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是立足高效课堂改革
创建标准
1、教师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信仰树人,润物无声,精神为帜,永葆本色,努力做到工作创一流,亮出自己的风采,亮出自己的旗帜,事事争为先,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通过读教育专著,学师德规范,学师德先进个人的事迹,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彻底转变师德观念。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丰厚自己的积淀,使自己在业务上、思想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创新型、科研型教师。
3、继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每一个党员韵要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思想上,更主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岗位上先锋作用上,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
4、心系群众,服务大局,带头协调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牢记党员身份,处处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尊章守纪,自觉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争当遵章守纪模范。识大体、顾大局,带头做好稳定工作,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多于群众沟通,做好组内(部门)群众思想工作。
5、带头参与学校组织的文明创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群众排忧解难送温暖等活动,争当服务群众模范。带头参加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认真开展好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争当传帮教名师。
第二篇:立足课堂 追求高效
立足课堂 追求高效
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且高效的课堂教学是现今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应该说具体的方法、方式多种多样,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下面就结合这两年我的低年级教学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恰当的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叙述、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课本剧表演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蕴涵哲理的特定范围,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一年级识字课《在家里》,课文《小小的船》,上课前教师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家》和《小小的船》,学生们在轻松的音乐声中放松了情绪,产生学习兴趣,课上能积极和老师配合学习知识。《清澈的湖水》一课,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湖水的图片,把学生带入优美的自然景色中,学生心中自然会认为这样美的湖水是不能被污染的。
二、教会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的区别,就是书声朗朗、朗朗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法。
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只是单调地强调要有感情,或者教学生怎样读,但学生没有亲身的感受,感情也表达不出来。而如果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读起来自然就会声情并茂。如《葡萄沟》一课,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水果和凉棚一般的葡萄架和五光十色的葡萄,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带着这种感受去读课文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
儿童的情感非常易于被激起,如果他们产生了丰富的情感,那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会更丰富,更为深刻,更为主动。我们语文教师力求“把感情带进课堂”,让学生喜欢教室,喜欢上课,这也是所有老师所追求的。
要使学生对学习投入情感,首先必须教师要有情感。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的遭遇、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如学习《快乐的节日》时,让学生谈谈自己过六一儿童节时的感受,说一说热闹的场面,再朗读课文,感情自然被激起,不必做过多的讲解就会理解课文的内容。刘江慧
四、营造想象与合作学习的空间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展开想象,学生就容易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小组合作学习是引发互动的一个有效策略, 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探索,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的教学氛围。“新课标”下的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空间,通过阅读探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独立学习的结果加以补充和修正,也可以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促使更多的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可以使听的和说的学生都加深记忆,利用多种方法记住生字。
五、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双基”的教学和训练。加强语文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课上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但也要避免“贪多嚼不烂”,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就形不成教学重点,难点也难于处置,所以课上要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如《葡萄沟》一课中设计通过比较句子理解“茂密”、“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等词语,练习用上“因为„„所以„„”和“„„是因为„„”的句式说话。《画家和牧童》一课给学生推荐成语练习说话。这样让学生一课一得,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课堂里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学习,去理解,去感悟,以获得全新的体验。
第三篇:立足课堂创高效
立足课堂创高效 提高兴趣减负担
——“说方法、谈效果”创建高效课堂模式之我见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同盛学校 李春燕
语文是什么?我曾经这样千百次地问自己。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训练学生学会听、说、读、写;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情感,用语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语文的审视”中的一段话。
语文是什么?高效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面对课堂上40多双清纯的眼眸,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高效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老师就有一千种答案。
在课改春风的沐浴下已有十年有余,在语文组前辈们的耳濡目染中我也在不断学习和思索着,曾经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过,但在五年的教学实践体会中,在琳琅满目的教学活动观摩中,我发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课堂教学的豪华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公开教学,非熙熙攘攘的多媒体不行,然而是不是每一课都确有必要呢?豪华与效益成正比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不讲效果的“时尚”,只会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没有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蜻蜓点水式,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学设计,而忽略了课程改革的宗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此种种课堂教学现象,严重阻碍了课改的进程,无意造成了课改的困惑,一度动摇了课改的信心,这能称之为高效课堂吗?所以只有远离这些虚假的美丽,才能真正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国家需要和谐,校园需要快乐,那么课堂教学就必须要愉悦高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所谓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在我看来,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教师要扎扎实实地利用好课堂上有限的40分钟,以“精讲多练”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让有限的时间延伸出无限的能力,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课堂“亮起来”,就必须运用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学会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去总结,从而追求一种既立足于课堂创新高效,又提高兴趣减轻学业负担的课堂模式。在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一)课前指导预习,积极诱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是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伴随着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对语文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如果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课前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前应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如在指导预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以先捕捉一些小蝌蚪,养在玻璃缸内,然后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它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小蝌蚪不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它们要去找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呢?回去后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和求知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学得生动、活泼、理解透彻。
(二)精心设计导入,简化过程探索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话话表明:在导入新课时精心创设情景,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高效地进行学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让我们先来看看名师是怎样高效激趣的: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整个课堂设计就由两大部分组成:读出韵味,读出思考;围绕主题“好好儿活”构建课堂。三个层次层层推进:感受“咱俩”的“好好儿活”,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而整个教材的处理,又置于作者的一组作品之中,教学环节可谓是环环紧扣,条理清晰,新颖简洁,设计巧妙。
又如王菘舟老师上的《荷花》一课,整堂课以“美”为主线,设计了三个部分:
1、在呈象感形中发现美
2、在品词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情入境中意会美。课堂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从表象的美到意会的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发现、感悟、意会美,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美。整节课一气呵成,重点突出,在看似简洁的教学环节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也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一点要做到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讲授惜时如金,保证高效开发兴趣。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教师在课堂上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上课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
(四)练习当堂巩固,大力提高作业兴趣。
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一堂高效的课堂,不是老师的满堂灌,而应该在每节课快结束时,预留出5到10分钟的时间,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练习的目的有三个: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练习要精心设计,不仅要紧紧切合本堂课的重难点,还要又难易梯度,坚决避免重复,让学生产生想练习巩固的欲望,这样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的作业兴趣高度集中在一起,以达到当堂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这样即做到了立足课堂创造高效,又提高了兴趣减轻了负担,这样一举两得的做法,难道不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吗?
(五)课后以趣结尾,余音缭绕回味兴趣。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例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结尾,在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把小山村变美的基础上,让他们把变美的小山村画下来。同学们在村庄周围画了许多的树和花,说明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理解了,并且明白了不能乱砍滥伐、要植树造林的道理。这样通过激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思维,借助联想的方式把自己的认识,通过图画表现出来,来深化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高效吸收。
一堂课结束了,如果全班大部分孩子的脸蛋是彤彤红的,小手是高高举的,眼睛是亮晶晶的,我想这节课的高效目的就达到了。综上所诉,只要我们用心体会课改理念中“高效”二字的含义,在课前预习、课始导入、课中讲授、课终练习、课后结尾五个环节都力争有效,那这堂课必然是一堂合格的高效课堂。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的课堂能尊重学生的自主个性,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机会,学生就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在欢乐和谐中立足课堂真正实现高度有效,提高兴趣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第四篇:立足改革 稳妥推进 实现高效
立足改革 稳妥推进 实现高效
——中心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立足改革 稳妥推进 实现高效》。
全市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启动以来,我们中心小学强力推进,以“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提升”为重点,努力构建“知行蕴乐”教育,倾心打造高效课堂,整个活动扎扎实实准备、轰轰烈烈开展,稳妥高效推进,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一、深挖学校文化精髓,锤炼“知行蕴乐”教育内涵
学校全体教职工群策群力,共谋学校教育核心理念。经过反复推敲锤炼,形成学校“知行蕴乐”教育核心理念。“知”在知识层面,“行”在实践层面,“乐”则在审美层面,学生学习只有进入到审美层面,才能乐此不彼,实现真正意义的高效。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快乐源自心灵深处的健康和谐,它拥有神奇的力量,可以让你活力四射,充满梦想,让你心怀真善美,让你幸福每一天。“知”指知识、学问,还包涵知做人、知道德、知礼仪、知孝道、知真善美、知荣辱、知学习、知习惯、知安全、知卫生等等;“行”指行动、实践。知行与快乐共生,学生当以快乐的心态为学,乐于学习,享学思之趣,积淀广博的知识;乐于实践,探创新之路,焕发创造力;知行合一,将所学付诸实践,去伪存真,收获真知灼见。将快乐蕴于知行之中,在知行之中分享快乐,让学生积极主动发展自我,从而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心拥快乐的人,才能获得智慧并运用智慧,拥有幸福并创造幸福。学校教育核心理念的定位,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找准了方向,确立了目标。
二、聚焦课改实践,打造高效课堂
1、精心准备,科学推进。改革初期,学校立即行动,成立了由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课改研讨小组”,进行了3次专题研讨。为发挥理论先导的作用,研究小组围绕导学案编制、学习小组建设、课堂类型模式、课堂教学评价,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初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和学习规范,确保了课改活动的有序进行。新学期伊始,学校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了高效课堂学习规范专题培训,并每生人手一份下发了《现代高效课堂学习规范》,使学生了解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了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基本流程,为课堂教学改 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使学生家长了解、支持、配合改革,我们先后召开了2次专题家长会,印发了《致学生家长“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封信》,营造了家校联手、合作共为的良好的改革环境氛围;我们又通过召开师生动员会、课改推进会、专题调度会,激发了教师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了课改活动的稳妥实施。
2、多措并举,提升理念。观念的更新是有效推动课改进程的根本动力。学校要求教师在网上认真学习和研读有关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和专著,把握课堂教学的新思维、新理念,并安排专门时间进行了专题交流和研讨。学校还邀请课改专家来校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高效课堂真正内涵。同时,我们利用联片教研、学科研讨、安庄镇第二届教学大比武等活动机会,虚心学习,反思自己,对照先进,查摆问题,寻求方法,完善提升。我们前后进行了多次磨课活动,随后又开展了探索高效课堂模式的听课活动。从目前情况看,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逐渐内化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增强了实施课改的信心和勇气。
3、立足课堂,构建高效模式。从打造课堂出发,我们按照市教育局关于课改“遵循规律、精心策划,课堂先行、逐步推开,多元尝试、全面开花”的要求,经不断的“磨课”、“研课”,逐步形成了适合我校实际的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以“先学后教,当堂达标”为原则的“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流程。“三环五步”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有“三个环节”,即课堂准备环节、合作学习环节、练习巩固环节。“五个步骤”,即“自主预习→预习反馈→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检测”五个教学步骤构成。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在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检测中使用合作学习的手段实现“组内、组间”的互帮互助,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效果,并应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上课的基本流程为:“明确任务→自主学习→自主完成知识构建→合作研讨→展示交流→教师指导点评与精讲→自主巩固提升→小组合作研讨→交流展示→教师指导点评→检测巩固→反馈”。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学流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英语的读和听训练纳入其中。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新的教学流程的实施,符合实际,科学有效。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是关键,起着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作用。我们在总结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导学案编制要突出“四统一”和“四结合”。四统一,即统一编写程序、统一基本环节、统一课时容量、统一编写格式;四结合,即结合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结合课时课件、结合《同步达标训练》。同时,高度重视导学案的编制过程,导学案的形成经过集体研讨、个人主备、二次修订、组长审核、年级主任签字五个环节方可实施,确保了导学案的高标准、高质量。
新学期,我校先后开展了骨干教师观摩课、同科教师互听课、全校教师常态课等推进活动。确保了活动的逐步深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及时反思存在的问题,校班子成员与课改小组周密计划,科学安排,做实研究,重点关注导学案的使用、小组合作、课堂评价等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正效应、结实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讨与实践,我们认为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做好“五个注重”,一是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结合;二是要注重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的巧妙结合;三是要注重课前自学与强化训练的高效结合;四是要注重导学案与多媒体使用的有机结合;五是要注重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的及时结合。
“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推广,优化了课堂,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第二届全市五项全能大比武中,我校参赛的14名教师在“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下,成绩突出,有12人获一等奖,1人直接获肥城市优秀教师称号。
三、务实校本研究,建构“知行蕴乐”课程体系
学校立足于“校本化、师生化、生本化”课程建设的原则,以构建“知行蕴乐”课程体系为目标,重点在课程延伸、特长培养、社会实践三个层面上进行开发与研究。为此,学校制定了详尽的校本课程审批、开发、实施、评价方案。目前,围绕主题教育、科技艺术、体育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载体的新型课程体系全面铺开,有42项校本课程已经立项,其中33种校本教材已编辑完成,并已进入实施阶段,为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幸福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情景英语”、“课本剧”、“摄影”、“葫芦丝”、“书法”、“简笔画”、“梁氏疗骨”等活动内容生动、形式活泼、贴近生活,吸引着每一个学生,整个校园变成了学生的乐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丰富了教育教学 内容,彰显了当前改革的主旋律,使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了兴趣,发现了自我,获取了知识,获得了快乐与幸福,个性得到了张扬与发展。
四、健全规章制度,凝聚教育教学合力
学校立足于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按照“严、细、实、恒、新”的工作要求,先后制定了百余项管理制度,特别是我们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专门制定了《签到、签离、不定时抽查考勤制度》《巡回听课制度》《走班巡查制度》等规章制度。本学期我们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在修订完善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了《“三环五步”课堂评价制度》《作业审批制度》《单元测试审批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有效实施,规范了教育教学行为,细化了学校管理,提升了管理水平,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制度的出台,增强了老师们参与课改的积极性、主动性,“人人参与课改、个个畅议课改”成为我校教师的自觉行动;聚焦课堂、关注动态、探究方法、思谋高效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主流。
五、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
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以“知行蕴乐”为根基,从打造“乐教、乐学、快乐成长”的育人环境出发,努力营造朴实、温馨、淡雅的校园环境,着力于“行为养成”、“环境熏陶”和“精神渗透”的校园、楼道走廊、班级三位一体的文化系统。校园文化建设着眼于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师生的一言一行。根据不同的场地功能,让每块墙壁说话,使学生一进校门就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以达到耳闻目染、潜移默化滋润学生心田的效果。学校走廊文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一楼的一年级到四楼的六年级,依次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诗文素养、励志故事、心理德育”四大系列教育熏陶。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雅的文学素养、远大的理想目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通过特色班级命名、班训、组标,设立图书角、星星台等,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环境。学校24个班,班班有班规班训,班班有奋斗目标,班班个性突出、特色鲜明。每个年级、班级都建立了文化建设档案。这样,整个校园的角角落落真正成为师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蓬勃向上的精神乐园。
各位领导,我们将以本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会为契机,借教育教学改革强劲之风,强化高效课堂,强化校本教研,强化学校管理,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师生幸福的特色名校。谢谢大家!
第五篇:聚焦高效课堂立足校本研修
聚焦高效课堂
深化校本研修
—— 商南县教研室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根据《商南县校本研修三年规划》,三年来,在县局正确领导和市教研室指导下,商南县校本研修工作得以广泛深入开展。我们除配合市局室做好一些校本研修工作外,还采取集中分类培训、送培下乡、远程跟进、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达标考试,总结评价等形式,全面深入,扎实有序推进了校本研修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规范管理,科学实施,定期检测。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陕西省两次校本研修推进会精神,县局领导高度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人事、业务副局长为副组长,其余局务会成员为成员的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由师训办牵头,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三年来,县局连续下发了商教发(2010)447号,商教发(2011)365号,商教发(2012)212号等近十个有关校本研修工作文件,拟定下发了《商南县校本研修三年规划》,构建了全县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实施步骤,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校本研修分学科,分,按岗位统一安排,分步实施,检测,分类奖罚等具体操作办法。2010年对全县 名05年后招聘的青年教师进行了专业课闭卷考试,以60分及格,其中有 名达标,其余 名教师第二年进行补考;2011年要求全校县中小学中层以上班子成员和05年后招聘的青年教师进行了专业课和各自的岗位专业知识闭卷考试。并对校本研修效果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通报,对校本研修工作开展扎实,效果明显,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对校本研修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扎实,效果不明显,成绩较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批评,提出了改进和补考意见。2012年,县局提出了大力营造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教育管理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加强业务学习和学科学习,适时对全县中小学校长、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后勤副校长和总务主任、团队干部、党务和工会岗位工作、05年后招聘到全县中小学的各学科教师,分岗位,分学科进行专业知识检测。考试内容主要是履行本岗位职责涉及的知识(具体按岗位有明确要求)。考试结束后,县局将根据各镇校(园)总评得分情况,评选校本研修工作先进集体和学习标兵,进一步树立典型推广提高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业务学技能氛围,促进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二、进校入班,走访师生,摸清现状,因材施教。三年来,我们坚持不懈的实施教研人员联系镇校,责任承包制度。认真落实教研员“123456”工作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发挥了教研员在教学教研教改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近几年来,进入教育行业的新教师,因种种原因,他们的工作态度、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在学校和社会上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教研员采取“问、访、查、听、谈、”的形式,全面调研,摸清年轻教师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一是思想不稳定,虽好不容易进入教育行业,但仍有跳槽的愿望;二是进入教育行业的多半是暂时无法进入其他更好行业者,有观望思想;三是本身素质就比较差基础知识不牢,又没能进入正规院校深造者。四是原本没想当教师,没有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的非师范生。我们认为,这些问题解决办法,唯有全面深入、坚持不懈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素质与教学水平。针对以上问题,县局要求各中小学把专题辅导与自主研修相结合,常规训练与技能竞赛相结合,个人修炼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全面开展校本研修调研活动。全体教研员每月进校入班一次,督促落实,协调指导,与教师一对一沟通,帮助教师把所有问题整合成大小不同的专题,把小专题交给教研组,指导教研组自行解决;带有共性的专题,教研员现场专题讲座解决;比较复杂的专题,指导教师向县级以上教科研组织申请立项,开展课题。组织广大教师,凝聚集体智慧,凝心聚力,共同研究解决。几年来各位教研员在自己所包抓的镇、校、教研组、教师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无论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还是校本研修、骨干教师培养、打造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等方面,无处不留下他们的身影。
在引导中小学教师全面开展校本研修的同时,开展了教研员学习研修提高工作。要求教研员每学年要把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学习,内容包括方针政策、专业知识、教学理论、教改信息、方法技能、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要有学笔记、心得体会、有教育论文。每周五学习时间,安排一名教研员结合工作实践,为全体人员做一次业务学习、或工作实践方面的专题辅导报告。目前,每人一次的专题辅导报告,第一轮回即将结束。通过教研员的专题辅导报告,使全体教研员对各学科教育教学教研及其管理,有了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全体教研员下乡指导的包容性和交叉性,开阔了教研员的视野。
三、专题辅导,教学示范,听评结合,专业引领。学科教研员为推进校本研修,积极开展专业引领活动。一是为各类培训授课,用课改理论引领广大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使教师明确课改背景目标,转变教育观念,认识专业发展规律,掌握校本研修方法,领会高效课堂标识,从思想深处认同教学改革,大胆进行教学实践,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发展途径。二是大力开展专家引领活动。积极配合市“阳光师训”等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指导、优秀教师讲课示范,安排教研人员上研讨课,组织全县初三学科优秀教师上交流课。坚持把教学技能竞赛与镇校学科教师培训相结合。每年全县教学技能大赛,把不同学科竞赛组安排到不同学校进行,敞开大门,让附近学校同学科教师全程旁听技能大赛的课程,借机分享大赛成果,促进附近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大力开展全县性集体活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结合学校的申请和教研室的统一安排,就部分学校提出的具体问题,组织专业教研员不限时间,逐一入校进班,听课评课,咨询诊断,专题辅导,示范引领,交流研讨,一一指导,最大限度的发挥本土专家的引领示范作用,直到解决为止。如本期中教组针对水沟、白浪、十里坪等镇九年制,湘河、金丝峡镇等初中提出的教育教学问题,全体中教组成员全同时出马,进驻校园把脉诊断,对症下药,效果显著,深受欢迎。过凤楼、富水、城关镇等小学、十里坪九年制小学部,则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邀请小教组、体音美组部分学科教研员,进驻校园,专题辅导,示范引领,听课评课,咨询诊断,交流研讨,解决新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三是积极开展全县优秀教师示范引领新课程活动。近三年来,教研员连同组织县级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技能大赛等,分赴全县13个镇校,共上示范课330多节,涉及高中、初中、小学、幼教四个学段,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等多个学科,参加教师累计6800多人,有力推进了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
四、关注过程,研修反思,构建模式,注重效果 聚焦课堂教学,深化校本研修。围绕我县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校本研修目标,积极开展培训、指导、调研、检查和评估等项工作。一是以老行政区相邻学校为片,全面开展以“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专题的联片教研活动。内容包括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专题报告,课堂教学示范,课堂教学交流展示,专题性说课、评课,教研员与教师互动研讨等。无论是专题报告,还是课堂教学研讨,都分别从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材处理、课堂结构、情景创设、学生表现五个维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分析,按照“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率”、“上课教态与课堂氛围”、“教案与课堂的衔接”、“学生举手回答率”、“课堂作业的布置”、“教学效果”等五个主题,开展了深层次研究,从不同维度,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最后提出改进意见。从更深层次,关注课堂教学过程,增强分析、讨论、评价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比较实用的研修思路,提高了教学效率。摒弃了以往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双基落实等笼统的、宏观的、轮廓性性的,不到位、不具体的评课方式。二是大力倡导集体备课制度,开展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配合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县教研室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探讨新形势下加强集体备课制的新思路,加强全县校园网站、网络平台、专题论坛、教学博客、教育QQ群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倡导教师按照“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总体思路,加强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实效。县局倡导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对口支教、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联片研修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力度,把集体备课、同伴互助、合作交流的研修形式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三是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技能训练活动,内容包括“三字一画一话”基本功,掌握课标与使用教材基本功,撰写教案与讲课基本功,说课与评课基本功,课例研究与教学反思基本功,校本教研与撰写论文基本功,多媒体技术与教材整合应用基本功,通过全面、广泛、深入的教师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训练,全面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为配合省市教育学会开展“一人一期一题一文”活动,我们在全县中小学扎实开展了教育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报告、教育研究专著、学科教学设计和案例、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调查报告、校本课程教材、多媒体教学、网络课件教育专题片、自制教具、自制学具等一系列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每次活动,广泛宣传,积极动员,人人参与,校、镇、县层层评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仅2012年有 名教师获得了省市的奖励。
五、培训动员,逐校辅导,课题带动,形成特色 1.课题研究填补了全县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一项空白。全县中小学课题研究工作从无到有,从初步尝试到全面实施,从无序研讨到规范管理,经历了一个相对艰辛的历程。商南的课题研究工作起始于2005年9月,先后召开了全县中小学教科研工作会义,发了专题文件,把教科研工作正式提到了议事日程。但做起具体工作来,完全是学无样子,仿无例子,做无经验,困难重重。为了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县教育局、教研研室按照在培训中立项、在调研中审批、在指导中研究、在讨论中鉴定、在推广中验收的基本策略,形成了课题申报、交流研究、总结报告、鉴定结题的基本程序,完善了教学展示,成果交流,质疑答辩,鉴赏评析为基本环节的鉴定结题程序。尤其是在鉴定验收方面,打破了只查看文本类、电子类成果和学生作品等教研机构的常规结题模式,我们更注重查验教研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分析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形成了商南县中小学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为宗旨的课题研究工作的特色。
在反复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制定并下发了《商南县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实施管理办法》和《商南县中小学课题验收评价办法》(讨论稿)等一系列校本课题研究方面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全县中小学课题研究工作逐步进入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不仅理顺了全县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程序,而且为基层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2.专业引领成为推进全县中小学校本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动力。几年来,县教研室全体教研人员,认真落实包乡镇123456工作目标任务,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在掌握理解课题研究理念、方法策略的同时,充分利用教研员下乡调研、常规检查、业务培训、专题辅导等各种机会,采取进校入班,培训指导,交流研讨,示范观摩,跟踪调查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为使全县广大中小学教师尽早进入课题研究工作状态,在具体实践中,把课题研究方式方法培训与研究实践相结合,即采取培训式立项,培训式研究,培训式总结,培训式验收结题的方式,让教师全程体验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引领教师规范、科学地开展教研工作。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全县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广泛开展。学校领导和教师教研兴校、教研兴教和课题先导意识逐渐增强;群教群研,边教边研风气不断浓厚。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3.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县城关小学在承担以网络环境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题的省级课题研究中,着力推进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普及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广大教师网络技术与学科整合应用能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教学业务骨干,而且还探索形成了网络环境与不同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课堂形成了:创设情景-自主体验-意义构建-提炼升华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蒋玉琴同志自主研究的“课前2分钟展示”课外阅读指导专题,让学生把在课外获得的大量信息在课堂予以展示,并赋予精辟的评价。不仅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视野,而且巧妙地把课堂与课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教师课内指导的方法在课外得到实践与延伸,实现了课内外互补。试马初中英语组针对中学英语教学重点、难点、特点,摸索出了“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魏家台中心小学针对本乡复式教学点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实,将《复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作为研究课题,在复式班座位排列、动静搭配等关键性因素以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全乡教育教学成绩大幅度提高。清油河希望小学语文课题组通过《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课题的研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美读、诵读、读中感悟的阅读方法和能力,而且引领学校各教研组逐步走向规范化、专题化、科学化、系列化的轨道,有效带动了学校教科研常规工作。
4、加强各级课题研究工作,发挥课题的引领作用,努力提升课题研究的总体水平。近几年来,我们相继参与了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重大立项招标课题“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调查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模式研究”等21项省级、19项市级规划课题。组织指导全县中小学教师承担研究课堂教学困或之类小课题122各。县教研室的所有职教研员都承担了省、市级课题教研任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课题研究报告》、《教研论文》、《教学反思》、《案例研究》、《教学设计》、《学生作品》等多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直接应用于我县各校的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极大地推动了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稳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