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及旱作农业示范区开发建设规划

时间:2019-05-14 21:1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凉市崆峒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及旱作农业示范区开发建设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凉市崆峒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及旱作农业示范区开发建设规划》。

第一篇:平凉市崆峒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及旱作农业示范区开发建设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及旱作农业示范区开发建设规划

“十一五”以来,崆峒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由过去解决温饱、追求产量的传统农业向逐步走向突出质量和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农业发展的总体来看,全区农业产业化结构仍然不够合理,产品结构还不够优化,加工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经济实力尚没有较大的突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向营养、保健、卫生、安全的优质产品转变,使农业生产从单纯受资源约束转化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产品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对今后农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满足人们的市场需求和适应我国新时期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本规划针对我区农业发展存在的干旱少雨、生态脆弱、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等瓶颈问题,按照“建设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及出口创汇基地、西部旱作农业示范区和全省重要的精果优菜基地”的目标要求,突出“抓粮食、兴红牛、强金果、扩蔬菜、夯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重点,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大扶贫开发、发展旱作特色农业六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

一、规划背景意义

(一)规划背景: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强调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既是就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七年关注“三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都把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新的部署。

(二)规划年限:2011年—2015年

(三)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四)规划意义:现代农业是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我区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建立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是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二是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大量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的局限,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发挥资源、区位和竞争优势,实现区域分工的合理化布局;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实现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系统化管理和服务;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组合、资源优势互补的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弱质产业、效率低下、农民贫困的局限,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区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挑战,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十二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与环境展望

(一)“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十一五”计划确立的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突出项目带动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产业开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强势增长、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通过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10年底,全区农业增加值达到8.99亿元,较2005年增加4.49亿元,年均增长13.3%;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19.92亿元,较2005年增加8.59亿元,年均增长11.9%;粮食总产量达到19.5万吨,较2005年增加2.7万吨,年均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29元,较2005年增加1723元,年均增长11.8%。

——产业开发稳步推进。全力实施农村人均1头牛、1亩草、1亩果菜,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四个一”产业结构调整工程,以肉牛、果菜特色产业为主的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肉牛产业开发方面,认真实施“万千百十”规模养牛工程,建成肉牛养殖万头乡12个、千头村55个、千头养殖场(小区)10个、百头场40个,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2940户,肉牛饲养量35.7万头,商品率54%,已成为甘肃东部辐射西北的肉牛养殖、贩运、屠宰加工、交易的重要集散中心。扩大饲用玉米种植面积,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70 %。果菜产业开发方面,实施索罗、草峰果产业开发整乡推进,建成了史家沟、赵堡、清街、天门4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和高堡、赵堡等10个果业示范点,全区果树经济林达到11.18万亩,其中苹果9.17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5.5万吨。蔬菜产业启动柳湖—安国,四十里铺—白水—花所两个万亩无公蔬菜基地建设,种植面积达到18.8万亩,实现产量27万吨,其中设施蔬菜1.2万亩(日光温室0.4万亩、拱棚0.8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龙头企业建办方面,按照农业工业化的思路,建办了福利制革、西开牧业、凯沣罐头、景兴食品等重点龙头企业,全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户,市级龙头企业达到8户。

——新村建设稳步推进。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整合各项涉农资金,以“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整村、整乡、整区域推进工程。省列马莲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吴岳、史家沟等市列新农村示范点15个,实施了大寨乡、峡门乡、崆峒镇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工程,探索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子;全区完成村庄规划163个,完成土窑洞搬迁和危旧房改造7132户,累计建成小康屋7776户、“三清五改”示范户7800户。培育了吴岳、马莲、大寨、安家、贾洼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典型,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业基础显著改善。实施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等级路、村村通自来水等工程,解决了群众行路、吃水难的问题。实施通乡油路7条173.8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硬化村道173.7公里,硬化率达到17.1%,145个村通上了公交客车,农村公路养护里程达到1394.6公里。实施了崆峒水库除险加固、寺沟水库除险加固、颉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35项重点水利工程,完成灌区斗渠衬砌40公里,新打灌溉机井2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600亩,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9.67万亩。实施泾水北调饮水安全、七府水厂等饮水安全工程8项,解决了北部塬区8乡镇76村9.4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累计解决了26.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85%,入户率达到80%。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完成造林面积15.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5%;新修梯田10.48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94.6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78.9%。全面推广清洁能源,安装太阳灶1470台,完成沼气入户15626户,入户率达到18.2%。

——扶贫开发和劳务经济成效显著。坚定不移地贯彻开发式扶贫方针,按照“边温饱,边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振兴川区,建设北塬,开发南山”的扶贫开发思路,集中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种养产业开发、科技扶贫为主的四大类142多个扶贫开发项目,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9368万元,解决贫困人口3万人。依托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雨露计划”等工程,以旱作农业、肉牛养殖、果园管理、劳务技能等适用技术为重点,累计完成农民培训51.8万人(次),输出劳动力43.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66亿元,年均4.13亿元。

——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建立了领导小组谋划推动、乡镇主体落实、农口部门指导支持、区直部门帮扶指导的工作推行机制,靠实了“两个一半”(乡镇一半以上的干部抓产业,农口部门一半以上的时间深入一线抓点指导)责任落实机制,健全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重奖严罚的考核机制,形成了合力攻坚、集中突破的工作格局。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先后在西郊开发区、柳湖乡、峡门乡建成农民安置楼39幢,安置农民1514户6359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确权到户率达到100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互换、租赁、转让、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15654亩,涉及农户5126户。

(二)“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

“十二五”期间,崆峒区的农业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从发展机遇方面看: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近期,中央决定实施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规划,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把“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列为全省八个方面的重大任务之一,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实施1000万亩节水农业工程、1000万亩优质林果工程、1000万亩旱作农业工程和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工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三二一”战略,集中建设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及出口创汇基地和西部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全社会营造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农业的氛围,对做好“十二五”时期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指明了突破的方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制约因素来看,一是农村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逐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加强,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仍然有不少的差距。目前,全区尚有9996户居住在窑洞、危旧房和存在地质安全隐患地带,有88个村没有通油路,农村公路路面铺装仅为17%,仍有4.62万人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还有291公里的干渠、支渠、斗渠没有衬砌。二是肉牛、果菜产业有待进一步提升。肉牛、果菜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总体来说,产业优势还不突出,集约化程度不高,没有规模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提档升级。农民从肉牛、果菜产业中的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7%。产业化中介组织还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处在培育阶段,数量少,规模小,欠规范,自身实力不足,服务功能单一,不能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不能引导农民规避市场风险,没有与农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机制,带动力有限,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不相适应。三是农村投入严重不足。我区属于典型的“吃饭不足型”财政,用于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只有依靠转移支付才能实现正常运转。从我区近几年的农业发展投资来看,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中央、省市的项目投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今后新村建设、南北二塬和偏僻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日益加大,财政投入无能为力。四是农产品加工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发挥不够。从畜牧业深加工来看,我区有“景兴食品”、“凯沣食品”等产业化龙头企业,都具备一定的加工能力,但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尚未有效对接,不能有效带动农户生产,在应对市场变化上,对农民的帮助不大。从果、菜深加工来看,全区还没有一家果菜加工企业。

三、“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和重点目标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市“四三二一”总体思路和“推进六个集中突破”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任务、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这一根本要求和发展现代农业这一基本方向,项目带动抓基础,突出规模抓养牛,扩量提质抓果菜,三位一体抓劳务,强化扶持抓龙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规划实施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府协调力度,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坚持市场导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市场化原则。坚持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完善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业市场体系。

(三)奋斗目标

1.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2%,达到16亿元;

2.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达到32亿元;

3.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8万吨以上;

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达到7760元。

(四)产业布局

按照“川区扩经、塬区植果、泾河川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北部塬区整乡推进优质果园建设”的思路,持续推进“四个一”农业结构调整。

1.肉牛产业:按照“产业生产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将南部山区和北部塬区建成肉牛繁育、育肥基地,全面普及冻配、秸秆青贮、暖棚养畜、优质肉牛生产等实用技术;将城郊建成加工、商贸基地,突出肉牛屠宰,肉、骨、皮、鲜奶等畜产品精深加工,延深肉牛产业链条,完善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将川区建成奶牛养殖基地,实现全区整体推进。

2.果产业:按照川区巩固提高,塬区整体推进、山区适度集中的原则,分类指导,扩张规模,逐步实现适宜区域全覆盖。泾河川区建成以晚熟富士为主,搭配发展早、中熟的皇家嘎啦、元帅系列等优质鲜食水果;塬区建成以晚熟的富士、嘎啦等鲜食苹果,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地发展澳洲青苹等适宜加工品种。

3.菜产业:由近郊区向远郊区、泾河川区向南北二塬延伸扩展,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生产园区和示范点。泾河川区建设东、西两个万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西川主要增加设施菜,形成西川无公害设施精细菜基地,东川在发展设施菜的同时,增加秋延后栽培面积,适当发展大路菜,形成设施菜和大路菜相结合的蔬菜基地;南北二塬为高原夏菜生产区。

4.粮食生产: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重点的农业新技术和粮食作物新品种,按照五大塬全覆盖的要求,规划建设20万亩粮饲兼用玉米粮食高产基地和30万亩马铃薯、优质杂粮基地,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五)重点任务

1.强力推进产业开发。坚定不移地按照农村人均1头牛、1亩果菜、1亩草,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的发展目标,以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肉牛基地为带动,推进肉牛、果菜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肉牛产业以建设全省最大的绿色畜牧基地为目标,以培育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集约化养殖小区为重点,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狠抓基础母牛保护、品种改良、秸秆转化利用等关键环节。到2015年,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42万头,年出栏25万头;新增万头养牛乡3个、百头以上规模养牛场30个、10头以上养牛大户560户、千头村25个;分别累计达到15个、80个、3500户、80个;全区饲草面积达到60万亩,秸秆利用率达到80%以上。果产业按照川区巩固提高,塬区整体推进、山区适度集中的原则,实施北部塬区果产业开发整乡推进工程,逐步实现适宜区域全覆盖。全区新增果园9万亩,总面积达到20.18万亩,其中苹果达到18.17万亩,建成绿色果品生产基地6.5万亩,良好农业规范基地、出口创汇基地认证1.5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6万吨,商品率达到85%以上。菜产业重点抓好柳湖—安国、四十里铺—白水—花所两个万亩无公害基地和10个特色示范点建设,每年新增设施菜2500亩、无公害蔬菜面积1万亩,到2015年全区蔬菜面积达到20万亩(无公害蔬菜15万亩),设施蔬菜达到2.45万亩,产量达到31万吨。劳务经济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计划”为带动,认真抓好农村劳务转移就业培训,年培训农民技术员1万人,输转劳动力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10万人次以上。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以“路、水、电、气、房”为重点,整合项目资金,分类规模推进,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村村通等级路工程,力争“312”沿线乡镇所有合作社率先通油路,全区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解决崆峒、索罗、峡门、大寨、上杨5个乡镇4.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区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和自来水化县(区)目标,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2.1%;加快实施泾河灌区节水改造、泾河防洪减灾工程、泾河流域河道治理等农田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900亩;强化土地复垦和整理,新修、改造梯田15.5万亩。加强农村能源和生态建设,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采暖房,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程度。年推广太阳灶600台、新增沼气用户2000户。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重点公益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城镇面山、道路和村镇绿化,完成三北防护林15万亩,南北面山绿化4.2万亩,森林管护5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全方位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三建”(整塬整川整乡建、整合项目资金建、典型示范带动建)工程,实施崆峒、峡门、草峰、白水、安国五个中心乡镇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不断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全区新建新农村示范点85个,建成小康屋4000户,基本完成土窑洞、地坑庄子搬迁和危旧房改造。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把加快龙头企业发展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重点围绕果菜、畜草产业开发,大力开发皮革制品、生化药品、骨系列产品、牛肉熟食品、果汁等产品,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拉长做粗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支持福利制革、西开牧业、景兴食品、凯沣罐头等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升经济效益。到2015年,通过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基地发展,联结农户6万户以上,力争有30%以上的龙头企业进入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到2015年全区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0个,有30%以上农户加入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形成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合作组织体系。

4.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引进、示范、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到2015年,全区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8%以上,畜禽良种率达到95%以上,优果率达到50%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明显提高。认真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强化补贴示范,推进技术服务,提高机具配套比例,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抓好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真正把示范园办成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示范基地。整合农口部门科技资源,重点在“平凉红牛”新类群培育、“平凉金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旱作农业技术创新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5.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扶贫开发各项政策措施,坚持把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整乡、整区域推进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危旧房屋改造和土窑洞搬迁结合起来,每年建成整村推进村4—6个、解决贫困人口6000人。到2015年,全区贫困人口减少到4.37万人,贫困面缩小到13.5%。强化各级各部门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加强对口帮扶、社会帮扶,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乡村的扶贫开发,加大对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扶贫资金重点投向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6.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按照 “调优结构、壮大产业、促进增收”的总体要求,围绕草畜、果菜、药材、杂粮等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种植业整体效益。注重区域化布局,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南部山区以发展马铃薯、中药材,北部塬区以双垄沟播玉米、油料,川区以反季节蔬菜、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初步构建具有区位优势的特色产业带。注重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围绕抗旱节水,重点引进培育一批抗逆性强的作物新品种,推广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喷灌渗灌、规范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关键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和完善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转化体系,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特色农业渗透。到2015年,全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面积15万亩,粮、经、草比例调整为6.3:3.0:0.7。

四、保障措施

“十二五”现代农业及旱作农业示范区开发建设规划是今后五年指导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文件,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确保“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及重点任务的全面完成。

1.加大投入力度。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按照“三个大幅度增加”的要求,切实加大地方财政对“三农”的投入,确保区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每年增长10%以上。区财政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肉牛、果菜支柱产业开发和龙头企业建设。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增加投入,逐步构建政府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民积极投入、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平衡快速发展。

2.抓好项目建设。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项目建设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以项目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导向,认真做好前期工作,论证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农村公共事业、土地复垦整理、水土流失治理、特色产业开发、龙头企业建设等项目,充实项目库。要加大招商引项目,多渠道、全方位开展项目推介,积极开展洽谈与合作对接,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附加值高的农业项目。要紧紧围绕果菜、畜草支柱产业发展,制订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参与到农业项目建设上来,创办一批对产业化经营具有带动作用的加工型、商贸型龙头骨干企业。

3.深化农村改革。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营造良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的需要,充分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把互换调整作为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鼓励农户的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把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全面完成改革任务。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增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4.推进科技进步。逐步探索完善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机构和农村科技人才多方参与、平等竞争的推广机制。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业科技致富能手。采用科技培训、经验传授、基地示范、政策激励等方式,大力培养造就能掌握农村实用技术、致富技术的乡土人才,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主体。在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同时,鼓励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生、农业技术专家,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领办、创办、协办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5.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都要切实提高对“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通过建立协调小组、联席会议等制度,重点解决一些跨区域、跨行业和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督查、跟踪分析和评估,及时向区政府报告规划的执行情况。农口各部门和涉农机构要树立全局观念,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积极做好规划实施的综合协调和衔接配套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所负责的领域要制定针对性强的实施方案,积极抓好落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平凉市崆峒区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畜牧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崆峒区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关于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把牛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按照“四个一”(人均1头牛、1亩草、1亩果菜、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狠抓肉牛产业集约化经营,着力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实施了“万千百十”规模养牛工程,大力培育专业村、专业大户和集约化养殖小区,扩大养殖总量;建办了一批拉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完善活畜、屠宰、肉食、皮毛等专业市场体系。总结近几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区域化布局已初步形成。目前,全区肉牛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南繁北育川区加工、商贸的区域化布局。南部山区肉牛繁育带,主要包括麻武、大寨、上杨、峡门等乡镇;北部塬区肉牛育肥带,主要包括西阳、大秦、寨河、白庙、香莲、草峰、索罗七个乡(镇)及安国、柳湖、四十铺、白水、花所泾河北岸几个村庄;城郊已形成肉牛屠宰,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带;川区的安国、崆峒、柳湖、四十铺、白水、花所312国道沿线的村社以奶牛养殖为重点。

二是肉牛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依托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世行贷款肉牛产业化、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牛羊大县建设等项目,重点实施了肉牛产业“万千百十”工程。预计“十一五”末,全区建成肉牛养殖万头乡11个、千头村75个、建成千头养殖场14个、百头场(小区)44个、10头以上养牛大户2875户。届时,全区肉牛饲养量将达到35.8万头;存栏16.4万头,出栏19.4万头,其中自繁出栏11.6万头,占出栏总量的60%,短育出栏7.8万头,占出栏总量的40%。

三是饲草利用率显著提高。近些年崆峒区狠抓了以紫花苜蓿饲用玉米和复种禾草为主的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努力扩大种植面积,饲草料面积已达到50万亩,为肉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玉米秸秆利用方面,全区已建成各类大中型青贮窖34.1万立方米,年可青贮玉米秸秆24万吨,另外通过堆贮、袋贮、饲草料加工企业年利用等其他方式,使全区年利用玉米秸秆达到了26万吨,玉米秸秆利用率达到73%。

四是肉牛产业效益快速提升。我区按照农业工业化的思路,围绕产业发展,做强龙头企业、做深产品加工、做优产业品牌。共建成肉牛加工型龙头企业38家,固定资产总值达到4.2亿元,涉及屠宰、肉食品加工、制革、骨制品、生化制药、冷冻储藏6大门类,年销售总收入达到8.9亿元,辐射带动农户5.25万户。福利制革厂瞄准技术前沿,引进意大利先进设备,建成了双百万高档牛羊鞋面革、犊牛皮革、漆皮革等生产线,开发80多个品种120多个花色,年销售收入达3亿元以上,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鞋面革生产企业,进入全国乡镇企业500强之列;景兴和西开牧业公司生产的高档分割牛肉填补了全省牛肉精细分割的空白。“陇上明珠”、“雅虎”、“景兴”等品牌已进入省级和国家级知名品牌行列。通过骨干龙头企业带动,崆峒区初步形成了全省乃至陕甘宁三省(区)最大的牛产品加工集中区。

五是肉牛产业品牌效应日趋明显。充分利用畜牧中心、动物监督所和国家级疫情测报站建在我区的优势,健全了区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强化科技服务,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大品种改良、饲料科学配制、短期育肥、疫病防治、青贮氨化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推广南德温、西门塔尔等5个优良品种,科技对肉牛产业的贡献

率达到45%。从生产、加工和市场等环节严格按照“平凉红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高档牛肉生产技术规程等8个地方标准,进行质量监督,确保了“平凉红牛”皮质厚、韧度强、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提高了“平凉红牛”核心竞争力,唱响了“平凉红牛”品牌。

六是肉牛产业营销网络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完善“陇东旱码头”商贸功能,利用民间资本扶持建成活畜、屠宰、肉食、皮毛等功能完善的专业市场15处,年交易肉牛20万头、原皮60万张,形成了西到新疆、青海,北到宁夏、内蒙,辐射东南沿海的交易网络,与“华安”、“雨润”、“福成”等国内驰名食品集团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走出了一条内联外销的新路子。积极吸收和借鉴外地和其他行业产业化成功经验,先后组建肉牛饲养协会、经纪人和销售协会15个,充分发挥协会“中介”作用,使肉牛生产与市场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较好地解决了肉牛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正在筹建的陇东活畜交易市场,建成后必将极大的提升我区畜产品“旱码头”的地位。

总之,我区牛产业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业规模和设施已经齐备,繁殖、育肥、屠宰、加工的产业分工已然明晰。具备了向深层次、规模化、高效益、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二、发展方向

1、指导思想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工业化理念发展肉牛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疫病防治为保障,扶持龙头为突破,大力发展优质杂交肉牛生产,加快推进肉牛产业生产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发展进程,提升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加速做强做大肉牛产业。以项目为支撑,狠抓产业关键环节,提升开发档次,努力实施无公害化生产,争创精品名牌,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建立种、养、加、贸一体化有机高效运行的产业链,把崆峒区建成全省最大的优质肉牛产销基地之一,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产业支撑。

2、总体布局

按照“产业生产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将南部山区和北部塬区建成肉牛繁育、育肥基地,将城郊建成加工、商贸基地,将川区建成奶牛养殖基地,最终实现全区整体推进。

1、南部山区黄牛繁育区,包括麻武、大寨、上杨、峡门等乡镇,全面普及冻配技术,除口粮田外全部分退耕还草。

2、北部塬区肉牛育肥带,包括西阳、大秦、寨河、白庙、香莲、草峰、索罗七乡(镇)及泾河北岸有条件的村社,退耕种草,普及秸秆青贮、暖棚养畜、优质肉牛生产等实用技术;以白庙、大秦、寨河3乡及白水镇泾河以北5村为重点建立优质肉牛育肥区。

3、城郊突出肉牛屠宰,肉、骨、皮、鲜奶等畜产品精深加工,延深肉牛产业链条,完善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

4、川区以奶牛养殖为重点。

3、规划目标

到2015年,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42万头,年出栏25万头;建成万头养牛乡15个,千头养牛村80个,百头以上规模养牛场80个,10头以上养牛大户3500户,现价牧业产值达到6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400元。

三、主要措施及重点项目

1、抓好两个基地建设,进一步夯实开发基础。

一是饲草料生产基地。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在稳定粮田面积的前提下,通过退耕还草政策的落实,在南部山区和北部塬区扩大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种草面积,全区苜蓿留床面积达到30万亩;通过全覆盖地膜玉米的推广,全区粮饲兼用玉米达到30万亩,确保草畜平衡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青贮窖修建扶持力度,组建饲草青贮专业队,提高农作物秸秆转化利用率,秸秆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二是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坚持农户繁育、育肥场集中育肥的方向,扩大群体规模,提高优质高档肉牛的比例。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农户扩大基础母牛饲养量,加快良种牛繁育速度。协助育肥场理顺经营机制,筹措经营资金,提高经营水平,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在重点扶持景兴、雄风等现有肉牛育肥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在17个乡镇新建高标准规模化肉牛育肥场,为加工高档牛肉提供充足的优质牛源。

2、加强项目及企业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新上一批能够带动我区牛产业开发向纵深发展的龙头企业及项目,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重点在高档牛肉、熟肉制品、革制品、骨制品、生化药品、明胶、奶制品方面取得新突破。依托龙头企业和畜牧项目加速我区肉牛产业的发展。

(1)基础母牛保护项目。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政府财政补贴、重点畜牧项目倾斜、良种肉牛改良等措施鼓励养殖户增加基础母牛存栏,最终达到提升全区养牛业整体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2)良种改良体系建设项目。根据全区肉牛发展现状,在全区布点建设肉牛冻配改良点。以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站点为中枢,以乡村改良点为分支,最终形成全区的肉牛改良网。

(3)绿色养殖示范推广项目。新建饲草种植基地60万亩;新建种草-养牛-沼气-气渣还田循环型示范养殖户300户;新建和扩建6个标准化绿色肉牛小区;争取新建骨制品、牛血生化制药、饲草料加工和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厂各一座;新建大型畜产品交易市场一处;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网。

(4)高档牛肉生产项目。依靠景兴.安格斯10万头和西开牧业5万头肉牛屠宰分割生产线,生产高档分割牛肉,拓宽销售渠道,使企业满负荷生产,建成陇东高档优质牛肉屠宰加工中心。

(5)肉食品加工项目。进一步壮大凯沣牛肉罐头生产线,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同时,积极创

造条件,拓展低温牛肉食品加工渠道。

(6)革制品加工项目。完善峡门制革厂现有的生产能力,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营水平,完善污水处理,建设皮件、汽车座垫、皮包、皮箱等高档革制品生产线,使皮革加工再上新档次。

(7)生化药品生产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一批有实力、基础雄厚的大中型企业来我区投资建厂,利用肉牛副产品提制凝血酶、胸腺肽等高科技生化药品,建设生化制药生产线。

(8)饲料加工项目。新上万吨粉状配合饲料和20万吨的秸秆、草料草粕生产线各1条。

(9)动物防疫和产品安全体系。建立和完善全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重点完善更新区级兽医疫病诊断实验室、兽药检验室的检验设备;新建区级饲料质量检验室、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完善畜产品安全监测站以及17个乡站的业务用房,增强区、乡、村三级对动物疫病的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测的服务能力,保障了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3、健全市场体系,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大市场的概念,整合现有市场资源,以扩大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为目标,不断完善市场网络,扩大产品销售。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升市场的规模和档次。健全区内三级市场体系,在对现有皮毛、活畜、屠宰、肉类等市场整合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化、标准化的要求,新建一处包括熟肉制品、革制品等10个交易区和畜产品贸易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运输服务、管理服务中心的大型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使其成为西部最大的畜产品贸易中心。二是以提高产品辐射面和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积极拓宽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介和各种会展,多渠道宣传“平凉红牛”,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巩固好现有20多个省市区固定销售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国内市场覆盖面和销售率。同时,帮助龙头企业改进加工工艺,以国家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积极申请自主出口权。三是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注册商标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环境塑造市场新形象,进一步增强牛产业中心的聚合辐射能力。

4、实施名牌战略,扩大品牌效应。对已经形成的 “雅虎”、“陇上明珠”牌皮革、“景兴”牌油茶等省内品牌,进一步巩固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知名度,争得全国著名商标,同时,注册和实施“平凉红牛”品牌,将我区牛产业推向全国。其他产品都要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的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争创更多的品牌。

5、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按照市场机制,建设以企业为龙头,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政府相关经济部门为依托,以民间专业协会为补充的产业服务体系。一是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企业带动下的专业协会和养殖合作社,培育和壮大非政府服务组织。二是乡站建设。依托项目,改善乡站设施和设备落后的状况,通过培训着力提高现有人员技术服务素质,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三是利用好国家级疫情测报站建在我区的优势,建立健全三级防疫网络。

第三篇:平凉市崆峒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回顾

2006年以来,我区的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放在首位,在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乡低保、救灾救济等项工作成效显著,优抚安置、民间组织、老龄等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殡葬改革、社区建设等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城市民政工作、基层基础工作继续得到加强。现将“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扎实做好地震灾后农村居民住房重建维修后续工作,逐户验收,挂牌标志,完成了灾后民房恢复重建任务,全区3248户重建户5166户维修户已全部入住新居。共为1292户1681名“三孤人员”和3848户15959名“三无人员”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和后续生活补助2261.62万元。同时,全力做好民政项目建设,区中心敬老院已于2009年7月底全部竣工,东川敬老院完成公寓楼改造、修建平房200平方米,白庙中心敬老院50间平房已建成主体,完成投资100万元。

二、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各项救助活动全面开展

(一)加大城市低保核查力度,努力实现动态管理。城市低保工作围绕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的总体目标,以夯实工作基础入手,公开申报程序,建立监督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积极筹措资金,落实低保标准,整体工作进展良好。一是严格规范管理,夯实工作基础。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城市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崆峒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低保工作制度》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理程序》等制度。区民政局指导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对低保档案实行了社区、街道办事处、民政局三级管理,做到了统一档案盒、统一档案袋、统一编码和代码、统一档案柜“四统一”,为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立监督机制,打造阳光低保。区民政局、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三级成立了低保对象申报审批工作民主评议领导小组,向群众公开了举报电话,设置公示栏153个、举报箱46个,聘任低保工作监督员102个,在低保对象审批过程中坚持公示制度,使低保工作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了低保透明度。三是加大检查力度,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对低保对象进行定期核查,重点查看新批保障户是否已张榜公布、保障户领取的保障金和发放的金额是否一致、家庭经济收入是否属实等情况。通过行之有效的核查,准确掌握了各保障户家庭实际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确保了低保工作健康运行。四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按时发放。我区城镇人口多,下岗职工多,生活困难户更多,低保工作量大面广。区上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努力筹措低保配套资金,确保了低保资金按时发放。2006年至今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3323.15万元,年均保障城市困难群众10256户26877人(2006年9998户26774人、2007年9998户26774人、2008年10103户26268人、2009年10548户27182人、2010年10634户27390人),妥善安排了城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认真完善农村救助机制,切实做好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自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实施以来,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平凉市崆峒区农村五保供养暂行办法》和《平凉市崆峒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为农村低保和五保工作全面开展提供了依据。二是认真调查摸底,严格审核程序。由区民政局牵头,乡镇全面参与,认真核清了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的人数和基本生活状况。在保障对象申报过程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和低保对象由村委会进行了公示,乡镇审核后上报区民政局批准并发放低保和五保供养证书,确保了五保和低保对象的界定工作公开、公正、公平进行。三是结合区情实际,合理确定标准。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省、市要求和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合理确定了供养标准,做到了适度保障。经测算,我区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差55元(2010年提高至65元,目前此项工作已接近尾声);农村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年1940元,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年1756元,供养标准和全区农村消费水平基本持平,基本上能够保障五保老人的吃、住、穿、医等方面的支出。四是积极克服困难,落实配套资金。区委、区政府在区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落实配套资金,2006年以来共发放农村低保金2931.51万元。五是加强敬老院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全区现有敬老院15个,但大多数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基础设施老化,已不能满足当前集中供养的需求。2006年,区上制定了全区农村敬老院建设五年规划,准备逐年新建、扩建一批敬老院,以保证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了崆峒区中心敬老院、东川敬老院、白庙敬老院、草峰敬老院和寨河敬老院,实现了民政基础设施项目数量、投资总量及民政专项资金总量的历史性跨越。

(三)严格审核程序,积极开展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

制定下发了《平凉市崆峒区城市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和《平凉市崆峒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根据《办法》要求,由区民政局牵头,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配合,先后三次对城乡困难群众中患大病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在审批过程中,由社区(村委会)调查核实、街道办事处(乡镇)复查、区卫生局核查后由民政局审批并进行公示后方可认定。2006年以来,共救助城乡大病患者2654人,共发放城乡大病医疗救助金878.6万元。

三、加强农村救灾救济工作,妥善安排灾民生活

一是建立救灾资金专户。积极推行救灾救济工作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和“四联单”发放核销等制度,确保了救灾救济工作的健康有序运行。二是制定农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制定出台了《崆峒区农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反应机构及职责、救灾资金和物资储备、灾情的划分、预案的启动,为灾害预防打下了基础。三是及时发放救灾款。2006年以来,共发放救灾资金934.5万元,救济灾民和困难群众25941户105807人,较好地解决了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四是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五年来,共组织全区社会各界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献活动8次,共捐献救助资金840万元,捐献物资3160多件,为全区特困群众献出了一份爱心,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五是深入开展节庆日慰问活动。在重大节庆日期间,由区上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对全区特困群众进行了慰问。2006年以来,共发放慰问金160万元,发放衣物1万多件,慰问困难群众5640户22800人(次)。

四、认真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一)认真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在制度建设方面,坚持和完善党委议军会、领导小组会、军地联席会等项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周密安排部署重要活动,积极协调解决双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使我区双拥工作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政策宣传方面,采取四种有效形式(新闻媒体宣传、工艺广告宣传、文艺载体宣传、国防教育阵地宣传),突出四项宣传重点(宣传双拥工作重大意义、宣传双拥工作中心任务、宣传双拥工作典型事迹、宣传我区双拥光荣传统),加大了对双拥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军地联谊方面,共组织地方为部队进行文艺慰问演出12次,部队为地方进行文艺慰问演出8次;在军民共建方面,军地双方互办实事350多件,建成军民共建点42个,支持武警8670部队顺利完成了“金盾—04”和“励剑昆仑”两次远程机动实兵演习,深入开展了争创“双四好”和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先后慰问部队16次,为部队送去慰问品价值62万元。巩固和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全区上下掀起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新高潮。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以支援部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标,积极支持驻地部队建设,建立了(以清真北大寺为代表)民族拥军、(以公交公司为代表)交通拥军、(以宝塔社区为代表)社区拥军、(以进军营培训为主)科技拥军、(以新世纪商厦为代表)就业拥军、(以中山街双拥宣传一条街为代表)宣传拥军等六个拥军典型;另一方面,驻地部队以建设第二故乡为己任,积极支援驻地经济建设,建成了(以吴岳村为代表)生态工程、(以特教学校为代表)爱心工程、(以黄家园小学为代表)希望工程、(以抢险救灾为主)平安工程、(以街道清淤为主)美化亮化工程、(以平凉二中为主)国防教育工程等六个爱民工程。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全区双拥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和部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全面落实优抚政策。认真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把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纳入了区财政预算,优待金、抚恤金每年按标准及时发放到户。2006年以来,共发放在乡老复员军人定补和义务兵家属优待金1520万元、“三属对象”抚恤金192万元、伤残军人补助金550万元。同时,认真落实退伍军人安置政策,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安置方式,2006年年来共安置退伍士兵325人,城镇退役士兵安置率、上岗率达到了100%。

五、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一)社区建设。一是社区工作基础巩固发展。为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民政局配合,组织3个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和12个社区支部书记赴兰州城关区学习了社区建设先进经验。针对社区条件差的现状,投资350万元(争取国家投资220万元),改扩建了崆峒区社区服务中心和二天门、宝塔、新民路三个社区服务站,南河道社区服务站正在建设。投资30万元,建成了西门口、万安门和兴合庄三个市级示范社区,三个办事处先后筹集100多万元,建成了6个标准化社区,并为社区配备了微机,使社区管理向信息化方向迈进。宝塔社区、东大街社区在全市率先建成服务大厅,减化了办事程序,极大方便了群众。二是社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延伸。社区服务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方针,广泛开展了卫生、文化、科技进社区活动,截止目前,已建立服务网点166个,从业人员846人,其中下岗职工占52%。三是社区综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社区都成立了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住宅小区普遍成立了警务室,和社区一同实施联防、联建、联管。五年来,共成立社区治安室和调解小组28个,警务室12 个。四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文化建设稳步发展。完成投资357.3万元,建成3个服务中心和3个服务站,专业技术人员达到77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六位一体”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村民自治健康发展。一是抓换届选举,夯实村民自治工作基础。在第五次换届选举工作中,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充分发扬民主,严格选举程序,努力做到了“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人员力量、执法保障”五到位,确保了全区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举行。换届后,全区村干部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570人,占村干部1366人的42%,平均年龄38岁,比第四届下降2.2岁。二是抓制度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各村委会健全了民调、治保、计生等组织,建立了以“三会一组”(即:村两委会,村民代表民主议事会、村民大会和民主理财组)为核心的民主自治组织,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村社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有效地克服了村务管理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抓培训教育,强化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积极引导乡、村干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狠抓乡、村两级干部的培训教育,使乡、村干部的依法自治观念有了较大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五年来,共举办乡、村干部培训班27期,培训干部3263人(次),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8次。

六、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基层老龄组织健全了《基层老年协会章程》和“一表”、“一书”、“五册”,即《老龄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赡养老年人协议书》、《60岁以上老年人花名册》、《80岁以上高龄老人花名册》、《特困老人花名册》、《老年协会会员花名册》。

(二)全面落实优待政策。2006年以来共为1665名老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慰问了950位高龄困难老人,发放生活优待金34万元,对患病生活困难的52位老人进行了随时走访慰问,并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三)努力加强硬件建设。投资60万元,在民政局办公楼上办起了老年文化娱乐室、图书阅览室、医疗保健室、日间照料室和老年大学,并积极支持、引导老年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依法规范社会事务管理,逐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在殡葬管理方面,不断加大殡葬执法力度,2006年以来共进公墓安葬4200具,火化尸体1100具;在婚姻登记工作上,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婚姻登记条例》,与区计生局建立了信息共享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婚姻登记行为。2006年以来,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11260对,离婚1850对,婚姻登记合格率达到了100%;积极实施“明天计划”,2006年以来共为86 个孤残儿进行了免费手术,为他们报销手术费用110万元。

“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民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主题,切实履行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的基本职责,着眼于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着眼于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服务设施,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奋斗目标是:完成“十二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民政工作的任务,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民政事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体系、拥军优抚安置体系、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体系、专项社会事务服务体系建设,使法律法规更加健全、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财力保障更加有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备、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

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自然灾害救助应急能力和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能力

1、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强化基层保障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到十二五末,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更加规范、顺畅,保障面占应保障数的100%,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居民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2、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能力。“十二五”期间,农村“五保”在做到应保尽保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集中供养能力。在现有敬老院的基础上,并有重点地对现有乡镇敬老院进行维修和改造,使全区的敬老院建设能够适应现行五保供养的需求,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对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老人,按月足额发放五保供养金。

3、完善各项专门救助制度。以建立完善制度、理顺有关部门关系为重点,总结积累经验,初步建立多层次、广覆盖、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助学和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有效解决特困群众因病返贫及看病难、上学难、生活难等难题,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存、生活、学习等权利。在“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加大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坚持依法救助,确保受助人员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不断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社会化水平。

4、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救灾应急体系建设,争取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用5年时间,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救灾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救灾应急综合协调机制;完善覆盖区、乡、村的救灾应急预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建成区、乡(镇)、村三级防灾信息网,不断提高协同应对灾害的能力。进一步落实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加强区级配套救灾资金自然增长长效保障机制,提高救灾补助标准,完善救灾补助项目。建立和完善救灾资金管理和使用监督制度。建立推广避难场所。大力开展减灾救灾宣传活动,增强民众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灾情统计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灾情报告时间、内容、形式,建立灾情会商和评估制度,切实做好实时灾情评估、过程灾情评估、灾情估计工作。完善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建成布局合理,品种齐备、数量充足,管理规范的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加强救灾工作队伍建设和灾害信息员培训管理,培育发展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立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救灾应急工作格局,全面提高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稳步推进双拥工作。以双拥创建为龙头,巩固现有双拥创建成果,广泛开展深入持久、形式多样的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各级各界干部群众的国防、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强化双拥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人民军队建设,协调军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组织和协调好部队参与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

2、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建立健全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全面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纳入区财政全额预算管理,按标准发放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和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全面推行自谋职业经济补偿安置办法,积极为退役士兵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主动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思想教育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镇

1、健全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区、乡(镇)、社区管理关系,明确社区组织职能职责,建立社区事业投入发展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强社会和谐基础。社区具有实践经验的专职工作人员和服务特长的专业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得到普遍加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使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群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建设和谐崆峒打下良好基层和谐基础。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认真完成第七次、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全面落实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大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未来五年,使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和开拓创新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区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达到乡镇总数的80%以上,村民自治模范村达到总数的80%。

(四)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服务。建立健全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步伐,有效缓解农村老年人“医疗难”问题。着力改善老年人住房和生活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办好老年教育,大力开展“老龄工作先进区”、“敬老模范乡、村(社区)”创建活动和敬老好儿女评选表彰活动,促进全社会尊老、爱老、助老良好风尚的形成。

(五)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1、加快培育发展民间组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民间组织。在农村,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效益好、作用发挥突出、对当地经济有影响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城市,重点扶持、发展公益类、慈善类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积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完善社会组织绩效评估体系,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探索建立民间组织自我发展、自律管理机制和诚信评估社会监督体系。建立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打击非法、违法民间组织的综合治理机制,民间组织数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

2、稳妥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和地名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地名数据库建设,审核、承办区辖区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志设置,协调、指导、制定、落实乡镇地名工作规划。

3、推进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法制化建设。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改革,建立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婚姻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婚姻登记率达到95%以上,婚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推行惠民殡葬改革,从重点救助对象,逐步扩展到辖区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基本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埋单。对节地葬法或不保留骨灰的以及土葬改革区自愿火化的,实行政府奖励补贴,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殡葬救助保障体系。

(六)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提高民政工作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进程,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民政业务数据共享。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的同时,民政局局域网要与低保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实现上同省市、下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联网,注重做好网站技术升级和功能扩展工作,办好民政网站。做好民政公用政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加快城市低保、救灾减灾、优抚安置、婚姻登记管理、民间组织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地名数据库、统计台账等信息系统建设。充实和加强信息化工作力量,加大信息化技能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民政系统干部应用现代化手段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民政信息化建设,加快工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能,提高民政部门为民服务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将民政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将各项民政事业费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探索建立稳定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民政资金转移支付,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民政事业,开展慈善捐助活动,以改革民政行政体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

(二)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在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城乡社会救助等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抓紧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衔接和落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并落实优抚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其他民政地方性法规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廉洁公正的执法队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大力推进民政事业社会化进程。坚持以国家财政为主,社会力量为辅,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民政事业的投入,根据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经费的自然增长机制,将民政事业设施纳入各级规划之中,将城乡低保、五保、重点优抚对象等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强社会捐赠、慈善工作,倡导社会互助,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集体经济、私营企业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四)建立一体化强势民政队伍和民政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机构建设,协调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在各乡(镇)加强民政办公室工作,配齐、配强乡镇、社区基层民政部门工作力量,落实好基层民政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为内容,不断强化对各级党委各类民政工作人员及社区、村委会干部民政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不断壮大民政工作力量,逐步形成以社区、乡(镇)民政办为基础的区乡(镇)一体化强势民政管理机制,推动和保障全区民政事业稳步发展。

第四篇:平凉市崆峒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联系干群的桥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阵地和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是广电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电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更好的体现广播电视工作的各项职能。现根据我区实际,特编制崆峒区广播电视“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2015年)。

一、崆峒区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广播电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具体表现为: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电视新闻宣传唱响了主旋律,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和任务,舆论引导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坚持办好《崆峒新闻》的基础上,实现了重大新闻当天采访当天播出,其它栏目做新做精。二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按照“保畅通、守底线”的要求,确保了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的安全播出零事故,安全播出与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三是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6年建成了无线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发展数字电视用户5000多户。向中央、省积极争取广播电视村村通卫星直播设备2.2万套,将于2010年底全部安装到户。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区广播电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广电局、广播电视台、广电网络中心办公条件异常简陋,设备设施相对落后。二是广播电视台由于资金紧张,制约了公益性宣传工作上水平、上档次。三是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水平还不能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城乡广播电视发展不协调,农村无线电视用户发展明显滞后,入户率太低。五是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广播电视发展的需求之间差距较大。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和服务于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立足于二十一世纪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的发展走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两个效益为目的,不断深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坚持政治性、公益性、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精办广播电视节目,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率,加大广播电视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区经济与社会、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全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将始终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努力在宣传内容上求“深”,在宣传手段上求“新”,在宣传质量上求“精’,在对外宣传上求“强”。增强广播电视宣传的吸引力,营造我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通过引进、培养、提高等方式,培养一批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在事业发展上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完成崆峒区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加大农村地区无线数字电视用户的发展,提高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入户率,进一步完善“村村通”工程的管理体制,实现卫星直播电视对无线数字电视的科学、有效补充;要

引进、培养一批理念新、技术精、会管理、懂经营,能拓展增强业务的专门人才,努力提高队伍的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扎实推进我区广播电视新一轮创业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

四、主要任务

(一)宣传发展规划

1.全力打造新闻综合频道。确立新闻立台的思想,集中力量

办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新闻宣传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加强新闻节目的可听性、可看性,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扩大新闻的信息量,在全面提高时政新闻的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同时,创办贴近百姓喜爱、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民生新闻栏目。

2.精办专题,强化社会教育作用。在精办专题上下功夫,专题节目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要加强策划,精心选题,力争办出多个名节目、名栏目,充分发挥其在宣传政策法律,弘扬社会美德,传播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作用。要加强广告的策划和创意,提高广告的质量。

3.努力提高外宣工作水平。努力提高广播电视外宣的工作水平,为崆峒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用稿要力争平凉市第一,中央台用稿要有所突破。

4.广播电视节目创优、人才创优。广播电视节目至少要有1个以上获省级二等奖以上;新闻在职人员至少要有2人被评为平凉市以上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

5.实现采编播数字化。加快广播、电视摄录编设备的更新换代,积极推进非线性编辑、多媒体存储传送等数字新技术的应用,努力实现广播电视台节目摄、录、编、播等技术环节的数字化,不断提高节目摄录编播质量,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全面实现数字化。力争新建资料储存室和新上电视现场直播设备。

(二)事业发展规划

1.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播出长效机制。完善安全播出协调指挥系统和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开展广播电视监测新业务,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信息传输安全和节目播出秩序。做好重大突发性事件和重要时期、敏感时期的安全播出管理,严防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各类危害安全播出的事故发生。

2.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率。一是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三座无线数字电视二级转发站,扩大无线数字电视的信号覆盖,进一步提高农村无线数字电视的入户率;二是做好偏远山区直播卫星接收“村村通”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偏远山区居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卫星电视的长效管理体制,实现电视传输不同方式的科学补充。力争到“十二五”末,完成投资1.2亿元的广播电视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农村无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万户以上。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3.全面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按照全省广电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积极拓展广播电视网络

综合业务和互联网接入、互动电视点播等新的增值业务,努力实现广播电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进程,促进广播电视全面向产业化、多功能业务服务的信息网络行业发展。

(三)内部管理规划

1.队伍建设专业化。到“十二五”末,人才队伍实现专业化,90%以上的工作人员要达到专科以上学历,50%以上的工作人员达到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5-8人

2.内部管理规范化。明确岗位职责,严格岗位考核,优化薪酬分配,形成人人恪守职责,个个通力合作,事事有章可循,人人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

3.办公设施一体化。积极争取政策、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公条件,建成崆峒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崆峒区广播电视台办公设施一体化。

4.服务保障人性化。继续改进和完善职工生日慰问、生病看望、健康体检等制度;全面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列为重点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考核。及时解决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形成推进广播电视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根据本规划的目标要求,编制相关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落实广播电视发展规划各项任务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责任制。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益性广播电视事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广播电视台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进一步争取和完善无线数字电视、“村村通”、网络增值业务等重点广电产业扶持政策。

(三)深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广播电视台的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广电事业的发展动力问题。

(四)加强班子建设和人才培养。把广播电视领导班子建成一个合成指挥能力较强的班子。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广播电视工作队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大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广播电视人才队伍整体发展。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创新能力建设,制定激励政策,培养、吸引和选拔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广播电视人才工作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五)拓宽和规范经营渠道。开拓经营渠道,搞活广告经营与多种经营,进一步规范广告播出、净化荧屏。积极利用有线电视传输平台,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开展因特网接入、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等增值业务。积极探索和尝试三网融合业务。推行成本核算,厉行节约,争取社会各界

对广播电视发展的支持。

第五篇:平凉市崆峒区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规划

为了全面总结大寨乡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的成功经验,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推广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这一成功模式,加快全区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实施情况

“十一五”期间,实施了大寨乡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工程,坚持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是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制订了《大寨乡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实施方案》,规划经过3年建设,使全乡小康示范户占到总户数的8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实现村村通油路,卫生、文化、通讯等设施全部配套到位。在具体实施中,坚持项目投资拉动、群众参与建设的原则,整合灾后重建、生态移民、整村推进、危旧房改造、土地复垦、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等“十大项目”,进行统筹安排,统一实施,截止目前建成集中安置点25个、小康住宅户2845户,占全乡总户数的57%,比全区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完成土窑洞、林缘区搬迁及危旧房改造950户,铺油道路9条73公里,解决了415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条件。

大寨乡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成效显著,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是集中安置,实现了资源效益最大化。通过统一规划建设,把塬边、沟底、林缘区分散居住的群众集中搬迁安置后,实现了水、电、路、讯“四通”,配套建设了沼气池、节能灶、集雨水窖、卫生厕所,建成了村级卫生所、农家书屋和“一村一场”工程,有效扩大了群众的受益面。通过集中连片建设,整合了资源,投入同样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产生了数倍的建设成果和社会效益,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成本。仅实现基础建设“四通”,就节约资金4260万元;撤并中小学校3所,节约建设资金650万元;同时通过旧宅基地复垦,不仅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而且增加耕地2532亩。

二是发展产业,拓宽了增收渠道。通过彻底改善基础条件,扎实推进“四个一”农业结构调整工程,新增果树经济林2600亩、5头以上养牛大户196户、劳务输转6300人,全乡从事农产品加工、贩运和餐饮、运输等二、三产业群众达到2685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71元,同比增长13.9%。

三是示范带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实现了由“要我建”到“我要建”转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是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形成了工作合力。区、乡两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规划指导,对农民群众开展集中培训活动,有效发挥了群众作为项目建设的决策主体、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的作用。同时积极动员群众亲属互助、邻里相帮、干群共建,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在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配套投资量大、普遍缺乏项目支撑,实施难度大;主导产业发展仍然滞后,群众增收渠道单一,与硬件的发展水平不协调;群众的积极性虽被有效激发,但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在一定程度仍然需要行政推动等。

二、“十二五”期间全区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实施计划

㈠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突出川区、轴线开发、做强园区、聚集发展、统筹城乡、整体推进”布局构想和全区以泾河川为主线、建设312国道沿线经济开发带的战略布局思路,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整塬整川推进,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㈡建设原则

1、科学规划,统筹发展。从各乡镇的实际出发,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规划,统筹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产业发展、农村管理等内容,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同时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以规划统筹各项建设,防止低水平分散建设。

2、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民生保障为出发点,以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要求最急迫的水、电、路、讯配套和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努力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

3、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从乡镇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地理等综合因素出发,制定阶段性目标,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实施,不搞齐步走和一刀切。

4、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政府重点搞好引导、协调和服务,财政投入和整合项目重点用于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配套,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激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群众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避免大包大揽和过多的行政干预。

5、创新机制,建管并重。建立“国家扶持、部门配套、社会帮扶、农民自筹”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项目拼盘,资金整合,切实解决资金瓶颈。同时完善农村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项目长远效益。

㈢实施步骤、期限和建设内容

“十二五”期间,全区规划实施峡门城乡一体化型、崆峒旅游产业开发型、安国、白水、草峰5个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工程。

1、峡门城乡一体化型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

⑴实施年限:2011-2012年

⑵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以建材项目为带动,以康居楼建设、旧村改造、劳务输转为抓手,建成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商贸服务三个基本功能区,建成康居楼20幢,安置农户781户,基本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群众人均拥有住房面积达到城区平均水平,道路、供排水、电讯网络、村级文化室和卫生所基本覆盖,基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

⑶2011年建设内容:在唐庄村建设康居住宅楼10幢,安置农户325户;在东部15个村实施危旧房改造和土窑洞搬迁100户,对平华路沿线200户农户住宅进行改造;硬化贤太和峡门两个安置新区道路3.5公里;完善峡门集贸市场基础设施,方便群众和企业职工生产生活;建成图书阅览室3间60平方米,活动室3间90平方米;实施桂井至马山村道路铺砂工程,铺砂7.5公里,整修边沟7.5公里;在二沟村改造中低产田1000亩,使新建梯田达到4000亩;新建2个垃圾定点处理仓;新建一所唐庄村和白坡村共用的标准化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所;在全乡范围新建暖棚150座,新增暖棚养牛1000头,发展5头以上养牛大户30户,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20户。

⑷2012年建设内容:在吴坡村二社建设康居住宅楼3幢,安置吴坡二社群众90户;在白坡村新建小康住宅40户,建设五层康居楼1幢;在峡门村建设六层住宅楼5幢,高层住宅楼1幢,利用海螺生产余热集中供热,安置群众210户;实施9个村危旧房改造工程80户,完成“三清五改”100户;在贤太安置新区建成村文化室3间,并购置配套设施;埋设供水管道800米,打深井一眼,解决马山村120户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在峡门村、贤太村和吴坡村各新建2个垃圾定点处理仓;新植优质乔化红富士300亩,使以葡萄、核桃、蜜桃为主的果园面积累计达到2500亩;在全乡范围新建暖棚100座,新增暖棚养牛800头,发展5头以上养牛大户30户,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10户。

2、崆峒旅游产业开发型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

⑴实施年限:2011-2012年

⑵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按照先川区后山区,逐年推进的思路,到2012年全镇小康住宅户累计达到3510户,村容村貌基本达到新农村的标准;川区村实现村村通油路和通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主干道路路网总体形成;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支柱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基本建成旅游生态良好、人文环境优越的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⑶2011年建设内容:沿崆峒文化一条街两侧建设旅游小康示范户100户,其中寨子街村50户,太统村50户;在蒋家沟、韩家沟、西沟3村实施危旧房改造100户;实施平泾路铺油工

程14公里,实施官庄等3村村道硬化9.5公里,对贾咀、北岭2村通村道路30公里进行整修铺砂;改造北岭村人饮工程,建成太统、官庄、韩家沟人饮工程;实施太统村安置点72户通电工程;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完成榆树村600亩坡改梯工程;沿崆峒文化一条街、崆峒大道建成垃圾收集点10处,垃圾掩埋处理点2处。配套垃圾清运车2辆,装载机1台,移动垃圾收集箱10个;在蒋家沟村、太统村栽植柳树、国槐等风景树种5200株;在祁河、中河等8村各建成规范化农家书屋一处。

⑷2012建设内容:实施官庄、韩家沟等6村危旧房改造350户;对祁河村、中河村、高岭村3条43.4公里通村道路整修铺砂,完成甘沟村5公里村道铺油;实施中河、贾咀、西沟村自来水入户工程;在鸭儿沟村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完成坡改梯工程1000亩;实现寨子街、太统、鸭儿沟、榆树、蒋家沟、韩家沟6村宽带全面入户,建成村级信息化网络;在寨子街村、韩家沟村新建标准化篮球场2处。

3、安国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

⑴实施年限:2013-2015年

⑵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工程,实现全乡20个村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群众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基层民主政治更加发展,社会和谐基础更加稳固,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在产业发展方面,在油坊、安国等6村川水地重点发展设施无公害蔬菜;在白林村刘家山社、王堡村东庄社重点发展特色辣椒、大蒜种植;在东沟、闫沟等5村山塬地重点发展以优质“贵妃”杏为主的林果产业;在余庄、岘梁等9村重点发展暖棚养牛产业,在翟湾村重点发展养猪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解决白林、闫沟等11个村安全饮水问题;对余庄、岘梁等5村15个社实施农电改造工程,解决412户1851名群众用电困难问题;实现油坊、安国等6个村社社通油路,实现白林、余庄等12村村村通油路,硬化乡村道路12条35公里,硬化村社道路20条41公里;实施基本农田综合开发,衬砌渠道30公里,沟渠疏浚8公里,低产田改造5443亩,梯田建设8000亩;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1500户,青贮池2600座,集雨水窖1500眼;在民居建设方面,新建白林、油坊—安国、上李新农村示范点3个150户;在白林、余庄、等14个村实施土窑洞搬迁及危旧房屋改造工程1593户,完成“三清五改”3000户。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建成全乡文化服务活动中心广场。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0个;新建闫沟、大庄等7个村级活动场所;对安国卫生院进行改建,建成白林、油坊等18个村级卫生室;完成安国中学教学楼、宿舍楼建设和青龙寄宿制小学建设工程,对范庄、余庄等村小学进行改造维修;建成全乡垃圾中转站,对安国街道进行集中整治,新建垃圾点2个,厕所2座;实现全乡20个村村村通宽带,配备微机、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全乡农户宽带入户率达到2%以上,电话普及率达到45%以上,电视广播信号覆盖率达到100%。

4、白水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

⑴实施年限:2013-2015年

⑵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坚持产业为先,巩固果、菜产业发展建设成果,80%的村形成自己的主导特色产业,果、菜、畜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 34.3%以上;全镇80%以上农户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新建住房全部进入规划区,改造户按照“三清五改”标准实施,基本消除土木结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80%村实现以村部为中心、主要道路全部硬化或铺油。

在主导产业发展方面,果产业重点优化果园、树种结构,果园面积稳定现有水平,力争挂果园面积达到60%,果品总产量达到1.3万吨,果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提高到14%;蔬菜生产以全区建设“万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为契机,重点实施国道312辅线沿线设施蔬菜带和崆索路果菜套种示范带,年发展设施蔬菜1000亩,保护地蔬菜1000亩,发展以胡萝卜、芹菜为主的复种菜6000亩,蔬菜生产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蔬菜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提高到5%;畜牧产业要继续走“以大户带小户,以基地带农户”滚动发展的路子,重点抓好黎明养殖场、强盛肉牛育肥场、兴盛生态农业园等规模养殖场建设,扩大和延伸养殖链条,畜牧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15.3%。积极创造条件,培育组建种养方面专业合作社5个,专业协会5个,提高协会覆盖面,为农民群众相互交流提供平台,带动果菜产业的长足发展。

在培育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全镇劳动年龄内劳力年参加科技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5天,每3年参加一次系统就业培训,户均达到1名科技明白人。同时引导农民群众牢固树立“要致富、靠劳动”的新思维,通过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组织劳务输转等措施,户均输转1个劳务,形成果菜产业为主导,二、三产业为补充的经济发展格局,不断地拓宽就业渠道,切实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坚持统一放线、分户建设,新建与改造并举的发展路子,新建小康住宅小区10个,完成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建成宽裕型小康屋500户;配套“一池三改”项目,全镇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80%以上;完成道路绿化工程50公里以上,完成村庄绿化1-2个;完成村道硬化30公里,道路铺砂100公里;新建村级卫生所12处。

在文明村镇创建方面,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挖掘民间文化,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面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镇机关及驻镇各单位全部接通宽带,杆线到户,川区村80%以上、山原区60%以上农户接通数字电视;每村建成群众休闲娱乐活动场所一处,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积极开展“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加强村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营造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农村新风尚,把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向新阶段,全镇“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户占到总户数的95%以上。

5、草峰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

⑴实施年限:2013-2015年

⑵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按照先塬面后山区的思路,逐年推进,到2015年底,草峰镇新农村建设示范乡基本建成,全镇小康住宅累计达到3500户,村容村貌基本达到新农村的标准;镇内主干道路路网总体形成,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的目标;解决1240户群众饮水问题,实现村村通安全饮水,入户率达85%以上,群众安全用水得到进一步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在民居工程建设方面,在安家、张寨、赵家等17村建成小康屋1310户,在张寨、九龙等21村实施危旧房改造1260户,在郭刘、祈段、范河三村实施纯窑户搬迁386户,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道路铺油硬化工程。铺油硬化道路55.9公里,修建排水渠32公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新建水塔3座,铺设供水主管道12公里;新建高压线路1km,安装100kVA变压器1台,完成通电工程369户;在梯田建设方面,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26807亩;新建集雨水窖1930眼。

三、保障措施

㈠强化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实施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涉及的部门多,必须强化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中的龙头作用,做到与村镇规划、村庄规划和项目布点结合,防止乱修乱建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发挥有限资金的积聚带动作用。同时要按照农户自愿、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逐步撤并小型村,搬迁偏远村,优化村庄布局,缩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线路、降低规划难度、提高项目效益,切实加快项目进度。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解决农民最急需的水、电、路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激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㈡加大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力度。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必须紧紧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机遇,认真筛选论证符合国家投资导向的项目,多渠道向上争取国省投资,以项目推动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同时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和行政资源,将农村各类项目统筹安排,把小项目捆绑成大项目,建立专项资金,集中解决“一乡一村”和“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㈢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惠农强农政策,使农民直接受益的同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的力度,区、乡两级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予以配套,进一步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增加投入,逐步构建政府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民积极投入、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确保全区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目标任务的完成。

㈣创新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支持,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自力更生,用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增加投入。二是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在坚持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前提下,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方式,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三是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为核心,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㈤强化组织领导和目标考核。成立由区委、区政府领导同志任组长,区直综合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区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工作。各级各部门都要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打破条块分割,形成全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的强大合力。同时把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列入有关乡镇和部门工作的重要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列入考核,确保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目标全面实现。

下载平凉市崆峒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及旱作农业示范区开发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凉市崆峒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及旱作农业示范区开发建设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范文模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公开发布,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份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兴县富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现结合我县实......

    溧阳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推荐阅读)

    溧阳市丘陵山区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 溧阳市农业资源开发局 溧阳市财 政 局 二O一一年三月 一、基本情况 我市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与安徽省交界的南部山区及与南京......

    双江自治县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

    双江自治县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 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原庸 一、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是质量效益型、集约型农业,必须在保障必要数量平衡的基础上,优先质量和效益, 以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如何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是国家农业综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