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讲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第二讲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成为新形势下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据此回答1—2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①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②表明党与时俱进的精神
③表明党的阶级基础已发生变化④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③④
2、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这说明B
①中共中央在履行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据此回答3—5题。
3、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党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C
①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②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③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④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十六大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A
A、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B、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C、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D、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5、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基本建设之间的关系是D
A、党的思想建设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
B、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C、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为党的基本建设服务
D、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来
近年来,各级党委为把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加强对非公有
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日趋活跃,呈现良好
发展态势。截止目前,全国已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4万多个。据此
回答6—8题。
6、党重视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党建工作,对此正确的认识有C
A、有利于党直接管理非公有制企业
B、有利于实现党对企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C、有利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
规
D、有利于保证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7、把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这说明C
A、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B、政党是一个历史范畴
C、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D、政党具有严格的组织和纪律
8、将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
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有利于A
A、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B、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C、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D、不断改变党的性质
2003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
话指出,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继续下大气力惩处腐败的同时,加
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倡廉寓于各项重要政策
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据此回答9—10题。
9、为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党下大气力依法惩处了一大批腐败
分子,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拥护,增强了社会各界反腐败的信心。这说明A
A、执政党的作风建设,对社会有深远B、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搞好经济
建设
C、只有加强司法工作,才能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D、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10、2002年7月9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该条例
正式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责任制度。条例的颁布说明D
A、广大干部群众对反腐败的信心明显增强
B、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
D、中共正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
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
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
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据此回答11—12题。
11、“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体现了
A、群众观点是衡量我们工作成败得失的唯一标准B、密切党群关系是党风建设的根本C
C、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
队组织
12、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因为:D
①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②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
治优势
③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
本宗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多项选择题:
1、2003年3月18日,胡锦涛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指出,只要
我们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我们就一定能够到达现代化光辉彼岸。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ABD)
A、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理想都可以转化为现实D、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200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指出,全党同志一
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位领导干部做
起。这一要求蕴涵的哲学道理是(BD)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D、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3、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发出通知强调,要着重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夺
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这是由于“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ABD)A、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B、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C、是检验当今人们思想和行为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
D、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2003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要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党的意识,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加强主观
世界的改造,自觉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B)
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B、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有利于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C、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D、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5、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加强党员干部主观世界的改造,有助于(ACD)
A、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B、党员干部有效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国家职能
C、广大党员干部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三、判断正误题:(在括号内对打“√”,错打“×”)
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
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
质干部队伍的关键。(√)
2、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在干部管理机制上提出,建立健全干部职位与职级
并行制度,实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
3、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马克思主
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4、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
腐倡廉建设方面对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5、四个大兴之风是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大兴艰苦奋斗
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
6、执政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7、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8、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9党的作风建设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民主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10、新时期党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
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篇: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定稿)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9月23日《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在于制度。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从制度建设高度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这是对党的忠诚。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从制度建设高度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这既是对党的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作业建设的自觉探索。面对新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统一这一历史性课题,把改革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押运到党风建设的关键位置。
一、以制度建设保证和促进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60年前的延安整风运动,开党的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统一之先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党的历史上“左”右倾错误及其严重危害的基础上,领导全党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不仅注重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和思想解放,理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思想根源,而且注重从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方面研究问题,总结主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制度根源,从而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在全党的形成。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高度统一,合全党面貌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地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仍然十分注重党的作风建设。针对党成为执政党之后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他反复告诫全党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在1962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指出:“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说,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1页)他认为,只有切实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在党内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才能调动党内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以健全的制度确保优良的作风,可以说是从延安整风到执政初期我们党在党风建设的探索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50年代后期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关键也是由于制度方面出了漏洞。“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总结,特别注重于制度层面。他深刻指出,党内存僚主义等等不良风气,以至使党的优良传统破坏殆尽,“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文逊第2卷第333页)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切产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革履,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轮换制度,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有可能重新出现。邓小平高度重视制度改革对党的作风建设的作用,可以说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辟了新的境界。
>在新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注重制度建设的思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他指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包括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充分发展党内民主,从制度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他特别强调:“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制和监督机制。关键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保证他们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今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再一次精辟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即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一科学论断,是我们党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指针。
二、党风建设的任务和现状警示我们,关键在于制度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核心问题是要进一步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确保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围绕两大历史性课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都是解决党的作风问题的,但是无论哪一个方面,都要以制度建设作为基础和保障。要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在全党蔚然成风,除了要切实加强全党的理论学习,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高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回答现实问题、指导新的实践的水平和能力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各项工作制度,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实践、与时俱进获得制度保障,合因循守旧、不思进娶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受到制度制约。否则,某些制度和体制中的惰性和漏洞,就有可能阻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不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体制和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切实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也很难有大的突破。要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党遵循的准则,除了要在党内经常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教育外,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保持清正廉洁的权力动作制度。权力运作制度不合理、不规范,存在漏洞,就会直接诱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党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和纪律,也直接包含着制度建设因素,也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改进和加强。只有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
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才能在党内形成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自由又有纪律的生活活动局面,才能有效地抑制和防止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自由主义、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的滋生。总之,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内在地包含着制度建设因素,亟需把制度建设提到关键位置上来。
>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也迫切要求在作风建设中高度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客观地讲,许多作风方面的问题,都是与某些制度、体制上的弊端密切相关的。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一些领导干部不是把功夫下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而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娶照抄照搬、得过且过,这固然与理论素养和精神状态有关,但是归根到底,是由于在领导干部选拔、评价、考核过程中、民主、竞争机制还不到位,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对那些平庸者缺乏应有的制约力,可以说,这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作风蔓延的一个根本原因。有的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这也与现行干部选任制度的弊端有关。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任领导干部的民主程序形同虚设,甚至根本不讲民主规则和程序,欠民群众对干部的评价很难贯彻到干部选任过程中去,这样,就容易导致干部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人民负责的问题。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一些领导干部搞家长作风和自由主义,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较突出,这也与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体制不健全、缺乏健全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等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就更需要从制度和体制方面寻找原因,推动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将滋生~,就对的权力绝对地滋生~。以上分析警示我们,党风方面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归根到底是与制度和体制上的问题相联系的,党风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建设。
三、切实加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和促进党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根本意义和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在“5.31”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些重要思想,深刻指明了以制度建设促进党风建设的方向。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征途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表现为在理论原则上确认人民群众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表现为以健全的政治运行机制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原则包括:(1)民主原则。即人民群众按照民主程序对从事政治和社会管理理的人员进行选择和监督。(2)社会原则。即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同社会进步发展保持一致,为社会进步发展服务。(3)公开原则。即增强政治生活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严格防止公共权力被少数人滥用。(4)程序原则。即遵循选举、协商、讨论、监督、罢免的程序,使政治运行进入科学民主程序。(5)法制原则。即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述原则的实际贯彻,也就是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实际推进,必将有力地提高党和国家的政治文明水平,从根本上保证和促进党的优良作用的形成和发展。
>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党内民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和发展党内民主生活,确保广大党员民主意愿和民主权利的实现;二是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施党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领导,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意愿和民主权利的实现。这两个层面是相成、有机统一的。发展党内民主,归根到底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党内民主建设,才能有力地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自觉地、始终如一地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一是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完善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原则的干部选任制度,这是推进党风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制度和体制改革,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贯彻到干部的选任过程中,以健全的制度和体制实现“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二是深化组织领导制度改革,完善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制度,这是推进党风建设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制度和体制改革,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根本上反对和防止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自由主义、任人唯亲现象。三是深化权力运作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人民民主,这是推进党风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制度和体制改革,使人民群众的意志在权力运行中真正发挥作用,从而把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保证他们正确运用权力,清正廉洁,执政为民。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既积极稳妥而又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和体制的改革,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卓有成效地完成时代赋予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经受住任何挑战和考验而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第三篇: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精选)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
党员干部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近几年来,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大多数干部的作风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是,干部队伍作风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与党性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思想作风方面,有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习惯于凭主观、想当然;有的工作上放不开手脚,患得患失,缺乏魄力,不敢大胆尝试;有的安于现状,工作标准不高,停留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工作作风上,有的领导干部不深入工作实际,对待工作蜻蜓点水;有的急功近利,不能够正确的运用把当前的形势和本部门的实际联系起来。学风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肯下功夫学习,对党的政策,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把学习当作“面子工程”,不求学有所得,只求留下肯学爱学的“好印象”;有的学习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做做样子。领导作风方面,有的领导干部不习惯走群众路线,遇事不愿意听群众呼声,喜欢自己说了算;有的平时不深入基层,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有的在工作上,不能够以身作则、起到率先垂范作用,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生活作风方面,有的领导干部自身要求不够严格,习惯于自我放纵;有的在生活上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养成了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有的生活情趣低俗,整日沉湎与酒局、饭局、赌局等。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干部作风建设,关键是在紧抓落实,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严格纪律上下功夫。首先是抓落实,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责任制,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抓落实的强烈意识,坚持务实求效,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制定对策、狠抓落实,要细化工作责任,一件一件地落实到单位、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其次是抓学习,打牢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胡锦涛同志把“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作为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第一条,充分体现了加强学习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再者是抓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许多作风方面的问题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存在漏洞、不完善有关。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中,必须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全过程,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然后,抓监督,确保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措施落实到实处。不断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创新监督制度,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领导干部作风密切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最后,抓惩处,严格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纪律。只有惩处有力,教育才有说服力,制度才有约束力,监督才有保障力。要加大行政问责,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加大对问责过程的失察、失职、庇护行为的严肃查处,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切实维护党的纯洁性,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平安)
第四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我国目前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但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加强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当前我们在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臵若罔闻,甚至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工作中不踏踏实实为群众做事,而是为自己着想、为政绩着想,群众利益与地方发展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一些党员干部把自己甚至把党放在了群众利益的对立面,如某地一领导面对记者采访时竟质问“你们究竟是为党说话,还是为群众说话”。
(二)工作方法落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多元化,群体利益多元化,利益冲突增多,解决难度增大。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一些党员不加强学习,缺群众工作的本领,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方法简单粗暴,喜欢命令式强迫群众服从。在信息化背景下,有的党员缺乏运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手段来动员、组织、指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在少数基层党员中出现“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说不到一起去”的现象。一些人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面对复杂的群众问题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三)不会协调群众利益过去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则主要围绕经济问题展开,经济利益居于中心地位。群众与地方政府、群众与企业以及群众间的利益冲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少数党员干部不会协调群众利益,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往往采取“拖、躲、捂、推”的办法,既:遇到难题绕着走,任期一到,拍屁股走人,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群众前门来,领导后门溜,群众烦心事,一躲了之;怕暴露问题,影响升迁,掩盖矛盾蒙混过关;对群众的诉求推来推去、转来转去,让群众跑来跑去。
二、群众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分析来看,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以下原因: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弱变强,是因为我们老一辈的共产党人有着坚定的信念,为广大穷苦百姓打天下,谋福祉。当我们党执政60年后,党内少数领导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记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忘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极少数党员干部更是见利忘义,贪污腐化,鱼肉百姓,站到人民的对立面。
(二)作风飘浮脱离群众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深入基层的扎实工作作风。一些干部工作在县里住在市上,或者工作在乡镇住在县城,下基层也是车来车往,蜻蜓点水,干部不认识群众,群众也认不到干部。有的党员干部把群众工作作为负担,觉得群众素质低打交道麻烦,看见上访群众就头痛。遇到群体性事件,就束手无策,举措失当,驾驭不住局势。一旦为群众做了点应该做的事就大肆宣传,自以为是。群众形象地说:交通便利了,干部离群众反而更远了;通讯发达了,干部和群众的交流反而更难了;干部文化水平高了,群众工作水平反而降低了。
(三)工作目标错位漠视群众需求发展是第一任务,但也不是经济繁荣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今经济发展了,一些地方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却降低了。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在抓发展时牺牲本地的生态环境和群众利益,甚至漠视群众利益,与民争利。所以有识之士指出:干部在GDP的迅速增长中陶醉,而群众却在安全感和幸福指数的不断下滑中埋怨。当前,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更加强烈,希望党和政府化解他们因收入差距拉大导致的被剥削感,不公平竞争导致的被侵害感,社会保障有限导致的不安全感。作为执政党,我们不能回避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
三、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建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再次强调了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人民谋福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核心是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利益。建立融洽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关键还是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党员干部要深入体察民情,了解民众疾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带领广大人民共同致富,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拥护党跟党走。重点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物价、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现实利益问题。千方百计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毕业大学生、城镇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目前,首要的就是控制好物价。受金融危机、美元超发影响,国际大宗物品价格快速上涨,我国面临输入性通胀和结构性通胀的双重压力,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遏制物价较快上涨,确保人民生活质量。
(二)建立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维护公平正义利益分配机制改革,已成为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第一次分配注重效率,第二次分配要注重公平。我们在把经济规模做上去的同时,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接近0.5,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又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发生偏差,导致普通群众在工作就业、创业致富和参与社会管理、参政议政等多个方面受到阻碍。社会流动性差,阶层间流动性减少,社会群体出现阶层分化,有固化、僵化危险,甚至会转化为阶层对立,这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我们要充分利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工具发挥好调节收入的作用,切实做好第二次第三次分配,在民政救助、住房保障、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上下功夫,逐步实现均富和机会平等。司法机关要固守公平正义的社会底线,防止把改革的成本和补偿代价推向普通群众。我们不仅要让群众生活得更好,还要生活得更有尊严。
(三)建立群众利益冲突协商机制,化解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动态多元的社会,必然导致各类利益冲突增多,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建立有效的群众利益协商平台,完善利益冲突协调机制,保障和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要建立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收集民意、聆听民众声音、了解群众诉求。除领导下访、群众上访外,还应该通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多途径多渠道收集民意,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其次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抓经济促发展,关键要协调好维护好群众利益。抓项目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上项目前要做好稳定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等。要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政府主要是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不要越位,不要包办过多,如对敏感的征地拆迁、旧城改造、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要让市场主体去与群众协商,政府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就行了。第三完善利益冲突协商制度。我们共产党人不怕矛盾,不怕冲突,有时这些矛盾和冲突恰恰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关键的是我们要协调好矛盾,增进社会和谐,团结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家园。要建立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冲突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通过行政听证制、信息公开制、与民众对话制度,保证群众能通过合法规范的渠道、程序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利益的协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双方多次的博弈,主要是要把双方的博弈纳入法制的轨道,平等理性的进行,最后达成互利共赢的结果。
(四)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做群众贴心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是一个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近年来,党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群众工作的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我们要建立一支善于化解矛盾、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现在亟须做的,是让干部在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面前,不断增强服务本领,化解社会矛盾,把中央精神与上级要求转化为服务百姓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要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开展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方法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群众工作方法和本领,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讲话让群众“听得进”;提高依靠群众贴近群众的能力,交往让群众有“亲近感”;提高准确把握群众心理的能力,处事让群众 “信得过”;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执法司法让群众“心里服”。领导干部要大力开展网络问政,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共产党员要主动上网、上线,设立电子邮箱和“留言板”,提高在线处理群众诉求的能力。积极倡导党员干部进万家门,知千家事,解百家愁,爱民利民为民着想,依法公正公平办事,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动态多元的社会需要动态灵活的社会管理手段。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的能力,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而当前,我们的许多基层党员干部仍固守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社会结构下的管理方式,缺乏适应动态多元社会的服务和管理手段。流动性、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基层党委和政府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历史使命。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基层党员干部不要以管理者自居,而要以服务者的姿态和敬业精神投入到社会管理创新中,在服务群众中体现我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们不仅要知道“民可覆舟”,更要知道“民可载舟”。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要重视群众的力量,要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如各类志愿者、社会组织)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推进基层乡村自治、社区自治、群体自治,形成广大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社会自治制度。
第五篇: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论 文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党的作风问题的实质是党性问题,党性决定作风,作风反映党性。重视作风建设,历来是我们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和优点。八十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回顾我们党八十多年来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步发展和每一个胜利,都是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取得的成绩密不可分的。对于发展中的我县来说,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为繁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一、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重大、紧迫和长期的战略任务;
(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之所以说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是因为:第一,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事关我们党的形象。党的形象、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仅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而且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上。领导干部的作风好,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好,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就高,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强,党的执政基础就稳固。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第二,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事关社会和谐建设。建设“和谐社会”,良好的社会风气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而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很重要的是必须有良好的党风、政风。党风、政风对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领导干部如果作风不好,不但不能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去构建“和谐社会”,反而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第三,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事关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性跨越,需要全县上下共同团结奋斗。其中,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其作风如何,影响极为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如果有良好的作风,就能够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与我县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并意气风发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去工作、去奋斗,创造出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的政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缩小同全国发达省份的差距。第四,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事关领导干部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领导干部的作风,反映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品质和道德境界。良好的作风具有扬善抑恶的重要作用,是领导干部抵御消极腐败现象、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不好的作风则是一种腐蚀剂,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消极腐败的助推器。分析近年来我县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不少人违纪违法都是从作风上放松要求、出现问题开始的。领导干部一旦在作风上放松要求,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就会解除反腐倡廉的思想武装,最终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因此,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要守住底线,防止出问题,避免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首先就要始终注意加强作风建设,及早发现和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苗头性问题,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县各县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好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与我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是相适应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总体上适应的同时,也有不少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总体较好的同时还有不少突出的问题。我县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突出的作风问题主要是:有的不重视理论学习,习惯于按老办法、老思路处理问题,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水平不高,用新办法解决复杂问题和化解矛盾的本领不强;有的工作标准低、“幸福”指数高,自我加压不够,不下苦功夫调查研究,不下真功夫扎实工作,甚至当官不作为、拿钱不干活;有的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对工作推三阻
四、不敢负责,办事效率低,工作质量不高,致使“慢件”拖成“急件”,“易事”拖成“难事”;有的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工作不深入、责任不到位,往往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而又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久拖不决,致使一些小问题酿成大问题,甚至引发一些群体性上访事件;有的作风不务实,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有的铺张浪费、贪图享受,整天忙于迎来送往,吃喝玩乐、挥霍公款,甚至赌博;有的民主作风差,独断专行,听不得不同意见;有的以权谋私,利用权力和职务影响违反规定入股小煤窑等矿产资源开发,甚至滥用职权,在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以及国有产权交易中侵吞国有资产等等。这些问题和现象,虽然只存在于少数部门和单位、少数干部中,有的还只是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但其消极影响不可低估。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绝不能任其蔓延下去。
(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现在,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和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决定了加强作风建设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考验和永恒课题。主要体现在:一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环境、条件的变化,再加上我们在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世界观改造,经不住名利权位和金钱美色的考验等,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推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二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也就必然各不相同。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明确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总的要求和目标任务,对抓什么、怎样抓,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三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把阶段性治理和长期性要求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和深化,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要针对每一个阶段的重点问题、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力求取得阶段性成果。四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导干部存在的作风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有些作风问题往往与社会、政治、经济等一些深层次问题交织在一起,涉及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结合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建设一起抓,结合党纪、政纪、法纪建设一起抓,结合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建设一起抓,结合反腐倡廉工作一起抓,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二、进一步烈的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增强忧患意识;
(一)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只有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不懈的奋斗精神,才能正确认清形势、认识差距,应对挑战、奋斗不止。增强忧患意识,一是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发展中存在的巨大差距。这些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总体实力、综合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县经济社会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不仅同全国发达省份比有很大差距,即使同西部其他省份比差距也不小。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落后而无动于衷、安于现状,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大力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思想,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而苦干实干。二是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是我县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抓住了将会成为黄金发展期。但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机遇是需要条件的,是需要我们去努力才能抓住的,而挑战则是客观存在的。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方兴未艾。由于我区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省份,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的困难更多,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总体上处于劣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积极应对挑战,努力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三是要清醒地看到领导干部思想、作风、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性。要改变欠发达、欠开发的状况,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和素质。对我县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和素质,我们既要看到总体上是好的,但又要看到与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较大的不适应性。特别是作为我们领导干部个人,更要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差距,看到存在的不适应性,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抓紧利用一切机会来提高自己、增长才干,切不可自我感觉良好,对工作应付对付。
(二)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能够保持强烈的公仆意识,那么就会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就能够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臵,其作风就会比较端正;否则,其作风就会出问题。增强公仆意识,一是要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要切实改善民生。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农村还有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城市还有大量的困难群众,解决民生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更为紧迫。要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安排好贫困地区、困难企业等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三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群众工作,注重从源头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既要考虑使多数人受益,又要考虑得到多数人认可,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矛盾。
(三)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不正派、生活情趣不健康,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都是由于节俭意识淡薄所造成的。因此,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节俭既是一种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不仅关系领导干部的个人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而绝不是小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强烈的节俭意识,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对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联系我县实际,增强节俭意识,一方面,在生活上要提倡节俭。我们有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大吃大喝、讲排场、比阔气等现象。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保持正派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努力营造崇尚节俭的浓厚氛围、形成艰苦奋斗的良好风尚。要进一步规范职务消费,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另一方面,在发展上要注重节约。必须把节约的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千方百计保住青山绿水,严格控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决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危及人民生命健康为代价来谋求经济一时的发展。
三、扎实开展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为加快我县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开展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是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开展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全面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要着力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作风建设的成效如何,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解决自身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抓起,用良好的作风来抓好这次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在作风建设方面,凡是要求下级机关做到的,上级机关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做到的,主要负责人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多形式、多途径地宣传开展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第二,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开展作风教育整顿活动,重在解决问题。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突出解决什么问题。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要及时把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转到思想政治建设上来,注意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确保新班子从一开始就有新气象、新形象。今年,各级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要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主题,对照要求,深入查找不足,认真加以整改。
第三,要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开展作风建设,既要解决突出问题,又要建立长效机制。各级党委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综合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层层抓落实,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抓好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检查考核,把开展作风建设的情况作为评选先进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四,要着力抓好落实。开展作风教育整顿活动,贵在落实。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和措施,制定各自活动方案,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把狠抓落实、确保取得实效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切不可图形式、走过场、做表面文章。要加强监督检查,组建巡视组,抽调身体健康、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带队,加强检查和指导。对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中领导不力、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机关作风问题严重、群众意见大的单位和部门,要严肃查究。
作者姓名:姜 桂 娥
工作单位:贺兰县劳动就业服务局
职 务:局 长
通讯地址:贺兰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县文广楼四楼)
联系电话:8080801
二○○九年五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