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手扎风筝.活动方案
《巧手扎风筝》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与实践,使学生学会扎制简单的风筝。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动手制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4、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扎制简单的平板式风筝的方法,学会扎简单的风筝。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善于观察、勇于创新,创作出造型各异的风筝。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风筝骨架、成品风筝。
四、教学过程
程序 内容 师生活动 活动意图
创设情境运用古诗《村居》导出“风筝”,播放视频,激趣导出“扎”。让学生背诵《村居》,说出“纸鸢”的意思,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板题:扎风筝。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实物展示教师展示课前制作的两个风筝(蝌蚪式风筝、六边形风筝)及风筝骨架。教师展示风筝的同时,请学生仔细观察,说出扎风筝的特点:左右对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利用投影演示。(提线拴制方
法。①找到中轴(竖竹条)与上横条的交点;②以交点为中心,向左右两边各量一段相等的距离,穿线。
③在中轴与下横条的交点再穿一线。④将风筝平放桌面,提起提线,当上提线所处的平面与风筝面垂直时,下线的长度就定下来了,将三线拴合,打结,风筝制作完成。)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动手制作、讨论、研究骨架的绑扎方式、拴提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风筝的对称,明确制作过程。通过尝试,知道蝌蚪式风筝扎制的步骤及如何保证左右对称,感悟制作技巧。
迁移创新学生基本掌握了扎蝌蚪式风筝的方法后,迁移发散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别的式样的风筝。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制作技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扎、糊、拴提线、绘。
增强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展示评价学生展示合作的风筝。学生谈创作意图,最后评出扎的优秀的风筝。师生共同总结。培养学生审美、评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后拓展 播放视频。传承风筝的文化,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下课后,周末里,我们再看谁的风筝飞得最高?试着发现问题,完善制作的风筝,总结放风筝的技巧。既检测了学习效果,又调动了实践的积极
巧手扎风筝活动总结
一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评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时很认真,很投入,在风筝制作放飞活动中,使学生亲近了大自然,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动手、动脑、创新思维,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第二篇:《巧巧手》活动方案
幼儿中班美工区《巧巧手》活动方案
《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法,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孩子们在美工活动中经常接触各种不同形状、性能、颜色的材料,对这些材料的形状、性能、功用逐步熟悉,不但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而且还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创造能力,使获得的知识得到迁移应用。孩子们创造性思维通过手工操作变成了形象的实物,这些稚拙的美工作品可说是孩子智慧的结晶。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手指小肌肉灵活性,能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喜欢用折、剪、粘、拼、捏、穿、画等手工方法进行简单的艺术创造。
2、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懂得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体验做中学、学中玩的快乐。
3、能在各种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和同伴共同协商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相互合作,懂得体谅别人,不争抢玩具,不影响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4、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大胆评价,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内容及材料:
1、纸工组:提供彩色手工纸、剪刀、纸杯、浆糊、双面胶等;
2、泥工组:提供橡皮泥、粘土等;
3、拼图组:提供各种几何图形 等;
4、绘画组:提供画笔、画纸、颜料、纸盘等;
5、编织组:提供各种编织水果和编织鱼以及编织长条等;
6、系带组:提供拖鞋、纸绳等。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的“巧巧手美工坊”正式开工啦!我们“巧巧手美工坊”共有纸工、泥工、拼图、绘画、编织、系带六个小组,需要大量心灵手巧的美工师,欢迎大家积极参加。我们的口号是:巧巧手,手儿巧,做美工,实在好,挣了钱,买烧烤。
2、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小组活动。师:你今天想去什么小组?怎么玩?
(二)师幼共同提出游戏要求。
1、根据小组人数自主选择小组活动,每组最多不超过4人。
2、活动时专心操作、探索,遇到问题要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如果不懂再向其他小朋友或老师请教。
3、活动的时候不争、不抢玩具,不影响他人,爱护玩具。
(三)幼儿自主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1、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各小组活动。
2、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对个别幼儿作适时的指导。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及时捕捉幼儿的创造表现,给予肯定。
4、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给予适时指导,争取取得成功。
(四)展示幼儿作品,师生评价交流。
1、展示幼儿作品,要求幼儿分组展示,摆放整齐。
2、师生共同评价幼儿作品。师:你最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 教师小结激励。
3、用幼儿的作品布置美工区《巧巧手》。
2018年1月24日
二郎中心幼儿园 邓寿恩
第三篇:扎风筝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扎风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与实践,使学生学会扎制简单的风筝。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动手制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4、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扎制简单的平板式风筝的方法,学会扎简单的风筝。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善于观察、勇于创新,创作出造型各异的风筝。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风筝骨架、成品风筝。
四、教学过程
(程序 内容 师生活动 活动意图)创设情境
运用古诗《村居》导出“风筝”,播放视频,激趣导出“扎”。
让学生背诵《村居》,说出“纸鸢”的意思,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板题:扎风筝。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实物展示
教师展示课前制作的两个风筝(蝌蚪式风筝、六边形风筝)及风筝骨架。
教师展示风筝的同时,请学生仔细观察,说出扎风筝的特点:左右对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利用投影演示。提线拴制方法。
① 找到中轴(竖竹条)与上横条的交点;
② 以交点为中心,向左右两边各量一段相等的距离,穿线。
③ 在中轴与下横条的交点再穿一线。
④将风筝平放桌面,提起提线,当上提线所处的平面与风筝面垂直时,下线的长度就定下来了,将三 线拴合,打结,风筝制作完成。
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动手制作、讨论、研究骨架的绑扎方式、拴提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风筝的对称,明确制作过程。
通过尝试,知道蝌蚪式风筝扎制的步骤及如何保证左右对称,感悟制作技巧。
迁移创新
学生基本掌握了扎蝌蚪式风筝的方法后,迁移发散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别的式样的风筝。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制作技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扎、糊、拴提线、绘。
增强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合作的风筝。
学生谈创作意图,最后评出扎的优秀的风筝。师生共同总结。培养学生审美、评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课后拓展
播放视频。传承风筝的文化,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下课后,周末里,我们再看谁的风筝飞得最高?试着发现问题,完善制作的风筝,总
既检测了学习效果,又调动了实践的积极性。结放风筝的技巧。
第四篇:《巧手做风筝》教学设计
《巧手做风筝》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山东科技版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风筝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风筝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风筝发展到今天 ,时代又赋予它崭新的内容。“北京风筝节”、“潍坊国际风筝节”表明 ,风筝几乎成了和平的使者 ,自由的象征 ,它联结着友谊 ,寄寓了人类的美好理想 ,成为现实生活史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风筝比较熟悉,无论是哪一个孩子,让他说一说自己见过或了解的风筝灯,他都能够说出很多,有了这些感性的材料和丰富的生活基础,再来探讨这个话题,学生会有较强的兴趣和获得知识的欲望,部分学生能主动的在课下搜集资料,有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预计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学习其造型特点及制作方法。2.能设计制作一件体现风筝特点的作品。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本课重难点:
重点:风筝的种类特点及设计方法。
难点:风筝的创意及制作方法。
三、教学策略
教法建议:实践法教学。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建议: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师生准备材料: 细竹条(不要太老的,容易折断,七八成的成竹,根据风筝的大小而定)、熟宣纸(糊面)、煤油灯(竹条折弯要在需要弯的地方烤)、包棉线(绑扎子架子)、502胶(粘架子,主要是粘风筝面)、铅笔(打画稿)、颜料(广告色,可以覆盖)、毛笔(大,小几白云及衣纹笔).五、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
好的活动方案实施起来要得心应手,引导学生从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同学们,我们来听首古诗,诗中所说的纸鸢指的是什么? 2.谁来说说风筝的来历,制作方法。3.出示课题《风筝的制作》
(二)学习与探究(10分钟)
学习指导语:
1.上节课,我们了解风筝的来历及演变过程,风筝的制作方法。风筝是吉祥物,它的发展都与各地民间习俗联系在一起。每年农历立春之前,谷雨之后,各家到野外放飞风筝,然后切断引线,任其自由飞翔,意欲驱邪保平安。
2.风筝的制作
(1)教师展示课前制作的两个风筝及蝴蝶风筝骨架。(2)了解风筝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3)利用课件演示沙燕风筝的扎制过程。教师展示风筝的同时,请学生观察说出扎风筝的特点:左右对称,及八角风筝的扎制方法。
学生边听教师讲解,边看教师演示,明确制作过程。知道沙燕风筝扎制的步骤及如何保证左右对称,感悟制作技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基本掌握了扎沙燕风筝的方法后,迁移发散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一个为中国祈福、为四川雅安祈福的风筝。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践与体验(15分钟)
学习指导语: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风筝的结构和制作方法的内容,结合刚才的演示,同学们亲手制作风筝,看谁制作的风筝漂亮,能够飞上天。
学生制作
1.提出任务:请同学们二人组成小组合作做风筝扎、糊、绘(装饰)。2.制作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
(2)扎骨架时要注意哪些?(绑线要匀称,绑结实。)
(3)做风筝面时要注意哪些地方?(四边要留有余地。)
(4)固定骨架和风筝面要注意哪些地方?(糨糊不能涂得太厚。)
3.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制作技巧。
(四)展示交流,评价总结(5分钟)1.学生展示合作的风筝。
2.大家畅谈做风筝的收获与感想。学生谈创作意图,最后评出扎的优秀的风筝(精巧奖、创意奖、佳作奖)。
师生共同总结:风筝骨架要对称,风筝面料应完整、粘牢,装提线找准重心,绘色彩宣鲜艳,对比要强烈,色块面要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美、评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3.说说你还能创造设计出哪些样式的风筝?
(五)课后延伸(5分钟)
1.通过上网、书籍收集有关风筝图片,了解更多类型风筝的制作知识。2.制作精美的风筝到户外放风筝为中国祈福,或者把同学们制作的风筝一起进行义卖,为四川雅安灾区筹款。板书设计:
风筝制作
一、制作步骤: 1.骨架绑扎 2.裱糊 3.图案的描绘
二、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
(2)扎骨架时要注意绑线要匀称,绑结实。
(3)做风筝面时要注意四边要留有余地。
(4)固定骨架和风筝面要注意糨糊不能涂得太厚。
第五篇:风筝比赛活动方案
风筝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繁荣校园文化阵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及参与体育锻炼的举趣,经研究初步决定于4月13日星期三(若因天气原因令行通知)在学校操场进行高
一、高二年级风筝比赛。
二、比赛项目和内容
项目
内容
风筝放飞
放飞
风筝制作
制作、彩绘、放飞(材料自备)
三、比赛规则
1、各班每个项目组一至两队参赛,每队报运动员二人(允许进入比赛场地)。
2、比赛将组织裁判现场评判。风筝放飞主要从高度和稳定性两方面评判、风筝制作主要从制作工艺和空中姿态两方面评判。
3、最终评出两个项目的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制作较好的风筝将进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