,作为计划和项目执行情况评估、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信用评价的依据。

第二十条项目主管部门和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省科技厅对验收项目进行跟踪调查和统计,及时上报各类数据和统计报表。

第二十一条项目产生科技成果后,涉及保密、成果登记、技术转让、申报奖励等事项,应当按照科学技术保密、科技成果登记、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同登记、科学技术奖励等有关规定和办法执行。

第五章相关责任

第二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验收专家组和中介机构等应对验收资料、报告和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在验收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及渎职等行为,一经查实,将中止或取消其继续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和计划项目验收工作的资格,已经给国家、社会造成损失的,将依照有关规定和法律追究责任。

第二十三条参加项目验收的有关人员,未经允许擅自披露、使用,或者向他人提供和转让被评价技术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涉及国家技术秘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第六章附 则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12〕429号)、省财政厅、科技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推进自主创新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财教〔2011〕90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经费是省财政安排专门用于省科技惠民计划(以下简称:惠民计划)项目实施和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配套,引导支持基层开展社会发展领域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综合集成示范的补助经费。

专项经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根据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视财力情况逐步增加。专项经费的拨付按省财政厅关于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原则:

(一)突出重点,择优支持。专项经费重点资助人口健康、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公共安全、城镇发展与社会事业等与社会管理、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项目和科技惠民平台基地建设,择优支持基层开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重点领域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和示范应用、境内(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二)政府引导,多元投入。项目经费坚持政府引导、需求驱动、多元投入原则,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单位自筹等资金投入,推动建立“政、产、学、研、用”联合的协同机制。优先支持设立科技惠民专项的设区的市及县(市、区)。

(三)专款专用,追踪问效。专项经费应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加强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建立面向结果的绩效评价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条

结合惠民计划实施要求和项目特点,鼓励对具有明确可考核的产品目标和产业化目标的项目采取后补助方式支持。

第二章 预算编制审批

第五条

项目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应全面反映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做到收支平衡。

收入预算应合理确定专项经费和其他来源资金的投入结构、投入规模、使用方向和重点,提供相关资金来源证明,明确到位时间与进度安排。

支出预算应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科学测算论证,满足项目实施的合理需要。应分别列示合作 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申明现有组织实施条件和资源。

第六条

项目预算编制审批流程:

(一)承担单位结合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项目预算,逐级报送县、市财政局、科技局。

(二)县、市财政局、科技局结合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评审,对项目预算进行审核,按要求逐级报送省财政厅、省科技厅。

项目牵头单位是省直企事业单位的,项目预算经省直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省财政厅、省科技厅。

(三)省财政厅会同省科技厅审核批复项目预算,分下达专项经费。

第七条

后补助项目预算的申报审批按上述规定程序进行,待项目通过验收后拨付经费,由承担单位统筹安排使用。

第三章 预算执行

第八条

市县财政局、科技局和承担单位应当及时协调并按进度落实承诺的其他来源资金和政策、人才等实施保障条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九条

项目牵头单位应当按照预算批复,及时足额向合作单位转拨专项经费,并加强对合作单位的监督管理。承担单位应完善内部管理办法,加强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

第十条

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执行,不得随意变更调整。如确需调整,需按财政预算调整规定报批。

第十一条

专项经费中涉及政府采购的应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使用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由承担单位管理使用,国家有权进行调配。企业使用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承担单位应严格按以下范围使用专项经费:

(一)技术引进费: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引进新技术、新流程、新工艺,或购买专利等发生的费用。

(二)技术开发费: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有关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生产工艺流程改进、技术的适用性改进和创新等发生的费用。

(三)技术应用示范费: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开展技术转化应用、综合集成和示范等发生的费用。

(四)科技服务费: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聘请有关技术专家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五)培训费: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发生的资料费、专家讲课费、场地租用费、学员食宿补助等费用。

专项经费不得用于支付有工资性收入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福利;不得用于支付罚款、捐赠、赞助、投资等;严禁以任何方式牟取私利。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之外其他费用,需由专项经费安排的,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专项项目和资金监督管理、评审验收、国际交流、调研考察等所需的工作费用,可根据有关规定视工作进展情况,从专项经费中安排。

第十四条

项目牵头单位应按时编制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逐级报送省财政厅、科技厅。

未完项目结存经费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项目因故终止,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结余经费按照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财务验收

第十五条

财务验收是项目验收的前提。项目牵头单位应在完成任务后一个月内,逐级向省财政厅、科技厅提出财务验收申请,并提交项目总结报告、用户使用报告、财务审计报告等材料。省财政厅、科技厅组织财务验收,形成验收意见,主要分为通过验收和不通过验收。

(一)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好、经费使用与管理符合财务规范的为通过财务验收。

(二)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财务验收:

1、套取、截留、挤占、挪用专项经费;

2、不按承诺落实配套资金;

3、不按规定管理使用项目经费;

4、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5、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6、其他违反有关规定和相关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十六条

在项目财务验收结束后一个月内,市财政局、科技局或省直业务主管部门应将财务验收意见通知县财政局、科技局及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通过财务验收的,市财政局、科技局或省直业务主管部门可向省科技厅申请项目验收。未通过财务验收的,应在接到通知的三个月内组织整改,基本达标后再次提出财务验收申请。

第十七条

在项目通过财务验收后一个月内,承担单位应当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专项经费结余应按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市财政局、科技局应组织编制成果推广方案,落实成果推广所需经费。对重大成果推广项目,经批准可以滚动支持。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省财政厅、科技厅负责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市县财政局、科技局负责项目的日常监管,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保证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协调解决项目实施有关问题,及时报送项目执行情况,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九条

省财政厅、科技厅建立专项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对于项目实施绩效评价结果良好的项目所在市给予适当奖励,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所在市,调减申报项目数量。

第二十条

省财政厅、科技厅逐步建立经费使用信用管理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对经费使用管理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记录,对于非保密项目信息予以公开。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停拨经费、终止项目实施、调减或取消项目所在市未来三年申报项目数量或项目承担单位的申报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套取、截留、挪用、挤占专项经费;

(二)不按承诺落实配套资金;

(三)不按规定管理使用项目经费;

(四)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五)项目组织实施和经费监督检查不力;

(六)其他违反有关规定和相关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施行,由省财政厅、科技厅负责解释。

下载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大全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2010/9/1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1220次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规范科技项目管理,......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结题验收要求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结题验收要求 第一条 高校科技项目应在合同结束后6个月内进行结题验收。一般情况下,基础研究类项目提交结题报告,应用研究类项目采取会议验收或通......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以下简称我局)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加强我局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保证项目管理的公开、......

    厦门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

    厦门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建设科技研究工作,促进建设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建设科技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更好地指导......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标准1目的为加强科技项目的管理,加快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步伐,提高河南分公司技术装备水平,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提高企业在国际......

    东营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

    东营市科技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全市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促进科技计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效率和科技投资效益,根据《国家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验收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经批准列入省科技发展计划......

    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

    山东省教育厅 鲁教高函(2012)4号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做好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 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