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新人教版必修
1一.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三.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四.学习课时:一课时五.学习过程:知
识积累::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嬉笑沼泽
撰写步履废墟
高一语文编写人:雷晓云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三.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四.学习课时:一课时五.学习过程:知
识积累::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嬉笑沼泽
撰写步履废墟
惊惧窒息祷告
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绿树成阴
踉跄祈祷呆滞嬉戏
二.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
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背景链接: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 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
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
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整
个二战期间,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波兰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
万。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他们不像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
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
解题
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
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
题。
三.整体感知: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
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
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四.问题探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拓展延伸:
阅读:1.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
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
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2.“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普利策
五、作业布置:作业本文有不同的译本,另一译本的题目为“布热金卡:阳光明媚,花香鸟语”。你更喜欢
哪个题目?为什么?
2、上网查询有关其他南京屠杀的新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新闻的价值。
:
附答案:
2、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陈迹:过去的事情。瞩目:注目。
十:答:历史性的时刻——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重要性: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远离故土一个半世纪的游子重回祖**亲的怀抱,这是中
华民族血洗百年耻辱的喜庆时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十一:整体感知课文:
1、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②.用倒装句式突出了别了的内涵;其次,运用借代修辞格,用‘不列颠尼亚’舰指代英国,形象、生动。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
颠尼亚”号,l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④.深层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 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
东面的广场 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零点40分 中国南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
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4.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画面强,突出
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而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更强化了中国香港主权的恢复。背
景材料的引入也使现实场景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也
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
十二:重点语句赏析:1 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2.国旗一个国家的象征,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
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标志着英国对香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3.语言庄重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
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运用对比手法,把香港百年历
史的沧桑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知识积累::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嬉笑沼泽撰写步履废墟惊惧窒息祷告毛骨悚然不
寒而栗绿树成阴踉跄祈祷呆滞嬉戏
二、整体感知: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运用描写手法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寓含着强烈而深沉的愤慨之情: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
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
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这样写,突出文章主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写出了布热金卡的现状。结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对法西斯不可遏制的憎恨之情。
3.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们已经了解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即使没有什
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4.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残暴。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任凭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问题探究:
一、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
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
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
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
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
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
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
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
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二、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
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
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
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
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第二篇:《奥斯维新没有新闻》公开课教案及反思2016汇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2、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反对暴力和战争。教学重点
参观者参观的地方及参观者的反应,了解侧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生答肥皂)对,肥皂。那同学们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生回答油脂)我们现在用的肥皂主要成分是动物或植物油脂。在二战时期德国有一种“人体香皂”,它是用人的油脂熬制并提炼出来的。有同学皱眉头了,不仅如此,当时德国家庭用的床头灯罩是从犹太人身上活剥下来人皮做的。地上踩的地毯是用犹太人头发编织的。这些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事情就曾经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今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罗森塔尔走进这个民族的苦难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地方?(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人间地狱、杀人工厂
这是我们整体的一个感知,哪位同学补充一下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更详细的一些材料?(生根据查找资料补充)2、1000多座集中营,400万遇难者,这么惨绝人寰,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呢,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用文中语句回答)
没有新闻:“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还要写的原因:“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3、作者罗森塔尔源于一种内心的不安和记者的使命感,跟随着参观者走进了集中营,那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他们又有哪些反应呢?(在文中找一找)
参观地方: 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绞刑室 参观者反应:毒气室: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焚尸炉:表情茫然
死囚牢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惊惧万分、张大嘴巴想叫叫不出来
实验室:庆幸、羞红了脸
照片墙: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绞刑室:窒息、跪下祷告、“够了”
同学们找的很好,那从第一个地方到最后绞刑室,参观者的反应比较一下,我们发现越来越怎么样?(生答强烈)。文中直接描写毒气室什么样子了吗?直接写死囚牢房和绞刑室的样子了吗?(生答没有)那通过什么让我们感觉到它们的阴森、恐怖了呢?(生答参观者的反应,)对也就是参观者的神态和动作,这种通过描写彼事物来反应此事物的特点属于什么描写?(生答侧面描写)
三、合作探究
作者罗森塔尔跟随着游客们的脚步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以及绞刑室,整个过程让我们感觉到压抑、沉重,那么文章中有没有一抹亮色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希望呢?
(根据学生找的情况,先让学生说为什么这个句子有亮色,蕴藏希望,然后一起分析句子)
重点理解:“在德国人撤退布热金卡炸毁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对比:毒气室和焚尸炉是戕害生命,怒放的雏菊花是勃勃生命的象征,将两种反差极大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
讽刺:任凭纳粹多么罪恶,依然阻挡不了生命的绽放 控诉:多少如花一样的生命被纳粹戕害毒杀
反思:不能再让如花一样的生命成长在罪恶和战争的环境里,不能再让如此的悲剧重演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这是一幅祥和欢乐的画面,这个句子和文中哪一段相似呢?(生找第一段)我们具体来看看,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一段有“居然”两个字,难道“阳光明媚、绿树成荫、白杨树婆娑起舞、孩子追逐游戏”这些画面不美吗?为什么作者说“不该”呢?哦,因为如今的画面与奥斯维辛沉重的历史不相匹配,因为大家对奥斯维辛过去的惨绝人寰早就有所耳闻,看到如今画面感觉有点不搭调。
那最后一段是作者参观完出来,看到孩子们追逐游戏,是真的希望奥斯维辛不要再有历史上类似的新闻,孩子们可以在自由的天空下奔跑追逐。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从结构上我们说他们是?(生齐答首尾呼应),更突出了主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找的非常好,二十多岁美丽的姑娘,她温和地笑着。这是希望和梦想的象征,至于她为什么笑,我们这里暂且搁置,待会讨论。
在奥斯维辛天空不应该都是灰暗的,空气也不该都是沉闷的,生活也不该都是绝望的,那一丝亮色,总让我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
四、拓展延伸
面对奥斯维辛的惨状,我们的民族遭受过哪些苦难?(生自由回答)例如: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等等(师出示相关历史图片,直观感知)
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国家德国和日本,都对世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伤害。然而对待历史两个国家的态度截然不同,德国前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让人们重新接受德国,相反我们的邻国日本一次次美化战争,修改教科书。对待历史周总理说过“可以原谅,但不可以忘却”,因为忘却意味着背叛。2015年是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讲的最后三句话是什么?对“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70年过去了,逝者已矣,不管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还是南京大屠杀都离我们远去了,可是我们的世界真的就太平吗?战争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出示叙利亚难民偷渡时溺亡3岁小男孩图片、叙利亚难民用手提袋装8个月大双胞胎女儿偷渡图片,并作简单的图片讲解)
这个面带微笑的小女孩不知道她的父母为什么带她离开故土,也不知道逃亡的路上会面临怎样的危险,想想今天的我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起学习,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国家给我们的和平安定,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每一天的学习机会和幸福生活呢。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展览苦难,苦难本身没有价值,我们也不仅仅是让大家铭记历史,铭记本身没有意义。我们要做的是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不要让类似的悲剧重演!
六、作业设计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请你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写作缘由:使命感
2、参观地方: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绞刑室
参观者反应:毒气室: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焚尸炉:表情茫然
死囚牢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惊惧万分、张大嘴巴想叫叫不出来
实验室:庆幸、羞红了脸
照片墙: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绞刑室:窒息、跪下祷告、“够了”
3、主旨: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依据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选择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做校内公开课,这篇课文跟二战有关,同时又紧密结合现实,有一定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经过反复的磨课,最后的公开试讲和众多老师的评课,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方面有待提高:
一、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
起初自己的关注点一直在教材、教案上,资料准备的很详细,教学设计反复修改,图片也不停地进行甄选、比较。指导教师袁洋老师一语点破,教学最重要的是“备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问题,循循善诱,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后将问题重新设计,并标注出来“找一找,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真正做到学生参与,回归文本。但是在学生具体参与过程中,形式略显单一,就是单纯的找出来,没有更深入谈感受。在找的过程当中,没有突出重点。此外对学生的表现也要有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二、课堂学会做“减法”
之前组内公开课,有老师提出图片过多的问题。在具体信息的甄选过程中,不太懂得取舍,不能真正做到“简洁语文”。例如,学生准备资料卡详细地介绍了奥斯维辛的情况,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在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时一带而过,之做总结或点评即可。教师课堂语言简洁,不能自己说的太多,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其次课件简洁,教师要学会筛选、提炼信息,课件信息要简洁高效。
三、教学环节重难点的教学时间要合理分配
语文教学就是要带着学生进入文本,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不能文本进入的晚出来的早。在教学重难点应该给学生更多时间去品读、赏析文本。让语文回归文本阅读。导入、拓展延伸环节时间把握好度,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让语文教学流于形式。
四、挖掘深度,做到极致
只品读文本、赏析文本还不够,还要读出作者,读出“我”。这是一个渐渐深入的过程,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真正让语文课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例如拓展延伸环节联系现实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是没有提高和“点亮”学生珍惜现在学习机会和幸福生活。此外还要注意细节,例如错别字、字体颜色、声调的抑扬顿挫等等。
以上是对校内公开课做出的反思,在同事、指导教师还有各位领导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会更努力,尽快成长起来。
第三篇:奥斯维新没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教读法、导学法、强调对比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过去的一百年时血腥的历史,有人在网上评出了10大天灾,无论天灾的危害多大,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造成的伤害一边坦然承受。其实除了天灾还有人祸。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3000万人。二战中超过5000万人。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南京大屠杀。当时南京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死亡30万人。二战中中国居民死伤人数超过3500万人。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其实,人祸要远比天灾更可怕,很多时候让人类损伤惨重、生灵涂炭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奥斯集中营内有5个焚尸炉,每天焚尸1万具,堆放七千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500万双男鞋,成批的无辜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到这里来,失去劳动能力和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就立即被送到集中营被杀害,德国纳粹士兵从屋顶倒下蓝紫色毒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堵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死去。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然后尸体被一具具运往焚尸炉。简直惨绝人寰!
让我们跟着罗森塔尔的新闻稿件,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惨不忍睹,令人发指的血腥历史,去看一看今天来到奥斯维辛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背景知识介绍
奥斯维新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24个国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这个题目取得好不好? 明确:a、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b、在这里访问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c、取得好,充满悬念的否定句,以欲情故纵之笔引起读者兴趣。
2.本文主要是以参观者的行踪路线来展开的,请同学描绘出行踪路线。
明确: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3、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是怎样感受到的? 明确:恐怖、惨绝人寰。在作者描写的游客惊恐、害怕的表情中感受到的。
四、研习课文
1、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回答问题:文章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2.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明确: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人们看见东西呢?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并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侧面烘托,正是作者高明之处,这也是许多佳作常用之法。
细节描写往往会成为事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篇佳作往往离不开一些细节描写,本文也不例外,有些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4.句子赏析:“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5.句子赏析: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这一浮雕式的特写,引发我们许多思考。一个美丽善良,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乐观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被戕害,反衬了法西斯的残忍,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也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践踏和毁灭的,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这两个疑问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两个问句让读者浮想联翩,显示了文章的张力,这比由作者正面直接分析问题的效果好得多。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教师补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
7.试分析“够了”两个字包含的情感?
明确:是全文中参观者说的唯一的一句话,这一句话临近文章结尾,点到即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语简而味永。8.最后一段反复展现今日布热金卡安謐、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五、归纳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情感深沉。
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
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六、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明确: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明确:“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明确: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4、经以上学习讨论,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重点来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七、布置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八、板书
本文结构:
导语(1.2)议论
可怕背景(3.6)历史,动机,心情 主体(7.15)恐怖 结尾(16)不忘历史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九、教学反思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含答案)
【备课大师网】-在线备课,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高一语文
编写人:雷晓云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二.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三.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知识积累::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
嬉笑
沼泽
撰写
步履
废墟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高一语文
编写人:雷晓云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二.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三.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知识积累::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
嬉笑
沼泽
撰写
步履
废墟
惊惧
窒息
祷告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
踉跄
祈祷
呆滞
嬉戏 二.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背景链接:
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 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四.学习课时:一课时 五.学习过程:
四.学习课时:一课时 五.学习过程: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eywedu.net/
第五篇:高中语文必修1短新闻两篇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难点: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每天都会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接触大量的新闻报道,那么,如何从新闻报道中及时而准确地筛选信息,成为当今社会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要提高这种能力,就必须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典型的短新闻。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方式;
2.筛选两篇新闻报道的基本信息。
三、整体感知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照新闻的结构可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导语(第1自然段),以一个长句作为一个段落构成本新闻的导语。它包括背景的介绍: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还包括事件的结果:①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降落;②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在一句话中,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结果。本导语照应标题,是全文的中心内容,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来报道。第1层(第2~4段),港督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告别的时间:6月30日下午4点30分到4点40分。环境:在蒙蒙细雨中。港督的表情:面色凝
重。场面: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对比: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第2层(第5~7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时间:6月30日晚上6时15分到7时45分。性质: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环境:雨越下越大。场面: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赠言。两组对比:①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②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第3层(第8~9段),中英香港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时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场面: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意义: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人民正式在香港行使主权。第4层(第10~11段),“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时间:7月1日零点40分。场面: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最后一段是一段补充说明文字,既是历史背景的介绍,又是通过一系列数字的对比,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讽刺了殖民主义终究要失败的命运,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又不无辛酸的感情。“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的结尾,深化了主题,给人意味悠长的思考和回味。
(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第1段是写布热金卡的环境,有自然环境“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也有社会环境“儿童在追逐游戏”。第2段照应第1段,说明布热金卡应该是一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第3段是写游人来到这里的不同目的。第4、5段是介绍集中营的情况及其一定的历史背景。总之,一方面写出了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又写出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这里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已成为人们悼念死者的地方。新闻一开始,就把这种情感定格在了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上。
第二部分(第6~16段),新闻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的安排,整体上按照参观的顺序去写。
第6段写作者自己写这篇新闻的目的:是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也就是一种责任感。第7段,写参观者的感受,是从总体描述的,“默默地”“慢了下来”,表现参观者的复杂心情。第8、9段,写到人们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这里采用的是特写的方式,重点是写人们的感受: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用“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的表情动作表现参观者的苦痛与愤恨。第10段是写女牢房的小盒子,实际上写集中营中住处的拥挤:“6英尺宽,3英尺高”的长条盒子,“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这一段中重点还是写参观者的感受:有特写“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有一般性叙述“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不是没有值得看的,而是不忍看。第11段很短,只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是为什么?那肯定是一个极为肮脏,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希特勒制定一项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领
国家的民族充当奴隶并且逐渐消亡的隐密性种族灭绝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强制绝育。为此,数以百计的纳粹医生、教授、专家甚至护士,在行政管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提出了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并且在奥斯维辛、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达豪等十多个大型集中营内对数以万计的犹太、吉普赛囚犯、因从事抵抗运动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战俘进行了残酷的手术试验,造成他们大量死亡或者终身残疾、终身不育。这样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任谁也不愿看到。第12、13段写长廊里的囚徒照片。先是总写,“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着”,“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多么残酷的画面!多么让人同情的人们!后是特写,写许多囚徒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温和地微笑着”,面对着死亡,作者不由得要问:“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学们想一想,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害怕的面容,却在“温和的微笑着”,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想到了死去的奶奶?是想到了可爱的家乡,还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还是想到了万能的上帝?接着作者又有一问:“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可以再想像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经安康?她的恋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终于灭亡了?或是面对着众多的善良的参观者表示感谢,或是羡慕?这一特写,引发我们多少思考!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残酷的被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第14、15段,参观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这是让人窒息的环境。作者又写了两个细节:一是一位女参观者跪下来,在自己的胸前祈祷;一是参观者们用目光彼此交流,然后告诉解说员,“够了”。这两段文字很短,但表达的感情却是很深的。一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说明这里纯粹是一个人间地狱。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最后一段,描写周围的环境,与开头照应,再一次表达出: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
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本文把参观者的感受融入到参观的过程,表达的情感非常强烈,虽无新闻,却收到了比新闻事实更好的效果。
三、总结两篇短新闻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2.学习两篇短新闻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的特点;
3.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提问】《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
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提问】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