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4:5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湖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湖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

第一篇:2014年湖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

2014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

赠地学院

高等教育结构

课程

教学

自学法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60分)

1、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

2、简述大学的学术追求。

3、试述大学教育的特点。

4、如何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5、如何理解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

6、如何运用讲授法?

三、论述题(15分)

1、论述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和创新点。

第二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

2008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

姓名:班别: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把题号和所选选项的字母写在答题册上)

l、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途径是()。

A、思想政治教育B、教学

C、科研训练D、社会实践活动

2、属于中央集权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国家主要有()。

A、法国、意大利、瑞典B、法国、意大利、德国

C、法国、意大利、英国D、意大利、德国、瑞典

3、就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而言,如果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以将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

A、全日制高等教育和业余高等教育B、函授大学、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

C、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D、公立高等院校、私立高等院校

4、从学科是分科地组织还是综合地组织,即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分类,可以将课程划分为()。

A、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B、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C、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中心)课程D、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

5、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探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孔子B、裴斯泰洛奇C、夸美纽斯D、陶行知

6、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构成,体现着高等教育的()。

A、层次结构B、科类结构C、区域结构D、形式结构

7、教学大纲从形式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

A、说明、目标、过程B、说明、本文、附录

C、目标、过程、方法D、说明、本文、方法

8、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的()。

A、公立教学型大学B、私立教学型大学

C、公立研究型大学D、私立研究型大学

9、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表述、讲解或讲演系统的知识,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称为()。

A、讨论法B、参观法

自学指导法D、讲授法

10、教师劳动的()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A、创造性B、复杂性C、群体性D、个体性

二、概念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高等教育目的2、英才教育

3、教学过程

4、课程

5、教学组织形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高等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步骤。、2、简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简述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4、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5、简述你对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四、论述题:(共30分)

阅读以下材料:

“中国退学网”现身网络意味什么?

浙大城市学院80名学生面临退学,学校设立“西点军校班”严格监管那些学业放松、缺乏自律的学生,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社会关注。学生考上大学后因缺乏自律、学习放松 而跟不上学业,导致退学的事件逐年增多,被退学的学生中,不乏当年高考中的高分考生,甚至包括保送生。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中国退学网”。(资料来源:大江网教育E线 2007—04-02)

与被学校劝退相反的是,也有学生主动要求退学,重庆邮电学院一个大学三年级的学 生给学校写申请要求退学,理由是“看不起学校”(资料来源:http//news.sina.com.Cn/S/2006-05—23/04239936845.Shtml)

1、请针对上述材料中所列举的事件,谈谈为什么会出现高校学生退学的事件?(10分)

2、运用所学高等教育学知识,并结合实际谈谈,为了防止和应对这样的事件,高校教师应该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20分)

第三篇: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模拟试卷

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

2、教学过程

3、威斯康星思想

4、高等教育结构

5、教学评估

6、社会本位论

7、隐性课程

8、高等教育大众化

9、学分制

10、莫里尔法案

11、通才教育

12、教育目的二、简答题

1、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2、简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要点

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4、现代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5、如何理解大学的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6、试分析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7、如何突出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8、优化大学课程结构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9、大学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10、简述通才教育的基本特征

11、简述考试试题编制的基本原则

12、教育与经济的相关关系怎样?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高等教育扩张的看法(包括成就与问题,原因分析,对策等)。

2、结合实际,谈谈青年教师在推进大学教学整体改革中的应为与可为?

3、结合你的教学特点,谈谈对某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在实践中如何贯彻这条原则?

4、结合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分析我国目前教师聘任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思路和对策。

5、结合实际谈谈你如何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6、运用高等教育学原理,结合你的专业,试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导性的关系。

第四篇:2006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学试题

2006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高等教育结构

2.教学评价

3.社会本位论

4.隐性课程

5.高等教育大众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大学的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2.试分析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3.如何突出大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

4.优化大学课程结构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高等教育扩张的看法(包括成就与问题,原因分析,对策等)。

结合实际,谈谈青年教师在推进大学教学整体改革中的应为与可为?

第五篇: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范文)

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或判断题

1、西方的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古埃及印度,发展于古希腊罗马,延续至欧洲中世纪p14

2、修辞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以培养能通过演讲辩论参与生活的人才。哲学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了“三艺”外,增加了“四艺”,即算术、天文、几一所是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P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葵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学制。通儒院开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P33 12、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

18、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

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33%应归功于教育。P72

19、高等教育目标是指高等教育所

要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和专业规格。20、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的归宿。P89

21、高等教育目标首先是为一定的层次: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分为11个“学科门类”(简称“科”)、71个“种类”(简称“类”)和249种具体专业(简称“种”),专业的层次结构”就是“学科门类”、“专业种类”、具体“专业”三个层次的结构。P106(还应看看书)

29、专业模式分为两种:“大专业

模式”和所谓“小专业模式”。记》)体现了教育主导作用与

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教学相长”(《学记》)P133 大学教师应该“对专业中的某一点

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体现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P138

3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因

材施教原则,“一刀切”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P136 学程化、教学活动场所多样

化。P143

42、选修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

制度,它允许学生在一定程度内有限制或无限制的选择学科或课程。与选修制相配套的是学分制。选修制萌芽于德国,真正成型于美国。P160

43、学分制产生于美国,1917年蔡

元培首先在中国北京大学实行选修制。P161 何、音乐。P14

3、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了。

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大学也不例外。P15

4、稷下学宫创立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后期,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中世纪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p16

5、公元前124年,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P16

6、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P18

7、早期中世纪大学主要有四大学科:文学、法学、医学、神学。其中文学课程是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几何、音乐。最重要的神学教材是《圣经》。P19 8、1862年由林肯总统签署生效的“莫利尔法案”提出通过赠地建立农工学院。著名代表为麻省理工学院和威斯康辛大学。P28 9、1904年,查里斯·范海斯被任命为威斯康辛大学校长。他提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应包括: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和文化;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1912年,查尔斯·麦卡锡第一次使用威斯康辛思想概括了上述思想。从此,威斯康辛思想成为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载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史册。P29

10、在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P30 11、19世纪60年代初,清王朝中的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洋务学校,其中开办最早、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富高等教育性质的 他不仅是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还是全国教育行政机关,对全国高等教育、乃至全国教育都有重要的统领作用。P32

13、蔡元培于1917年在北大主持了评议会,提出教育独立论,主张教育要交由教育家去办,实行教授治校。P34 14、1993年启动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到2005年共有119所高校和六百多个重点学科进入工程建设。1998年5月,中央领导人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向全社会宣布,“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因此以“985工程”为名开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工程,至2005年,已有三十多所著名大学列入该工程。1998年8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该法于1999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5)。P40-41

15、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P44 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校教育机会的扩展,教育民主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扩大高等教育机会。2)调整教育结构。3)改革高等学校入学制度(美国)p47

16、我国古代“政教合一”和“学在官府”的现象说明了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p49

17、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中,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受到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进程、发展方式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计划的调控。p55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综合——经济基础所决定,为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所决定。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除了按照社会需求来确定外,还应按照人的需求来确定。P90

22、专业培养目标包括:1)培养

方向;2)使用规格;3)规范与要求。P95

23、英才就是那些具有突出的智能

水平和品德要素,能够在政治、军事、思想、学术、教育、文化、经济的每个某个方面或多个

方面对社会的发展作出杰出的创造性贡献,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历史进程的人。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家”,往往还是 “大家”。P96

24、所谓学术人才,专指从事基础

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比如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史学家。他们的基本使命是运用各种抽象发价值符号系统构建某个学科的概念、定律和学说,创造新知识。P97

25、所谓实用人才,泛指一切从事

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比如工程师、教师、医师、行政人员、企业管理者、表演艺术家、发明家等等。P97

26、通才和专才的区别,首先可以

通过知识面以及职业适应面来考察。知识面和职业面宽广的是通才,事实面和职业适应面单一的是专才。P98(还需要看书)27、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

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注意贤达化建设。P102

28、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性是其本质特征之一。P103

根据专业的不同外延,可以把高等

教育领域内的专业分为三个

“大专业模式”对应“通才教育”,代表为麻省理工学院。“小专业模式”对应“专才教育”,代表为前苏联。P112 30、高等学校课程的特征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等学校课程具有专业性;第二,高等学校课程具有探究性;第三,高等学校课程具有前沿性。P114

高等学校课程的纵向结构:普通教

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P114

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必修课

程,选修课程。P116

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了

《课程》一书,提出著名的 “活动分析法”;1923年美国学者查特斯出版了《课程编制》一书,他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勒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确立了其“课程基本原理”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P118

31、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

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1)确立目标;2)选择经验;3)组织经验;4)评价结果。P118

32、高等学校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是:科学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满足性原则;过程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P120

33、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P127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是:1)

专业理论性;2)独立性;3)创造性;4)实践性。P105

34、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状态体现了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P134;

3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

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

37、班级授课制是在17世纪捷克

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并在理论上进行说明的。P141 高等学校教学主要由三大环

节组成: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毕业论文(设计)。P144 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三类:第一类,运用语言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第二类,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如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如自觉指导法、练习法等。问答法又称“答辩法”、“谈话法”;

讨论法又称“辩论法”;演示法开始于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参观法也称“现场教学法”。38、50年代末由美国“结构教育”的代表人物布鲁纳首先提出发现教育法;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公商管理研究生院于1918年首创的。P157、155

39、程序化了的教材通过机器来

呈现给学生的,称做“教学机器”;通过课本来呈现的,称做“课本式程序教学”;通过电脑来呈现的,称做“计算机辅助教学”(CAI)。P157 4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上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文化程度编成班级,由教师按固定的课程计划分科实施教学的形式。其优点主要表现为:1)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是不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P140

41、较为重要的两种教学辅助形

式:个别辅助和分组教学。P141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教学活

动的小规模化、教学活动的短

4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

1)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2)教学活动的短学程化3)教学活动场所多样化。P143

4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检查、辅导答疑、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P144

4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有:

1)基础研究雄厚;2)学科门类齐全;3)人才与智力密集;4)学术交流频繁;5)后备力量充足。P172 47、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和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对教师的内涵作出了原则上的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主要包括以上的内容: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教师必须从教于各级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P189

48、教师的角色特征有:传授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代理人的角色P189-190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又公布了《教师资格条例》,这一方面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有利于建立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师资选拔机制,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声望,也符合使我国教师资格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改革要求。P203 50、我国大学教师的学衔成为 “职

称”,我国大学教师的学衔制,将高等学校的教师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级。P205

51、我国《教师法》和《教育法》

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就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者教

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62、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聘请具有种尺度,我国的学位制度分为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三级: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师职务或职称的一项制度。学位。P238 P206 63、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美国

52、高等学校管理以学术管理为特高等教育主要实行地方分权征。高等学校兼有“教育性”管理;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和“学术性”的组织属性。P208 —法国实行高度集权的中央

53、高等学校组织的“松散性”特管理;英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征:目标的模糊性、组织的学—大学是自治的,同时接受国科性、组织的自主性。P210 家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的资

54、从高等学校内部权力结构上助。德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

答: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1)经济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规模;(2)

1、简述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 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答:洪堡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语(3)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言学家。1808年,洪堡被任命为普善程度;(4)经济促进高等教育鲁士教育部长,对德国的教育进行终身体系的形成;

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洪堡从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1)高等人文主义的理想出发,系统地提出教育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了一整套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高泉;(2)高等教育有助于个人收等教育思想,发动和领导了对德国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大学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改革,从

4、简述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而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系(P58P)首次将科学研究确立为大学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任务。高等学校将科学研究作为其重要的只能,也是由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3)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广义上说,培养人才,发展科学都是为社会服务。这里所说的第三项高等学校职能,指的是直接为社会服务,其主要途径有:人员培训、技术推广、专家咨询、图书一起开放等。服务的职能最早是么哦国的高等学校中确立的,“威斯康辛思是才智素质内部的知识、智力、能力的相互关系。

10、高等学校课程的主要特征(P114)

答:第一,高等学校课程具有专业性;

第二,高等学校课程具有探究性; 第三,高等学校课程具有前沿性。

11、简述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P114)

答: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按纵向与横向结构来分类。

看,高等学校管理主要存在两种性质的权力,即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P211

55、以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的关系,可以将西方高等学校管理模式分为三种:一是学术权力为主导模式,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即“欧陆模式”;二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即“美国模式”;三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混合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称为“英国模式”。P211 56、1998年我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1999年1月1日开始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7、分权型组织形式又可称为“学院制模式”,为许多西方综合性大所采用。P217

58、校院系三级组织结构,是国际高等教育的一般情况。校级以下设立学院,开始于中世纪大学,学系于19世纪上半叶始于哈佛大学。P219

59、高等学校管理原则:目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效益性原则。P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1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P228 60、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有集权模式(代表为法国)、分权模式(代表为美国)、并重模式(代表为日本)。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分组管理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力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P231 61、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能力培训的学习经历。P237 社会政治地位很搞,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在大学内部,校长拥有很大的权限。日本的高等教育制度——与我国目前的状况极为相近。P243 64、马丁·特罗认为,如果一个国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占这个国家适龄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就可以认为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如果这个比例在15%到50%之间,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则处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如果这个比例超过50%,则表明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P248 65、高等教育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66、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综合化、高等教 育私营化。(P247)

代”。洪堡秉持“完人”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从这样的教育目的观出发,洪堡高度强调大学哲学和语言学科教育,将它们列为各科之首,其次还强调纯粹科学的教育,认为纯粹科学的抽象思维是精神训练的极好材料。与此相应,洪堡反对在大学中进行任何有实用目的的职业性教育。为了改革德国高等教育,建设新大学,洪堡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原则。第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第二,学术自由的原则。学术自由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大学,要有自主性和独立性;二是学者,要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三是教学过程,要有教学自由,即“教自由”和“学自由”。

2、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P11)答:高等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和意义,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探索高等教育的规律和意义,是高等教育学的根本任务。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学,有助于我们掌握高等教育的理论,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观念,并以此来指导所从事的高等教育实践,提高工作的自觉性。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学,有助于我们掌握正确的高等教育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从事高等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学,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和工作规程,提高我们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第四,学习高等教育学,有助于我们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研究高等教育,把我们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成果。

3、简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P53、P71)答: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

用:(1)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新的高等教育职能的产生;(2)科技进步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3)科技进步改革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4)科技进步强化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5)科技进步强化了高等院校与产业的关系;(6)科技进步提升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营造了理想的社会氛围。高等教育的科学价值:(1)实现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2)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

5、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

答:高等教育在构成文化本体与传递、深化文化方面有其特殊的价值。

(一)大学亚文化

大学亚文化一方面对大学内的个人及群体发生影响,另一方面,对社会文化发挥作用。大学内的人与群体的观念和行为影响大学亚文化的形成、改变和发展;同样,特定的大学亚文化又会规定和影响着生活其中的个人与群体的价值观与行为表现。大学亚文化还对社会文化的改变与发展发挥作用。

(二)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传承文化

2、改造文化

3、创造新的文化

6、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P77)答: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1)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2)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3)提高个人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4)提升个人社会地位。

7、高等学校的职能(P79)答:(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等学校最古老的职能。

(2)发展科学 19世纪初,德国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创办了柏林大学,他提出了

“教学于研究相统一” 的原则,想”的提出,直接为社会服务,被确立为高等学校的第三项职能且为各类大学普遍接受。高等学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的职能也是高校自身智力资源的具体体现。

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其中,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前两项只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和实际应用。

8、高等教育目标的意义(作用)(P88)

答:高等教育的意义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1)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2)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3)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具有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总之,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内部与外部联系的中介,是高等教育目标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之间的纽带。

8、阐述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P90)

答: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之外别无其他目的。

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个人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人生来就有生长和发展的本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其发展,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两者的错误在于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看不到两者的辨证关系。

9、高等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P90)答:(1)社会发展的需要;(2)人的发展需要;(3)制定教育目标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第一是心与身的关系,即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第二是德与才的关系,即道德品质与才智的关系;第三是品德素质内部的社会性品德与个性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第四

高等学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又称层次结构。它是从学生认识规律、专业发展规律、专业教育规律角度,对高等学校课程进行的功能和层次划分的,它将高等学校课程分为四种类型: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主要指各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在的逻辑关系,它将高等学校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某种专业甚至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选修的直接或间接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课程。

12、高等学校课程文件有哪些?(P119)

答:高等学校课程文件包括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1)课程方案(教学计划),高等学校课程方案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订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其主要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照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依据课程方案和课程目标,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一般分为三部分:说明部分、正文部分和附录部分。

13、阐述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P124-128)

答: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首先,教学过程的认识对象主要是以教材为中介的间接经验,也可以说是书本知识。

其次,教学认识的条件和形式与一般的认识活动不同,教学认识活动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再发现的过程。第三,科学家和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无限的,而教学过程是有时限的。而正是由于学生在认识内容和路线上的确定性,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可控制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教师将人类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学答:首先教师备课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透彻领会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对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等了然于心,同时注意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力求反映本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对教材内容不断进行补充;其次,教师备课还要备学生,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兴趣爱教学任务;(2)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3)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4)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学原则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合于特定内容和特定学生的特定教学方法。

20、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主要内容)(P177)

答:高等教育研究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结合本职教学和管理工作,立足实践,学习理论、思考问题,总教育情操。教师的教育情操是教师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理智性的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

教育性向。教师的教育性向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应具有的人格特征。

教师自我。教师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教师对其工作的自我体认与自我反思。

(一)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首先是由其脑力劳动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其次是由其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再次,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还体现在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上。

(二)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是由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决定的;其次,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

评价能力。此外,新世纪,高校教师还应具备以下几种核心能力: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是反思教育的能力;三是基于网络资源的教育能力;四是激活创造性的能力;五是心理辅导能力。

3、教师的专业情意。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指教师从事教育专业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自我意识等,具体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生,促进青年一代发展的过程。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最终促成学生个人的发展。

第三,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不仅体现在认识方面的交流和分享,还有着情感方面的交流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必然具有教育性,必然要致力于教育目的的实现,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记忆力、思考力得到了发展,形成技能技巧,而且逐步深入对事物的理解,为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准备了条件。

第二,教学活动作为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途径,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质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不同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不同。

第四,师生交往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14、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P140)

答: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级、学业程度等因素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班级里的全体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统一要求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各级各类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扩大教育对象。(2)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不能很充分地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人爱好与特长充分体现因材施教。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1)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2)教学活动的短学程化;(3)教学活动场所多样化。

15、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P144)

好、社会特征等,还要了解他们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第三,备方法,在吃透内容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寻求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写出具体的教案。

16、上好课的基本要求(补充)答:(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课堂结构严谨有序;(5)师生积极性高。

17、简述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点(特殊性)(P148)

答:高等学校教学的方法的特殊性表现为:(1)师生共同控制信息传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制约着教学过程,只有当两者和谐一致,相互促进,才能获得最优的传递效果。(2)

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比重发展较大变化,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使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3)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18、简述讲授法及其具体要求(P150)

答: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执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以适当的知识材料通过语言工具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听讲的形式把教师所提供的知识材料与自己原有的有关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加以理解、赋予新的意义并保持在记忆中。

运用课堂讲授法的具体要求:(1)明确的目的性(2)内容的逻辑性(3)语言的感染性,《学记》“君子之教,喻也”,即教师讲授要善于打比方,明了易懂。

讲授法目前仍是高等学校教学中运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

19、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160)答: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完成结经验。

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教育对象,既研究学生,了解学生;(2)研究教学内容;(3)研究教学组织形式;(4)研究教学方法;(5)研究教学管理制度。

21、高等学校开展教育研究的意义和内容(P177)

答:高等学校开展教育研究的意义:高等学校教师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只有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研究,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研究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结合本职教学和管理工作,立足实践,学习理论、思考问题,总结经验。

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教育对象,既研究学生,了解学生;(2)研究教学内容;(3)研究教学组织形式;(4)研究教学方法;(5)研究教学管理制度。

22、教师职务制度的特征(P204)答:教师职务制度的特征:(1)教师职务是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需要而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相应的学术水平才能担任的专业技术岗位。离开岗位,职务则不能单独存在。(2)教师职务与工资待遇挂钩,并有数额限制,不同于一次获得而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称号。(3)教师任职条件的考核要看其综合素质,同时要与其使用结合起来。(4)离退休教师不能参加职务评聘。

23、教师的教育情意(P198)答:教师的教育情意是指教师从事教育专业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自我意识等。包括:

教育理想。教师的教育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是推动教师自我发展与提高的巨大动力。

三、论述题

1、论述高等学校科研的作用(P137)答:

(一)科学研究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科学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1)通过科研,高校教师能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时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敏锐地觉察当前社会对高校的动态要求,从而能对教材进行深刻剖析,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连接点,对教材内容高屋建瓴,并把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有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2)通过科研,师生之间能产生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火花,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启发教师新的思想和科学的创见,使教师保持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并将课堂中讨论的焦点问题移至科技领域继续深入;(3)使教师授课更加紧密联系实际,为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找到新的解决途径。

(三)科学研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1)科研活动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2)科研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3)科研活动可以完善学生的心理结构;(4)科研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特质和创新的精神;(5)科研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性措施;

(五)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六)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2、根据高校教师劳动特点论述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P194、P196)答: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工作本身具有灵活性,没有现成的模式、程序可套用;此外,“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在运用教育规律、原则、方法的过程中,要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高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信念、知识以及教学的艺术等精神手段来影响大学生的。教师职业的重要特征在于其劳动手段在多方面是教师个人的人格和言行本身,因此,其有很强的示范性。同时,学生“向师性”和模仿性也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四)教师劳动的群体性。高校教师劳动首先有很强的个体性,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自身的言行为实现的,在科研中教师也有很大的独立性与自由度。但是,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性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师的协作和配合,需要教师的个别劳动与集体劳动的密切结合才能完成。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高校教师素质是由教师专业化内涵以及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1、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知识。一是较宽广的普通文化知识;二是所教学科的知识;三是教育学科知识。

2、教师的教育技能。教师的教育专业技能主要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和能力。教师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主要有:(1)教学设计的能力,(2)

教学实施的能力,(3)学业坚持

德素养

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1、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

2、职业道德素质。包括:(1)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2)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3)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勇于开拓;(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5)团结协作,有集体主义精神。

四、案例分析

教学部分

(一)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P129):专业性、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

(二)教学原则(P131)

教学原则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是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所依据的准则。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科学性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结合各科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辩正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教学原则。这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学校基本原则之一,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规律而提出的。

贯彻科学性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确保教学的方向性和科学性;

2、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符合现代科学发展水平;

3、充分发掘教材内在思想性;

4、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积极个性品质。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与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强调民主,尊重学生是教育的第一要;

2、强调对话式心态,实行互动合作式教学;

3、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学习和思考方法探索创新。

(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和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从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个别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持培养目标,使全体学生都得以发展;

2、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七)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3)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3)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4)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学原则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合于特定内容和特定学生的特定教学方法。(160)

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情感等因素全面与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受教育者的心理品质的内化。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提出的,学术界曾经有过争议,但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任务后,人们大致取得了共识。在普通教育阶段,素质教育是与单纯的应试教育相多方面条件,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地学习、探索和领悟、提高。任何“越俎代庖”和“胶柱鼓瑟”的做法,都不利于大学生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1、哲学教育和批判性思维:大学素质教育的中坚

2、科学与人文: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

3、发展情感:大学素质教育的难点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指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高深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努力促进他们的智慧、才能得到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明确高校培养能力的任务并在教学中切实完成;

2、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

3、提倡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正确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和掌握教材,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教师:

1、教师要通晓所教学科的理论,熟悉并掌握学科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了解有关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需要,积累有关材料,将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实际需要相联系,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掌握理论;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的法则、定律、原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地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指导实习或实践;

3、引导学生了解现实,培养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成对职业和专业的正确见解和信念。

(五)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和经验,获得生动表象,同时引导他们以感知认为为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明确直观目的,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运用直观手段;

2、在直观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维,将归纳和演绎相结合。

(六)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博与专相结合原则,是高等教育专业性质的内在要求,是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发展趋势的客观反映。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首先要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和计划,使每门课程,每种教学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来组织;

2、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大学教师应该“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

(八)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独立性、创造性特点的反映,也是高等学校一条特殊的教学原则。这条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科研化,同时将教学活动体现于科研过程,使科研活动教学化,从而将高等学校的这两种主要的活动,有机的统一为一体,共同实现高等学校的职能。

贯彻这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用过程教育代替结论教育;

2、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环境;

3、把研究列为考核学生学业的重要指标。

这八条教学原则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必须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方法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点(特殊性)(P148)

(1)师生共同控制信息传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制约着教学过程,只有当两者和谐一致,相互促进,才能获得最优的传递效果。(2)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比重发展较大变化,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使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

(四)高校课堂教学环节

备课的基本要求(P144)首先教师备课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透彻领会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对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等了然于心,同时注意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力求反映本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对教材内容不断进行补充;其次,教师备课还要备学生,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兴趣爱好、社会特征等,还要了解他们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第三,备方法,在吃透内容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寻求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写出具体的教案。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补充)

(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课堂结构严谨有序;(5)师生积极性高。

补充:论述你对大学素质教育的认识(见补充材料)答:(答案要点)

一、何谓“素质”、“素质教育”?

(一)素质是人们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训练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在其遗传获得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要素、结构和质量水平。

对人的素质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素质”就是人品,就是为人;广义的“素质”则是对人的德、识、才、学、身、心的综合要求和综合评价。

(二)所谓“素质教育”,就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长远、健康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急功近利的、甚至畸形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内化和人的潜能的发展,强调人的素养和品质的全面发展。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教育,它利用遗传和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

对立的,在高等教育阶段,提出加强素质教育是为纠正过于狭隘、过于片面、过于注重功利的专业教育的弊端。

二、素质教育兴起的全球背景与我国特点

1、经济发展的社会化、全球化,使得职业的变动与岗位的转换成为常态,对人的可迁移性和可培训性(可再就业性)要求更加突出。

2、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内涵提出新的要求。

3、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和标志。

4、人的发展要求身与心、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和谐发展。

5、终身教育从一种思潮变为现实行动,教育观念的更新不可逆转。

三、大学素质教育的定位

1、大学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指导思想,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长远的发展,注重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和功底,体现着教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与那种狭隘的、片面的、过分功利化的专业教育思想相对立,与那种崇尚即时的应用和看得见的“适应”的教育思想相对立。

2、大学素质教育的思想必须贯彻于高等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首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重构专业教育,即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而且注重专业素养的提高,即更多地激发那种对专业的悟性和灵性。其次,是旨在培养专业之外其他综合素质的教育,即通过大学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等等,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使他们既具改变外部世界之智能,又形成“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

3、人的素质的发展的鲜明特征一是强调,二是强调“内化”。因此,大学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在于营造一种氛围,提供

下载2014年湖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湖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