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大纲

时间:2019-05-14 04:5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大纲》。

第一篇: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大纲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 高等教育本质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而非义务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2、欧洲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是欧洲中世纪大学。

3、在中世纪高等教育就等于大学教育。主要分为文、法、神、医四科。

4、工业革命时期,中等教育开始肯高等教育衔接。

5、美国大学分为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这几个层次。

6、非正规大学包括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

7、国际上目前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理念。

8、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而欧洲和中国则与此不同。

9、中国的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即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10、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a、政治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决定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c、政治制约高等教育体制。d、政治制约高等教育方针、目的。(2)、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作用:a、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b、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体制的改革。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d、经济结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结构。

(二)、高等教育经济功能:a、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b、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c、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收入。(3)、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关系:

(一)、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是对高等教育内容和手段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a、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b、高等教育通过创新、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4)、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影响:a、文化影响高等教育内容。b、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高等教育实施。c、文化传统影响高等教育特色特色形成。

(二)、高等教育文化功能:a、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功能。

11、高等教育领导权取决于政权的性质。一个国家政体与高等教育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2、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方法可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13、教育最核心内容是传递文化。

14、人才培养职能开始于古代,是传统教育最核心职能,是早期大学创办宗旨。也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最基本职能,也是大学作为社会特定机构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合法依据。也是高等学校根本使命,也是高校职能体系中的核心。

15、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是当时唯一官办高等学府。唐代书院(最早是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是另为一个类型高等学校。宋代起书院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最主要形式。

16、最早产生的大学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布拉格大学又称查理大学、美国哈佛大学。

17、近代中国最早新式大学有: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1897年南洋公学,1898年京师大学堂,1902山西大学堂。

18、中世纪大学办学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

19、教育的发展科学职能源于1810年德国洪堡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创办基本原则是“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

20、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是最典型的德国模式大学。

21、1862年美国《莫里尔方案》引发赠地学院运动。康乃尔大学开、威斯康星大学是赠地学院代表,开始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22、大学职能体系:(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重要职能(3)服务社会是现代高校职能延伸。

23、教育为社会服务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第二章 高等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2、教育方针基本构成:a、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b、教育的培养目标c、实施的途径

3、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立,教学效果的评价,这些都必须受教育目的制约。

4、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同时又具有客观性

5、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体现。高等教育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6、高等教育目的作用:a、具有导向作用b、调控作用c、评价作用d、激励作用

7、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

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9、全面发展教育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

10、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a、教学工作b、科学研究c、社会实践

以下为了解:

1、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法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目的是指把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有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4、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几个关系:a、德与才的关系b、身与心关系c、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关系。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1、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2、个人本位价值观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

3、个人本位观和社会本位观在西方都来源于古希腊。个人本位观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纽曼进而提出人文教育,赫钦斯提出自由教育(又称永恒教育)。社会本位观来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家教育和军人教育。

4、孔子主张社会本位观,老子主张个人本位观。

5、卢梭把教育本质归结为造就自然人,使个人本位思潮在西方占据上风。杜威主张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价值协调起来。

6、殷商、西周时期,高等教育内容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实行的是通才教育。古希腊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自由民),教育内容保括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被称为“七艺”(七种自由的艺术)。

7、科学革命的到来,学科大量分化,才使专才教育重新在大学教育中得到强调。

8、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赫钦斯所代表的永恒主义,马利丹所代表的新托马斯主义均强调通才。

9、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它实行一种博雅教育。所谓的通才是相对的。有三个特征:传授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教学内容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专才教育也有三个特征: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进行,人才在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很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比较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优劣)

10、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属于英才教育阶段;当比例达到15%—50%属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11、英才高等教育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征,这时高等教育的支撑者是国家。大众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结果,这时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撑者是老百姓。美国、新西兰、日本、法国、瑞典这些国家均处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我国整体上属于英才教育阶段,现在开始转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12、美国高等教育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私立大学。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目前已达到普及化发展。日本高等教育源于国立帝国大学,日本私立大学在日本由英才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1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a、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b、注重规模扩大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c、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d、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14、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柏拉图主张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胡森(瑞典)认为教育平等思想演变有三个阶段:a、保守主义阶段,强调入学机会平等b、自由主义阶段,强调过程平等c、激进主义,强调教育结果平等。

15、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受高等教育过程平等;受高等教育结果平等。

16、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学校;学校有谁主办和管理;学校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学制建立基本依据:a、学制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b、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c、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2、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征:a、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系统。意大利为代表b、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法国为代表c、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为代表d、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日本、美国是代表。日本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类型;美国高等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系统,其中公立高校归各州,州立高校又分为州立大学、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私立高校则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服务型大学。

3、各国普遍高等学校层次特征:a、处级学院和短期大学b、大学和专门学院c、研究生院

4、我国在1951年确立高等专科学校(含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部三个层次。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初级专业人才;大学和专门学院是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基本层次;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5、我国成人高等学校基本类型有:a、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b、广播电视大学c、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d、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e其他

6、现代学位制度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约13世纪,比硕士和博士较晚出现了作为教授助手的学士,学位在当时是一种教师职业资格不代表个人学术研究能力。

7、现代学位设置起源于德国所设立的哲学博士。

8、美国较正式的学位层次有四种:a、副学士或胁士学位b、学士学位c、硕士d、博士

9、博士后不属于学位。

10、日本学制与美国大致相同,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11、英国学士学位分为优等学位和普通学位两种;德国研究生阶段只有博士学位。法国国家博士相当于中国所说博士。

12、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民国时期。我国目前学位制度确立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我国学位级别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13、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高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学位授予权力机构是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14、各国招生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a、统一入学考试形式。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或社会中的考试机构。如英、法、德考试组织者是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而美国则有民间考试机构组织,东南亚的泰国和菲律宾等则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b、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形式。美国许多名牌私立大学多如此c、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日本国立、公立大学多如此。

15、我国从1977年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16、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向:a、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b、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c、对有条件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

17、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a、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理顺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b、政府从政策、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c、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d、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就业心理准备。

18、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设置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高校教师聘用期限一般为2年。

19、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重点和方向是:a、保证学校相对稳定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b、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c、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d、教师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涉及解聘或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

了解:

1、世界普通高校系统微观特征:a、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b、同一层次高校存在差异,体现了大众教育中依然清晰可见的精英教育特征c、高校学生就读形式多样化d、办学策略和学生修业期限有一定差异e、各个层次间考虑到合理的分流和衔接机制。

2、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24方政: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指出了我国学位制度今后改革的基本方向。

3、我国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定向生、保送生、委培生、自费生。

4、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四个原则:a、系统原则b、整体效应原则c、最低岗位数量原则d、动态性原则。

第五章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模式:a、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法国、意大利、瑞典是代表。法国高等教育地方管理机构是大学区。B、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为代表。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没有直接管理权。C、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德、日、英为代表。

2、1995年,我国形成“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体制。

3、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和基本方向是:a、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b、建立一个广泛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c、发挥社会中介作用。

4、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a、欧洲大陆模式。即学校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教授和教授群体处于学校权力中心,行政部门几乎没有什么权威b、美国模式。行政权力相对强大。C、英国模式。校长只是荣誉性职位,副校长才是大学的首席行政和学术领袖。5、1984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

6、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在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校、学院、系。我国高校大多是校—系两级结构,部分规模较大学校才是三级共存。

7、系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层学术单位。专业是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

8、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a、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机构b、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c、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制度等改革。D、实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了解:

我国目前高校领导体制特点:a、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b、校长作为高校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c、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

第六章 高等教育结构

1、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分为宏观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

2、德国职业技术教育重心在中等教育阶段。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安排在高等教育层次,基本由社区学院完成。

3、影响高等教育结构因素:a、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b、文化、传统因素c、科学、技术因素d、教育因素

4、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为: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5、大学科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

6、形式结构上分为公立和私立,即正式或非正式两种形式。

7、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8、地区结构分为梯度管理模式和中心城市模式。我国第一层次是经济发达和原来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市。京、沪、苏、粤、辽、鲁、鄂。第二层次是原先高校少,但发展快。浙、闽、豫、黑、吉。第三层次是一些边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云、贵、甘、藏。

9、世界教育结构改革两种基本趋势:a、一体化模式b、多样化模式

10、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了解:

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若干因素:a学术因素、b体制因素、c区域发展水平因素

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1、高校教师的任务主要由(即高校三大职能):教书育人、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

2、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劳动的复杂性、劳动的创造性、个体性和群体性

3、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4、教师素质(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素质):专业知识、治学态度严谨、科研能力、团结协作。

5、高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重要关注三个环节: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6、教师职务结构分为助教、讲师、副教师、教授。学历结构为本科、硕士、博士

7、高校教师结构优化:完善教师聘任制;引导教师合理流动;克服“近亲繁殖”现象。

8、我国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

9、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征:自我意识出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自我意识要求和能力显著提高;自我意识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10、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11、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形式: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是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心理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伦理学上是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巩固。

12、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角色,主体性和主动性增强;心理学、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行平等交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13、建立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途径: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

了解:

1、高校学生心理发展中认识活动的发展特征:观察力扩大;注意力稳定;以逻辑记忆为主;思维能力高度发展。

2、高校学生情感发展特征:情感丰富多彩;强度大,不够稳定;情感在表现形式上不断间接化,情感持续时间更长。

3、高校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特点:(幼稚------稳定)。新生踌躇满志;二三年级相对稳定发展阶段;大四思想基本成熟。

第八章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

1、按专业组织教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等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

2、专业形成以一定社会分工为前提,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密切相关,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密切联系。

3、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范围覆盖面积宽广;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4、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有少到多又到少。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教训:条块分割体制造成专业重复建设;专业设置过细,降低了规模效益。

5、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基本要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更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扶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符合高级人才成长规律。

6、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具体做法:拓宽专业面,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改变专业培养方式,如按专业大类培养学生;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上,盲目求大求全;二是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

7、21世纪人才素质基本要求有: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现代意识;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创新和协作精神。

8、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培养目标和规格与社会需要一致;培养要求与个人发展一致;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1、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3、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4、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构成。

5、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6、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独立性增强;学习自主性增强;学习探索性增强。

7、高校教学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认识过程的中间过渡阶段。

8、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9、大学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10、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要求教师做到: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

11、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要求教师注意:在教学中注意是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处于积极状态;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开展讨论,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评价他人的能力;改变目前的考试方式,注意考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学生自学、动手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1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要求: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13、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制度上要提供更多的选修课,让学生选择,发挥自己特长,在学科和专业方向等方面给个体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坚决按照大纲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了解不同学生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形成有个性特点的智力结构;利用选修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

1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要求: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本学科特点,通过学习、实践等教学环节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注意把实践性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实践性教学环节成为运用和检验理论学习,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了解:

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必须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教学工作的人和要求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必须与高校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必须符合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按课程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还是客体上构建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按分科型或综合型可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从层次结构上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从选课形式上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从课程课时数多少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按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按课程有否明确计划和目的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等方面。

3、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

4、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度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

5、整个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三大板块构成。

6、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规定教学。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7、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具体要求):明确的目的性;前沿性;思想性;启迪性;教学适用性。

8、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9、课程建设就内容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课程教学设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

10、课程建设的要求:教学大纲要有特色;教材要合适;教学资料要完整;考核手段要科学;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第十一章 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

1、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

2、个别教学制就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传授与制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4、班级授课制最先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作理论上的系统阐述。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

5、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是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其发展变化趋势主要有: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的短学程化;教学活动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

6、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总结。

7、备课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其次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最后了解学生。

8、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

9、撰写毕业论文的步骤与方法:选择课题,确定题目;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全面思考,拟定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论文答辩,评审质量。

10、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原则: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1、学年制是按照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学年制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容易管理。有利于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12、学分制是指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通常为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校分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特点:允许学生选修课程,以求在专业的不同主攻方向上得到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开出选修课,较快反映新的研究成果;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并有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学分制的最大优点在于灵活性强。

13、实行学分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教学改革有着

积极的意义: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思想的转变;有利于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14、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结合。

15、高校常用教学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有: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有: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和结能够的方法:自学指导法、练习法。

16、讲授法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姜堰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也称课堂讲授法。

17、讲授法适宜于讲授与事实相关的知识,也适宜抽象程度高、学科内容复杂的课程。从授课对象看,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讲授法,从教学环境看,讲授法更适合规模较大的班级。

18、讲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使需要传递的信息适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教师事先做好准备,主要熟悉教学内容,理清讲课的思路;教师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学生记笔记和进行复习;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手段的选取与使用应视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定。

19、讨论法适用范围:教学内容看,适合应用概念和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也适合旨在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教学;对象上适合高年级学生;教学环境上适合较小班级或小组。20、与启发式教学相对应的是注入式教学法。

21、教学技术领域包括四个方面:学习者、学习资源、教育开发职能、教育管理职能。

22、现在教育技术过去被称为电化教育。

23、教育技术对高等教育、高等教学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率;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

24、传统教学媒体按物理原理分为:光学媒体;音响媒体;声像媒体;综合媒体。

25、教学中运用教学媒体必须遵循原则:目的性原则;媒体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原则。

26、1997年湖南大学率先建起网上大学。

27、科学的学业评价有六个步骤: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编审试题;建立试题题库;实施考试,取得信息;阅卷评分;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了解:

1、早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

2、个别教学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教学效率往往较低。

3、班级授课制不但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同学之间结成团结的集体。但班级授课制往往过于强调统一,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4、实验课的教学:实验课的准备;实验课的组织和课堂控制;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报告的总结。

5、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应达到以下目的: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使学生受到工作、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科学的研究和工作作风。

6、毕业设计的一般过程与要求:文献资料的收集与阅读阶段;毕业设计的准备阶段;设计制图和实验研究阶段;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阶段;毕业设计的检查阶段;毕业设计的答辩。

7、讲授法优点:成本低,通用性强。缺点:过多用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校的被动,不能直接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

8、从教学内容看,自学指导法主要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从教学环境看,自学指导法不受场地限制。

9、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承建。

10、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11、教学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学测量师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

第十二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1、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与科研结合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科研室发展新学科的基础;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

3、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原则;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原则;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原则。

4、1982年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设立自然科学基金,同年设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

5、科研成果可分为六类:理论性成果;应用性成果;发展了解:

性成果;阶段性成果;教学研究成果;科学专著和较高水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德育。特点有:鲜明阶级性;广平的教科书。

泛群众性;很强的实践性。

6、应用性成果是指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创造

2、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性、先进性和适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发展性成果指具有明教育;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道德确的实用目的,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有广泛应用特性观教育;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的科研成果。

主义法制教育。

7、高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

3、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方法 形势任务教育;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教育;

劳动态度和纪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了解:

1、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型强 的研究课题;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 备力量充足;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信息资源 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地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 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重视教育 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2、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理论的层次 性;加强综合研究。

第十三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

1、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2、社会实践是否列入教学计划,可分为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两类。

3、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

4、专业实践活动又称专业实习。专业实习特点有: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全体同学参加;有较固定的实习基地、效果也比较明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部分。

5、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原则:坚持教育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原则;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原则;系统化、分层进行原则;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原则。

6、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三个基本途径。

了解:

1、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特点:多与专业教学密切联系,是教学过程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明确;多在较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面向全体学生,以集体组织为主。

2、教学外社会实践特点:主题选择较为宽泛,不必与专业教学挂钩;组织形式较为灵活;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几种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军事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智力扶贫;参观考察。

4、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程序:确定活动内容和场所;编制活动计划;组织活动过程;评估与总结。

第十四章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规律:遵循大学生思想活动、思想发展规律;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

3、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由各种教育因素组成的实践活动;各种教育因素是按一定规律活动;各种教育因素矛盾运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

4、新生阶段是大学生角色转变和适应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侧重安排,二、三年级时大学生思想稳定发展、逐步定型期;高年级时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心理准备期。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向性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疏导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原则;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相结合原则。

6、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调查研究法;说理启迪法;情感交流法;榜样教育法,用他人的良好行为作为榜样来启发,激励青年学生的方法;参观访问法。

7、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这是主要形式;教职员工的“三育人”:即教师教书育人,干部管理育人,后勤职工服务育人;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校园文化:主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对学校内成员特别是学生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社会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由知到行的必经之路。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精神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艰巨性。

9、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措施:强化学科研究;完善管理体系;优化队伍结构;讲究量才使用;政策落实到位;改革工作方式。

第二篇: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就是培养完成完全中等教育之后的人,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化人才的社会活动。

2.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其组织结果和制度安排以及教学内容都体现出高等教育的特点。

3.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综合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指学校为实现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4.课程体系: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5.教学活动:广义,凡是涉及知识传递和经验获得的活动都可成为教学活动;狭义,教学活动指发生在教育领域之内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共同的内容,借助一定的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展开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二、简答题

1.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

2.高校的三个职能:高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基本职能)、发展科学(重要职能)和为社会服务(派生职能)。三大职能是逐渐完善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发展的内在逻辑等因素都对这几类职能有重要影响,而且三大职能有综合交叉、辩证统一的关系。

3.教师工作环节:(1)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写教学方案。(2)上课。(3)辅导。(4)布置与批改作业。(5)测试。其中,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上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等。微观上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结构、师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存在的问题:专业偏狭、科类单一;规模偏小、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不协调;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调整策略: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加强西部知趣高校的发展等。

三、论述题

1.关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组成方法体系的要素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信息传输的载体(语言、文字、视觉形象)、工具(音响系统、声音处理设备、投影设备等等)。任何一节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具体到教学过程当中,在某一个环节选择某一个教学方法由教师灵活组织。无论以哪一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要注意时效性,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由: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演示法、谈话法、探究研讨法、尝试法、自学辅导法等。其中讲解法和练习法最为常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应考虑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比如,低年级适用实验法、演示法和引导发现法;高年级适用讲解法和自学辅导法。高校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发现法或问题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和自学指导法。

2.关于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

第三篇: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5、6章

第五章

一、概念解释

1、高等学校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者,他们既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他们不仅担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而且还对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2、高校教师任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3、师生间教育关系:是高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具有先赋性、稳定性的特点。

4、师生间人格关系:指的是 高校学生虽然是尚未成熟的一代,但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其与高校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5、师生间法律关系:法律规定的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 答:地位: 一般地,衡量一种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人们通常以经济待遇、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三方面作为评价标准。在我国目前,高校教师的地位相比较而言,无论是经济待遇、社会权益还是职业声望都是较高的。

作用:

1、高校教师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

2、高校教师是科技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实现者

3、高校教师是知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

4、高校教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

2、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1、教书育人。以教学为中心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此每个教师都应积极承担教学工作,参加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认真搞好教学,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2、科学研究。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高校教师必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必须把教学与探索新知识的科学研究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把科学要就当作自己应有的职责。

3、服务社会。高校在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发展中往往居于领先地位,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高,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而高校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服务社会。

三、论述题

1、高等学校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当好一个高校教师有何意义?

答:高等学校教师劳动不仅具有所有教师劳动的特点:无私性,示范性,迟效性和长效性,智力型,复杂性,个体性,群体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1)高校教师劳动的专业性。高校教师劳动是一种专业性的劳动,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指导学生社会实践,都是按专业安排、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的。(2)高校教师劳动对象的高层次性。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大学生。大学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大学生已具备继续深入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身心也日益成熟,自主性、独立性进一步增强。(3)高校教师劳动的时空延续性。教师的劳动时间,没有上下班的严格界限;教师的劳动地点,没有校内外的明确划分。班上、班下、校内、校外,都可以成为教师劳动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大学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和互动也是延缓的。

了解和研究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助于高校教师理解这些特点并在劳动中有所体现,更有助于发扬这些特点的长处,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自己发挥)

2、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答: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从教师个

体看,主要是通过选拔、培养、使用来提高教师个体的素质,特别要加强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从教师群体看,主要是通过流动、调整和教师资源开发来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功能;从管理较大看,主要是通过制度、体制建设和机制建立健全来保证教师队伍建设顺利进行。

首先,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包括:高校教师成长应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的规律;高校教师成长应适应高等教育变化发展的规律;高校教师成长应符合成长的阶段性和个性的差异性。

其次,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应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1)提高高校教师个体素质的原则,包括:组织培养和自我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统一的原则;提倡奉献和给予回报相统一的原则。(2)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原则。包括:相对稳定和绝对流动相结合的原则;规范控制与搞活教师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相统一的原则。

再次,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应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即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建设:(1)加大政府的政策体制保障力度。(2)完善教师培训机构。(3)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4)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5)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结合实际论述)

3、如何正确理解和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答:高校师生关系是指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高校师生关系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

(一)师生交往要以平等为基础。

(二)加强理解和沟通,拓展双方交往渠道。

(三)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高校教师权威的基础并不是教师的地位,而是教师本人的学识、品行与才能。四)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必须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公共关系学研究认为,在一般的交往关系中上级、领导等起决定性作用。高校师生之间虽然不存在行政级别、直接的领导关系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与学生存在知识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处于主动性地位。由此笔者拟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一些简略的应对性分析。

(一)平等对待学生,要有民主意识

平等对待学生,一方面指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以传统的家长式的方式对待学生,而是应尽力营造平等交流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尽管有不成熟之处,但他们已经是成年人,自然希望能够教师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他们。另一方面指教师应该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对于师生关系良好关系的建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有民主意识即教师在处理各种学生事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意见,学生的意见并不一定被采纳,但是对于学生意见的重视至少表明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视和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学生自然会尊重老师。

(二)高校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方式

新时期由于社会环境出现了深层次的变化,社会具有了越来越开放的特点,这也导致了原有的单一的评价标准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比如对于部分在校大学生边读书边在社会上创业,针对这种情况,原有的评价体系就会认为是不务正业。高校教师对于这样的学生,就应该以欣赏的态度加以引导,而不是另眼相待。应该说这种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开拓精神,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应该对他们的创业热情进行鼓励。但是大学生初入社会,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产生不适应感,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在精神支持、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走出暂时的不顺。总之,面对多元的社会环境,高校教师应改变以往的单一的评价模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三)师生之间应加强交流。新时期大学生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多为独生子女,年龄比较小等。许多大学生上大学是他们相对“独立”生活的开始,难免出现各种不适应症。加之大学师生之间交流,容易使部分学生有被冷落的感觉,产生沮丧情绪。教师在新生入学这个时候应特别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经常与学生谈心等方式,消除学生的孤独感。积极的沟通交流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消除学生的心理隐疾。通过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容易使师生之间相互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在交流过程中,笔者以为教师应多一些真情,少一些高调和说教。教师的谈话方式如果是说教式的,学生有逆反心理不说,而且会马上有一套说辞来应付老师,师生之间虚对虚,这样的交流结果会很糟。

总之,高校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可变性,而且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只有通过教学活动以及各种学生活动坚持进行长期探索,真诚对待学生才能够处理好各种矛盾,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4、高效教师的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要求各是什么?

答:高校教师有个体和群体之分,高校教师的素质也有个体和群体之分,两者既互相区别也互相联系。为了完成高校的任务和适应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首先,高校教师应具备以下几项个体基本素质: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扎实的知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第三,懂得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第四,精湛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既取决于教师的个体素质,又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构成状态,即教师队伍的结构。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影响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高校教师结构主要包括:第一,职称结构。指的是高校教师队伍内部各种职称的比例状况,这是教师队伍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学历结构。指教师队伍最后学历的构成情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即教师的基础训练水平和业务发展的潜力。一般来说,教师队伍中拥有高学历的比重越大,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起点越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潜力就越大,学术水平就越高。第三,年龄结构。指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状况,其中包括各级职称教师的平均年龄和各年龄段教师数量的状况。第四,专业结构。指教师队伍中各专业教师的比例状况。第五,学缘结构。指教师毕业来源的构成情况,即教师毕业于哪个学校、哪种类型的学校。

5、高校师生间关系有哪些重要的表现形式?

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是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重要前提之一。高校师生关系重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指高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具有先赋性、稳定性的特点。(2)高校师生间的人格关系:指的是高校学生虽然是尚未成熟的一代,但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其与高校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3)高校师生间的心灵关系。主要包括高校师生间的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两国方面。(4)高校师生间的道德关系。这种关系需要高校师生在教育过程中都应该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种道德关系的维系和巩固需要靠双方的责任感和义务感。(5)高校师生间的法律关系。指法律规定的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对师生间教育等关系的法律确认和保障。高校师生间的各种关系是紧密相关的,它们贯穿在师生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且在每一具体的活动中都有体现,不能截然分开。其中,教育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建立师生人格关系、心理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人格关系、心理关系和道德关系,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也就难以维持。法律关系是对高校师生间正当的各种关系的保障。高校师生间平等的人格关系有利于维持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良好的心理关系将学生在心理上同教师的距离缩短;相互促进的道德关系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发展和形成;正常的法律有利于师生各种正常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六章

一、概念解释

1、专业

答: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

2、专业特色

答: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专业特色具有相对性、动态性、积淀性。

3、专业培养目标

答:是指各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特殊要求。

4、专业结构

答:专业结构是指各类各层次专业间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国家层次、区域层次和学校层次。

5、课程教学计划

答:教学计划指的是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度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素质和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6、教学大纲

答:即课程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冠的形式,按章节、条目、基本论点和进程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教学大纲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说明、本文和附录。

7、教材

答:又称教科书和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它是使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

二、简答题

1、专业划分、专业设置要遵循那些基本原则?

答:专业划分、专业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原则。二是职业适应性原则。三是独特性原则;四是层次性原则。

2、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第一、专业培养要与教育方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第二、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德 智体美协调发展的要求,要充分体现德与才、身与心、知识与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协调与和谐。第三、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格的差异性。第四、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

3、专业内涵建设包括那些方面?

答:

1、专业培养目标建设。

2、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建设。

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4、专业设施建设。

5、专业管理的建设。

4、构建良好的课程结构要处理好哪几种比例关系?

答:课程结构就是各类型课程的有机组合方式,高校教师各专业的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功能是否优化,主要决定于以下几类课程的比例关系。(1)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跨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2)理论性课程与操作性课程之间的关系。(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

5、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共识性和探索性的统一。(2)学科性和职业性的统一。(3)体系性和协调性的统一。(4)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5)学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三、论述题

1、什么叫专业特色? 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阐明如何办好特色专业。

答: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专业特色和特色专业的强调面不一样,专业特色的强调面在于“特色”,即在同类专业中,这一专业具有“优长之处,特殊之点” ;特色专业是指有特色的专业,强调面时“专业”。

专业特色具有相对性在现实中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专业特色,有的学校追求专业特色面面俱到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不切实际就会变成空想。因为“优长之处”是比较而言的。专业特色具有动态性,在某一时期具有特色,在另一时期可能失去特色。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的要求是变化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科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专业特色具有积淀性,使长期建设和不懈追求的结果,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造就,优良专业传统和培养方式的形成,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专业理念的树立,都要靠积淀。相对性并不排斥积淀性,相反,只有不懈追求的积淀性才能保证在相对性、动态性的特色竞争中取胜。

2、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加强课程建设,使所教课程称为精品课程。

答:课程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核心,加强课程建设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具有直接的重要意义。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使体现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具有鲜明特色,并具有辐射作用的优秀课程。建设国家精品课程需要按照加强课程建设的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1、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

2、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有限进行、科学性、时代性,既是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又要具有针对性、协调性,适合教学对象和专业层次的要求,注意本门课程内容内部和与其他内容之间的协调。

3、教学资源建设。包括基础建设和推进共享两个层次。基础建设是在各课程组、教研室、院系或学校范围内进行的,推进共享则突破了学校的范围,可为互联网提供信息资源并免费开放。

4、教材建设。包括教材编写、选择、使用三个环节。编写是前提,选择是关键,使用是目的。

5、设备、设施和实验建设。这方面的建设主要是“硬件”建设,使为开展课程教学提供物质基础的,但是也包括了相关配套的“软件”,如改革实习、实践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开设综合性、创新性试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等。

6、体制机制建设。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并实施相应的建筑、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教师要建立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等制度。制度、体制、机制不仅在于科学建立,更在于具体落实。

第四篇:2008年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资料《教育学》总结

《教育学》总结 第一章 高等教育本质 第一节 高等教育概念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我国第一本《高等教育学》由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而非义务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欧洲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是欧洲中世纪大学。在中世纪高等教育就等于大学教育。主要分为文、法、神、医四科。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科,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在具备了文科的基础上学习。工业革命时期,中等教育开始与高等教育衔接。美国大学分为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这几个层次。非正规大学包括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国际上目前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理念。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而欧洲和中国则与此不同。中国的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即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方法可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高等教育不仅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而且对个人收益有贡献。

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关系。

(一)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是对高等教育内容和手段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四、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影响。1.文化影响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二)高等教育文化功能。高等学校部门本身便是文化意义上的机构,因此,它决不只是消极地接受文化的影响,而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和研究活动,来影响和反作用于文化。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功能。教育最核心内容是传递文化。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人才培养职能开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传统教育最核心职能,是早期大学创办宗旨,也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最基本职能,也是大学作为社会特定机构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合法依据,也是高等学校根本使命。高等学校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是当时唯一官办高等学府。唐代书院(最早是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是另为一个类型高等学校。宋代起书院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最主要形式。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布拉格大学又称查理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近代中国最早新式大学有: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天津大学),1897年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1898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1902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中世纪大学办学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教育的发展科学职能源于1810年德国洪堡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创办基本原则是“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是最典型的德国模式大学。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引发赠地学院运动。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是赠地学院代表,开始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大学职能体系: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重要职能;3.服务社会是现代高校职能延伸。直接为社会服务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第二章 高等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3.实施的途径。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教育必须 1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是指把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有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同时又具有客观性。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立,教学效果的评价,这些都必须受教育目的制约。

第二节 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体现。高等教育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目的作用:1.具有导向作用;2.调控作用;3.评价作用;4.激励作用。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几个关系:1.德与才的关系;2.身与心关系;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关系。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全面发展教育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1.教学工作;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节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个人本位价值观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个人本位观和社会本位观在西方都来源于古希腊。个人本位观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纽曼进而提出人文教育思想,赫钦斯提出自由教育(又称永恒教育)理念。社会本位观来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家教育和军人教育。孔子主张社会本位观,老子主张个人本位观。卢梭把教育本质归结为造就自然人,使个人本位思潮在西方占据上风。杜威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

第二节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殷商、西周时期,高等教育内容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实行的是通才教育。古希腊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自由民),教育内容保括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被称为“七艺”(七种自由的艺术)。科学革命的到来,学科大量分化,才使专才教育重新在大学教育中得到强调。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赫钦斯所代表的永恒主义,马利丹所代表的新托马斯主义均强调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它实行一种博雅教育。所谓的通才是相对的。有三个特征:传授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教学内容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专才教育也有三个特征: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进行,人才在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比较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优劣)。

第三节 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

美国马丁·特罗认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属于英才教育阶段;当比例达到15%—50%属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英才高等教育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征,这时高等教育的支撑者是国家。大众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结果,这时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撑者是老百姓。美国、新西兰、日本、法国、瑞典这些国家均处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我国整体上属于英才教育阶段,现在开始转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以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为主的美国模式和以私立大学规模扩展为主的日本模式。美国高等教育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私立大学。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目前已达到普及化发展。日本高等教育源于国立帝国大学,日本私立大学在日本由英才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注重规模扩大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柏拉图主张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胡森(瑞典)认为,教育平等包括起点、连续的过程和最后目标(结果)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他还将教育平等概念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1.保守主义阶段,强调入学机会平等;2.自由主义阶段,强调过程平等;3.激进主义新概念阶段,强调教育结果平等。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包括以下三方 2

面: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受高等教育过程平等;受高等教育结果平等。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间的关系?

(一)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和统一的范畴,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影响公平的实现,而追求理想化的平等如平均主义往往导致低效率的结果;但效率的实现必须有相对的公平来提供保障,同时,公平的逐步实现又取决于效率不断提高的社会环境。1.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首先,高等教育的资源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其次,对谁受高等教育要有所选择。再次,高等教育应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效率目标。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总是处在矛盾之中,此消彼长,似乎无可调和。2.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首先,人们所追求的效率以质量为核心,而质量同时又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之一。其次,从另一角度来看,平等也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效率本质上离不开平等。既然平等与效率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平等与效率就可以兼顾,而且应该兼顾。在具体操作中,高等教育平等与效率的组合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单一型”;一是“兼顾型”。在现实中绝对平衡的发展只是一种理想,更多的时候必须作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还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的选择。

(二)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效率,首先,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允许社会团体、私人办学,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其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这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同时,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要让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这有利于学校间展开竞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再次,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平等。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学制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学校,学校有谁主办和管理,学校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学制建立基本依据:1.学制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征: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系统。意大利为代表。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法国为代表。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为代表。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日本、美国是代表。日本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类型;美国高等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系统,其中公立高校归各州,州立高校又分为州立大学、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私立高校则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服务型大学。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层次特征:1.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我国在1951年确立高等专科学校(含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部三个层次。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初级专业人才;大学和专门学院是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基本层次;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我国成人高等学校基本类型有:1.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2.广播电视大学;3.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4.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5.其他。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准。现代学位制度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约13世纪,比硕士和博士稍晚,出现了作为教授助手的学士,学位在当时是一种教师职业资格,并不代表个人的学术研究能力。德国所设立的哲学博士标志着现代学位制度的确立。美国较正式的学位层次有四种:副学士或胁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博士。博士后不属于学位。日本学制与美国大致相同,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英国学士学位分为优等学位和普通学位两种;德国研究生阶段只有博士学位。法国国家博士相当于中国所说博士。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民国时期。我国目前学位制度确立标志是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我国学位级别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高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学位授予权力机构是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

各国招生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1.统一入学考试形式。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或社会中的考试机构。如英、法、德考试组织者是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而美国则有民间考试机构组织,东南亚的泰国和菲律宾等则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2.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形式。美国许多名牌私立大学多如此;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日本国立、公立大学多如此。我国从1977年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制度。我国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定向生、保送生、委培生、自 3

费生。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向:1.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2.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3.对有条件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1.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理顺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2.政府从政策、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3.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4.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就业心理准备。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

教师职务设置的总体原则是按需设岗,因事设岗。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设置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四个原则:1.系统原则;2.整体效应原则;3.最低岗位数量原则;4.动态性原则。我国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高校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高校教师聘用期限一般为2年。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重点和方向是:1.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2.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4.教师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涉及解聘或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

第五章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模式:1.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法国、意大利、瑞典是代表。法国高等教育地方管理机构是大学区。2.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为代表。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没有直接管理权。3.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德、日、英为代表。1995年,我国形成“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体制。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和基本方向是:1.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2.建立一个广泛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3.发挥社会中介作用。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1.欧洲大陆模式。即学校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教授和教授群体处于学校权力中心,行政部门几乎没有什么权威。2.美国模式。行政权力相对强大。3.英国模式。校长只是荣誉性职位,副校长才是大学的首席行政和学术领袖。1984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高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我国目前高校领导体制特点:1.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2.校长作为高校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在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校、学院、系。我国高校大多是校—系两级结构,部分规模较大学校才是三级共存。系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层学术单位。专业是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1.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机构;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3.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制度等改革;4.实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第六章 高等教育结构 第一节 高等教育结构理论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分为宏观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德国职业技术教育重心在中等教育阶段。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安排在高等教育层次,基本由社区学院完成。影响高等教育结构因素分析: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2.文化、传统因素;3.科学、技术因素;4.教育因素。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状况和特点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为: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大学科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我国高等教育授予哲学、经济学„„等12各学科门类的学位。形式结构上分为公立和私立,即正式或非正式两种形式。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设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和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学校。地区结构分为梯度结构模式和中心城市模式。我国第一层次是经济发达和原来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市。京、沪、苏、粤、辽、鲁、鄂。第二层次是原先高校少,但发展快。浙、闽、豫、黑、吉。第三层次是一些边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云、贵、甘、藏。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世界教育结构改革两种基本趋势:一体化模式;多样化模式。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若干因素:1.学术因素;2.体制因素;3.区域发展水平因素。

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教师

高校教师的任务主要由(即高校三大职能):教书育人;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劳动的复杂性;劳动的创造性;个体性和群体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素质:1.学术造诣深,理论基础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和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家国内学术界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2.治学态度严谨,能起到设计、组织和指导课题的作用;3.有较强的科研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4.学术民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高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重要关注三个环节: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教育。研究型大学,职务结构多为“倒金字塔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大学,职务结构常常是“卵型”;教学为主的大学,职务结构最好是“金字塔型”。教师职务结构分为助教、讲师、副教师、教授。学历结构为本科、硕士、博士。高校教师结构优化:1.完善教师聘任制;2.引导教师合理流动;3.克服“近亲繁殖”现象。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学生

我国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认识活动的发展特征:观察力扩大;注意力稳定;以逻辑记忆为主;思维能力高度发展。高校学生情感发展特征:情感丰富多彩;强度大,不够稳定;情感在表现形式上不断间接化,情感持续时间更长。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征:自我意识出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自我意识要求和能力显著提高;自我意识的社会化程度提高。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高校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特点(幼稚-稳定):新生踌躇满志;二三年级相对稳定发展阶段;大四思想基本成熟。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形式: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是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心理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伦理学上是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巩固。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角色,主体性和主动性增强;心理学、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行平等交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建立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途径: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

第八章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

按专业组织教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等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广义的专业指专门职业。专业的形成:以一定社会分工为前提;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密切相关;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密切联系。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4.专业范围覆盖面积宽广;5.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有少到多又到少。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教训: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条块分割体制造成专业重复建设;偏重数量发展,导致质量下降。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基本要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更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扶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符合高级人才成长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具体做法:拓宽专业面,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改变专业培养方式,如按专业大类培养学生;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上,盲目求大求全;二是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

第二节 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和规格

21世纪人才素质基本要求有:1.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2.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现代意识;4.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创新和协作精神。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1.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2.培养目标和规格与社会需要一致;3.培养要求与个人发展一致;4.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第九章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

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为什么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3.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构成。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独立性增强;学习自主性增强;学习探索性增强。高校教学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认识过程的中间过渡阶段。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1.必须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2.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教学工作的人和要求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3.必须与高校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必须符合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大学教学原则及其体系: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要求教师做到: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要求教师注意:在教学中注意是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处于积极状态;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开展讨论,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评价他人的能力;改变目前的考试方式,注意考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学生自学、动手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要求: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制度上要提供更多的选修课,让学生选择,发挥自己特长,在学科和专业方向等方面给个体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坚决按照大纲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了解不同学生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形成有个性特点的智力结构;利用选修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要求: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本学科特点,通过学习、实践等教学环节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注意把实践性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实践性教学环节成为运用和检验理论学习,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组合

按课程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还是客体上构建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按分科型或综合型,可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从层次结构上,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从选课形式上,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从课程课时数多少,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按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按课程有否明确计划和目的,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

第二节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度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整个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三大板块构成。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规定教学。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正文和附录。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具体要求):1.明确的目的性;2.前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学适用性。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第三节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的内容:1.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2.课程教学设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3.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4.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课程建设的要求:1.教学大纲要有特色;2.教材要合适;3.教学资料要完整;4.考核手段要科学;5.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6.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第十一章 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

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早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个别教学制就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传授与指导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教学效率往往较低。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最先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作理论上的系统阐述。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不但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同学之间结成团结的集体。但班级授课制往往过于强调统一,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趋势: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的短学程化;教学活动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课 堂教学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总结。备课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其次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最后了解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实验课的准备;实验课的组织和课堂控制;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报告的总结。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步骤与方法:1.选择课题,确定题目;2.查阅文献,收集资料;3.全面思考,拟定提纲;4.撰写初稿,修改定稿;5.论文答辩,评审质量。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原则: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应达到以下目的: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使学生受到工作、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科学的研究和工作作风。毕业设计的一般过程与要求:文献资料的收集与阅读阶段;毕业设计的准备阶段;设计制图和实验研究阶段;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阶段;毕业设计的检查阶段;毕业设计的答辩。学年制是按照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学年制特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容易管理。有利于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学分制是指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通常为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校分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学分制特点:1.允许学生选修课程,以求在专业的不同主攻方向上得到发展;2.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开出选修课,较快反映新的研究成果;3.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并有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4.学分制的最大优点在于灵活性强。实行学分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1.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2.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思想的转变;3.有利于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4.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第二节 教学方法

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1.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2.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3.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结合。高校常用教学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有: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有: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和结能够的方法:自学指导法、练习法。讲授法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也称课堂讲授法。讲授法适宜于讲授与事实相关的知识,也适宜抽象程度高、学科内容复杂的课程。从授课对象看,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讲授法,从教学环境看,讲授法更适合规模较大的班级。讲授法优点:成本低,通用性强。缺点:过多用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校的被动,不能直接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讲授法基本要求:1.教师要了解学生,使需要传递的信息适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2.教师事先做好准备,主要熟悉教学内容,理清讲课的思路;3.教师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学生记笔记和进行复习;4.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技巧;5.教学手段的选取与使用应视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定。讨论法适用范围:教学内容看,适合应用概念和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也适合旨在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教学;对象上适合高年级学生;教学环境上适合较小班级或小组。与启发式教学相对应的是注入式教学法。从教学内容看,自学指导法主要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从教学环境看,自学指导法不受场地限制。

第三节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就是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一个综合完整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的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教学技术领域包括四个方面:学习者、学习资源、教育开发职能、教育管理职能。用系统的方法考虑、设计、组织和评价教育过程并追求“增效效应”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现在教育技术过去被称为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率;2.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3.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传统教学媒体按物理原理分为:光学媒体;音响媒体;声像媒体;综合 7

媒体。教学中运用教学媒体必须遵循原则:目的性原则;媒体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原则。智能教学系统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综合教育技术。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计算机为媒介,利用计算机模拟教学专家的思维过程,形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逐渐与通讯技术、大众传播技术等融为一体,具有交互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功能这样一种技术组合。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承建。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率先建起网上大学。

第四节 教学测量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学测量则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科学的学业评价有六个步骤:1.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2.编审试题;3.建立试题题库;4.实施考试,取得信息;5.阅卷评分;6.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第十二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第一节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1.教学与科研结合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2.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3.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4.科研室发展新学科的基础;5.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

第二节 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和原则

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1.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原则;2.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3.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原则;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5.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6.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原则。

第三节 科研程序与科研方法

1982年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设立自然科学基金,同年设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科研成果可分为六类:理论性成果;应用性成果;发展性成果;阶段性成果;教学研究成果;科学专著和较高水平的教科书。应用性成果是指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适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发展性成果指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有广泛应用特性的科研成果。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

高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理论的层次性;加强综合研究。

第十三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的场景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社会实践是否列入教学计划,可分为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两类。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特点:多与专业教学密切联系,是教学过程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明确;多在较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面向全体学生,以集体组织为主。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教学外社会实践特点:主题选择较为宽泛,不必与专业教学挂钩;组织形式较为灵活;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业实践活动又称专业实习。专业实习特点有: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全体同学参加;有较固定的实习基地、效果也比较明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部分。几种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军事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智力扶贫;参观考察。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程序:确定活动内容和场所;编制活动计划;组织活动过程;评估与总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原则:坚持教育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原则;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原则;系统化、分层进行原则;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原则。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三个基本途径。

第十四章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很强的实践性。

第二节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规律:遵循大学生思想活动、思想发展规律;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由各种教育因素组成的实践活动;各种教育因素是按一定规律运动;在各种教育因素的矛盾运动中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新生阶段是大学生角色转变和适应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侧重安排,二、三年级时大学生思想稳定发展、逐步定型期;高年级时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心理准备期。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教育;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教育;劳动态度和纪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第三节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1.方向性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2.疏导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原则;5.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相结合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调查研究法;2.说理启迪法;3.情感交流法;4.榜样教育法;5.参观访问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1.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这是主要形式;2.教职员工的“三育人”:即教师教书育人,干部管理育人,后勤职工服务育人;3.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4.校园文化:主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对学校内成员特别是学生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产生积极影响;5.社会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由知到行的必经之路。

第四节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精神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艰巨性。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措施:强化学科研究;完善管理体系;优化队伍结构;讲究量才使用;政策落实到位;改革工作方式。

第五篇:教师职业能力-2010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全面复习

第一章 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概述

1、职业的基本特性: 第一 经济性。职业是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二 技术性。职业是需要知识和技能的实践。第三 社会性。职业是社会的劳动实践。综合以上分析,职业的定义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需要发挥个人才能的,维持生活需要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

2、教师职业是否是专门职业? 作为专业的职业应当具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征:“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按照上述三个标准度量,教师职业距离专业的标准尚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就教师职业需要专门的培训、具有较重要的社会功能来看,他应当是正在发展中的专业。

3、能力定义:是指能够保证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4、技能与能力的联系: 技能是指由于练习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技能按照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活动技能。如写字、体育活动和劳动过程中的操作技能是动作技能;阅读、作文、计算的技能是心智技能。

5、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区别:职业能力是一种职业活动的心理条件,而职业技能则是一种职业行为方式,二者并非同一概念,但是较高的职业能力水平能够促进一个人某种职业技能的获得。无论职业能力还是职业技能都是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

6、教师的职业能力应当是促进教师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条件。

7、教师职业能力特点:教师的职业能力指向于教育活动;教师的职业能力用于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完成;教师的职业能力是影响教育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8、教师职业能力的功用:(1)个人角度:促进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2)教育角度:保证教师教育活动的效果。(3)社会角度: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9、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0、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发展科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为(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新的社会职能。基本职能----培养人才

重要职能----发展科学

社会职能-------为社会服务

11、高等教育的特点:(1)人才培养的高层性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人才为目标的高层次的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当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起来,培养既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基础和才能,又具有一定专长的高层次的人才。(2)专业设置的多样性 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影响到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②.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使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多样性;③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科学研究领域不断分化。这些发展变化必然使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类别多样、科目齐全。④学校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也决定了专业设置的多样化。(3)课程体系的复杂性 高等人才的培养还是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实现的。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多样性,也影响到课程的体系的复杂性。(4)教学过程的研究性:①追求新知也成为对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要求,这就使高等学校的教学不同于基础教育。②教学内容要反映科研成果,教学方式倡导研究性教学,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12、请阐述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职业能力与职业的关系?

(一)教师职业的重要性。(1)个人角度:促进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2)教育角度:保证教师教育活动的效果。(3)社会角度: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二)能力依据。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的特点:(1)人才培养的高层性;(2)专业设置的多样性;(3)课程体系的复杂性;(4)教学过程的研究性。

(三)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基本构成。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科研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13、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1)教学和科研的统一。高校的三大职能使高等学校成为教学与科研的双重机构。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2)个体的专业劳动:①高校教师的劳动更加突出了个体性。②学科领域的不同使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突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③选用教材、设计教学、采用方法等方面都体现了独立自主的特点。(3)发育成熟的教育对象: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理想追求。(4)科学知识资源的投入:通过不断的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成果,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的知识积淀越深,越有助于教育成果的产出,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而且能够创造出新的知识成果。(5)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①教师职业是专业性的职业,需要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高校教师同样也需要掌握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的专门技能,这既是对高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要求,也使他们的劳动手段。②教育理论及技能也是教师的劳动工具,掌握得越好,越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保证教育质量。

14、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1)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2)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一般能力: 1.注意力:宽度、集中、分配、转移。2.观察力:锐敏、精确、独立、引申。3.记忆力:敏捷、持久、及时、精锐。4.想象力:鲜明、丰富、深刻、独创。5.思维力:广度、深度、独立、敏捷。高校教师职业能力(主要是指特殊能力)构成如下: 1. 教学能力2.教育能力3.科研能力4.信息技术能力5.创新能力6.自我发展能力。

15、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组成部分,而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16、依照能力作用的倾向性,将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7、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目地:就是建立和运用一套科学可行的考核体系,客观地考察教师资格申请者的从业能力,为高校教师任职资格认定提供基本依据。

18、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意义:(1)能够初步认定申请者的职业能力与任职资格:通过考核初步认定申请者是否具有教师的职业能力,是否具备了教师的基本条件。(2)能够促进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科学化:积极探索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科学方法并付诸实施,不仅能够较好地完成高校教师资格的认定工作,而且能够促进这项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3)能够保证高校教师队伍的入门质量:为了保证大学的教育质量,必须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建立教师资格的认定制度,对申请教师资格者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考核,是对教师队伍质量的预先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校教师队伍的人门质量。

19、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对教师实施专业化管理的一项制度。我国的这项制度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全面实施的工作则始于2000年。20、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内容:我国对教师的资格认定采取(学历认定)和(考核认定)两种形式。

21、填空: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考核是对教师任职资格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22、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原则是指导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基本要求。(1)专业原则性:是指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考核应当从教师的专业需要出发,明确考核的目地,提出考核的内容,设计考核的方法。(2)科学性原则:是指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考核应当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设计考核的流程和方法,用以提高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科学化水平。三条规律:一是要考虑社会对高校教师的任用要求;二是要考虑教师资格申请者的接受能力;三是要考虑考核方式方法的客观性和可行性。(3)公正性原则:是指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考核应当平等客观地对待所有的申请者,以保证考核权益的公平性以及考核结果的客观性。要保证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公平和客观,就要注意考生报名的权力性、考题设计的科学性、考试过程的规范性、考题评定的标准性,考核价值的同等性。(4)诊断性原则:是指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考核应当发挥其鉴定的功能,通过对资格申请者现实状态的测定,对其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水平做出判定。(5)可行性原则:是指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考核应当密切结合工作实际,一切从工作需要出发,注重考核工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3、如何考核教师职业能力? 首先,依据考核标准,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同时依据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原则(1)专业原则性,(2)科学性原则,(3)公正性原则,(4)诊断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依据上述原则设计了考核方案:(1)思想政治方面。(2)人才培养方面(教学任务,课时、学科等)。(3)科研能力。(4)服务社会,包括产学研结合,讲座,指导论文,实习、见习等。

24、考试是一门学问,依据考试学的理论,考试的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三条规律,即社会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试运行的规律。

25、如何设计教师职业资格考试?(1)报名:严把学历关;(2)具体考试: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品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重点考察其职业道德(法制)。(3)普通话测试。(4)体检。试题类型:填空题、概念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改错题、填图题、证明题、计算题、作文题、划线题、情景题。

26、考核的设计工作:制定考核目标、内容、标准;选择考核类型和方法;编制命题计划。

27、保证职业能力考核有效性的要求:具备考核的基本条件;提高考核的信度;提高考试的效度。第二章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1、高校教师教学能力:(1)教师教学认知能力(2)教师教学设计能力(3)教师教学控制能力(4)教师教学评价能力

2、教师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有效活动的主观条件。它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活动的本领,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主要方面。

3、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当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调控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还包括运用教学媒体能力。

4、教师认知教学能力:是指认知、解释与把握教学活动基本元素[诸如任务、内容、对象等]的能力,包括解释专业目标及课程的能力、了解教学对象的能力、分析与处理教材能力。

5、正确理解专业目标(1)理解专业目标与教育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2)理解专业目标的表达形式: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规范与要求。(3)理解专业目标的作用。

6、课程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具体学科,如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

7、课程编制大体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1)确立课程目标和表述目标;(2)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3)实施课程;(4)进行课程评价。

8、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是构成课程结构的基本内容。课程方案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课程的问题,是对课程的总体规划,其结构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规划与设计,其结构包括说明部分(主要规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及依据、教学进度、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等)、文本部分(规定教材的编写顺序,列出章、节、目的标题、内容要点、授课时数、评价的标准细则、实习实践及教学措施要求等)、教学参考书目。

9、了解教学对象的能力要求(1)要有相关的知识;(2)要有征求的学生观;(3)要有客观的态度;(4)要有明确的目的;(5)要有可行的方法。通常有:①查阅法②观察法a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b观察学生的学习成绩c观察学生的活动表现d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③访谈法。

10、分析、处理教材能力是高校教师依据教学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准确地分析教材,合理地剪裁教材的能力。教材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阅读资料、活动指导书、教学音像资料和教学图表等。

11、分析、处理教材能力(1)能分析教材的总体结构;(2)能分析教材的知识点;(3)能合理地处理教材;(4)能关注学科动态。

12、能分析教材的总体结构 1了解教材编接者的意图;2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

13、教师为了能准确把握教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通读②精读③多读。

14、教师设计能力:就是教师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结构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思考、合理安排的能力。科学教学设计,可以减少和克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5、教学设计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能力、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16、设计教学目标能力(1)遵循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①设计课堂教学木便要一句课程标准;②设计课堂教学目标还应当考虑教学对象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要;③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应当了解教学目标的分类。

教学表应当包括三个层次,及德、智、体、美、老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包括知识、智能、价值、情意和行为;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发展水平。(2)了解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

一边教学目标:掌握并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具体教学目标:a正确说出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b正确说出哲学基本问题划分的依据c解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并能回答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因;d运用物质第一性的哲学原理解释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的实际意义。

(3)掌握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①具体、可测;②内容全面、层次分明;③相对性。

审计教学目标要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水平的目标。

17、调控教学进程能力 1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2适时地变动教学程序;3合理地调整教学手段。

18、课堂管理能力

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是指能够从教学出发,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能力。

(1)影响大学课堂管理的因素 ①专家权威;②人格魅力;③有效的评价;④角色权力。

19、课堂管理能力的具体表现(1)恰当运用纪律;(2)营造健康美好的课堂环境;(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具有与学生的和谐沟通能力。其次,建立友爱的同学关系能力。(4)教师善于自我管理。

20、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指向于教与学两方面:一是指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能力;一是指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能力。

22、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能力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判断能力。(1)正确运用评价法的能力;(2)客观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能力;(3)有效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

22、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一般的方式是考查和考试。考查属于定性的评价方法,通常适用于无法定量考核或无需定量考核的学习活动,如观察、课堂测验、课堂提问、检查作业、写作论文、实践作业等。考试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成绩评定经常采用的方法,它是可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评定方法,如口试、笔试、操作考试等。

23、正确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具体表现为:

(1)为了了解学生对教师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来用日常考核的方法,如提问、检查作业、书面测验等。

(2)为了考核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采用操作考试的方法,如实习、实践活动,实习总结和实验报告。

(3)为了全面系统地考核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可采用笔试的考试方法。

(4)为了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课堂讨论、写作论文、开卷考试等方法。(5)为了考核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采用口试的方法。

24、运用考试方法的能力要求:命题是考试方法的中心环节。

(1)命题遵循一定的原则。①教师的命题应当遵循覆盖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注重全面考核,又要注重对基本知识、概念、原理与技能等重点掌握的内容的考核。②应当遵循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③应当遵循试题独立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④应当遵循信度、效度、难易度、区分度相结合的原则。(2)正确选用考试类型。

(3)合理设计试题结构。考试的试题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观性试题,一类是客观性试题。(4)掌握试题编制的技术和程序。

25、客观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能力(1)合理运用记分方式。(2)恰当运用评分标准。(3)及时调整评价信息。

(4)全面分析学业质量。①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业质量;②能够深入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6、通常记分的方式有百分制、等级、评语三种方式。

27、一般考查适宜采用等级制,考试适宜采用百分制,书面作业类的考核适宜采用评语。

28、有效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

(1)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调控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手段。

(2)完善教学内容。(3)改进教学方法。(4)指导学习策略

29、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依照一定的标准对自身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判的能力。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

(一)、反思教学目标的能力。

(二)、反思教学观念的能力。

(三)、反思教学态度的能力。

(四)、反思教学内容的能力。

(五)、反思教学方法的能力。

(六)、反思教学效果的能力。

第三章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下)

1、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分为口头语言(有声语言),书面语言(教学板书)和身体语言(无声语言,如表情、动作等)三种类型。教师的口头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它是一种专业语言。

2、教师的口头语言事故教学中运用的最基本的语言形式,分为【独自语言表达】和【对话语言表达】两种。

3、教师的语言表达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发音准确,吐字清晰。(2)表达简明,逻辑性强。(3)仰扬顿挫,具有节奏。(4)风趣生动,通俗易懂。(5)寓意深刻,启发思考。

4、教师的书面语言主要指教师的课堂板书。板书的一般形式是书面文字的表述,此外还有板演、板画两种形式。

5、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1)板书能够以简明的方式揭示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2)板书能够突出教学中应当掌握的知识点。(3)板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讲授中的问题。(4)板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6、教师的板书能力

(1)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正版书是教师的讲授提纲,及教材的知识结构,也是教师讲授的要点;副板书是教师在讲解时书写的一些字词,数据,图表,简表等。

板书表达形式有三种。①逻辑要点式;②结构图形式;③图标演示式。

(2)板书要正确规范,书写美观。(3)板书既要系统完整,又要简明扼要。板书就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力求少而精、精而活。

(4)板书的书写和擦拭应适时有序合理的板书书写应当是书之适时,擦之有序。

7、教师的体态语言或者身体语言;是指借助人们的表情,体态,动作等身体条件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身体语言对教师来说同样重要,它是教师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深化和补充。

8、教师的体态语言有三种类型:动态无声交流;静态无声交流;有声交流。

9、教师如何获得运用体态语言表达能力?(1)用眼达意,注意调控。(2)表情丰富,沟通情感。(3)姿势恰当,讲求风范。(4)情绪饱满,健康心态。教学无小节,时时是模范。教师的情绪要保持稳定,精

神状态要饱满,始终给学生一个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以自身的情绪影响学生,营造出健康的课堂。

10、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是一种知识的传播活动,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需要媒介,语言是教学传播的媒介,此外,教学中运用的技术手段也是重要的教学传播媒介。

11、教学手段:是指高校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各种物质媒体或物质条件。从教学手段产生的时间和运用的技术来看,可分为常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两类。

12、常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直管教具。也包括粉笔、黑板、教鞭等教学辅助用具。

13、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有:图表、黑板画、实物、标本、模型。

14、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传递教学信息的个种教学工具。包括幻灯机,电影机,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等硬件设施。以及承载教学信息的幻灯片、电影片、录像带、录音带、软盘和光盘等软件工具。

15、运用常规教学手段的要求(1)目的明确,选择使用。(2)准备充分,使用适当。(3)展示清晰,引导观察。(4)演讲结合,提高认识。(5)注意维修,动手制作。

16、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技术的要求(1)应与常规教学手段结合使用。(2)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方法。(3)合理选择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4)应与讲解,引导,思考结合起来。(5)应当把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

17、合理选择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具体来讲就是:(1)考虑所授专业课程的性质、特点。(2)考虑教学手段的特点和功能。(3)考虑现有的教学条件。(4)考虑教学手段出示的时机。

1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作用已经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地变化,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于一体,并采用了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操作等技术,使人机交互功能大大增强。

19、多媒体技术不是多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处理多美一的技术集成一起,用来扩展人与计算机交护、互方式的多种技术的综合。20、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构成与普通计算机无本质的区别,不同的是对某些硬件的要求更高一些,同时增加了一些硬件配置。如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功能卡、数据存储系统、操纵控制设备。

21、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教学信息,把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

22、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 1多种感官刺激;2信息传输量大,速度快。3交互性强。4能力培养。5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2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本要求

(1)多媒体使用应注重发挥双主体的作用。(2)多媒体的使用应适应教学内容的需求。(3)多媒体使用应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24、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2)稿本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文字稿本,另一部分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稿本。(3)素材的搜索与制作。(4)课件制作。(5)课件调试。(6)课件成品。

第四章 高校教师的德育能力

1、高校德育工作其本质上讲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社会化,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也是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责,而教师是否具有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能力则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主要包括;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说服教育的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2、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把人的道德品质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前世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定向;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世俗水平。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定向。后世俗水平。第五阶段,墨守成规的定向;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

3、青年期是人生品德发展基本成熟的时期。从约定的道德到自律的道德正是从青年期开始的。

4、青年大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能按照社会道德规范来调节行为。(2)道德理想,到的信念开始在道德动机中占主导为。(3)品德意识性显著增强。(4)道德行为习惯渐趋稳定。(5)品德结构日趋合理。

5、了解学生品德发展特点:(1)能够了解大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的特点;(2)能够了解高校学生个体道德发展的特点。

6、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1)能够及时掌握高校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2)能够及时把握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3)能够有效运用了解学生思想实际的方法。

7、教师沟通能力是指教师在人际交往中传达思想观念或交换情报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8、教师的沟通能力是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教师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1)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2)有助于与同事合作。(3)有助于与外界交流。

9、高校教师的沟通能力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更为重要。它是一种思想的交流、观念的碰撞、精神的对接,必须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高校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不在是线性的互动关系,而是开放性的立体沟通关系。

10、沟通的方式 【开座会谈】、【个别谈话】是沟通的直接形式。座谈、个别谈话是教育工作者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最为直观、最为简便的形式。

【深入生活】与学生坦诚相处也是有效沟通的方式。

11、沟通的方法:学会关心;热点突破。

12、沟通的技巧:他是保证良好沟通效果的前提条件。(1)要明确沟通的目的。(2)沟通的内容要确切。(3)坚强语言素养。(4)要注重自身修养。(5)要意识的缩小地位差,使沟通的气氛自然、融洽。(6)应设计固定的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7)要个悲剧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沟通方式。

13、(说服教育)是道德的基本方法。

14、说服教育能力是指教师通过个人的努力并运用全部知识、经验和个人威望把握、引导和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是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进而培养其有两品德的能力。

15、教师说服教育能力的养成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学高身正——说服教育的前提。(2)尊重信任——说服教育的原则。(3)有的放矢,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说服教育的策略。(4)辩证思维——说服教育的思维方式。

16、就说服教育来讲,说是手段,服是目的。

17、(以理服人)是说服教育的最显著的特点。

18、以情感人是说服教育产生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

19、运用辩证思想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辨析)

(1)制定思想道德教育措施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任何工作实质上都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要改造世界,必须先认识世界,而要真正认识客观世界,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舍此无门。(2)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也常常存在许多矛盾,遇到许多对立面,如严与宽,奖与罚,情与理等。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对立统一规律,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①严与宽的关系。所谓严,主要表现为依照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所谓宽,主要表现为对学生宽厚仁爱,真诚热情。严与宽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宽是严的基础,宽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严。爱字当头,严在其中,就是体现了严与宽的辩证关系。有些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往往处理不好二者关系,以致顾此失彼,易走极端,或一味地强调严,使思想道德教育变成一对冷冰冰的条文,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沟通;或一味地强调宽,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原则性,可想而知,这根本达不到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②奖与罚的关系。必须强调奖惩的及时性,抓住学生情绪的“兴奋点”及时鼓励以达到强化激励的效果,惩亦然。古人云:“赏不越时,罚不迁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③情与理得关系。20、教师解决学生矛盾的能力突出表现在: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用不同的方法化解不同的矛盾。

21、研究表明,高等学校学生的大部分心理问题属于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学生心理异常的各种表现大多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心理障碍。

22、教师心理辅导能力:(1)能够正确掌握高校学生心理辅导的重点;(2)能够突破传统角色,与学生平等沟通。

23、高校教师的心理辅导应放在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上,重点是人格辅导、学业辅导和生活辅导。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 教师科研能力包括:

1、科研意识;

2、选取科研课题的能力;

3、选用科研方法的能力;

4、实施科研活动的能力;

5、发表科研成果的能力 高校任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论述:你对科学研究对教师工作的意义的认识?

一、任务:通过科研工作,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二、要求:通过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服务社会;

三、能力。简答:实现科学研究任务目标的途径?

1、教师加强专业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

2、教师通过科研活动,对社会各领域问题进行专业性研究,促进科技创新。简答:教师科研工作的要求?

1、要树立现代科研观

2、应具备科学研究的素质

3、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

4、提高科研质量,增进科研效益,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限制:

1、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在科研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2、还有一些教师存在着理论基础不扎实,科研方法掌握不全面,导致研究工作困难重重或科研成果质量不高;

3、科研经费短缺问题是个核心问题。辨析、简答、多选:科研意识

1、科研意识是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前提性条件。

2、科学研究的定义为:是以特定的科学的方法,经过系统的工作,获得对于世界独特认识的过程。

3、科学研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目的性、工具性、系统性和探索性。

4、所谓科研意识,就是高校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对有目的地,遵循一定方法的,系统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科研活动的主观认识和自觉意识。单选:(选取科研课题),是高校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起点),也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的(第一步)。简答、选择:选择科研课题依据的原则 1 价值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创新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简答:在当前的科研选题上,存在哪些选题不当的情况?

1、选择的课题非常有意义,但范围过大,研究目标分散,不利于深入研究、获得成果;

2、选择的问题太小,范围太窄,研究意义不大;

3、课题选择太难,缺乏资料,在现有的条件下难以进行研究,选择:科研选题的途径?

1、查阅文献;

2、实际调查;

3、专家论证;

4、条件考核。高校教师科研课题的来源: 科研课题的产生,通过有理论和时间的两条途径。这与科研课题的类型有关: 从课题功能的角度: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课题,是关于某一学科的基本规律的理论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着重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实践工作中的规律,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或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使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也属于应用性研究课题。一个完整的科研过程,通常包括几个步骤?

1、选题;

2、设计研究法案;

3、实施研究方案;

4、成果发表。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成?

1、哲学方法论基础

2、科学方法论基础

3、学科方法理论 科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分为: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二者要相结合)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类型? 按研究领域: 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 特殊方法(如偏爱法、习惯法。)按科研进行的阶段: 选择课题阶段(观察法、分析法); 搜集资料阶段(文献法、量表法、实验法); 资料处理阶段(归纳法、演绎法、诊断法)。按研究方法的性质: 定量研究法; 定性研究法。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选择:文献通常分为; 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事件经历者通过描述或其他方法记录下来的实况记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资料,也称第一手文献。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物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综述作为文献法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研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是有效论证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自身感觉器官或其他辅助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研究活动。观察法的主要类型可以划分为三种: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

3、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间接搜集相关资料,认识和了解研究对象的科研方法。调查法分类: 按调查对象取样范围: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按调查的手段:访谈、问卷调查、开调查会等。调查法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分析资料、总结调查结果。访谈:调查人员通过与研究对象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对面地交谈,直接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手段。分两种:结构性访谈(又称正式访谈)、无结构访谈(非正式访谈)操作题:设计问卷 问卷调查是由研究者设计的一系列与研究目标有关的问题,通过调查对象的回答来获取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意见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手段。问卷的结构:包括说明和本文两部分。“问卷说明”应陈述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组织者和结果的使用者、保密措施,以及填写要求等。本文通常包括需要调查对象回答的相关问题(自然状况等)、研究内容的问卷题目(类型有开放式和封闭式)。

4、实验法 实验法是人为地对研究对象加以控制并施加影响,以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变量有三种: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5、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指关心社会情境的人,以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品质为研究取向而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与一般的理论研究不同,与实验研究也存在差异。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特点: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的主要任务;

2、要求采取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的双向参与方式;

3、研究具有动态性,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动不断修改研究方案;

4、由于行动研究针对某一特定环境或具体问题,因此研究成果不一定具有普遍代表性。简答:如何实施科研活动?

1、提出理论假设

2、确定研究对象

3、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简答:理论假设的提出有三个发面要求:

1、理论假设必须有充足的理论和事实基础;

2、一个加假设必须有针对性地回答研究的问题;

3、理论假设必须是未经证实的。理论假设的特征:科学性、推测性、逻辑性、可验证性。判断、选择:按照理论假设的内容特性,分为三种类型:描述性理论假设、解释性理论假设、预测性理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

1、总体研究

2、抽样研究

3、个案研究。科学研究中非常主要的一个环节是资料的整理工作。资料整理的核心工作就是资料分类。进行资料分类:首先要明确分类标志; 其次要对资料进行质量分类和数量分类; 此外,在进行资料分类时,还应把反映人们主观意见和感受,与反映客观事实的资料分开,以利于分析研究。判定资料分类标志的原则:

1、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来确定分类标志;

2、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分类标志。科研成果的表述类型:科研报告、科研论文 研究报告分为:实证性研究报告和文献性研究报告 实证性研究报告是用实证性方法进行研究、描述研究结果或进展的文件。以直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为基础,对研究方法和过程加以分析,寻求经验,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办法和建议。可分为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操作题: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描述、记录某个课题的调查资料和分析结果的科研报告。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由(题目)(前言)(主体)(结尾)四部分构成。前言:交代调查的问题、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主体(正文);结论与建议;附录 实验报告:是描述和记录某项实验过程和结构的科研报告。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除了题目和参考文献、除录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假设;实验的方法与步骤;实验结果;结论与讨论 文献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科研论文的类型:理论阐述性论文、个案案例性论文 理论阐述性论文具有三个基本要素:论题(需要论证);论据;论证。理论阐述性论文的两种形式:一般研究论文(由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或参考文献组成);学位论文。个案案例性论文通常是运用行动研究法,对教育教学具体事实进行记述、分析、推理后,形成一定的文字材料。科研成果的形式与等级: 国际“三大索引”:SCI、EI、ISTP。国内核心期刊:参照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一览》。国内一般刊物:一般大学《学报》、各省创办的刊物,部级各科研院所创办的刊物等。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六章

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是事物的表征,是物质存在形式的表征。多项选择:信息种类: 自然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信息的属性:可识别性、可转换性、可处理性、可传递性、可再生性、可创造性、可分享性。教育信息: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和教育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判断:狭义的教育信息:指对受教育者提供的知识技能,阐述的新思想和观点,培养新行为的教育内容。广义的教育信息:是指各种教育内容,也指为传递教育内容而生成的其他信息。教育信息种类:就其存在形式而言,可分为形象信息和符号信息。判断题:信息本身不能传递,信息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传递。多选:信息载体种类:1语言(民族语言、外族语言、机器语言、专业语言);2文字; 3声音;4图形、动画、影像。多选:教育信息的特点:正确性、明确性和教育信息多样性。选择、判断:目前教育信息的最大载体仍然是文字。简答: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1 信息社会的知识密集度高,必须发展高水平的基础教育。2由于信息社会大量产生知识,不断更新知识,要重视发展终身教育。3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应采取多学科,多种形式的办学方式培养人才。4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生活工作情况不同,学习方式更机制灵活。5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6与信息社会话相适应,教育本身也要信息技术化,包括教育计算机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论文: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多媒体得到综合运用;2确立个别化学习方式;3远距离教育的效果将大大增强;4继续教育和各种培训更加方便,有效;5教育与科研更加方便和富有成效。多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用途? 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应当把计算机作为学习的对象、学习工具和教学的工具。1作为学习对象: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学习计算机使用的基本技能;学习计算机对社会的用途与影响。2作为学习工具、3作为教学工具:辅助教学;管理教学;辅助测验。4帮助备课 教育文献:记载教育科学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包括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的理论、实践知识及最新动态,汇集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数据、课件、理论方法和假设等,记载了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教与学的经验和教训,是人们在教学活动中积累的成果。

教育文献类型:1.按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文献、微缩型文献、电子型文献、影像型文献

2.按加工程度划分: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三级文献 教育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中国标准刊号CN62-1002/G4

目前国内大多数期刊同时使用ISSN号与CN号。

教育文献检索工具:手动检索工具、联机检索工具、光盘检索工具、互联网检索工具

检索方法:常规法、追溯法、循环法。

简答:基于互联网的文献检索能力:使用专门搜索引擎(Google、百度)、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新浪网站、网大网站、专业学术网站)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 主要包括:文字处理能力、课件制作能力、电子信箱使用能力。

文字处理能力:

1Word文档的基本编辑:建立新文档;文档录入;文本选定;文本的复制、移动和删除;文本的查找与替换;撤销与恢复;保存文档。2文档排版3Word提供了强大的表格处理功能,可以使用户轻而易举地实现文字和表格的混合编辑4在文档中绘图功能的实现5文档的页面设置与打印

课件制作能力:PowerPoint

1演示文稿的简单制作:启动PowerPoint;应用设计模板编辑;插入一张新的幻灯片;更换幻灯片背景;插入艺术字。

2演示文稿的进一步加工。

电子邮箱使用能力:1申请免费邮箱2发电子邮件3收电子邮件

第七章 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

学者们对创造与创新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创造等于创新,它们都是通过革新、发明产生出新的事物,本质上没有区别;另一种观点认为二者不同,“创造性最重要的表征是创新,因此创新是知识价值的核心”。

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创造新知识、新方法、新产品、或依据一定条件进行变革和更新活动应具备的主观条件。

多选:创新能力的特征:开拓性、普遍性、复杂性、可培养性。

选择:从本质角度,创新能力具有开拓性特征。从来源角度,创新能力具有普遍性特征。从结构角度,创新能力具有复杂性特征。从发展角度,创新能力具有可培养性特征。德育创新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工作中能够主动地采用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意志、情感进行积极地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能力。

德育创新能力:要发挥德育创新能力,应在知识教育之外培养多种方式的教育能力:实践教育能力;心理教育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育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进行教学创新要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

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教学内容创新能力;教学方式创新能力。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指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控制教育情境以及灵活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选择:教师的教育机智具有(突发性)、(灵活性)、(创新性)和(目的性)等特点。目的性:是指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通常是有明确目标的,一是改变不同寻常的教育情境,使其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正常发展;再有就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效运用突发事件,进行教育创新。

教育机智通常从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的: 1将教育问题转化为教育材料的能力 2捕捉教育时机的能力

多选:高效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从哪方面体现出来:科研创新意识;科研创新思维;科研创新精神。选择: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具备超前意识是科研创新的出发点。

具备高度职业敏感的教师通常会有的表现:

1很快就能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立刻反思 2能够在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因素,比如在学生同样做错的试题结果中发现学生不同的知识缺陷。

判断:智力结构中的发散思维即代表人的创造力。除了起到核心作用的发散思维外,辐合思维在创造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类似归纳推理的作用。

多选:从认知的过程看,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类比思维、形象思维等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答、选择:创新思维在科研中的作用:导向作用;选择作用;催化作用;沟通作用。

科研创新精神可以理解为,高校教师以追求真理、奉献社会为己任,在科研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创造和革新的理想、信念、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品质。简答:高校教师科研创新精神的表现:

1、科研创新理想;

2、科研创新情感;

3、科研创新信念;

4、科研创新意志;

5、科研创新态度:开拓性、合作性和科学性是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科研创新态度

判断: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进行创造和革新。

创新性人才通常具备三方面特征: 1高创造力人才通常具有较高的智商;2具备创新思维;3具有丰富的人格特征。

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知识积累、技能训练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三条途径。

简答: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1、完善和强化知识结构,有利于发挥创新才能;

2、进行心理训练,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

3、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包括记忆力、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教育教学和研究技能训练;

5、形成开放、民主、合作的工作氛围,鼓励教师创新。

第八章 高校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判断: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指教师主体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

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及特征:

1、准备期:特征:以理论知识与间接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具有一般化和表面化的特点;获得了从事教师职业的某些特质。

2、适应期;

3、发展期;

4、创造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进行一些理论的总结;个体的创造性能力不断得到发展。这一阶段的教师被称为“专家型教师”,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和目标。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因素:

1、较高的成就动机和较强的敬业精神;

2、自我学习与提高的主动性:(1)教师的自我学习具有其自身的特点:①教师学习的自主性;②教师学习的长期性和持续性;③教师学习的多元性;(2)教师素质的完善和提高

3、积极有效的自我监控。

教师职业生涯的目标:成为“专家型”教师,是教师职业化的最终目标。

专家型教师:指在工作动机、人格特征与职业化水平等方面达到高度成熟的教师。

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1、强烈的职业成就动机;

2、高尚而成熟的人格特征;

3、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是指教师对有关自己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我设计和规划,以及对有关自身发展的环境因素的认识与思考。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对自己的教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自我反思的内容:

1、对自身知识、能力与个性的反思:①知识状况、②能力状况、③个性特征;

2、对环境与社会的反思;

3、对自我发展历程的反思;

4、对教学活动的反思:①教学反思中的基本问题;②教学反思的阶段。自我反思的方法:

1、学生的反馈;

2、与同事的沟通与交流;

3、参与学术活动;

4、反思自身的问题所在。

如何做自我生涯设计?(教师职业生涯的自我设计)

1、教师自我认识与发展目标的设计;

2、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目标设计;

3、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内容: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分析;自身特点的分析;自我成长历程的分析;每一阶段的发展分析。

简答: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表现:

1、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表现。

2、具有极强的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与自我责任感: ①具有个人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②善于设计、控制与调节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 ③善于将专业的发展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3、以自身的专业发展为努力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教师由于其职业的要求、期待和职责所感受到的压力,是教师由于工作而产生的负向情感的反应症状。

教师职业压力的产生:

1、工作的不确定性;

2、角色的压力:角色知觉不明确、角色冲突;

3、来自学生的压力;

4、工作条件所产生的压力:物质条件、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教师心理调控能力的形成:

(一)提高自我修养:

1、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2、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

3、重视自我陶冶:(教师如何进行自我陶冶?)①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②不断地认识与感受教师的职业之美,以此来塑造、完善与升华自己的人格与性情;

③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激发自身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生命的活力;

(二)学会有效的沟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三)学会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

第八章 高校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判断: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指教师主体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

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及特征:

1、准备期:特征:以理论知识与间接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具有一般化和表面化的特点;获得了从事教师职业的某些特质。

2、适应期;

3、发展期;

4、创造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进行一些理论的总结;个体的创造性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这一阶段的教师被称为“专家型教师”,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和目标。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因素:

1、较高的成就动机和较强的敬业精神;

2、自我学习与提高的主动性:(1)教师的自我学习具有其自身的特点:①教师学习的自主性;②教师学习的长期性和持续性;③教师学习的多元性;(2)教师素质的完善和提高

3、积极有效的自我监控。

教师职业生涯的目标:成为“专家型”教师,是教师职业化的最终目标。

专家型教师:指在工作动机、人格特征与职业化水平等方面达到高度成熟的教师。

专家型教师的特征:1强烈的职业成就动机;2高尚而成熟的人格特征;3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是指教师对有关自己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我设计和规划,以及对有关自身发展的环境因素的认识与思考。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对自己的教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自我反思的内容:

1、对自身知识、能力与个性的反思:①知识状况、②能力状况、③个性特征;

2、对环境与社会的反思;

3、对自我发展历程的反思;

4、对教学活动的反思:①教学反思中的基本问题;②教学反思的阶段。自我反思的方法:

1、学生的反馈;

2、与同事的沟通与交流;

3、参与学术活动;

4、反思自身的问题所在。

如何做自我生涯设计?(教师职业生涯的自我设计)

1、教师自我认识与发展目标的设计;

2、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目标设计;

3、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内容: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分析;自身特点的分析;自我成长历程的分析;每一阶段的发展分析。

简答: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表现:

1、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表现。

2、具有极强的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与自我责任感: ①具有个人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②善于设计、控制与调节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 ③善于将专业的发展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3、以自身的专业发展为努力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教师由于其职业的要求、期待和职责所感受到的压力,是教师由于工作而产生的负向情感的反应症状。

教师职业压力的产生:

1、工作的不确定性;

2、角色的压力:角色知觉不明确、角色冲突;

3、来自学生的压力;

4、工作条件所产生的压力:物质条件、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教师心理调控能力的形成:

(一)提高自我修养:

1、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2、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

3、重视自我陶冶: 教师如何进行自我陶冶?)①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②不断地认识与感受教师的职业之美,以此来塑造、完善与升华自己的人格与性情;

③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激发自身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生命的活力;

(二)学会有效的沟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三)学会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

下载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师范教育学复习大纲范文合集

    非师范教育学(本科)复习大纲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识记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学记,昆体良,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终身教育理论)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识记......

    (本科)公共教育学复习大纲

    教育学(本)复习提纲 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案例分析题或论述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孔......

    08年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资料《教育学》总结(合集5篇)

    08年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资料《教育学》总结 (2009-08-23 21:23:50) 转载 标签: 分类: 教师资格考试 留学 就业平等与效率 高等教育 赫钦斯 美国 杂谈 《教育学》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考试精髓(仅一页)

    1、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传授高深学术与技能的专业教育。三大属性:高等性、专业性、正规性。 2、高等教育特点:(1)高等性、高深性......

    北京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历年闭卷总结

    北京市高校教师考试高等教育学历年闭卷考试总结 没时间背的可以只背该页纸,准确率至少能达80%。作为高校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要妄想作弊!人在做,天在看! 一、名词解释 1......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复习题库(教育学)

    教育学复习参考资料 一、选择题 1.教育学是( A )。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 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 D、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 2.学校教育产生......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复习(教育学)简答题汇总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学校的产生?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三,文字的产......

    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大纲 一、总体的评价目标 1、能了解最初步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基本原理,懂得教育规律; 2、能掌握运用教育理论知识于中学教......