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食品安全亟需整治
当前食品安全亟需整治
当前食品安全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仍然存在不到位的现象。目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采取的是“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运行模式,涉及多个部门,在具体监管中常出现监管合力不强、职能重叠、多头执法、监管缺位、推诿责任等现象。
二是种植养殖业使用违禁药物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产品生产者不合理使用农药,滥用激素,使用违禁农药,以林业用药代替农业用药,饲养畜禽使用违禁药物,农副产品的声誉和市场销售率受到影响。
三是食品生产加工无证经营现象较为突出。据统计,食品生产企业(含小作坊)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仅占13%,且规模小,环境差,设备工艺落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产品质量保障措施。
四是餐饮服务行业隐患较多,令人担忧。有的小食店无证无照经营,卫生设施简陋,经营场所脏乱差,令人目不忍睹。大部分饮食从业人员未经健康体检,卫生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
五是食品检验检测手段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督工作需要。
第二篇:当前亟需依法规范的几项档案工作
文章标题:当前亟需依法规范的几项档案工作
随着档案工作不断的发展,它的外延也不断的扩张。现在的档案工作已不是过去的收收发发、粘粘贴贴、守守摊子,被动服务,而是在档案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依法行政,主动出击、拓展服务,并引进高科技手段来辅助管理档案。档案和档案工作已被社会所认识和肯定,它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档案工作在向前突飞
猛进,对外延伸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新问题,必须依法认真实施。
1、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需要责任到岗、落实到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上海市档案条例》都已颁布了十年以上,档案工作必须在档案法律法规下开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依法治档。上海市政府要求有行政执法权的单位,都要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为了搞好执法责任制工作,2004年,我们对行政执法主体进行了清理,2005年,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2006年年初,又进行了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工作。最近,市法制办批复了档案系统的行政执法事项,明确了区县档案局行政执法事项有27项。这27项渗透在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几乎包括所有的档案行政工作。这就对区县档案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这27项档案行政执法事项分解到各个区县档案局职能科室,并直接落实到人,所以说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是一件系统性工程,马虎不得。
分解到科、责任到人,这为加强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法行政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谁违反了责任制,谁负责。
2、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受理工作的职责定位问题
档案馆提供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服务是提高档案工作的地位和政府关心人民的一件大好事。怎样好事办好,既不越位不越权,又为政府和百姓分忧解愁,这里也有一个依法管理问题。对老百姓来说,可公开的政府信息,当然可以阅览,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首先要申请,批准了才可以阅览。对政府来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申请可公开的现行文件,老百姓申请了,经批准就要及时提供利用。对那些不宜公开的政府信息,要耐心解释清楚,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做到认真接待、耐心解说。
受理并不是给了你解释权、处理权。解释权、处理权在政府的职能部门,受理后要及时按程序转交给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去处理。在规定期限内,有责任催问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处理完毕,及时告知申请人。所以,档案工作外延得到扩大,不能无限的延伸,只能做到提供阅览和受理转送,没有处理权和解释权,越位了越权了就违法了,老百姓可以告你。
3、电子文件归档及其管理的法律问题
平台、接口、兼容。加快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把档案信息化资源融入城市基础数据信息资源库,需要电子文件归档及其管理的软件开发。有了这样的软件,可与政府的OA系统进行了链接,文书立卷改革也可有机进行结合,这样可方便政府各部门档案室的实际操作,方便电子公文的归档、移交、管理和利用。但我们必须看到,在方便的同时,往往也会有漏洞,档案操作系统被黑客侵袭,造成系统紊乱和文件泄密,这就要求我们高度警觉与防范。另外,万一档案文件泄密了,问题出在制文单位,还是出在档案局,恐怕一时也很难说清楚,这里就有一个制度保障问题。如怎么健全会签制度、电子文件设密制度和归档管理和利用等制度,还要研究电子档案载体变化规律,对影响电子档案载体运用的制约条件和因素进行全面剖析,保障操作系统正常运转。
依法治档,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要在头脑中有一根“法”的弦。尤其我们搞档案工作的更应多学习档案法律法规,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好。
《当前亟需依法规范的几项档案工作》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当前亟需依法规范的几项档案工作。
第三篇:当前农村工作亟需寻求破解“十难”良策
当前农村工作亟需寻求破解“十难”良策
当前农村工作亟需寻求破解“十难”良策
近年来,中央连续就“三农”问题下发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般的政策措施,广大农村于部群众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农村工作出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但是,“三农”积聚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和诸多现实困难,仍然制约着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当
前,农村工作如何破解“十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难。中央惠农政策使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总体而言速度不快,水平不高,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呈进一步拉大之势。突出表现在集体经济实力弱,目前在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有经济积累的村已凤毛鳞角;增收致富办法少,各级在帮助农民增收上颇费心思,层层示范,办点不断,但难有良策;惠农政策打了折,主要是持续攀升的农资价格,让落实到农民手中的政策实惠大大减少,降低了连续2个一号文件的含金量。
二是农民素质提高难。广大农民想富、盼富,但由于素质不高,致富本领不强而无法富。农村现在虽然有农业、科技、计生、司法、组织部门以及农民素质教育办分别承担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任务,并实施了相应的教育培训,但缺乏协调性、系统性、全面性,没有形成合力,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且受工作经费、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的限制,教育培训工作难以正常有效开展。
三是后备人才培养难。由于对人才吸引的相对弱势,综合素质高的考学参军跳出了农门,头脑活络的外出经商务工脱离了农业,组织分配的人才不愿驻守农村,导致农村乡土人才匮乏,专业人才奇缺,党员队伍严重老化,部分地方村级后备干部青黄不接。特别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农技推广等专业技术人才显得尤为紧缺。
四是不良债务化解难。资料显示,全国有65%的乡村负债,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债务包袱更重。据湖南省农调队对某县的调查,全县乡村负债乡平2872万元,村平40.18万元,且其中不良债务比例高,债权难回收,而债务多是民间私人借贷,利息高,还债期短,压力大。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了盘活资产、置换债权等化债办法,但都缺乏根本之策,债务仍然居高难下。
五是乡村两级运转保证难。农业税完全取消后,乡村收入来源非常有限,仅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由于乡村经济基础差,致使现有的人员工资都不能按期发放,福利待遇无力落实,就连必要的工作经费也难以保障,乡村基层干部难以安心放胆工作。
六是尾欠税费清收难。尾欠税费在农村非常普遍。以临澧县为例,全县历年税费尾欠总额达7700万元,农村人平213元。国家在推行税费改革时规定,对2002年以前形成的农业税收及符合政策规定的统筹提留,一律先行挂帐,停止清收。现在农业税全部取消后,尾欠税费清收愈加困难。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清收到位,就会引发新的矛盾。一方面是乡村干部为完成税费上交任务,不得不向亲朋举债垫付农户尾欠税费,如不清收,债务无法还清了结。另一方面,如果国家将尾欠税费一笔勾销,就会使已交清的农户心理失衡,认为还是老实本份人吃亏,引发对政策的不满和新的社会矛盾。
七是农村社会事业投入难。目前农村诸如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急需大投入、大发展。免征农业税后,县乡村财力都无法满足大量的社会事业建设资金需求,小型公益事业建设虽可通过一事一议筹集,但可筹额度很小,且难以全额到位,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已处于一个急待建设却又无钱投入的两难境地。
八是特困群众救助难。现行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不仅标准低,每月每人只有6-10元,根本无法保障最低生活,且覆盖面窄,做不到应保尽保。同时,由于原有的国家卫生经费和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根本无法解决大量困难群众就医难、就学难的问题。当前,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合作医疗难以施行,大病救助范围有限,多数群众生病后软拖硬撑,最终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子女也因此失学、辍学。
九是基层干部后顾之忧解决难。突出体现在广大的村(居委会)干部,一直未能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退职后工资没有着落,生活失去保障。另外,许多村干部在职时为了完成税费上交任务,维持单位正常运转,不惜个人借贷,退职后不仅拿不到工资,且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还有一些工作多年的老龄村干部,在职时秉公办事,致使部分群众记恨,子女不满,退职后陷入困境,晚景凄苦。但限于政策制约,财力不够,县乡两级爱莫能助。
十是农村稳定维护难。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安全稳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作好战退、伤残军人的稳定工作,防止和打击宗教、宗族、邪恶势力,利用歪曲的宣传误导群众,利用团体势力插手基层事务,扰乱社会治安秩序既是当前,也是今后农村维稳保安的一项艰巨任务。
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十难”,有些是“三农”长期积累的沉疴,有些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彻
底破解“十难”,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至。必须创新思路,统筹兼顾,抓住关键,稳步求解。
第一、抓住战略机遇,求加强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年连续下发2个一号文件,这标志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国家对“三农”支持、倾斜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我们要顺势而为,切实加强农村工作。一是要始终把解
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工作,创新发展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三是要勤政为民,尽心竭力抓大事、办实事、解难事,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二、坚持“三化”并举,求发展之策。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续续坚持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跳出农村抓农业,减少农民富农民。一是大力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坚持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配套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中心城镇为重点,乡村集镇为基础的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农村城镇化。三是在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促进农民市民化。
第三、大胆探索创新,求突破之策。“三农”之难,有些成于政策掣肘。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大胆探索,勇于突破政策束缚。如农村土地问题,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问题,制约着土地的合理流转,国家应尽快研究出台土地合理流转的法律法规。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探索并逐步规范转包、转让、拍卖、租赁、互换等土地流转方式;对土地使用权分配,可通过村民大会表决的方式,实行村组内适时、适度调整。国家应对尾欠税费清收作出新的政策调整和规定,对于农村尾欠税费的合理部分应该依法组织清收,对特殊困难和符合减免规定的,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依法予以减免;有偿债能力而又无理拖欠拒交的,依法进行处理。对农村特困群体救助,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和补助范围。对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在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门槛还没有撤除的情况下,可采取发岗位津贴,退职时一次性给予安置补偿等办法适当解决。版权所有
第四、加大政策扶持,求“激活”之策。“三农”问题积聚多年,既有工作创新不够,也有政策体制之弊,单靠乡村自身以至市县两级已无力解决,但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农村小康步伐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加大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以投入的增加激发农村活力,推动农村发展。对于乡村债务,应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分清原因,分类处理,逐步化解。对因办教育、发展卫生事业、修建乡村道路以及防洪抢险、国家水利、交通工程、电力建设以及公益福利、安全维稳、农村两会等公共财政类支出形成的负债,国家要安排专项资金予以化解。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投入,应实行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适当配套;或者调整财政政策,增加地方留成的比例,增强基层可用财力。对于农村特困群体的救助和基层干部后顾之忧的解决,应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入手,实行国家为主,县乡为辅,农户自筹一部分的投入模式,逐步实现全民享有社会养老保障。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应逐步改变以县为主的投入结构,实行中央、省、市县三级分摊的办法解决。对农资涨价,国家应加大调控力度,出台一系列限价政策,确保国家惠民利民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第四篇:当前农村治安存在的问题亟需关注
当前农村治安问题增多存在4方面原因亟待关注 当前,农村治安方面的问题日益增多,如封建迷信活动严重,骗取群众钱财的案件时有发生;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增多、人口流动性增大导致盗窃、伤害等多发性犯罪居高不下;由于征地拆迁、争水、争地等纠纷引发的案件呈现数量多、人员多、诉求高、时间长、易缠访等特点,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基层认为,当前农村治安方面的问题日益增多主要存在4方面原因:一是农村政法力量单薄。首先,严重不足的警力与日益突出的社会治安形势相矛盾。其次,基层司法机构不健全,职能不完善,无法完全适应农村治安形势的需要;二是乡镇治安力量减弱。大多数乡镇干部深入基层时间少,对调解纠纷等工作方式方法少,工作流于形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制度和措施未能充分落实到位;三是村级组织涣散无力。有些地区村庄由于区域调整,村干部数量大幅减少,岗位职责不明,甚至有些干部素质差,群众基础差,干群关系相对恶化,无力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对一些民间纠纷和社会矛盾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降低;四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足。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一些群众不知法、不懂法,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旦发生有悖自己意愿的事情就到处上访。农村治安防范力量薄弱,农民防范意识欠缺,防范能力低下,导致盗窃等可防性案件居高不下。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严厉打击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犯罪。适时组织开展严打专项斗争,始终保持对各类刑事犯罪主动进攻的态势,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给予严厉打击;开展农村治安专项整治,对治安混乱区域、路段和村社分析原因,梳理线索,列出重点,集中快速整治;强化巡逻防控,加大对案件多发路段的巡逻力度,提高防范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二是大力加强农村派出所建设。在警力、经费、装备上继续向农村派出所倾斜,扎实推进派出所警务勤务改革,把农村派出所建设成为打防控一体化的战斗实体。三是加强村级治保组织建设,广泛开展群防群治。建立健全村级治保会和调委会工作制度,切实解决一些治调工作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确保治调工作组织、人员、报酬、场所“四落实”。加强对治保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充分发挥其化解矛盾、调解纠纷、组织巡逻等职能作用。在经济条件好的乡村,组建专职巡逻队,常年开展巡逻防范;在经济条件差的乡村,组织村民成立义务巡逻队,进行轮流值守,从而实现乡镇、派出所、村、户之间的整体联防网络,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四是广泛发动群众,抓实普法教育。要把全民普法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经常、抓深入、抓实效,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处理、解决问题,保护自己;广泛发动群众提供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对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给予奖励;积极宣传敢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加大表彰力度,弘扬正气;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第五篇: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方案
甘工商色[2010]6号
色达县工商局
关于校园周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实施方案
学校食品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学生食品消费事关发展大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综治维稳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综治委《关于迅速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我局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工作的原则和目标
根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按照标本兼治、防打结合、分类监管、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保障广大师生食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大力开展校园周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着力维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消费环境。通过整治,使校园周边食品经营主体证照齐全,无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基本杜绝食品安全责任事故。
二、整治工作的重点
本次整治工作,重点对全县中小学校周边无照经营的小食品加工作坊、小商店、餐饮店、流动摊点予以取缔和规范,严格清查各类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及夹带含有重金属、荧光剂的卡通画片、聚丙塑料玩具的小食品,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
三、整治工作实施时间
1.调查摸底阶段:2010年5月1日至5月31日,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内部及周边地段的小食品加工作坊、小商店、餐饮店、流动摊点的基本情况进行排查摸底。
2.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6月1日至10月31日,各基层工商所和相关科室全面开展中小学校周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3.巩固总结阶段:2010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各基层工商所要积极开展巡查,巩固整治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并认真做好整治工作总结上报县局。
四、整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1.查经营资格,看中小学校周边小商店、餐饮店及流动饮食摊点证照是否齐全,是否非法出租出借证照,是否超范围经营。
2.查进货票证,看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了供货方有关资质、发货票等票证。
3.查经销商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经营者对散装、裸装食品是否制作安全标签,是否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为国家明令淘汰、失效、变质的食品。
4.查包装标识,看预包装食品标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标准,是否标明食品主要成份和含量,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和QS标识。
5.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是否有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食品广告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五、整治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基层工商所在县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结合实际,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采取有效的方式,坚持自查与检查相结合,整治与规范相结合,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切实做到负责人亲自抓,监管人员层层落实责任。
2.加强监管力度。以日常巡查为手段,加大对校园周边小食品加工作坊、小商店、餐饮店、流动摊点的巡查力度;把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向学校及周边地区延伸;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全面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召回等自律制度;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监管责任,对校园周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推行“责任区专管员”制度,实行动态跟踪监管;积极联系卫生、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整治无证无照经营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净化校园周边食品市场秩序。
3.逐步在校园内建立12315维权联络站,充分发挥工商监管职能,及时受理广大师生的消费投诉,解决消费纠纷。
4.严格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各单位要加强地区间、上下间配合协作,加强信息交流,对食品市场检查、巡查、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信息及时向县局上报,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5.健全分层分类监管。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严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健全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档案。
六、工作要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震慑不法行为
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形成灵敏、高效的社会监督举报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执法力量,保持高压态势,震慑违法经营。
(二)依法强化监管,注重协调配合
加强市场巡查监管的力度和频次,特别要加大多对重点行业、区域和“钉子户”、“屡打不绝”的非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取缔力度,并防止其死灰复燃。
(三)严肃组织纪律,落实责任追究
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细、措施不力,或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都要实施问责制,严厉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失职、渎职责任。
二0一0年三月二十日
主题词:流通领域 食品安全 整治 方案 抄送:县委办,县府办,州局办公室。
色达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0年3月20日(共打印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