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提升社区青少年法律意识
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提升社区青少年法律意识
根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从受害者年龄来看,“00后”网络诈骗受害者以38.6%的比例高居受害人群首位。不仅如此,在今年暑假找兼职的大学生们,也有一大批人遭遇到了求职诈骗,辛苦打工一个月什么钱也没有挣到,反而还以“押金”、“介绍费”等名义被骗去了不少钱财。
尽管现在的青少年在互联网的“熏陶”下都颇为早熟,但是在防骗、防盗等安全意识上还较为薄弱,在遇到纠纷的时候更不知道应该怎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转眼还有一个月就要开学,为了促进广大青少年学法、懂法,增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重庆市基层的社区工作人员杨东强特别与多位义务律师,在社区内开展了“青少年普法学法”的活动。
因为近年来青少年遭遇诈骗、被拐的事件逐渐增多,家长们也都十分支持这次活动的展开。在活动当天,许多家长都带着自家孩子来一起参加这次青少年普法活动。杨东强和义务律师们准备了很多宣传材料,主要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知识。同时,杨东强也为在场的家长和青少年讲解了青少年在学习与生活中比较容易遇到的骗局,提醒他们多加防范。
比如在开学的时候,青少年可能会受到诈骗电话,来人自称是学校领导,并且轻而易举就报出了该名学生的姓名、学号等个人信息。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后,对方就会以学校账户改号,或者要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等理由,要求学生给指定的账户转账或者存钱,以此来获得不法所得。杨东阳建议青少年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第一时间要与自己的班主任汇报,寻求事实真相,如果已经被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银行看是否能够挽救,然后打电话报警,让警察处理此事。同时,青少年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校园暴力、勒索敲诈等违法事件,也不能想想忍忍就过去了,要及时告诉家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违法事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杨东强和义务律师此次举办的社区青少年普法活动,受到了参与者的强烈好评。杨东强表示,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帮助社区内的青少年提升法律意识,让他们学会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第二篇:社区青少年活动开展情况
社区青少年活动开展情况
一、关注社区青少年,开展各项寒暑假活动。
为了丰富青少年的寒暑假生活,街道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寒暑假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组织他们到**博物馆参观、开展航模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小读者心目中的奥运经典故事”专题活动、“故事会”、“读一本好书”、“手语培训”、向“抗震救灾小英雄”学习的座谈会、“寒暑期义务劳动”、“欢乐美语”、“奥运知识抢答赛”等活动。
为了丰富社区青少年的科普知识,还与镇科技办公室一起,组织社区内33名青少年举办了“第一届科普夏令营”活动,带领孩子们到**庄园的生态园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孩子们了解了许多热带植物、无土栽培植物的相关知识,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让社区的孩子们过上一个快乐而又有意义的节日,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迎六一情牵你我 寄语灾区同龄人”,让孩子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我们组织孩子们将自己的心里话写条幅上,作为节日的礼物送给灾区的同龄人。我们还举办了社区青少年科普知识讲座、第二届青少年画展、家庭亲子游戏,以及与辖区幼儿园开展了庆六一联欢会等活动。
二、建立社区图书角,建设学习型社区。
添置图书,建立社区图书角,丰富了社区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了方便借阅,我们将图书分类管理、登记造册,制作借阅证和图书借阅制度以方便居民的借阅。
三、迎接奥运会,促进社区和谐。
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各社区居委会组织辖区儿童开展了迎奥运居民书画展、文明礼仪、普通话演讲比赛等活动,还带动社区儿童参与到义务巡逻的队伍,向过往行人宣传安全知识,发放宣传材料。
四、社区助残,爱心蔓延。
在第十八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我们在两个残疾人集中的两个社区组织青少年开展助残活动,带领孩子们深入社区,来到残疾人家中,为他们收拾屋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09年***继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积极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使社区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开办青少年书法班、读书班,举办征文比赛、科普知识和法律知识竞赛,组建环保小分队、敬老爱老小分队等等,使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健康成长。
第三篇:青少年普法
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A 12月1日 B 12月4日 C 1月12日 D 7月8日
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 国家主席 B 国务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公安机关
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实施的?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75年 D 1982年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
A 国家所有 B 全民所有 C 集体所有 D 个人所有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属于国家一级行政区?
A 重庆市 B 南京市 C 广州市 D 武汉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的义务,《国家安全法》规定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
A 8月1日 B 10月1日 C 4月15日 D 7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不包括下列哪个区域?
A 领海上空 B 领海的海床 C 公海 D 领海底土
下列关于公海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公海不是任何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 B 公海不处于任何国家的主权之下
C 公海供所有国家共同使用,但无法平等使用 D 任何国家不得把公海的任何部分据为己有
下列对于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哪一表述不正确?
A 法律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普遍约束力 B 因为法律必须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任何人对法律做任何改变 C 党的政策是党的领导机关依党章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体现全党意志,其强制实施范围仅限于党的组织和成员
D 法律规定的内容比较具体、明确和详尽,而政策一般比较原则和概括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条法律来自于下列哪部法律?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反国家分裂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我国国土面积大约是()平方千米。
A 96万 B 960万 C 9600万 D 9600亿
关于对领土的描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领水和领空 B 领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 C 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 D 领土只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和领海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国行政区划分为几级?
A 二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五级
王某勾结外国势力,危害我国主权,涉嫌背叛国家罪,这项罪名属于下列哪一种犯罪?
A 侵犯财产罪 B 贪污贿赂罪 C 危害国家安全罪 D 危害公共卫生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 宪法 B 民法 C 刑法 D 国家政策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
A 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 B 使民主制度法律化
C 集中体现各阶级力量的对比 D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根据宪法的重要性和地位,宪法被誉为()。
A 国家的根本大法 B 部门法 C 地区法 D 不成文法
根据《宪法》的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相抵触。
A 民法 B 刑法 C 宪法 D 诉讼法
丽莎是一名英国人,她在中国旅游期间应当遵守哪国法律?
A 美国法律 B 中国法律 C 日本法律 D 法国法律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央军事委员会 C 国务院 D 全国政协
下列关于我国的国体,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
B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但不是根本制度 C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我国,修改宪法的权力属于()。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国务院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 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B 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C 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和具体规划 D 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我国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中()原则的体现。
A 罪刑法定 B 立法平等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反腐败
下列关于我国的政体,表述不正确的是()。
务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只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这体现了宪法规定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在法治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领导人或统治者都必须服从法律。在人治中,领导人或统治者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拥有否定法律的特权。这说明法治与人治在哪方面不同?
A 是否具有领导人或统治者 B 法律与领导人或统治者的地位高低 C是否具有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 D 所要求和所具有的政治基础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这段话是()说的。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朱德
宪法的权威体现在()。
A 国家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B 个人生活中极小的一方面 C 仅仅国家公权力的行使这一方面 D 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A 政治和军事 B 国土和人民权利 C 经济和文化 D 领土和主权
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每个公民都既要享受权利又要履行义务
B 有的权利比较特殊,可以只享有权利,不用履行义务 C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 D 有权利就一定会有义务
公民从何时开始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 从上户口时 B 从十八周岁 C 从出生时 D 从六周岁时 在法院拍卖某工厂厂房的过程中,法院执行局王某因收受贿赂,暗箱操纵,损害了被拍卖工厂职工的利益,职工集体写信给法院院长反映情况,职工写信的行为属于行使哪项权利?
A 申诉权 B 建议权 C 批评权 D 检举权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是造福于社会公众的一种手段,人人都应当依法纳税,我国宪法规定,纳税是公民的一项()。
A 权利 B 义务 C 自由 D 以上都不对
第四篇:社区青少年普法方案
“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
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方案
今年是“六五”普法的第二年,青少年也是“六五”普法规划的重点普法对象。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正确使用法律,社区将对本辖区青少年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并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切实提高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互动性,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治文化素质。
二、活动主题
“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
三、参加对象
全区青少年,各级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律服务。活动期间,要在社区和青少年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置法律咨询点,向青少年及家长散发青少年法制手册,解答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问题。
爱心社区在寒暑期开展各式各样的青少年文化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我们将聘请资深老师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教育青少年远离不良生活方式。要面向家长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强化他们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教育青少年和保护青少年的能力和水平,更有效地与危害青少年成长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针对有困难的青少年开展关心生活、帮助学习、引导创业、法律援助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社区还要加强宣传,要积极调动宣传力量,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加大活动宣传力度,社区要利用黑板报、横幅、科普画廊等进行宣传,大造声势,动用一切力量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形成进一步关注支持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社会氛围。
兴华街道爱心社区 2012年12月6日
第五篇: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之我见
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之我见一.法律意识的内涵。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法律意识属于历史范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法律意识也属于法律文化范畴,它是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精神成果,包含着人类在认识法律现象方面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观念模式、情感、思想和期望,蕴涵着个人及群体的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评价。法律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和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二.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青少年是一个从年龄上讲横跨少年和成年的群体,他们既有青年人的朝气,又有少年的稚气。他们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他们渴望了解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然而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也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理解。他们对世界因好奇而不免有时盲从、盲动。外界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甚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那么,如何去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提供维护他们合法权利的方式、方法?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去学习法律知识进而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对法律规范的内在信仰从而自觉遵守,遏制住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针对青少年的犯罪?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的专业法律人士就应该去思考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我想就谈一点认识,求教于方家。三 培养青少年基本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灌输基本法律规范,帮助青少年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的初步形成。《条例》是对有轻微违法的行为的人进行行政处理的行政性行为规范,《刑法》是对构成犯罪的人进行刑事处罚的刑事法律规范。两者的共同点是对违法犯罪的人追究责任,只不过《条例》和《刑法》所针对的行使处罚权的部门及程序、处罚对象、违法的轻重程度、处罚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通过学习《条例》和《刑法》,青少年可以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不但要灌输理论知识,而且应从身边人、身边事上着手分析,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典型案例,让其自我教育,明辨是非,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的放失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青少年权利的双重目的。
(二)通过对《宪法》的学习,促进青少年权利意识的形成。权利文化是与人道主义文化、科技文化一起构成当今世界三大文化主流的文化之一。权利文化的核心是权利本位的理论。权利本位的思想有两大内涵。其一,它是解决公民和国家主体关系的理论。主仆型文化产生义务本位。在这种本位中,国家主宰一切,公民只有无条件服从的义务。权利本位则不然,它把公民对国家的关系颠倒过来,认为公民有权主宰国家,国家以保证公民主人地位的获得为绝对义务。其二,它是解决权利与权力互动关系的理论。国家权力的行使以公民创设权利的实现条件为目的,权力的行使如果背离了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的宗旨,权力便会得到改造。国家权力以公民权利为运行界限。而两者界限由法律明定之。权利本位思想的的实质是个人权利的实定化和义务的相对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人与国家具有三种关系,即义务领域里的服从,自由领域里的排斥,权利领域里的依靠和参与,于是就产生社会和谐。权利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勃发。所以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必须从小着手进行。而青少年公民的权利意识则必须通过对宪法的学习,树立宪法至高无上,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基本的观念。我们不仅要让青少年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我们更应让青少年懂得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众所周知的是宪法是安邦治国的总章程,但这一结论却主要是就国家管理的角度而言,因而与宪法的核心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统一;事实上,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中就明确宣布,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列宁也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故由此可知,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也可以从宪法的发展历史和宪法的基本内容中的到证明。从历史上看,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然而,这两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因此,青少年就可以理解到: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地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三)学习《民法》,促进平等和契约观念(诚实信用)的形成。人人平等和遵守契约观念的形成必须依赖于《民法》的学习。民法起源于简单商品经济获得相当发展的古代罗马社会。经过人类历史演进的熏陶,民法逐渐成为调整各国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从本质上讲,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