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主三元”幸福教育相关资料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04:5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一主三元”幸福教育相关资料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一主三元”幸福教育相关资料读后感》。

第一篇:阅读“一主三元”幸福教育相关资料读后感

阅读“一主三元”幸福教育相关资料读后感

近日,我响应县教育局实施“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的号召,认真阅读相关文章,并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通过阅读材料,我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危害

通过这几天的潜心拜读,我终于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害人之深,想到了过去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决心要与传统教学模式划清界限,做一个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的实践者。

其次,我认识到幸福教育对广大学生的好处,特别是高效课堂教育模式,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县教育局的明智选择,是全县老师的福音,是全县学生幸福的根源,它能促进人才的发展,也必将大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

最后,要想确实实施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成绩,一线领导一定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多看看学生在高效课堂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为实践好高效课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切实实施高效课堂要做到:

1、局领导不定期深入到学校、班级,在事先没有安排的情况下进行听课,确保高效课堂普遍推行,绝不能只搞形式,应付检查。

2、建立健全高效课堂评价机制,并严格落实到乡、校、班和具体老师和具体课时,并形成汇编材料,以备检查。

3、派教育局、教研室工作人员到各校住校指导,监督执行,发

现问题用时向县局汇报,该批评的批评,该解决的解决,确保高效课堂在我县广泛、顺利实施。

高效课堂是全县中小学生命运得以改变的契机,我一定认真学习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县局号召,彻底与传统教学模式决裂,切实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了全县学生的幸福,为了全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将以幸福教育为依托,以高效课堂为平台,勇于改革,乐于创新,坚决把高效课堂和幸福教育进行到底。

第二篇:“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学期总结

为师生幸福成长奠基

—— “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学期总结

范县“一主三元”幸福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我们濮城镇中心小学也开始了自己的“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这一路走来,既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又经历了孜孜以求之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喜悦。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到金,我们发现,只要认真实践,不懈探索,就一定能找到一条通向理想、通向幸福教育的康庄大道。

新形势下,我校以实施“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为载体,着力构建阳光校园,实施阳光教育,注重以实施高效课堂为载体,打造阳光快乐课堂,让校园成为师生成长的幸福乐园;通过构建阳光校园,让师生走进经典,让艺术浸润校园,提升师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水平,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全面发展。

一、实施高效课堂为载体,打造阳光快乐课堂

高效课堂是我们永不放弃的目标,我校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开展了我是课堂的小主人”活动,把小组建设,小组的文化建设做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学校调整了学生评比的办法,每次评选优秀小组、优秀组员、高效课堂自主之星、参与之星、展示之星、希望之星后班级以喜报卡的形式告知家长,学期末学校通知家长拿着学生高效课堂卡换取高效课堂能手奖状。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变了,徜徉在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氛围里,学生们阳光、健康,乐学、群学,人格得以发展、完善,体验到了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心灵感悟,学业进步,身心全面发展。学生的表现真是让我们惊叹不已,课堂上学生那流利的讲解,大方得体的举止真的就像是一个老师,只不过更贴近学生更符合学生罢了。一场心灵深处的变革正在悄然进行:原来学生可以做的这么好,真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他们甚至可以比我们做的更好!

课堂上教师转变了自己的角色,有主角变成了配角,从辛辛苦苦的满堂讲变成了悠闲自得的点拨者,课堂上,孩子成长了,教师幸福了。

“教育应该回归到心灵深处,教育应该秉承道德的准则”,“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让教学合乎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成长规律,构建和谐自主生命力强的学习生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情感收获”,这就是高校课堂!一种从最朴素的真理出发,又回到朴素的简单课堂!真正体现教育规律、合乎教育本质要求的生命课堂、生态课堂;一种溯本追源、返璞归真的简单课堂;一种回到真实找到真谛的真理课堂!

二、构建阳光道德校园,让书香充满校园,让艺术浸润校园。

1、道德校园落实上。我校开展了“十星级评选”,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制定名人伟人小时候的事迹教育学生。以伟人为榜样,以伟人目标,成功开展了学生荣誉申报活动,成立了学生监督组织:戴证上岗,班级和校级卫生监督员、纪律监督员、礼仪监督员、劳动监督员、习惯监督员等等。我们实施了感恩教育,构建感恩文化。让学生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所以我校大力开展了“十佳孝星”评选活动,把“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习”的道德长跑活动纳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去。学校厕所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调:温馨的标语牌、适用的提示语。学校在红领巾广播站、校报上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开展道德校园建设的情况,大力宣传学校道德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营造“讲道德,做好人”的浓厚氛围。目前,学校道德校园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教育效果良好,成为推进学校师生道德素质提升的一道精神大餐。

2、书香校园落实上。为了营建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我校采取了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读书意义的活动。

学校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学校开放式阅览亭、班级图书角、黑板报、宣传栏、网站、校园广播、悬挂宣传条幅,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活动的重要意义,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年级为单位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星”评选,每学期进行一次“书香班级”评选。认真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生每周不少于5篇),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笔记评比。营造读书活动的浓厚校园氛围。并通过在全校师生中召开动员大会,召开主题班会等进一步提高对读书活动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树立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在全校形成浓厚的读书学习风气,使读书成为我校学生良好的习惯。

3、艺术校园落实上。我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适宜符合自身素质特点的体、艺活动项目,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学生体育、艺术素养修炼,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艺术、体育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本学期,我校在艺术校园上打下功夫,成立了“小小讲解员”,大课间上我校为了不让学生产生对大课间的厌倦,在原有大课间基础上又创新了一项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又不失艺术气息的实现了“三字经”、“沙筒操”、“韵律操”、“冬季长跑”等。整齐划一的动作,韵律十足的旋律,让人看后回味无穷。给艺术校园充满了活力,同时也陶冶了全校师生的高尚情操,为培养具有艺术气质的幸福小公民这一办学理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学校组建了“朝花夕拾文学社团”、“揭秘阁数学社团”、“金话筒演讲社团”、“巧巧手绘画社团”、“童之梦舞蹈社团”、“小百灵演唱社团”、“心随舞动体育组社团”等七个艺术社团。由于我们广泛深入地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大多数学生在兴趣小组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学得开心,能比较“自由”的发展,因而其乐融融,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和其他活动上,使学生在校产生一种“寓教于乐”的感觉,使我校的艺术教育硕果累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加强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必然在我校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宏伟的蓝图,“一主三元”幸福教育的建设才刚刚起步。这些都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心血,付出加倍的努力,不懈追求,上下求索。秉承让学生成为发展主人的育人理念,致力为学生构建阳光的环境文化、课堂教学和成长通道。我相信,我校会在一主三元道路上会走的越来越来好。

第三篇:资料一(读后感)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请求哀求乞求)给他一杯水喝。这名女子看他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喝完牛奶,问道:“我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感到浑身是劲,()还看到上帝正朝他微笑。

数年以后,那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就被转到大城市的医院,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 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会诊。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名字时,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曾经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决心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此他特别地(关照关爱关怀)这名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也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上,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名特殊病人的手中时,她不敢看,()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一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

1、在括号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3分)

2、在括号中的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最适当的,在词语的下面划上横线。(2分)

3、读了短文后,你一定会喜欢上文中的人物,将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写下来,别忘了写上喜欢的理由。(3分)

4、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2分)

5、对短文中心的叙述最准确的一句是()(2分)

A、告诉我们年轻女子是个富有爱心的人。

B、告诉我们一个关爱他人的人总能得到他人的关爱。

C、告诉我们凯利医生是位医德和人格都十分高尚的人。

D、告诉我们凯利是个有志气、有坚强毅力的人,因此他能从贫穷的孩子成为大名鼎鼎的医生。

6、当那位特殊的病人看到那行小字时,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想象一下她当时的感受。

习作:写一篇读后感。

一、什么是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看完一部电视剧,听完一首歌以后,它们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

分内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感动,而且也让你想到很多很多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阅读时,往往会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从而产生颇多感触、联想和体会,这就是读后的感觉,记录下这些感受的文章就是读后感。

二、怎样定标题?

读后感的标题一般有正、副两个。正标题写明观点,副标题写读的什么书。

三、读后感可简单归纳为三段法。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

这一部分就象一个帽子或引子一样,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这一部分一般来说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出,不要绕圈子。只要概括性说出感受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具体的感受过程。

我们读书看报看电影是视剧等都有一个过程,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接受的。这第二部分就是要说这个过程。

写法应采用边叙边议的方法,叙就是叙述所看的书报电影电视剧的感人的情节,议就是抒发我们的感受。要有层次有顺序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顶点。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要照抄原文。议论要真实得体,这样才能感人。这其实就是议论文的论述部分。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部分就是要把感受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感受落到实处。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书报电影电视剧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比较,找出差别,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这其实就是议论文的结论部分。

建议大家写读后感时可以尽量用上一些名人名言、谚语、成语或名人成功的经历,这样会使你的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具说服力。要结合自己的感想,事情(最好是自己和他人的各一件)再加联想。提醒大家注意一种常见的问题:有些同学选的文章不适合写读后感,读完后因为没有太多的感受可写,为了凑字数就把内容介绍得非常详细。因此,事先一定要先选好文章。

范文

都是虚荣心惹的祸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

今天我读了《皇帝的新装》这篇故事,他来自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这本书。这篇童话故事讲了皇帝爱穿新衣服。一天,来了两个骗子,自称织出的衣服不但漂亮,而且能看出哪些大臣是笨或不称职。为了表示自己聪明,称职大臣都装作看见了。皇帝给了骗子好处,穿上“衣服”出巡了。百姓都夸耀皇帝的新衣,一个孩子的一句话让皇帝明白自己被骗了。

读完这篇童话,我不禁问自己:作为一国之君怎么会被骗呢? 毫无疑问,全虚荣心惹的祸。全天下的百姓、大臣甚至皇帝都心甘情愿地被别人骗,也心安理得地骗别人。骗子之所以得逞,是因为他们看清了人们心中的弱点——甘愿被别人利用,为的只是满足他们可怜的虚荣心。

实际上虚荣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孩子的心是单纯的,随着长大虚荣心也会越来越深。读了童话后,我想提醒人们:保持一颗真诚的心!不要为了虚荣,放弃那颗真诚的心。

想想自己其实也这样。看见别人拿出很贵的溜溜球玩真羡慕,怕爸爸妈妈不同意买,只能看着人家玩,可真正买了又觉得别人的更好,总觉得永远满足不了自己的虚荣心。

当我读完文章后,我明白了:虚荣心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虚荣心,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知足的人。

第四篇:幸福教育讲座资料

刘垦学校幸福教育讲座资料

解读“幸福教育”

探知幸福真谛,是为获得真正的幸福。践行幸福教育,是为收获教育的幸福。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使自己有所作为﹑有所成就,都在寻找幸福的生活﹑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幸福缺乏足够的认识是最根本的原因。人们生活之不幸往往是由对世界的错误看法﹑错误伦理观和错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使人能够产生幸福感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然而由于一些人缺乏正确的幸福观,缺乏感受幸福的品质,缺乏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至丧失了那些本来可以获得幸福的条件和机遇。由此可见,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培养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应担此重任。一.感知幸福涵义

究竟什么是幸福?至今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现将一些典型说法归类介绍,以便读者从中领悟其内涵。

1、物质说

“幸福是指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 ——源自《辞海》

在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中,赞同这一说法的人相当普遍,这种认为幸福是一种实在的生活境遇的说法,其合理因素在于揭示出物质生活是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

2、精神说

所谓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即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满足产生的愉悦的状态。

——源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国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这种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和体验的说法,其实质在于强调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

3、能力说

“幸福是一种生活是更好的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是构建人生幸福的支柱。”

——源引刘次林《幸福教育的建构》

这一观点指明幸福具有可塑性,幸福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同时也指出幸福是向往与创造的有机结合。

4、境界说

幸福是一种基于他人的快乐和愉悦之上的体验,能产生于人分享的欲望并一直印在自我陶醉的回忆中。

这一说法揭示出幸福具有社会属性,幸福是建立在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的基础上,幸福着他人的幸福是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

5、人性说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人生幸福的一种最简单而又充分的描绘。生理幸福——心理幸福——伦理(道德)幸福在完整的幸福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源引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家(美国)马斯洛《人类动机论》

这一观点亲近“人性”,揭示出幸福的源头和载体,说明脱离人本身就没有谈论幸福的必要了。

6.人本说

幸福不是金钱﹑不是成功﹑不是健康﹑甚至不是单纯的快乐,幸福是人们推进自我完善,而将潜能和创造力展开过程中的一种体验和感受的有价值的存在形态。

这一观点揭示出追求幸福的实质是自我实践的需要,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我校办学理念中的“幸福”倾向此意。

7.态度说

幸福是面对复杂生活时露出的微笑。

此观点说明幸福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拥有幸福,需要人们拥有剥吞痛苦的宽容、迎接挑战的从容。

8.过程说

生命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又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珍爱这中间的过程就是幸福。

此观点指明生存与奋斗的过程中就是幸福。他提醒人们活好每一天,珍爱每一份拥有。

若要透彻理解幸福的涵义,还需知晓下列相关概念。

(1)幸福感

幸福感是人在受到一定刺激时,产生的是否幸福的情感体验状态。是客观存在作用于人的意识的综合产物。是人类独有的高级情感,严格区别于动物生理本能的快感振颤。幸福感不是遗传下来的,是后天加以培养的结果。

(2)幸福观

幸福观是人在受到一定刺激时是否产生幸福感的标准,是人对关于幸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只有符合了历史的、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幸福观才是正确的。它是幸福思维的基础。是幸福境界的定位,是幸福人格的内化。

(3)幸福能力

幸福能力是指人的发现、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具有累积性,是后天锻炼、培养的结果。

一个有幸福能力的人有四大性格特征。首先,幸福的人自尊,对自己多持肯定态度;其次,幸福的人自制力很强,克服困境的能力也比较大;第三,幸福的人乐观,对生活所求甚少,知足常乐;第四,幸福的人善于勾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实在的生活境遇?是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价值形态?是目的?是过程?是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揭示幸福的真谛,只能是真正感恩幸福﹑创造幸福的人。

二、理解幸福教育

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一)什么是幸福教育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以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与教、有待于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

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

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它有可能容忍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幸福的内容”蜕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遁于传统教育的老路;而后者,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根本性情感性质,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则是更为深刻、可靠的理解。当然,我们也不舍弃践行前者对幸福的理解,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达到实质性的目的。(二)为什么要实施幸福教育

1、实施幸福教育是学生成长之客观需要

首先,实施幸福教育是适应丰富青少年学生幸福感之需。

当代青少年学生,出生于八十、九十年代,又多为家中独生子女,衣食住行条件优越,娱乐消遣丰富多彩,亲情呵护疼爱有佳……似乎所有历史的不幸都离他们很远,所有现实的幸运都特别垂青他们,这就促成幸福感淡化,表现为“生在福中不知福”。一切拥有都属平常,一切所需都是正常已成为他们的思维定势。自私经常、冷漠异常、喜怒无常已呈现失常态势。对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担负起浓郁学生已淡化了的幸福感之责任。

其次,实施幸福教育是适应纠正青少年学生幸福观错位之需。

优越的物质供给与匮乏的精神教育并存的社会现状,必然导致学生的幸福观扭曲错位,不能与时代要求合拍,常表现出:在评价幸福方面,仅视物质欲的满足为幸福(拜金主义),而忽视内在建设;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时,唯以个人享受为幸福,而忽略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享乐主义);在对待现时与发展的关系上,只把现时的愉悦做幸福,而视为创造未来的幸福付出为痛苦。随之,没有做人原则和底线伦理(绝不以正当的理由去做错事,绝不以任何理由去做伤害别人的事)的人多了起来,缺乏健康发展的人格特点(缺乏信念、责任、理想、宽容)的人多了起来。因此,我们的教育同样也必须担负起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

再次,实施幸福教育是适应弥补青少年学生幸福能力不足之需。

就今天的青少年学生而言,生活几乎能够提供给他们所需的一切,然而,许多人不仅不能感知自己所处的幸福境遇,反而产生沉重感、负担感,究其原因就是感知幸福的能力低下。更值得忧虑的是,生活上的供给制、教学中的填鸭式不可能形成自主生存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了。无需赘言。前面谈到,幸福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教育。

2、实施幸福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今天的人们是从来没有过的渴望参透幸福的含义,渴求获得美满与幸福。无论是追求幸福的动力还是能力,都与教育所赋予人的知识与理性密不可分。从我国社会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受教育程度与人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所得到的各种待遇和发展机会密切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意味着生存条件越好,发展机遇越多,因而也就越可能较多地体验到幸福。毋庸置疑,幸福教育意义深远而重大。

应试教育是侧重于青少年学生的将来幸福,在施教过程中,不是让学生去追求成功,而是去避免失败;不是让学生去追求幸福,而是去逃避痛苦。过重的课业压力剥夺了孩子们现实的幸福,填鸭式的教授造成他们幸福能力方面残疾。这样的教育注定是无法帮助青少年建立幸福生活的。长期以来,我们一批批的学生被这种教育压得苦不堪言,整个社会业声称深受其害。于是我们有了那么多的教改实验,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离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发展仍有相当距离。体制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最显眼的障碍。教育的改革绝不能园囿于改良,更应是革命。而教育要革命,就必须有教育理念的支撑。这正是我校提出“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这一科学理念现实原因。

当我们设身处地的理解失去天性、失去自主、自由支配时间权力而生活在成人意志中的青少年那种无力抗争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无奈境况时,教育工作者就该把追求学生幸福作为教育科研的基本课题,探究让学生幸福走素质教育之路。

(三)幸福教育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1.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创设幸福的教育环境,给予学生人本化关怀,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浓郁的做人与学习的幸福感,进而感恩他人,奉献社会。

第二,作为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一定是带有某种意识观念的人,而这种意识观念是以客观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幸福观,对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辨别幸福是非的能力,创造未来幸福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2.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础

“合理地获取自己的幸福与为他人创造幸福都是道德的事情”。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要求的。

3.有心理学理论基础

幸福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其作用突出表现为:第一,起到动力作用,对幸福的追求是引起能力与智力发展的内驱力;第二,起定型作用,树立了正确的幸福观,可以促进良好的能力和智力的定型;第三,起补偿作用,较强的幸福能力能够弥补其它能力与智力方面的某些缺陷,可见,培养学生的幸福情感有利于学生长足发展。

4.有教育学理论基础

其一,孔子的“仁爱”教育观。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我们要把我们教育的人变成一定幸福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原则:“学

校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这些都是幸福教育的启蒙思想。

其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可见,让学生幸福地学,学成幸福的人,是素质教育题中之义。

(四)怎样认识幸福教育中教师的幸福

对于开展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1、幸福教育——幸福的职业

传统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认为是教师职业的形象概括。这样以奉献、牺牲、崇高的本意的外在介定是不科学的。

其一、从某中意义上说,各行各业都具体奉献的性质,人的社会性注定了人的活动的奉献性。但能够把工作当成幸福的人并不从奉献中感到什么损失,实际上,他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奉献,他只从工作中感到生命得到充实和生活的乐趣。教师可以是“春蚕”,但春蚕吐丝却是它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让它吐丝,它的本性就要受到伤害;教师也可以是“蜡烛”,但蜡烛是在燃烧自己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燃烧的蜡烛却是不幸的,由此及彼,教育不应是一种悲壮的职业,教师的最高境界应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

其二,“高尚”“崇高”是一种外在的评价,把教育说成是“最高尚”的职业,也就意味着其他职业不是“最高尚”的;而幸福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工作体验为“最幸福”的。教师职业的“最幸福”并不损害其他人,其他职业的“最幸福”。

事实上,教育活动包含了人的一切主客体内容,当中既有无的客体,也有人(学生)的客体,还有教师自我的客体。而其他职业主要是直接与物的客体打交道。比较而言,在职业活动的客体内容上,教育无疑具有特有的优越性。教育丰富的客体内容使它得以能够在职业活动中体验到最丰富的情感内容,因而它也最有理由成为一种幸福的职业。

2、幸福教育——共享幸福

幸福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幸福地教、幸福的学。在幸福的教育中,师生在幸福上是相互“感染”的。这种感染是以师生间的移情为中介。作为一种内在体验,幸福是“独享”的,但通过外部表情,幸福又可以与他人“分享”。当教师的内部体验外化为表情时,教师的幸福就变成了一种可被观察的对象了。

学生通过识别教师的表情,在自己内心激起同构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又会外化成学生的表情,教师通过学生表情的反馈强化了自己幸福体验,学生幸福感也因此渐次强烈。在幸福上,师生双方相互感应,不断激荡,教师“忘掉”了自己的角色,心无旁鹜,意到情随,举手投足恰如其分。对一切问题都驾轻就熟,对任何变化都应对自如,把一切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却又浑然不变。学生也在“忘我”之中随着教师的牵引,仿佛来到了生活现场,沉浸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慢慢的消解中介隔离,达到同悲同欢的融合境界,这是一种“忘我”的体验。当然,这种体验状态既可以是以感性情感为主的“热情奔放”场面,也可以是以理性为主的“条理”、“系统”、“缜密”、“深沉”的理智情感。情感体验的教育方式激发了对知识、对学生或对教师的爱,丰富了师生间的理解,弥补了因语言表达造成的意义缺失,使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神效。

在幸福的体验性教育中,教师既是幸福的创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者;学生既是幸福的享受者,也是幸福的创造者。师生双方在教育幸福的创造和享受上得到了内在的统一。

三、诠释“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理念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一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因此,育人为本,为学生终生幸福发展服务的高度负责精神,应当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基于以上思考,以夏军校长为核心的我校新一界领导班子着眼素质教育,立足学校实际,于2003年确立了 “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科学的办学理念。对此,夏校长在发表于《中国教师报》题为“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文章中曾有以下解释:

1、其核心意义: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和条件,使在吉林一中接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体验幸福的境界;奉献幸福的人格。拥有提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从而造就高品位人才,促进个人与社会、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2、其实施方略: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基本前提;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至关重要,学生的自我教育举足轻重。

鉴于以上总体构想,基于课题实践的积累,笔者暂且这样定位实施中的我校的“幸福教育”。

1. 指导思想是:素质教育理论与思想。

2. 核心理念是: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3. 遵循原则是:树立科学幸福观与培养幸福能力相结合原则。

4. 重要内容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

5. 基本目标是:提升师生幸福境界——将幸福带给他人。

四 .初探“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途径

(一)创办幸福学校

创建幸福学校是幸福教育赖以存在的大时空,是成功进行幸福教育的前提条件。

关于幸福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要做这样的思考——“学校要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1.让学校成为一座探索求知的学园

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没有文化,学校不引导学生和教师去探索求知,也就不成其为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幸福的学校必须有浓郁的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为学生创建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以增强其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研究性学习”可做示例。

2.让学校成为一处生动活泼的乐园

和谐的环境易于引起共鸣,愉悦的氛围利于迸发激情。让学生的智慧能源得到深层挖掘,情感能源得到充分释放,个性特征得到健康发展,这才是幸福学校要研究和追求的深层意义上的生动活泼,只有这样,学校才有歌声与笑声,学生才会有成长的真正快乐。“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活动”可做载体。

3.让学校成为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园

有教育家说,学校应当是家庭的延伸。这道出了人们对学校所期盼的那份温馨和亲情。没有亲情的教育不能触动人的灵魂,没有尊重的教育无法引起人的共鸣。只有震撼人的情感,开发生命的潜力,懂得珍爱生命的教育,才能成为幸福的教育。幸福的学校是传送爱的学校,让学校在充满亲情的氛围里自由发展;幸福学校是传播爱的学校,使学生在感受教师无私的爱后,在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以人为本﹑学生至上”可作为办学宗旨。

4.让学校成为一所美丽的花园

学校不是花园,但它应当像花园那样整洁﹑有序,让生活在这里的师生,人人以绅士自律;学校不是花园,但它应当像花园那样充满绿色,让这绿色充盈师生的心灵,唱响奋发向上的生命主歌。幸福的学校应当合理开发和配置学校的办学资源,积极创建必要的办学条件——绿色园区﹑现代化设施﹑人文化景观。“天人和一”可以作为建校方向。

(二)创设幸福课堂

赏读诸多关于“幸福教育”的文章,采撷部分学校“幸福教育”的实践经验,深思后发觉现有成果仅停留在认识层面。至于实施方法,更是游离于皮毛。

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准幸福教育的中心载体所致。其实,实施幸福教育的中心载体就是课堂教学。可以说,没有幸福的课堂教学,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教育。

“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是幸福教育的实质内容,每一位老师都要潜心探究如何创设幸福课堂这一重要研究课题。

笔者仅将个人的一些零散的不成熟的想法写在下面,借以抛砖引玉。

1.幸福教师

教育是依托于影响来实现目标的。由此推论,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激情迸发需要教师激情的激荡,学生的快乐拥有需要教师快乐的感染,学生的幸福体验需要教师幸福的传递。这犹如花木与阳光,唯有阳光普照,方能开出阳光般灿烂的鲜花。

创建幸福课堂,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达到“三师”高度:一是严师,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二是名师,要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摆脱平庸不甘落后的英气。三是人师,要有纯洁的灵魂,高尚的情操,完善的形象,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样的教师步入课堂后会宠辱皆忘,面带微笑,流淌激情,洋溢着崇尚教育职业的幸福感,在自己创建的幸福课堂上进行幸福的教育。

人食五谷杂粮,谁无烦恼?关键在于自我调适。摘录哲人幸福说,助君抛却烦恼亲近幸福 —

(1)幸福是容忍了不幸而后产生的----蒙田

(2)相信自己幸福的人一定很幸福了;认为自己不幸的人已是很不幸了----佚名

(3)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享受真正的幸福----富兰克林

2.幸福学生

幸福教育的切入点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通过培养幸福观形成合理的幸福思维,产生正常低调的幸福感,进而生成感知幸福的能力。那么,幸福学生对幸福是怎样感知的呢? 下面摘录调查中得来的部分学生的观点借以参悟。

(1)家庭——拥有健全、和睦、互敬互爱的家庭是幸福的;拥有平易近人、善于沟通、指点迷津的父母是幸福的。能让父母放心、欢欣、温馨的自己是幸福的。

(2)学校——在名校就读、为名师所教是幸福的;为母校增光是幸福的。

(3)同学——拥有团结又真诚、互助有竞争的班级是幸福的;拥有学习上鼓励、生活中支持的同学是幸福的。为班级的荣誉尽力、为同学的成功尽心是幸福的。

(4)老师——尽职尽责、爱护学生、公正待人的老师让学生感到幸福;充满激情、幽默风趣、善解人意的老师让学生体验幸福;有具现实意义的内容、用令学生喜欢的方式教学的老师让学生得到幸福。做一个促进老师不断进步的学生是幸福的。

(5)学习——能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并努力使自己优秀是幸福的;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幸福的;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幸福的。

(6)个性——学会倾听、理解、尊重、赞赏是幸福的;拥有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是幸福的。

3.幸福观念

“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幸福教育的基本前提”。幸福教育价值观的确定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应的教学价值观。从多数人认同的“幸福是人们推进自我完善,而将潜能及创造力展开过程中,一种可以体验和感受的有价值的存在形态”来讲,笔者认为,教学应建立注重人的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即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核心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教师要拥有幸福教育价值观的新理念。

(1)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样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幸福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独特性的个性化教育。它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应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知识的针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2)理解生命的生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人的“非特定化”意味着人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幸福教育是注重生命发展的教育,它要求教师明了生命的未完成性,未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具有的生成性,幸福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诱发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3)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人“天生”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注重生命发展的幸福教学在实际学习活动中,应表现为:第一,强调自体性参与,即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第二,重视直接经验。从备课上讲,教师要仔细地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那些生活经验,实际生活中那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那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从教学角度讲,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体验过程。从学习角度来说,教师要促进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效交融,把直接经验改造、发展,把间接经验整合、转合,进而形成终身学习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力量与意义。(4)关照生命的整体性

人不仅认知,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幸福教学要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把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挖掘课程内容的情感内涵,激发情感的动机内化作用,利用情感的行为调节作用,使学生在教师流淌着情感的教育过程中,产生共振,既使情感认知化,也使认知个性化。从而使教学过程既成为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在人格修养这一基本幸福创造力方面,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请君自省,你的头脑里是否存储以下教育思想: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学生今天是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天将会成为什么样。

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敞愉悦的成长环境。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有效的教学并不是头脑的碰撞,而是心灵的交流。

教育的一切结果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品性良好的人和有用的公民。

4.幸福教学

实施幸福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至关重要。

(1)明确幸福目标

心中明确大目标:教育教学的各个部分都要贯彻“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核心理念;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追求“如何教幸福与怎样幸福地教”的中心目标。

教学明确小目标:课堂教学中既要有明确的培养学生科学幸福观的目标,又要有明确的培养学生幸福能力的目标。

(2)重视教学过程

幸福教学必须改正“重结论而轻过程”的传统教学的错误,使“教师教的过程”让位于“学生学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动态生成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构建。因此,教师要转换观念开发生成空间,设计弹性方案拓展生成空间,把握实施过程优化生成空间。在营造民主氛围、观察学生思维、及时点拨上做文章,让我们在教学中再也见不到空乏虚浮的指点和示意,人云亦云的屈从和附和;没有不敢跨越的雷池和禁区,也没有令人心灵窒息思维边境。有的是创造的激情、是创新的满足、是智力的挑战、是灵感的“狂欢”、是心灵的愉悦。

(3)人文化的教学内容

新教学价值观认为,教学内容是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的统一,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整体呈现。不应是概念、公式、原理或字词、句段的简单堆积,而是生命世界的表达,是生命意义的阐释。因此,幸福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教学内容应该是将学科知识及教师与学科特定内容的相关知识,转化为融人类共同知识经验、教师内化的知识经验、学生个体已积累的知识经验为一体的,经过创造性加工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学科知识的原初形态。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教学就会越有效。概括地讲,在教学内容上,幸福教学要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整合,加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整合,促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4)情感化的教学效能

学生的学习要依靠兴趣、情感、意志、毅力、志向等动力系统的激活,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应以充沛的情感、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真诚的爱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要把握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善于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蕴含的情感,创设生动、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用情感和爱心感染并打动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让学生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5)发展观的评价方式

幸福教学不局限于认知的目的,更关注学生整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因此,幸福评价要求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还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和热情.教师要艺术地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评价遵循过程性、情境性、全面性、鼓励性、积极性的原则.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人格、潜能等方面都要给与评价.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鼓励、信任和欣赏的一片真情,以真诚促进师生情感的沟通,用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6)交往式的师生关系

幸福教学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式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即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处理平等关系时,要求教师具备----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同时,更应强化“首席”的作用----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具体做到:①帮助学生检查和反省自我,明了自己学了什么和获得了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幸福观,感知幸福,生成幸福能力。总之,在交往式的师生关系中,师生相互尊重、彼此信赖与激励,师生会共同体验到生命的涌动、精神的拓展所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6)自适应式教学策略

近年来,我校教师放弃传统的讲解传授式课堂教学策略,普遍采用了启发式课堂教学策略。即教师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按照“低起点、小台阶”的方式序列化地组织起来,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内容。这种启发式课堂教学的策略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避免学生采用死记硬背和机械式训练的方法学习知识,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及能力培养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然而,启发式教学策略并不是一种理想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其一,提出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未必全部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作用有限;其二,分析解决问题只适应于部分学生,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难以实现;其三,教师牵引过多,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成为空谈;其四,教学过程更多既定性,刻板的行为无法适应课堂教学的多变,教学目标多是无法全面实现。基于如此种种弊端,我们倡导采用自适应式教学策略以超越启发式。自适应式教学包括自适应教与自适应学两个方面。

自适应教就是教师用课堂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用多样化的教学行为替代刻板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真正做到教是为学服务。自适应教学策略要求我们的教师:首先,要重新定位角色,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其次,要为学习而实施教学,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情感体验与学生同喜同悲,人格熏陶与学生同时升华。其次,教师要善于即景生情、节外生枝、旁伸斜逸、见缝插针、随机应变、见风使舵。自适应的教其本质所在是“为学生发展而教”,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应追求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顺畅、学有所得,学有创新,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自适应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得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上,学生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审视、自我评价、自我补救,满足我要学、证明我能学、实现我会学的自主学习方式。自适应学习要求学生不断产生认识的冲动,保持思维的活跃,产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发展的满足和成功的快乐。学习方式采用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自己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提高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自适应学习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向学生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或者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引导他们主动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第二,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

第三,必须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活动,为学生反思和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交流经验,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机会。

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幸福了吗?我们的教学使自己幸福了吗?叶澜教授的追问会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是否给他们以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是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是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是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我是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是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是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

我是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

我是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

我是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人格升华?

第五篇:《幸福与教育》读后感

《幸福与教育》读后感

三幼天府幼儿园黄淑兰

关于幸福与教育的关系,相信对于包括我及大多数人在内,都很少认真细致地考虑过,即使在读幼师后,我对此的认识也是肤浅的。直到最近读了《幸福与教育》这本书,再加上对多年以来实践教育的反思,才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这本书对于我们幼教工作者尤其意义重大,因为人的整个一生,他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为人处世的态度等等,必然与其幼儿时期的成长环境(耳濡目染)和父母家人等身边人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这是很显然的道理——幼儿们恰如一张白纸,接触啥颜色就有可能被染成啥颜色,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一些本来正常的孩子由于意外或特殊的原因而与社会上一些“坏孩子”混在一起而变得不好得到证实。可以肯定的是,幼儿的言行和思维是必须得到正确的引导教育的。

读了《幸福与教育》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它应该成为我们幼教工作者的必读本。它对幼教工作者的作用正如其内容简介所述:“它对 ‘将幸福作为一种教育目的的话,我们会如何去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幸福与教育》首先追问了什么是幸福。其次,又讨论了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孩子们去理解幸福。作者认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必须培养对于不幸福的容忍能力以及一种减轻他人痛苦的意愿。在对当代这个几乎只看重以经济指标衡量幸福和快乐的社会进行批判的同时,《幸福与教育》谈到了持家、为人父母、珍爱住所、培养品格、人际关系的发展、找到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和参与民主生活方式等对于幸福的意义。最后,《幸福与教育》还对如何将学校和教室变成幸福的场所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下载阅读“一主三元”幸福教育相关资料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一主三元”幸福教育相关资料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年教师幸福教育读后感

    幸福就在感动间作为青年教师,有幸得到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这本书,全书的章节均围绕教师的幸福与发展展开,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让自己幸福,也让学生幸福的教师。每次......

    幸福教育论读后感

    幸福教育论》读后感 2011-06-21 16:00:48|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拜读了刘次林先生写的《幸福教育论》一书,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幸福与教育读后感

    幸福与教育读后感每一个人,都如同飞蛾扑火般追求幸福。那么教育额幸福在哪里呢?这个夏天,我拜读了美国作家内尔·诺丁斯的《幸福与教育》,对教育与幸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

    《西湖主》读后感(精选合集)

    《西湖主》读后感如果说《红楼梦》是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那么,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古文言小说的顶峰。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狐鬼精怪,无所不有。人间,冥府,仙界,没有界限,来......

    养生主读后感

    《庄子·养生主》读后感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伟大思想家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哲人,他离经叛道,语出惊人,随心所欲,似已超越凡尘,冷眼旁观,而又梦呓般以恣肆的语句,新奇的比喻,跳脱的思维,......

    养生主读后感

    养生主读后感 学完《养生主》一文后,感想颇多。整篇文章贯穿着庄子的处事思想,乍见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细细想来却充满着大智慧。开篇,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以......

    养身主读后感

    读书心得·读庄子《养生主》心得 关于庄子的《养生主》,几乎所有上过学的人都耳熟能详。譬如《庖丁解牛》的故事和“游刃有余”、“批隙导窾”、“薪尽火传”等成语皆源于此......

    收获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读《收获幸福的教育》有感 清明节期间,有幸拜读了美国瑞克·玻斯纳的《收获幸福的教育——一所从不考试的公立学校》一书,该书向我们介绍了美国科罗拉多州杰弗森郡开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