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4 20:3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第一篇: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聆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创意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什么是创新、创造力?首先,创造是提供新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而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从广义上讲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或在具有独创性的工作中注入个人的创新成分,都被称为创造。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取得出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音乐创造力方面却令人堪忧。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小学生会简单作曲的只占18%,不会的占82%;可见创作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最薄弱环节。我国少年儿童能在国际大赛上获奖而成却很难获奖,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从小在学校总是依照教育传达的指令被动完成任务,而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发展理解、鉴赏、创造音乐的兴趣和潜力,所以阻碍了学生探求音乐内涵、再创造音乐的能力。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启发想象,唤发创新精神唤起创造能力

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2主体参与,激励创新创造能力。

现代课堂教学论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儿童观的真缔所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例如:在演唱歌曲《划船曲》的过程中,教师先提问:“用什么表现方式能使歌曲听起来更热闹?”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当“啦啦队”,全带韵律地喊“加油、加油”,一部分学生表演划船。学生很来劲,个个跃跃欲试,教师顺势将学生分成三组,一齐来感受这种表现形式的实际效果,歌曲听起来层次感丰富了,也热闹了许多。接着教师又激励学生畅想:“赛船的场面可激烈了,大家争先恐后,一会儿你快,一会儿我快,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改变它演唱形式来表现激烈的比赛场面?”有的学生说可以用轮唱的方法,还有的认为边唱边做划般的运用更好。教师请全体学生分别尝试两种方法,果然赛舯情景更激烈更热闹了。教师适时肯定了学生的创意,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活动充满信心和热情。这时,教师提议:“中国民间习俗常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来表现喜庆与比赛的热闹场面,这首歌可以加入怎样的锣鼓节奏型来演奏?”学生极有兴致尝试,教师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创编,有疑难处请教师帮助。在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们无拘无束,灵感激发,编出了许多节奏,如:“××|××|”“×××|×××|”“○××|○××|”„„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最佳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最后教师综合所有具有创意的表现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喜好:或唱歌、或担任“啦啦队”、或表演、或打击乐器。人人参与,尽情尽兴地表现歌曲。这时,教师无须解说,学生在游戏般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了赛般激烈欢腾的场景,也在愉快自由的集体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2捕捉时机,诱导创新创造能力

在歌曲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适宜于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这种时机。但创新的时机并不是处处都存在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教师不能做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或不注意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内在的联系,就不能捕捉住这种机会,学生也就会丧失一次创新的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因势利导,诱导学生创新。如教学《云》时,结合这首歌曲中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适宜引导学生创新。教师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先运用直观、感性的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现“水在大自然中循环”的动感画面,随着轻轻的背景音乐,教师如解说员般描述:“地上的小水珠受到太阳的照射以后变成水蒸汽冉冉地上升,它们越积越多,变成了云,云在空中飘呀飘呀,遇冷后化作小雨点落下来。”接着,教师问:“小雨点落下来除了能浇麦田,还能浇什么?”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蔬菜、瓜果、树木„„然后,一段极富动感的前奏音乐又一次打开了学生的想象大门,学生仔细倾听这段音乐后,教师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转化成动作表现出来。学生们感到音乐在“上升”,创编了许多优美、新颖的动作表现音乐:“花朵在绽放”,“小树在长高”,“水蒸汽在上升”„„在创编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懂得了雨点来自云这一科学道理,还在自然状态下得到了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3设置情景,引发创新创造能力

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讲故事、观看绘画和音像资料、即兴表演、运用电脑多媒体等,只要灵活运用,定能营造美好的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例如,在学习《下雨真好》这一课时,教师先请学生闭眼听一段描绘雨声的录音,淅淅沥沥的雨声一下了把学生融入大自然。教师问道:“同学们,你愿意告诉我你雨中的心情,并让我知道你雨中的故事吗?”有学生说:“我最喜欢下雨了,因为下了雨我可以在水塘里玩水,可有趣了。”还有的学生讲了雨天发生的故事„„接着,教师运用多媒体电脑显示一幅幅极富诗意又带生活气息的连续画面:“池塘里的小雨点”,“戴斗笠的男孩”,“打荷伞的女娃”„„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小雨的“唰唰声”,教师又问:“如果这是首歌曲,你能给它起个什么歌名?”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各不相同,所以他们的回答也是各具特点:“雨中小唱”、“童年的雨天”、“下雨真好”„„学生的思绪在雨景中延伸、想象在雨景中扩展、创造在雨景中体现。就在这一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旋律节奏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经历,为歌曲编配歌词,可以独立创编,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在填词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很兴奋,也很投入,创编的歌词富有个性色彩,真实现时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最后师生共同参与比较、分析、评价,并试唱体验。在教师设置的富有情感的意境中学生用心去唱自己编的歌,再次感受到创新的愉悦。

4、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从传统的主导者变为指导者、合作伙伴,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立思考和不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建立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敢于创新。

5、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实施计划

对于低年级孩子的创新潜能开发可以从动作,简单的歌词创编入手,低年级的孩子都比较活泼好动,可以结合歌曲,让学生动动脑筋运用身体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出动作律动表现出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开发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试着创编简单的歌词,由于他们对具体的形象记忆更深刻,所以创编的都是动物的形象叫声,和身边的事物。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所以创新的范围可以更广泛,难度也可以加大。可以有节奏、旋律、歌词、舞蹈动作、课本音乐短剧的创编,歌词的创编不应该只是具体的形象可以有一些抽象的情感表达。也可以鼓励学生创造出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演唱歌曲和演奏乐器的形式,通过“音乐会”“特长展示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培养和发挥他们具有个人特点的创作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即兴发挥,活跃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6、鼓励与评价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表现都会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师评、生评和自评。,以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对自己音乐学习活动的不断反思,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以后的创造活动中更轻松,能力得到进步。应该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小小的想法、灵感和创造。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创设出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不断鼓励学生去发现、去认识、去创造,让学生有展现自己才华和表现自己想法的机会,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为新世纪培养出新型人才。

第二篇:最新学校文化与学生创造力培养

学校文化与学生创造力培养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秦虹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张武升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培养学生创造力,学校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元、先进的学校文化是学生创造力养成的沃土。

学校文化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最本源的影响因素

关于人的创造力包括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问题,早有专门的科学研究。早期,研究大都集中在创造力发展的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等方面,得出的结论是生物、遗传是人的创造力发展的重要生理基础,但不是全部决定因素。后来,学者开始重视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如研究社会时代发展与创造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条件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等,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因素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不是终极的决定性因素。

再往后,研究视角集中到比较研究上,即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对创造力发展的影响。马塞尔,梅斯曾对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用大量数据说明了犹太人在这个方面的突出成就。在探究其原因时,美国创造学家S·阿瑞提指出,统计证据“并不证明犹太人从生物学意义上就比非犹太人优越。他们自19 世纪中叶以来所获得的伟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归因于在犹太人环境中占据优势的那些社会文化因素”。随之,关于创造力发展的研究逐步集中到文化上来,并开始影响到教育研究领域。

在教育研究领域,对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早期研究多集中在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民主、纪律和课程上。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地集中到文化上,并逐渐从校园文化的研究走向学校文化的研究,使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得到拓展和延伸。一般说来,学校文化应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传承的文化,这方面表现为教育教学内容、学科、课程等;二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而不断积淀、创造的文化。前者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创造出来的一般文化,后者是学校教育者、学习者共同创造出来的特殊文化。两个方面共同构成学校文化的整体。

在研究中,人们达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 学校文化是学生创造力发展和培养的最本源的影响因素。学校文化本身含有丰富的创造力因素,对学生创造力潜能起到唤醒、诱发、激励以及示范、引领的作用。因此,学校文化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之间具有很强的因果逻辑关系。学生创造力发展所产生的结果又反过来丰富、扩展和发展学校文化。

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

从一般文化的研究成果来看,并非任何形式的学校文化都能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起到正向作用。美国创造学家S,阿瑞提经过研究,提出有利于人的创造力发展和发挥的文化因素有九个:一是便利的文化,即创造者能够很方便地获得文化的滋养和促进; 二是刺激作用开放的文化,即文化对任何人都开放,允许任何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三是注重生成而不是存在的文化,即鼓励生成新文化;四是资源自由享用的文化,不受限制,没有文化特权;五是鼓励和支持发展的差异性、多样性的文化;六是兼容并包的文化,能够接受不同的甚至相对立的文化刺激;七是对不同观点容纳和感兴趣的文化;八是鼓励和推崇重要创造人物的出现,并重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的文化;九是对创造思想与行为鼓励,对创造成果奖励的文化。

这些文化因素或具有这些因素的文化有利于人创造力的发展和发挥。从性质上,可将这些学校文化因素总结为开放性、多元性和先进性三个特点。

一是开放性。具有开放性的文化是活的文化。学校文化的开放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文化要对经济、科技、信息等领域文化开放,并对其发展反应敏感、包容并及时吸收,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如建设信息化学校就是对其他领域文化的开放、吸收和应用;二是对其他学校的文化开放,吸收历史名校的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和新兴学校的优秀文化品质,博采众长,以优化发展自身文化;三是对国外教育的文化开放,及时吸收发达国家高水平学校的文化经验和成果。只有具有开放性、包容性、集成性的学校文化,才会有丰富有力的创造性因素。

二是多元性。多元性是指学校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多样性,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个性化选择。天津著名的南开中学解放前在文化的多元性上非常突出:通过对国内外教师的选聘带来了中外文化的多元;面向全国招生,全国各地的优秀生源汇聚,带来了国内文化的多元。而学校对文化多元的鼓励、推动,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培养出了共和国两位总理、九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四十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五十六位中外著名科学家。

三是先进性。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与落后的文化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中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在中国文化中那些“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先摧之”的文化因素,“趋同随俗入流”的文化因素,盲目自大排外、盲目崇拜、迷信权威的文化因素,“官本位”的文化因素,“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学术文化因素,应试教育的文化因素等都是劣质的、落后的文化因素,阻碍、抑制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就外国文化而言,种族歧视、吸毒、颓废、乱性等相关的落后文化因素,同样将创造力发展和培养导向错误的 深渊。先进文化是代表文化发展趋势和方向,反映文化发展规律,激励人们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文化;先进文化是尊重和包容、吸纳其他文化,鼓励创新、创造的文化;先进文化是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唯有先进的学校文化,才能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这“三性”,可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主体文化、制度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等方面,融人学校文化中。

关于物质文化。学校的“物质”主要指学校的楼房、校园、教室、设备、设施等。物质文化就是这些物质所具有和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例如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楼,单纯一栋建筑,没有文化可言,但这栋楼是该系创办人、著名画家范曾卖画筹钱所建,就赋予了这栋楼以文化意义。再如北京大学的校园,如果单从一个景区去看,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化,但是,把它与百余年发展中的文化名人、著名作品、发明、重大历史事件等联系在一起,它就成为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源,著名文化学者谢冕在《永远的校园》中对此有独到精彩的描述。物质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先进性体现在:一是楼房、校园、教室等设计样式因学科性质和使用性质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二是校园的人文景观设计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先进性;三是设备、设施等既体现历史变迁、技术更新,又体现物景相关、物人相连,使人有见物思人、触景生情之感。

关于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涉及校训、校徽、校风、学风等。一般来说,精神文化可以从三方面体现文化的开放、多元和先进性。一是使校训等有不平凡的来源,或者出自优秀的文化经典,或者包含特殊教育典故。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这一校训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即“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二是这些因素在历史发展中与时俱进,在一脉相承中不断丰富创新,积淀和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文化意义。以北大的办学理念为例: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蒋梦麟提出的“大度包容”、“思想自由”,胡适提出的“教授治校”、“思想自由”,马寅初提出的“服务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等,都是在历史中继承与发展的。三是这些因素本身与国内外优秀的精神文化有相通性,能够得到广泛的文化共识和精神共鸣,从而成为学校精神文化体系的纽带。

关于主体文化。学校的主体文化由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组成。主体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先进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校长、教师、学生本身学贯中西,既对本国文化有较好的造诣和学养,又对相关的国外文化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并善于把二者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应用于管理、教育教学活动中; 二是对文化持有开放的胸怀,鼓励和促进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交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扶持弱势群体文化,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有分辨能力,自觉追求优秀、先进的文化。三是成为先进主体文化的坚守者、代表者。校长、教师、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既要做好学问,更要做好人,使自己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关于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由学校一系列规章制度所蕴含、积累的文化。制度文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各种相互联系、不断革新发展而成的制度内容,二是制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展示的革新变化关系,三是制度之间关涉的人和事的教育意义。具备了这三个内容,学校制度就成为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在开放性、多元性和先进性上体现为三点:一是每一项制度都是开放性的,对相关制度因素的发展保持高度敏感和及时吸收,使每一项制度体现革新性和发展性;二是学校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的原则,在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保持其时代的先进性;三是体现了对于创新一贯、一致的鼓励和支持。有了这三个方面,制度文化就成为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和培养的文化。

关于课堂教学文化。课堂教学文化主要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在历史发展中所积淀的具有文化意义的人和事来体现的文化,包括趣闻、佳话、故事等,这些因素往往与特定的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联系在一起。二是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文化处理来体现的文化。没有文化处理的教学内容只是一般文化因素,而不是学校文化因素。所谓文化处理,就是指教师在讲授中,不仅讲解知识本身,如一首诗、一个定理或公式,而是把它放在诗歌、定理或公式的有关发展过程中,放在教科书的内容联系中,揭示其创造主体、历史联系和作用,使学生不仅学懂了这首诗、定理或公式,而且了解了其创造主体、历史发展联系和作用,从而使知识学习变成文化掌握。课堂教学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先进性体现在:首先是课堂教学的内容是前沿的新鲜的知识,而不是过时落后的知识;其次是课堂教学所积淀形成的趣闻、逸事、佳话、故事等,具有真、善、美性质的教育意义,是精华的文化因素,而不是落后的糟粕;再次,课堂教学及评价的方式方法、环境氛围是现代的,是宽松、包容、多种选择的,是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创造性表现的,而不完全是应试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文化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

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学校文化从何而来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育资源。学校文化只有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体现出开放性、多元性和先进性,才能成为学生创造力发展与培养的重要资源。

在分析综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成果基础上,我们分析得出,形成与创新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与培养的学校文化的主要策略有:

1.掌握先进的文化价值观

学校文化形成和创新,需要解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依据什么样的教育管理理念和共同的价值取向问题。学校文化形成和创新关键在于学校文化力的提升和优化,这需要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引领。这个先进的文化价值观涉及人本理念、品牌理念、团队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学习型组织理念、创新理念等。只有以先进的文化价值观为指导,学校才能科学有效地形成和创新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和培养的学校文化。

2.选择渐进式的发展过程

学校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完成,这就需要选择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决不能搞所谓跨越式的“大跃进”。这是因为学校文化具有时间性、未来性、继承性的特点,需要从表层到深层、从硬件到软件、从外延到内涵、从学习到创新的发展过程。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学校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创新学校文化也必须遵循学校文化的规律,渐进式推进。

3.走特色化之路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21世纪里,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在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人才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必须全球化、国际化。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面对国际竞争白热化的新形势,有关专家于1999年4月对我国青少年的创作能力进行了社会性的测试调查,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青少年能关注自身的创造力,但具有初步创造人格和创造能力的仅占被调查者的4.7%,可见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创作能力相当低。像这样,我国青少年怎么能在国际间市场白热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的今天立足呢?《路甬祥谈创造人才的培养》一文中指出:“21世纪的人才,不是做考试的机器,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的知识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当今学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它贯穿于课内和课外教学的全过程,而学科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主战场、主阵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首先要营造宽松的创造氛围,帮助学生冲破定势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当今学生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心理上的因循守旧;不敢“标新立异”,不敢有超越的创造。因此,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民主、自由、和谐、开发的教育氛围和环境。要实行民主管理,给师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鼓励师生各抒己见。一是鼓励学生不人云亦云,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性地发挥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不随意批评、否定学生,消除其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得课堂成为师生相互讨论、质疑、争辩的乐园。三是创造教育园地,营造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校园文化环境。

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说:“知识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生活与劳动教学的效率,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进生活。这就是把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构成知识教学圈,把学生的课外、校外生活提高到第二课堂教学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构成训练能力的“驿道”,按照“课中学—课中练—生活用”的能力训练中学的系列,发挥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存,在教学活动和生活实践中求得创新能力的发展。譬如在课外兴趣课上,我的老师曾经上过一堂以“有非典的日子”为主题的课,在课上老师先让学生讨论在有非典的日子里,大家经常做的是些什么事,(洗手、戴口罩、打扫卫生)经常看到的面画是什么(医生穿戴严实,抢救病人,环卫工人,商店阿姨、学校老师不怕辛苦到处消毒)并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大家自由探讨,可以用记忆画,想象画,宣传画及绘画日记等多种形式来真诚流淌抗击非典的心曲。这样把教育内容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最后回归课堂,学生的作品充满感情,情绪饱满,使学生的知识活化,培养了创新意识,实践了创造能力。

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创新教育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体验成功,引发创造力,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大课题。教师要引发学生的再度创造力,要让学生体验前一阶段创造成果的愉悦感,总结经验,还应多鼓励、多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思考,以求获得新一轮的创造。譬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时,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然后教师可从另一个角度去启发他,把当前的愉悦感转化为以求再度新创造的动力,产生新的创造思维。当教师发现个别学生有独创画面时,就更要让其体验成功,可把其作品放在展览室让全体师生去观看,去观赏,去赞叹。或在学校里开展“小发明”、“小创造”评比活动,激发起新的求知欲,达成新一轮创造,以实现学生创造能力的再度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衡量新时期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对于新时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秉承创新这一宗旨,一定会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第四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范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个杯子可以有什么用途?”在教育专家调查问卷中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小学生的回答中出现的答案比较类似,其中最多被提及,排在前四位的是“喝水、喝茶、倒热水暖手、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东西”。而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给出的答案却更丰富多彩,比如“扣骰子、打人、摔碎了拼画、养鱼、栽花、当传声器、当作礼物、当玩具”等等都有。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小朋友在创造力方面反而优于小学

生。

现代社会对于人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什么孩子们的创新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却逐渐减弱了呢?一个培训中心专家发现,往往孩子的年龄越小,思维越开阔。上了学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条条框框。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由于还有很多老师把教学过程简单的分为互不联系的两大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操作。新课的导入,新知的传授,方法的运用,尽管都有学生存在,但学生充当的只是参与者,一切都在老师的无形掌控之中进行着。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部分老师怕学生的思维太活跃控制不了,不敢放开让学生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不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只重视学习的结果,名为个性化的练习,其实都是在教师暗地指导中进行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通过教学实践,本人有几点拙见:

第一:在教学中要帮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步化的源泉。”诗人雪莱也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也是一种综合的原理。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纵观历史,科学上的伟大发现,都是科学家借助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的。丰富的知识是迸发想象火花的基础,兴趣和爱好是发展想象力的起点,丰富的表象储备则是想象力的条件。可见,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特别是创新想象,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珍惜他们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想象。并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启发学生想象。如:在“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学文”这一块中,教师可以出示有关挂图,引导学生观图想象故事内容、情节;提示学生:“如果让你看图写一写所发生的故事,你会怎样写?”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除此以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运用模型、标本、投影片、影像资料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重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而丰富的表象。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一课时,本人用了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坐在井底的青蛙所观察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后,让学生想象“井口那么大的天”到底有多大,能制作出一个类似“井口”的道具来观察天吗?这下学生们来了精神,有的小声讨论,有的立即动起手来。令人可喜的是有的学生竟用课本卷起了一个筒子来观察天,边观察边兴奋地说着他的发现,还有的学生把双手拢成“口”形来看天且发出感叹:“怪不得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哈!哈!”“„„”看,多么神奇——想象使学生成了“发明家”!

第二: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培养,一是可以进行变式教学。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不同方式进行变换处理。在任教三年级语文时,有这么一篇课文《称象》,教完这课时,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的办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说了许多办法。有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教四年级的《小珊迪》,可问学生:小男孩还会来吗,为什么?学习了《石板屋》,学生们知道了石板屋比旧时民屋有许多的优越性,让学生讨论,石板屋还有哪里值得改进的?学生们情趣激昂,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说出了不少石板屋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房型不美观,直通通;色彩太单调,纯青白;室内摆设太单一,就石板做的一些简单的家具„„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渗透科学思想启蒙教育的课文,比如,《躺在波浪上读书》中体现的实践和科学知识的渗透,新教材三年级中《照片中的马活了》渗透了视觉残留的原理。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的启蒙,有助于在发展语言中发展思维。

第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1、注重情趣教学,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中、低年级的教学尤应如此。我根据年级不同、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把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论论。学生在画、唱、演、论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松鼠的尾巴》一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松鼠,可缺了尾巴,让学生看后有一种非常冲动的感觉:为松鼠画上尾巴,给它一个完整的身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随之活跃了起来。学习了《看月食》时,我有意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创造性的进行课本剧表演,充分发挥了学生潜在的语言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张石匠拜师》一课时,学生自主分成两组,来了个“我想拜谁为师”的大辩论,同学们热情高涨,找原话,谈认识,说理由。每组都为自己找到了七、八个拜师的根据。一堂课,虽没一个人坐着,可不用我操心纪律问题,正是收效甚多。

2、重视探究、发现和合作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我重视探究与发现,加强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地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能有一点,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另一方面重视合作学习,我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

因而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起合作的学习关系,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还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

3、语文教学还应当重视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和幻想。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我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能培养想象力。

对于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比如,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说说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样做。读了《桥梁远景图》,让学生绘制自己理想中的桥梁。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读科普作品展开幻想,试写科普故事;练写童话等等。在读写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第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所以有创造力的人必须在心理上有“自由”感到“安全”。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之间缺少合作,就会导致学生常常处于焦虑状态,创造力就会受到严重压抑。因为研究表明:高度的焦虑只有同高能力相结合时,才会促进学习;高度的焦虑水平同低能力或一般能力相结合时,则往往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由此可见,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多么重要。民主型师生关系,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优良的人格力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及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甚至对教师的观点也敢于提出挑战。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些错误的想法也不要轻易加以否定,要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寻找和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与他们去共同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用自己的宽容与耐心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用自己的爱心与机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第五: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以“假如我是„„”,提出小学生独特的改进的建议;指导学生就“废电池的危害”的问题,进行调查访问,然后整理调查所得,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指导学生围绕“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活动,搜集资料,召开主题队会,办成小报。学生在上述语文实践中,把课内学习所得,用于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语文能力,还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能使学生爱学语文,进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漯河市郾城区实验小学 李小飞 电话:15290729709 电子邮箱:504698006@qq.com

第五篇: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策略

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摘要:音乐不仅可以熏陶幼儿的审美感,而且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本文分析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含义及意义,探讨了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培养途径及策略。

关键词:幼儿 音乐教育 创造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24-02

创造力是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创造性人才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本。开发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人类发展的需要,音乐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幼儿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内容。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含义

《辞海》对创造力的解释是:“创造力是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产生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创造力是创新过程中最核心的能力,贯穿于创造活动全过程的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同时,创造力也是创造过程中最活跃的因子,可以认为,创造力是创造过程的前进动力,也是创造过程的奠基。本文的幼儿音乐创造力可以理解为为了有效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运用一切的已知的幼儿音乐信息,产生处新颖、独特、有社会或者个人价值的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具有独特性;二是幼儿皆有的一种能力;三是能力根据幼儿个体不同,有高低之分。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目标和意义

2.1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目标

幼儿音乐创作力有明确的目标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引起幼儿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创作能使幼儿感受到创新的乐趣,能有效激起幼儿进行再创作的欲望,在此过程中,对音乐的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兴趣;二是引导幼儿体会音乐的创作过程。幼儿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在音乐的渲染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音乐创作来理解音乐艺术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三是鼓励幼儿理解音乐。幼儿音乐教育为幼儿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提供了机会,幼儿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能更加理解音乐知识,并且能有效并且无形中将这些知识运用到音乐创作中去,在加深理解音乐的同时完成创作;四是鼓励幼儿进行最简单的音乐创作进而发展其创作力。幼儿尝试用最简单的音乐元素无规则的创作乐曲,能逐渐培养幼儿形成一种主动、创新的精神,推成出新的勇气。

2.2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义:

(1)增强幼儿对基本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一定程度上开阔幼儿的视野;(2)启蒙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的创造力;(3)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合理部分,鼓励幼儿主动学习和积极创造的开拓精神;(4)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论知识、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内容的学习,提高幼儿综合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旨在于通过音乐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潜能。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音乐创造力:

3.1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低,暂不需要学习专业化的、高技能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是基本的音乐知识进而技能是创造性表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的过程中,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教师必须给幼儿传授一定的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让幼儿学习到基本的音乐知识,扎实幼儿创作的基本功和丰富幼儿创作的素材。

幼儿教师要对不同的音乐作品才有不同的教学分析,要引导幼儿随着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力度以及速度等特点,体会音乐的美,学习到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从中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及表演能力。例如在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使其在愉快的情绪中说说、跳跳、唱唱,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学习到基本的音乐知识,在感知、欣赏、表现、交流中提高艺术能力。

3.2配置和谐的教学环境

3.2.1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

建造安全的教学环境,让幼儿能自由地学习;尊重保护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提高创新力。努力营造平等、轻松、自主、安全、愉快、和谐的气氛,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而刚入园的幼儿对于陌生的环境以及教师会心

里产生距离,但是我们利用音乐手段,让他们愉快、轻松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能给予幼儿更多的爱和关怀。例如幼儿入园时,播放愉快轻松的音乐,热情地迎接他们;幼儿午睡时,教师轻声哼唱《摇篮曲》,让幼儿放心安睡;幼儿放学时,放抒情的音乐,让他们产生留恋之情,让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充满音乐声,让幼儿在融洽和谐的环境中,提升音乐创造力。

3.2.2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学习兴趣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基础,是培养幼儿音乐创造力的最佳奠基。在课堂学习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激发兴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也形成合适的利用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情境的良性循环。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简单的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一线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幼儿教育的需求,教师要为幼儿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技能与创造表现是和谐统一的。在支持、鼓励幼儿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幼儿也需要教师适当的示范支持,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3.3培养幼儿的创造素养

应从培养创造意识、培养创造个性、培养创造兴趣三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创造素养:一是引导创造兴趣。引导创造兴趣是培育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基础,兴趣可以说是创造力的萌芽,保护激发兴趣就是保护和激发潜在的创造力,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二是培养创造意识。幼儿的创造力不是要求幼儿去实实在在创造出一项新技术或者一个新的具体的产品,而是指在幼儿的日常学

生生活中产生的独特新颖的新观念、新方法或者新的假设。也就是说不是指强制让幼儿发明出小制作、小发明,而是形成幼儿新颖独特的心理意义。三是培育创造个性。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应尊重幼儿的个性,爱护幼儿的创造热情,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通过引导、调节、监督、协调的过程来培育和发挥幼儿的创造个性。具有创造个性的幼儿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培育幼儿的创新性。

总之,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素养、配置和谐的教学环境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幼儿音乐创造力,使得幼儿能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兴趣,培养有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梁宝华.音乐创作教学:新世纪音乐教育新趋势[m].香港:卓思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2.[2]杨乃定.创造学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

下载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浅谈如何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摘要:教学质量与教学模式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科学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模式,......

    教学幽默与中学生创造力培养

    教学幽默与中学生创造力培养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身上有着艰巨的任务,幽默式的教育方式是现在普遍提倡的教育方法,是21世纪老师必备的一种美丽的品质。而对于可塑性做好、创造......

    如何培养创造力(范文)

    《如何培养创造力》改写 夏邑县实验中学987 正确答案不唯一 创新需有创造力 创造思维赖自信 汲取知识是第一 灵活运用多尝试 抓住灵感莫放弃 心动付之以行动 锲而不舍保恒信......

    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我认为创造力是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反思(5篇模版)

    加强素质教育,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应用尝试......

    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摘 要 幼儿音乐课堂音乐创作需以学生兴趣为指导,以教师技巧为支撑,因此开展幼儿音乐课堂音乐创作练习方法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幼儿......

    浅谈珠心算与创造力培养论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曾说: “科学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发现新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落的思维方式来......

    幼儿游戏与创造力培养

    在自主游戏中发展儿童的创造潜力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三种类型,其中角色游戏是最具代表性的、蕴含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