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2019-05-15 04:3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篇:2014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一、整体把握

1.分别划分两篇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各部分内容。《别了,“不列颠尼亚”》

点读 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叙述了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多年的英国统治彻底结束。

第二部分(2~11自然段):是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和离开香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点读 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描绘布热金卡美好的和平景象。第二部分(3~15自然段):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与标题和首段呼应,突出主题,使结构完整严谨。

二、细部探微

2.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点拨 标题有两层意思。一方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历史终被洗刷。

3.短新闻力求简短,但《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有些地方却用了“闲笔”,如第4自然段,作者竟在百忙之中用了较多笔墨介绍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这有何作用呢?

点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实则不“闲”。其作用大致为:第一,在结构上,给读者一个缓冲的时间,因为彭定康告别并离开总督府是4时40分,此时距告别仪式6时15分尚有1时35分,这样可以较自然地由一个场景过渡到另一个场景。第二,在思想内容上,以总督府的沧桑变迁来暗示香港的百年变迁,是中国日益强大的另一体现。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的自豪与喜悦。

4.《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点拨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点拨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 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完全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在文章中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是一种以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它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一、中心主旨

《别了,“不列颠尼亚”》

本文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显得别出心裁,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本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揭露了德国纳粹分子戕害波兰人民的滔天罪行,表现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题。

二、写作特色

《别了,“不列颠尼亚”》

1.将历史事件和现实场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作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主要用耳闻目睹、观察分析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在浓郁的现场气氛中真实地向读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发生及其变化的状况,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资料,如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情,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内涵。

2.结构层层递进。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英方的活动为线索,以港督告别仪式开头,在子夜易帜时高扬,又以“不列颠尼亚”号离去作结,起伏跌宕,制造出层层递进的结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双线展开,情、景、事融为一体。

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如报道的第4、5自然段直接写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历史记录,紧接着后面的内容是以参观者的视觉来突出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感受:气氛恐怖、沉重、压抑。在此两条线索紧密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安排,更真实深刻地揭示主题。

2.对照手法的运用。例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与“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形成对照。

另外本文还首尾照应,结尾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与开篇相照应。

三、结构图解 别了 “不 列颠

尼亚”-下午4时30分 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晚6时15分 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子夜时分 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零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45分钟,9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漂扬

濛濛细雨

撤离

降旗仪式 B.掩映

世人瞩目

汽艇

阳光明媚 C.刍菊

草地碧绿

详细

不由自主 D.追逐

表情茫然

窒息

绿树成茵 答案 B 解析 A项“漂扬”应为“飘扬”;C项“刍菊”应为“雏菊”;D项“绿树成茵”应为“绿树成阴”。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_______在南海的夜幕中。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________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3)还有一些参观者_______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A.消失

竟然

注视 B.消逝 竟然 凝视 C.消逝 居然 凝视 D.消失 居然 注视 答案 D 解析 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消逝:同“消失”,侧重时间上慢慢成为过去。居然:表示出于意料。竟然:同“竟”,表示出乎意料。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1月8日表示,境外很多媒体有关中国禁止外国运动员携带《圣经》到奥运村的报道纯属谣言。

B.2008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 政保障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日前,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四条措施,要求各地按照有保有压,统筹规划,确保城市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住房用地。

D.气象专家根据目前的气候资料预测,今年12月至明年2月这个冬季,本市平均气温将比往年同期偏暖至少1°C以上。

答案 A 解析 B项语序不当,“一系列”应放在“促进”前面,数量短语置前;C项成分残缺,在“有保有压”后加上“的制度”;D项意思重复,可删掉“以上”。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B.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D.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

答案 C 解析 A项冒号改为破折号;B项“义勇军进行曲”的引号改为书名号;D项中间的句号改为破折号。

二、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8题。

①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②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③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④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

⑤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⑥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5.选文第①段中“改建、扩建、装修”几个词语的顺序可否进行调换?为什么?(3分)答案 不能,因为调换后的词语顺序不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

6.选文第②段中“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这个精彩的镜头借景寓意,请分析:这个镜头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答案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是殖民统治的象征,“巨幅紫荆花图案”是特区政府的象征,“背景”一语双关,明指背后的景物,暗指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这样写,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7.选文第④段中“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一句交代了有关的背景材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5分)答案 第④段交代了历史背景。文章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8.“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从语言方面看,这句话有什么特点?(5分)答案 含意是:英国曾经强占中国领土,开始殖民统治,港督府是英国殖民统治的象征,现在港督乘船离开香港,人去楼空,意味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句话借“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一语双关,点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没有讽刺挖苦,没有痛骂,但在平实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

三、课堂延伸(20分)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9~12题。

冰雪中的“温暖行动” 杨明方 张春雷

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面对冰雪灾害的袭击,团中央两次发出紧急通知,组织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投身于抗灾救灾之中。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新浪网、搜狐网向全国2 511万注册志愿者和社会各界发出了“爱心融冰雪,互助战严寒——志愿者抗雪救灾大行动”的倡议。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于抗雪救灾第一线,开展了一场有声有色的“温暖行动”。

2月2日,广州火车站广场、候车大厅人头攒动。茫茫人海中,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在人群中穿行,提供咨询帮助。有的帮旅客搬运行李,有的为大家端送热水,有的帮旅客指道引路。

在贵州省,志愿者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及时为受困旅客、司乘人员提供便利服务,为他们送医送药、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在高速路上,志愿者配合交警部门清扫冰雪,进行车辆、人员疏导;在闹市区凝冻路段,志愿者帮助专业队伍对凝冻路面进行集中清扫,做防滑处理;在火车站,志愿者对旅客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引导旅客、送水、安抚乘客、票源调查等志愿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站的工作压力。

在湖南省,志愿者组成“青年抗冰救灾突击队”“青年志愿者爱心服务车队”等,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做好抗冰救灾工作。志愿者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升汽油,共同努力渡过难关。他们还通过缴纳特殊团费的形式,为一些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户和零收入家庭送去了油、米、煤。

面对严重的冰雪灾害,各地志愿者活跃在车站、机场、码头、港口、高速公路、街道社区等第一线,成为一支抗击冰雪灾害重要的生力军。一句句耐心的劝导、一声声温情的话语,让一位位急切的人心情平静下来。

在贵阳,由贵阳人民广播电台发起的“绿丝带市民互助活动”,成为寒流中的一道暖流。很多私家车都挂上了绿丝带免费载人送人,很多居民也绑上绿丝带上街助人,更有一位市民动用自己公司的两辆奔驰、一辆现代商务车及一辆越野车24小时免费接送市民,每天免费接送百人,每天都用掉1 000多元油费。

在湖南湘潭,“青春绿丝带”行动号召发出后,短短两个小时就发放绿丝带400余条,招募志愿车300余辆、志愿者100多名。招募的人、车以绿丝带为统一标识,深入全市的大街小巷、街道社区开展免费搭载老弱病残、慰问贫困家庭、参加义务除冰扫雪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浙江杭州,破冰扫雪志愿者铁铲上都系着绿丝带,在冰雪中格外鲜亮。“当看到别人在自己清扫过的街道上平稳地行走时,我感觉格外开心。”志愿者小张言语中透着满足。

今年,罗莎送给男友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陪男友一道参与车站广场的义务扫雪服务,并坚持为车站旅客服务了近8个小时。

和罗莎一样,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在今年抗击冰雪的各个角落奔波着。他们中,有普通市民,也有春节不回乡的外乡人;有机关工作人员,也有企业员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他们积极参与着志愿服务:配合交通、供电、通讯等部门,协助其做好道路疏通以及电力抢修工作;向坚守一线岗位的交警、环卫工人以及在抗灾救灾一线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志愿者们,送去各种保暖用品、鲜花和食品。在品味奉献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志愿者也能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广东团省委在了解到多数坚持在服务岗位上的志愿者衣服单薄,有不少人感冒的情况后,马上动员省青联委员和青年企业家为志愿者准备各种急需的物资,在24小时内筹集到热心企业捐赠的3 000件羽绒衣、1 500顶帽子、2 000条围巾、1 000副手套、3万元药品、50箱矿泉水、40箱饼干等总价值近200万元的物资,及时送到在风雨雪中坚守的志愿者手中。除此之外,广东团省委积极联系保险公司,为每位志愿者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让志愿者在奉献的同时深感温暖。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已经成为青年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节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2月14日)9.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的哪两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5分)答案 属于背景和导语。主要作用:介绍背景是为写主要新闻事实作铺垫;导语部分概括本篇新闻要点,感染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0.请你从本则新闻的主体部分概括出主要的新闻事实,不少于4项。(4分)答案 ①抗击冰雪,志愿者奔走在第一线。

②“绿丝带市民互助活动”成为寒流中的一道暖流。③特殊的“生日礼物”——参与和奉献。④对志愿者的关爱。(基本意思对即可)11.本篇新闻为什么以“冰雪中的‘温暖行动’”为题?(5分)答案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团中央的号召和倡议下,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抗雪救灾第一线,他们在车站、机场、码头、港口、公路街道社区破冰扫雪,给受灾群众和需要帮助的人送衣、送物、送温暖。他们的行动温暖着受灾群众的心,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人们也没有忘记志愿者的奉献,想志愿者之所想,急志愿者之所急,给他们捐赠物资,提供保险,让志愿者在奉献的同时深感温暖。

12.文中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文章结尾处又说:“‘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已经成为青年志愿者共同的心声。”请结合志愿者的行动和精神谈谈你的认识。(6分)答案 志愿者是奉献者,他们的思想是高尚的,行动是感人的。志愿者勇于参与公益事业,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志愿者以奉献为快乐。

应积极倡导和发扬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我们应当学习志愿者,并以此为榜样,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

四、语言运用(10分)13.阅读下面一段话,以一名驻外记者的身份向国内大众媒体发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5分)11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网络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院士研究组经多年研究后发现,β2­肾上腺素受体被激活后,会增强γ­分泌酶的活性,进而能够增加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即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的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

答案 我国科学家发现老年痴呆症致病新机制。

解析 摘取信息的关键语句:“中国科学家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而能够增加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即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的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

14.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所体现的中心。(20个字以内)(5分)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他表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答案 胡锦涛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解析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是新闻的导语,而导语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浓缩这个导语即是答案。

五、随堂练笔(30分)15.按小组,从下面提供的内容中任选一项,在课外进行采访练习,并任选一项内容,写一篇新闻报道。

①采访校长,了解学校发展规划。

②采访本校一位学有所长的同学,了解他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答案 略。

第二篇:高中语文必修1短新闻两篇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难点: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每天都会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接触大量的新闻报道,那么,如何从新闻报道中及时而准确地筛选信息,成为当今社会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要提高这种能力,就必须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典型的短新闻。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方式;

2.筛选两篇新闻报道的基本信息。

三、整体感知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照新闻的结构可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导语(第1自然段),以一个长句作为一个段落构成本新闻的导语。它包括背景的介绍: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还包括事件的结果:①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降落;②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在一句话中,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结果。本导语照应标题,是全文的中心内容,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来报道。第1层(第2~4段),港督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告别的时间:6月30日下午4点30分到4点40分。环境:在蒙蒙细雨中。港督的表情:面色凝

重。场面: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对比: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第2层(第5~7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时间:6月30日晚上6时15分到7时45分。性质: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环境:雨越下越大。场面: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赠言。两组对比:①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②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第3层(第8~9段),中英香港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时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场面: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意义: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人民正式在香港行使主权。第4层(第10~11段),“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时间:7月1日零点40分。场面: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最后一段是一段补充说明文字,既是历史背景的介绍,又是通过一系列数字的对比,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讽刺了殖民主义终究要失败的命运,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又不无辛酸的感情。“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的结尾,深化了主题,给人意味悠长的思考和回味。

(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第1段是写布热金卡的环境,有自然环境“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也有社会环境“儿童在追逐游戏”。第2段照应第1段,说明布热金卡应该是一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第3段是写游人来到这里的不同目的。第4、5段是介绍集中营的情况及其一定的历史背景。总之,一方面写出了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又写出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这里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已成为人们悼念死者的地方。新闻一开始,就把这种情感定格在了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上。

第二部分(第6~16段),新闻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的安排,整体上按照参观的顺序去写。

第6段写作者自己写这篇新闻的目的:是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也就是一种责任感。第7段,写参观者的感受,是从总体描述的,“默默地”“慢了下来”,表现参观者的复杂心情。第8、9段,写到人们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这里采用的是特写的方式,重点是写人们的感受: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用“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的表情动作表现参观者的苦痛与愤恨。第10段是写女牢房的小盒子,实际上写集中营中住处的拥挤:“6英尺宽,3英尺高”的长条盒子,“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这一段中重点还是写参观者的感受:有特写“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有一般性叙述“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不是没有值得看的,而是不忍看。第11段很短,只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是为什么?那肯定是一个极为肮脏,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希特勒制定一项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领

国家的民族充当奴隶并且逐渐消亡的隐密性种族灭绝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强制绝育。为此,数以百计的纳粹医生、教授、专家甚至护士,在行政管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提出了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并且在奥斯维辛、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达豪等十多个大型集中营内对数以万计的犹太、吉普赛囚犯、因从事抵抗运动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战俘进行了残酷的手术试验,造成他们大量死亡或者终身残疾、终身不育。这样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任谁也不愿看到。第12、13段写长廊里的囚徒照片。先是总写,“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着”,“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多么残酷的画面!多么让人同情的人们!后是特写,写许多囚徒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温和地微笑着”,面对着死亡,作者不由得要问:“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学们想一想,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害怕的面容,却在“温和的微笑着”,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想到了死去的奶奶?是想到了可爱的家乡,还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还是想到了万能的上帝?接着作者又有一问:“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可以再想像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经安康?她的恋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终于灭亡了?或是面对着众多的善良的参观者表示感谢,或是羡慕?这一特写,引发我们多少思考!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残酷的被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第14、15段,参观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这是让人窒息的环境。作者又写了两个细节:一是一位女参观者跪下来,在自己的胸前祈祷;一是参观者们用目光彼此交流,然后告诉解说员,“够了”。这两段文字很短,但表达的感情却是很深的。一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说明这里纯粹是一个人间地狱。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最后一段,描写周围的环境,与开头照应,再一次表达出: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

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本文把参观者的感受融入到参观的过程,表达的情感非常强烈,虽无新闻,却收到了比新闻事实更好的效果。

三、总结两篇短新闻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2.学习两篇短新闻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的特点;

3.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提问】《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

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提问】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第三篇:高中语文《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查阅资料,自主地、纵深地了解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3)新闻的结构

2、字词(包括两篇)

二、自主检查预习内容

三、整体感知文本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交流问题1:读了这篇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扬眉吐气,大快人心——言之成理即可。)

交流问题2:以第一段为例,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自豪 喜悦 庄重 严肃)

交流问题3: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概括信息。请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

(体现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四、鉴赏课文(合作探究)

对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问题1: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标题、选材角度、语言等)

问题2: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用心爱心专心 1

(双关。一方面,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 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问题3:本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如:提到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卑贱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卑贱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问题4:品味精炼而意蕴丰厚的语言

(1)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的7月1日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2)课后三第1题

(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3)课后三第2题:

(英国人从海上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而如今,香港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又从海上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五、自主总结:通过这篇新闻,谈谈你对这一件事的认识。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选取特殊角度写作重大历史事件的写法。

2、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观看影片《南京!南京!》、《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战”期间,日本人在南京展开过杀人比赛,创立过731细菌部队;德国人则创办了杀人工厂。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本文选取独特视角,发表之后,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二、整体感知课文(探索该新闻的视角)

问题1: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问题2: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问题3: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问题4: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

(注意:此问题可以不回答,可在静默中沉思。)

三、鉴赏课文(体会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

问题1: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描摹着他们内心的感受。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问题2: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注: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问题3: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

问题4: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中的“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问题5:“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样描写的作用。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四、自主总结

问题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问题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问题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五、课外作业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2、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你会有何感想。

《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

据新华社电 国际奥斯威辛委员会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 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

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

《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

近日,世界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记者发现日本的同行们却在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报道着这一人类当代历史长卷中极不平凡的事件。

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关注”,这两家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约而同”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产经新闻》在26日的日刊中以较大篇幅对27日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了报道,但它的重点是分析欧洲的扩充前景及影响。日本媒体对此“独到”的报道,仅仅只是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新闻观吗? 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在此次联大特别会议上表示,日本对其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时日本也有所善举——日本驻立陶宛使馆的一名官员曾经通过签发签证救了近千名犹太人,而且战后的日本已经从联合国的敌人变成了对联合国做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其言外之意,今天的日本已经完全超脱了那段历史,成为了一个充满功德的国家。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所谓的“独特”、“功德”,其根源正在于对历史的浅层反思,对错误的轻描淡写。如果说日本已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再次站在善和恶的门。

第四篇: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基本特点是简洁、客观、及时。

2.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事实;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情况。3.学习新闻报道简洁有力的语言特点和运用现场景物寓意抒情的写法。

4.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教学重点】

1.按照新闻的结构形式梳理新闻的基本事件,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

2.体会本文取材角度和选材特点。

3.揣摩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融入于叙事中的写法。

4.分析文章中新闻性和文学性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中对照、反衬手法和描写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闻知识:

1.新闻结构:①标题(主题、副题)。

②导语:在新闻开头,紧接新闻后的一句话和一段话。③主体:导语后,新闻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背景:是新闻事实相关的背景信息。

⑤结语:做后一句话,阐述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2.新闻的要素:五个“W”和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3.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

二、自主阅读 1.画出本文结构。

2.《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了哪些新闻事件?

明确:按照时间顺序,三次降旗,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3.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梳理参观过程:

参观顺序:概述——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灰砖建筑——长廊照片——地下绞刑室

三、师生探究

1.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 ①第二段景物、人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蒙蒙细雨”烘托气氛,衬托出殖民者内心的伤感和愁绪,表现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面色凝重”“注视”,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末任港督黯然神伤的样子和失落感,从侧面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主权后的自豪感。

②历任港督的离任和彭定康的离任有何不同?

明确: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意义不同,是具有标志性的最后一次。交代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收回香港后中国人的无比兴奋。

③为何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香港回归祖国,表明在中国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山了。

2.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①开头“阳光明媚的景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反语,美好的景象与不热金卡的历史形成反差,告诉人们在和平祥和的时代不应忘记历史。

②四个“不该”、两个“永远”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突出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痛恨之情,表明了忘记纳粹历史罪行是可怕的。

③作者写历史时写了那些场景?为何要写的这么详细?明确:地点和位置、牢房、毒气室、焚尸炉、不育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地下室。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和叙议结合的方法,给人以逼真的现场感和内心的情感,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参和在场景中,将愤怒的情感压缩在冷静的叙述中,使文章更真实,更有感染力。

④结尾部分有何作用?

明确:再次描绘了不热金卡的美好景象,照应了开头,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和平的向往,深化了主题。

第五篇:高中语文《短新闻两篇》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

一、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

大家看到的就是68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

二、资料交流并谈感受

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现在各小组将图片拿上来投影展示,边看图片边介绍。(各小组展示图片,并介绍。)

老师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师: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生答略)

师:虽然我们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那就是压抑、窒息、悲愤、沉痛。

三、写作背景介绍: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相互质疑,探究写作意图

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你们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然后找出一个你们认为最难的问题向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来。我们把这个环节叫做“相互质疑”。(学生思考、交流、提问、答问)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多媒体展示)。有些同学们已经问过了,有些还需要我们讨论一下。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

2、怎么理解这个细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3、第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师:刚才同学们针对课文进行了探究,我向大家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已有所了解了吧?现在请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一位同学给我们给我们谈谈。(生答略)

小结: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精彩语段赏读 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已深深震撼了我们。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生朗读)

师:他读的怎么样?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应该怎样读?他哪些方面做的不够?我们再请另一位同学再读一遍。(生再读)

师:老师觉得第9、10两段给我的震撼很大,作者在这里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内心感受去感染了读者,我们虽不能亲见,但我们可以想象到那种残忍,这些文字使我们也跟着窒息、震颤。现在老师给大家读一读,同学们也来点评一下老师读的如何?(生点评略)

六、谈收获

师:我们看新闻通常是为了获取新信息,那学了这则新闻,你从中获得了什么?(生谈略)

七、结语:

是的,这篇文章给我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多媒体显示警示句)最后,老师向用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下课!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下载2014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