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3:0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

第一篇:*县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

强化预算管理 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通过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财政管理体制虽几经改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财政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触动。改革现行财政预算编制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编制模式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财政预算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为加快xx县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步伐,规范预算分配办法,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我们在近几年来细编预算的基础上,从前年开始,对编制部门预算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使预算编制达到科学、合理、透明、公正并具可操作性,体现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下面就我们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一、充分认识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当前推行部门预算有利于《预算法》的贯彻执行,《预算法》明确规定“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的预算组成”,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项目不能细化到部门,因此这是认真贯彻《预算法》的要求;同时,推行部门预算,有利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有利于强化预算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促进财政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依法行政、依法治财。

二、我县编制部门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我们在推行编制部门预算中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有关精神为指导,继续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合理界定预算管理职能,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早编、细编预算,规范预算编制管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科技、教育、农业等法定支出的需要,保证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等重点支出需要;努力节减行政经费支出,继续规范财政管理,完善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实现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综合平衡,以增强预算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本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在编制部门预算中,我们确定了编制部门收支预算的几个原则:

(一)在政府财力安排上,继续实行综合财政预算。从1998年10月份起,xx县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以及新预算会计制度要求,开始在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综合财政管理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产财政补助收入和其他各类收入实行统一管理,相继制定了《xx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xx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经常性支出包干办法》、《xx县预算外资金统筹办法》等规定,对预算内外财力统一作为政府可支配财力进行安排。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预算外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单位预算收入;对单位的支出需求,除法定刚性支出外,原则上确定一个人均收入标准,先由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安排,不足部分再考虑财政预算内拨款。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各部门、单位将所有资金都作为预算可安排资金,统统汇编到一个部门综合预算中统筹安排使用,有效解决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单位其他资金安排使用几张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资金的综合效益,更好地保证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在支出安排顺序上,着力体现公共财政要求。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要求,支出预算安排顺序上首先确保需由财政供给的人员经费等刚性支出和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运转经费需要;其次确保下岗分流财政应承担的安置资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失业救济金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支出;再次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增加科技、教育、农业等法定支出需要;最后是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县城重点项目建设所必需的资金尽力确保。同时,在编制单位支出预算时,要求各部门在支出预算安排上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对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的投入;增加对公益型、基础性设施的投入;对服务型事业通过部分或全部采用市场机制运作推向市场。

(三)在预算编制方法上,完善零基预算办法。一直来,xx县对人员经费实行的是零基预算办法,对部门的经常性支出预算按照“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业务经费按定额”的原则编制。推行部门预算后,我们对事业发展所需的修缮购置和建设支出等专项经费的预算安排,也采取了零基预算办法,分轻重缓急安排项目,落实经费,彻底打破各部门“基数+增长”的粗放型预算编制方法,由单位在确保本部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稳妥的总体预算收支方案,以真正按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来安排各项支出预算,以利于不断调整支出结构,缓解财政支出矛盾,更有效地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

(四)在支出预算追加上,硬化预算约束。根据以往年度预算编制情况,在预算确定以后,普遍出现频繁追加支出现象,即所谓的“一年预算,预算一年”,不仅严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而且使财政部门常年陷入调整追加预算的烦琐事务中,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加强财政监督、研究事关全局和长远的理财战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推行编制部门预算时,要求各部门认真全面地按照行政任务和事业计划的要求,完整地编制部门收支预算,对列入政府工作计划的任务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由政府严格进行岗位责任制考核,杜绝争取经费不办事现象的发生。部门预算一经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除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项造成的必不可少的开支需报经县人大批准调整预算外,其他支出项目财政当年不再追加。财政批复预算后,项目之间、科目之间按核定预算办理,由于客观原因变化,确有必要调整的,也需书面报送,进行审批,以强化预算约束。

三、编制部门预算的一些具体做法实行部门预算,即一个部门的所有经费收支预算在一本预算内集中反映,预算的内容不仅具体到部门,而且要具体到部门下属各单位,更加详细地确定和规范部门及下属单位预算收支的项目和内容,全面地发挥财政分配资金的职能作用,而不是将政府预算支出切块分割到各部门,由各部门自行分配。因此,部门预算是财政预算的基

础,单位预算是部门预算的基础。部门预算由主管部门本级预算(通常所称一级单位)和所属单位预算(通常称二级单位或基层单位)组成。部门预算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又包括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既包括经常性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经费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收支计划,又包括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针对上述各种预算收支,我们的具体编制方法为:

(一)部门一般预算收入的编制1.应缴收入预算的编制。应缴收入指部门应缴预算款(如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等)和应缴财政专户款。各部门在编制应缴收入预算时,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如实反映收入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本部门的收入预测计划。2.一般预算收入预算的编制。一般预算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拨入经费)、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对财政补助收入,由本部门根据上年支出的实绩及财政补助标准,结合当年实际情况提出需财政补助额度;对事业收入,由各部门根据自身应缴专户收入的执收情况,提出安排意见;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要按照有关财务政策和上级规定依据进行编制。3.专款收入预算的编制对专款收入由部门分不同性质、来源的资金项目分项填报,对收入增减变化影响较大的,由编制单位说明具体原因。

(二)部门支出预算的编制部门支出预算分为经常性支出预算和专项支出预算。支出预算的编制由部门按照零基预算的原则编制。1.经常性支出预算的编制。(1)人员经费支出预算的编制。按所属单位在编人数和县以上确定的工资标准和津贴、补贴标准编制,包括按上述规定应给予干部职工的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个人工资性支出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费,其中定额福利、保障费(包括教育经费、福利费、公积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失业金、住房补贴等)按定额编制。(2)公用业务经费支出预算的编制。公用业务经费包括一般的公务费、一般业务费、零星设备购置费、零星修缮费和其他费用等。一般公用业务费标准根据各机关单位的业务量进行划分,按不同档次制定不同的标准,由部门以规定标准进行编制。其中车辆保险、养路费、车辆费用按预算车均定额编制。对预算内外资金进行匹配的单位按标准分为预算内、预算外二块经费来保障。2.专项经费支出预算的编制。专项经费支出预算分政府采购支出预算、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和其他专项支出预算。(1)政府采购支出预算的编制。单位在编制预算中凡属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均纳入政府采购支出预算,包括在经常性经费中购置的单价在5万元以下和单价在5万元以上需财政另行安排购置专项经费两部分。政府采购计划一经确定由政府采购中心分期分批统一组织实施。(2)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的编制。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是指行政事业单位通过预算安排建设资金的基建项目。对新建项目,由部门编制可行性报告并作详尽说明;对续建项目由部门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资金到位情况、完成投资情况等指标进行编制。对财政安排资金的基本建设项目支出预算,从立项开始必须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纳入财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3)其他专项支出预算的编制。上述以外的各种专项支出预算,包括纳入专项管理的经费支出和企业挖革改、科技三项经费、支援农村生产建设以及教育、科学、卫生、文体广播等事业性专项支出。这些除编制专项预算外,还需提供详细的项目情况说明。对于上级要求配套的和政府已确定的支出项目或既定政策,也需逐一提供有关依据。

四、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我们在预算布置、各部门上报的基础上,按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编审,并在预算编制管理上实行一个口子对外,在财政内部统一由预算科负责编审,提出县级综合财政预算建议,按程序报县政府确定和县人大批准后,直接批复各部门据以执行。预算编制实行“两上两下”形式。由于预算草案编制是按“零基数法”和部门预算来进行编制的,行政管理费和各项事业费的预算安排数都是应下达到各单位的实际数。因此,预算草案一经人代会审议通过后,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下达到各单位,预算的分解下达就比较简单,也更便于操作。

五、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几个问题通过两年的推行编制部门预算实践,我们感到虽然在制度上已使预算安排和编制上逐步程序化、规范化,在实际操作上也取得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和探索经验,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一是预算编制、审批周期太短。我们目前编制部门预算从各部门上报建议数到人代会后下达预算的“两上两下”时间总共不到半年,而国外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预算编制、审批周期一般为一年,财政部门与各部门间还有一个4个月左右的磋商期,以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因此建议在每年3月份人代会批准当年预算草案后即开始编制下一年度预算,增加的4个月时间主要进行各部门与财政部门的磋商和科学论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经费。二是部门预算的编制还缺乏有力依据。编制部门预算应主要有三个依据,既相关法律、部门年度中心工作、经费定额标准,而我们目前的定额标准往往是参照几年来的开支水平来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支出标准,这样标准是统一了,但各部门之间由于工作量、工作任务、工作性质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不平衡。因此建议国家能够尽快制定部门预算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法定的“零基预算”制度。三是部门预算与国库改革未能协调一致。实行部门预算,预算编制标准虽然统一了,但财政资金仍在多头拨付和逐级层层转拨,财政将预算资金拨付到一级预算单位账户后,一级预算单位如何再下拨至用款单位,用款单位又如何使用,财政部门无法实施全程监控。因此需要我们加快推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同时要切实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加强财政资金拨付使用中的各种监督.

第二篇: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

强化预算管理推行部门预算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通过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财政管理体制虽几经改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财政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触动。改革现行财政预算编制模式,xiexiebang.com,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编制模式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财政预算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为加快××县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步伐,规范预算分配办法,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我们在近几年来细编预算的基础上,从前年开始,对编制部门预算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使预算编制达到科学、合理、透明、公正并具可操作性,体现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下面就我们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一、充分认识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

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当前推行部门预算有利于《预算法》的贯彻执行,《预算法》明确规定“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的预算组成”,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项目不能细化到部门,因此这是认真贯彻《预算法》的要求;同时,推行部门预算,有利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有利于强化预算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促进财政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依法行政、依法治财。

二、我县编制部门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们在推行编制部门预算中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有关精神为指导,继续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合理界定预算管理职能,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早编、细编预算,规范预算编制管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科技、教育、农业等法定支出的需要,保证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等重点支出需要;努力节减行政经费支出,继续规范财政管理,完善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实现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综合平衡,以增强预算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本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在编制部门预算中,我们确定了编制部门收支预算的几个原则:

(一)在政府财力安排上,继续实行综合财政预算。从年月份起,××县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以及新预算会计制度要求,开始在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综合财政管理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产财政补助收入和其他各类收入实行统一管理,相继制定了《××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经常性支出包干办法》、《××县预算外资金统筹办法》等规定,对预算内外财力统一作为政府可支配财力进行安排。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预算外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单位预算收入;对单位的支出需求,除法定刚性支出外,原则上确定一个人均收入标准,先由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安排,不足部分再考虑财政预算内拨款。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各部门、单位将所有资金都作为预算可安排资金,统统汇编到一个部门综合预算中统筹安排使用,有效解决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单位其他资金安排使用几张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资金的综合效益,更好地保证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在支出安排顺序上,着力体现公共财政要求。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要求,支出预算安排顺序上首先确保需由财政供给的人员经费等刚性支出和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运转经费需要;其次确保下岗分流财政应承担的安置资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失业救济金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支出;再次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增加科技、教育、农业等法定支出需要;最后是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县城重点项目建设所必需的资金尽力确保。同时,在编制单位支出预算时,要求各部门在支出预算安排上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对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的投入;增加对公益型、基础性设施的投入;对服务型事业通过部分或全部采用市场机制运作推向市场。

(三)在预算编制方法上,完善零基预算办法。一直来,××县对人员经费实行的是零基预算办法,对部门的经常性支出预算按照“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业务经费按定额”的原则编制。推行部门预算后,我们对事业发展所需的修缮购置和建设支出等专项经费的预算安排,也采取了零基预算办法,分轻重缓急安排项目,落实经费,彻底打破各部门“基数增长”的粗放型预算编制方法,由单位在确保本部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稳妥的总体预算收支方案,以真正按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来安排各项支出预算,以利于不断调整支出结构,缓解财政支出矛盾,更有效地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

(四)在支出预算追加上,硬化预算约束。根据以往预算编制情况,在预算确定以后,普遍出现频繁追加支出现象,即所谓的上述以外的各种专项支出预算,包括纳入专项管理的经费支出和企业挖革改、科技三项经费、支援农村生产建设以及教育、科学、卫生、文体广播等事业性专项支出。这些除编制专项预算外,还需提供详细的项目情况说明。

对于上级要求配套的和政府已确定的支出项目或既定政策,也需逐一提供有关依据。

四、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

我们在预算布置、各部门上报的基础上,按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编审,并在预算编制管理上实行一个口子对外,在财政内部统一由预算科负责编审,提出县级综合财政预算建议,按程序报县政府确定和县人大批准后,直接批复各部门据以执行。预算编制实行“两上两下”形式。由于预算草案编制是按“零基数法”和部门预算来进行编制的,行政管理费和各项事业费的预算安排数都是应下达到各单位的实际数。因此,预算草案一经人代会审议通过后,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下达到各单位,预算的分解下达就比较简单,也更便于操作。

五、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几个问题

通过两年的推行编制部门预算实践,我们感到虽然在制度上已使预算安排和编制上逐步程序化、规范化,在实际操作上也取得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和探索经验,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

一是预算编制、审批周期太短。我们目前编制部门预算从各部门上报建议数到人代会后下达预算的“两上两下”时间总共不到半年,而国外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预算编制、审批周期一般为一年,财政部门与各部门间还有一个个月左右的磋商期,以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因此建议在每年月份人代会批准当年预算草案后即开始编制下一预算,增加的个月时间主要进行各部门与财政部门的磋商和科学论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经费。

二是部门预算的编制还缺乏有力依据。编制部门预算应主要有三个依据,既相关法律、部门中心工作、经费定额标准,而我们目前的定额标准往往是参照几年来的开支水平来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支出标准,这样标准是统一了,但各部门之间由于工作量、工作任务、工作性质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不平衡。因此建议国家能够尽快制定部门预算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法定的“零基预算”制度。

三是部门预算与国库改革未能协调一致。实行部门预算,预算编制标准虽然统一了,但财政资金仍在多头拨付和逐级层层转拨,财政将预算资金拨付到一级预算单位账户后,一级预算单位如何再下拨至用款单位,用款单位又如何使用,财政部门无法实施全程监控。因此需要我们加快推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同时要切实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加强财政资金拨付使用中的各种监督

第三篇: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

强化预算管理推行部门预算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通过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财政管理体制虽几经改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财政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触动。改革现行财政预算编制模式,xiexiebang.com,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建立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编制模式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财政预算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为加快××县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步伐,规范预算分配办法,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我们在近几年来细编预算的基础上,从前年开始,对编制部门预算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使预算编制达到科学、合理、透明、公正并具可操作性,体现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下面就我们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一、充分认识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

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当前推行部门预算有利于《预算法》的贯彻执行,《预算法》明确规定“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的预算组成”,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项目不能细化到部门,因此这是认真贯彻《预算法》的要求;同时,推行部门预算,有利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有利于强化预算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促进财政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依法行政、依法治财。

二、我县编制部门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们在推行编制部门预算中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有关精神为指导,继续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合理界定预算管理职能,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早编、细编预算,规范预算编制管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科技、教育、农业等法定支出的需要,保证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等重点支出需要;努力节减行政经费支出,继续规范财政管理,完善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实现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综合平衡,以增强预算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本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在编制部门预算中,我们确定了编制部门收支预算的几个原则:

(一)在政府财力安排上,继续实行综合财政预算。从年月份起,××县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以及新预算会计制度要求,开始在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综合财政管理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产财政补助收入和其他各类收入实行统一管理,相继制定了《××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经常性支出包干办法》、《××县预算外资金统筹办法》等规定,对预算内外财力统一作为政府可支配财力进行安排。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预算外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单位预算收入;对单位的支出需求,除法定刚性支出外,原则上确定一个人均收入标准,先由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安排,不足部分再考虑财政预算内拨款。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各部门、单位将所有资金都作为预算可安排资金,统统汇编到一个部门综合预算中统筹安排使用,有效解决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单位其他资金安排使用几张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资金的综合效益,更好地保证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在支出安排顺序上,着力体现公共财政要求。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要求,支出预算安排顺序上首先确保需由财政供给的人员经费等刚性支出和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运转经费需要;其次确保下岗分流财政应承担的安置资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失业救济金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支出;再次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增加科技、教育、农业等法定支出需要;最后是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县城重点项目建设所必需的资金尽力确保。同时,在编制单位支出预算时,要求各部门在支出预算安排上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对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的投入;增加对公益型、基础性设施的投入;对服务型事业通过部分或全部采用市场机制运作推向市场。

(三)在预算编制方法上,完善零基预算办法。一直来,××县对人员经费实行的是零基预算办法,对部门的经常性支出预算按照“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业务经费按定额”的原则编制。推行部门预算后,我们对事业发展所需的修缮购置和建设支出等专项经费的预算安排,也采取了零基预算办法,分轻重缓急安排项目,落实经费,彻底打破各部门“基数增长”的粗放型预算编制方法,由单位在确保本部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稳妥的总体预算收支方案,以真正按

第四篇:*县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

强化预算管理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通过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财政管理体制虽几经改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财政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触动。改革现行财政预算编制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编制模式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财政预算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为加快**县财政预算管

理改革步伐,规范预算分配办法,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我们在近几年来细编预算的基础上,从前年开始,对编制部门预算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使预算编制达到科学、合理、透明、公正并具可操作性,体现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下面就我们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一、充分认识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当前推行部门预算有利于《预算法》的贯彻执行,《预算法》明确规定“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的预算组成”,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项目不能细化到部门,因此这是认真贯彻《预算法》的要求;同时,推行部门预算,有利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有利于强化预算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促进财政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依法行政、依法治财。

二、我县编制部门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我们在推行编制部门预算中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有关精神为指导,继续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合理界定预算管理职能,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早编、细编预算,规范预算编制管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科技、教育、农业等法定支出的需要,保证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等重点支出需要;努力节减行政经费支出,继续规范财政管理,完善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实现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综合平衡,以增强预算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本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在编制部门预算中,我们确定了编制部门收支预算的几个原则:

(一)在政府财力安排上,继续实行综合财政预算。从1998年10月份起,**县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以及新预算会计制度要求,开始在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综合财政管理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产财政补助收入和其他各类收入实行统一管理,相继制定了《**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经常性支出包干办法》、《**县预算外资金统筹办法》等规定,对预算内外财力统一作为政府可支配财力进行安排。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预算外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单位预算收入;对单位的支出需求,除法定刚性支出外,原则上确定一个人均收入标准,先由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安排,不足部分再考虑财政预算内拨款。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各部门、单位将所有资金都作为预算可安排资金,统统汇编到一个部门综合预算中统筹安排使用,有效解决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单位其他资金安排使用几张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资金的综合效益,更好地保证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在支出安排顺序上,着力体现公共财政要求。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要求,支出预算安排顺序上首先确保需由财政供给的人员经费等刚性支出和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运转经费需要;其次确保下岗分流财政应承担的安置资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失业救济金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支出;再次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增加科技、教育、农业等法定支出需要;最后是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县城重点项目建设所必需的资金尽力确保。同时,在编制单位支出预算时,要求各部门在支出预算安排上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对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的投入;增加对公益型、基础性设施的投入;对服务型事业通过部分或全部采用市场机制运作推向市场。

(三)在预算编制方法上,完善零基预算办法。一直来,**县对人员经费实行的是零基预算办法,对部门的经常性支出预算按照“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业务经费按定额”的原则编制。推行部门预算后,我们对事业发展所需的修缮购置和建设支出等专项经费的预算安排,也采取了零基预算办法,分轻重缓急安排项目,落实经费,彻底打破各部门“基数 增长”的粗放型预算编制方法,由单位在确保本部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稳妥的总体预算收支方案,以真正按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来安排各项支出预算,以利于不断调整支出结构,缓解财政支出矛盾,更有效地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

(四)在支出预算追加上,硬化预算约束。根据以往预算编制情况,在预算确定以后,普遍出现频繁追加支出现象,即所谓的“一年预算,预算一年”,不仅严

第五篇:推行部门预算会议上的讲话

全市推行部门预算、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暨新会计规章制度实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推行部门预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暨新会计规章制度实施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推行部门预算、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和我市

《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统筹“非转经”资产及占用费管理,安排部署三项新会计制度的宣传实施工作。这三项工作都很重要,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集体研究意见讲以下几点。

一、关于推进市直部门预算改革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我们于2004年在全市36个预算单位实施了部门预算改革试点,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了进一步推进这项改革,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扩大市直部门预算改革的范围,在36个预算单位实施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增加48个预算单位,共计84个单位,基本上涵盖了全市所有的一级预算单位。目前,部门预算已编制完成。下面,就如何认真执行部门预算,我讲二点:

(一)切实把握部门预算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在执行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过程中,各单位、各部门必须要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是综合预算、统筹安排的原则。要坚决将所有预算内、外收入,政府性基金,事业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在这里,我想重点讲一讲预算外收入的管理问题。对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落实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我市通过大力整治和规范执收执罚行为,各执收执罚部门基本上做到了收缴分离、罚缴分离,设小金库、坐收坐支预算外资金现象基本得到了控制。但在收支分离上做的还不够扎实,分离的还不够彻底,政府对非税收入的实际规模、构成、性质还不十分摸底。今年要通过部门预算,进一步规范预算外资金的收支管理。第一要真正做到管收不管支,切实做到收支分离。首先执收执罚的单位要率先做到收支分离,其次财政部门管理非税收入的相关部门也要做到收支分离,管收的要专心致志的管收,支出由预算执行机构统一办理,直接从国库按程序拨付各单位,形成收入多个口子进,支出一个口子出的良性格局,减少中间环节。第二要按单位性质、资金性质分类管理。纳入部门预算的84个预算单位,所有非税收入都要入金库,属弥补基本支出预算部分的,由国库直接拨付各单位;其余部分由市政府根据各单位的非税收入总规模,确定对各单位的经费补助总额,国库根据市政府确定的补助额度直接拨付到单位。没有纳入部门预算的单位,非税收入根据资金性质入金库或国库资金专户,由市政府根据各单位非税收入的性质、规模确定对各单位的经费补助总额,财政部门根据市政府确定的补助额度直接拨付到单位。第三要加强资金管理,做到部门预算改革与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整体联动、互相促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所有资金统一管理。过去由于账户设立过多过滥,资金管理分散,一方面大量财政性资金闲置于各专业银行、沉淀于各单位户头,另一方面国库资金不足,靠四处借贷度日。政府调节能力不足,为此付出的融资成本也很高。现在要通过单一账户把有资金集中管理起来,把暂时不用的、闲置的各项资金留在国库里。这样,既为部门预算的顺利执行提供了资金保障,又有利于防止滥支乱用等腐败现象。要通过国库改革加强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要按照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审计署的文件要求,对单位账户实行财政和人行审批备案制度,确保所有的收入都入在金库里或财政专户里,坚决杜绝多头开户等现象。

二是量力而行,厉行节约的原则。部门预算安排要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厉行节约。

三是有保有压,保证重点的原则。部门预算的重点就是要保工资、保稳定、保市委和市政府的工作重点,要通过节省一切不必要、不急需的开支,集中财力支持各项改革和重点建设。

(二)加强领导,严肃纪律,确保部门预算改革的顺利推进。

推行规范的部门预算改革,困难多、难度大、工作任务繁重,必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严肃纪律,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第一,要实行领导带头。搞好部门预算改革,关键是部门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认识和工作要到位。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高度重视部门预算改革,把这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第二,要加强部门配合。各部门一定要正确处理好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勇于自我革命和自我牺牲,积极支持、参与和配合部门预算改革。各单位要积极配合支持财政部门的改革,如实提供相关资料,按规定程序办理资金缴入和拨付手续。财政部门在农业税取消后,要牢牢抓住非税收入征管这个环节不放松。财政局预算外资金管理局、综合科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集中精力督促收入征管。市政府将比照对国、地税的考核奖惩办法,对财政部门的非税收入管理进行考核奖惩。在支出拨付上要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提倡主动服务、限时服务、热情服务。要实行一个口对外,即最终拨款环节对外,财政内部环节要加强协调,实行限时办理。

第三,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部门预算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它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相辅相成,是共同的有机整体。在推行中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因此,在深化和规范部门预算改革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最近围绕执行部门预算,我们相继出台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办法》等措施,并将陆续出台银行账户管理等办法,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执行。

第四,要严肃改革纪律。实行规范的部门预算,是市委、市政府经过慎重研究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改革部署,各部门、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观念、政策观念和全局观念的重要检验。要规范管理,加强检查,认真执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违反预算管理规定、隐瞒收入、虚报支出、乱收乱支等行为要严肃查处。这里,我要反复强调二点:一是所有预算外收入都必须入金库或国库资金专户,不得私设账户或直接入单位其它账户。否则按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条例党纪政纪处罚办法》处理。二是必须按规定拨付使用有关资金。

二、关于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

(一)深刻认识做好“非转经”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贯彻省政府令的自觉性。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无论资产形成时来源于何种渠道,都是政府性资产。资产的管理、转移、处置,要规范化、法制化,防止国有资产及财政性资金受侵蚀和流失。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管理,是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不受侵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也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上普遍存在产权意识淡薄,重钱轻物、重用轻管、随意购置、任意处置等现象。许多单位“家底”不清,账实不符,制度松弛,管理不严,造成资产损失浪费。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管理工作,摸清“家底”,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切实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使用和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加强“非转经”资产管理,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占用费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具体体现,也是财政非税收入的组成部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占用费的征管,对于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产权和投入产出意识,建立有效的资产更新补偿机制,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促进财政增收节支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强化非转经收入征管是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我市收入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前一段由于管理措施不得力,一些部门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非转经”资产谋取小团体利益,私设“小金库”,甚至截留、贪污、私分“非转经”资产占用费等问题,造成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开支苦乐不均、国有资产流失和财政非税收入大量“体外循环”。与周边县市相比,我市征收的“非转经”资产占用费规模明显偏小,与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权益状况不相适应,影响了财政非税收入的合理增长。强化非转经收入征管有利于建立公平的资产使用机制,有利于缓解部门之间贫富不公的现象,有利于推进财政改革的深化。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支持配合,确保“非转经”资产占用费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

3、加强非转经资产管理,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整顿财经秩序的需要。少数单位处置国有资产,不依法进行报批,将国有资产当成部门资产甚至个人资产擅自处理;还有些单位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出租、内部经营时,不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而是暗箱操作、私下交易、以权谋私,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还有的单位违规违纪,截留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收入或其他财政收入,私设“小金库”,以支抵收、坐收坐支,甚至中饱私囊,造成了大量的财政性资金流失。因此,要通过这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管理,强化监督约束机制,规范资产处置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同时,做好“非转经”资产管理工作,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整治经济秩序,营造发展环境,加强机关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的具体体现。对此,大家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

(二)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有力地推进“非转经”管理工作。

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调查核实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资产情况。为了摸清“家底”,清产核资和不动产清查工作基准日统一为2005年9月20日,实施时间为2005年9月21日—2005年10月21日。全部工作分为3个阶段(一)前期准备阶段。成立市清产核资和不动产清查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报表和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动员部署,对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培训。

(二)组织实施阶段。各单位在认真做好帐务清理、资产清查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在会计师事务所指导与配合下如实填报自查报表,各单位依据市清产办的批复,按照有关财务制度规定及时做好帐务处理工作。市清产办将采取重点检查的方式,按照清产核资工作要求,对重点企事业单位以及承办专项审计工作中介机构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确保清产核资和不动产清查工作的质量。

(三)总结验收阶段。各单位清产核资和不动产清查工作完成后,要将与清产核资和不动产清查有关的资料、报表、确认结果、资金核实批复等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和保存备查。市清产办在对清产核资和不动产清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将全市情况上报市政府。市财政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第233号令规定要求,结合预算单位清产核资情况,抽调骨干,组织专班,集中精力,在2005年9月底,切实弄清各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的分布构成、投资(经营)渠道、收入形成等情况,核实应缴数额,为保证“非转经”资产占用费合理、足额征收打下基础。市直以主管部门为单位,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按2004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情况调查表,要求逐户、逐项据实填写,于9月底连同主管部门的调查情况表一并报财政局统计评价科。

2、落实“非转经”占用费的各项征收政策。财政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能,改进征管办法,加大征管力度。要结合编制和实施部门预算,认真审核各单位申报的“非转经”资产及收入情况,合理编制征收计划,下达征收通知书,定点缴纳入库,据实列入部门预算。“非转经”资产占用费征收比例按实际投入生产经营的资产评估总值的4-6的年率征收,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占用费按其租金收入的20—30征收。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实行“非转经”资产申报、审批手续,建立健全审核和报告制度。在对外投资、内部经营、出租出借及其他“非转经”活动中,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风险控制,杜绝暗箱操作、损公肥私及跑、冒、滴、漏等行为。

3、健全和完善“非转经”资产申报审批制度,各行政事业单位凡将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在办理工商登记前,必须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办理审批划手续;凡不按规定办理资产划转手续的,不能作为新办经营实体的注册资本,验资机构不验证,财政部门不予办理产权登记;对未经批准擅自将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财政部门应追缴全部所得收入,或抵扣单位预算经营。

4、实行“非转经”资产年底检查制度。财政部门应主动配合审计、工商、监察等部门,对各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的处置、使用和收益,以及资产占用费缴纳的情况,每年进行一次审核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市政府。各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如有变动,必须及时办理变更手续,调整计征基数。

(三)加强组织领导,严明工作纪律,确保非转经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1、搞好政策宣传,精心安排部署。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将省政府第233号令及实施细则和我市《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全文予以转发、广播,以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认真组织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省政府第233号令及实施细则以及我市《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把征收“非转经”资产占用费作为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的重要内容来抓,统一组织,加强协调,抓紧对资产占用费征管人员的培训,提高征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征收力度,依法开展征管工作,确保征收任务的完成。同时各行政事单位都应利用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认真宣传,自觉执行省政府第233号令,以形成良好的“非转经”资产占用费征管工作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严明工作纪律。第一,要实行领导带头。搞好此项工作,关键是部门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认识和工作要到位。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第二,要加强部门配合。市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督促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开展工作,各部门一定要正确处理好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积极支持、参与和配合财政部门做好“非转经”资产占用费的征管工作。第三,要突出工作主体。财政部门要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将“非转经”资产占用费收入纳入量化考核目标;要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得随意减征和免征;要加强“非转经”资产占用费收入的使用管理,严禁坐支、截留、挤占和挪用。第四,要严肃工作纪律。各部门、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市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非转经”资产占用费计提、缴纳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征管情况,对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

3、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征收的“非转经”资产占用费,除保证必要的征管费用外,其余的全部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具体的分配使用办法按省政府第233号令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从2005年起,市财政局根据各部门或单位“非转经”资产占用费的年初计划,并匹配相应比例的资金,按部门预算的要求安排该部门或单位的预算支出。财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拖欠“非转经”资产占用费的部门和单位,征收部门要及时下发催收通知单,30日内还不缴纳的,从滞纳之日起每日加收滞纳数项基本原则额2‰的滞纳金;对超过3个月或拒不缴纳,故意隐瞒、少报“非转经”资产收入的,一经查实,由财政部门直接从该部门或单位预算经营中抵扣或从预算外资金专户中划转,并扣拨当年相应的部门预算支出指标;对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部门或单位,财政部门可停拨部门或单位经费。

三、关于新会计制度的宣传贯彻工作

新会计制度的宣传贯彻工作会议本应该在去年召开,但由于年初工作头绪很多,一直没有开。现在与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会一起召开,关于这项工作,成群同志还要具体讲,下面借此机会,谈几点意见。

(一)继续发挥会计管理在经济建设和财务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的会计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它与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和财政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会计是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在经济管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广大会计人员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财会法规,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为发挥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供依据,规范整个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一些深层矛盾不断暴露,需要政府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继续改善宏观调控,而会计管理是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会计信息资源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会计工作做好了,会计信息真实了,会计监督到位了,经济运行和财务改革的透明度就可以大大提高,经济责任就可以明确和落实,官僚主义、贪污浪费、违法违纪现象就能得到有效遏制。离开会计工作,离开会计所提供的真实信息,经济工作难以运转。

第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推进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而会计监督是发挥公共财政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财政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要通过会计手段建立统一、公允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主体的经营业绩,从而保证应有的政府公共收入;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会计手段客观、公正反映公共部门的收支状况,并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和改进对公共部门的会计管理,提高财政决策水平和公共保障能力。

没有会计这个基础,就没有健全财务管理;市场经济越发展,改革越深入,越需要加强会计工作,建立与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会计准则、制度。当前,市场主体的确立,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予以保证;政府职能的转变,宏观调控的制定,需要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提供决策依据;市场秩序的规范,反腐倡廉的深入,需要会计发挥预警和监督作用;财务体制改革,管理工作强化,要求不断创新会计模式。因此我市的经济建设和财务改革的实际,已把我们的会计管理工作推向了重要的历史位置。

(二)深入贯彻实施会计新制度、新方法。

目前,财政部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均已下发,这些制度从今年元月1日起实施,学习贯彻实施财政部新会计制度是今年全市会计工作的一件大事,是各级财政、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认真抓紧抓好。我看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宣传到位,二是学习到位,三是实施到位。只有广泛的宣传才能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会计人员的重视,只有深入学习才能理解和掌握新制度新规定,只有顺利完成新旧制度转换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实施到位。在此,我强调几点:

第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目前,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各项改革深入进行,我市的会计管理也随之面临着工作职能、方法、手段的转变。要实现这些转变,首先要求会计管理工作者及广大会计人员解放思想,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要注重学习和吸收先进的会计管理经验和方法,了解掌握最新的财政、会计理论知识,大胆探索,开拓前进。在《行政许可法》及新的会计制度实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运用新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依法行政,通过学习贯彻新会计制度,推进会计改革,发展会计事业。

第二,要研究制度,学以致用。在座的各位是全市各级财政财务部门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对会计工作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这次会议后,希望你们回去集中精力学好新制度,认真领会新制度的各项内容,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新制度实施的宣传员、讲解员,全面推进本部门新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三,要全力以赴,贯彻执行好新制度。希望你们回去以后,向有关领导认真汇报,争取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迅速组成专班,抓好落实,各部门要搞好配合,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实施力度,将新会计制度贯彻到每个单位及所有会计人员。我认为全市会计管理队伍长期以来作风好、业务精,你们努力学习,勇于改革,不断前进,一定能够顺利完成新会计制度贯彻实施工作,一定能开创我市会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同志们,推进市直部门预算改革、“非转经”资产管理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这三项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希望与会的同志克服诸多困难,按照大会布置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安排好各自单位部门预算改革、“非转经”占用费申报、清理、整顿和缴纳工作,深入贯彻实施会计新制度、新方法,将这三项工作深入扎实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下载*县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精细化管理思路与做法

    学校 “精细化”管理思路与做法一所学校能否成为精品学校,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精细化、高水平的管理。2008年秋季学期的全县开学工作会议为我们确定了“精细化管理”这一带......

    课改思路与做法

    2014.12教学评估 课改思路与做法  理念 一、重拾理念,把握方向 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以“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基本理念,既着眼未来的长远发展,更关注孩子当下的发展,只有走好......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我国推行预算改革至今已走过八年艰苦历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预算管理体制框架,但仍存在很大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

    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评价与深化思路论文

    摘 要: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已经得到各级财政和公共部门的广泛认同,并制订了有关制度,初步建立了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部门预算监督也得到加强。但仍未实现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

    2015年度市场部部门预算

    2015年度市场部部门预算 市场部预算主要包括:设计制作费用,宣传推广费用,认证排名费用等。各项未必均需执行,市场部以建议形式提出,供公司参考。 一. 设计制作 A. 中英文网站设......

    预算部门管理制度

    预算部门管理制度 一、预算员岗位职责 1、预算部门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主要负责组织进行工程投标、编制制工程预算。合同谈判签约、进行工程成本控制分析,通过对工程预算工作的......

    预算部门工作总结★

    员工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考评表 自2011年10月到公司工作以来,至今已两个多月了,在公司各位领导的指导下,在各位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较好......

    部门预算练习[推荐]

    《部门预算》练习 1.关于预算编制采取“两上两下”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上”指建议数 B.“一下”指控制数 C.“二上”指草案数 D.“二下”年末预算数 2.政府预算以(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