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和领导的七大区别
【管理和领导的七大区别】①管理是日常的工作,领导是方向行的带领;②本质上管理是职能关系,领导是追随关系;③管理追求精确,领导追求生动;④管理强调控制,领导侧重感化;⑤管理解决常规问题,更具确定性;⑥管理重维持秩序,领导重规划愿景。⑦管理重视权力,领导侧重影响力
第二篇: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三、区别:
对于领导和管理的区别,约翰.科特是这样说的:“领导是用来做什么的?是用来构建一个远景和策略的,是用来协调、拟定策略和协调相关人士的,他要排除障碍,要提升员工的能力,以实现远景。什么是管理?管理不仅仅是上面的这些东西,管理是运用计划、预算、组织、人事、控制以及问题来解决、维持既有的体系。”
领导者和管理者有着如下区别:
1、在工作范围方面:首先从领导者方面来说,领导者提供的是方向性的东西,需要从宏观上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为组织制定长期规划,而且要时刻思考如何打破固有秩序,不断创新,通过进行创新型活动来进行组织变革。领导者要解决的是本组织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同时还要对组织的未来进行一定程度的预见,总的来说,其工作要具有概括性、创新性、前瞻性。其次从管理者方面来说,管理者要做的是具体化的东西,需要在已有规划指导下做好细部工作,为组织日常工作做出贡献,管理者要研究的不是变革,而是如何维持目前良好状态并使之稳定保持,因此有时管理者会进行一些重复性的工作,管理者对待问题不需要过分追本溯源,他们要做的是将已出现的问题很好的解决,总体来说,其工作具有具体性、重复性、现实性。
2、在自身素质方面,不同的工作也对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素质要求。
(1)就像许多文章中提到的那样,领导者在活动中主要运用的是个人魅力,好的 领导者用个人魅力影响其下属,使他们愿意去听从领导者,愿意遵照领导者说的去做,而管理者似乎更倾向于运用组织上赋予的权力去做事,管理者用权力树立威严,让下级“惧怕”,不得不听从其指挥,按其指示去做事。
(2)“领导者要求做正确的事情,有关于任务的愿望,习惯从外向内看事情,喜欢深入第一线,知道如何做,对生活充满热情,首目标驱动,关注对的事情。管理者要求正确的做事情,知道做什么,有对任务的看法,习惯从里向外看世界,喜欢高高在上,知道说什么,喜欢得过且过,行动保守,受约束驱动”。
(3)领导者积极、大胆,具有拓展创新精神,喜欢讨论且性格随和善于搞好人际关系、安抚员工,认为工作是一种乐趣,对待工作主观性较强,较为随意。管理者相对于领导者而言较为保守、冷静,喜欢守成多于开拓,独立自主性较强,管理层与员工泾渭分明,管理者把工作看作是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工作而工作,工作似乎成为一种负担,对待工作冷静、理智、客观,较少随意性。
(4)一个好的管理者是可以通过学习而培养出的,而好的管理者更倾向于天赋性。
3、在工作侧重点方面:
(1)领导者看重的是结果是否符合他的预计,不过多关注过程,而管理者强调的是完成目标的过程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偏差。
(2)虽然都对效率和效益有追求,但手段不同。“领导者是通过人与文化的运作,因此是柔和而温暖的;管理者则是以阶层和系统运作为主,所以是刚硬而冷酷的。”
(3)领导者关注人,管理者关注生产;领导者提出问题,管理者解决问题。
(4)“领导者强调„有机的情感非逻辑‟,管理者强调„机械的效率逻辑‟”。
4、在工作方法方面:
(1)领导者工作较为随意,灵活性强,不按理出牌,工作与领导者个性有很大关系,管理者,管理者以冷酷无情形象示人,把规章奉为信条,更具客观性,因此有时领导者在部属犯错时可以法外开恩,但管理者却遵章办事。
(2)领导者倾向于运用激励,“通过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来达成目的”[⑧]管理者倾向于运用控制,“按照给定条件和预定的目标,对受控对象施加主动影响”。
综上所述,领导者与管理者虽有相同之处,但绝不可以混为一谈,正确认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对日常的管理活动进行更好的把握,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
第三篇: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面对正向我们阔步走来的信息时代。杰克.维尔奇有一句名言,“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也在他新近出版的《大抉择》中说:“美国不是要做世界的警察、管理世界,而是要去领导世界”,翟鸿焱在其《领导的力量》前言中也感叹:我们正处在一个管理者太多,而领导者太少的时代,这是因为太多的领导者,仅仅把自己扮演成管理者,忘记了他是集团前进的领袖,群体行动的导师。
然而,领导与管理究竟有什么不同?只有明确了两者的本质区别,我们才能有意识地、积极地培训领导、发现领导,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通常,人们都习惯把管理和领导当作同义语来用,似乎管理者就是领导者,领导过程就是管理过程,而实际上,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首先从字面上看。领导,汉语词典解释为率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关于“领导”在现代汉语词典的471页有个解释,就是率领和引导朝着一定方向前进。从科学的角度说,领导是一种行为过程。它是领导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职能、方法,影响、率领、引导组织内的成员完成预定任务的的活动过程。管理,汉语词典解释为负责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保管和料理;照管并约束。在传统的管理理论中,领导是管理的四大基本活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一,管理是一个大概念,领导是从属管理的一个小概念,领导作为一种指挥和控制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群体活动的必然产物。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领导越来越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被研究和应用。
管理和领导在类似的活动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管理通常是整合各种资源借助各种手段来达到既定的目标,注重做事,把事情做的既有效果又有效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又快又好。同时比较注意细节,手段,技术的应用。它强调的是,管理者要运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管好自己所负责的人和事。下面是一个关于管理的笑话。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可见,管理是抓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
我们再把时间追溯到100年前。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亨利•福特也遭受了“红眼病患者”的嫉恨。在一起诬告福特的案子中,主审官充满偏见地质询道:“尊敬的福特先生,我们知道您的公司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我有一个问题始终搞不清楚,您知道您的福特T型车一共用了多少个车锭吗?”
福特沉思片刻,不急不慢地回敬说:“哦,法官先生,这个问题我确实搞不清楚,但我可以告诉你,我非常清楚在我的公司应该是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事实上,福特的机智反驳引出了一个不言自明却总是被混淆的概念关系:领导与管理有着泾渭分明的权力边界,而这也隐约透露出领导力的核心所在:解放权力,释放能量。
被誉为“领导力第一大师”的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说:“管理者试图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领导人却努力解放人与能量。”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领导与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领导和管理互不相同——管理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显然,这也正是领导力的运行轨迹。
具体地说领导通常关注意义和价值,关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值得。领导关注做人、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激励和发展。如果说管理侧重技术和手段,侧重过程和方法,那么领导侧重人文和目的,侧重结果和艺术。当然二者间还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比如,管理是重权力作用的,而领导是重魅力作用的,重影响力的等等。
其实任何组织、团体乃至国家,都必须既有领导又有管理。只有领导而无管理,则领导的意图和目的往往比较难以实现;同样,如果只有管理而无领导,管理的愿望和目的同样也难以达到。
《战国策》中有一段关于南辕北辙故事的记载:部分原文: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向北走却要去楚国的人,我告诉他说:„你去楚,为什么向北走?‟他却回答我说:„我的马跑得很快。‟我说:„马好,可是路走反了?‟他又回答说:„我盘缠带得多。‟这位马车夫驾车技术非常高明,但是他这样走下去,只会离楚国越来越远而已。现在,大王仗着强势想称霸,你越是这样做,离称霸的目的就越远,和那个想到楚国去,反而往北走的人一样。”魏王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最后终于放弃攻打赵国的计划。
从上述故事中可以看出,这个马车夫技术高明,是属于正确的做事,或许具有管理才能。但他却南辕北辙,根本方向错了,也就是说,管理水平再高,也不能达到企业的目标,因为他是做不正确的事。
总之,领导者是决策者,管理者是执行者。
领导(leadership)与管理(management)不同,但是两者不相同的原因与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并不一样。领导既不玄妙也不神秘,它与“超凡魅力”或者其他异乎寻常的个性特征没有关系。领导不是少数人的专利。领导未必优于管理,也未必可以取代管理。
确切地说,领导与管理是两种互不相同而又互为补充的行为体系,各有自己的功能和特点。在日趋复杂、变化无常的商业环境中,两者都是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既擅长领导,又善于管理。一些人有能力成为出色的管理者,但是不能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另一些人具备巨大的领导潜力,却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成为优秀的管理者。聪明的企业对这两种人都很器重,并努力让他们都成为团队的一部分。
一旦公司弄明白领导与管理之间的根本区别,就能够开始培养自己的高层经理,使他们既善于领导又善于管理。那么,领导与管理究竟有何不同呢?
简单地说,管理与处理复杂情况有关。管理的实践和程序主要是对20世纪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大型组织的出现——所做出的一个反应。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复杂的企业可能会杂乱无章,面临生存危机。良好的管理给诸如产品的质量和赢利能力等关键指标带来一定的秩序和连贯性。
相比之下,领导与应对变革有关。近年来领导变得如此重要,部分原因就是现在的商业世界竞争更加激烈、更加变化无常。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国际竞争加剧、政府对市场放松管制、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过剩、石油卡特尔缺乏稳定性、垃圾债券的冲击,以及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变化的最终结果是,延续昨天的做法或者仅仅改进5%,已不再能保证获得成功。要在这种新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并有效地进行竞争,进行重大变革就变得越来越有必要。更多的变革总是需要更多的领导力。
以军事做一个简单的类比。在和平时期,一支军队一般只要上下各个等级的行政与管理都很完善,辅以集中在最高层的领导力,常常就能生存得很好。然而在战时,一支军队在每个等级都需要很强的领导力。至今还没有人知道如何有效地管理军队去打仗,军队打仗要靠领导。
处理复杂情况和应对变革这两种不同职能,形成了管理行为和领导行为的特征。两个行为体系都涉及:决定需要做什么,建立完成一项计划所需要的员工与关系网络,并努力确保这些员工各尽其职。但是,对于完成这三项任务,两者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
领导其实就是一个影响的过程。影响谁,自然是我们的下属。领导者就是跟我们下属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结合,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领导是影响他人或者是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
差异化领导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在工作的动机、行为的方式等等
1、管理者是一种非个人化的态度面对目标,循规蹈矩,而不会越雷池半步;领导者则是一种个人和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工作,要求创新。
2、管理者更多地强调的是程度化、稳定性和规范化,所以管理者总是围绕以下四个要素做工作,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控制。领导者强调的是一种是适当的冒险,这种冒险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回报。杰克•韦尔奇对管理一词一直有着负面的看法,在他看来,管理就是控制人,就是窒息人,就是将人处于黑暗之中。所以他一直将自己当作领导者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3、具体地讲,管理与领导有着下列区别:
管理者强调的是效率,而领导者强调的是结果;
管理者接收的是现状,而领导者强调的是未来的发展;
管理者注重的是一种系统,一种结构和工作流程,按标准办事,而领导者注重的更多的是人;
管理者强调的是一种控制,而领导者培养是一种信任;
管理者运用的是一种制度,而领导者强调的是价值观和理念;
管理者看到的是短期的目标,如我这个季度目标完成没有,而领导者看到的是长远的跨越发展方向;
管理者问“如何做”、“什么时候完成”,而领导者会问“为什么原因我们要这么去做”;管理者更多的强调的是方法,而领导者更多的强调的是方向;
管理者是复制,而领导者是原创;
管理者接收的是现状,而领导者则不断地向现状挑战,我们怎么才能做得更好;管理者要求的是员工顺从于标准,而领导者鼓励人们去进行变革;
管理者动用的是职位权力,而领导者展现的是一种人格魅力;
管理者避免的是不确定性,越稳定越好,而领导者则是勇于冒险;
管理者力求按正确方式去做事,也就是把事做对;而领导者强调的是做正确的事,哪些事是我们该做的。
管理是管理企业内部怎么去更好的完成领导者下达的任务,从正规的来讲领导者是领导企业的:品牌、战略、文化等。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篇:一般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第十五篇车间主任领导力提升
第一章车间主任的权力和影响力
权力类型
一般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关于管理与领导,历来有不少争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二者的区别日益凸显出来:
职能不同
关于领导职能,毛泽东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这里说的“出主意”,即定计划、做决议等,简言之,就是制定决策;“用干部”,是使用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在计划决策制定之后推动他人去执行,而不是领导者自己亲自去执行。这就是说,领导的职能是制定决策和推动决策的执行。
而管理职能则不同,它是执行决策,贯彻与落实决策。
可以说领导包含引导、导向、带领、指挥等义,管理大体有处理、办理、运用、安排等义。领导者的任务在于确定企业发展方向、产品销售前景、发展速度等;管理者则关心产品质量的检验、生产过程的具体组织。有人认为领导科学是“帅才理论”,管理科学是“将才理论”,领导主“将将”,管理主“将兵”,这是不无道理的。
有人会说:领导主决策,难道管理者就没有决策了吗?或者反过来说,难道领导者就没有管理活动了吗?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认为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领导与管理活动的区别,这里面有一个相对性的问题。厂长对于车间主任来说是领导,但相对于他的上级来说,他从事的一些工作就带有管理的性质;同样一个车间主任对于班组长来说也是领导。每个层级有每个层级的决策内容,我们不能认为只有中央和省一级才有决策,基层就没有决策,只不过决策的档次不同罢了。可以说任何一个层级中涉及到制定决策的活动都应该属于领导活动。
原理原则不同
由于职能不同,领导的原理原则乃至方式方法都不同于管理。领导的职能是制定战略决策,是决定组织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因此领导者必须集中精力抓大事,或者说领导者要干领导的事。再高明的领导者也很难有精力去考虑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一切可能遇到的细节,更不用说去亲自动手了。古罗马法典中就有这样的话:“行政长官不宜过问琐事”,中国古代叫做:“顾大局,弃细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即领导者在于成事,而不在于亲自干事。但是几千年小生产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积习,使不少领导干部养成了事事亲为的习惯。被历代称为“贤相”的诸葛亮就是“蜀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样做的消极后果有三:一是拖垮了自己的身体,最后落得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可嘉,但实在不值得提倡;二是严重挫伤了下级的积极性,不利于接班人成长;三是给某些投机取巧之徒以可乘之机,累的累死,闲的闲死。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不少人误解了“身先士卒”和“领导应该带头”的含义,片面强调“工人身上有多少油泥,车间主任身上也有多少油泥”,把车间主任定位成了“劳动模范”。还有些领导者由于体制和自身观念的原因,习惯于干琐碎的具体工作,每天被下级指使得团团转,常常感叹自己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其结果是你把时间交给了下级,下级却把责任交给了你,成了名副其实的“反授权”。
因此,领导要干领导的事,即抓大事不问琐事,这是领导职能决定的领导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而管理原则则不同,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细节问题以及解决它们的种种措施。这些细节措施对领导者来说,可以是不问的琐事,而对管理者来说,则是大事,“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历史上有很多由于细节上的失误而导致整个工作失败的案例。所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忽视细节。
成败的标准不同(或目标不同)
无论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都有成功和失败之分,谁都在追求成功避免失败,但是两者的成败标准是不同的。如:一个厂长做出制造某个型号产品的决策,而各级管理人员则具体地计划、组织去执行领导决策,执行的结果是产品又多又好,这就说明这个管理者执行决策有效率。所以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就是效率,有效率的管理者就是成功的管理者。
而领导者追求的不仅仅是效率,而是效能。有效率的领导者不一定是成功的领导者,只有有效能的领导者才是成功的领导者。
效能,又叫领导效能或组织效能。效能!目标" 效率,即效能取决于决策目标是否正确、执行决策是否有效率这两大因素。只有决策目标正确,执行决策又有效率的领导者才是成功的领导者。当前,我们更应强调正确制定目标这一因素,因为在现实工作中,很多的失误是由于领导者信息不明,目标不清,盲目拍板造成的。在有些企业里出现了一批“三拍”干部,即“遇事拍脑门,上当拍大腿,破产拍屁股”,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原来,我们总是强调“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但是对于一个领导者或领导集团来说,这句话就显得有些落伍了,应该改成“信息就是金钱,决策才是生命”更为恰当。因为即使群众的积极性再高,产品生产得又多又好,但是市场上不需要,这到底是谁的责任呢?应该说这完全是领导者的责任,这就叫没有效能。可以这么说,现代领导者不以辛苦程度论优劣,领导水平也不表现在能拿出多少种方案,最主要的是及时发现问题,让专家拿方案,领导者最后做出决策,决策错误才是最大的失职。
过程不同
美国领导学家科特指出,领导过程有三大方面:1)确定经营方向和变革战略;2)联系群众;3)激励和鼓舞。其结果是引起变革(或激烈的变革),并形成变革潜力,目的是为了自己打败自己,如果不是自己打倒自己,就要被别人打倒。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是为了打破已有的程序,由领导者造就改变,其核心是设定改革的方向;而管理则是为了维持秩序,它是在方向确定之后进行计划并完成计划,是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控制和解决问题。企业家应该不断提醒自己:“如果一个企业不是经常改造自己,使自己不断适应新的任务和情况,而是平平常常地经营管理下去,那么这个企业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其意义,最终就会消失。”(A熊比特)一般来说,在相对稳定和繁荣时期,有限的领
导和强有力的管理相伴似乎可以使企业运转良好,而在混乱或变革时期,有力的领导伴随着有限的管理可能是企业运作的要求。打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和平时期的军队只需要有好的行政和管理人员,但在战争时期,则更需要优秀的各级军事指挥员。科特说,在30年前,当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真要容易得多;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更好有远见和自信心的领导人才,如果缺乏这类人才,公司就不可能继续保持兴旺。科特的这番话,也非常适合我国今天的企业。
以上几方面是领导与管理最基本的区别,由此还能引申出许多其他不同的特征,如管理工作虽然也需要软科学和通才型知识结构,但更多的管理业务属于硬科学、硬技术,如财务、会计、维修等,而领导工作则更多地依靠软科学,如心理学、传播学方面的知识。
表1-1和图1-3从不同的角度对领导与管理做了对比: 表
1制定议程。领导是确定经营方向和远期目标,管理则是计划的详细步骤和日常安排、预算等。人力网络:为实现计划,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持。领导是联合群众,侧重于合作;管理是进行组织
安排和人员配备,侧重于分工。
计划的执行:领导是激励和鼓舞(尤其是精神方面),管理是控制和解决问题。
结果:领导完成计划的结果是促进变革和创新,管理是维持现状,实现预期计划。如领导是积
极推进产品创新,而管理则及时向用户提供产品。
领导与管理的共同之处:
1、两者都是以组织为基础的。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如果没有组织,而只是单独的个人,则不存在领导和管理。
2、两者都与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有着一定的联系。组织内部的管理岗位往往也是领导岗位。领导与管理的差别:
领导与管理差别首先表现在活动的过程上。
领导与管理除了活动上的差别外,在另外几方面上也存在着差别,如表10-2 所示:
从以上对领导与管理关系的理解上看,管理是执行,是对某一计划活动的过程的完成。领导则是为实现远景目标制定变革战略,不断推动企业进行各种改革。
领导者与管理者
在理想情况下,正式组织中管理岗位的管理者都应是领导者。我们经常称呼“管理者”为“领导者”。但现实中既强于领导又强于管理的人非常之少。有些具有职权的管理者可能没有部下的服从或只是部分的服从,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领导者和管理者两者相分离的情况也会存在。行使管理职权的人称为管理者。管理者往往是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进行奖励和惩罚,其影响力来自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作为行使领导职权的领导者,则既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某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如,梅奥20 世纪30 年代在霍桑试验的研究中指出的非正式群体的头领,对追随者的领导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所以,领导者也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具体地讲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表现在上面几点(见表10-3):
领导的四种类型
关于领导,西方的有关著作中做过如下分类:
1、开拓创新型,又称为“纵火犯”,纵火犯的特点是关心未来需求,工作有长期效益,但不关心细节。他们是总在创造的改革者,其特点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上下班。
2、守成型,又称为“官僚主义者”,属于注重行政管理的人,被称做“官僚主义者”。特点是有短期效率,属于
砌墙者。特点是理智,本本主义,患有“管理手册”症。
3、实干型,又称为“独行侠”,是勤奋努力的实干家。独行侠的特点是关注当前需求,有短期效益,属于砌砖者。特点是不会授权,有人形容这种人是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
4、追随者,又称为“政治活动家”和 “超级跟屁虫”,他们往往是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工作有长期效率,注重精神、团队组织、文化建设。
以上四种类型各有其特色和优势。在领导层中和不同的时期都需要。尤其是今天的车间主任应该具备以上一种或几种特质。
综上所述,领导型管理者首先应具备如下两个特点,或者说要强调这两个特点。
1、方向感——目标明确。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游记》中的哪个主人公可以当领导?唐僧,因为他目标明确。
2、权力欲——统驭部署,建立权威。指挥别人完成任务,是领导者必备能力之一,否则就不是合格的领导者。车间主任们必须明白:
高明的领导指挥得别人团团转,笨拙的领导被别人支使得团团转。
现在的车间主任们,常常走两个极端:或事无巨细都亲自决策,甚至亲自动手;或放任自流,只是对形势做一下一般的分析,然后把寻找方案的任务完全交给部下。这两种人都没有阶段性目标或追踪跟进,形势一不如意,就会沮丧,这种风格只会给人蒙上阴影。
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不能是亲自干事的,而是成事的和“铲事”的。
角色随机性
1、领导角色的多重性
是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发展规划的决策者,是群体活动的组织者,是规章制度的建设者,是运行过程的管理者,是实现目标的领导者……。
2、领导角色的同一性
方向一致、职能相通、地位合法、素质优良
3、领导与管理的差异性
领导是灵魂,管理是基础;领导统率管理,管理落实领导;领导侧重于方向原则;其尚方宝剑是思想、疏导工作;管理侧重于过程效率;其尚方宝剑是规章制度、恩惠政策。领导是柔性的软科学出软件;管理是刚性的硬科学出硬件。
领导是代表集体,强调民主性、协调性、统领性、权变性;管理是首长负责,强调科学性、公开性、层次性、规范性。
第五篇: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在现实中,企业从上到下各级主管都是即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又扮演管理者的角色,这两种角色分别要求不同的一套活动或职能。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如下:
1、从职能上看:
领导者的首要职能是描绘愿景和规划战略规划,这需要他即要有良好的商业感觉,还要有胆魄扮演好探路者的角色。
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聚焦在战略之下做好计划和预算,这时他扮演的角色是团队行动步调的设定者,需要他关注细节,还要具备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2、从和部属的互动关系来看:
领导者和下属的互动为
①用愿景去鼓舞、激励他人自愿追随其身后
②用授权使大家分工合作
③用高超的沟通技巧化解团队冲突、为员工提供情绪支持
④用无私来指导员工的成长。
管理者和下属的互动为
①寻求员工对计划的行动承诺
②注重行动计划执行过程的控制
③定期稽核员工执行的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注。
3、从对组织产生的影响来看:
领导力能催生变革和对变革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约翰.科特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变革的成功与否,领导行为起着70-90%的关键作用,而管理行为只起着10-30%的作用.管理的有效性对组织目标达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决定着组织内部工作环境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