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泉学校高效课堂改革经验介绍
大泉学校高效课堂改革经验介绍
一、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然而,如何界定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目前教育界还缺少科学的、具体的、量化的衡量标准。这就对建设“高效课堂”产生了制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什么是“高效课堂” 我觉得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在课堂上就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让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课堂”优点的同时,也解决了“传统课堂”中一直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低”、“知识掌握被动”等问题,拓广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亲身体会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效课堂”绝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颠覆和全面否定,而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二、高效课堂在我校的转化方案。
高效课堂并非固定不变的模式,它是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框架,其扩张性、灵活性、适应性非常强。通过对教育局下达的二三六模式的学习,通过多次外派教师外出听取有关高效课堂改革的教学示范课,也通过对赫山实验学校二五游艺课堂的学习。我们大泉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实际教学情况,在校长的带领下研究提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文件)
三、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现阶段的现状与成果
由于考虑到教师队伍的老龄化,我校高效课堂改革并未全面铺开,只是进行了班级试点。但是我校一直努力并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高效课堂的理念与运行模式,并鼓励老师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开展教学改革。部分班级的小组文化建设已初现雏形,例如小组课桌椅的摆放、小组内结对子分层次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长的选举与任务的确定、小组名称以及口号的确定等等,在此基础上部分班级确定了各具特色的小组评价机制,比如小组日评奖励制、周评奖励制,组长负责制。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也不断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自我展示与探究,部分班级教室给每组准备了展示板,并适时运用简易导学卡辅助学生学习。每一学期我校都会组织一次以上的教研活动,我们把课改的重心放在年轻老师身上,希望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活力,也着实带来了不一样的效果。老师们在课堂设计、课堂组织上都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原则,我坚信我们的课堂在进步。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改是一条漫长却充满意义的道路。要真正的将教改实验本土化、特色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敬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第二篇:高效课堂改革行动经验交流体会
高效课堂改革行动体会
暨龙镇春蕾完小 张传奉
高效课堂建设活动,在我县开展得如火如荼,洋思、各兄弟学校的教学经验,“让我胜读十年书”,但是通过我校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情况来看,还有大量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现代教学的新理念、高效课堂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本着找不足、寻差距、谋发展的原则,结合教学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落实好落实三维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这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主动认知主动发展。我们有些课堂,变成了机械的模式堆砌,出示目标—学生自学—纠正答案—检测知识。教师讲的时间也少了,但是课堂少了生机,成了没有情感和血肉的课堂。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以及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与已有知识的衔接都是知之甚少。枯燥的知识积累,离开了情感的土壤,离开了知识的载体显得苍白无力,把一种本来是很高艺术性的课堂演变成一种纯技术活。要真正实施思维的对话,就要切实挖掘文本的内涵,落实三维的目标,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或者是一个故事的娓娓道来、一段史料的影片的激情演绎、一个问题的跃跃欲试的探索、一个生活中困惑的迎刃而解等等,这样才会实现思维的碰撞、知识的存储、情感的升华。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高效课堂的一个核心词语。“先学”环节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后教”阶段的效果。在我们有课堂上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个简单的课本知识罗列的提纲、几分钟漫无目标没有压力的自学、教师的讲台上的站立等待、学生还没有完全看完的匆忙结束。这一切的行为都影响着先学的效果,势必会产生讲解展示阶段的漫无目的。要高度重视“先学”阶段的工作,预习的充分,讲解展示才会有的放矢。首先要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设计好高质量的导学案,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情况而不是照搬照抄。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和后面展示阶段的任务,或者是接下来的对先学阶段的检测的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压力去学,而不是放羊式的自学,效果可想而知了。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作用并不是单纯的等待,而是走进学生,不断鼓励学生高效完成自学任务,提醒走迷路的学生。为了在充分暴露自学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题、个别询问、小黑板板演、提问等形式进行调查,对主要的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为“后教”做好准备。
三、调控好课堂的展示和互动
课堂的展示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阶段,充分的展示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内的活动和班级内的展示,让学生带着激情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个别的课堂没有学生 1的展示,有的是教师的唾星四溅的讲解;有的课堂展示一律是集体的展示,一个人回答,全班人收听,缺少小组内的活动,学生活动机会少;小组内的活动没有组织,分工不明确,小组活动效率低下;展示的途径单一,只有口头上的展示,学生动笔写的太少,记忆印象浅薄;放羊式的展示交流,没有评价和反馈,学生没有任何压力感,部分学生成了课堂的看客;教师在展示阶段没有深入到小组内,或者是对学生自学阶段情况把握不准,后面的集中讲解时,不能做到真正讲到学生的心坎上。
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展示是学习成果的最直观暴露,高效课堂就是一种展示文化,没有展示的课堂是畸形的课堂,是没有温暖、力量和活性的课堂。课堂展示中要高度关注课堂中展示者和参与者的关系,努力杜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要形成众人集体参与效应,展示不是看表演,而是一窝蜂上阵,要增加互动,把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采用多种形式的展示,充分发挥班级中的黑板的作用。一定要多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每个学生动笔写出来,动嘴说出来,坚决克服教师---一个学生单向式的互动充斥整个课堂的现象,要通过深层次的提问、展示充分暴露学生的问题所在。
四、严格控制教师讲解的内容。
“教师教学的最大的悲哀在于包办!”传统课堂上教师包办严重,不管学生会不会一讲到底,经常刹不住车,国外专家的那句“在中国最难的事情是让他们的老师在课堂上闭上嘴”真是一语中的。教师课堂浪费时间的现象比比皆是:照本宣科地讲到下课还没有讲完;没有任何启发性、貌似热闹的一问一答充斥了课堂,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检测,铃声响起拜拜走人;讲评课上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学生被灌了满满一节课,而没有自己归纳强化训练的题目和时间;学生信马由缰节外生枝地讨论发散浪费了大家大量的时间。
教师的讲解时间,坚决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学设计的环节一定不要花架子,不要为了发散而发散,时间要服从效果,在思维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增加学生的思维活动容量。严格控制提问的次数,尤其是问题简单,回答是不是式的提问,多增加小组内的活动,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而不是让他们当听众。增强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时刻调控好课堂的进度、学生的参与度,监控好教室内的每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讲评课上要讲解展示的内容,必须进行提前批改或用各种不同形式进行统计分析,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讲解。对影响课堂效益、浪费学生时间的环节和突发事件予以处臵。
五、落实好每堂课的训练检测
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堂中的松跨现象严重,对课堂中学生的紧张程度关注不够,学生一直处在一种自由、无压力、无动力的状态下学习;课堂上浪费时间现象很多,小组的互助多于独立的思考;好多的教师认为自己把知识讲到了、讲会了就算完成任务;只有知识的传授没有学生掌握情况的反馈;满堂灌后,大量的作业压到了课后,加重了学生负担;堂堂清成了一句空话,等单元考期中考后发现问题为时已晚,恶性循环后,大量欠债的结果是后进生越来越多。学生课堂不
紧张和没有反馈的学习是我们课堂上致命的硬伤。
要想实现学生紧张地学习,每节课保证至少15分钟的时间进行训练,下课后收卷,作业在课堂内完成,真正实施了课堂作业考试化,这样做,强化了学生时间观念,提高了学生听课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消除了学生依赖心理,减轻了学生课后的负担,使老师可以了解真实的学情。这样在规定时间内,考试的氛围中,独立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可以达到检测教学之目的。同时辅之以及时的激励,使学生随时知道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享受到努力学习带来的成果。
六、用心关注、面向全体
没有差生,我们教师还没有真正把关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教学的信条,在课堂上经常放弃一些后进的学生,只提问那些基础较好的好学生,教学的难度较大,起点较高,没有实施异步分层教学,同样的任务,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小组内的互助工作不到位,优生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不好,起不到兵教兵的作用,老师一个人再忙也无力回天;课后辅导跟不上,没有谈话和警醒,跟踪指导督促跟不上,导致了学生偏科。
课堂起点是后进生,也有利于扎实地落实基础知识,打好基础有利于优生的发展。后进生少了,就会水涨船高,优生队伍会不断壮大。通过每节课的课堂检测,加强批改,反馈分析,更好地把握学情,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落实好堂堂清、周周清工作,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防止一个学生掉队。落实好一帮
一、小组互助,既可以敦促后进生成长,也可以为优生的发展提供运用的机会,在帮助讲解中深化了对知识的巩固。我们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心灵,那么就会造就一批批的优生。
课堂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只有我们每一个教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奔放的热情,强烈的使命感,参与到高效课堂改革中,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生机,改革才会收到实效。要克服自身的惰性,万分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节课,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充分挖掘出重难点,设计好学生的活动,力争使每一节课实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把课堂中的问题当课题,研究分析尝试解决的方法,把反思当成一种工作的常态,勇于探索实践,不断改变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因素。只有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持之以恒,课堂授课艺术一定会得到超越,生命价值一定会得升华,一定会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相信今天我们行动了,明天一定会有收获!
第三篇:高效课堂经验
仙岩中心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经验及问题
高效课堂模式在我校实施近5年时间,在语文、数学方面取的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英语高效课堂模式实施较晚,所以也没什么经验可谈,今天也是带着学习的心情来到这里,下面我就讲讲我们平时一些做法。
第一.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看了一步非常好看的电影时,总想与身边的人分享,讲给同事或朋友听。若别人没看过这部电影,你一直在讲,别人一直在听,听者很容易走神或失去兴趣;但如果在场的人之前都看过这个电影,那么很有可能大家会参与到其中来,甚至进行更深层的讨论。我们新小学英语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若能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学、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解决问题,了解话题。那么在课堂上便会出现人人都想参与,想表达,想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局面。这正是任务型教学的一种形式,也是我们英语课堂所需要的。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采用设计导学案的方式来帮助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
第二,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也经常抱怨“这个问题我讲了十几次了,可学生还是不记得,还是会在考试中答错,这到底是为什么呀?是不是他们根本就没认真听我讲啊?” 不曾记得在哪里看过这样一句话:Tell me, I forget;Show me, I understand;Involve me, I remember.你告诉我,我会忘记,你展示给我看,我懂了,你参与了,我记住了。这就体现了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重要性。在平时课堂中,我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学困生每参与一次讨论都给与一定口头上或实际上的奖励。久而久之,他们就被带动了,也就有兴趣了。
第三,注重课后反思与集体备课的作用
在每节课上完之后,我就进行简单的反思,并不一定说要写出来,课后用几分钟在脑子回想下,这节课优缺点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这样我在另一个班级就能及时纠正,另外一点,注重集体备课,我们每周一下午进行集体备课,学校英语老师集中一起讨论某节公开课,谈谈这节课为什么这样上,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以及说说大家对这节课的意见等。
我的几点看法也就说到这里,这次来这里,更多的是带着问题来的。在实施高效课堂中,我们确实遇到很多问题
第一,我们都知道教学质量对于六年级来说有多重要,而且教学任务这么重,一个星期20多节课很常见,以至于感觉没有时间去搞课改。
第二.如何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像我们班60个人,怎么搭配,每组都有几个学困生,虽然我用过一些方法,但是有些学生连“small,big”这样简单的单词都认不到,真不知如何让他们参与课堂讨论。
第三,小学生词汇量少,特别是三四年级,讨论的时候,多是用中文讨论,感觉像上语文课,如何在有限的单词量下用英语进行有效的讨论,是我们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
第四,为了更有效的实施课改,我们改变了学生传统的位置坐法,学生面对面围在一起坐是为了更好的讨论,但是随之也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在我们需要讲一些语法的时候,需要学生认真看黑板倾听,可是学生头转过来时间久了脖子也难受,另外一点,每节课都需要讲很多次转过来看黑板,感觉很浪费时间。
经验比较少,问题比较多,希望各位有经验教师能给与指点。
第四篇:高效课堂经验材料
河头店镇中心中学
高效课堂经验交流材料2011.4.6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改革教法和学法,构建和推广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深入持久地开展了“高效课堂、有效学习”活动。现将我校一年来在课堂教学研究与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做到“三个到位”,将教学思想和工作重心集中统一到“高效课堂,有效学习”中来。
1、认识到位:通过召开校长办公会、教研组长会、全体教师会、家长会、学生会等一系列会议,广泛学习宣传市局下发的关于“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等文件内容精神,让“高效课堂,有效学习”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2、组织到位:建立健全领导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落实到位:层层有分工,事事有人干,件件有落实。按照部署及时开展活动,各分工口定期组织检查,阶段性汇报、总结、量化、评比、表彰。
二、坚持“四个保证”,在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与落实上下功夫,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1、时间保证:每周二至周五上午2、3节确保每天安排两节汇报课,下午活动课集中评课。周二活动课业务学习,周五活动课集体备课。教师每天上网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2、组织保证: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业务副校长具体抓,各分工领导负责组织,教研组长具体落实,教师全员参与。
3、内容保证:学习领会“省规四十条”和王局长讲话“三十条”等文件精神,研究《杜郎口教学模式》以及市局下发的关于“高效课
1堂,有效学习”等文件。反复学习《有效教学三铁律》、《高效课堂22条》。
4、措施保证: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与制度:《上课行为规范十条》、《学生课堂学习三十条》、《教师课堂教学二十不准》、《作业布置与检查规定》、《一分钟候课制度》、《小黑板使用与管理制度》、《导学案规范使用制度》、《汇报课与推门听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学校对每项制度安排专人检查、考核、评比。
加强师生的教学常规管理,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纳入考核。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量化成绩,期末总评。抓好教学上的“三本一卡”:课堂笔记本、典型习题集锦本、错题本,记忆卡。开展“六个一”活动:每天一句格言,每天一支歌,每天一千米跑步,每天一分钟踏步,每天一分钟记忆比赛,每天一篇反思日记。
三、强化“五个研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备课研究。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倡导“三步”备课法,即个人初备后提出问题---集体研讨解决问题---二次备课形成个案。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发挥个人潜能,对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和补充。课后做好反思。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编写一个精品教(导)学案,学校每学年组织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利用校园网建立“精品教案展示栏”,实现资源共享。
2、加强教学模式研究。按照新课程标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10+35”教学模式。尊重教师首创精神,探讨更多更有效的模式。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研究每学科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三种课型教学模式,现已初步定型。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活的,课堂教学不管采用哪种模式,只要体现了高效、有效,能把大多数学生教会、让大多数学生学会,就是好课。
3、加强教法研究。组织教师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的教法探讨与研究。一是树立正确的教法选择理念。教法的选择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环境,按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定。二是以教学模式为载体,深入研究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法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实效。三是组织教师结合同课异构等教学活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4、加强学法研究。教师围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环节入手,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利用期中期末举行学生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教师学法指导经验交流会,切实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每学期组织一次优秀学生学法经验交流会,并建档推广。
5、加强小课题研究。降低教研重心,树立“问题即课题”意识,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困惑开展研究,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学期初,各科汇集日常听课、座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精心设计小课题。对小课题结合实际,认真组织教师分析、实验,探索有效解决策略。学期末,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交流活动,汇集小课题解决策略并抓好研究成果的推广。
四、抓好“六项常规”,在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上下气力。
1、狠抓备课。首先抓集体备课。按镇教委统一要求,各学科每月组织一次大型集体备课,确定中心发言人,对每一学科每学期教材分段进行研究,特别注重重难点突破、教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其次抓教师个人备课。要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写出详案,学校每月对备课检查一次,将成绩计入教师业绩档案。
2、坚持听评课活动。学校总体组织示范课、公开课、复习课,对各种课型坚持听评课制度,有听必评,评中提高。本学期,重点坚持推行领导干部推门听评课制度,以促进教师备课和落实课堂教学的各种规定。
3、抓好导学案的指导工作。学校制定了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规定,要求必须有三部分内容:课前预习案、课中探究案、课后巩固案,充分体现师生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学校对每个教师的教学案进行集体展评,评出优秀的,打印下发,组织学习,相互提高,纳入教学管理考核。
4、坚持优质课评选工作。学校从级部入手,逐级听课、评议、推选,最后学校每科推选一节优质课,经过学校评委总体听课,全面审查,达95分以上者,确定人选,有力的促进了课堂教学。
5、抓作业批改和学生辅导,以巩固课堂效果。要求教师布置适量正规作业和家庭作业,实行“三批制”,即精批1/3,抽批1/3,互批1/3,教师对每次作业注上批语,发挥作业的效用。同时学校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对特长生加强辅导,辅导做到“四定一落实”: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内容、定辅导人员,教导处每天检查落实。
6、抓好学习评价。为了做好课堂效果巩固,体现课堂效果,要求教师坚持学科单元测试和随堂评测,及时表扬优秀学生,鼓励下游学生,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乐于学习。学校重点抓期中、期末考试,抓好质量分析,但不公布学生分数,不给学生排队。
以上交流,只是我们工作中的一点具体做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教学为中心,突出体现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负担,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今后,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只争朝夕的时间观念,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去,全力谱写河头店镇中心中学的教育新篇章。
第五篇:高中高效课堂改革经验
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
高二化学王维
高效课堂改革在我校进行已经快有一个学期了,从山东学习的课改经验也在很多课改班级中成功的实施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收获也有感慨。
一、小组合作推动班级管理
作为一名普通班的班主任我更关心的是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方面的运用,要想把一个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是非常不容易的,长期以来我对于班级里面一部分比较调皮的学生一直很头疼,管理难度非常大,迟到、上课说话、上课睡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处理学生问题。
从山东学习归来后我就将班级学生按照成绩分成了九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组长和副组长,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带领大家学习,副组长的职责则是小组的几率管理,通过不断的努力将各个小组凝聚成一个小团队,每位组员都非常注重小组的荣誉,每位组员都努力的给本组争光添彩,上课大家都非常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也比以前交的快交的齐了。而班级里的一部分难管理的学生再以前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在乎我对于他们的批评教育,但是他们非常在乎同学们对他的评价,他们非常需要被小组成员的认同。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管理,班级管理难度比以前降低了不少。上学迟到了,不用我去批评,小组成员就会对迟到者口诛笔伐,他下次再也不敢迟到了,上课困了,小组成员会提醒他不让他睡觉,每个小组成员为了本组的共同成绩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二、高效课堂营造学习氛围
在实行课改之前,上课的时候无论是什么课,无论老师的课讲的多么精彩,总是有一部分学生仿佛置身于这个课堂之外,这部分学生不是不想学习,而是落下的课程太多了,想学习却又不知道从何入手。渐渐地他们在学习中迷失了自己,对于这部分学生是所有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无论怎么激励效果都不明显。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了两个阵营,一部分学习积极的学生越学越爱学习,天天在一起讨论学习问题,而另一部分不学习的学生则是天天在一起说话、玩闹、给管理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实行课改以后,将爱学习的学生和不爱学习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有机的组合到一起,通过集体荣誉感促使小组内的各个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进步。以前学习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可以在学习上帮助组内成绩不好的同学提高成绩,同时也可以督促纪律差的同学遵守班级的纪律,而以前管理难度大的同学也变得好管理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通过小组间的各项竞争激励学生学习,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而言,集体荣誉感可以支持着他们不断的进步,而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则通过帮助学困生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整个班级呈现出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
三、丰富多彩的评价手段
高效课堂的实行,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外,还应该有配套的管理方式和激励方法。在分组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大量学困生的转化,自信心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使同学们改变学习态度,定期举行一些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小组合作探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个月开一次大型的表彰大会,表扬这一个月以来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学生颁发流动奖杯、发放奖品,班级有九个小组,表扬的时候表扬前六名,给他们发奖、发吃的。而表现不好的小组什么也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小组享受胜利的果实,对这些表现不好的小组来说具有非常强的激励作用。激励手段必须要每次有新花样,不至于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除了一月一次的大型奖励之外,日常的评价也要及时跟上,每节课要有评价,每周也要有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主要以小组的加分为主,配合一定的物质奖励,要让学生摸不透老师的心思,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难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提不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告诉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提出;遇到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当然,这些技能和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这种长期培养,仅靠课堂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问题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做起:(1)培养小组成员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成员都要服从小组的领导。(2)引导学生学会修正意见,使其善于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并产生新的见解。(3)要尽可能多地鼓励、表扬学生,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如学生在表述观点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发表意见的模式:“我认为···的意见是对的,但我有补充···”,“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课文中这样写道···”等。(4)引导每个小组进行反思。如这一次合作,我们找到了多少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是否都赞同这个观点;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是否都理解了这个问题,还提出了哪些有创意的问题,通过总结反思,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