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城镇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在我国城市,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各大城市政府高度重视食
品安全工作,企业开始自觉实施保障食品安全措施,这表明我国城市已基本构筑
起“食品安全网”。有关资料数据显示,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
消费者愿意为购买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众多消费品中,消费者最
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
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
就食品安全进入步深入调查,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及食品流通领域的交易环境、物流设施、市场管理、检测手段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镇居民绿色消费意识明显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有待转变。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
外费用。据调查,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 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
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
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
答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农村居民的投诉率极低。据对南京市所辖的溧水县调查,93.4%的农民在买到有
问题食品时放弃投诉,高于城市35.8百分点。
二、市场准入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状况有待改善。
所谓市场准入,一般是指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对于产
品的市场准入,一般的理解是,市场的主体(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和客体(产
品)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就是为保证食品的质
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
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督制度。因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政府
行为,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包括3项具体制度:
(一)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于具备基本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食品。这就从生产条件上保证了企业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
(二)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强令实行委托检验。这项规定适合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能有效地把住产品出厂安全质量关。
(三)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这样做,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和监督,便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监督检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农村市场对低价食品有着较大需求,购买渠道主要是自由集市和小卖部。加之农村执法力量十分薄弱,市场监管缺位,农民购买食品既不查验相关证照,又不索要销售发票,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流向农村市场。调查显示,农村市场经销的食品中,多为自产自销,来源于流动摊贩;散装食品如散装糕点、散装熟食、散装干果的比例所占达到50%以上,散装酒高达80%; 包装食品没有标明保质期;店主对过期食品选择降价销售;生肉销售大多没有保鲜措施,落市后第二天继续拿出来出售。
四、食品生产源头存在隐患,部分单位市场准入流于形式。据对农村生产者调查,绝大部分农民不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兽药目录;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没有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只是凭感觉使用,一药多用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农民受利益驱动,打过农药的蔬菜未过休药期即采摘上市销售。68.9%的蔬菜上市前没有经过产地检验;10%以上的种植地和养殖地周边环境存在污染源。
由于对食品安全事件处罚过轻、以罚代刑,导致部分企业负责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据调查,部分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不愿意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只是把市场当成出租摊位、收取管理费的“摇钱树”。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但只是挂在墙上而已,并未付诸实施。一些单位虽然
购置了检测设备、污物处理设施,但由于运营成本高,利用率低,有的甚至只为应付检查,平时闲置不用。
部分连锁超市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例如,在采购环节,不合格的原材料加工和不充分的供应审查导致食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在运输环节,零售商不能完全遵从基本的储存和消毒要求;在销售环节,现有的设备和处理办法也不能充分控制食品安全;在整个价值链上,冷链完整性都没有被很好地发展;在组织结构方面,总部缺乏独立的食品安全控制部门和外部质量审计监查,使整个企业食品安全的执行变得困难;在人力资源体系方面,目前的招聘、培训和激励体系不能为食品安全控制提供足够的支持。据调查,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食品变质、有杂物异物、过期商品销售(包括赠品过期)等;有关部门查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标签不符、添加剂超标等,其中包装食品标签不符中缺斤少两占50%左右;从食品类别看,问题最多的是鲜肉及肉制品,占24%,其次是休闲食品和乳品类,分别占15%和11%。
五、监管部门职责仍有交叉,有待进一步理顺。
据调查,尽管国务院已明确食品安全管理遵照“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原则,但由于涉及众多管理部门,有的地区涉及30多个部门,彼此理解不一,导致职责不清,难以形成合力,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越位,有的缺位;有权的抢,有责的推;同一部门,既当规则的制定者,又当裁判员,还当运动员;城乡执法力量不平衡,不同部门执法宽严不一;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充当不安全食品的保护伞。凡此种种,使广大群众关注的问题难以尽快得到解决。例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投诉解决方案的满意度仅为30%左右。这给食品安全工作留下了巨大隐患,既加大了搞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国家治理食品污染的成本。
六、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流通领域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建议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支持流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商业网点;由重点治理生产源头转向重点培育绿色市场,加强对上市销售食品的安全监测,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引导安全生产;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使犯罪成本远大于犯罪收益;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面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同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局和卫生部门也加大了对生产企业、市场商品的监督抽查力度。目前已形成了全国上下重视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很大的改进,但要进一步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笔者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一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
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还要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七)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
建立和完善食品与营养监测系统,坚持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结合,监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生产、消费、贸易状况。加强食品信息建设,建立我国食品
安全预警系统,保障全民食品消费安全。利用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食品生产、食品供给、食品分配和食品贸易等环节安全动态。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变化、重大自然灾害对食品供给带来的影响,提前作好各种应对准备,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国食品安全
第二篇:秦安县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秦安县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根据甘肃省商务厅《关于开展2009年全省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调查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成立专项调查组,制订实施方案,局领导亲自带队,对全县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域基本情况
秦安县地处甘肃省几何中心位置,坐落于南岳衡山和雪峰山的怀抱之中,县域面积17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1万亩、林地120万亩,辖16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898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总人口92万,是源远流长的千年古邑,现隶属天水市。
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
(一)市场基本情况
截止2009年6月底,全县共有专业和综合性市场44个,其中县城有市场6个,即一个水果批发市场,一个综合性农贸批发市场和4个农贸市场,其余28个为各乡镇的固定农村集贸市场。年交易额最大的是永丰市场,年交易额达3亿元。
(二)生活必须品超市情况
2000年开始,我县城乡相继掀起了一股超市建设热潮。目前全县上规模的超市已达120多家,其中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专业超市1家,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4家,永丰城区一般标准超市(600平方米左右)和便利店(100平方米左右)分别为5家和18家。县城5家知名超市2005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总额的7.6%。此外,我县大型超市正在加快向乡镇及农村扩张的进程,对推动我县商贸流通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流通流通食品的安全也得到了加强。
(三)“万村千乡”工程情况
日用品承办企业新华联和家家乐从2005年开始农家店建设至2008年底我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家店257家。已覆盖全县17个乡镇(含县经开区)的235个行政村、覆盖率分别为100%和26.2%。2008年“农家店实现销售额21196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安排就业人员1125人。农家店的建立,对拉动内需,改善农村购物环境,方便农民购物起到了凸显的作用。农民在农家店购物,买得放心,用得开心,农家店已成为农村市场工业品和农资产品下乡的主力军,(四)全县食品生产企业情况
全县县域规模食品生产企业68家,其中大米面条厂34个,饮用水厂7个,食用植物油厂1个,酱腌菜厂12个,方便食品厂10个,调味厂3个,肉制品厂1个。主要生产大米、辣酱、饮用水、粉丝等加工产品。截至2009年6月,均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我县农产品龙头企业如年产2000吨以上的三个辣酱生产厂,大地红食品厂等均取得了QS证书,获得了ISO9000及HACCP认证,并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及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其产品主要是外销和出口。
三、政府工作情况
1、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夯实监管基础。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成立了秦安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任主任,商务、食品药品监督、质监、卫生、环保、工商、农业、粮食、畜牧、供销社、盐务等各个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同时制订了秦安县《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统一、组织、指导协调全县食品安全工作。
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一是县人民政府与各个食品监管职能部门、16个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二是推动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建设,设站17个,对食品安全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制和主要领导负责制,层层分解落实任务指标,明确各自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三是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制度,形成共同参予,全程监督、依法维权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四是开展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和不定期的食品安全突击检查,重整食品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的建设;五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成员协调工作会议制度。
3、紧抓食品安全监管环节,强化监管措施。
(1)推行蔬菜例行检测制度,有效控制食品源头污染。建立了秦安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站,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活动;在县电视台《农事指南》专题节目里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及生产技术专栏,专题讲座2次;上半年共抽取蔬菜样品962个、水果样品172个,进行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出蔬菜农残超标样品1个;所有超标产品,强制立即停止销售,均作无害化处理。并及时公布了抽检结果,合格率为96.9%,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81%,比去年下降1.5个百分点。
(2)加大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力度。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质量安全分级。二是对食品进行质量安全风险分类。三是督促企业积极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严格按照《甘肃省食品安全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的巡查、回访管理办法》,对辖区内的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进行了四次以上的巡查、回访,特别是对高风险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重点巡查、回访。共出动执法人员180多人次,车辆110多台次。在巡查中发现存在问题160多人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40余份,并将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到位,企业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四是加强产品抽检,上半年共抽取样品121个,合格率为80.2%;其中抽取大米、辣酱、饮用水等样品36个,合格率为88.3%。
(3)严格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一是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工商部门加强食品经营户资格管理,严格食品经营条件,严厉查处无照经营食品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执法。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20人次,检查了560个经营户,取缔无照食品经营14户,查获假冒劣食品180公斤,责令清理下柜过期食品包(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0.7万元。
(4)加强消费环节的监管。一是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为此,食品药品监督、商务、卫生等部门专门成立了食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对农村食品、奶制品、豆制品、节假日黄金周餐饮业、学校周边和旅游景点周边等公共场所的食品摊点进行专项整治。二是加强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上半年食品抽样监督监测118份,合格份数106份,合格率89.8%;对城区餐饮单位进行餐具监测135份,合格份数126份,合格率为93.3%。三是举办行业负责人卫生知识培训班,传授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等知识,强化业主依法经营和行为自律的法律意识。四是充分利用媒体,动员广大群众,对违法生产经营食品者进行监督与查处,及时消除食品市场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5)强化家畜定点屠宰和检疫工作。
一是狠抓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点)建设,在改造完善好现有2个生猪屠宰厂(场、点)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各乡镇兴建屠宰厂。二是严把肉品检疫检验关,确保肉品上市质量。今年上半年,全县定点屠宰生猪达16280头,肉牛570头,检疫检验出病害猪2头,并同时对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三是加大执法力度,整顿肉品流通秩序,杜绝不合格肉品注入市场。今年上半年缴没私宰肉500多公斤,其中病害猪210公斤,私宰肉、注水肉、病害肉得到了进一步遏制。加大宣传力度,上半年共印发生猪定点屠宰宣传资料5000多份,对不法屠商起到了震慑作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氛围。
(6)积极推进“放心酒”工程。
一是建立了全县完善的酒类销售台帐。二是加强酒类安全生产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发动宣传车20余趟次。三是加大酒类执法力度,开展酒类执法60余次,其中下乡执法40余次,共查处假贵州茅台酒、假五粮液酒、假水井坊、假国窖1573、假开口笑十五年等高档酒1000余瓶,有力的打击了假冒伪劣酒类经营行为。四是成立了秦安县酒类行业协会,作为我市唯一的酒类行业协会,将是政府、企业和经销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引导我县酒类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7)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营造监管氛围。
充分利用媒体,各职能部分按各自所属行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把各种食品安全知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印发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4.8万份。
四、抽样调查全县食品安全情况
(一)主要市场(含超市)调查情况
1、全县城各大超市均建立了市场准入和质量检测制度,明确规定对入市的经销商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相关证件。在质量检测方面主要实行政府公检,项目涉及蔬菜有机磷、瘦肉精、注水肉等多项。从抽检的结果来看,平均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对不合格的产品采取协议销毁或者封存并移交工商部门处理。
2、在我们调查的4个县城市场中,永丰市场由县市场服务中心管理,白燕、一心、水果批发市场均由所辖的村上村委会管理,在近几年中,各市场均有较大改善,如地面硬化都达到了100%,交易场所室内面积都扩大了近,有适量的保鲜、贮藏设施,卫生状况有很大改善,逐步建立了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式;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集贸市场流动的小摊、小贩数量多,流动速度快,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很难找出事故发生原因。
3、在我们调查的8个农村市场中,各市场基础条件有了大的改进,但各食品经销商大多以小门店为主,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防潮、防水、防鼠、灭虫设施。食品经营条件较差,同时进贸渠道混乱,绝大部分经营者没有索证、索票意识,人员素质较差,文化水平又较低,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同时,人员流动性大,还仍然有许多食品露天经营,现场制作,很难达到卫生标准。各市场没有建立经销商管理、商品质量承诺、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等制度,因此,各市场管理处普遍仍存在管理乏力,制度不健全。
(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调查情况
1、调查显示,城市消费者和农村消费都非常关注食品安全。在被调查的人群中,90%以上的城市消费者,购买理由选择价格质量并重,而农村消费近70%以价格作为购买的首选。30%以上的人对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食品安全状况缺乏信任,主要是对市场的腌制品、卤制品等加工食品尤为突出。65%的消费者最常去购买食品的场所是超市。
2、有问题的食品范围广。调查显示,有九成消费者曾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最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是:注水肉、有害物质超标、过期食品。在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中,消费者最担心的是:蔬菜中农药高残留、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
3、消费者对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存在不满。近年来,我县各部门积极开展各种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还是有距离。针对我县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的看法为问题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安全监管工作力度认定为不到位。如按满分100分来计算,仅打70分。另外,据调查,普遍在遇到食品安全时不会向有关部门投诉,80%的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不向有关部门投诉,不投诉的原因主要是: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去投诉。
五、食品安全存在问题
(一)、近年来,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加大了整治力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抽验合格率也在不断提高,但上市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初级品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问题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食品安全监管难以到位,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一是因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经营条件差,进货渠道混乱;二是中小餐饮单位和街头食品摊点数量多、分布广、流动大、卫生条件差;三是各类集体食堂经营成分复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三)、农村市场流通环节存在漏洞。由于农村居民购买渠道主要靠自由集市和居住附近的小卖部、市场监管缺位,执法力量十分薄弱,消费者既不查验相关标签标识,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以及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不合格食品流向农村市场。
(四)、食品监督机构自身工作存在不足。一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然不够顺畅,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重复检验以及监管空白的问题;二检测设备手段落后,检测区域不广,跟不上现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发展的需要。
六、措施与建议
(一)推广农村新型种植养殖模式,逐步解决食品源头污染问题。
(二)加强对农贸、集市的管理,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安全监管,形成合力,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
(四)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万村千乡”工程成果,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商业网点。
(五)加大以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食品消费环境。
(六)继续推进三绿工程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七)建立全县食品生产行业协会,严格自律,逐步完善食流通品安全机制。
第三篇: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分析
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分析
摘要:食品流通是整个食品链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食品本身的特性决定了食品在流通消费领域的安全性极易受到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与管理此环节食品的安全性,才能确保整个食品链的安全。本文以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为大背景,深入分析了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在研究并借鉴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流通环节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关键因素。
关键词:食品流通 食品安全
食品流通是整个食品链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由于食品本身的特性、食品链前端(例如生产环节和加工环节)的影响以及食品异地生产、加工或消费的趋势等诸多因素,导致食品在流通消费领域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增多,因此,严格控制与管理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对于确保人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食品流通市场的全面开放,食品市场日益繁荣。但随之而来的由于食品流通渠道增多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经营秩序混乱以及各种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时有出现,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而且威胁着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全面而深入地分析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从系统、科学和合理的角度提出我国加强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的对策,已是我国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1999年以来,商务部会同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国家药监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实施了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为全面掌握实施情况,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精神,商务部组织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
1.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主要成效:
1.1 上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好转。
据有关部门监测,我国食品内在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改观,食品卫生平均合格率2001年为88.6%,2002年为89.5%,2003为90.45%,2004年预计为92%左右,呈逐年
上升态势。2004年37个城市第5次监测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3%,比2001年提高了30.5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了9.4个百分点,比 2003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2004年4月份,16个城市畜产品中“瘦 肉精”检出率仅为1.2%,在2003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4个百分点。5城市水产品氯霉素残留检测均为0。
1.2 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得到加强。
目前,全国年销售2亿元以上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实行了自检制度,实施检测的零售店铺数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务部门定点检测机构已覆盖了较大的范围,并形成了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机构受托检测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三道“防线”。据调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2.6%设立了检测室,55.1%配备了专职检测人员,其中最多配备了62人;连锁超市中,73%配备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建立了目标责任体系,21%向其所属门店派出了卫生质量巡查专员。
1.3 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得到实施。
近年来,由于大力推行认证、索证、索票、信用档案、场厂(地)挂钩等准入制度,市场食品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调查显示,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45%通过了 ISO9000、ISO14000和 OSHMS18000三类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7.11%设立了无公害产品专区,16.31%设立了绿色食品专区,6.14%设立了有机食品专区,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础建设的占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占73%,注重环境因素的占59%,实行食品卫生安全岗位责任制的达91%,把食品安全指标量化并作为考核依据的达86%。
1.4 食品流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观。
据调查,目前,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建有冷库的占38.56%,其中上海市高达52.4%;27.9%配备了速测仪,10.59%配备了色谱仪,3.6%购置了检测车;43%配备了污物处理设备,其中12.92%拥有垃圾分类处理设备,9.53%设立了封闭式垃圾楼,8.9%配备了污水处理设施;24.79%建立了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中,大多数已把食品冷藏柜作为营业设施中的基本配置,辽宁、福州、青岛、南京、上海、广州、宁波等地城市在肉类食品市场上配备冷柜的超过60%,部分企业也配备了简易的检测设备;被调查的超市全都对垃圾污物进行分类,集中处理; 90%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建有配送中心,截止到2004年6月末,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已达2845个。
1.5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消费者选择食品标准从优先考虑价格转向价格与质量并重。过去一味相信广告,现在更相信产品卫生质量公告。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中85%关注食品保质期,72%关注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量,55%关注食品的细菌超标问题以及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含量等有关因素。
消费者对超市食品安全的认同度明显领先于农贸市场。消费者对超市所销售的各类食品的安全性认同是农贸市场的9倍,其中速食食品安全认同度最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调查显示,消费者中47.9%关注相关检验证明,22.3%关注食品的色泽、外观;70.4%希望购买无公害农产品,56.4%愿意选择绿色食品,52.4%希望选择安全食品,22.3%希望选择有机食品。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采用多种办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包括向有关管理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人民法院起诉、与生产经营者协商等,这几方面的比例分别为68.4%、54.1%、48.7%、30.3% 和 14.7%。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上市食品超标问题依然存在。尽管我国食品内在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改善,食品抽检合格率不断提高,但上市食品超标问题依然存在。目前,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仍达8%左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为7%,畜产品“瘦肉精”检出率为1.2%。对7万多家食品市场进行的检查共发现不合格散装食品19万多公斤,病害肉40多万公斤,假冒伪劣酒类案件9.5万件。
2.2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不完善建国以来,我国食品法规建设取得
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法律与法规的完整性、协调性与严密性仍然欠缺。主要表现为:
2.2.1 《食品卫生法》的可操作性较差
我国食品安全的核心法律《食品卫生法》对于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未能体现对。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的全过程管理;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与之配套的《食品卫生法实施条例》至今尚未出台,可操作性较差等等。例如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应当向供货主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但从全国食品卫生检查的情况来看,这项规定执行得很不到位。即使在一些大型商业企业,采购食品时索证的仅占20%~30%,小商场和个体摊位的情况就更为严重。
2.2.2 市场准入制度所需的法规不完善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检测体系和必要的检测设备!手段,造成了不仅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不能及时检出,而且销售渠道混乱,假冒伪劣问题严重。对于散装食品,目前卫生部出台的《散装食品管理办法》只适用于超市和商场等,而对于集贸市场和餐饮业并未作出规定。
2.2.3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亟须调整和完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结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差,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标准体系。主要表现为:
(1)标准总体水平偏低。食品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中的指标与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中的指标相比差距较大,例如CACCODEXSTAN230-2001《铅限量》规定的葡萄酒中不得超过0.2mg/L,液体乳中不得超过0.02mg/L,婴儿食品中不得超过0.02mg/kg,而我国相应标准的限量是0.5mg/L(葡萄酒)、0.2mg/L(液体乳)、0.5mg/kg(婴幼儿配方食品)。
(2)部分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例如GB16321-2003《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规定铅不得超过0.05mg/L,而QB1554-1992《乳酸菌饮料》则规定铅不得超过1.0mg/L。
(3)重要标准短缺。例如食品流通领域的良好操作规范(GMP)、食品贸易道德规范标准等重要的食品流通标准至今尚未制定。
(4)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等方面的标准缺乏基础性研究,许多限量标准尚未依据“风险评估”原则考虑总暴露量在各类食品中的分配状况。
(5)部分标准的实施状况较差,甚至强制性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例如2004年4月在我国众多省份发生的“劣质奶粉”事件,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企业并未执行国家有关奶粉的标准,以劣质奶粉冒充合格奶粉在市场销售。
2.3 市场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我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经营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地位、功能不明确,交易方式落后。因此,食品流通市场实现规范管理以及产品交易时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和包装规格化的难度增大。同时,流通过程中食品标识的滥用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伪造食品标识、夸大食品标识展示的信息以及散装食品少有标识等。不仅给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失,而且对消费者安全构成了威胁。另外,食品可追溯的标识系统通用性差,与国际不接轨。虽然中国肉类协会出台了《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规范》,可追溯标识的编码工作已在肉类行业试点实行。但该安全信用码只能在中国肉类协会信用系统的成员内部使用,不具备全国通用性,更无法与国际接轨,与现有超市采用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不兼容,并增加现有的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成本等。
2.4 二次污染严重在我国食品流通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普遍存在着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水平落后,设备、设施老化,检测能力低等问题;且尚未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体系,无法开展基于风险分析的食品安全控制、检测与管理活动。据统计,目前我国食品流通领域80%以上的生鲜食品采用常温保存、流通和粗加工手段,根本不能控制整个流通环节的安全与卫生。
2.5 企业信用程度低有毒有害食品的不断出现、乱贴食品标识以及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仍屡有发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例如一些商贩为牟取高额利润,在销售环节滥用有害投入品,如双氧水、甲醛等处理水产品,虽然改善了水产品的外观,延长了腐败期,但造成毒害物质残留过高,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
3.食品流通安全问题成因
3.1 客观原因主要是市场缺陷,即市场本身无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负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3.1.1 食品市场的负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行为得到好处或坏处,却不计入他的成本或价格中。其中使其他经济主体得到坏处的就是负外部性。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非正规厂商给消费者和正规厂商造成的负外部性为:其生产的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产生食品购买恐惧心理;消费者鉴于伪劣产品在其心目中留下的恶劣印象,就会对市场上的产品都产生怀疑,从而影响正规厂商优质产品的销售。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不法的食品供应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可以损害他方而无需考虑招致损害的机会成本,导致食品市场可能出现优胜劣汰的现象。
3.1.2 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当前信息不对称成为食品交易活动的普遍现象,不但严重冲击食品市场公平交易,使天平向信息优势方倾斜,并且导致了我国整个食品链的信任危机。
3.2 主观原因
3.2.1 食品安全的管理理念落后。现行食品安全管理注重产品的产后监督,常以食品卫生管理取代食品安全管理。实际上,食品安全应包括整个食品“产业链”的安全控制,包括从产品产前的环境质量监督、产中的食品安全监督和产后的食品安全监督。
3.2.2 食品安全预警体系不健全。一是食品安全预警标准指标不全面,二是食品安全预警的机构缺乏,三是食品安全预警的手段落后。
3.2.3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不完善。一是监控制度不完善,二是缺乏激励和信用惩罚机制,三是有些行政部门违法介入企业信用活动和干扰执法。
参考文献:
[1]刘文等,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5
[2]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关于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5
[3]宁波市工商协会,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问题成因与对策探析,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6
第四篇:2004年中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2004年中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1999年以来,商务部会同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实施了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为全面掌握实施情况,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精神,商务部组织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上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好转。
据有关部门监测,我国食品内在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改观,食品卫生平均合格率2001年为88.6%,2002年为89.5%,2003为90.45%,2004年预计为92%左右,呈逐年上升态势。2004年37个城市第五次监测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3%,比2001年提高30.5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9.4个百分点,比 2003年提高
和 OSHMS18000三类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7.11%设立了无公害产品专区,16.31%设立了绿色食品专区,6.14%设立了有机食品专区,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础建设的占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占73%,注重环境因素的占59%,实行食品卫生安全岗位责任制的达91%,把食品安全指标量化并作为考核依据的达86%。2004年,全国32.9万家食品经销企业中,有15.1万家建立了进货验收制度,14.5万家建立了购销台账制度,11.9万家建立了销售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四)食品流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观。
据调查,目前,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建有冷库的占38.56%,其中上海高达52.4%;27.9%配备了速测仪,10.59%配备了色谱仪,3.6%购置了检测车;43%配备了污物处理设备,其中,12.92%拥有垃圾分类处理设备,9.53%设立封闭式垃圾楼,8.9%配备污水处理设施;24.79%建立了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中,大多数已把食品冷藏柜作为营业设施中的基本配置,辽宁、福州、青岛、南京、上海、广州、宁波等地城市在肉类食品市场上配备冷柜的超过60%,部分企业也配备了简易的检测设备;被调查的超市全都
括向有关理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人民法院起诉、与生产经营者协商等,这几方面的比例分别为68.4%、54.1%、48.7%、30.3%和14.7%。
广大消费者对“三绿工程”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据调查,66.2%的人希望通过电视专题片进一步了解“三绿工程”,69.7%的人愿意为“三绿工程”出谋划策,53.8%的人愿意义务宣传“三绿工程”,49.2%的愿意积极举报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在“三绿工程”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提高消费信心这一问题上,认为开展诚信经营及行业自律、树立放心品牌、严格食品检验检测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66.9%、56.1%、47.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上市食品超标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我国食品内在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改善,食品抽检合格率不断提高,但上市食品超标问题依然存在。目前,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仍达8%左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为7%,畜产品“瘦肉精”检出率为1.2%。据对7万多家食品市场检查,发现不合格散装食品19万多公斤,病害肉40多万公斤,假冒伪劣酒类案件
即使食品生产质量合格,也难保不在流通环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四)食品流通检测及环保体系仍不健全。
调查显示,全国5万多家食品零售企业中建立检测中心的不足1%,全国2.6万家农贸市场配有垃圾处理设备的不足1‰;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此外,检测体系不健全,还表现为各部门的检测工作缺少协调,检测力量缺乏整合,检测资源不能共享,快速检测的技术手段落后。例如,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的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设备,出结果最快也得30分钟左右;无公害肉类三、四十个指标全套检测完,则需要几天时间,这样的检测速度必然降低流通环节“把关”的效率。
(五)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食品安全方面的信用体系建设仍相对滞后,该领域的企业信用数据的征集工作也处在小范围尝试阶段。因此,从总体看,掌握企业食品卫生质量的信用状况难度仍然很大,很难起到消除信息不对称,褒扬守信者,遏制失信者,追溯责任方,形成诚信经营氛围的作用。
三、改善食品流通安全状况的主要措施
究制定《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严格包装、标签、标识、索证、索票、检测、认定、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强三绿工程标准体系建设,参照国际食品安全法典,制修订一批当前流通环节急需标准;贯彻落实农副产品绿色市场和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资质等级要求等标准。
(二)加强政策引导。
通过制定科学的政策措施,积极实施政府绿色采购计划,培养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消费偏好;健全社区食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冷链配送和电子商务,提高生鲜食品在便民超市等现代营销方式中的销售比重;推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鼓励质量优、信誉好、品牌知名度高的食品在全国流通;积极发展鲜活食品保鲜运输和冷链运输,重点支持肉类、水产的中继性低温冷藏配送中心等经营性食品基础设施、食品企业购置先进高效的检测设备等。
(三)推进市场认证。
贯彻落实《绿色批发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加快推进绿色市场认证步伐。商务部将定期组织对认证机构绿色
戒机制。同时,加强各部门间有关企业食品卫生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并及时对外发布。
(六)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设立“三绿工程宣传月”。通过商务部网站、地方有关部门上街咨询和新闻媒体集中报道等多种形式,系统宣传食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三绿工程知识,形成良好的绿色环保消费氛围;二是举办“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全面展示三绿工程成果,增强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的信心;三是积极推进绿色消费进社区,向消费者宣传科学消费的有关知识,提高消费者鉴别、选购等消费技能,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理性的消费行为。
(七)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食品流通、消费和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积极推进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实行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制;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销毁、公布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形成有效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八)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第五篇:2007年中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2007年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深入推进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建设,2007年,商务部委托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对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商务主管部门、1335家城市市场、1209家农村市场和9305位城乡消费者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全面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市场秩序显著好转。城乡消费者食品安全关注度差距大幅缩小,对政府监管预期提高;绿色市场品牌影响力扩大,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显著增强;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明显改观,但仍是食品安全薄弱环节。
一、城乡消费者食品安全关注度差距大幅缩小,对政府监管预期提高
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关注度提升近30个百分点。调查结果显示,86.1%的农村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比上年增加28个百分点,与城市消费者食品安全关注度之间的差距由上年的24.5个百分点缩小为11.1个百分点,二者差距不再明显。城乡消费者对食品购买场所的选择也日趋安全,有21%的农村消费者选择去离家较远的“县城市场”购买食品,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选择到超市、便利店等场所购买食品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