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
和谐---关爱员工
和谐社会,和谐包含着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心、持久的魅力。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需要我们去开拓、去创造,创造和谐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畅导主人翁精神,提倡互相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融洽。
人们向往和谐,希望在和谐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共谋发展,人们畅导和谐,是希望和谐这艘诺亚方舟能载着人们驶向美好的前程、胜利的彼岸。作为社会的焦点,我们要共创和谐,就必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就必须真心实意地关爱员工,与广大员工同举一面旗,竭力谋发展。
关爱员工,共创和谐,就是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致力于为员工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从整体情况来看,虽然目前我们电力企业的工作环境有较大的改善,但是仍有个别的生产一线的岗位,工作条件还是很苦,很艰辛,也很危险,比如说登杆作业的人员,冒着严寒酷暑进行高空作业,员工能够坚守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值得尊敬。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关心员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提供安全优良的设备设施,保证他们的安全。对员工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就要立即解决,能够改进的,就要立即改进,暂时不能解决的,要立即答复。
关爱员工,就是要帮助员工提高专业技能,要从生产经营的实际出发,针对各自的岗位要求制定培训方案,让我们每一个员工清楚自己应该掌握什么技能,怎样去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要让员工认识到,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和业务素质。关爱员工,就是要在培训上下真功夫,让员工学习本岗位真正有用的东西,让员工的岗位技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要鼓励员工终身学习,激励员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把提高员工自身技能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爱员工,就是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帮助员工实现自身的价值,建立有效的内部竞争,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精神和物质上激励,在纪律和制度上约束。要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成长搭建平台,让每一名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在不同的阶梯上成长、成才。同时,对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要逐步增加他们的职级,要让员工感受到:技能不同,待遇就不同。
关爱员工,就是要切实维护员工的利益。实实在在地为员工办实事,办员工当前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事情,如职工利益的分配不公,新进人员的住处如何解决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细小,处理不好极容易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领导或者说一级组织,关爱员工,不能只体现在口头上的宣讲,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之中,要把解决员工的现实困难问题作为日常工作的具体事务来抓,并在不违背原则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解决。只有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其身心才能全神贯注地用在工作中,为企业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爱员工,就是要有爱心,要把员工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在一起工作看成是一种缘分,用心去关怀关心下属。一个热情的问候,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些充满爱心的叮嘱,对领导干部来讲是不经意或极为平常的,但对下属的员工来说则是一个极大的鼓舞,都会在工作中起到对下属的激励作用。
和谐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的完善与保障,也需要人们的共同信念、伦理道德、个性修养等精神心理的教化与支撑,一个和谐的企业,不仅仅在企业基本秩序的鲜和与安宁,更在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和谐与安宁。它是未来家庭、企业、社会的典型特征、理想的模式,拥有和谐就拥有亲情、爱情、友情,就拥有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第二篇:和谐
和谐: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想追求
——以余映潮《荷叶〃母亲》教学为例
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认识和发展自身的价值,能帮助学生求得精神的自由发展、寻求内心的和谐完美。在课堂教学中,余映潮先生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相信自我、表现自我,欣赏自我;变革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寻疑,大胆质疑、积极解疑,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与活力,从而营造了一种积累丰富、活动充分的和谐氛围。
下面以余老师的《荷叶〃母亲》教学为例,谈谈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追求和谐境界。
课前:深度解读,精心设计,奠和谐之基。
里尔克在《现代抒情诗》中说:“只有当个人穿过所有教育习俗并超越一切肤浅的感受,深入到他的最内部的音色当中时,他才能与艺术建立一种亲密的内在关系:成为艺术家。”是的,余映潮老师的语文课正是深入到了文本当中,并且对文本作鞭辟入里的解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导者,余老师在课堂教学前,一直坚持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富有个性的驾驭文本的特长,从而为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奠定了和谐之基。这一点,仅从《荷叶〃母亲》“术语点评”片断就可看出。这一设计,超出常人预想,颇具“冒险”风格,让听课者很为余老师捏一把汗:上课伊始,对初一的孩子就能这样“下手”吗?但接下来的教学证明,这种担心纯属多余!在他的循循善诱下,初一的孩子竟说出了“蓄势”的语文鉴赏术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课堂“生成”!而这种生成,全是建立在余老师对课文的深度解读上,全在余老师的胸壑之中(他对“蓄势”手法的顺势讲解即是证明!)。
余映潮老师在设计《荷叶·母亲》教案时,安排的活动三:妙点揣摩,即:品一品最后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的妙处。“荷叶、红莲、雨点”都不是自己感情直接表白,它需要学生结合课文仔细的分析,认真的揣摩,作出精彩的赏析。余老师引导学生从修辞、语气、主题等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品悟,然后作小结,以便深化学生的认识。可以说,正是余老师自己对教材作了深入的研读,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最终才能让学生在自我解读中获得深刻的感悟。
余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对青年教师说:“没有细腻深入的有见解的教材阅读,就没有质量较高的教学设计。研读教材是教师自己的事,这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度研读,精心设计,才能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姿态走上讲台,课堂上才能做到举止从容、端庄大方、精神饱满,雍容自然,才能让课堂始终充满着和谐而温馨的对话氛围。
课中:导引评点,活动充分,行和谐之旅。
在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唤起每位学生对生活的独特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他充分发挥语文课堂对话的艺术,适时导引,即时评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铺路搭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活动的平台。生生互动的情景充分发挥了课堂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提供了舞台,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师生共同行走在充满和谐氛围的教学旅途中。
在“集美”片断,余老师要求学生用温缓的语调读课文4——7段,再用文中优美的语句把这几段意思连贯起来,形成一篇精美的短章。学生读完后,余老师感觉不够“温缓”,老师就范读,再让学生仿效,然后再叫学生读,读完后让学生动笔写。余老师似乎在告诫我们,语文课堂的和谐之旅来源于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接触文本,确保诵读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含英咀华,有滋有味地读,以对文本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在“集美”片段,余老师用了近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圈点批注,反复诵读、品味欣赏,最后组织交流。这样的对话可谓有源之水,水到渠成。老师胸有成竹,学生有备而来,10分钟的充分阅读换来了一节高效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与之相反的是,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朗读课文,但往往在学生还没有读熟时,就匆忙抛出准备好的一个个问题来追问学生。由于没有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就要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这犹如镜中看花,水中捞月,要想实现和谐的对话情境是不现实的。
余老师曾说:“课堂上如果没有10分钟的沉思,那么,这个老师的教学艺术是不成熟的,课堂上是学生思绪在飞扬,而不是学生的行动在飞扬。”在《荷叶母亲》的课堂教学中,余老师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静思,在交流中提升。这种充分活动带来的和谐之美体现在他语文教学的审美化特性之中,即将《荷叶母亲》的教学因素(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对美的发现、美的感悟、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活动(术语点评——课文集美——妙点揣摩),使整个教学达成静态和动态的和谐统一,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和谐统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余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他的语言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简炼、准确、形象而富有情趣。他不仅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解语文赏析术语),而且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他的语言富于美感和节奏感,能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巧妙地控制和调节,运用语言声调的抑扬顿挫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的印象,激活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如课文范读、适时的导引、点评)。这种课堂教学情境的自然和谐与教学内容上的舒展自如为每个学生心态的自由开放创造了最优化的环境。听他的教学语言,学生如沐春风,如同和知心朋友一道行走在和谐的旅途中。
综观《荷叶·母亲》课堂教学,师生完全沉浸在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之中。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得到的是老师真诚的赞赏、真诚的尊重与耐心的期待;课堂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情感的归宿和思维的乐园。行走在这种和谐之旅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想象被放飞,潜能被发掘;师生思维碰撞,情感融合,心灵贴近,激情四射。
结课:总结方法,收放自如,结和谐之果。
与余老师课堂导入风格相似,余老师的结课方式也朴实无华。《荷叶·母亲》整节课学生的活动只有三项:
一、尝试一下“术语点评”法;
二、学用一下“课文集美”法;
三、实践一下“妙点揣摩”法。
三个活动全部结束,余老师这样设计结尾:“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所做的几件事(看屏幕):全篇 术语点评;局部 课文集美;细部 妙点揣摩。希望同学们以后经常用这种方法学习精美散文。”此幕一现,一目了然,既让学生对本课所学方法有了明晰的了解和把握,又能达到形散神聚,收放自如之效,令人叹服。结课简单却简中求丰,它启示老师,文本学习要善于从全篇入手,然后突出重点段落的研读,最后揣摩一个句子、一个词语乃至一个标点的妙处。这样实实在在地学语文,作积累,练能力,从而结出和谐之果,让学生终生受益。余老师说:“好的创意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简明思路,于是它就可用,有用。创意离开了‘有用’二字,可能只是畅想。”
行文至此,想到有位专家对“和谐”含义所作的妙解:“如果把‘和谐’二字拆开,‘禾’加‘口’为‘和’,就是人人有饭吃;‘言’加‘皆’为‘谐’,就是人人有话说。”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和谐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学生人人有饭吃,且能吃得饱(积累丰富);同时人人有话说,都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活动充分)。余映潮老师的课,达到了这两个目标。这也应是和谐的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附:余映潮《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术语点评”。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用诸如“开门见山”、“点题”等语文术语在文旁进行批注点评。
2、引导学生开展“集美活动”。要求学生从课文中选句子,并进行组合,加在倒数第二段前,形成一篇微型美文。
其步骤是:先要求学生深情朗读全文,然后画选句子并轻声朗读,再请两名学生朗读自己的“新作”,在此基础上展示自己的“选文”,介绍“集美之法”。
3、要求学生实践“妙点揣摩”。重点要求学生品一品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妙处。4.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第三篇:和谐
和谐
和谐是很平常很一般的一个词,但是想作到可真不容易啊!人要生存必须要互助互爱那就要和谐相处,但是和谐你做到了吗?
和谐是人们在社会上打交道的隧道,我们想要和谐,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生活就要和谐,“俗话”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而和谐只是站在它们之间平分线上,来拉平等线的建议,所以无论都要和谐。
我们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动物之间和谐的友谊,就像鲨鱼,它是海上之王,就拿它的进食来说吧!没有其它动物是它对手,然而在这强大的势力的背后另一面又会是什么呢?它常常被海上的一些弱小的生物给赶跑,那是因为弱小的动物用和谐来维护自己和群体的生命,要是那些弱小的动物缺少了和谐,那么它们就无法生存。就拿海豚来说吧!我从经读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海上遇难后,遇到鲨鱼往往出现赶来迎救的都是海豚,这样那些船员和那些生命才有救。这就表现了,鲨鱼在其它生物中的卑职了,而更显出了海豚和人类的和谐对鲨鱼影响,也说明了要是人类大量的捕杀海豚,那么海豚根本不会对人类有好意了,所以人类一定要和动物、生物之间建立和谐主义的观念。
在生活中,我们不只一次为了一件小事而争来争去,往往承让的那一个会有好处的,我们大家之间要和谐,同学之间也要和谐,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和谐。
想想那些战争的历史,让和谐来换醒了它。我想世界上没有了战争,那么人们会和谐,社会会和谐,地球更会安宁了。
同学们,赶紧动起手来吧,让我们齐心合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第四篇:关于和谐
关于和谐
—第一次讨论
和谐,本意为融洽,调和.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追求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这是对于和谐书面的解释,而我认为简单的说,和谐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和谐的社会使人们舒心愉悦,使人类文明得以进步。
这次讨论我们首先讨论了,人的一生中,总是与快乐的,顺心的事和难过的,烦心的是所环绕,对于这种不平衡是否是一种和谐?在我看来这必然是和谐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预知在自己身上将要发生的事是好是写坏,正是这些未知的欢欢喜喜和戚戚哀哀的意外发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生都会与酸甜苦辣咸相伴,尝遍这五味我们的生活才叫有味道拥有一个和谐的生活,不会因过度兴奋而妄自菲薄,迷失方向;也不会因为灰心丧气,停止不前。快乐与难过的完美结合,使得每人都拥有精彩人生,世界而变得婀娜多姿!生活的乐趣并不在于成败输赢,成者能有多少呢?不以成败论英雄.生活是为了体验韵味,和谐带给人的感受.比如1+2=3,3+2就等于5,数字不同,有一个加法法则贯穿在其中,这个法则.它是客观的,合乎情理的,完美的,一句话就是和谐.网络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了,但近一段时间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些言论也会被“和谐”,这里的和谐又有了新的含义,是掩盖,禁止的那些敏感词汇.对于这种措施是否有必要我们又展开了一番讨论.我认为这种事是要把握一个度,一些仅仅是为了娱乐却无关紧要的言辞也会被和谐,当做有悖于政府的东西,就这样被一网打尽.换一个角度看呢,其实也是当局的一种无奈之举,在当今网络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可谓是网络泛滥,不规范网络网络用语,社会将变成一片混乱!如此看来,这就需要政府和群众相互理解,慢慢寻求到一个更理想的解决办发.作为学生我们离不开的是校园,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校园又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一切行为也在这里.和谐校园显得因此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是一个顺民意、得民心的奋斗目标。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和谐校园不是说出来的,需要在校的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来完成.不如,学校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有些条例我们觉得无关紧要也就不怎么理会,有时候还会明知故犯,带来一些麻烦.但是在我们一味的抱怨的时候我们没有考虑过制定它们的初衷,想想看,哪一条不是为了我们好,条条框框的规矩是为了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做到有条不紊啊!
至于家庭和谐则是我们个人家庭和谐乃至整个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一环。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只有在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才能够培养出浓厚的亲情观,使家庭中的各成员包括我们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关。从而在社会交流中健康交流,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应当注意的是在和谐家庭的问题上,其核心要点在于每个人之间的和谐,缩小文化差距,增强沟通时间,着重角色互换等都是促进和谐的内在因素,在倡导和谐社会大的推动力下,和谐家庭将进一步完善。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和谐为主题,力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趋于完美.如今,将和谐这一话题再度搬出,不仅适应社会大潮,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垫下基础.所以,和谐 不会过时,它永远是会站在人类文明的前沿.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与传承.为这一宏伟的蓝图,我们应一如既往,发挥个人的力量,使和谐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第五篇:和谐
和谐〃家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孩子的避风港。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成长该多么幸福啊!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睦的家庭能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带来温暖,带来快乐,带来健康,带来智慧,带来前进的力量……
和别的孩子相比,我有着特殊的童年。由于爸妈工作忙,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姥姥家。那个时候姥姥就是我的家,每当我受了委屈就会在她怀里撒娇。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每次阿姨、舅舅回家后都管姥姥叫“娘”,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叫“娘”,当他们告诉我不能这么叫的时候,我还任性地大哭了一场。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再后来,家里买了黑白电视,可是我看别人家的都是彩电,就很不懂事地回家跟姥爷说我也要看彩电。第二天我们家的电视真的就变成了彩色的,那天晚上我连做梦都能笑出声来。后来才知道是姥爷跑到集市上去买了张透明的彩纸,贴在上面的。这些都是我孩提时关于家的零星记忆,虽然过得不富裕,但很快乐,很温馨。
去北京上大学后,我才发现家对于我的意义。第一次远离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思乡之情就会愈加真切。那段时间,妈妈会经常写信给我,鼓励我要坚强,要学会独立生活。每次想家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下,是妈妈一次又一次地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当我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的时候,妈妈和爸爸来参加了我的毕业典礼,分享我成功的喜悦。此情此景,我对父母感激涕零,幸福的感觉悄然袭来。
走向工作岗位后,我便走进了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是她重新诠释了家的含义,原来家并非如此的狭隘。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一家人,相互 的关心和尊重使这个大家庭充满着和谐、温暖和力量,也成为我们爱的港湾。同时单位的领导也很关心我的个人生活,虽然我还没有组建自己的小家庭,但是对于自己的另一半,我觉得不需要有钱有势,只要他能够给我和他走完一生的勇气,这就足够了。爸爸妈妈和睦相处的这些年,已经给我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这就是我温暖的家,给了我健康人格的家。完整、健康的家庭有利于个人的全面成长,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因为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只有这无数个家庭的和睦,才能构筑这个大家庭的和谐。但是每个家庭的组成又是不同的,和睦也就有了它独特的意义。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和谐家庭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佳境。而创建和谐家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我们以此为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创造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共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孩子的避风港。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成长该多么幸福啊!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睦的家庭能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带来温暖,带来快乐,带来健康,带来智慧,带来前进的力量,特别是能为少年儿童更快乐更好地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信任是建立和睦家庭的基础,先来了解一下安徒生的童话《老头子总是对的》,故事说老太婆让老头子把马牵到市集上,卖了或交换些什么回来。老头子就从牛、羊、鹅、鸡、烂苹果一路换了下来。看似心血来潮的行为,其实每次的交换老头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且都还是考虑到老太婆会如何地高兴。在酒店,有两个英国人得知老头子用马最后换了一袋烂苹果,认为老太婆肯定会骂甚至会打老头子,而老头子却认为老太婆会因此而吻他。于是,两个英国人用一桶金币和老头子打赌他会不会挨骂。回到家,老头子逐渐告诉自己的交换,而老太婆居然每次都高兴,因为老头子的每一次交换都在考虑着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马换牛,有牛奶;牛换羊,有羊奶、羊毛;羊换鹅,不需喂,在河边游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还有鹅肉吃了;鹅换鸡,有鸡蛋,甚至会有一大群鸡;鸡换烂苹果,哈,老太婆更高兴,不只因为自己以往把自家树上只结的一个苹果当财富,致使成为烂苹果也不愿意扔,就现在,她去附近借香菜,人家说地里什么也不长,连烂苹果都长不出一个,这下,我们可以送给他一袋烂苹果了。老太婆吻了老头子,两位英国人认输了,金币自然给,同时也认识到老头子与老太婆这种不计得失、相互理解、保持快乐的生活态度的令人羡慕.那么,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如老太婆信任老头子般大度地对待家庭纠纷呢?如果是你,面对着各种令人情绪有大起落的局面,你还能心平气和、笑脸相迎么?世俗的我们很难用浪漫的眼光看既已发生而又不可改变的现实。当对方做了一点似乎很傻的事之后,即使对方是好心办了坏事,我们也常是难以接受这现实,怒不打一处来,艳阳高照在一瞬间急流直下,迅速黑云压城,迎面而来的不是冷嘲热讽,就是一顿臭骂,甚至会拳脚相加。因此,互不相
让时,本来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酿成影响家庭和睦的暴风骤雨。如果,我们都能理解对方,相信对方的做法必有自己的理由,并能如老太婆般,连老头子的错都能解释成一种关爱,何谈家庭战争的爆发呢?恋爱时,我们能容忍对方的任何缺点,因为我们全心全意的爱着对方,难道我们对家庭中的成员就缺乏爱了么?并非如此,爱依然存在,只是又多了份挑剔,是我们的心态影响到我们少了发现关爱的慧眼。一味地苛求,使我们忽略了关爱的存在,而将错误无限放大了。当然,距离产生美,但即使是近在咫尺,只要我们用了宽容、信任的眼光去寻找,我们同样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美更能打动人心。让我们一直保持着恋爱时的心态,把与所爱的人的相处的每一刻都做为恋爱中的一个标点,容忍对方,善待对方,关爱对方,允许对方犯这些美丽的错误吧。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阳光。“老头子做的都是对的”,多么放心的相处啊,它向我们揭示了信任铸就和睦家庭的道理。这不是一种盲目崇拜,不是纵容,也不是柔弱的依赖,而是家庭和睦的一剂良药。
促进家庭和睦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我想:只要我们拥有信任,就会创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