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
所在院系: 化学化工学院年级专业: 2010级化学基地
姓名:曲凌楠学号: 01010170指导老师: 王春风完成日期: 2011年12月
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论文摘要: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既是加强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要求,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它
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要增强这种能力,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
克思主义学风,在学习理论和深入实际两个方面狠下功夫。
关键词:执政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实际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这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
本要求,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一、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是关系党的事业
兴衰成败的一个重要战略课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的能力”,这是党中央基于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时代要求的深
刻把握和对党的执政能力状况的客观分析而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第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党的基本经验和突出
优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形成和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
克思主义学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
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的有机结合,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新境界,也不可能有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利。
第二,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是党进入新
世纪新阶段面临的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全新的伟
大事业中,我们将长期面对以下三个重大课题: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
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
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二是要科
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
善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紧紧
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
裕;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
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
况新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
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领导核心。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
命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然而,单靠本本或经验都无法解决这三
个课题,我们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解决新的实际问题,才能不断开创全面建设小康
二、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的必由之路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并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总书记在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三结合”的具体要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的新发展,对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一,只有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毛泽东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和运用思主义理论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我们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入研究并着力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及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第二,只有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自觉性。全国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如果只对事不对人,或者只对人不对事,都不能真正学习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既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学习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方法。因此,在学习贯彻科学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要真正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寓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在这种良性互动中自觉地、不断地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第三,只有把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结合起来,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胡锦涛指出:“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出。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将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因此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敢于并善于谱写新的理论篇章,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
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社会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三、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必须从系统学习和深入实际两个方面下功夫
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包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了解中国具体实际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在学习理论和深入实际两方面狠下功夫。一方面,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全党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
一要把重视学习与端正学风结合起来。当前,我们党的学风主流是好的,但在少数地方和少数党员中还存在一些学风不正的现象,具体说来,主要有理论虚无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实用主义。诸如此类的不良学风,虽然表现在一部分人身上,但害己害人,误党误国,不仅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形象和声誉,而且障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窒息党和国家的生机与活力,必须予以坚决反对和克服。
二要把系统学习与重点学习结合起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都是全党学习的核心内容,一个也不能偏废。但是,理论学习与研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此,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三要把日常学习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只有重视并坚持日常理论学习,才能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同时,我们还必须联系各个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延安整风、“三讲”教育和当前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都是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要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无的放矢不行,有的无矢也不行。只有完整准确地掌握了理论,而又客观全面地了解了实际,才谈得上科学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唯其如此,才能不断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3年版,邓小平,人民出版社;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2003年版,马克思,人民出版社;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5年版,胡锦涛,建党读物出版社。
第二篇: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
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
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是我们所必备的思想品质,才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是课本和专业知识,而且也包括对能力的培养。日新月异的世界更不会停下时间脚步,让我们从容的去思考。所以我们就必须把学习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摆正一个事实求是的态度来学习,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学习态度问题,首先要学会自己控制自己,自控能力的强和弱直接可以影响到每个人的成败,态度是自己去控制而不是说端正就能端正的, 没人喜欢枯燥的学习,但真正控制好了我们定能事半功倍。“实事求是”,作为实践范畴的中国式表述,也是人自身的存在论事实。“实事”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而是人的存在本身;因而“是”也并不是那种与人无关的所谓“客观规律”,而是关于人自己的存在的真理;“求”作为对这种存在论真理的追求,本身也属于人自己的一种存在论事实。理解实事求是的实践意义后,真正的实践过程也必然能成为我们不断长进的过程!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然而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在我们的生活和成长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从实际出发,就是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排除个人的主观臆断,它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全面的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就我们中国而言现在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而我们现在大学生也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实际,那就是就业,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实际它客观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面对未来的工作我们大学生没有经验。我们需要脚踏实地,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始,从基层做起,干一行爱一行,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也能体现我们的价值。不应该把自己看得太“高”,因为在很多用人单位反映现在有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在工作中比较浮躁在虚心,我看这就是太高估自己的结果。刚出校门我们其实什么技能都不会,或者说技能其实有限,更多的是理论知识和学习的能力,我们更应该在工作岗位中努力地去磨练自己,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其实我觉得因为我们很年轻,所以在毕业初期磨练、碰壁对我们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是件好事,这会让我们更加成熟。
二、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曾经用一个成语很生动的比喻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那就是“有的放矢”也就是箭与靶的关系。我们曾经因为照搬苏联的模式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最终导致革命失败;在建设时期我们又照抄苏联在高度国家集权的情况下,制定经济目标,全力发展重工业。而失败但是我们觉悟之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情况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规划发展经济,联系实际不仅是现在还是以前,我们革命前辈们用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联系到我们大学生,我们同样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想是我们学习目的,记得有句话“书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时事要躬行”。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学习的技能只有通过我们真正的实践,才会真正的掌握,将其转化为财富。
三、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求真务实、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指引我们不断进步,积极快乐生活的根本,我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因而我们在思想上保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在我们大学生中也有很多不积极的思想存在,不乏会听到大学生“拜金主义”、世俗、不思进取等等,这就更需要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努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
四、实事求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我们现在的大学生被赋予了很多的期望,这个期望有父母、有老师、有社会、当然还有我们自己,浮躁、堕落我想这是形容当代大学生常用的词汇,确实现在在学习的最好时间我们在大学期间没有理由堕落,没有资格浪费,浪费父母的学费、浪费国家的培养,浪费自己多年的汗水。
大学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在这个短暂和美好的时间里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距离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差距,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分析自己,根据自己特点着重自己的发展专业方向,不要盲目自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第三篇: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北京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 人民日报 》(2018年06月27日 07 版)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和理论品格,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深远影响,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进思想,感悟真理力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认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它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马克思,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什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习近平同志在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郑重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精辟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高度肯定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问题;反复强调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明确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时代任务,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辨析澄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问题,让马克思主义走进人们的思想深处。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人类社会前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它不仅在历史上深刻改变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在今天、在未来还将不断改变世界、改变中国。我们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领悟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生命力的认识,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立足实践,回应时代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推动时代发展,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总能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是一个僵死、封闭的体系,而是行动指南,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生长着的活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就不可能创造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当前,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从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际出发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关注和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为解决新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密切关注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持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学以致用,达致知行合一,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阐明了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为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特别是针对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提出了“四个坚持和运用”,针对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九个学习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什么?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各理论形态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仅仅学习马克思的思想,而必须整体性地学习、历史性地学习。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更加突出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当成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中之重。
如何学?要自觉学、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读经典、学原文、悟原理,这是基本功,必须持之以恒。特别要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学以致用,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守正创新,永葆鲜亮底色,为发展马克思主义贡献力量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高校应该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北京大学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就是在北京大学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大学及时恢复马列教研室。1992年成立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先后启动了系列工程:建设全国第一座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21世纪燕园红楼”——马克思楼;启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工程——“马藏”编纂与研究工程;建设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举办世界性高端学术论坛“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等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一要把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唱得更响亮,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作为重要职责,把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级学术中心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力量,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引领和辐射;三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深入把握世界发展走向,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第四篇: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作者:温浙兴 来源:江西日报 日期: 2004-7-23
------------------
文章页数:[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纵观我国发展大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如何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是正确处理好GDP增长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作为近郊的九江县,区位、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没有理由不加快发展。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九江县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服务开放、工业兴县、产业劳务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化为核心,主攻园区经济、沿江经济、山区资源经济三大板块经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仅用两年时间,工业总产值就比前五十几年总和接近翻一番,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近2000万元,增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GDP两年来分别增长12.7%和15.8%。但同时,我们坚持“三不引”的做法,即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不引、高危项目不引、“黄赌毒”项目不引,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化青山。
其次是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步伐,既是眼前利益的需要,又是长远利益的客观要求。发展既要考虑眼前需要,又要考虑未来需要,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现代人的利益。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近年来,九江县进一步完善了加快工业园区、民营经济、教育、交通等大发展的规划和制度建设,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符合我县的实际。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不搞形象工程,如原有一段路规划60米宽,群众有反映,不满意。我们及时调整规划为40米,群众为我们能倾听他们的呼声而叫好。
再次是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党的最高利益就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因此,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首先要想到人民群众,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和决策。只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实际工作中,更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增强法制观念,善于运用政策法规指导工作,坚决纠正不讲政策、不讲法规、靠行政命令指导工作的倾向,重点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突出问题。要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把相关法律、政策交给群众,依法保护群众知情权。我们在经济改革、企业改制等工作中,都带着真挚的感情去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城乡贫困居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等热点问题。在国企改制中,坚持无情改制、有情操作,妥善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第五篇: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所谓坚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应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一个执政党若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谓发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观察世界,敏锐把握形势的变化,不断依据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社会演进的基本和总体趋势,勇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旧观点、旧论断,做出新的判断,形成新的理论,推动我们的事业顺利前进。
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的统一。坚持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坚持的过程和结果。没有把坚持作为基础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同样,没有在实践中把发展作为目的的“坚持”,也不是真正的坚持。只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