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时间:2019-05-14 03:0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第一篇:浅析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浅析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一、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背景和意义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方法,按照政府行为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原则,以政府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为核心的综合指标体系与标准行为考评依据,对财政支出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绩效考评讲求的是政府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而建立公共支出的绩效考评体系的根基在于建立绩效预算。绩效预算亦称为效益预算,它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联邦政府首先提出并应用于政府支出管理的预算模式。美国认为:绩效预算是这样一种预算,它阐述请求拨款是为了达到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需要花费多少钱,以及用哪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从实践效果来看,绩效预算在加强资源分配与政府施政结果的联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预算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我国,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政府绩效考评在国外的成功实践,使我们对其意义和必要性有了日益清晰的认识。对于其在推进建设高效、透明、责任政府,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有了深刻的认识。推进以绩效考评为核心的预算改革已成为决策层的共识,并已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明确提出。在预算改革实践上,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逐步深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也开始分步实施,预算监督力度不断加强,预算透明度日益提高,预算管理由重收入逐步转向重支出管理、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这些实践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削除了绩效预算的制度约束,为推进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二、推进建立以绩效考评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模式

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正在被各级财政部门普遍推广实施,但总体而言,绩效考评更多的是事后考评,而且考评结果大多停留在预算执行结果总结、存在问题分析、完善制度建议等方面,有些只是作为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或作为加强新项目管理的借鉴或参考。笔者认为,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在加强事后全面综合考评的同时,更要突出事中考评,推进建立以考评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模式,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考评监督”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

(一)在预算编制环节,要科学准确地确定财政支出绩效目标。

传统预算管理制度下,在预算编制时部门和单位存在重分配、争资金、争项目的冲动,在预算执行和控制中用的是以规则为基础的责任制,部门和单位无调整的灵活性,在预算报告中主要是报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而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相结合则是将预算分配与绩效结果挂钩,它运用了绩效预算的理念,是一种以结果为目标的责任制代替以规则为基础的责任制的新预算管理模式。这种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下,部门和单位不存在争资金的冲动,而存在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激励。这要求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草案,提出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时候,既要结合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又要认真做好财政支出评审论证工作,通过规范的评审论证,科学合理准确地提出财政支出的绩效考评结果得到科学运用的首要条件。为了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在制度设计上就必须放松严格的僵化的规则,而赋予管理者灵活的决策权,否则是没有办法让管理者为结果负责的。

(二)在预算执行环节,要加大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力度,完善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对财政支出绩效目标进行事中跟踪考评,不仅可以跟踪考评财政资金运用的合理性、规范性,起到适时监督检查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与预先确定的绩效目标相对照,及时发现问题,回馈并督促预算单位或财政部门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考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评价结果的,除了按照正常的资金拨付进度供给资金,还可以通过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促进项目尽早地发挥效益。对于考评过程中明显背离绩效目标的,果断停止后续资金的拨付或提出调整预算的意见,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考评过程中发现的违法乱纪的单位,除了停止资金拨付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出相应处理。同时,一些跨年度长期项目支出,原先制定的绩效目标可能随着时间推进需要进行调整,这样,通过事中考评来适当调整绩效目标,提高绩效考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然而,事中考评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上,这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结合的又一个制度前提。这二者的结合也隐含了以目标为导向、以产出和结果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理念。产出和结果控制以放松严格的规制、增加自主决策的权力为前提,同时自主决策的权力需要责任加以约束。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考评控制三个控制子系统组成。实现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除了要有完善的机构内部绩效考评制度以实施内部考评控制外,还必须有完善的政府会计制度来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完善的公共资产管理制度和健全的国库管理制度来实现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内部管理控制。

(三)在预算报告环节,要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机制。财政部门建立健全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机制应从预算报告制度和公共部门问责制度这两方面做好,才能更好将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从预算报告制度看二者的关系。一方面,预算报告制度应当包含政府各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信息,以便让决策者、权力机构和公众了解部门的绩效目标和资源利用情况,并对照绩效考评结果对部门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缺少绩效考评信息的预算报告不符合财政信息公开的要求,也有悖于预算管理民主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预算报告制度为绩效评价提供了信息基础,保证了绩效考评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缺少预算报告的信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是实现两者结合的重要制度基础。

公共部门问责制度也是实现两者结合的重要制度基础。所谓公共部门问责制度,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其实质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责任约束,规范政府权力和官员行为,最终达到监督政府的目的。包含绩效考评信息的预算报告制度只能使权力机构和公众充分了解公共部门责任和结果的对应性,但其效果最终必须通过对应性,但其效果最终必须通过公共部门问责制度,促使公共部门对结果负责才能实现。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基本思路是:按“统一规划,稳定推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制度体系,积极探索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推进相关制度改革,为将来引入绩效预算探索道路。第一,逐步提高部门人事管理和资金管理自主权。第二,完善公共资产管理制度。第三,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改革完善政府会计制度。第四,建立绩效考评管理信息系统。第五,加强组织协调,共同推进绩效考评及其与预算管理的结合。第六,稳步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工作。

结语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使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建立在绩效目标控制的基础上,是对以投入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在积极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推进建立以考评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模式,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考评监督”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才能实现绩效预算的新突破。

参 考 文 献

1.刘俊涛,彭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框架的构建.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

2.霍素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财政监督, 2007(10)

3.财政部预算司编著.绩效预算和支出绩效考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5

4.贾晓云.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

5.王文杰.制度创新是深化我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改革的关键.财政研究,2007(1)

6.孔晏.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制度创新-“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讨会”观点综述.财政监督,2007(6)

第二篇: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一、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组成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为了实现预算资金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而采取的一种以财政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是由它们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二、定义

(一)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定义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少花钱多办事,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因此,“全过程预算绩效”就是“预算绩效”,但“全过程预算绩效”这一名称充分考虑到上海市的“事后评价”已相对成熟,而“事前评价”和“绩效跟踪”相对薄弱的现状,用“全过程”将“预算绩效”工作内容中的“事前评价”和“绩效跟踪”着重凸显出来,从而全面推动预算绩效工作。

(二)绩效目标管理(事前评价)的定义

在项目实施前需要明确项目的预算和绩效目标,而绩效目标和预算紧密相连,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前提,因此,事前评价主要就是对项目的绩效目标和预算安排进行考察。主要是考察项目是否具有战略适应性、设立的绩效目标是否科学、各项措施是否能够有效保障目标的实现、预算安排是否合理、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等。

(三)绩效跟踪(事中评价)的定义

绩效跟踪即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它通过采集绩效运行中的各类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纠偏扬长,当跟踪中发现绩效运行目标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绩效评价(事后评价)的定义

绩效评价又称事后评价,它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在预算执行结束后,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重点评价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它主要是通过制定绩效评价方案,拟定评价计划,选择评价工具,确定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指标,实施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高预算支出绩效的意见和建议。

(五)结果应用的定义

结果应用就是对对上述三个阶段的工作成果予以实现。主要是预算执行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增强支出责任,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预算的重要依据,对于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应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篇: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 2011年05月26日 星期四 下午 2:06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们重新修订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附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第四条财政性资金安排支出的绩效评价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分级分类原则。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各预算部门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第六条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

(三)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

(四)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

(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六)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

门和预算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决算报告;

(七)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

(八)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第七条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和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按照预算级次,可分为本级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第八条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应当以项目支出为重点,重点评价一定金额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部门整体支出进行评价。

第九条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原则上应当重点对贯彻中央重大政策出台的转移支付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专项转移支付原则上应当以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支出为重点进行绩效评价。

第十条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

(二)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三)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

(五)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

第十一条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为周期,对跨的重大(重点)项目可根据项目或支出完成情况实施阶段性评价。

第三章绩效目标

第十二条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由预算部门在申报预算时填报。预算部门年初申报预算时,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要求将绩效目标编入预算;执行中申请调整预算的,应当随调整预算一并上报绩效目标。

第十三条绩效目标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预期产出,包括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二)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三)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

(四)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

(五)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绩效指标;

(六)其他。

第十四条绩效目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

(二)具体细化。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表述。

(三)合理可行。制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

第十五条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符合相关要求的可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财政部门可以要求其调整、修改。

第十六条绩效目标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根据绩效目标管理的要求和审核流程,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七条绩效目标确定后,随同年初预算或追加预算一并批复,作为预算部门执行和项目绩效评价的依据。

第四章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

第十八条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恰当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重要性原则。应当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三)可比性原则。对同类评价对象要设定共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四)系统性原则。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五)经济性原则。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十九条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

(一)共性指标是适用于所有评价对象的指标。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

(二)个性指标是针对预算部门或项目特点设定的,适用于不同预算部门或项目的业绩评价指标。

共性指标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个性指标由财政部门会同预算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

(一)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

(二)行业标准。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三)历史标准。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四)其他经财政部门确认的标准。

第二十一条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二)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三)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四)最低成本法。是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五)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

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六)其他评价方法。

第二十二条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

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第五章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

第二十三条财政部门负责拟定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规范,组织、指导本级预算部门、下级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根据需要对本级预算部门、下级财政部门支出实施绩效评价或再评价;提出改进预算支出管理意见并督促落实。

第二十四条预算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落实财政部门整改意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预算支出管理。

第二十五条根据需要,绩效评价工作可委托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实施。财政部门应当对第三方组织参与绩效评价的工作进行规范,并指导其开展工作。第二十六条绩效评价工作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确定绩效评价对象;

(二)下达绩效评价通知;

(三)确定绩效评价工作人员;

(四)制订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五)收集绩效评价相关资料;

(六)对资料进行审查核实;

(七)综合分析并形成评价结论;

(八)撰写与提交评价报告;

(九)建立绩效评价档案。

预算部门绩效评价对象由预算部门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确定;也可由财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工作重点等相关原则确定。

第二十七条财政部门实施再评价,参照上述工作程序执行。

第六章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

第二十八条财政资金具体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提交绩效报告,绩效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况,包括预算部门职能、事业发展规划、预决算情况、项目立项依据等;

(二)绩效目标及其设立依据和调整情况;

(三)管理措施及组织实施情况;

(四)总结分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五)说明未完成绩效目标及其原因;

(六)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第二十九条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并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绩效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况;

(二)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情况;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六)评价结论及建议;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三十条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应当依据充分、真实完整、数据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

预算部门应当对绩效评价报告涉及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部门提交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复核,提出审核意见。第三十一条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的具体格式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

第七章绩效评价结果及其应用

第三十二条绩效评价结果应当采取评分与评级相结合的形式,具体分值和等级可根据不同评价内容设定。

第三十三条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应当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预算的重要依据。

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可予以表扬或继续支持。

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可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应当根据情况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直至取消该项财政支出。

第三十四条绩效评价结果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第三十五条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发现的财政违法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各地区、各预算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财预[2005]86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

[2009]76号)同时废止。《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财预[2009]390号)及其他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1.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参考

3.财政支出绩效报告(参考提纲)

4.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参考提纲)

5.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程图

第四篇:安徽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办法

安徽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办法

2010-09-25

各市、县(区)财政局,省直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体制,健全预算决策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和财政部有关要求,我厅制定了《安徽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就做好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是财政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财政财务工作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体制和管理机制,有利于促进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措施,重点推进,确保全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二、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稳步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

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性突出,操作难度大,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由点及面,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稳步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全省各级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2009年要覆盖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项目和预算部门及单位,2010年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2011年力争全面推开。

按照“一手抓项目实施,一手抓市县试点”的要求,2009年,省级将在民生工程、重点支出等涉及面广、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中,选择部分项目进行绩效考评。3月底之前完成项目确认,9月底之前完成绩效考评实施工作,10月底之前形成绩效考评报告。同时选择1—2个市、10个左右的县(市、区)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试点。试点市、县名单在各市自行申报的基础上,由省厅统筹确定。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做好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是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组织实施工作,要切实把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纳入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推进落实。省财政厅除认真组织好本级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工作外,还要加强对全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组织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完善措施。市、县财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细则和工作计划,广泛宣传发动,及早布置落实。预算部门和单位是实施预算支出绩效目标的第一责任者,要统一思想,顾全大局,积极支持配合财政部门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要严格执行预算,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绩效目标的实现,确保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取得实际效果。

2009年试点市、县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另行布置。省级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项目另行下达。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

安徽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配置政府财政资源,增强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预算支出绩效考评(以下称“绩效考评”),是指通过规范的考核方法、运用一定的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预算单位为实现其职能或为完成某项特定工作任务所确定绩效目标的执行结果进行的考核与评价。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与各级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简称“预算单位”)。

第四条

绩效考评的对象为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预算支出项目。

第五条

绩效考评总体要求:

(一)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绩效考评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预算单位协助配合。

(二)科学规范,分类考评。绩效考评工作采用规范的程序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评方法,科学、公正地评价预算单位支出的绩效情况。各级财政部门、各预算单位要根据被考评对象的行业、项目特点,制定分类的绩效考评具体实施办法。

(三)客观公正,突出重点。绩效考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为主,重点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六条

绩效考评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和省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各级党委、政府相关工作的决策部署;

(三)政府和财政部门制定的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四)预算单位的职责、工作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支出绩效目标;

(五)预算单位申报预算的相关材料和财政部门的预算批复文件;

(六)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总结材料和项目验收及绩效自评报告;

(七)预算单位的财政支出决算报告;

(八)审计部门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

(九)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

绩效考评的内容和方法

第七条

绩效考评包括以部门全部支出为对象的部门预算绩效考评或以项目支出为对象的项目支出绩效考评,重点以项目支出绩效考评为主。第八条

绩效考评主要以预算为周期实施考评。阶段性任务在目标完成之后即可实施绩效考评;跨支出项目既可以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分阶段进行考评,也可以在项目全部完工以后一次性考评。第九条

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执行的偏差及偏差分析;

(二)预算支出效益、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

(三)预算单位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等;

(四)预算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考核内容;

(五)财政部门认为有必要考核的其他内容。

第十条

绩效考评方法主要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

(一)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绩效结果、历史情况和考评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状况的考评方法。

(二)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目标、结果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状况的考评方法。

(三)公众评价法。是指对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果的支出,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对各项绩效考评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分值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状况的考评方法。

(四)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来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状况的考评方法。

(五)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考评方法。第三章

绩效考评指标的确定

第十一条

预算单位在向财政部门报送预算时,应根据财政部门要求同时报送部门预算绩效目标或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第十二条

财政部门根据预算单位报送的绩效目标,确定绩效考评指标。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选定的绩效考评指标与预算单位的绩效目标和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有直接的联系。

(二)可比性原则,对具有相似目的的工作选定共同的绩效考评指标,保证考评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三)重要性原则,对绩效考评指标在整个考评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筛选,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考评要求、最能体现目标结果的绩效考评指标。

(四)经济性原则,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实行考评。

第十三条

绩效考评指标分为共性考评指标和个性考评指标。共性考评指标是指适用于所有单位的绩效考评指标,个性考评指标是指针对预算单位和行业特点确定的适用于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特点的绩效考评指标。

第十四条

绩效考评共性指标主要包括:绩效目标完成程度、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等。具体指标由各级财政部门确定。

第十五条

绩效考评个性指标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预算单位根据被考评对象的绩效目标确定。

第四章

绩效考评的组织管理

第十六条

省财政厅负责全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政策制定和检查、指导、监督工作,并负责省直预算单位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同级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预算单位也可以根据财政部门要求直接组织对本单位的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

第十七条

绩效考评具体对象由财政部门根据预算管理要求确定,预算单位也可以根据需要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

第十八条

绩效考评实施方式由同级财政部门确定。一般情况下由财政部门或预算单位直接组织实施,专业性较强以及重大项目的绩效考评,可聘请相关专家共同参与或委托中介机构实施。第五章

绩效考评的工作程序 第十九条

绩效考评的准备:

(一)下达考评通知。绩效考评对象确定后,财政部门应提前20天向被考评对象的预算单位发出通知,预算单位要认真做好迎接考评的各项准备工作。考评通知应包括考评目的、内容、任务、依据、考评时间、考评实施者等。

(二)拟定考评工作方案。考评实施者应根据绩效考评对象和考评通知,拟定具体考评工作方案。

第二十条

绩效考评的实施:

(一)资料审查。预算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的通知要求,及时提供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考评实施者应及时对预算单位提供的绩效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查。

(二)现场和非现场考评。

现场考评,是指考评实施者到现场采取勘察、询查、复核等方式,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并对所掌握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提出考评意见。非现场考评,是指考评实施者根据预算单位提供的资料,在分类、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考评意见。

考评实施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考评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评形式。

(三)综合评价。考评实施者在现场和非现场考评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考评方法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形成绩效考评结论。绩效考评结论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第二十一条

撰写和提交绩效考评报告:

(一)撰写报告。考评工作结束后,考评实施者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绩效考评报告。绩效考评报告包括考评过程说明、考评结果总体评价、有关建议等内容。

绩效考评报告应当依据充分,内容完整,分析透彻,逻辑清晰,评价准确。绩效考评报告应经考评实施者所有人员签字。

(二)提交报告。考评实施者应在考评工作结束后,按规定时间向财政部门提交考评报告,财政部门可根据需要向同级政府报告相关考评结果,同时抄送预算单位。

第六章

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预算单位以后安排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对绩效考评结果优良的项目,要根据实际需要在以后预算中优先安排;对绩效考评结果一般或较差的项目,财政部门可提出建议不再纳入预算安排或减少预算安排;对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等,造成绩效目标没有完成的,要责令预算单位认真整改,及时足额归还资金,必要时财政部门可以收回资金;对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相关规定移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

预算单位要认真落实绩效考评的整改意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考评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将绩效考评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非财政预算单位使用财政资金安排的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篇:运营管理与绩效考评

绩效考核是商业银行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通过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部门和个人,把机构绩效考核与人员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激励和改进,促进银行战略的实现。

目前采用的绩效考核的指标和方法包括:对金融机构领导人员考核、平衡计分卡考核法、关键业绩指标法(KPI)、目标管理法(MBO)、360度考核(360-degree-feedback)等。另外,商业银行还运用经济增加值(EVA)等财务指标考核办法对内部业务条线和分支行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不仅考虑了银行经营的风险成本,而且结合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实施,实现业务评价与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统一,从而更加客观地对银行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

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由于组织管理架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业务运营特点的差异,决定了其采取的绩效考核方法与指标有所不同,本文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作为样本,A银行为大型商业银行,B银行为股份制银行,C为外资银行,并对这三家银行绩效考核方法与指标做简要分析。

大型商业银行:多层级、矩阵式的绩效考核体系 机构绩效考核

总行的部门考核。分为定量为主、定性为主、完全定性三类进行考核,并设置关联协作指标,考核部门共同承担的目标任务或者同一业务流程不同环节的协作情况,进行“捆绑”式考核。

一级分行的绩效考核。A银行采取综合考评和单项考评相结合,其中,综合考评包括效益管理类、风险管控类、可持续发展与竞争能力(市场拓展、业务结构、客户结构三个方面)以及业务协调;单项考评为经济增加值指标评价,将经济资本回报率设定为一定分值。采用的计分方法为对一级分行、直属分行(含省分行营业部)两个群体分别进行绩效排序和等级评定,实行按季监测、按年考评;计分方法上主要采用统一标准值的标准差计分法。一级分行以下的机构绩效考核。也采用上述类似的指标,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更为强调业务指标。

省分行对二级分行的考核。考评指标分为三部分:一是经营绩效指标,以效益价值为核心,设效益、市场、结构和质量四大类考评指标;二是业务竞争力指标,由各专业部门按照工作重点设置考评指标,基本分合计100分;三是内控管理指标,采用倒扣分的计分方式。主要考评指标参考全省中等偏上水平确定标准值,依其对经营管理的影响程度分别确定各项指标的基本分权重。

二级分行对支行的考核。考评指标包括:经营绩效考核、专项工作考核和重点网点市场竞争力考核三部分。支行考核结果与支行的经营性费用、工资性费用直接挂钩。

支行对分理处等网点的考核。按综合网点和一般网点分别考核。其中,综合网点功能较为齐全,经营贷款业务;一般网点功能相对较少,不经营贷款业务或贷款业务极少。对网点的考核由经营绩效、专项工作和加减分项考核等三部分组成,主要加大了个银业务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人员绩效考核

总行一般员工考核。总行一般员工的岗位分为管理岗、专业岗、销售岗和运行岗,不同岗位考核与所在机构业绩的挂钩权重不同。销售和运行岗可以量化到人,主要采取个人业绩表现,重业务量的表现。制定员工行为评价量表,指导岗位行为表现的评价。

一级分行以下的员工考核采用与总行类似指标,但更强调具体的业务绩效。省分行对二级分行负责人的考评。二级分行行级负责人的薪酬由省分行集中管理、考核发放。考核结果按评分划分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等。以自然为一个完整的考评周期,在次年的年初进行上的绩效考评工作。行长考评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个人绩效合约完成情况考核评价、个人履职行为能力评价、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评价。省分行员工考核。管理类岗位员工绩效考核以机构绩效为主,辅以管理人员行为能力考核;专业类岗位员工绩效考核以个人绩效为主,与部门绩效挂钩;销售类岗位员工绩效考核以销售业绩为核心,辅以行为能力考核;运行类岗位员工绩效考核以个人绩效为主,与机构绩效挂钩。

二级分行的具体考核。以某分行为例。某分行实行统一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员工工资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对不同类别、序列和等级的岗位,实行差异化的工资结构。与市场接近、等级越高的岗位,绩效工资的占比越大。管理类和销售类岗位实行以绩效工资为主的工资结构,专业类和运行类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结构。

支行行长、直属机构总经理的绩效考核与所在机构经营绩效考评结果挂钩。目前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市场发展、经营效益、结构调整、风险控制等四个部分,根据考核结果,划分为A、B、C、D四个考核等次。

分行部室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由部室经营绩效和行为能力评价两部分组成。公司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与本人业绩直接挂钩,各项业务指标按标准值或计划完成率考评,采用百分制,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存款市场拓展、贷款营销,中间业务收入,新产品推广及客户服务与关系管理,资产质量实行倒扣分(按照逾期贷款发生笔数直接扣分)。

个人客户经理的绩效与综合业绩考评挂钩。综合业绩由综合贡献、销售业绩、网点业绩和履职情况组成。

专业类员工的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员工所任岗位职责相关的关键业绩指标、员工计划完成的特定工作任务以及员工相关的能力素质。

柜员的绩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业绩、网点业绩、综合素质评价,柜员考核由各支行及分行管辖部门负责实施,考核结果按季兑现,结算。股份制银行:多维度的绩效考核体系

B银行组织制定分行的平衡计分卡并实施考核,平衡计分卡理念主要包括财务维度(长期股东增值、销售总额增长、生产力提升)、客户维度(产品/服务的贡献、建立关系、树立形象、存款增量)、内部流程维度(管理运营、管理客户、管理创新、规章制度)、学习与成长维度(人力资产、信息资产、组织资产)等方面。B银行认为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相互影响,层层支持,层层递进,具有较强逻辑相关性,且能够有效地支持银行战略的实施。

在员工层面,以KPI为管理工具,在整个银行的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为分行、部门的平衡计分卡,然后分解到个人关键绩效指标,从而将战略思想贯彻到每个管理层面、维度以及每位员工,激发整体协同作用,体现“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根据不同职位的员工,设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

好的绩效管理流程能够地达成绩效管理的既定目标,B银行在整个绩效计划、执行、考评和反馈的过程中明确了管理者的职责,同时提供了相应的工具。外资银行: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

银行认为,出色的绩效管理应该具备六大原则,这些原则分别是:全球评估标准一致;绩效管理应该是商业、业务驱动型的;有效的绩效管理应该是以结果导向型的;绩效管理过程中应当保持开放与诚信;绩效管理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绩效管理结果具有可解释性,做到评估的有章可依。

基于这六点原则,C银行制定实施了一套新的管理系统,内部规定统一绩效管理日程表、全球统一的系统(如My Performance)以及统一的政策,针对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编制出5个绩效档次,并加大奖金与绩效的挂钩程度。在此基础上,得出员工绩效校准(calibration),依此得出20:70:10的指标性评等分布(target distribution),其中10%是指低于平均绩效的员工,70%指是处于中段正常绩效的员工,20%是高于平均绩效的高效率员工。根据20:70:10的结果,对于公司内前20%的员工,采取轮岗等方式激励鼓励他们,并结合连续的奖金与认可。在管理高绩效员工时,授权很重要,要让自己的管理风格适应他们,而不是采取固定的管理风格。对于后10%的员工,领导应帮助他们认真分析效率低下的原因,给他们提出相应的引导与建议,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批评。另外,应尽可能地早让这些下属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以便及时改进,不要等到年终评估时才通知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中优秀的员工更优秀,使原来绩效不好的员工向良好优秀甚至卓越的方向发展。战略目标分解:产生考核标准的过程

高绩效企业需要将公司战略、结构与文化结合起来,同时为实现公司目标服务;微观上说,平衡计分卡又是帮助企业将整体公司战略逐层分解到员工个体上,实现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情形的一致。

C银行从决定引入平衡计分卡作为其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到新的绩效管理系统与企业整体战略及员工的发展达到有效结合的这一过程中,集中运营部可谓整个银行集团内有效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管理的一个范例。那么,C银行集中运营部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C银行集中运营部每月都有设定好的绩效目标与累积目标,每个月及时地将本月实际绩效与目标绩效进行总体及逐项对比,及时发现实际绩效与目标绩效的差距,同时以非常醒目的“红、黄、绿”三种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其次,C银行集中运营部为银行内各项目以及各团队进行成本核算,将成本划分为几大类,事先为每个大类设定目标成本,当实际成本发生后,再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尽可能缩减不必要的成本,避免浪费现象。

最后,C银行集中运营部还运用月度平衡计分卡与周度平衡计分卡来实现部门内的绩效管理。其中月度平衡计分卡包括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及员工四个维度,在每个维度内设有详细指标,比较特别的是,在其平衡计分卡中,不仅包括了各项指标本月实际表现,还包括设定好的目标值以及上个月该指标的表现,经过三者的比较,让管理者一目了然的发现部门各项指标的运作情况。周度平衡计分卡则是挑选比较重要的指标,列出这些指标上周表现,本周实际表现及目标值,也为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提供了证据。

这种绩效管理方式使银行高管可以关注到部门内成本变动、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借助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在C银行已不仅仅是一种考核工具,更是落实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贯彻经营管理导向的指挥棒、衡量员工业绩成果的坐标系、促进员工职业发展的参照系。

下载浅析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科室绩效考评与管理

    医院科室绩效考评与管理 培训受益 本课程宗旨在使学员明确和认同组织目标,并通过有效的技巧和方法的使用,将组织目标正确分解和监督落实;树立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

    对我国实行绩效预算管理的思考

    对我国实行绩效预算管理的思考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绩效预算为依托的政府支出管理改革。被称为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是政府部门按所完成的各项职能,将政府预算建......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绩......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预算法》讲究绩效原则,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根据《关于做好2015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单位2015年度预算绩......

    预算绩效管理(精选5篇)

    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随着政府公共支出的逐年增加,如何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已成为中央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就是预算绩效管......

    房山区信息化预算支出项目绩效考评管理暂行办法

    房政办发〔2009〕8号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 区财政局区信息办关于房山区信息化预算支出项目 绩效考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

    工程项目全面预算管理评定与考评

    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控制工程项目成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预算的评定与考评关乎到工程的所有环节。本文在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后,以某化建公司为例论述了全面预算管......

    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评价与深化思路论文

    摘 要: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已经得到各级财政和公共部门的广泛认同,并制订了有关制度,初步建立了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部门预算监督也得到加强。但仍未实现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