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探索》
项目信息
对应的项目名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探索
学科: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依托高校:
成果信息
成果名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探索》 作者(含主要成员): 朱正威、张雅丽、赵路、柴渭
最终成果摘要报告
1.最终研究成果的框架和基本内容
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也是新思想、新观念的源头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当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同时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一方面,人们的视野开阔了,精神世界大大扩展了。但另一方面,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甚至消极、不健康和反动的观点大量涌入,这无疑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思想战线的争夺战日益激烈,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途径等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精神是创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对新挑战的一项创举,本课题对于这种创造性成果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汇集。我们在全国高校中选取了一些有特色、有代表性的成果和经验,希望通过对这些经验和成果的介绍和推政治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朱正威 西安交通大学
广,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从而在网上构筑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必须继承和扬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更需要创新和发展,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本课题最终成果的主要框架:
第一章总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走改革与创新之路
第二章网络环境下大学教育方式的变革
本章以教育方式的理论为出发点,从分析大学教育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受到的影响入手,尝试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探索与网络时代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大学教育方式。
本章的研究以大学教育为研究范围,以教育方式与教育的三大要素的互动关系为理论基点,分析伴随着网络技术普及、传统大学教育方式受到的冲击和呈现的新变化,最后针对其变革提出对策。
本章的研究内容是现代大学教育方式的变革,主要包括教育方式的理论、传统教育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受到的影响和发生的变化,以及如何进行相应的变革措施去适应网络社会大学教育的目标等内容。本章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方式的理论,包括教育方式的内涵,发展及其与教育三大要素的关系。第二部分分别阐述了网络环境的形成发展及其深远影响和传统教育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发生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包括传统教学方式受到的影响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则是针对以上变化,探讨现代大学教育方式变革的方案。本章提出的教育方式的变革分别从观念、总体途径和具体措施三个角度展开。其中观念的变革是教育方式变革的前提,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顺利进行教育方式的变革。观念的变革包括大学教育目标理念的转变、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观念的转换和更新;变革的途径包括提高大学教师素质、促进信息化教育的进程、网络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变革的具体措施包括实现大学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校园网络环境的优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以及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加强。
第三章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本章旨在分析和论证利用网络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新途径。具体思路如下:①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发展历程引出本章的议题。②从运行机制、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三个角度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为本章作理论上的铺垫。③论述利用网络解决实际问题并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是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点击本章的主题。④从网络特性和功能的角度对利用网络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⑤用典型案例实证本章的观点。
第四章 BBS沟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本研究共分为五节:第一节为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包括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的意义和框架结构;
第二节为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BBS概述及其特点、沟通理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理论三部分;第三节为BBS沟通模式分析,主要阐述BBS沟通的要素、过程以及BBS沟通模式的特征;第四节为BBS沟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BBS沟通的原则、条件与对策;第五节是结论部分,总结本章的主要内容,指出本章的创新点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五章博客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讨
本章以大学生博客为研究对象,从博客对大学生的影响出发,分
析了大学生的博客写作动机以及对博客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作了现实的分析,从而提出了对大学生博客行为进行引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本章的研究目的,是以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为本章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新特点、新问题、新的发展趋势,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出应对措施。
本章的研究内容即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包括校园文化的理论综述、互联网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以及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等内容。(1)校园文化的基本理论分析。通过阐述校园文化与教育学的关系,界定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本章所要研究的范围是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其次,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要素、功能进行分析,强调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新的发展趋势。
(2)网络化境下高校校园文化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对教育观念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得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发生新的变化的必然性。其次,通过一系列有关高校大学生与互联网的调查,从正反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网络带给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为后文提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对策作了针对性的铺垫。最终总结归纳出校园文化的新特点。(3)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通过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对新时期加强校园文化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按照校园文化要素研究的思路,针对前文所提出的互联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分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第七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本章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整体框架。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网络和网络社会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大学生在网络境域中思想和行为方面的新特征、新情况和新问题。第四部分主要研究网络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现状。第五部分是在前面几个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理论依据。第六部分是在第五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观点。本章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机制、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上做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第八章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实践
本章主要就西安交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从阵地建设、监控与管理、保障机制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2.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
(1)对于网络环境下大学教学方式面临的变化及其变革进行了阐述;
(2)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即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BBS沟通的实践以及博客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
(3)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校园网络文化,它是在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是校园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延伸和扩展,它也将成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3.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与现实调研分析相结合,共性分析与个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综合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系统分析等方法进行全面研究。理论研究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讨,立足于近10年来传播学、管理学及社会学等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参照本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对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并着重从传播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加以研讨。实践研究主要是采取观察法和记录法,运用所收集到数据资料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并结合个案研究,从而使结论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确定性和可靠性。系统分析法是着重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各要素及相互作用关系,总结沟通网络的复杂性及其运动变化的特点,并将其放入大学校园环境中进行探讨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的对策建议。
4.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或社会影响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而且更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和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保证,是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手段。因此,我们必须从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从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从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们实施“西化” “分化”图谋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性和迫切性。在信息技术告诉发展的今天,探索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形势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育人目标的体现。本课题就此问题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途径与方式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途径与方式探索 作者:柳卓君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 要:高校的学生社团,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学生社团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载体,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确保社团的良性发展,而蓬勃发展的学生社团也是当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学生社团的必要性,有效途径和方式以及高效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意义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社团途径与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246-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的不断深化,给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大量新的问题和任务。面对这些日益出现的严峻挑战,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才能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根本的出发点就在于让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走进社团,更好的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当今的高校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明显变化:以专业为基础的班级概念逐渐淡化,而以兴趣为主的学生社团却衍生出来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这些基层的学生社团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公益等多个方面,并且逐渐已成为高效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服务的一个主要阵地。作为朝气蓬勃的学生组织,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这些高校的学生社团直接生动的反映出了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追求,这就要求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的掌握学生社团的一些活动状态,思想动态,确保让学生社团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途径与方式
2.1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大力支持与有效指导,并进行适当的管理与有力的监督,以确保学生社团健康良性发展
随着高校社团的不断增加与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社团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这就要求各高校应加强认识,适当的参与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并建立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学生社团进行支持与指导,管理和监督。学校也应该大力支持学生的社团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学校应制定鼓励学生成立社团的的方案,并且明确学生申请组建社团的一些程序,在学校的有限条件内对学生社团的活动场地以及社团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参加社团的热情。其次,高校应成立管理与监督学生社团活动的学生社团服务中心,为新建立的学生社团提供一切有利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了一些社团建设,以此来保证学生社团的健康成长与良性发展。最后,高校应制
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例如学生社团活动的申报制度、学生社团注册制度、社团内部财务制度、社团干部考核制度,以及各个社团的评比制度,并建立学生社团档案,以此来规范学生社团的发展,使学生社团能够有序发展。
2.2 高效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社团紧密结合,倡导学生社团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更好的发挥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高校应在学生社团中有效实施一些素质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将学生社团的自主活动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将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需求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应组织各个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繁荣高校的校园文化。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社团活动中顺利开展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
2.3 高校应将学生社团纳入到学校团组织的工作范畴,以团组织的教育带动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进步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团组织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与服务,更好的拉近团组织与学生社团的距离,高校应将学生社团纳入到团组织工作范畴,实现高校团组织对学生社团的直接监管。这样既扩大了高校团组织对学生的政治影响,又能提高学生社团的政治活力,促进高校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共同进步与发展。高校团组织与学生社团相辅相成并取长补短,发挥了团组织在学生中的感召力,同时,高校团组织又能借助学生的社团活动来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高校学生社团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意义
3.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高校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中,能够广泛的接触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了解我国的民情与国情,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与沟通能力社团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宽容。高校的这些学生社团虽然是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学生自发组织,但是在社团管理上指责划分十分明确并且能够有组织性的进行一些活动,以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这就使高校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让学生社团的活动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导向性,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3.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促进了高校的整体学风建设
高校学生的社团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能够积极主动的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科技学术类社团有效地将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倡导研究式学习的风气。学生社团不定期的组织一些社团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社团与社团之间的一些比赛等联谊活动,也能够让
社团成员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同进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指导了学生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在社团的带动下不断的探索知识,并将理论有效的应用于实践,从而促进高校整体的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加强了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社团活动的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而也体现出了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一些活动,让学生从中懂得合作与分享,理解与宽容,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让同学之间能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学生社团的这些活动,有效提高了高校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与高校的校园文化品位,让高校校园在稳定的同时又充满了活力与朝气。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是各高校在教育改革新时期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有效的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让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应该注意用理智的态度与科学的方法来面对新问题,提出新方法,使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与时俱进,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茂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探索[J].警官文苑,2007(3).[2] 郑李彬,杨飞.也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4).[3] 程桂珍.构建高职和谐校园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3).[4] 王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18).[5] 周莉.浅谈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1).
第三篇:TF论文---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国际商务学院 唐芳
摘要: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让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对于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如何积极利用校园网络这个新载体,寻求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校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载体
一、当前高校校园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伦理观等方面都带来深远影响。从积极的意义上,首先,高校校园网络的广阔性和丰富性使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东西在网络世界中能逐一变成现实,增强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其次在了解学校的重大决策、学校发生的一些大事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深化了大学生的民主意识。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高校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很多,但是,网络的负面影响也会抵损教育的效果,这是一把“双刃剑”。实际上,网络资源由于甄别度不高,因此良莠不齐,所以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影响。
第一,大学生对网络的自控意志弱,影响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多同学上网时无意中打开感兴趣的网页, 不自觉中延长上网时间的现象较
为普遍。大学生对网络中涉及自身教育、文化、学术等诸多方面关注度不是太高。此外,校园网络影响极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最主要表现在少数大学生过度痴迷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以及网络发泄,以至于导致人格扭曲的悲剧,不但危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学业,而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社会性发展,自毁前程。
第二,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消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侵害。网络文化渗透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互联网上的资源、技术大部分来自西方世界,很多信息是虚假的,有些甚至是有不良用心的人刻意编造,我们很难对其进行处理,如果大学生对此不加以甄别,没有必要的警惕性,就很有可能上当受骗。
第三,网络安全知识匮乏,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认识不清,网络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淡薄,同时猎奇心理对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标准都有一定的影响。在网络世界中,人们不需要真实身份、真实性别、真实姓名,是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因此,很多学生认为在这个世界中做什么事情都可以,都不会有人追究。长此以往,他们开始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情变得漠不关心、内心世界空虚,价值观扭曲、自制力下降。
第四,过度依赖网络,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中对大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带来的影响。网络是一个极其虚幻的世界,由于在网络中不用面对真实的自己,能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满足,因此很多学生为了躲避现实和弥补现实世界中自己的不足,寻找感情寄托,把自己沉溺在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部分同学在网络过程中过度依赖网络,导致自身出现生理与心理出现问题。
二、高校校园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它的特点是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有着高度的开放性和全球交互性等特点,可进行多媒体传播。网络信息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对高校大学生的自身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改变。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新时期大力发展校园网络建设至关重要。
(一)校园网络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很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道德底线。校园网络会对大学生人生观、情感观、价值观、事业观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网络这个不分地域、不分国界的传播媒介,大学生可以更好的对待善恶、黑白、是非。
(二)良好的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不能不看到,网络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完善以及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大学生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严峻挑战。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同时也完善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途径。
(三)良好的校园网络建设有利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首先,校园网络对帮助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校园网络所提供的虚拟空间,有利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校园网络提供的多姿多彩的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增进对社会的了解,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得到增强。同时校园网络有利于大学生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人人平等,这就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心态也变得平和。心理距离的缩短,使各种观点和情感得到
顺利的交流。
三、让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
(一)加强队伍建设
首先要对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培训, 增强网络意识,提高网络技能,使大家了解并掌握校园网络的特点和规律,使之能熟练掌握及运用, 并经常性地组织他们以不同的身份进入网络开展互动性思想教育工作。利用BBS、QQ、博客,就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内容可涉及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社会时事热点观察、毕业生离校教育、辅导员家访心得、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贴近社会现实,充分与学生交流思想, 沟通感情, 建立信任。其次,组织好学生“红客”队伍。选拔政治立场坚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组织成为一支精干的学生“红客”队伍,在校园网络信息监控、正面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规范网络伦理道德
对于处于网络教育体系的高校大学生来说,自律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更是时代赋予的独特使命。我们应积极营造出“网上网下两手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教育者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真正建立起校园网络安全的“防护墙”。高校应制定出相应的网络系统管理规章制度,加大了对网上新闻、学生社区、电子公告栏的监管力度,对违纪处罚作出相应规定,使校园网络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也可将校园信息管理规定写入《学生手册》,把网络信息管理与评优和处罚挂钩,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展教育,以培养学生应有的网络道德。
(三)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在校园里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宣传,大力提倡教育活动。学校应积极提倡网络文明,大力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健康的网络观。同时应建设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一体的校园主网站,掌握校园网舆论,引导“网上舆论”,组织实施“绿色校园网站”创建活动,努力开拓“绿色网络空间”,积极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四)引导并发挥学生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学生是大学德育的主体。我们应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如栏目设计、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网络安全、信息采编等。同时学生可组织网络调研,制定网上道德自律规范、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在网络中筑牢自律防线。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利用校园网开展理论宣传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五)提高校园网络产品供给能力
首先可以建设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在具体网站建设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大事,对此产生学习兴趣,紧跟思想政治工作的步伐。其次,创办教育类和成长类网站、网页、博客,制作适合在网上传播的多种形态的文化作品,并实现相互链接,积极传播科学思想和先进文化。再次,为大学生提供网上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寓教于乐,构建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网络体系。如“就业网”开发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沟通毕业生和就业中心及用人单位的联系,学生能及时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
信息。
(六)充分利用移动信息传递平台
充分利用移动平台的便利性,使用短信群发及飞信服务,提高通知效率;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受大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学、音乐、摄影欣赏等;加强师生的及时沟通,通过移动互联网做好实施互动的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对工作进行短信投票的方式等,可以促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校园网络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只要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可以自由选择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随时参与网上的文化活动,利用网络看书学习、评论时政、谈心交流、听音乐、看电影,缩短了无聊闲暇和寂寞时空,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的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网络强化校园精神,激发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有其不可低估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l]刘萍.高校网络利弊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O3(l)
[2]江玉安.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探析.教育园地,2006(5)
[3]王济伟.高校网络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6)
第四篇: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实施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现就我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意义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休息的主要场所,加强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管理是新形势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和责任。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培养对象的层次多样化,课堂教育的流动性和公开性,使学生公寓愈加成为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经,也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主要措施
(一)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我院统一安排专职政治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进一步落实辅导员每周深入宿舍两次的制度。进驻的政治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一是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公寓管理规定;二是指导文明宿舍建设,努力提高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的层次和品位;三是与保卫处联防办密切配合,处理突发性事件,解决学生思想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四是负责学生党团活动室的管理和指导。
(二)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学工部已在每幢学生公寓楼设立了学生党团组织活动室,我院要逐步完善党团活动室的职责和功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引导人、凝聚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在学生宿舍中实行学生党员和团支部书记、学生会主要干部挂牌制,进一步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接受群众监督。
(三)强化学生公寓自我管理组织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精神文明监督队的领导和管理。我院要组织专门的学生骨干成立治保部或楼委会,负责每天本院学生公寓中的学生纪律管理,协助辅导员和校精神文明监督队做好学生社区各种违反校规校纪现象的批评教育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
(四)加强宣传教育载体建设。我院要继续完善院领导接待学生制度,在社区逐步建立健全各类咨询、服务机构,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结合起来,向学生提供生活、心理、卫生、学习等各类服务。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为基础,以进驻辅导员为依托,建立起稳定的学生公寓信息员队伍,明确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报送制度,确保重要信息在第一时间准确上报,将各种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要充分利用社区内多种宣传教育载体,如校园网、板报、宣传橱窗等,结合具体事例加强纪律、安全、诚信等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
三、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我院各领导要在院长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充分发挥我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和政治优势,善于分析学生公寓中个体与群体心态特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切实发挥宿舍的育人作用。
(二)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由团总支主抓,学生会要认真配合,还要和公寓管理人员建立必要的联系制度和沟通渠道,使各项管理教育工作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公寓管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素质,规范管理行为,做到值班门卫到位、安全检查到位、检查整改到位、制度落实到位。
(三)健全制度,严格考核。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通过制订各项规定,明确细则,将学院职能部门及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表现纳入到年终考核中,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到学生的德育考评,作为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奖和党员发展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2010年5月23日
第五篇: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网络的迅猛发展,冲击着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同时,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体,也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如何抓住网络时代职工思想特点,利用网络优势,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和新途径,为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网络时代职工思想呈现出新特点
网络构造了一个开放、多变、新颖的信息平台。海量信息的涌入,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也使企业职工的思想发生变化,逐渐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多样化。网络作为资源共享平台,几乎整合了书刊、广播、电视、视频、录音录像等所有传统媒体的优点,信息渠道宽广、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包罗万象,并且网络信息传递速快、信息量大,为职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开阔了职工视野和思路。但是信息的多样化,也意味着信息质量的参差不齐,既包含着积极、健康、有益的知识,也有消极、负面、有害的内容,这对职工的分辨能力和判断能力提出了考验。
2.思想多元化。网络的开放特性,使企业职工的思想不断受到冲
击,职工的利益诉求、精神需求日益多元化。尤其是微博、微信、论坛等各种私人观点碰撞的聚集地,存在许多偏激的思想和虚假的信息,对职工思想有着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加之,当前职工自主意识提高,思想认识、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观念等方面的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特征更加明显,这种转变对职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
3.网络依赖化。近几年,铁路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逐步成为一线班组职工的主体。他们大都是“网络达人”,习惯在业余生活中通过浏览网页获取各种资讯信息,通过微信、微博、QQ进行交流沟通,在论坛发表言论,彰显自我,记录生活。青年人对网络的依附性强,与网络接触的面最广,时间最多,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娱乐、交际、学习的主要工具和方式。
二、网络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网络传播快、信息量大、渠道宽的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也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更广阔的空间。
1.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依靠报刊、电视等收集素材,存在时效性不强、资源有
限的缺点,而网络的共享性,打破了地域和时空限制,让政治工作者可以快速接触、利用网络上丰富的知识,以及其他单位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2.网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有吸引力。网络的形象化、多样化、趣味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上从宣传到说教,总是老一套、老格调的方式,让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具有更多的选择,以满足职工逐渐变换的口味,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3.网络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网络互联互通的双向性,为职工发表真实意见和见解提供了平台,方便了企业和职工进行交流和沟通,也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并对症下药,做好思想引导、理顺情绪和解疑释惑等方面的工作。
三、探索借助网络优势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面对网络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机遇,必须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和新途径,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加强。
1.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要迅速扭转过去传统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紧随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和职工思想观念的新变化,切实把网络作为新的实践领域来开拓,作为新的思想文化阵地来占领,把运用网络指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新的工作方式来探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2.提升网络政工队伍工作能力。要把掌握和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信息网络时代政工干部必备素质之一,加大政工干部队伍培训力度,使其了解网络特点,熟悉网络言论思维,掌握网上信息传递的规律,快速适应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努力打造一支熟悉思想政治工作、掌握网络传播技术、具有网络言论思维的政工干部队伍。
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更加丰富的手段,改变过去传统的自上而下单向灌输、板着脸说教的手段为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排斥为吸引,大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职工获取信息的主动性,提高信息接受的有效性,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4.用好依托网络衍生平台。随着网络的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平
台,微博、微信、QQ,论坛、电子刊物等渗透着职工的生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载体,使其成为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反映职工精神面貌、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强化正面教育引导的有效途径,并畅通与职工沟通交流、掌握诉求、征集建议、把握动态的互动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